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磁阀技术领域的一种通用型电磁阀,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阀盖的内腔内壁上,所述衔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套在阀座内的第一导头,所述进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外筒,所述外筒的顶部螺接有旋转件,所述外筒的内腔横向嵌套设置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弹簧,所述导向杆的底端贯穿进管的顶部延伸至进管内腔后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头,所述第二导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支撑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进管的内壁底部,通过调整旋转件旋进外筒内部的长度来调节第一支撑弹簧对活动件的支撑力度,保证进入电磁阀的流体压力不会过大,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通用型电磁阀,包括阀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1)的内腔嵌套设置有电磁线圈(2),所述阀盖(1)的底部中心处插接有衔铁(3),且所述衔铁(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阀盖(1)的内腔内壁上,所述阀盖(1)的底部装配有阀座(5),所述阀座(5)的底部安装有出管(6),所述衔铁(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套在阀座(5)内的第一导头(7),所述出管(6)固定设置有和第一导头(7)相配合的支撑架(8),所述出管(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管(9),所述进管(9)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外筒(10),所述外筒(10)的顶部螺接有旋转件(11),所述外筒(10)的内腔横向嵌套设置有活动件(12),所述活动件(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弹簧(13),所述第一支撑弹簧(1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旋转件(11)的底部,所述活动件(12)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4),所述导向杆(14)的底端贯穿进管(9)的顶部延伸至进管(9)内腔后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头(15),所述第二导头(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弹簧(16),所述第二支撑弹簧(1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进管(9)的内壁底部。
设计方案
1.一种通用型电磁阀,包括阀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1)的内腔嵌套设置有电磁线圈(2),所述阀盖(1)的底部中心处插接有衔铁(3),且所述衔铁(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阀盖(1)的内腔内壁上,所述阀盖(1)的底部装配有阀座(5),所述阀座(5)的底部安装有出管(6),所述衔铁(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套在阀座(5)内的第一导头(7),所述出管(6)固定设置有和第一导头(7)相配合的支撑架(8),所述出管(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管(9),所述进管(9)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外筒(10),所述外筒(10)的顶部螺接有旋转件(11),所述外筒(10)的内腔横向嵌套设置有活动件(12),所述活动件(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弹簧(13),所述第一支撑弹簧(1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旋转件(11)的底部,所述活动件(12)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4),所述导向杆(14)的底端贯穿进管(9)的顶部延伸至进管(9)内腔后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头(15),所述第二导头(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弹簧(16),所述第二支撑弹簧(1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进管(9)的内壁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1)的底部开设有和衔铁(3)相配合的装配空腔,所述衔铁(3)的顶部开设有和复位弹簧(4)相配合的装配槽,且所述复位弹簧(4)嵌套在装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凸台,且凸台上开设有和出管(6)连通的开口通孔,且所述第一导头(7)的底部开设有和凸台相配合的卡槽,且卡槽内嵌套设置有密封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0)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段,且所述旋转件(11)和外筒(10)螺接配合,所述旋转件(11)的底端粘结有嵌套在外筒(10)内腔中的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弹簧(13)的刚度大于第二支撑弹簧(16)的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和阀座(5)之间开设有连通通道,所述外筒(10)的内腔和进管(9)内腔连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用型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一般没有具备调压功能,当进入电磁阀的气压过大时,会造成电磁阀体内的元器件造成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通用型电磁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型电磁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用型电磁阀,包括阀盖,所述阀盖的内腔嵌套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阀盖的底部中心处插接有衔铁,且所述衔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阀盖的内腔内壁上,所述阀盖的底部装配有阀座,所述阀座的底部安装有出管,所述衔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套在阀座内的第一导头,所述出管固定设置有和第一导头相配合的支撑架,所述出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管,所述进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外筒,所述外筒的顶部螺接有旋转件,所述外筒的内腔横向嵌套设置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支撑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旋转件的底部,所述活动件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端贯穿进管的顶部延伸至进管内腔后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头,所述第二导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支撑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进管的内壁底部。
