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建赣龙铁路第11合同段路基边坡防护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青[1](2020)在《绿色施工背景下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弃方材料再利用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公路交通作为拉近人员和物资时空距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与此同时,公路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工程废弃物,特别在穿越山高谷深、地势陡峭的地区,可能需要挖掘隧道或修建桥梁等施工方式,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土石方的挖填作业。如果开挖量与回填量不平衡,就需要对土方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迁移,在此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废弃土石方。本文针对公路施工弃方材料绿色化再利用问题,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提出集成弃方材料再利用的动静态数学模型、弃方材料再利用对生态容量的影响评价方法和弃方材料再利用经济效益测度方法的“一体三柱”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再利用路径方案,并结合实际数据开展绿色施工背景下的山区公路弃方材料再利用实证研究。首先,对弃方材料再利用现状与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宁夏山区公路施工的S60西吉至会宁(宁甘界)公路工程A5合同段项目的概况,并结合绿色施工难点和影响因素,确定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构建了集成弃方材料分类、弃方再利用的静动态数学模型、弃方材料再利用对生态容量的影响评价方法和弃方材料再利用经济效益测度方法的“一体三柱”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再利用路径方案。其中弃方材料动静态调度模型,综合考虑了施工区地形地貌特征及弃方材料再利用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缓冲区模型和分类调度模型相结合方式构建而成;而生态容量评价方法和效益分析方法则从生态学角度和经济学角度,为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材料再利用的生态学效应和经济学效用的定量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基于宁夏南部山区公路施工的项目实际情况,分析项目弃方产生原因及其分类,提供了传统以经济指标衡量的弃方处理方法;然后,以绿色施工为依托,利用项目数据,验证设计的动静态调度模型;并从弃方再利用耕地容量和生态容量、黄土制砖方案弃方再利用的经济效益、弃方再利用导致的生态赤字与生态补偿等方面,分析弃方再利用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综合对比以经济学指标为导向,计算兼顾生态学指标的弃方材料再利用经济效益测度方法的成本情况,并探讨了新方法与传统弃方再利用评估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为其他施工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
王骑虎[2](2016)在《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肃红层是具有鲜明工程特性的区域型特殊性岩土,一直是甘肃公路的主要建筑场地。随着甘肃省公路持续向红层地区推进,边坡变形破坏成为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十多年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养护的实践,运用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通过地质调绘、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以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为目的,进行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1)为阐明红层在甘肃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通过32个公路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总结,分析了甘肃红层的地质特征,发现甘肃红层地区的自然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公路工程病害具有复杂性和长期危害性。2)针对甘肃省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复杂性,通过2000多组岩石试验成果的数理统计,分析了甘肃红层的物理力学和水理特性,发现了甘肃红层的岩石强度在分布区域和岩性类别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了甘肃红层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红层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推荐指标体系。3)根据典型隧道钻孔波速测试,初步总结了白垩系和第三系岩体波速特性;通过刘家峡大桥大型岩体综合性原位测试,发现甘肃省第三系宁夏组砂质泥岩属于塑-弹性岩体,其岩体抗剪强度大于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的;对比岩体和岩块的抗剪断试验结果发现,同样是切层抗剪断强度,岩体凝聚力是岩石的66.7%,岩体内摩擦角是岩石的63.46%;对比切层和顺层条件下的抗剪断强度试验成果还发现,宁夏组砂质泥岩在不同剪切方向下的内摩擦系数变化不大,但内聚力差别悬殊,表明其岩体抗剪强度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4)从甘肃公路边坡支护的需要出发,将甘肃省红层公路边坡的结构类型划分为覆盖型红层边坡和岩质边坡两种,并将前者细分为黄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碎石土-红层边坡、碎石土-红层边坡、砂土-红层边坡等5个类型,将后者分为整体结构和层状结构2个类型,并详细总结了各类边坡的变形模式和破坏机理。5)结合十天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分析了典型覆盖型红层边坡的渐进式破坏过程及其桩板墙失效的变形特征。通过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分析,揭示了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切穿含水层-拉张裂缝充水-静水压力作用-边坡滑移”的渐进式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根据现场拉张裂缝状态快速估算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方法。研究了覆盖层的抗剪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建议覆盖型红层边坡稳定性计算宜采用残余强度。6)针对红层边坡顺层滑动的危害性,根据静力学基本原理,推导了顺层边坡极限平衡状态下的临界坡高、坡度和坡顶卸载平台宽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整体滑移长度的计算公式。依托兰永一级公路施工过程的典型边坡顺层破坏实例,分析了采用坡顶卸载平台预防顺层滑动的有效性,并指出含软弱夹层边坡顺层滑动时滑面位置位于软弱夹层底面,并得到具体工程实例验证。7)针对影响桥台岸坡稳定性因素的复杂性,依托刘家峡大桥系统研究了红层库岸的岩体特征;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考虑降雨、地震、库水位升降、桥台加载等因素组合的8种工况,采用Geo-slop软件分析了自然状态和开挖建桥后的桥台岸坡的稳定性,发现地震对库岸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库水骤降;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岸坡稳定性随岩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增加而增加、水位下降速度越快岸坡稳定系数越低的基本规律;采用变形理论,通过7个阶段的FLAC模拟计算,发现库水上升过程桥台岸坡竖向位移增大、库水位的升降没有引起岸坡整体孔隙水压力场的大幅度波动,岸坡整体上均处于稳定状态。数值模拟计算评价结论与桥台岸坡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何伯虎[3](2014)在《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的快速修建带来了许多裸露边坡,如何更好地做好坡面防护成为现代土木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生态观念的逐步加强,人们对传统边坡防护措施的缺点认识的越来越深刻,传统的防护措施只是临时加固,而且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很难恢复沿线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必须有一种新技术既能满足边坡防护需要,而且经济耐用,同时又能兼顾生态环境需求,在这种迫切要求下人们不断探索,开发出了符合要求的新型护坡形式——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本文结合邯黄铁路第Ⅳ标段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试验段首先对这种新型护坡的系统组成、作用机理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并将它与现在广泛使用的另一种生态护坡形式——浆砌片石骨架护坡进行详细对比,突出了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在防护效果、经济性、施工等方面的优势;然后结合试验段所处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地区气候环境因素,在对其立地类型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列举出了适合在该地区作为护坡植物的6种乔木植物、10种草本植物和10种灌木植物,并结合护坡植物选型原则最终建议选取白刺作为试验段首选护坡植物,刺槐作为备选护坡植物;最后结合试验段工况,对生态袋技术指标的选取、基质配置、连接扣设置等施工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最终给出了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的施工工艺流程。
