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研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启用锂铁电池,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位于中间隔板与中间隔板之间设置竖向导向块,竖向导向块设置于每块中间隔板的两侧,设置竖向导向座,竖向导向座对应上述的中间隔板的竖向导向块设置有两组侧导向轨,竖向导向座通过两组侧导向轨滑动设置于中间隔板与中间隔板之间的竖向导向块上,在位于中间隔板的竖向导向块与竖向导向座的侧导向轨之间设置有弹性胶条,弹性胶条贴合于中间隔板的竖向导向块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的保护电池,并使电池在发生冲撞时,降低电池芯组发生偏移而导致电池故障的问题,进一步的配合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放电控制电路,加强其在使用时的整体可靠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包主框架、主控制电路板以及设置于主框架之内的若干组电池芯组,电池芯组间隔的设置于主框架的电池槽内,主框架包括位于其两侧的侧隔板,在位于两侧隔板之间设置若干组中间隔板,电池芯组安装于相邻的中间隔板之间和\\\\或中间隔板与侧隔板之间,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中间隔板与中间隔板之间设置竖向导向块,竖向导向块设置于每块中间隔板的两侧,设置竖向导向座,竖向导向座对应上述的中间隔板的竖向导向块设置有两组侧导向轨,竖向导向座通过两组侧导向轨滑动设置于中间隔板与中间隔板之间的竖向导向块上,在位于中间隔板的竖向导向块与竖向导向座的侧导向轨之间设置有弹性胶条,弹性胶条贴合于中间隔板的竖向导向块的外表面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包主框架、主控制电路板以及设置于主框架之内的若干组电池芯组,电池芯组间隔的设置于主框架的电池槽内,主框架包括位于其两侧的侧隔板,在位于两侧隔板之间设置若干组中间隔板,电池芯组安装于相邻的中间隔板之间和\\或中间隔板与侧隔板之间,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中间隔板与中间隔板之间设置竖向导向块,竖向导向块设置于每块中间隔板的两侧,设置竖向导向座,竖向导向座对应上述的中间隔板的竖向导向块设置有两组侧导向轨,竖向导向座通过两组侧导向轨滑动设置于中间隔板与中间隔板之间的竖向导向块上,在位于中间隔板的竖向导向块与竖向导向座的侧导向轨之间设置有弹性胶条,弹性胶条贴合于中间隔板的竖向导向块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其特征在于:竖向导向座位于电池芯组的一侧设置有一内侧板,内侧板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位于透气孔与电池芯组之间设置有一挡板块,挡板块由内侧板内侧往电池芯组延伸2-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挡板块位于电池芯组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端子通过延伸至内侧板的外侧连接控制电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位于竖向导向座顶部设置有横向导向孔,设置锁止杆的一端穿过一侧隔板的横向导向孔延伸至穿过竖向导向座的横向导向孔再穿过另一侧隔板,设置限制上述的侧隔板往其中间方向挤压的挤压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其特征在于:挤压组件包括锁止螺丝套,在位于锁止杆两端具有外螺纹,锁止螺丝套设置与锁止杆两端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两组锁止螺丝套锁止于上述的锁止杆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位于相邻的竖向导向座的横向导向孔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于上述的锁止杆上,横向导向孔对应弹簧设置有弹簧轴孔以使其包裹弹簧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其特征在于:设置包裹上述的主框架之外的外框架,外框架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外框架之内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部分电池芯组被围设于中间隔板与中间隔板之间以及两侧的竖向导向座之间形成电芯组容置间隙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为磷酸锂铁电池,电路控制板包括与主控电路控制连接的电池均衡电路、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充电保护电路以及温度检测电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研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启用锂铁电池。