优选的,所述阀盖的底部开设有和衔铁相配合的装配空腔,所述衔铁的顶部开设有和复位弹簧相配合的装配槽,且所述复位弹簧嵌套在装配槽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凸台,且凸台上开设有和出管连通的开口通孔,且所述第一导头的底部开设有和凸台相配合的卡槽,且卡槽内嵌套设置有密封环。
优选的,所述外筒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段,且所述旋转件和外筒螺接配合,所述旋转件的底端粘结有嵌套在外筒内腔中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弹簧的刚度大于第二支撑弹簧的刚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和阀座之间开设有连通通道,所述外筒的内腔和进管内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介质可以进入进管,通过导向杆和进管之间的间隙流入到外筒内腔,然后通过支撑架和阀座之间的连通通道流入到阀座的内腔,然后通过支撑架上的开口通孔流入到出管中,在介质流入到外筒内腔时,流体会对活动件进行冲击,产生压力,通过第一支撑弹簧的压缩能够对活动件提供支撑,同时可以流体的压力进行调整,同时通过调整旋转件旋进外筒内部的长度来调节第一支撑弹簧对活动件的支撑力度,保证进入电磁阀的流体压力不会过大,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盖、2电磁线圈、3衔铁、4复位弹簧、5阀座、6出管、7第一导头、8支撑架、9进管、10外筒、11旋转件、12活动件、13第一支撑弹簧、14导向杆、15第二导头、16第二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用型电磁阀,包括阀盖1,阀盖1的内腔嵌套设置有电磁线圈2,阀盖1的底部中心处插接有衔铁3,且衔铁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阀盖1的内腔内壁上,阀盖1的底部装配有阀座5,阀座5的底部安装有出管6,衔铁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套在阀座5内的第一导头7,出管6固定设置有和第一导头7相配合的支撑架8,出管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管9,进管9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外筒10,外筒10的顶部螺接有旋转件11,外筒10的内腔横向嵌套设置有活动件12,活动件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弹簧13,第一支撑弹簧1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旋转件11的底部,活动件12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4,导向杆14的底端贯穿进管9的顶部延伸至进管9内腔后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头15,第二导头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弹簧16,第二支撑弹簧1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进管9的内壁底部。
其中,阀盖1的底部开设有和衔铁3相配合的装配空腔,衔铁3的顶部开设有和复位弹簧4相配合的装配槽,且复位弹簧4嵌套在装配槽内,通过这种设置便于复位弹簧4对衔铁3进行复位;
支撑架8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凸台,且凸台上开设有和出管6连通的开口通孔,且第一导头7的底部开设有和凸台相配合的卡槽,且卡槽内嵌套设置有密封环,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通过第一导头7和支撑架8的配合实现对出管6的阻断,便于实现对流体的阻断;
外筒10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段,且旋转件11和外筒10螺接配合,旋转件11的底端粘结有嵌套在外筒10内腔中的密封圈,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通过调整旋转件11旋进外筒10内部的长度来调节第一支撑弹簧13对活动件12的支撑力度,保证进入电磁阀的流体压力不会过大;
第一支撑弹簧13的刚度大于第二支撑弹簧16的刚度,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促使第一支撑弹簧13的支撑强度大于第二支撑弹簧16的支撑强度;
支撑架8和阀座5之间开设有连通通道,外筒10的内腔和进管9内腔连通,通过这种设置便于流体介质的流通。
实施例:该装置在使用时,介质可以进入进管9,介质通过导向杆14和进管9之间的间隙流入到外筒10内腔,然后通过支撑架8和阀座5之间的连通通道流入到阀座5的内腔,当电磁线圈2得电时,会吸引衔铁3向上移动,同时促使复位弹簧4压缩,从而介质可以通过支撑架8上的开口通孔流入到出管6中,进而排出,当电磁线圈2失电后,复位弹簧4可以回弹,从而促使衔铁3底部的第一导头7嵌套在支撑架8顶部实现密封,对介质流体实现阻断,在介质流入到外筒10内腔时,流体会对活动件12进行冲击,产生压力,活动件12会促使第一支撑弹簧13发生压缩,另外第二支撑弹簧16发生拉伸可以拉伸第二导头15,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3的压缩能够对活动件12提供支撑,当流体压力过大时,第一支撑弹簧13会拉动活动件12向上移动,导向杆14带动第二导头15紧紧贴合在进管9内壁上,实现对进管9的密封,防止流体冲击压力过大对阀体造成伤害,能够实现对阀体内部流体压力的调节,提高了对阀体的保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4275.6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84037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F16K 31/06
专利分类号:F16K31/06;F16K31/122
范畴分类:27F;
申请人:苏州博瑞自控阀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博瑞自控阀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梅李镇四季花园1号商铺18
发明人:洪小辉
第一发明人:洪小辉
当前权利人:苏州博瑞自控阀门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磁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