成永刚[4](2013)在《滑坡的区域性分布规律与防治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人类改造自然的力度在不同地域也明显不同,造成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复杂,滑坡发生机理多样,受控因素不一。对滑坡分布规律及其机理认识的不深入导致滑坡防治方案确定欠合理,不能很好的贯彻地质工程理念,造成工程地质勘察深度不够或质量不高,或设计方案、施工措施与地质条件的针对性不强。使工程实践中有的滑坡反复多次治理仍不能稳定,有的滑坡治理则过于保守,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财富浪费。因此,对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的研究及在此基础上的滑坡防治方案的系统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从宏观上研究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对预防滑坡灾害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贯彻地质工程理念的系统性滑坡防治方案的研究,对不同性质滑坡的合理防治具有战术意义。基于此,本文进行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的滑坡防治方案合理确定的研究。首先采用贡献率方法对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对滑坡所依附的斜坡的基本特征、滑坡类型、主要影响因子等进行分析总结。其次,依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滑坡防治100例》、《滑坡文集》等文献以及作者成功治理的滑坡等共计7456个案例,选择了符合研究条件的739个滑坡案例建立样本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滑坡发生的工程地质条件,首次阐明了海拔高度及地域性滑坡强度对滑坡的贡献率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贡献率方法研究滑坡分布规律的六种本底因子:斜坡坡度、海拔高度、滑动方向、滑坡类型、滑床地层及地域,以该六种本底因子的组合进行滑坡贡献率的研究,得出了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别在这6种本底因子基础上的分布规律。其次,对在我国广泛分布的顺层滑坡进行贡献率研究,阐明了层面倾角对顺层滑坡的贡献率意义,提出了砂泥岩顺层滑坡基于滑体厚度的滑动范围确定方法,使该类滑坡滑动范围具有更明确的物理及地质意义,更利于其在滑坡防治工程中的应用。明确了松动区长度与开挖深度及滑体厚度的定量关系。最后,采用地质工程理念对滑坡防治方案的合理确定进行研究,以地质工程分析为主线,提出基于地质工程理念的滑坡防治方案确定思路。阐明滑坡受力模式及不同变形阶段的稳定性,总结提出滑坡防治方案确定的控制因素,进而提出滑坡防治方案的确定原则,最终系统总结不同情况下的滑坡防治方案及相应措施,并针对性的应用工程实践中的滑坡案例予以佐证。系统强调地质构造控制论、岩土体结构控制论、地质赋存环境论这三个地质工程理念基本理论在滑坡防治中的重要思想地位,为防止出现地质、设计、施工相互脱节的问题奠定基础。
周翔宇[5](2011)在《高速公路生态、经济、景观结合型绿化景观设计研究 ——以江西鹰瑞高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公路绿化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的恢复、景观质量的提升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的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对生态环境恢复缺乏考虑、绿化树种选择不当、过分强调短期景观效果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的基础上,以江西鹰瑞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建设为例,从生态恢复、经济效益及景观营造三方面出发,通过对鹰瑞高速公路各种路域类型的土地利用、绿化布局、植物选择与配置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试图解决过去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对未来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的设计理念、指导思想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论文分析了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理论基础,提出生态经济景观相结合的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理念;结合瑞鹰高速公路的实际案例,对高速公路的互通枢纽、高速服务区、中央分隔带以及边坡等方面进行生态、经济、景观型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鹰瑞高速公路及省内部分高速公路绿化树种种类及生长状况,总结并推荐了一批适合于江西省高速公路绿化的植物种类。
郭阳[6](2011)在《基于环境影响的山区公路选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山区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69%,山区公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公路建设虽然发展迅速,但主要采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以速度和数量做主导,公路与沿线环境的协调问题不被重视。从长远来看,公路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生态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将持续破坏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且在不断的改善过程中所引发的费用将比建设时直接投入的环保费用更高。在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研究公路中的环境影响因素,把环境保护科学的融入到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使公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是山区公路设计当中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论文对山区公路路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包括:概括总结山区公路的设计原则,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路线的影响以及山区选线的方法,提出了以环境因素为重点的路线方案选择意见;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着重分析山区公路修建对各项因子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列出环境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对山区公路中特有的三种典型方案对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选,提出环保选线的原则和步骤,针对环境不利因素的选线对策及设计中结合环保理念的办法。通过对福建地区的海西高速公路网漳州至永安联络线(龙岩、三明段)工程土石方量、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环境敏感点指标的分析,对路线五段方案进行比选,论证考虑环境因素的山区公路选线方案的落实。
周立荣[7](2011)在《红层边坡浅层破坏机理及生态防护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红层是一种具有特殊地质力学性质的岩体,强度低、易变形,抗风化能力差、遇水易崩解、软化等。在红层地区开挖边坡,若不采取坡面防护措施,极易造成边坡水土流失及风化剥落、崩塌、落石、浅层滑坡等各种浅层地质灾害。而红层在我国的分布相当广泛,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高等级公路、铁路通过红层地区,因此开展红层边坡浅层破坏机理及防护措施的研究十分必要。鉴于上述原因,本文通过参与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红层软岩地区公路修建技术研究”,采用野外调研、现场试验、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多种手段和方法,对红层软岩边坡浅层破坏类型、浅层破坏机理、可植被性相关参数、可植被性评价方法、生态防护方法及防护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总结红层边坡浅层破坏类型,并对影响浅层破坏的因素进行探讨,为红层边坡浅层破坏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在广泛的资料调研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红层边坡浅层破坏类型主要有风化剥落、落石、崩塌、溜坍、滑塌、浅层滑坡六大类和十四个亚类,并对各种破坏形式发生的条件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层边坡浅层破坏与红层自身的结构及其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尤其是红层的水理性和易风化性是造成红层边坡浅层破坏的主要因素,为红层边坡浅层破坏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2.针对红层边坡浅层破坏的主要因素风化进行原位监测研究,揭示了红层边坡浅层破坏机理。通过红层边坡风化剥落的原位监测,研究温度和水分变化对红层岩体快速风化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单纯温度或水环境的改变不能引起红层软岩的快速风化崩解,高温下强降雨是导致红层软岩快速风化的重要原因。3.采用数学物理方程和mathematica软件,对红层裸露边坡浅层风化破坏机理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采用数学物理方程建立红层边坡处于高温时突遇强降雨,急剧降温的热传导方程,利用mathematica软件,求解红层裸露边坡处于高温状态时降雨的急剧降温过程和日常缓慢温度变化过程的温度场,对比分析两种情况下温度场的分布特征,进一步印证了红层边坡风化原位监测的结论,红层表层处于高温状态时降雨是导致其快速风化剥落的重要原因,并通过温差的变化值确定红层边坡快速风化范围。4.采用现场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裸露红层坡面的冲刷性质。降雨对红层边坡风化起重要作用,它不仅使岩石快速降温,而且使表层已风化崩解的红层碎屑在雨水的作用下冲刷,暴露出下面的新鲜岩石,使风化加深。5.在对红层边坡生态防护相关参数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红层边坡表土和客土可植被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红层边坡生态防护设计提供指导。通过红层地区生态防护的调研,总结红层边坡生态防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红层边坡浅层岩土样及客土的可植被性评价指标,并对红层生态防护相关的参数进行试验和隶属度研究,建立红层边坡表上及客土可植被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这些参数及模糊评价结果可为植被护坡设计中土质改良、植物选型等提供参考,结合边坡的稳定状态可指导边坡生态防护设计6.通过生态防护对红层边坡浅层稳定的防护效果的系统研究,证明了生态防护能有效阻止红层坡面的风化和冲刷,提高红层边坡浅层稳定性。通过红层边坡生态防护前后的降雨冲蚀试验、边坡浅层温度场和水分场的长期监测,以及红层有无植物根系的力学试验,系统研究生态防护对红层边坡浅层稳定的影响。生态防护通过消除表层风化碎屑的冲蚀、改变红层坡体浅层的温度场和水分场极大地减缓红层边坡的风化进程,基本消除因高温、降雨共同作用引发的浅层快速风化崩解,并通过植物根系的力学效应提高了根系范围内浅层坡体(包括客土层)的抗剪强度,从而提高了浅层坡体的稳定性。
