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前夜对中国金融业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许灵修[1](2021)在《德意志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峰[2](2015)在《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复兴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图存和现代化道路及追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对社会矛盾和时代挑战进行积极回应的产物。早在20年代后期,在国民革命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已把目光投向农村,自觉地进行建设农村和复兴农村的活动,进入3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民族危机加剧,农村复兴思潮日益凸显而成为主流思潮。倡导和参与农村复兴的知识分子企图通过体制内改良,复兴农业,促兴工业,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本文试图在民族复兴的背景下,以现代化为主线,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方法,全面考察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系统梳理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脉络,总体述评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具体剖析具有代表性知识分子的农村复兴思想,详细解读着名媒体复兴农村的观点,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对知识分子复兴农村的论争进行评述,总结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和历史作用,揭示这一思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鸦片战争后,我国农村开始走向衰落。尤其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自然灾害的频仍,中国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农村经济破产,政治纷乱,社会失序,乡村教育衰落,30年代民族危机加剧,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危机的程度。面对民族危机和农村危机,知识分子纷纷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有人从中国传统农本文化中寻找复兴农村的资源,提出“以农立国”的主张;有人对中国乡约进行研究整理,汲取乡约中的合理成分,通过补充和改造乡约,从传统乡约中寻找建设农村的合理因素;有人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奉为建设农村的指导思想;还有人借鉴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乡村教育进行改造。可以说,农村复兴理论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汲取了近代西方文化,是多种文化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清末以来地方自治的推行,引起20年代后期村治思潮的兴起,乡村教育危机引发了知识分子对乡村教育改造的思考并出现乡村教育思潮,这一时期是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期。30年代前中期,农村经济破产,救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成为潮流,农村复兴思潮向前发展,随着民族危机加剧,民族复兴思潮兴起,进一步推动农村复兴思潮走向高涨,此为农村复兴思潮的第二个时期即发展高涨期。第三个时期为转型衰落期,全面抗战爆发后,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主要任务,乡村建设向农村联合阵线转型,农村复兴运动向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农村复兴思潮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思潮代替。复兴农村的团体机关众多,农村复兴运动也有多种叫法,或叫村治运动,或叫乡村教育运动,或叫农村合作运动,或叫农业推广运动等。各种机关团体复兴农村的事业主要包括实行农村自治、改造农村教育、组织农村合作、实施农业推广、活跃农村金融、发展乡村工业等内容。由于农村复兴团体建设农村的入手方法和侧重点不同,乡村建设领袖的学养和理论依据有别,形成不同的农村复兴理论。在农村复兴运动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梁漱溟、晏阳初、高践四、许仕廉等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系统的、有价值的农村复兴思想。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是严重的文化失调问题。他主张建立乡农学校,依靠知识分子下乡和农民打成一片,运用教育和合作的方法,走农业引发工业的道路,复兴农村,创造新文化,在中国建立一个理想的新社会。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存在着“愚穷弱私”四大病症,采取“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复兴农村,为民族复兴奠基。高践四主张开展民众教育,培养民众团体,挽救农村经济衰落。方显廷提出发展乡村工业,建立农村合作组织,由政府推动进行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许仕廉主张复兴农村应以整个社会为对象,从地方自然经济区域入手,运用计划的、科学的方法,通过复兴农村,以谋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梁漱溟等人的农村复兴思想多角度地展示农村复兴思潮的全貌。农村经济破产,引起媒体的关注,报刊杂志纷纷刊发救济农村的文章,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独立评论》对农村破产现状有着深刻的认知,详细剖析农村破产的原因,对农村复兴方案进行多元设计。《中国经济》概括了中国农村破产的具体表现,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封建势力的剥削是中国农村破产的根本原因,并对复兴农村提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大公报》以媒体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派记者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报道农村破产现状,分析破产原因;创办《乡村建设》副刊,广发复兴农村言论;并身体力行组织赈灾募捐活动,救济受灾农村。《东方杂志》设置农村议题,凸显农村地位重要,利用媒体功能,传播农村复兴思潮,督促政府实施复兴农村的各种措施。正是由于报刊杂志的宣传和鼓吹,农村复兴运动由少数人的主张变为一种社会思潮,由涓涓细流,汇合成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为救济农村,复兴农村,来自不同阵营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不同的救济农村主张,在复兴农村方法和路线上产生分歧和论争。论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救济农村是实行“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进行革命还是进行改良的论争。实际上,论争双方已超越了农村复兴这一具体问题,体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国民经济建设重心问题和国家前途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思考。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迫在眉睫,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成为农村复兴思潮的一条主线。从价值目标上看,复兴农村最终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农村复兴运动的实质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致力于乡村人的现代化的运动;从农村复兴的手段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运用改良的手段,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复兴运动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加强了对一盘散沙乡村社会的整合,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农村复兴思潮是时代的产物,是由爱国知识分子倡导与推动,虽然农村复兴运动具有改良性质,但在挽救中国的进程中,革命与改良并行不悖,都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农村复兴运动促进中国农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值得肯定。
