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单位放电论文_宋安军,伍国锋,蒋乃昌

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元单位放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神经元,单位,额叶,海洛因,皮层,大鼠,组胺。

神经元单位放电论文文献综述

宋安军,伍国锋,蒋乃昌[1](2010)在《青霉素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青霉素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特征。方法:24只Wistar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各12只。癫痫模型组用青霉素钠按6×106U/kg腹腔注射,观察癫痫发作级别,记录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共记录到24个单位海马神经元放电,放电频率以中低频放电为主,放电形式以单个不均匀放电为主;癫痫模型组共记录到78个单位海马神经元放电,放电频率以高频放电为主,放电形式则以混合型放电为主,癫痫发作程度强。癫痫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数、放电频率以及放电形式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青霉素诱导的癫痫模型,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数明显增多,放电频率高,并以混合型爆发放电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10年04期)

宋安军,伍国锋,蒋乃昌[2](2010)在《氟桂利嗪对青霉素致癎效应和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a~(2+)拮抗剂氟桂利嗪对青霉素致癎效应和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癫癎模型组:用青霉素钠按6000 000U·kg~(-1)腹腔注射;癫癎预处理组:造模前用盐酸氟桂利嗪20mg·kg~(-1)每隔12 h灌胃,共2次,于第2次给药2 h后制作模型。观察癫癎发作并记录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大鼠共记录到24个单位海马神经元放电;②癫癎模型组共记录到78个单位海马神经元放电,癫癎发作程度强,发作频率高;③癫癎预处理组共记录到47个单位海马神经元放电,癫癎发作程度减轻,发作频率减少。结论:氟桂利嗪可抑制青霉素致癎效应,减少海马神经元的单位放电。(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期刊2010年04期)

秦伟,潘贵书[3](2010)在《韩氏针刺对海洛因依赖大鼠PAG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韩氏针刺对海洛因依赖大鼠PAG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针刺组按逐日递增的原则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成瘾模型。玻璃微电极记录模型大鼠及针刺治疗后大鼠PAG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变化。结果 PAG神经元单位放电有单个不匀、束簇状和混合型叁种形式,模型组混合型、中频放电所占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放电形式及放电频率接近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韩氏针刺治疗可以部分恢复由于海洛因依赖导致的大鼠神经元单位放电变化,为海洛因戒断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陈伯成,赵红梅,谌小维,薛丽,杨天德[4](2007)在《Orexin A对麻醉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orexinA对麻醉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单位放电,分别观察侧脑室给予orexinA、组胺H1受体拮抗剂pyrilamine、以及pyrilamine+orexinA后放电活动的变化。结果侧脑室给orexinA溶液可明显增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而给pyrilamine对前额叶皮层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无显着影响;给予pyrilamine预处理后,orexinA未能引起前额叶皮层神经元放电频率发生改变。结论OrexinA对麻醉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放电活动有明显的兴奋性,这一作用可能与活跃的组胺能系统有关。(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许洁,秦伟[5](2007)在《壬基酚对雄性大鼠弓状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壬基酚对大鼠弓状核白发单位放电的影响。方法:染毒,将成年SD雄性大鼠用壬基酚灌胃染毒5周,建立壬基酚雄性大鼠模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灌注等量花生油。模型建立后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弓状核冲经元自发放电。结果:壬基酚实验组大鼠弓状核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形式以单个不匀为主(62.96%),而对照组则以单个不匀(31.6%)和混合型(43.0%)为主,组间差异有显着性(P<0.05);实验组大鼠弓状核自发放电频率以低频(48.15%)和中频(44.44%)为主,对照组则以低频为主(58.23%),但组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壬基酚使大鼠弓状核自发单位放电发生了改变。(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07年01期)

张新勇,潘贵书,徐国强[6](2006)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对大鼠伏隔核(NAc)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方法:按逐日递增原则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海洛因依赖组和对照组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结果:海洛因依赖组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单位放电以混合型为主,而对照组以单个不匀型放电为主,组间差异显着(P<0·05);海洛因依赖组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频率以中频放电为主,而对照组以低频放电为主,组间差异显着(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使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单位放电发生了改变。(本文来源于《贵阳医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林剑萍,夏映红,赵华[7](2006)在《褪黑色素对缰核痛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褪黑色素对缰核痛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进一步证明褪黑色素的中枢镇痛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外神经元单位放电记录方法,记录缰核神经元痛相关神经元放电,并观察外侧缰核痛神经元在褪黑色素作用下电活动的改变,及对伤害性刺激痛敏感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观察纳洛酮的翻转作用。结果:褪黑色素影响外侧缰核痛神经元的电活动,并使外侧缰核痛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敏感性降低,此种作用可被纳洛酮翻转。结论:褪黑色素可通过作用于外侧缰核的阿片受体而影响其痛相关神经元对痛刺激的反应,这可能是褪黑色素中枢镇痛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06年03期)