王智猛[8](2009)在《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适应性及工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南、西北、中南及东南地区均有广泛的红层分布。红层泥岩作为一种特殊材料,其颗粒易破碎、强度低、遇水后易崩解与软化,表现出与一般填料不同的工程力学性质,使得这些地区的铁路建设面临着优质填料严重缺乏的问题。目前,我国铁路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期,《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也进行了调整,计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扩大到12~13万公里,增加了2.9万公里。截止目前,已完成7.5万公里的建设,还差5.4万公里铁路待建,其中相当一部分线路需经过红层地区。如果能使红层材料用于高速铁路路基填筑,则可节省大量工程投资,同时减少大量的弃方,保护环境,具有显着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工程界对红层泥岩能否用作高速铁路路基填料存在很大争议。由于对红层泥岩材料工程性质的研究相对缺乏,加上采用不合理的路基结构型式及技术指标,红层泥岩土路堤常常出现沉陷、开裂、边坡垮塌与剥蚀、表层松散、承载力不足等病害。因为高速铁路对路基强度、变形要求很高,路基填料应具有易压实、密度大、强度高、变形小、稳定性和耐久性好、经济等特点,所以有人认为红层材料的水稳定性问题不好解决,建议高速铁路路基不能采用红层材料填筑;有人建议只能采用红层泥岩改良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同时也有人从我国铁路低成本建设的国情出发,试图在现有高速铁路路基设计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详细研究红层泥岩的工程性质,合理设计与严格施工,扬其长避其短,解决红层泥岩填筑高速铁路路基的适应性与工程技术问题。科研项目“遂渝线无砟轨道线下工程关键技术试验研究”与“达成铁路红层泥岩路基基床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立项并开展的。过去针对红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层工程地质、岩体结构特性、岩体力学特性、风化等内容,而有关红层泥岩土路用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红层泥岩土路用性能研究相继得到开展,主要包括红层泥岩的崩解特性、矿物成分、胶结物质、力学性质、渗透性与压实工艺等,而关于红层泥岩土的动力特性、红层泥岩土用作基床底层填料的研究则属空白。本文结合上述两个科研项目,在详细调研红层泥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大量的土工试验详细掌握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的压实特性、动静力学特性及水稳定特性等,通过对比,找出红层泥岩与常用路基填料的异同点;在高速铁路路基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并结合国内外经验,对红层泥岩路基进行初步设计;通过路基离心模型试验、路基现场沉降观测、路基现场循环加载试验以及数值计算等手段详细掌握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路基的动态工作性能、沉降特性、稳定性等,验证并改进红层泥岩路基设计技术;在试验基础上结合已有经验提出系统的红层泥岩土路基的关键设计技术、施工技术与改良工艺等;最终总结出合理使用红层泥岩填筑高速铁路路基的整套技术体系,希望为红层泥岩在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通过调研国内外红层泥岩土在铁路、公路领域的应用历史和研究现状,详细总结了红层的成因、分布、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结构特性、崩解特性、膨胀收缩特性、力学性质、红层泥岩路基病害及产生机理等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结合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创性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2.针对遂渝线与达成线沿线代表性红层泥岩土样,进行了压实特性、强度变形特性与水稳定特性等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压实红层泥岩土与常用路基填料相比具有密度大、强度高、浸水后有微弱的膨胀性并且软化严重的特点。因此使用红层泥岩填筑路基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充分利用红层泥岩土的高强度、小变形等特性,避开红层泥岩土软化的缺点,扬长避短。3.根据高速铁路基床底层的受力特点,首次采用振动三轴试验对压实红层泥岩土进行了研究,详细掌握了其动强度、临界动应力、累积变形、动模量与阻尼比等动力学特性,为高速铁路红层泥岩路基的动力设计奠定了基础:并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红层泥岩土动力累积变形预测模型,为高速铁路红层泥岩路基的动力累积沉降数值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1)红层泥岩土在25、50kPa围压下的临界动应力分别为150kPa、175kPa;动强度随振次增大而减小,随围压增大而增大:红层泥岩土的动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大而减小,并且随围压增大而增大:阻尼比随动应变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动应变下,阻尼比随围压增大而减小。现场循环加载试验中红层泥岩基床所受动应力远小于其临界动应力,表明红层泥岩层不会发生强度破坏且变形可趋于稳定。(2)综合考虑密度、含水率、侧向应力、动应力幅值与频率等对红层泥岩土累积变形特性的影响,根据振动三轴试验数据,提出了红层泥岩土的动力累积变形预测模型。根据红层泥岩累积变形预测模型并结合动力学分析计算得到的红层泥岩基床底层(1.7m)的累积沉降为3.94mm。4.在高速铁路路基设计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红层泥岩土材料特性,提出了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红层泥岩路基结构型式与设计参数,并通过长期运营或现场循环加载试验证明了其合理性。有砟轨道红层泥岩路基基床结构可为0.6m级配砂砾石(或碎石)+0.2m中粗砂夹复合土工膜+1.7m红层泥岩土,路堤本体由红层泥岩土填筑。对于无砟轨道基床结构,可采用以下标准:①基床总厚度3.0m,其中表层级配碎石0.7m,底层A、B组填料2.3m,下部为红层泥岩路堤本体,适用于板式无砟轨道与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②基床总厚度2.7m,其中表层级配碎石0.4m,底层A、B组填料2.3m,下部为红层泥岩路堤本体,或表层级配碎石0.7m,防水层0.2m,下部为红层泥岩路堤本体,适用于双块式无砟轨道。5.首次针对针对达成线“0.6m级配砂砾石(或碎石)+0.2m中粗砂夹复合土工膜+1.7m红层泥岩土”的红层泥岩土基床结构等3种基床结构采用现场循环加载试验方法(ZSS50加载设备),掌握了其在多种工况条件下(不同列车轴重与降雨影响)的动应力、动位移、加速度等动态响应大小与分布,结果表明其动力特性满足时速200km铁路设计要求。试验结果与动力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吻合良好。(1)ZSS50循环加载设备作为现场循环加载试验的主要设备,经试验验证,可满足不同幅值不同频率的动力要求,可模拟不同轴重不同速度的列车对轨道及路基的动力作用,是研究轨道及路基动力特性的重要设备。(2)红层泥岩土基床的最大动应力、动位移及加速度分别为43.89kPa、0.755mm及6.201m/s2;红层泥岩基床底层的最大动应力、动位移及加速度分别为20.58kPa、0.529mm及4.166m/s2;在同一频率下,列车轴重是影响基床动态响应的主要因素,大气降雨的影响有限。6.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现场路基沉降观测、现场循环加载试验与数值分析等方法,对红层泥岩土路基的压密沉降进行了分析。红层泥岩土路基在重力作用下的压密沉降由红层泥岩粗颗粒崩解、流变、非饱和土固结以及路基结构侧向变形等多种因素引起。建议采用(压密沉降量占路基高度的)百分率法对红层泥岩土路基压密沉降量进行分析。在目前高速铁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条件下,高速铁路红层泥岩土路基(高度≤6m的有砟与无砟轨道路基)压密沉降的压缩率为0.2‰~0.46‰,红层泥岩改良土路基(高度≤6m的有砟与无砟轨道路基)压密沉降的压缩率为0.12‰~1‰,变形趋于稳定的时间为5个月~7个月;红层泥岩层本身压缩率小于0.67‰,红层泥岩改良土层本身压缩率小于0.65‰。设计时可将路基高度的1‰作为高速铁路红层泥岩土路基压密沉降值,变形趋于稳定的时间为5个月~7个月。7.红层泥岩土路基受大气降雨或浸水作用产生的软化的深度大小直接受红层泥岩土的压实质量的影响。若粗颗粒少、压实密度大、孔隙小,则土体的渗透系数小,大气降雨对路基的影响深度有限,雨水较难进入路基内部,而是仅仅影响路基面与边坡表层。红层泥岩土的膨胀率随荷载的增大而减小,且膨胀率都较小。由于红层泥岩路基设置了防水层并采取了防排水措施,将红层泥岩土体与大气降雨隔离开来,能快速的排除大气降雨,因此可以认为压实红层泥岩土的浸水软化与膨胀特性对高速铁路路基的影响非常有限。8.综合考虑红层泥岩的崩解与软化特性、路基压实质量、施工机械对红层泥岩粗颗粒的进一步破碎作用、工期等因素,确定了填筑路基时红层泥岩填料粒径大小的标准,即崩解或破碎后的最大粒径≤15cm。从红层泥岩土的压实特性、强度特性、路基边坡稳定性、沉降特性等几个方面论证了红层泥岩土的强度变形特性满足高速铁路路基的要求。从红层泥岩土的动强度、动力残余累积变形、红层泥岩基床实际动态响应以及红层泥岩基床结构型式等几个方面论证了红层泥岩土的动力特性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底层的要求。从红层泥岩土的软化特性、膨胀收缩特性、压实红层泥岩土路基受雨水的影响程度、防排水措施设置等几个方面论证了红层泥岩土的水稳定特性对路基的不利影响非常有限。最终确定红层泥岩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是适宜的。9.