一种便携式运输架论文和设计-李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运输架,其包括主底座和与所述主底座相连接的副底座,所述主底座包括主支架和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上方的主支撑板,所述副底座包括副支架和设置于所述副支架上方的副支撑板,所述主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中空的主连接梁,所述副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副连接梁,所述副连接梁插入所述主连接梁中,从而使得所述主底座与所述副底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运输架可拆卸,便于携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携式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底座和与所述主底座相连接的副底座,所述主底座包括主支架和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上方的主支撑板,所述副底座包括副支架和设置于所述副支架上方的副支撑板,所述主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中空的主连接梁,所述副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副连接梁,所述副连接梁插入所述主连接梁中,从而使得所述主底座与所述副底座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便携式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底座和与所述主底座相连接的副底座,所述主底座包括主支架和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上方的主支撑板,所述副底座包括副支架和设置于所述副支架上方的副支撑板,所述主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中空的主连接梁,所述副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副连接梁,所述副连接梁插入所述主连接梁中,从而使得所述主底座与所述副底座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梁上设置一第一主螺孔,所述副连接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主螺孔对应的多个第一副螺孔,所述副连接梁插入所述主连接梁中,通过螺栓插入到所述第一主螺孔和所述第一副螺孔中来固定所述主连接梁和所述副连接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包括T字型主底梁,所述T字型主底梁包括主横梁和与一端与所述主横梁垂直连接的主竖梁,所述主横梁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主立柱,所述主竖梁的突出端上方设置有一第二主立柱,所述主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主立柱上,所述主连接梁设置于所述第二主立柱上,且与所述主竖梁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为中空的筒体,所述主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横梁两端的两个第一主脚轮和设置于所述主竖梁的突出端的第二主脚轮,所述两个第一主脚轮分别通过两个可插入所述主横梁的主连接臂与所述主横梁进行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上设置一第二主螺孔,所述主连接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主螺孔对应的多个第三主螺孔,所述主连接臂插入所述主横梁中,通过螺栓插入到所述第二主螺孔和所述第三主螺孔中来固定所述主横梁和所述主连接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货物的主牙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架包括T字型副底梁,所述T字型副底梁包括副横梁和与一端与所述副横梁垂直连接的副竖梁,所述副横梁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副立柱,所述副竖梁的突出端上方设置有一第二副立柱,所述副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副立柱上,所述副连接梁设置于所述第二副立柱上,且与所述副竖梁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横梁为中空的筒体,所述副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副横梁两端的两个第一副脚轮和设置于所述副竖梁的突出端的第二副脚轮,所述两个第一副脚轮分别通过两个可插入所述副横梁的副连接臂与所述副横梁进行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横梁上设置一第二副螺孔,所述副连接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副螺孔对应的多个第三副螺孔,所述副连接臂插入所述副横梁中,通过螺栓插入到所述第二副螺孔和所述第三副螺孔中来固定所述副横梁和所述副连接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撑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货物的副牙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运输架。

背景技术

注塑机械手是为注塑生产自动化专门配备的机械,它可以在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生产;能够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可以对其进行自动控制使其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制品或操持工具进行生产操作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注塑机械手的重心不固定,运输时不方便,目前运输常用的办法,将机器固定在卡板上,绑绳子锁螺丝等办法固定。由于注塑机械手的重心不平衡,运输时容易摔坏碰坏机器,担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运输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注塑机械手运输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运输架,其包括主底座和与所述主底座相连接的副底座,所述主底座包括主支架和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上方的主支撑板,所述副底座包括副支架和设置于所述副支架上方的副支撑板,所述主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中空的主连接梁,所述副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副连接梁,所述副连接梁插入所述主连接梁中,从而使得所述主底座与所述副底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连接梁上设置一第一主螺孔,所述副连接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主螺孔对应的多个第一副螺孔,所述副连接梁插入所述主连接梁中,通过螺栓插入到所述第一主螺孔和所述第一副螺孔中来固定所述主连接梁和所述副连接梁。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包括T字型主底梁,所述T字型主底梁包括主横梁和与一端与所述主横梁垂直连接的主竖梁,所述主横梁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主立柱,所述主竖梁的突出端上方设置有一第二主立柱,所述主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主立柱上,所述主连接梁设置于所述第二主立柱上,且与所述主竖梁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主横梁为中空的筒体,所述主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横梁两端的两个第一主脚轮和设置于所述主竖梁的突出端的第二主脚轮,所述两个第一主脚轮分别通过两个可插入所述主横梁的主连接臂与所述主横梁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横梁上设置一第二主螺孔,所述主连接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主螺孔对应的多个第三主螺孔,所述主连接臂插入所述主横梁中,通过螺栓插入到所述第二主螺孔和所述第三主螺孔中来固定所述主横梁和所述主连接臂。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货物的主牙孔。

