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葛忠鹏[2](2021)在《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校体育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体育更是肩负着国家的重要使命、社会的重要职责、家长的满怀希望、学生的健康发展。高校体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的达成度对整个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审视当前高校体育工作实际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体育课效果不佳,课外体育活动重视度不够,课余训练不严谨,课余竞赛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使体育工作效果不好。因此,提高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已迫在眉睫。鉴于此,为实现高校体育工作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必备技能和具备的意志品质。本文借助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进行实践研究。揭示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供相应建议。同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指出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此为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提供有益建议,从而促进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有效发展。本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体育工作规划发展、体育课程设置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学生健康发展评价),11个二级指标(体育工作发展规划、体育工作指导思想、体育工作计划、体育课准备、体育课实施、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和46个三级指标。(2)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学生健康发展评价0.4605、体育工作规划发展0.2098、体育课程设置与开展0.1907,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0.1771。二级指标中权重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是体育工作指导思想0.6806、运动能力0.6473、体育课程计划0.6308、课外体育活动0.5676、体育工作规划发展0.3194、健康行为0.2404等。三级指标权重占比从大到为场地器材0.7024、体育课程学年计划0.6439、运动认知与技战术掌握0.6232、体育精神0.5101、体育师资储备0.4966、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0.4392、队伍管理0.3935、设备与经费投入0.3932、课外体育活动重视度0.3678、体育道德0.3085等。(3)根据研究所构建的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进行模糊评价,最终整体得分为79.722,处在及格及良好之间。分析得出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存在体育工作目标制定不明确、场地建设不全等问题,进而提出了高校体育工作目标应结合该校发展预期去制定,该校场地应投入大量经费建设等建议。
龙子祥[3](2020)在《新媒体在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中运用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新媒体凭借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势,渗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并出现死亡情况且传播速度快。我国大多数省份发布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所有学校相继延迟开学时间,并出台“停课不停学”政策,开启全面网络教学。至今,新型冠状病毒已在全球蔓延,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这进一步推进了新媒体在高校公共体育中的应用。高校公共体育作为培养人才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那么,新媒体在运用于高校公共体育的过程中会面临什么问题,学生又是如何看待新媒体在运用以及有什么措施解决新媒体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呢?文章为调查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公共体育中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并结合疫情背景,挖掘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在疫情面前所遇到的一些难题,然后结合新媒体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以新媒体在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中运用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对河南省8所高校进行调查,得出结论与建议如下:(1)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评价以传统评价方式为主,对体育成绩给予重视,对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关注,需要引起重视。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男女比例失调;课时压力大。(2)当前,各高校均开展了以制作和使用PPT为主的新媒体培训活动,创建有官方媒体平台,部分学校还组建有新媒体中心、新媒体工作室,提升对新媒体应用能力。(3)疫情下,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要求下,各高校都应用新媒体开展了线上教学,形式包括QQ群、云课堂、钉钉、慕课、腾讯会议等平台,最为广泛的是钉钉。整体上而言,学生对疫情期间体育线上教学比较认可。(4)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公共体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共体育教学对新媒体应用较少;新媒体应用于体育宣传相对落后;新媒体应用停留在初级阶段;新媒体应用缺乏系统策划。建议:(1)各个学校鼓励体育教师和工作人员积极使用新媒体创新公共体育工作方式,包括为其提供额外课时量、经费支持、精神鼓励、成果宣传,选择一些成功的影音视频案例、网络授课案例、微课程教学案例,作为学习、借鉴对象。(2)体育教师和工作人员必须形成常态化的新媒体应用机制,有规律、有节奏、有计划地应用新媒体。每一项宣传工作均要准确把握宣传对象特征,设定明确的宣传主题,围绕着这一主题,整合选择和使用新媒体手段,制定宣传计划,实现不同媒介优势互补。(3)学校需要以“课程”和“工作内容”为导向,为体育教师和工作人员提供专门的新媒体培训活动,制定详细的新媒体培训计划,设置一些前沿性、高水平的培训内容,安排实践性、操作性环节。(4)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公共体育活动将表现出新媒体成为支撑公共体育工作核心力量、新媒体将会被整合应用于公共体育活动、新媒体培训和应用将被制度性加以规范三方面趋势。