对红层泥岩改良土进行了压实、强度、水稳定性等试验研究,并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现场路基沉降观测、现场循环加载试验等方法对改良土路基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红层泥岩改良土强度高,变形小,遇水不易软化,水稳定性好,可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强度、变形、稳定性与耐久性等要求。10.结合红层泥岩本身的材料特性(崩解、软化、膨胀性等)与相关的路基工程设计施工经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高速铁路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路基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红层泥岩的选用标准与使用方法、路基结构型式(包括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路基边坡加固和防护技术、防排水技术、施工工艺、改良工艺、质量检测标准等,并经过现场试验段的长期检验证明是合理的。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为红层泥岩在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参考,对红层地区时速200km以上铁路路基设计、施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具有显着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郭永春[9](2007)在《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红层路基渗流、坡面侵蚀、可溶盐溶蚀等特殊工程地质问题为研究对象,应用现场地质调查、常规试验、微观分析、化学分析、物理模拟、化学模拟、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红层岩土中水的各种物理化学效应微细观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首次建立了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的工程判别标准:对红层地区路基设计施工中的特殊岩土工程问题,提出了新的设计原则及其工程对策。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总结了我国红层在分布、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层产状、岩体结构、工程性能、工程地质问题等8个方面的工程地质特征,为红层特殊工程地质研究提供了基础。(2)通过对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建筑等30个工点调查总结,根据红层岩土中水的作用规律,将红层工程地质问题分为物理效应问题、化学效应问题和力学效应问题,较深入的研究了它们对红层路基稳定性的影响。(3)通过513组岩石、土工、化学、模型、模拟试验研究,证明了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显着;提出了应用崩解指数、软化系数、胶结系数、CBR软化系数、自由膨胀率等参数判断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工程判别标准;提出了应用PH值、电导率、关键物质成分含量等参数判断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工程判别标准。(4)设计制作了红层岩土崩解率、崩解量、崩解速率等崩解指标的实时测试仪器,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崩解试验成果,为崩解试验指标获取和崩解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并获得了红层岩土崩解新的成果。(5)设计18组室内外红层泥岩崩解模拟试验,得到了原状样、烘干样、风干样、饱水样在不同条件下的崩解变化规律、崩解破坏形式等试验参数。(6)通过对9种路基填料CBR试验研究,提出CBR软化系数的概念,应用CBR软化系数分析路基填料遇水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并用红层填料实例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7)设计制作了测量粗颗粒填料水平渗透系数和垂直渗透系数的改进仪器,并得到了不同压实度下红层填料的水平渗透系数和垂直渗透系数变化规律。(8)设计15组路堤渗流模型模拟和数值模拟,得到了路堤渗流与路堤几何形状、压实度、填料类型、填筑方式、水头压力、各向异性等参数的变化规律。(9)通过现场调查及野外试验,提出红层路基边坡坡面侵蚀基本特征和侵蚀深度确定方法。(10)设计18组浸泡、淋滤等化学模拟试验,得到了碱性红层岩土工程性能与蒸馏水、酸性水、碳酸水的变化规律。(11)通过12组化学成分、30组易溶盐、6组难溶盐,50组PH、50组电导率等测试分析,得到了红层岩土工程性质随PH值、电导率、关键物质成分含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12)通过红层岩土试样脱钙前后自由膨胀率对比试验,得到了红层岩土膨胀性、分散性随碳酸钙含量变化规律。(13)通过对5个工点的调查,总结了红层岩土中可溶性成分流失问题的基本特征,提出相应工程对策。
陆全发[10](2006)在《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工艺研究》文中认为路基工程作为土工结构物,需将地基处理、路基填筑、基床表层、边坡防护、支挡结构、路基排水及沉降观测等作为系统工程施工。路基填料按建筑材料来对待,须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本文结合新建铁路时速200km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段站前工程第Ⅰ标段路基工程的设计与新规范、新标准的要求,从设计理念、施工工艺流程及理论分析、施工实践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时速200km预留250公里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要点。 通过对软土地基的几种处理措施的工艺分析,确定了水泥搅拌桩、碎石桩、挤密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与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通过对石灰改良膨胀土场拌法、路拌法施工工艺的研究,确定了不同路基部位采用不同的改良土施工工艺的路基施工方法、检测标准及质量控制要点;通过对桥涵过渡段及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施工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确定了不同部位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要点;结合合武线对工后沉降观测的范围、分类、设置与要求等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与确定。
二、新建赣龙铁路第11合同段路基边坡防护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建赣龙铁路第11合同段路基边坡防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施工背景下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弃方材料再利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施工弃方材料绿色利用与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 绿色施工理念理论与方法 |
2.1.1 绿色施工管理方法 |
2.1.2 绿色施工技术与环境保护理论 |
2.1.3 绿色施工质量与进度控制理论 |
2.2 弃方材料动静态调度理论与方法 |
2.2.1 弃方材料的动静态调配基本概念 |
2.2.2 弃方材料静态调度模型 |
2.2.3 弃方材料动态调度模型 |
2.2.4 弃方材料再利用动静态调度模式方法 |
2.3 公路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理论 |
2.3.1 公路生态容量的几个基本概念 |
2.3.2 公路废弃方材料再利用与生态容量的关系 |
2.3.3 兼顾生态容量评价的弃方再利用施工效益测算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宁夏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弃方再利用方案设计 |
3.1 项目介绍 |
3.1.1 项目基本情况 |
3.1.2 宁夏山区公路施工特点 |
3.2 绿色施工对宁夏山区公路弃方材料再利用的影响及实施难点分析 |
3.2.1 有无绿色施工要求的弃方处理策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2.2 绿色施工背景下弃方材料再利用难点分析 |
3.3 绿色施工宁夏山区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
3.3.1 绿色施工背景下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
3.3.2 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
3.4 宁夏山区公路弃方材料绿色再利用方案 |
3.4.1 “一体三柱”组织架构 |
3.4.2 弃方材料分类及处理 |
3.4.3 弃方材料动静态调运 |
3.4.4 弃方材料再利用生态评价与效益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弃方再利用方案在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的实证分析 |
4.1 传统项目管理下的弃方处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4.2 本项目建设中的弃方分类 |
4.3 宁夏公路建设中弃方与利用的静动态平衡分析模型测试 |
4.3.1 静态调度模型验证 |
4.3.2 动态平衡调配模型验证 |
4.4 宁夏山区高速公路弃方利用对生态容量的影响评价方法验证 |
4.4.1 弃方利用对耕地容量的影响 |
4.4.2 弃方再利用的生态容量计算 |
4.4.3 黄土制砖的方案进行弃方材料再利用 |
4.4.4 生态赤字与生态补偿 |
4.5 绿色施工的效益及其影响分析方法测试 |
4.5.1 绿色施工下弃方再利用施工效益评价参数说明 |
4.5.2 基于兼顾生态容量评价的传统方案与绿色施工方案对比分析 |
4.6 决策建议 |
4.7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甘肃公路发展概况 |
1.1.2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
1.2 国内外红层研究现状 |
1.2.1 红层分布概况 |
1.2.2 红层与工程 |
1.2.3 红层地区自然地质灾害 |
1.2.4 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
1.2.5 红层水理特性 |
1.2.6 红层地基承载力 |
1.2.7 红层岩体工程特性 |
1.2.8 国内红层研究成果简评 |