韦进深[3](2013)在《决策偏好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在全球治理中的功能作用,国际制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推动着国际关系向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逻辑,不难预期国际制度一旦建立,国家将积极正向参与国际制度。然而,国际社会的现实是,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变化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变化不仅包括了从反向参与到正向参与国际制度的变化,也包括了从正向参与向反向参与的变化。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为何发生变化?影响国际制度行为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什么?现有的解释提供了三种分析路径:一是体系决定论,把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归因于体系层次上的权力结构、国际制度、国际规范等因素。二是国内政治决定论,认为官僚决策、国内政治结构是影响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的根本原因。三是双层博弈论,认为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是国际层次的谈判和国内层次的批准博弈的结果。这三种分析路径对于理解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不无裨益。但是,它们全部或部分面临着解释力不足、可操作性和经验检验的挑战。本文的落脚点是国家的决策偏好,旨在通过考察国家的决策偏好变化解释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为何发生变化。决策偏好是国内行为体偏好的集合和博弈的结果。国际体系、国内政治及二者的互动构成了影响国内行为体偏好的决策环境。决策环境的变化使国内行为体的偏好发生变化,进而使国家的决策偏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变化(从正向参与到反向参与或从反向参与到正向参与)。由此,本文提出了解释国家国际制度行为变化的分析框架,并聚焦于影响决策偏好的国际-国内互动(国际-国内权力互动、国际-国内利益互动和国际-国内规范互动)。最后,通过加拿大对《京都议定书》的行为变化(从加入到退出)和苏联/俄罗斯的GATT/WTO的行为变化(从游离到加入)两个案例的分析,检验了本文的理论假设。
许雁峰[4](2012)在《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探讨》文中认为论文引言部分交代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写作意义,提出作者写作本篇文章时期望到达的目的。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引发这一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放松了对本国金融业的监管,在监管制度方面也存在某些缺陷,因此,此次危机过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或多或少的对本国的金融业加强了监管,在监管制度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国际上,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一种趋势,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金融企业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进行混业经营。在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如何选择,又如何变革我国的监管制度,未雨绸缪,防范金融业混业经营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是本文重点关注的两点。论文第一章引入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各自的特点和比较优势,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金融全球化将迫使我国金融业的经营体制实行强制性的变迁——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论文第二章第一节简单介绍了世界金融业的经营体制变迁的总体趋势;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以发达国家美国和德国为例,介绍了其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与现状,重点分析了每种混业经营模式对一国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所起的作用;论文第三章第一节简单介绍了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与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发展现状;第二节详细论述了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与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分析了两种模式的优点与不足,重点探讨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应该选择何种模式;本章的最后详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中国平安是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成功案例,此次并购深发展意义深远、影响重大;最后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所带来的风险。论文第四章可以看做是文章的第二大部分,主要阐述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我国金融业监管制度的变革问题。我们知道,金融监管是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而出现,有什么样的经营模式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监管模式,一句话:有金融业才有金融监管,没有金融业,金融监管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为了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在分析了我国应该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后,在论文第四章分析了我国监管制度的变革。本章第一节简单回顾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沿革以及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我国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第二节介绍了美国的伞形监管模式以及次贷危机后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第三节重点阐述了我国金融监管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本文认为,金融业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今天,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体制无法与其他采取混业经营体制的国家竞争,我们必须采取混业经营体制,具体的应该借鉴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金融监管方面我们也要采取相应的变革措施,应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王言法[5](2011)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开端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社会,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占社会主导地位,政治制度腐败,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十分落后。高等教育仍处在古代教育阶段。中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教育,在科举制度的左右下,始终以儒家学说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这种教育尽管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几乎没有其他文化思想和科学教育的成分,因而没有培养出大批的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教育落后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和科学技术固步自封和落后的重要根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西方引进时,西方英法德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已经发展了近200年。高等教育为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这些国家得以最先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国家的强盛。先进的高等教育是这些国家走向强大的重要前提和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推动下,清政府内部一批受过经世之学教育和熏陶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个谋西学图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为办洋务创办的新式学堂,不仅直接服务和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重要的是它变革了中国传统教育,开辟了中国近代教育,同时传播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造就了中国近代早期的科技人才,在神州大地上衍生了新知识、新人才、新观念,这些新的变化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十九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一批具有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通过创办新学堂等途径,培养和锻炼了维新运动的先锋和骨干,壮大了维新派的中坚力量,依靠他们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改革运动,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变革。