董文静[4](2020)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儒家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无可替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价值观念,追求“君子”的优秀人格,一生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这些文化精髓对当今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具有极大地修正与指导借鉴意义。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高校教育往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再次突出强调“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目标与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落实包含高校体育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建设。师德的建设更应扎根于传统优秀文化,汲取精华。因此,将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精华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当中去,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应,更是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发展的重要一步。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师德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入手分析,通过阐述儒家人文精神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修正指导作用,旨在探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敬业意识薄弱、自我提升意识不强、育人意识不强等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这不仅损害了高校体育教师的群体形象,更阻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表明了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亟待加强。2.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继承与传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建设,也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战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3.儒家以人为本、仁爱、博学、笃志、终身学习、尊师重教、诚信、忧患责任意识、义利观等人文精神可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文化元素支持。4.以“君子”人格为指导,依据义利关系、安贫乐道、仁礼并重、自省自克、经世致用等原则,构建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以及66个二级指标构成,该体系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5.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一个既包含“德性”又包含“德行”在内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45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评价提供参考。6.基于儒家人文精神提出的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等举措,可为提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7.可通过加强政策保障、健全教育法律法规、增大师资培训资金投入、完善师德考核制度、依法实施社会舆论管控等方式保障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落实。
范广宁[5](2020)在《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与完善作用,因此重视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学校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体育社团的建立既满足了学校体育发展的多元化、多样化与全面化需求,同时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对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为促进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持续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运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大连市的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辽宁警察学院等12所公办本科院校体育社团的管理者和成员为调查对象,对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从学生参与情况来看,大学生了解体育社团的途径较窄,致使大学生对体育社团的认知不足,体育社团类型集中化,致使学生需求难以满足;从社团运行情况来看,高校体育社团在招募、激励、保障、自律、自治及服务机制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与完善;从活动情况开展来看,高校对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支持力度有待提升,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专业水平较低。针对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与原因分析,提出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优化建议:从学生参与情况出发,需要培养大学生参与高校体育社团的意识,在体育社团的类型上,均衡发展;从社团运行情况出发,需要健全高校体育社团运行机制;从活动开展情况出发,需要提高体育社团活动过程中的指导能力,努力实现学校与社团适度结合的管理,安排相应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教师或学生到社团活动之中,同时还需提高高校对体育社团的支持力度等。
赵玉全[6](2020)在《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团融合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文中认为为推进国家《全民健身计划》重大决策的实施和贯彻,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内容,参与体育活动也是直接的健身方式,因此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可以说是全民健身开展情况最直接的反映。而各类体育社团是开展体育活动的主体部分,地区的体育社团总体分成两个部分,即高校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社团。本文就以房山区为例对体育社团的这两个部分的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融合发展的模式试图解决体育社团的发展困境,并使高校和社会这两大体育社团通过融合发展联系更加紧密。基于此背景,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查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房山区高校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社团在发展中遇见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融合发展的内容和带来的收益以及融合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等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本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如下:一、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团有良好的融合发展的条件、有近似的发展理念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极高。有共同对体育人才培养和地区体育文化以及对体育资源的需求,可以进行更深入层次的融合。结论二:本研究融合发展的内容包括:相关体育人才的普及、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播、运动技能的交流与提高、体育社团活动开展方式的交流和借鉴、体育赛事的组织和拓展、体育场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维护、体育事业产业的策划与运营、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目前在做的项目有房山区气排球普及和交流比赛,由社会体育社团发起高校和社区参与活动的形式。结论三:在融合发展的诸多途径中(社团成员间的融合交流、组织部门间的融合交流、社团自主交流以及政府主导-高校辅助-社团自融合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涵盖了可行性、安全保障性和医疗保障服务的融合形式,也是本研究中的融合发展模式中重点主张推行的模式,有部分社会体育社团与高校体育社团正在试行该模式。结论四:融合发展的模式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主导、各社会体育社团的积极参与,以及高校体育人才的倾力参与,才能发展为预期中的高校与社会互利共赢的局面,从而为全面健身的普及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结论五:目前融合发展中除活动赛事活动组织一项经实践检验,其他各项如体育人才交流、体育产业的策划、体育文化的传播等项目尚未经实践证实可行,还需要在社团以后的发展中逐项施行。