陈伯成,赵红梅,谌小维,薛丽,杨天德[8](2005)在《纳洛酮对麻醉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纳洛酮对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单位放电,分别观察侧脑室给予纳洛酮、吡拉明(组胺H1受体拮抗剂)以及吡拉明+纳洛酮后放电活动的变化。结果在大鼠额叶皮层区总共记录到80个单位放电活动,其放电形式为混合型(43·3%)、单个不均型(36·7%)、束簇状(20·0%),平均放电频率为(4·33±2·85)Hz。经侧脑室给予3组不同剂量纳洛酮溶液,其中8μg纳洛酮(n=16)和4μg纳洛酮(n=14)溶液可明显增加额叶皮层神经元的发放频率(P<0·05),但后者作用弱于前者;相反,2μg纳洛酮(n=12)对放电频率并无显着性影响(P>0·05);另外,给予组胺H1受体拮抗剂吡拉明150μg对自发放电无影响(n=11,P>0·05),而在给予吡拉明150μg预处理之后,8μg纳洛酮不能改变皮层电活动(n=15,P>0·05)。结论纳洛酮对大鼠额叶皮层神经元存在剂量-效应依赖性兴奋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组胺H1受体途径有关。(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23期)

刘素青,刘小粉,杨建珍,马原野[9](2005)在《吗啡戒断过程中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单位放电活动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马在对中枢神经系统信息的编码与提取中处于中心地位,并且在海马中存在阿片类受体的广泛表达。另有研究表明,海马在奖励反应及药物寻求行为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但海马在药物成瘾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明确。本实验将神经元单位放电胞外记录法同大鼠吗啡成瘾模型相结合,检测了吗啡成瘾大鼠在戒断期间海马CA1区神经元发放频率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发现:在吗啡戒断的整个检测期间(1-8天),CA1区神经元的变化率在两组动物中则随天数的不同而变化,并在戒断后第叁天、第五天和第六(本文来源于《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5-11-01)

李漫松,寇正涌,黄民,赵华[10](2005)在《孕烷醇酮对大鼠缰核痛神经元单位放电活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PGN对大鼠Hb痛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观察腹腔注射PGN对Hb痛神经元单位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PGN(i.p),大鼠HbPEN放电受到抑制,PIN放电频率增加。预先i.pBic可阻断PGN对Hb痛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论:PGN具有降低大鼠Hb痛神经元对体外刺激敏感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由脑内的GABAA受体介导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05年03期)

神经元单位放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Ca~(2+)拮抗剂氟桂利嗪对青霉素致癎效应和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癫癎模型组:用青霉素钠按6000 000U·kg~(-1)腹腔注射;癫癎预处理组:造模前用盐酸氟桂利嗪20mg·kg~(-1)每隔12 h灌胃,共2次,于第2次给药2 h后制作模型。观察癫癎发作并记录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大鼠共记录到24个单位海马神经元放电;②癫癎模型组共记录到78个单位海马神经元放电,癫癎发作程度强,发作频率高;③癫癎预处理组共记录到47个单位海马神经元放电,癫癎发作程度减轻,发作频率减少。结论:氟桂利嗪可抑制青霉素致癎效应,减少海马神经元的单位放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元单位放电论文参考文献

[1].宋安军,伍国锋,蒋乃昌.青霉素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特征分析[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0

[2].宋安军,伍国锋,蒋乃昌.氟桂利嗪对青霉素致癎效应和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0

[3].秦伟,潘贵书.韩氏针刺对海洛因依赖大鼠PAG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

[4].陈伯成,赵红梅,谌小维,薛丽,杨天德.OrexinA对麻醉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7

[5].许洁,秦伟.壬基酚对雄性大鼠弓状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7

[6].张新勇,潘贵书,徐国强.海洛因依赖对大鼠伏隔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

[7].林剑萍,夏映红,赵华.褪黑色素对缰核痛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及可能机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6

[8].陈伯成,赵红梅,谌小维,薛丽,杨天德.纳洛酮对麻醉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5

[9].刘素青,刘小粉,杨建珍,马原野.吗啡戒断过程中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单位放电活动的相关性研究[C].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10].李漫松,寇正涌,黄民,赵华.孕烷醇酮对大鼠缰核痛神经元单位放电活动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5

论文知识图

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自发放电特点A:单...组家兔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组家兔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组家兔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组家兔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组家兔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

标签:;  ;  ;  ;  ;  ;  ;  

神经元单位放电论文_宋安军,伍国锋,蒋乃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