在二十世纪初清末新政的推动下,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民主革命领袖和骨干,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为了改变中国的命运,以留学生为先锋和中坚的知识分子们开辟了民主革命的道路,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腐败的封建制度,成立了以知识分子为领导主体的中华民国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千年巨变。1917年,经教育家蔡元培改革后的北京大学旋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它把新文化、新思想与爱国思想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北京大学的学生培育成为具有新的特点和气质的知识分子,北大由此成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也改变了民主革命的性质,中国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的曙光。1924年,孙中山为了实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合作建立了黄埔军校。国民党依托黄埔军校师生建立了校军,进而建立了国民革命军,不仅取得了北伐的胜利,还统一了中国,巩固了民国新政权。蒋介石还依靠黄埔师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建立和巩固了其军事统治集团。几乎伴随着近代中国始末的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创立和发展,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教育,特别是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崛起,不仅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而且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社会转型的现代化人才,为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二十世纪初,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充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锋和桥梁,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的最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依托大学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于1921年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为共产党早期培养了众多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他们从1927年开始逐渐构成了共产党高层的政治领导核心和军事统帅,不仅找到一条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正确道路,而且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不断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的高等教育经过一个世纪的大发展,由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到了现代高等教育。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思想、政治的大变革,还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各行各业的现代化人才,他们带动近代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从无到有并在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依靠它所培养的大量现代化人才,有效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科学等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现代大学引领了中国近代社会科技、经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就重视革命的人才培养,对于教育在革命中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为此,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了自己的独成体系的高等教育,为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依靠他们得以正确贯彻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广泛组织、发动和领导群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一个世纪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嬗变的关系充分说明,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嚆矢。近代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革命思想的先锋和桥梁作用,二是政治运动的先锋作用,三是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引领作用,四是经济发展的先驱作用。
曾友中[6](2010)在《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为研究主题,试图挖掘出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独特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首先围绕马克思货币理论关于货币职能与本质、货币拜物教与货币伦理、虚拟货币与虚拟经济而展开论述。马克思早期研究货币问题的哲学视角是抽象人本主义的劳动视角,货币问题单单作为压缩性的问题而被提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为他研究货币问题提供了崭新的实践视角,货币在一种明确的方式下重新纳入到与世界的真正关系。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的价值表达形式经历了个别的偶然的初级价值形式、扩大的高级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等四个阶段。货币具有五项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主要是标明价格或作为计算货币。货币在商品所有者之间不断地以一种不平衡、不成比例的方式扩散出来,执行的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当商品的绝对可以让渡的形态或作为只是转瞬即逝的货币形式暂时受到“屏蔽”,货币就充当贮藏手段,这是一种权力性的绝对社会形式。随着信用交易方式的真实模拟,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非直接支付时,充当支付手段。当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功能体现本质。从货币产生的历史条件来看,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同人类劳动的关系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化和物化;从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定的结构性关系;从货币与人的关系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货币最核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体现着一种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体现着一种阶级关系,表征为财富分配的关系。资本是强化的货币形式,是货币意义与本质的拓展。货币的“独占权”充满着神圣的光环,成为绝对的表现形式和一切价值的等价物,内敛着无限的能量并高高在上,因而使得货币符号被异化,货币拜物教和货币幻象迷生。货币符号被异化内含货币符号被主体化,货币这尊神似乎是真实市场的创造者;货币手段目的化,从根本上表现为货币对价值的僭越;货币符号贪欲化,货币消融为对货币纯粹的欲望。官僚跟钱更亲近了,官僚跟公众反倒疏远了。货币符号被异化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判断逻辑—拜物教。拜物教是对人类的反制。货币转化为资本是货币拜物教产生的一个并非纯粹的假定式推断。私有制独立表达的历史意义和经济意义,是货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货币价值的心理体验与想像即货币幻象,是人性贪婪货币的一种极致表述。资本家的血管里流着的不一定是道德的血液。逐利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必须遵奉道德规范的客观法则,这是货币经济的伦理本性。虚拟货币是指不与贵金属储备挂钩的纯粹价值符号,是虚拟的抽象的价值形式。虚拟货币若以逐利为目的进行投资或投机,虚拟货币就转变成虚拟资本。按离实际价值的远近,虚拟资本可分为传统的、非生产性的、证券化的、杠杆式的等四类,具有不稳定性、高风险性、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虚拟经济是以钱生钱、以货币生货币的经济。虚拟经济的功能集中体现在现代货币的能量。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中产生,并反作用实体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数量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财富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货币、经济自由与金融自由化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自由是神秘和令人向往的崇高字眼。随着近代欧洲社会现代化,自由研究的重心从抽象层面移向经济层面。经济自由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自主活动状态,包括生产与消费自由、竞争自由、契约自由和劳动自由等方面。生产过程与生产效果的意志自主性表现在生产者独立自由的行动和发展。消费自由更能使消费者更强烈地返回自身。生产自由和消费自由都以财产权自由作为依据。