郭家骏[7](2019)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在“新常态”成为中央执政理念关键词的背景下,认识、判断和实现高等教育的新常态,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在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框架中,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实现全人教育、为国家培养身强体健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决于师资水平的提升,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推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通过文献综述整理得知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教育理论水平较低、教育知识匮乏、教学能力单一、教学热情不足等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而且无法满足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教育实现人文性、社会性、生态性、制度性的需求。因此,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研究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新常态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以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内容,通过综合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采取混合研究设计,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阶段性特征、内容构成、实现路径和支持系统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同时梳理分析了我国着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发展轨迹,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未来发展的价值选择。本研究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旨在深切关照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呼吁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支持策略与方法,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沿用“理论分析”到“实证调查”再到“理论分析”的总体思路确定培训迁移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U-G-S”教师教育模式为研究的实践基础。以此,明确研究问题、规定了核心概念、呈现了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和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第二,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发现: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教师年轻化、理论水平较低、职称分布失衡、整体研究能力低、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占比过大、薪资待遇相对弱势、业务水平后劲不足的现状。虽然绝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有专业发展的必要,但是在实际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不恰当、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的问题。不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受到多元动机的驱动、获得多元内容支持,知识需求广泛、技能需求深入,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背景。第三,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布鲁克菲尔德的成人学习理论,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三维度分析模型,包括社会环境方面、工作场所层面和个体层面。基于这个分析模型,编制了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回收了400份面向教师的问卷和48份面向专家的问卷。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后表明,政府政策法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高校体育教师选拔晋升制度、高校体育教师招聘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评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管理监督机制、高校体育教师的薪金及保障体系、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第四,在明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根据是职业社会化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理论视角梳理了新手、熟手、专家三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式,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这要求在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并统筹分层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的分层培训模式。第五,详细的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构成,包括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理清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和明确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具体而言,本研究在深入分析中美两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后,通过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基本内容和维度,从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四个方面明确了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第六,基于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专业发展阶段和专业发展内容构成的讨论,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驱动分为问题驱动、目标驱动、责任驱动、创新驱动和资源驱动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从国家政策到教师自主发展、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的专业发展驱动模型。本研究尤其强调了“自主—合作”型专业成长模式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七,为了让驱动力量更好地发挥实效、切实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专业发展,建立全方位的支持体系。这个支持体系的建设应秉持扩大支持广度、增强支持强度、净化支持纯度的思路,切实落实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和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的建设原则。这些思路与原则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可持续进行、保障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长效运转的有力武器。最后,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马约翰先生的成长过程与实践智慧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马约翰先生的专业热情、运动精神、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和立足本土鼓励科学锻炼的魄力是其成为卓越体育教师的重要原因。马约翰先生的事迹体现出体育教师需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严于律己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能力品质。马约翰先生的精神提醒着当代高校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成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并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构建了我国当代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图景。在深入探讨从专业发展现状到专业发展的未来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本研究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机制、竭力营造可持续的动态发展环境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