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启动电池中,采用锂电池包的电池已经逐渐在普及,采用电池包的电池芯组一般是装设于主框架内,参照图1中,再通过紧固的锁杆配合螺丝套进行紧固,对于该结构,一般采用简单的金属薄片作为隔板对其间隔设置的电池芯组进行间隔,然而,该结构由于是纯金属件的紧固连接,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以研发一种符合用户需求的启动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至少一种技术问题而开发的一种启用锂铁电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包主框架、主控制电路板以及设置于主框架之内的若干组电池芯组,电池芯组间隔的设置于主框架的电池槽内,主框架包括位于其两侧的侧隔板,在位于两侧隔板之间设置若干组中间隔板,电池芯组安装于相邻的中间隔板之间和\\或中间隔板与侧隔板之间。
在位于中间隔板与中间隔板之间设置竖向导向块,竖向导向块设置于每块中间隔板的两侧,设置竖向导向座,竖向导向座对应上述的中间隔板的竖向导向块设置有两组侧导向轨,竖向导向座通过两组侧导向轨滑动设置于中间隔板与中间隔板之间的竖向导向块上,在位于中间隔板的竖向导向块与竖向导向座的侧导向轨之间设置有弹性胶条,弹性胶条贴合于中间隔板的竖向导向块的外表面上。
其中,竖向导向座位于电池芯组的一侧设置有一内侧板,内侧板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透气孔。
其中,在位于透气孔与电池芯组之间设置有一挡板块,挡板块由内侧板内侧往电池芯组延伸2-10mm。
其中,在位于挡板块位于电池芯组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端子通过延伸至内侧板的外侧连接控制电路板。
其中,在位于竖向导向座顶部设置有横向导向孔,设置锁止杆的一端穿过一侧隔板的横向导向孔延伸至穿过竖向导向座的横向导向孔再穿过另一侧隔板,设置限制上述的侧隔板往其中间方向挤压的挤压组件。
其中,挤压组件包括锁止螺丝套,在位于锁止杆两端具有外螺纹,锁止螺丝套设置与锁止杆两端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两组锁止螺丝套锁止于上述的锁止杆的两端。
其中,在位于相邻的竖向导向座的横向导向孔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于上述的锁止杆上,横向导向孔对应弹簧设置有弹簧轴孔以使其包裹弹簧的一端。
其中,设置包裹上述的主框架之外的外框架,外框架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外框架之内连通。
其中至少部分电池芯组被围设于中间隔板与中间隔板之间以及两侧的竖向导向座之间形成电芯组容置间隙内。
其中,所述的电池为磷酸锂铁电池,电路控制板包括与主控电路控制连接的电池均衡电路、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充电保护电路以及温度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磷酸锂铁电池,具有全新的电池框架结构,可以有效的保护电池,并使电池在发生冲撞时,降低电池芯组发生偏移而导致电池故障的问题,进一步的配合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放电控制电路,加强其在使用时的整体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的电池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1的电池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1竖向导向座与中间隔板连接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1竖向导向座与中间隔板连接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中,在其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不同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中,在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之间未构成冲突既可以相互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实施例1:参照图2-4,一种启用锂铁电池,包主框架1、主控制电路板7以及设置于主框架1之内的若干组电池芯组6,电池芯组6间隔的设置于主框架1的电池槽内,主框架1包括位于其两侧的侧隔板11,在位于两组侧隔板11之间设置若干组中间隔板2,电池芯组6安装于相邻的中间隔板2之间和\\或中间隔板2与侧隔板11之间。
在位于中间隔板2与中间隔板2之间设置竖向导向块21,竖向导向块21设置于每块中间隔板2的两侧,设置竖向导向座3,竖向导向座3对应上述的中间隔板2的竖向导向块21设置有两组侧导向轨31,竖向导向座3通过两组侧导向轨31滑动设置于中间隔板2与中间隔板2之间的竖向导向块21上,在位于中间隔板2的竖向导向块21与竖向导向座3的侧导向轨31之间设置有弹性胶条5,弹性胶条5贴合于中间隔板2的竖向导向块21的外表面上,优选的,弹性胶条5可以采用公知的绝缘弹性胶条。