1.3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
1.3.1 土质边坡 |
1.3.2 岩质边坡 |
1.3.3 红层边坡 |
1.4 甘肃红层研究进展 |
1.4.1 白垩系 |
1.4.2 第三系 |
1.5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5.1 红层研究成果评价 |
1.5.2 甘肃红层研究的不足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主要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4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和灾害特征 |
2.1 引言 |
2.2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 |
2.2.1 甘肃红层概况 |
2.2.2 白垩系 |
2.2.3 第三系 |
2.2.4 红层地区典型地貌特征 |
2.3 甘肃红层自然地质灾害特征 |
2.3.1 灾害概况 |
2.3.2 灾害类型 |
2.3.3 分布规律 |
2.4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病害 |
2.4.1 路基病害 |
2.4.2 路堑边坡病害 |
2.4.3 桥梁病害 |
2.4.4 隧道病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肃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物质组成 |
3.2.1 颗粒组成 |
3.2.2 矿物组成 |
3.2.3 化学成分 |
3.2.4 微观结构 |
3.3 物理性质 |
3.3.1 白垩系 |
3.3.2 第三系 |
3.3.3 甘肃红层物理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
3.4 力学性质 |
3.4.1 白垩系 |
3.4.2 古近系 |
3.4.3 新近系 |
3.4.4 甘肃红层力学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
3.5 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1 物理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2 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 |
3.6 水理性质 |
3.6.1 软化性 |
3.6.2 膨胀性 |
3.6.3 崩解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肃红层岩体原位测试研究 |
4.1 引言 |
4.2 红层岩体波速特性 |
4.2.1 白垩系 |
4.2.2 古近系 |
4.2.3 新近系 |
4.3 新近系红层大型岩体原位测试 |
4.3.1 依托工程及地质概况 |
4.3.2 试验现场布置 |
4.3.3 岩体变形试验 |
4.3.4 砼/岩直剪切试验 |
4.3.5 岩/岩直剪试验 |
4.3.6 平硐声波测试 |
4.3.7 试验成果 |
4.4 抗剪断强度对比分析 |
4.4.1 岩/岩与砼/岩 |
4.4.2 岩体与岩石 |
4.5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各向异性 |
4.6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试验值和计算值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其变形破坏模式 |
5.1 引言 |
5.2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
5.3 覆盖型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
5.3.1 风积黄土-红层边坡 |
5.3.2 风积黄土-老黄土-红层边坡 |
5.3.3 粘性土-红层边坡 |
5.3.4 夹块石粉质粘土-红层边坡 |
5.3.5 粘性土-卵砾石-红层边坡 |
5.3.6 粘性土-碎石-红层边坡 |
5.3.7 粘性土-块石-红层边坡 |
5.3.8 块(碎)石-红层边坡 |
5.3.9 风积沙-红层边坡 |
5.4 红层岩体结构特征 |
5.4.1 红层结构面特征 |
5.4.2 红层岩体结构类型 |
5.5 红层岩质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
5.5.1 整体结构 |
5.5.2 层状结构 |
5.5.3 含软弱夹层结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甘肃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性变形特征研究 |
6.1 引言 |
6.2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特征及处治研究 |
6.2.1 依托工程概况 |
6.2.2 覆盖型红层边坡变形概况 |
6.2.3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处治研究 |
6.2.4 渐进式破坏小结 |
6.3 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计算及其渐进式破坏机理 |
6.3.1 边坡地质模型构建 |
6.3.2 边坡计算模型 |
6.3.3 拉张裂缝与边坡稳定性 |
6.3.4 渐进式机理数值模拟 |
6.3.5 拉张裂缝小结 |
6.4 残余强度在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6.4.1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6.4.2 抗剪强度特征 |
6.4.3 抗剪强度与边坡稳定性 |
6.4.4 残余强度小结 |
6.5 降水对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
6.5.1 计算模型 |
6.5.2 计算方法 |
6.5.3 计算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甘肃红层岩质边坡顺层滑动特征研究 |
7.1 引言 |
7.2 坡顶卸载平台与同向顺层边坡稳定性 |
7.2.1 模型构建 |
7.2.2 模型求解 |
7.3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面位置与整体滑动长度 |
7.3.1 计算模型 |
7.3.2 模型求解 |
7.4 兰永一级公路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
7.4.1 工程简况 |
7.4.2 工程地质条件 |
7.4.3 边坡结构特征 |
7.4.4 同向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
7.4.5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红层库岸桥台岩体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
8.1 引言 |
8.2 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8.2.1 自然地理条件 |
8.2.2 工程地质条件 |
8.3 桥台库岸岩体特征 |
8.3.1 岩石的物理力学属性 |
8.3.2 岩体结构特征 |
8.3.3 岩体变形及强度特征 |
8.4 基于赤平极射投影法的桥台库岸稳定性分析 |
8.5 基于强度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1 基本原理 |
8.5.2 自然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3 开挖架桥后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8.6 基于变形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
8.6.1 基本原理 |
8.6.2 模型建立 |
8.6.3 分析方法 |
8.6.4 计算结果分析 |
8.7 桥台库岸实际稳定状况 |
8.8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态防护的概念及内涵 |
1.1.1 生态防护的概念 |
1.1.2 生态防护的内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护坡方式选型研究 |
2.1 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介绍 |
2.1.1 系统基本组件 |
2.1.2 植被作用 |
2.2 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与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护坡的比较 |
2.2.1 工程概况 |
2.2.2 防护效果及经济性对比 |
2.2.3 护坡施工 |
2.2.4 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2.2.5 生态影响 |
第三章 植物选型研究 |
3.1 坡面立地类型划分 |
3.2 植物选择原则 |
3.3 河北沧州地区常见植物类型 |
3.3.1 常见乔木类型 |
3.3.2 常见草本植物类型 |
3.3.3 常见灌木类型 |
3.4 试验段植物选型 |
第四章 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的施工 |
4.1 施工材料准备 |
4.2 施工设备 |
4.3 施工技术要求 |
4.3.1 生态袋技术指标的选取 |
4.3.2 袋内基质配置 |
4.3.3 种子处理及播种方法 |
4.4 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施工工艺 |
4.5 施工质量控制 |
4.6 质量保证措施 |
4.6.1 质量保证体系 |
4.6.2 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
4.7 安全保证措施 |
4.8 施工环保、水保措施 |
4.8.1 环保、水保目标及保证体系 |
4.8.2 环保、水保保护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滑坡的区域性分布规律与防治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1.1 滑坡的分类及影响因子 |
1.1.2 依据贡献率法的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研究 |
1.1.3 滑坡变形分析及防治工程措施研究 |
1.1.4 依据地质工程理念的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分布规律贡献率研究现状 |
1.2.2 依据地质工程理论的滑坡防治方案研究现状 |
1.3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性 |
第2章 斜坡及滑坡的基本特征 |
2.1 斜坡的基本特征 |
2.1.1 斜坡形态的分类 |
2.1.2 斜坡变形的分类 |
2.2 滑坡的基本特征要素 |
第3章 滑坡的类型 |
3.1 按发生的时间分类 |
3.2 按滑坡形成的力学机理分类 |
3.3 按物质组成分类 |
3.3.1 岩质滑坡 |
3.3.2 半成岩滑坡 |
3.3.3 土质(类土质)滑坡 |
第4章 影响滑坡的主要因子 |
4.1 地形地貌 |
4.2 岩土类型 |
4.3 地质构造 |