刘旭明[8](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指出“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董佳杰[9](2019)在《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各高校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进行改革的产物,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俱乐部发展模式似乎走到了一个瓶颈期,在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更加多元化的体育需要方面显得有些不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温州地区9所高校(不含独立院校)的体育俱乐部进行调查,分析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同时又实地考察了上海、深圳两地部分高校体育俱乐部,吸收借鉴部分成功经验,在社会力量办体育的背景下,对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的路径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加快推动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突破发展瓶颈,以更好地满足在校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主要结论如下:(1)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是以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模式开展的,其主管部门有高校社联、公共体育部,实行的是俱乐部会长负责制;(2)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的项目数量偏少,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新兴的休闲体育项目开展较少;(3)影响俱乐部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包括:休闲体育项目教师比例低;俱乐部主要依靠会费和学校活动经费维系,吸引社会赞助或自主创收的能力弱;俱乐部活动场地多局限在校内,部分项目器材老化及缺乏导致会员满意度不高,而俱乐部发展利用社会场地、器材资源的意识还较薄弱。(4)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的路径有:通过校企合作带动新项目在校内生根落地,同时又注重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校内体育项目;积极引入当地社会体育协会的教练或团队,申请调派社体中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以补充校内师资资源;鼓励高校体育俱乐部“走出去”,通过校际体育场地共享、合理利用校外公共场地,同时通过拓展商业体育场所的方式拓展俱乐部活动范围;通过引入校外体育公司在校内经营或互联网体育产品的方式丰富器材配给,方便俱乐部日常使用;通过有偿社会服务、吸收部分社会会员、建立俱乐部校友基金会及开发俱乐部无形资产的方式,增加俱乐部经费收入,为俱乐部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经费来源。建议高校相关部门要在工作上给予体育俱乐部工作更多的重视,保证体育俱乐部能发出独立的声音,要给予俱乐部更多的赞助自由,帮助俱乐部建立与兄弟院校之间和社会体育协会之间的联系,也要积极与学校基建或后勤部门沟通,为引入社会力量创造条件的同时保证校园秩序。
常泽军[10](2018)在《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对1996-2016年体育课程期刊文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学界对于课程的研究方兴未艾。体育课程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同学者从多个研究视角出发,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定义、体育课程改革与实施、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体育课程体系、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推动了体育课程研究不断深入和全面,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教学甚至是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良性发展,为体育教学及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用篇名以“体育”并含“课程”或含“体育课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1996年至2016年体育课程领域研究文献2361篇,采用文献资料、共现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理论及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了解体育课程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及以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并对未来体育课程研究的趋势进行探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课程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体育教学、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理念、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主体和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改革是推动体育课程发展的直接因素;体育课程理念不断拓宽,“人的全面发展”在体育课程理念中的作用得以体现;体育课程目标从“理想化设计”向“可操作性”转变,但对于学生道德、情感、兴趣的评价操作上仍有难度。体育课程目标评价仍存在争议,体质评价应该在体育课程评价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仍然存疑,虽然体质评价在课程评价中占重要位置,但是对“改善青少年体质”作用不足。2.相关科研机构及学者合作研究较少,研究较为分散、协同效应发挥不明显,相关科研机构和学者应加强合作,聚焦研究视角对体育课程进行深入持续研究。3.体育课程研究范畴基本涵盖了课程论研究范畴,其研究与体育课程改革实践联系密切,初步形成了研究者群体规模。4.体育课程学术研究的规范性仍不足,体育课程的研究范畴还待进一步明确,大部分研究成果停留于重复性研究,缺乏理论创新和群体合作。5.影响体育课程研究的外部动力主要包括母学科课程发展、社会环境及相关政策导向作用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三个方便因素。6.体育课程研究的趋势包括亟需厘清体育课程研究范畴,加强学术规范性,在研究中注重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高校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进行合作式研究;体育课程研究方法更趋于多元。
二、对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理论基础 |
1.4.1 学校效能理论 |
1.4.2 泰勒目标评价理论 |
1.4.3 多元智力理论 |
1.4.4 核心素养理论 |
1.5 概念界定 |
1.5.1 学校体育工作 |
1.5.2 实效性 |
1.5.3 评价指标体系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德尔菲法 |
2.2.3 层次分析法 |
2.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2.3.1 研究特色 |