竞争自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不断地从自我中心向外延伸的证实或补充,是一种向迄今未知的合并和排斥、促成相似和相异的推动力。契约与自由,犹如“心”与“体”的关系。劳动自由意味着就业人的人身自由以及择业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自由本质上是货币的自由、资本的自由,资本在个人世界之上已经建构一个社会有效活动的客观形式的世界,它在无形的网络中已经限制和规定雇佣劳动者的自由力量,把他们掣肘在完全精确的、事先已确定好的表现形式中。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是,经济自由的力道从哪里来?是货币,天生一种自由的张力,鼓动了资本内在力量的扩张。货币是经济自由的对象中介物,经济自由与之进入相互平衡的舞台相互证明自身。市场经济就是货币经济。货币是劳动者自由的推力,使劳动者从束缚关系中购买自身成为现实。货币是资本扩张的载体,一切可能的投资与活动都通向这里,最终结成世界市场和一种世界性关系。货币是虚拟经济的“自由意志”,虚拟经济是的“自由意志”的浪漫主义表达形式。那么,经济自由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要考虑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关系如何组合,由此切入到经济自由主义的前世今生。古典式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自由放任,国家只起“守夜人”的作用,但“这只看不见的手”并没能够持久地保证它所预见的秩序与和谐。国家干预式的经济自由主义既要自由主义,又要国家干预。随着资本主义历史条件普遍趋势的逐次展开,凯恩斯主义面临退幕的冲击与考验。新的经济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主张最终集中体现在“华盛顿共识”,可简约为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即融资的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由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而决定。金融自由是现代经济自由的高端图式。金融自由化的价值体现在消解“金融压抑”。金融自由化过度会引发“金融恐怖行为”,首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更具有正确性、解构性和说服力。2007年初至今天的金融危机经历了模糊感的征兆初现、局部性的喧哗嘈杂、系统性的集中爆发、全球性的蔓延扩散等一系列演变过程。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是危机初期,美国政府的处置以观察监控为主,“救急不救穷”。2008年3月至2008的8月,是危机上升期,美国政府针对摩根大通、贝尔斯登、“两房”等特定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个案处理。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底,伴随着雷曼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迫转型、AIG告急,危机进入癫狂期,美国政府相应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处置。2009年2月迄今,进入后危机时代,美国的处置重点是:期限资产信贷计划(TALF)、公私合作投资计划(PPIP)、压力测试(ST)和监管改革蓝图。目前金融体系初步稳定,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危机成因自有危机的逻辑。一是贫困化的货币阶级关系。财富急剧向少数人身上转移的恶果是,巨大的差异不断点燃低端收入者的财富欲望之火,使民众处于追逐“宇宙的最高的经济统一性”的梦幻之中。而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的根源则是新自由主义。二是“华尔街的贪婪”罔顾货币伦理。贪婪使高杠杆率如影随形。贪婪让华尔街金融评级机构不知“知守进退”。贪婪还表现在银行给高管层发放天价的薪酬和奖金。华尔街最大的贪婪是权力与金钱孽生的贪婪,是资本的贪婪。马克思当年一针见血的批判,可直指今天的华尔街。三是金融虚拟工具吹爆虚拟经济。MBS、ABS、CDO和CDS等金融衍生品导致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背离了马克思所阐述的虚拟经济的本来价值。四是金融监管放松导致金融自由化过度。金融监管体系分割,导致监管盲点、协调困难和监管套利。危机的影响极其深刻。这才是最重要最确定的认知,是危机的真正意义和中心点。美国经济调整周期将延长。世界经济格局将出现结构性变化的特征。“剪羊毛”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谁能垄断世界货币的发行,谁就拥有超量的利润空间。美元霸权应该被唾弃。储备货币要多元化。全球要努力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相互依存,起源于一个地方的问题不会局限于一个地方,而是会向整个体系蔓延。中国经济已深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不可能置身其外。危机冲击了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外贸出口,但影响有限。中国“危”中有“机”,“机”大于“危”。一个动荡的时期是最危险的时期,但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期。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视角,当努力探索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当代价值。一是要努力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参照货币需求量调控货币供应量,进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萨伊定律和旧货币数量论、“有效需求不足”的凯恩斯货币理论、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划”货币理论等西方货币政策与理论中有关对各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货币政策应当关注虚拟经济的运行状况,它需要一种一清二楚、毫不含糊的均衡态度基于经济概念及其逻辑关系而呈现出来。信用关系和流动性的内在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借贷关系。货币政策模糊或者飘浮不定,投资者就会被不确定性和浑浊的金融秩序心理所困,所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逻辑就这么简单。针对“迷失的货币”要采取预防性货币政策,以减缓迷失货币“井喷”带来的冲击力。二是要努力追求“至善”的货币性伦理。要再思考先哲圣人关于货币伦理的灼见,从中找出其价值性、内得性和距离化特征。针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重大举措,要倡导适度消费的货币伦理。道义放中间,利益摆两边,要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伦理气质。伦理气质内含责任心、合理性和可触知性。货币的环流会带来道德风险。培养道德型风险管理人才,克服“怪兽模型”(Levia than model),要在机制体制上下功夫。三是要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一国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多个支撑要素。在“一主多元”的格局中,要努力实现人民币职能意义的放大,在挑战与机遇中符合世界整体对我们的需求,具体的策略是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进程,对等开放下积极稳妥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以黄金支撑人民币。人民币升值问题纠缠不清。利弊权衡,目前适度升值利大于弊。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理性波动的汇率弹性,避开人民币升值综合症或贬值综合症的陷阱。四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整协发展。要坚守一种真理般的可能性,即虚拟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否则单极化膨胀将产生资产泡沫;实体经济要为虚拟经济奠基,否则虚拟经济有如空中楼阁。具体来说,设置虚拟经济度,以监测虚拟经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一体化并举,排除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倾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实体经济发展,使技术创新型经济和新型实体经济在内容的客观上和主观上都成为推算得出的理性关系和理性经济。实现马克思当代价值的链接,将确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无限生命力。