进一步地,所述副支架包括T字型副底梁,所述T字型副底梁包括副横梁和与一端与所述副横梁垂直连接的副竖梁,所述副横梁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副立柱,所述副竖梁的突出端上方设置有一第二副立柱,所述副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副立柱上,所述副连接梁设置于所述第二副立柱上,且与所述副竖梁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副横梁为中空的筒体,所述副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副横梁两端的两个第一副脚轮和设置于所述副竖梁的突出端的第二副脚轮,所述两个第一副脚轮分别通过两个可插入所述副横梁的副连接臂与所述副横梁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副横梁上设置一第二副螺孔,所述副连接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副螺孔对应的多个第三副螺孔,所述副连接臂插入所述副横梁中,通过螺栓插入到所述第二副螺孔和所述第三副螺孔中来固定所述副横梁和所述副连接臂。

进一步地,所述副支撑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货物的副牙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运输架包括主底座和与所述主底座相连接的副底座,所述主底座包括主支架和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上方的主支撑板,所述副底座包括副支架和设置于所述副支架上方的副支撑板,所述主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中空的主连接梁,所述副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副连接梁,所述副连接梁插入所述主连接梁中,从而使得所述主底座与所述副底座相连接,所述主底座与所述副底座能够使注塑机械手保持重心平衡,轻松的推上推下尾板货车,运输架可以快速拆分成几个部分,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运输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运输架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式运输架,其包括主底座10和与所述主底座1相连接的副底座2,所述主底座1包括主支架10和设置于所述主支架10上方的主支撑板20,所述副底座2包括副支架30和设置于所述副支架30上方的副支撑板40。所述主支架10的一侧设置有一中空的主连接梁11,所述副支架30的一侧设置有一副连接梁31,所述副连接梁31插入所述主连接梁32中,从而使得所述主底座1与所述副底座2相连接。

所述主连接梁11上设置一第一主螺孔111,所述副连接梁3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主螺孔111对应的多个第一副螺孔311,所述副连接梁31插入所述主连接梁11中,通过螺栓插入到所述第一主螺孔111和所述第一副螺孔311中来固定所述主连接梁11和所述副连接梁31。

所述主支撑板20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货物的主牙孔21。所述副支撑板40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货物的副牙孔41。

所述主支架10包括T字型主底梁12,所述T字型主底梁12包括主横梁121和与一端与所述主横梁垂直连接的主竖梁122,所述主横梁121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主立柱123,所述主竖梁122的突出端上方设置有一第二主立柱124,所述主支撑板20设置于所述第一主立柱123上,所述主连接梁11设置于所述第二主立柱124上,且与所述主竖梁122平行。

所述主横梁121为中空的筒体,所述主支架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横梁121两端的两个第一主脚轮13和设置于所述主竖梁122的突出端的第二主脚轮14,所述两个第一主脚轮13分别通过两个可插入所述主横梁121的主连接臂131与所述主横梁121进行连接。所述主横梁121上设置一第二主螺孔125,所述主连接臂13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主螺孔126对应的多个第三主螺孔126,所述主连接臂131插入所述主横梁121中,通过螺栓插入到所述第二主螺孔125和所述第三主螺孔126中来固定所述主横梁121和所述主连接臂131。

所述副支架30包括T字型副底梁32,所述T字型副底梁32包括副横梁321和与一端与所述副横梁垂直连接的副竖梁322,所述副横梁321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副立柱323,所述副竖梁322的突出端上方设置有一第二副立柱324,所述副支撑板40设置于所述第一副立柱323上,所述副连接梁31设置于所述第二副立柱324上,且与所述副竖梁322平行。

所述副横梁321为中空的筒体,所述副支架3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副横梁副横梁321两端的两个第一副脚轮33和设置于所述副竖梁322的突出端的第二副脚轮34,所述两个第一副脚轮33分别通过两个可插入所述副横梁321的副连接臂331与所述副横梁321进行连接。所述副横梁321上设置一第二副螺孔325,所述副连接臂33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副螺孔325对应的多个第三副螺孔326,所述副连接臂331插入所述副横梁321中,通过螺栓插入到所述第二副螺孔325和所述第三副螺孔326中来固定所述副横梁321和所述副连接臂33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运输架包括主底座和与所述主底座相连接的副底座,所述主底座包括主支架和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上方的主支撑板,所述副底座包括副支架和设置于所述副支架上方的副支撑板,所述主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中空的主连接梁,所述副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副连接梁,所述副连接梁插入所述主连接梁中,从而使得所述主底座与所述副底座相连接,所述主底座与所述副底座能够使注塑机械手保持重心平衡,轻松的推上推下尾板货车,运输架可以快速拆分成几个部分,便于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便携式运输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4722.7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667622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65D 6/24

专利分类号:B65D6/24

范畴分类:34B;

申请人:深圳市鑫立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鑫立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楼村社区第一工业区木墩路7号第一栋三楼C段

发明人:李创

第一发明人:李创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鑫立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雅丽

代理机构:44380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便携式运输架论文和设计-李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