2.3.2 研究创新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高校体育工作一级指标构建依据 |
3.1.2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3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问卷结果与分析 |
3.1.4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的应用研究 |
3.2.1 确定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性指标集、评价集、权重集 |
3.2.2 制定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观测点 |
3.2.3 构建评价隶属度矩阵 |
3.2.4 权重集与评价隶属度矩阵的合成 |
3.2.5 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模糊综合评价 |
3.2.6 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整体情况分析 |
3.2.7 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提升建议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B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C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权重表 |
附录D 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评价调查问卷(体育教师、体育领导、体育教练员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新媒体在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中运用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络普及推动新媒体应用市场的发展 |
1.1.2 新型冠状病毒进一步推动新媒体应用市场的发展 |
1.1.3 新媒体对高校体育有重要作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有关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研究 |
1.3.3 有关新媒体的研究 |
1.3.4 有关新媒体在高校体育教学应用现状的研究 |
1.3.5 有关新媒体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应用存在问题的研究 |
1.3.6 有关新媒体在高校公共体育发展对策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河南省高校现阶段公共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
3.1.1 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 |
3.1.2 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师资调查 |
3.1.3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教学的态度调查 |
3.1.4 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
3.2 新媒体在高校公共体育中的运用现状 |
3.2.1 新媒体在公共体育课程中的运用现状调查 |
3.2.2 新媒体在公共体育活动中的运用现状 |
3.2.3 新媒体在课外体育训练中的运用现状 |
3.2.4 新媒体在公共体育宣传中的运用现状 |
3.2.5 新媒体在师资与设施建设中的运用现状 |
3.2.6 新媒体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
3.3 新媒体在高校公共体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1 体育教学对新媒体应用比较少 |
3.3.2 新媒体应用于体育宣传相对落后 |
3.3.3 新媒体应用尚停留在初始阶段 |
3.3.4 学校对新媒体应用呈现碎片化 |
3.4 解决新媒体在高校公共体育运用的措施 |
3.4.1 增加新媒体教学和app的应用 |
3.4.2 明确新媒体宣传的主题 |
3.4.3 加强对新媒体使用行为的激励和引导 |
3.4.4 新媒体在训练和教学中应制定相应计划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新媒体在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运用调查问卷 |
附录B 调查问卷专家效度评价表 |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儒家人文精神 |
1.3.2 高校体育教师 |
1.3.3 高校体育教师师德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国内对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对高校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2.1.4 国内对儒家文化融入体育道德的研究现状 |
2.1.5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融入体育的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关于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外关于体育道德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归纳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4.1.1 儒家思想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
4.1.2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整体现状 |
4.1.3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 |
4.1.3.1 原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乏力 |
4.1.3.2 高校体育教师相关法律法规较少 |
4.1.3.3 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
4.1.3.4 政治思想觉悟有提升空间 |
4.1.3.5 爱岗敬业意识薄弱 |
4.1.3.6 教师自身提升意识淡薄 |
4.1.3.7 部分教师责任心缺少 |
4.1.3.8 功利主义倾向 |
4.1.3.9 育人意识淡薄,忽视德育工作 |
4.1.3.10 学术风气不正 |
4.1.3.11 部分教师精业博学程度不高 |
4.1.3.12 部分教师以身作则意识淡薄 |
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4.2.1 成就“君子”的理想人格目标 |
4.2.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任务 |
4.2.2.1 体现儒家“人文”精神 |
4.2.2.2 突出高校体育教师特点 |
4.2.2.3 强化“立德树人”思想 |
4.3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原则 |
4.3.1 坚持“安贫乐道”原则,实现师德与自身职业特征相统一 |
4.3.2 坚持“仁礼并重”原则,实现师德与社会关系相制约 |
4.3.3 坚持“自省自克”原则,实现师德与个人道德品质相统一 |
4.3.4 坚持“经世致用”原则,实现师德标准的系统性、可操作性 |
4.4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与方式 |
4.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 |
4.4.1.1 以人为本 |
4.4.1.2 忧患、责任、奉献精神 |
4.4.1.3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
4.4.1.4 自省自克 |
4.4.1.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4.4.1.6 尊师而惮,耆艾而信,知微而论 |
4.4.1.7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
4.4.1.8 君子义以为上 |
4.4.1.9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
4.4.1.10 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
4.4.1.11 有教无类 |
4.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方式 |
4.4.2.1 以“君子”人格为指导,构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 |
4.4.2.2 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