4.4 水文地质 |
4.5 气象水文 |
4.6 新构造运动 |
4.7 人类活动 |
第5章 滑坡分布规律贡献率研究 |
5.1 斜坡坡度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
5.1.1 坡度对滑坡的贡献统计 |
5.1.2 不同坡度综合贡献率评价 |
5.1.3 不同坡度区间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5.2 斜坡海拔高度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
5.2.1 海拔高度对滑坡的贡献统计 |
5.2.2 不同海拔高度综合贡献率评价 |
5.2.3 不同海拔高度区间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5.3 滑动方向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
5.3.1 滑动方向对滑坡的贡献统计 |
5.3.2 不同滑动方向的综合贡献率评价 |
5.3.3 不同滑动方向区间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5.4 滑坡类型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
5.4.1 滑动类型对滑坡的贡献统计 |
5.4.2 不同滑坡类型综合贡献率评价 |
5.4.3 不同滑坡类型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5.5 滑床地层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
5.5.1 滑床地层对滑坡的贡献统计 |
5.5.2 不同滑床地层综合贡献率评价 |
5.5.3 不同滑床地层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5.6 我国各省份滑坡贡献率研究 |
5.6.1 各省份滑坡的贡献统计 |
5.6.2 各省份综合贡献率评价 |
5.6.3 各省份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5.7 我国各省份滑坡强度贡献率研究 |
5.7.1 各省份滑坡强度贡献统计 |
5.7.2 各省份滑坡强度综合贡献率评价 |
5.7.3 各省份滑坡强度贡献率程度分析 |
第6章 顺层滑坡的参数研究 |
6.1 层面倾角对顺层滑坡贡献率研究 |
6.1.1 滑坡层面倾角的贡献统计 |
6.1.2 不同层面倾角综合贡献率评价 |
6.1.3 不同层面倾角顺层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6.2 砂泥岩顺层坡体开挖松动区研究 |
6.2.1 开挖深度对松动区长度的影响 |
6.2.2 滑体等厚时开挖对松动区长度的影响 |
第7章 滑坡变形状态分析 |
7.1 滑坡的基本受力模式 |
7.2 滑坡变形的地质工程过程及其稳定性分析 |
第8章 滑坡防治主要工程措施适用性研究 |
8.1 调整线路平面或纵面 |
8.2 截排水 |
8.2.1 地表水截排 |
8.2.2 地下水疏排 |
8.3 力学平衡 |
8.3.1 减重工程 |
8.3.2 反压工程 |
8.3.3 支挡工程 |
8.3.4 滑带改良 |
第9章 滑坡防治方案确定的受控因素 |
9.1 地质选线理念贯彻不力 |
9.2 滑坡的认识欠缺 |
9.3 滑坡勘察技术欠妥 |
9.4 项目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 |
9.5 施工队伍素质较低 |
9.6 后评估机制不健全 |
第10章 滑坡防治方案的确定原则 |
10.1 正确判别滑坡的原则 |
10.2 正确认识滑坡的原则 |
10.3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 |
10.4 工程措施安全、经济的原则 |
10.5 抓住重点,分期治理的原则 |
10.6 治早、治小的原则 |
10.7 工程措施合理可行的原则 |
10.8 动态设计,科学化施工的原则 |
10.9 临时工程与永久工程相结合的原则 |
10.10 满足特定施工要求的原则 |
10.11 环保的原则 |
第11章 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 大型滑坡的绕避方案研究 |
11.2 滑坡的减载反压方案研究 |
11.3 滑坡排水治理方案研究 |
11.4 桥梁位于滑坡体的防治方案研究 |
11.5 隧道位于滑坡体的防治方案研究 |
11.6 顺层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7 切层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8 破碎岩质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9 半成岩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0 错落型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1 黄土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2 膨胀土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3 堆积层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4 采空区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5 堆填土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5)高速公路生态、经济、景观结合型绿化景观设计研究 ——以江西鹰瑞高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研究综述 |
1.2.1 国外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研究概述 |
1.2.2 国内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研究概述 |
2 江西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现状分析 |
2.1 江西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建设成果 |
2.2 西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
2.2.1 政策法规方面问题 |
2.2.2 绿化景观设计方面问题 |
2.2.3 经营管理方面问题 |
3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理论探讨 |
3.1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
3.1.1 道路生态学 |
3.1.2 城市道路美学 |
3.1.3 高速公路绿化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 |
3.2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的作用 |
3.2.1 保障交通安全 |
3.2.2 美化行车环境 |
3.2.3 生态环境保护 |
3.3 生态、经济、景观结合型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理念 |
3.3.1 生态方面 |
3.3.2 经济方面 |
3.3.3 景观方面 |
3.4 生态、经济、景观结合型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
3.4.1 行车安全性原则 |
3.4.2 生物多样性原则 |
3.4.3 济可行性原则 |
3.4.4 景观艺术性原则 |
4 鹰瑞高速生态、经济、景观结合型绿化景观设计 |
4.1 鹰瑞高速自然环境概况 |
4.1.1 项目概况 |
4.1.2 地形、地质条件 |
4.1.3 气象、水文条件 |
4.1.4 植被概况 |
4.2 鹰瑞高速绿化景观设计的目标与依据 |
4.2.1 设计目标 |
4.2.2 设计依据 |
4.3 鹰瑞高速互通枢纽绿化景观设计 |
4.3.1 互通枢纽区绿化功能 |
4.3.2 互通枢纽区绿化景观设计基本要求 |
4.3.3 通枢纽区绿化存在的问题 |
4.3.4 鹰瑞互通枢纽区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
4.3.5 鹰瑞高速典型互通枢纽绿化景观方案设计 |
4.4 鹰瑞高速服务区绿化景观设计 |
4.4.1 服务区绿化功能 |
4.4.2 服务区绿化景观设计基本要求 |
4.4.3 鹰瑞高速服务区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
4.4.4 南城服务区绿化景观方案设计 |
4.5 鹰瑞高速中央分隔带绿化景观设计 |
4.5.1 中央分隔带绿化功能 |
4.5.2 中央分隔带绿化景观设计基本要求 |
4.5.3 中央分隔带绿化存在的问题 |
4.5.4 鹰瑞高速中央分隔带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
4.5.5 鹰瑞高速中央分隔带绿化景观方案设计 |
4.6 鹰瑞高速边坡绿化景观设计 |
4.6.1 边坡绿化功能 |
4.6.2 边坡绿化设计基本要求 |
4.6.3 边坡绿化存在的问题 |
4.6.4 鹰瑞高速边坡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
4.6.5 鹰瑞高速边坡绿化景观方案设计 |
5 鹰瑞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选择研究 |
5.1 鹰瑞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选择 |
5.1.1 通枢纽区树种选择 |
5.1.2 边坡树种选择 |
5.1.3 中央分隔带树种选择 |
5.2 鹰瑞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应用 |
5.2.1 晚松应用 |
5.2.2 圆齿野鸭椿应用 |
5.2.3 香港四照花应用 |
5.2.4 阴香应用 |
5.2.5 铁冬青应用 |
5.2.6 黄栀子应用 |
5.2.7 映山红应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环境影响的山区公路选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山区公路的现状和特点 |
1.1.2 选题背景 |
1.1.3 选题意义 |
1.2 山区公路环境保护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主要框架 |
第二章 山区公路选线研究 |
2.1 山区公路选线的原则 |
2.1.1 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
2.1.2 总体设计原则 |
2.2 山区公路选线影响因素的分析 |
2.3 山区公路选线方法 |
2.3.1 沿河(溪)线 |
2.3.2 越岭线 |
2.3.3 山脊线 |
2.4 山区公路选线常考虑的几个问题 |
2.4.1 技术指标的运用 |
2.4.2 不良地质的问题 |
2.4.3 桥位选择 |
2.4.4 隧道方案的确定 |
第三章 山区公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
3.1 公路环境影响综述 |
3.1.1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点 |
3.1.2 山区公路环境影响研究对象 |