彭一浩[7](2010)在《信用贷款、制度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文中研究指明银行信贷融资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但为了控制风险,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发放担保贷款(包括抵押、质押和保证贷款),这就使无法取得充足担保(物)的企业较难获得银行信贷,特别是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本文试图研究会计信息能否对信用贷款决策发挥作用。银行贷款按照贷款性质不同通常划分为四种: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保证贷款和信用贷款,“抵押、质押”直接表现为银行对企业部分财产的控制,“保证”表现为对保证人的追索权,这三种贷款同为“担保贷款”,而“信用”凭借的是企业自身的信用。事实上对于不同性质的贷款,由于风险最终承担对象不同,会计信息发挥作用的程度是不一致的。担保贷款由于其有保证人或担保物,银行可以在贷款无法收回的时候向第三方保证人追索或强制拍卖担保物,从而保证了贷款的相对安全,相对于保证人或担保物的信息,银行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相对较低。但是在银行发放信用贷款的时候,由于银行没有获得相应的保证以及担保物,就势必需要对借款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尽可能降低信贷风险。这说明,贷款的性质结构与会计信息的信贷决策作用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紧密而复杂的。本文以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为研究背景,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银行信用借款比重为研究对象,基于债务契约理论和会计信息的契约观,对我国沪深股市2001—2007年间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在控制银行信贷决策的其他影响因素后,我们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会影响银行信用借款的发放——会计信息质量较高的公司更容易得到银行的青睐,在同等条件下,将会得到更高比例的银行信用借款。2.国有企业的股权性质对企业的隐性担保作用削弱了会计信息质量与信用借款比重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会计信息质量与银行信用借款比重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显着成立。这说明,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要想获得信用借款,好的会计信息质量更重要。3.企业的代理层级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与信用借款比重之间的关系,代理链条长的企业提供的隐性担保以及相关信息削弱了会计信息质量与信用借款比重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在代理链条短的企业中,会计信息质量与银行信用借款比重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显着成立。4.我国各地区存在“金融业市场化”差异,较低的金融业市场化削弱了会计信息质量与信用借款比重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在金融业市场化高的地区,银行的信贷决策相对比较独立,对风险的控制更为严格,会计信息质量与银行信用借款比重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显着成立。本文结合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从贷款的性质结构出发,区分会计信息与担保物信息的差别,研究会计信息信贷决策支持作用机理,从而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契约观,以及会计信息与不同信贷契约的关系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差异。从实务的角度,本文的结论将为改善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对长期无法得到信用贷款的中小企业,本文提供了一个缓解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思路:企业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上的投入也许是值得的。
宋承国[8](2010)在《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现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金融联系的不断加强,期货市场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以及在国际金融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些年来,以期货市场为主体的虚拟经济越来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并关系到国家经济金融的安全。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金融服务领域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期货市场健康快速地发展,提升其服务本国经济的市场功能,是经济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代以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将其与国际期货市场的历史发展相比较,发掘出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可供吸取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代以及未来中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和现实促进意义。中国期货市场萌芽并初创于晚清时期,先后经历了民国时期的艰难发展、共和国成立后的长期断层、改革开放后的重建以及在当代的再发展等若干历史阶段。百余年来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制度的变迁息息相关,它是制度变迁的缩影,是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不断冲撞与融合的反映。因此对中国期货市场的研究,本文首先立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并由此展开。将中国期货市场纳入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以制度变迁的视角对其发展历程展开了研究,分析了中国期货市场历史发展的制度原因,总结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规律和经验教训,并为今后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其次,在充分挖掘史料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实证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三个历史时期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地纵向研究和梳理,揭示了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动因、发展变化情况、影响和意义,并对其发展规律、特征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使得晚清、民国和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的期货市场成为了有机联系的整体。尤其是对共和国成立后期货市场的断层和重建时期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揭示了当代中国期货市场重建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再次,本文在对近代以来期货市场发展历程进行纵向梳理的同时,还借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历史时期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市场监管、市场的特点与不足等方面展开了横向地分析和研究。不仅研究了近代以来华商与洋商两个期货市场、物品期货与证券期货两类交易品种、期货与现货两种交易方式,还对不同制度条件下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包括市场组织结构、制度规则、交易和行市)、市场监管(包括国家立法、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中外期货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比较了中外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研究了国际期货市场的现实运行,总结了期货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期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中国人现代化努力的重要成果,而且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发展的高层次体现。然而作为重要的金融市场,期货市场服务现货市场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体现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曲折性和艰巨性;其次,制度的变迁对期货市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期货市场的断续兴衰与国家经济制度变迁休戚与共。良好的制度安排可以创造出更高的市场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更好地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反之则会起到阻碍作用,造成期货市场发展的迟滞乃至断层;再次,期货市场的创新和监管也非常重要。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和配置资源的功能,是服务现货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中国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尽早建立起包括金融期货和期权期货在内的完整的期货品种结构。这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强市场监管的制度建设,控制市场风险,防范期货市场的价格操纵和过度投机导致的功能失效和对经济的破坏。制度创新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齐欢[9](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杨东勤[10](2007)在《中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新探索 ——法人导向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5年过渡期结束,并从当日起取消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对象限制,在承诺和审慎监管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为适应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需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11月1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外资银行法人导向”法律问题。