其中,竖向导向座3位于电池芯组6的一侧设置有一内侧板30,内侧板30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透气孔32,配合该透气孔32的设置的目的在于使用时,可以保持电池芯组6的通风性能,从而提高其散热的能力。
其中,在位于透气孔32与电池芯组6之间设置有一挡板块34,挡板块34由内侧板30内侧往电池芯组6延伸2-10mm,再进一步的配合上述的挡板块34,具体的,可以为多组且间隔分布于内侧板30上,在应用时,可以使电池芯组6与透气孔32之间形成通风间隙,再进一步的提高其散热的效果以及整体的散热性能。
其中,在位于竖向导向座3顶部设置有横向导向孔35,设置锁止杆4的一端穿过一侧隔板的横向导向孔35延伸至穿过竖向导向座3的横向导向孔35再穿过另一侧隔板11,设置限制上述的侧隔板11往其中间方向挤压的挤压组件。
其中,挤压组件包括锁止螺丝套41,在位于锁止杆4两端具有外螺纹,锁止螺丝套41设置与锁止杆4两端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两组锁止螺丝套锁止于上述的锁止杆的两端,具体的,上述的挤压组件可以为四组并分布于主框架的四个端部,具体的,锁止杆通过外螺丝套对其两端进行挤压紧固,进而限制多组中间隔板以及侧隔板之间的相对移动。
其中,在位于相邻的竖向导向座3的横向导向孔35之间设置有弹簧(图中未示出),弹簧套设于上述的锁止杆4上,横向导向孔35对应弹簧设置有弹簧轴孔以使其包裹弹簧的一端,配合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应用目的在于降低在发生碰撞时,相邻的竖向导向座之间由于其弹簧的作用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缓冲的性能,从而使主框架的整体在应用时,具有一定的防撞性能,以在发生意外时,降低其发生碰撞而内部短路等问题的可能性。
其中,设置密封包裹上述的主框架之外的外框架(图中未示出),具体的可以为现有的电池外盖,外框架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外框架之内连通,在其应用过程中,在当置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之时,配合充气孔充入热气体则可以保持外框架内的电池芯组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而不会处于低温环境,从而保证电池的良好的整体性能,再进一步的说,配合上述的内侧板分布的多组透气孔,透气孔可以使电池芯组与内侧板之间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使热气可以作用于电池芯组并进一步的适当提高电池芯组的温度。
其中至少部分电池芯组被围设于中间隔板与中间隔板之间以及两侧的竖向导向座之间形成电芯组容置间隙内,电池芯组可以呈矩形或其他可以置于上述的电芯组容置间隙内。
优选的,所述的电池为磷酸锂铁电池,电路控制板包括与主控电路控制连接的电池均衡电路、充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充电保护电路以及温度检测电路,具体的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公知(如在CN201420589191.5、201510156549.4中公开的)的上述电路即可解决其技术问题并取得预期的技术效果。
在其应用时,主要对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充电过程进行充电保护,防止过流、过压以及放电过程中的的防止过放等问题,具体的,还应当配备对该电池的电压检测电路以及充电电流和\\或放电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并反馈至主控电路上。
其中,在位于挡板块位于电池芯组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6,温度传感器36的连接端子37通过延伸至内侧板30的外侧连接控制电路板7,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端子通过连接线连接下述的电路控制板并将检测到的模拟量数据反馈至电路控制板上。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3100.6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169251U
授权时间:20190726
主分类号:H01M 2/10
专利分类号:H01M2/10;H01M10/613;H01M10/6551;H01M10/48;H01M10/42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林桢毅
第一申请人:林桢毅
申请人地址: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金霞街道龙湖碧湖街八巷7号702房
发明人:林桢毅
第一发明人:林桢毅
当前权利人:林桢毅
代理人:向用秀
代理机构:44449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深弘广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