3.2 山区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3.2.1 山区公路建设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
3.2.2 山区公路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
3.2.3 环境影响指标的计算 |
3.3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3.3.1 矩阵法 |
3.3.2 层次分析法 |
3.3.3 图形叠置法 |
3.3.4 模糊数学法 |
第四章 考虑环境保护的山区公路选线研究 |
4.1 山区环保路线的研究 |
4.1.1 山区环保选线的原则 |
4.1.2 山区环保选线的步骤 |
4.2 山区公路环保选线的对策 |
4.3 山区典型方案的比选 |
4.3.1 整体式路基与分离式路基 |
4.3.2 高路堤与高架桥 |
4.3.3 深路堑与隧道 |
第五章 漳永线环保选线的研究 |
5.1 项目概述 |
5.1.1 项目总体描述 |
5.1.2 项目区域路网现状 |
5.2 项目沿线环境条件 |
5.2.1 地形、地貌 |
5.2.2 气候及植被状况 |
5.2.3 沿线环境敏感区及重要设施的分布 |
5.2.4 项目区域运输方式的情况及影响 |
5.2.5 地质灾害评估 |
5.3 基于安全、环保、经济的项目方案比选 |
5.3.1 路线方案比选 |
5.3.2 沿线环境及景观的协调情况 |
5.4 综合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有待改进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红层边坡浅层破坏机理及生态防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层边坡浅层破坏形式及破坏机理的研究 |
1.2.2 边坡生态防护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红层边坡浅层破坏形式及成因 |
2.1 概述 |
2.2 红层边坡岩性及岩体结构特征 |
2.2.1 红层边坡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
2.2.2 红层边坡岩体的岩性组合特征 |
2.2.3 红层边坡岩体的结构面发育特征 |
2.2.4 红层软岩的水理性质特征 |
2.3 红层边坡浅层病害调查研究 |
2.4 红层边坡浅层破坏形式及成因 |
2.4.1 风化剥落 |
2.4.2 落石 |
2.4.3 崩塌 |
2.4.4 溜坍 |
2.4.5 滑塌 |
2.4.6 浅层滑坡 |
2.5 红层边坡浅层破坏的主要诱因 |
2.5.1 风化 |
2.5.2 降雨 |
2.5.3 人为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红层边坡风化机理的原位监测研究 |
3.1 概述 |
3.2 红层裸露坡面风化原位监测 |
3.2.1 现场监测试验方案设计 |
3.2.2 监测工点所在重庆市长寿地区气象概况 |
3.2.3 监测结果及分析 |
3.3 高温强降雨条件下红层边坡岩体中的温度场分布特征 |
3.3.1 描述边坡岩体中温度场的基本方程 |
3.3.2 高温强降雨条件下边坡温度场的定解条件 |
3.3.3 高温强降雨条件下边坡岩体中的温度场分布特征 |
3.4 小结 |
第4章 无植被防护条件下的模拟降雨试验 |
4.1 概述 |
4.2 试验工点概况 |
4.3 试验设计 |
4.3.1 模型槽设计 |
4.3.2 降雨雨强设计 |
4.4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备 |
4.5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
4.5.1 最大雨强模拟降雨试验 |
4.5.2 中等雨强模拟降雨试验 |
4.5.3 一般雨强模拟降雨试验 |
4.6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
4.6.1 岩土冲蚀量 |
4.6.2 径流量和坡体截留雨量 |
4.6.3 坡面沟蚀 |
4.6.4 坡体渗透范围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植被防护条件下的模拟降雨试验 |
5.1 概述 |
5.2 试验设计 |
5.3 模拟降雨试验 |
5.3.1 中等雨强模拟降雨试验 |
5.3.2 最大雨强模拟降雨试验 |
5.4 模拟降雨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客土及岩土冲蚀量 |
5.4.2 径流量和植被、客土的截留雨量 |
5.4.3 雨滴溅蚀 |
5.4.4 坡体渗透范围 |
5.4.5 降雨前后含水量的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红层边坡浅层岩土的可植被性研究 |
6.1 概述 |
6.2 红层边坡生态防护影响因素的研究 |
6.3 红层边坡浅层岩土可植被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6.3.1 可植被性评价指标的选择 |
6.3.2 可植被性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 |
6.3.3 可植被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4 可植被性评价等级划分 |
6.4 红层边坡浅层岩上可植被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
6.4.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6.4.2 隶属函数的表示方法 |
6.4.3 红层边坡浅层岩土可植被性评价因素的隶属函数 |
6.5 梁长高速公路典型红层边坡浅层岩土可植被性研究 |
6.5.1 采样工点概况 |
6.5.2 红层软岩坡面植被防护的相关参数试验及结果分析 |
6.5.3 梁长高速公路红层边坡浅层岩土可植被性模糊综合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红层边坡生态防护效果的研究 |
7.1 概述 |
7.2 边坡温度场及水环境特性监测设计 |
7.3 红层软岩边坡浅层温度场 |
7.3.1 红层软岩边坡生态防护前后温度场日变化规律 |
7.3.2 红层软岩边坡温度场的年变化规律 |
7.4 红层边坡的水环境条件 |
7.4.1 客土和浅层岩土样的含水量沿坡体深度的变化 |
7.4.2 生态防护对浅层岩土样含水量变化的影响 |
7.5 有无植物根系的红层岩土样的直剪试验强度参数 |
7.6 生态防护对红层边坡浅层稳定性的防护机理 |
7.6.1 生态防护对红层边坡表层风化碎屑冲蚀的控制作用 |
7.6.2 生态防护对红层边坡表层风化的影响 |
7.6.3 生态防护对降雨诱发的红层边坡浅层破坏的控制 |
7.6.4 植物根系加强红层边坡浅层稳定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适应性及工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特点及研究现状 |
1.1.1 高速铁路路基的沉降变形特点及要求 |
1.1.2 高速铁路路基的动力特性 |
1.1.3 高速铁路路基结构 |
1.1.4 高速铁路路基对填料的要求 |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3 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试验研究内容 |
1.3.3 理论分析内容 |
第2章 我国红层分布与红层泥岩的基本特性 |
2.1 我国红层形成的地质历史背景及分布 |
2.2 我国西南地区红层的分布 |
2.3 四川盆地红层泥岩风化物及风化带的一般特征 |
2.4 红层的成因类型对其颗粒特性的影响 |
2.5 红层泥岩的基本特性 |
2.5.1 红层软岩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
2.5.2 红层软岩的岩体结构特性 |
2.5.3 红层软岩的崩解特性 |
2.5.4 红层软岩的膨胀收缩特性 |
2.5.5 红层软岩中铁质物的作用 |
2.5.6 红层软岩的一般物理力学性质 |
2.6 红层泥岩路用性能研究概况 |
2.6.1 早期铁路与公路红层泥岩路基的常见病害 |
2.6.2 近期修建的一些红层泥岩路基工程 |
2.6.3 红层泥岩的路用工程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遂渝线工点红层泥岩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1 击实试验 |
3.1.2 三轴剪切试验 |
3.1.3 膨胀率试验 |
3.1.4 承载比试验 |
3.1.5 软化试验 |
3.2 遂渝线工点红层泥岩改良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2.1 红层泥岩石灰改良土击实试验 |
3.2.2 红层泥岩石灰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2.3 红层泥岩石灰改良土承载比试验 |
3.2.4 红层泥岩水泥改良土击实试验 |
3.2.5 红层泥岩水泥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3 达成线工点红层泥岩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3.1 击实试验 |
3.3.2 软化试验 |
3.3.3 三轴剪切试验 |
3.3.4 膨胀率试验 |
3.3.5 承载比试验 |
3.4 达成线工点红层泥岩土动力特性的振动三轴试验研究 |
3.4.1 试验概况 |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遂渝线与达成线工点红层泥岩土工程性质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遂渝线无砟轨道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路基沉降特性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设备简介 |
4.3 试验方案 |
4.3.1 相似比设计与模型尺寸 |
4.3.2 模型材料 |
4.3.3 路堤填土模型制作 |
4.3.4 路堤上部荷载的模拟 |
4.4 试验模拟过程 |
4.4.1 路基的施工填筑与放置 |
4.4.2 路基的长期使用 |
4.5 主要试验步骤 |
4.6 试验结果 |
4.6.1 模型1试验结果 |
4.6.2 模型2试验结果 |
4.6.3 模型3试验结果 |
4.6.4 模型4试验结果 |
4.6.5 不同模型的试验结果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达成线红层泥岩土路基动力特性的现场循环加载试验研究 |
5.1 试验目的与意义 |
5.2 试验段概况与试验研究内容 |
5.3 试验研究方法 |
5.3.1 试验研究方法 |
5.3.2 ZSS50循环加载试验设备简介 |
5.4 试验加载指标 |
5.4.1 加载顺序 |
5.4.2 理论加载指标 |
5.4.3 实际加载指标 |
5.5 试验基本过程 |
5.6 试验结果 |
5.6.1 红层泥岩土基床动态特性及变形规律 |
5.6.2 A、B组填料基床动态特性及变形规律 |
5.6.3 红层泥岩改良土基床动态特性及变形规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遂渝线无砟轨道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路基现场沉降观测试验研究 |
6.1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评估 |
6.1.1 沉降变形评估的依据、标准 |
6.1.2 无砟轨道路基沉降变形评估的主要内容 |
6.1.3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标准 |