“外资银行法人导向”以法律的形式鼓励外国银行设立或者根据自身的在华发展战略,按照自愿的原则选择商业存在形态,随时选择将其中国境内分行转制为在中国注册的法人银行,成为本地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就可以享受全面的国民待遇,可以经营全面的人民币业务,接受和中资银行一样的监管;其主旨是为促进外资银行全面发展,保护中国公众存款人的利益,顺应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作为银监会在新的形势下对外资银行监管进行的新探索,“外资银行法人导向”既履行了入世承诺,又符合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原则和国际惯例,但是“外资银行法人导向”立法的效力层次不高,并且违背国际金融自由化及国际上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发展方向,不利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对外资银行经营东道国本币业务的市场准入监管的做法,得出“外资银行法人导向”是中国银监会在新的形势下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的比较好的方法,但不是最优方法。我国的“外资银行法人导向”立法尚存不足,在考虑到中国全面开放银行业后外资银行对中国的影响的情况下,对完善中国的“外资银行法人导向”立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二、“入世”前夜对中国金融业的分析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前夜对中国金融业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思路、本文结构及创新 |
第2章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 |
2.1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1 农村经济破产 |
2.1.2 国内政治变动 |
2.1.3 乡村教育衰落 |
2.1.4 民族危机加剧 |
2.2 农村复兴思潮的思想文化来源 |
2.2.1“以农立国”的农本思想 |
2.2.2 传统乡约制度 |
2.2.3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
2.2.4 西方实验主义教育哲学 |
第3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变 |
3.1 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 |
3.1.1 从地方自治到村治思潮 |
3.1.2 从乡村教育危机到乡村教育思潮 |
3.2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与高涨 |
3.2.1 从农村经济破产到农村复兴思潮 |
3.2.2 农村复兴思潮发展与高涨的表现 |
3.3 农村复兴思潮的转型 |
3.3.1 从乡村工作讨论会到乡村运动联合战线 |
3.3.2 从乡村建设实验区沦陷到乡村救亡运动兴起 |
第4章 农村复兴思潮总体考察 |
4.1 农村复兴运动的基本观念 |
4.2 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 |
4.2.1 实行农村自治 |
4.2.2 改造农村教育 |
4.2.3 组织农村合作 |
4.2.4 实施农业推广 |
4.2.5 活跃农村金融 |
4.2.6 发展乡村工业 |
4.3 复兴农村的几种理论 |
第5章 农村复兴思潮个案分析 |
5.1 梁漱溟的农村复兴思想 |
5.1.1 建立乡村组织 |
5.1.2 知识分子与农民打成一片 |
5.1.3 推行教育与合作 |
5.1.4 由农业引发工业 |
5.1.5 建立理想的新社会 |
5.2 晏阳初的农村复兴思想 |
5.2.1 推行农村“四大教育” |
5.2.2 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 |
5.2.3 实行政教合一 |
5.2.4 进行民族再造 |
5.3 高践四的农村复兴思想 |
5.3.1 实施民众教育 |
5.3.2 培养民众团体 |
5.3.3 挽救农村经济衰落 |
5.4 方显廷的农村复兴思想 |
5.4.1 分析农村复兴的诸多不利因素 |
5.4.2 发展乡村工业 |
5.4.3 建立农村合作组织 |
5.4.4 由政府推动,进行农村整个建设 |
5.4.5 追求农村之现代化 |
5.5 许仕廉的农村复兴思想 |
5.5.1 以整个社会为复兴农村工作对象 |
5.5.2 以地方自然经济区域为乡村建设最低单位 |
5.5.3 计划的、科学的方法 |
5.5.4 谋民族生存与发展、创作新民 |
第6章 报刊杂志中的农村复兴思想 |
6.1 《独立评论》的农村复兴思想 |
6.1.1 认识农村破产现状 |
6.1.2 剖析农村破产原因 |
6.1.3 设计农村复兴方案 |
6.2 《中国经济》的农村复兴思想 |
6.2.1 《中国经济》对中国农村破产的概括 |
6.2.2 《中国经济》对农村破产原因的分析 |
6.2.3 《中国经济》复兴农村的主张 |
6.3 《大公报》的农村复兴思想 |
6.3.1 向政府提出复兴农村建议 |
6.3.2 广发农村复兴言论 |
6.3.3 救济受灾农村 |
6.4 《东方杂志》的农村复兴思想 |
6.4.1 强调农村地位重要 |
6.4.2 传播农村复兴思潮 |
6.4.3 监督政府复兴农村行为 |
第7章 知识界关于农村复兴问题的论争 |
7.1 “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 |
7.1.1 论争缘起 |
7.1.2 论争内容 |
7.1.3 对两种救济农村观的评议 |
7.2 “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
7.2.1 “从农业引发工业” |
7.2.2 “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
7.2.3 对“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反驳 |
7.2.4 对两种复兴农村观的评析 |
7.3 改良还是革命 |
7.3.1 要不要推翻帝国主义 |
7.3.2 要不要推翻封建主义 |
7.3.3 对论争的评议 |
第8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
8.1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 |
8.1.1 民族复兴的目标追求 |
8.1.2 现代性的价值取向 |
8.1.3 改良性的方法选择 |
8.2 农村复兴思潮的影响 |
8.2.1 有利于推动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 |
8.2.2 有助于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整合 |
8.2.3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
8.2.4 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决策偏好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正向国际制度行为 |
反向国际制度行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案例研究方法 |
具体案例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五节 主要观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文献回顾、研究路径与分析模式 |
第一节 理性选择、决策偏好与外交政策分析 |
第二节 研究路径选择 |
第三节 研究议题和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际体系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 |
第二节 国内政治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 |
第三节 决策偏好与国家国际制度行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 |
第一节 国际政治环境与加拿大批准《京都议定书》 |
第二节 国内政治与加拿大对《京都议定书》的态度和行为 |
第三节 决策偏好与加拿大国际制度行为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俄罗斯加入 WTO |
第一节 俄罗斯与国际贸易制度:从反对到加入 |
第二节 俄罗斯国内政治结构的变化 |
第三节 决策偏好与俄罗斯加入WTO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与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英文参考书目 |
(4)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概述 |
第一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 |
一、 分业经营的概念 |
二、 混业经营的概念 |
第二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比较 |
一、 分业经营的优势 |
二、 混业经营的优势 |
第二章 世界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 |
一、 20 世纪 30 年代之前的自然混业经营阶段 |
二、 20 世纪 30 年代-70 年代末的严格分业经营阶段 |
三、 20 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混业经营的回归阶段 |
四、 21 世纪初以来的混业经营的全面化、多样化发展阶段 |
第三章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
第一节 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与现状 |
一、 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 |
二、 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实践——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例 |
一、 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的不适合性分析 |