6.2 测试目的 |
6.3 路基试验段概况 |
6.4 测试仪器与测试方法 |
6.5 沉降测试结果分析 |
6.5.1 红层泥岩土路基沉降测试数据 |
6.5.2 无砟轨道铺轨时间点确定与工后沉降量预估 |
6.5.3 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路基的压缩率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红层泥岩土路基受力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7.1 达成线红层泥岩土路基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 |
7.1.1 红层泥岩土路基—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 |
7.1.2 模型在ANSYS软件中的实现及计算参数选取 |
7.1.3 计算结果分析 |
7.2 红层泥岩路基沉降变形分析 |
7.2.1 红层泥岩土路基的压密沉降 |
7.2.2 红层泥岩土路基列车荷载作用下累积沉降量计算 |
7.3 红层泥岩土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的适应性综合评价 |
8.1 红层泥岩填料粒径大小标准的确定 |
8.2 红层泥岩土的强度变形特性满足高速铁路路基的要求 |
8.3 红层泥岩土的动力特性满足高速铁路基床底层的要求 |
8.4 红层泥岩土的水稳定特性对高速铁路路基的影响分析 |
8.5 红层泥岩改良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的适应性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路基关键工程技术 |
9.1 红层泥岩土路基关键工程技术 |
9.1.1 关键设计技术 |
9.1.2 关键施工技术 |
9.2 红层泥岩改良土路基关键工程技术 |
9.2.1 石灰改良土路基路拌法施工 |
9.2.2 石灰改良土路基场拌法施工 |
9.2.3 质量检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红层研究 |
1.2.2 红层工程地质研究 |
1.2.3 红层岩土中水的作用研究 |
1.3 论文研究范围界定及其局限性 |
1.4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主要研究思路 |
第2章 红层工程地质特征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2.1 引言 |
2.2 红层工程地质特征 |
2.2.1 各地区红层分布工程地质特征 |
2.2.2 不同地层时代红层分布特征 |
2.2.3 典型沉积红层工程地质特征 |
2.2.4 地质构造对红层工程性能的影响 |
2.2.5 红层产状的工程地质特征 |
2.3 红层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2.3.1 力学问题 |
2.3.2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问题 |
2.3.3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问题 |
2.3.4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根本原因 |
2.4 小结 |
第3章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类型 |
3.2.1 崩解效应 |
3.2.2 渗流效应 |
3.2.3 膨胀效应 |
3.2.4 分散效应 |
3.3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强弱程度指标分析 |
3.3.1 崩解性与崩解形式 |
3.3.2 膨胀性与自由膨胀率 |
3.3.3 软化性与软化系数 |
3.3.4 胶结性与胶结系数 |
3.3.5 CBR与CBR软化系数 |
3.4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工程判别标准 |
3.4.1 判别标准的建立 |
3.4.2 判别标准的使用 |
3.4.3 判别标准的应用 |
3.5 小结 |
第4章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应用研究 |
4.1 红层路堤渗流分析与控制 |
4.1.1 红层填料渗透性能 |
4.1.2 红层填料路基渗流特征 |
4.1.3 路堤几何形状对路堤渗流影响 |
4.2 斜坡路堤渗流稳定性分析实例 |
4.2.1 工点概况 |
4.2.2 路堤渗流问题现状 |
4.2.3 工程地质条件 |
4.2.4 斜坡路堤渗流稳定性数值分析 |
4.2.5 路堤工程地质评价 |
4.3 红层路堤渗流加强措施 |
4.4 红层边坡坡面侵蚀与防护 |
4.4.1 红层边坡坡面侵蚀基本特征 |
4.4.2 边坡几何形状与坡面侵蚀关系 |
4.4.3 坡面侵蚀深度 |
4.4.4 坡面侵蚀防护加强措施 |
4.5 小结 |
第5章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类型 |
5.2.1 溶蚀效应 |
5.2.2 酸碱效应 |
5.2.3 分散效应 |
5.2.4 膨胀效应 |
5.3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剧烈程度判别指标分析 |
5.3.1 PH值 |
5.3.2 电导率 |
5.3.3 关键物质成分 |
5.4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工程判别标准 |
5.4.1 判别标准的建立 |
5.4.2 判别标准的使用 |
5.4.3 判别标准的应用 |
5.5 小结 |
第6章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应用研究 |
6.1 红层岩土中可溶性成分流失问题与对策 |
6.1.1 红层岩土中可溶性成分流失问题基本特征 |
6.1.2 红层岩土中可溶性成分流失问题工程对策 |
6.2 西岭雪山隧道可溶成分流失问题实例 |
6.2.1 工程简介 |
6.2.2 工程地质条件 |
6.2.3 可溶成分问题调查 |
6.2.4 结果分析 |
6.3 成南高速DK184工点可溶性成分问题实例 |
6.3.1 工点概况 |
6.3.2 工程地质条件 |
6.3.3 可溶成分问题调查 |
6.3.4 结果分析 |
6.4 不同类型环境水对红层岩土的化学作用 |
6.4.1 蒸馏水 |
6.4.2 酸性水 |
6.4.3 碳酸水 |
6.4.4 不同环境水对红层岩土工程性能的影响 |
6.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 工程概况 |
1.2.1 200km客运专线合武铁路工程简述及地理位置 |
1.2.2 工程地质特征及气候特征 |
1.2.3 路基工程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
第2章 地基处理 |
2.1 原地面处理 |
2.2 软土地基 |
2.2.1 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 |
2.2.2 合武线三种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第3章 路基填筑 |
3.1 概述 |
3.2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的特点 |
3.2.1 控制路基变形 |
3.2.2 路基刚度的均匀性 |
3.2.3 在列车运行及自然条件下的稳定性 |
3.3 路基填料 |
3.3.1 填料的分类 |
3.3.2 合武线路基填料 |
3.4 路基工程质量的两个主控参数 |
3.4.1 压实系数k和孔隙率n |
3.4.2 地基系数 K_(30) |
3.5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 |
3.5.1 概述 |
3.5.2 填料 |
3.5.3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 |
3.5.4 路拌法改良土施工工艺 |
3.5.5 检测标准及允许误差 |
3.5.6 质量控制要点 |
3.5.7 应用实例 |
3.6 基床 |
3.6.1 路基基床荷载分析 |
3.6.2 基床底层厂拌法改良土施工工艺 |
3.6.3 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工艺 |
3.7 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 |
3.7.1 概述 |
3.7.2 路桥过渡段 |
3.7.3 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
3.7.4 路基与路堑过渡段施工 |
3.7.5 检测标准 |
3.7.6 质量控制要点 |
3.7.7 应用实例 |
第4章 路基的工后沉降 |
4.1 概述 |
4.2 路基沉降对线路不平顺发展的影响 |
4.3 沉降观测 |
4.3.1 沉降观测的范围、分类与设置 |
4.3.2 观测等级及精度要求 |
4.3.3 观测点的制作及布设 |
4.3.4 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
4.3.5 观测程序及步骤 |
4.3.6 观测数据整理及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1 |
附表2 |
附图A |
附图B |
附图C |
附图D |
四、新建赣龙铁路第11合同段路基边坡防护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施工背景下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弃方材料再利用路径研究[D]. 孙晓青.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D]. 王骑虎.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
- [3]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研究[D]. 何伯虎.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4(12)
- [4]滑坡的区域性分布规律与防治方案研究[D]. 成永刚.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5]高速公路生态、经济、景观结合型绿化景观设计研究 ——以江西鹰瑞高速为例[D]. 周翔宇. 江西农业大学, 2011(01)
- [6]基于环境影响的山区公路选线研究[D]. 郭阳. 长安大学, 2011(01)
- [7]红层边坡浅层破坏机理及生态防护技术[D]. 周立荣.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3)
- [8]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适应性及工程技术研究[D]. 王智猛.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3)
- [9]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郭永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6)
- [10]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工艺研究[D]. 陆全发.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