二、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三、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成功案例 |
四、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分析 |
第四章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 |
第一节 我国现存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金融监管的沿革 |
二、 我国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 |
一、 美国金融业的监管制度 |
二、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综述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四、文章框架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六、高等教育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近代开端时的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状况 |
一、近代开端时的中国社会状况 |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及其社会影响 |
第二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产生时之西方高等教育 |
一、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渊源 |
二、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
三、西方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及影响 |
第三章 兴西学办洋务图自强 |
一、新的思潮涌动 |
二、一座书院与一场改革运动 |
三、兴新学孕育新生机 |
第四章 维新派办学堂促维新 |
一、对洋务教育的反思 |
二、教育维新思潮冲击旧的教育制度 |
三、办学堂培育维新人才 |
四、维新教育与维新运动之互动 |
第五章 留学生教育助推民主革命 |
一、清末新政推动留学生教育勃兴 |
二、留学生教育造就民主革命领袖 |
三、留学生兴起民主革命思想浪潮 |
四、留洋知识分子掀起民主革命风暴 |
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建立民国政权 |
第六章 北京大学的革新推动新文化和五四运动 |
一、新式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 |
二、北京大学之革新 |
三、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
四、北大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策源地和指挥部 |
第七章 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巩固新政权 |
一、为建国民革命军创建黄埔军校 |
二、革命军对于巩固国民党新政权之作用 |
第八章 教会大学推进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
一、教会大学的创立与发展状况 |
二、教会大学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 |
三、教会大学推进了中国近代科技进步 |
四、教会大学培养中国社会转型人才 |
第九章 高等教育促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发展 |
一、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 |
二、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创立中国共产党 |
三、知识分子革命家与军事家铸就革命之栋梁 |
第十章 现代大学引领近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现代化 |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
二、新型知识分子引领科学技术现代化 |
三、高等教育驱动社会经济现代化 |
第十一章 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推动革命胜利 |
一、共产党充分认识教育对于革命之重要性 |
二、创办高等教育培养骨干力量推动革命胜利 |
第十二章 结论——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
一、革命思想的先锋和桥梁作用 |
二、政治运动的先锋作用 |
三、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引领作用 |
四、经济发展的先驱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价论立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论文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本内核 |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及其功能演变 |
一、货币研究的视域转换 |
二、货币的"价值形式"走向 |
三、货币的"能量动态" |
四、货币的本质 |
第二节 货币拜物教与货币伦理 |
一、反向"格义"的货币符号 |
二、货币至上的货币拜物教 |
三、极致状态的货币幻象 |
四、货币伦理的"经济反馈" |
第三节 虚拟货币与虚拟经济 |
一、与黄金脱钩的虚拟货币 |
二、远离实体价值的虚拟资本 |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应关系 |
第二章 货币、经济自由与金融自由化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 |
一、"真元之气"的生产和消费自由 |
二、"丛林"中的竞争自由 |
三、"体"之"心"的契约自由 |
四、"纯粹货币关系"的劳动自由 |
五、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本质 |
第二节 货币之于经济自由的意义 |
一、货币是经济自由的对象中介物 |
二、货币是劳动者自由的推力 |
三、货币是资本扩张的载体 |
四、货币是虚拟经济的"自由意志" |
第三节 经济自由主义的前世今生 |
一、"博大闳肆"的古典自由主义 |
二、"大萧条"催生的凯恩斯主义 |
三、"滞胀"出的新自由主义 |
第四节 金融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 |
一、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 |
二、消解"金融压抑"的金融自由化 |
三、金融自由化过度"小试"发展中国家 |
第三章 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 |
第一节 危机回放 |
一、模糊感的征兆初现 |
二、局部性的嘈杂喧哗 |
三、系统性的集体癫狂 |
四、全球性的蔓延扩散 |
第二节 危机背后的逻辑 |
一、贫困化的货币阶级关系 |
二、"华尔街的贪婪"罔顾货币伦理 |
三、金融衍生工具泛滥吹爆虚拟经济 |
四、金融监管放松导致金融自由化过度 |
第三节 危机影响 |
一、美国经济盘整周期延长 |
二、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
三、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改革 |
四、中国"危"时"千载一时" |
第四章 马克思货币理论当代价值的链接 |
第一节 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一、吸纳西方货币理论中"片面深刻的真理" |
二、关注虚拟资本价格和资产价格的走向 |
三、货币政策应成为"玻璃缸里的金鱼" |
四、针对"迷失的货币"采取预防性货币政策 |
第二节 追求"向善"的货币伦理 |
一、作"指向他灵魂的"再思考 |
二、倡导适度消费的伦理取向 |
三、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伦理气质 |
四、培养"出离""怪兽模型"的金融管理人才 |
第三节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 |
一、‘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的支撑要素 |
二、正视"一主多元"的国际货币格局 |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设计 |
四、避开人民币升值"陷阱" |
第四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整协发展 |
一、不忽视经济虚拟度 |
二、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一体化并举 |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实体经济发展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7)信用贷款、制度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动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四节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五节 全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贷款性质结构与信贷决策的相关文献 |
第二节 会计信息与贷款决策之间关系的文献 |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与贷款决策之间关系的文献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债务契约的相关理论 |
二、会计契约观的相关理论 |
三、信用贷款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制度背景 |
一、中国相关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
(一)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逐步走向市场化 |
(二) 中国的会计改革——逐步面向资本市场 |
二、计划经济的惯性遗留 |
(一) 政府对信贷决策的影响 |
(二) 金融压抑 |
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 |
一、假设一的提出 |
二、假设二的提出 |
三、假设三的提出 |
四、假设四的提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样本分布及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三、模型设计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 |
一、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五章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一节 信用借款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关系的检验 |
第二节 制度因素影响下信用借款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关系的检验 |
一、按公司股权性质分组 |
二、按公司代理层级分组 |
三、按金融业市场化高低分组 |
第三节 敏感性分析 |
一、信用借款占比大于零的样本 |
二、短期信用借款样本 |
三、金融市场指数高地区的分股权样本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局限性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源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情况 |
四、论文结构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节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晚清政府时期 |
二、北洋政府时期 |
三、国民政府时期 |
第二节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 |
一、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组织与结构 |
二、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和交易规则 |
三、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交易与行市 |
第三节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监管 |
一、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国家立法 |
二、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行政监管 |
三、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行业自律 |
第四节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
一、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特点 |
二、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发展的评价 |
第二章 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期货市场的断层 |
第一节 期货市场断层局面的形成 |
一、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关闭 |
二、对北京、天津交易所的改造 |
三、改造的性质及其历史影响 |
第二节 期货市场断层的经济制度原因 |
一、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
二、赶超型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三节 七十年代对境外期货市场的有限利用 |
一、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发展 |
二、境外期货交易的实践性突破 |
三、国家领导人对资本主义市场理论及期货理论的思考 |
第三章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期货市场的重建 |
第一节 期货市场重建的制度供给 |
一、宏观经济制度的变革 |
二、市场主体的微观基础 |
第二节 建立中国期货市场的理论论争与突破 |
一、期货市场姓"资"姓"社"之争 |
二、中国建立期货市场的时机与利弊之争 |
三、对于对期货市场投机问题的论争 |
四、理论上的总结和突破 |
第三节 期货市场的重建与初创 |
一、期货市场重建前的国际环境 |
二、期货市场重建的缘起及决策 |
三、期货市场重建的历史进程 |
四、期货市场重建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期货试点及无序发展阶段(1992年-1994年) |
二、清理整顿阶段(1994年-2000年) |
三、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 |
一、期货市场的组织与结构 |
二、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和规则 |
三、期货市场的交易及行情 |
第三节 中国期货市场的监管 |
一、期货市场的国家立法 |
二、期货市场的行政监管 |
三、期货市场的自律监管 |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
一、中国期货市场的特点 |
二、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评价 |
第五章 中外期货市场的比较及若干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中外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比较 |
一、中外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的比较 |
二、中外期货市场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的比较 |
三、中外期货市场创新能力的比较 |
四、中外期货市场监管的比较 |
五、期货市场本国经济贡献率及国际期货市场影响力比较 |
第二节 国际期货市场的现实运行特征 |
一、期货市场的虚拟性日趋明显 |
二、期货市场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
三、期货市场的国际定价权日益重要 |
第三节 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具备的历史条件 |
一、自由活跃的市场经济 |
二、持续不断的市场创新 |
三、有效而又适当的市场监管 |
第四节 制度创新: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期货市场的监管制度建设 |
二、期货市场的培育制度建设 |
三、期货市场的开放制度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图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新探索 ——法人导向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外资银行法人导向”概述 |
(一) 外资银行的含义 |
(二) 外资法人银行与外国银行分行的主要区别 |
(三) 外资银行法人化的含义 |
(四) 外资银行法人导向 |
二、外资银行监管的含义、理论、价值、目标、必要性及局限性 |
(一) 外资银行监管的含义 |
(二) 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的经济学理论 |
(三) 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的法学理论 |
(四) 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的价值和目标 |
(五) 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的必要性及局限性 |
三、东道国制定外资银行监管法律的立法原则及依据 |
(一) 东道国制定外资银行监管法律的立法原则 |
(二) 东道国制定外资银行监管法律的依据 |
(三) 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模式的选择—法人导向 |
四、“外资银行法人导向”立法的依据与价值取向 |
(一) “外资银行法人导向”立法的依据 |
(二) “外资银行法人导向”立法的价值取向 |
五、完善中国“外资银行法人导向”法律制度 |
(一) “外资银行法人导向”丰富了中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的内容 |
(二) 中国“外资银行法人导向”立法尚存的缺陷 |
(三) 完善中国“外资银行法人导向”的立法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四、“入世”前夜对中国金融业的分析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德意志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研究[D]. 许灵修. 辽宁大学, 2021
- [2]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D]. 刘峰. 湖南大学, 2015(12)
- [3]决策偏好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研究[D]. 韦进深.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4]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探讨[D]. 许雁峰. 华东政法大学, 2012(01)
- [5]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 王言法. 山东大学, 2011(12)
- [6]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 曾友中. 武汉大学, 2010(07)
- [7]信用贷款、制度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D]. 彭一浩. 复旦大学, 2010(11)
- [8]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D]. 宋承国. 苏州大学, 2010(11)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10]中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新探索 ——法人导向法律问题研究[D]. 杨东勤.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