4.5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
4.5.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
4.5.1.1 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 |
4.5.1.2 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 |
4.5.1.3 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 |
4.5.1.4 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 |
4.5.1.5 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 |
4.5.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保障 |
4.5.2.1 政府发挥作用,加强政策保障 |
4.5.2.2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制保障 |
4.5.2.3 加大培训投入,保障师资质量 |
4.5.2.4 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学校保障 |
4.5.2.5 依法管理舆论,加强社会保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境外研究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查阅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创新 |
3 研究结果 |
3.1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学生参与现状 |
3.1.1 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类型 |
3.1.2 大学生参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动机 |
3.1.3 大学生对校内体育社团的了解程度 |
3.1.4 大学生加入体育社团的途径 |
3.2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运行机制现状 |
3.2.1 社团招募新成员时大多没有运动技能或素质要求 |
3.2.2 学校对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 |
3.2.3 体育社团工作缺乏保障服务 |
3.2.4 体育社团组织的自治能力不高 |
3.2.5 体育社团成员的自律性不强 |
3.2.6 体育社团服务行为获得学生较高认同 |
3.3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开展现状 |
3.3.1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内容和形式 |
3.3.2 高校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成员参与稳定程度 |
3.3.3 开展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场地与设施 |
3.3.4 学校对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支持方式 |
3.3.5 开展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经费来源 |
3.3.6 专业指导人员参与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情况 |
4 讨论与分析 |
4.1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 |
4.1.1 大学生对高校体育社团的认知不足 |
4.1.2 集中化体育社团类型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
4.1.3 体育社团组织的运行机制有待规范和完善 |
4.1.4 高校对于校内体育社团的支持力度不够 |
4.1.5 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
4.2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策略 |
4.2.1 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社团的意识 |
4.2.2 促进高校体育社团类型均衡化 |
4.2.3 建立综合考量式招募机制与投票制管理保障机制 |
4.2.4 利用激发学生的内外动力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
4.2.5 运用权责分工与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社团自治机制 |
4.2.6 拓宽体育社团对校外的服务范围 |
4.2.7 加大经费、场地设施及管理制度的支持力度 |
4.2.8 提高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专业水平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工作开展实地调查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团融合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全民健身策略的要求 |
1.1.2 高校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社团发展的需要 |
1.1.3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
1.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2 国内关于融合发展研究现状 |
1.4.3 国外关于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 “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融合发展理论 |
1.5.2 全民健身理论 |
1.5.3 终身体育理论 |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实地考察法 |
2.2.6 案例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团的关系分析 |
3.1.1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概念关系 |
3.1.2 高校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社团的发展关系 |
3.1.3 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团的从属关系 |
3.2 高校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社团对融合发展的需求分析 |
3.2.1 高校体育社团对融合发展的需求 |
3.2.2 社会体育社团对融合发展的需求 |
3.2.3 高校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社团对融合发展的共同需求 |
3.3 高校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社团发展中主要问题分析 |
3.3.1 高校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 |
3.3.2 社会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 |
3.4 影响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团融合发展的因素分析 |
3.4.1 影响高校体育社团参与融合发展的因素 |
3.4.2 影响社会体育社团参与融合发展的因素 |
3.4.3 社团负责人态度对融合发展的因素 |
3.5 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团融合发展的内容分析 |
3.5.1 体育相关人才的培养 |
3.5.2 体育理论知识的普及 |
3.5.3 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提高 |
3.5.4 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方式交流和借鉴 |
3.5.5 体育赛事的组织和各项保障服务的建立 |
3.5.6 体育场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维护 |
3.5.7 体育产业的策划和运营 |
3.5.8 体育文化的融合与传播 |
3.6 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
3.6.1 社团成员间的交流融合 |
3.6.2 组织部门之间的交流融合 |
3.6.3 各社团根据自身需要有机融合 |
3.6.4 “政府主导-高校辅助-社团自主”模式 |
3.7 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团融合发展的方法分析 |
3.7.1 全面融合发展 |
3.7.2 部分融合发展 |
3.7.3 试点先行法 |
3.8 体育社团融合发展中体育赛事组织活动的案例分析 |
3.8.1 案例体育赛事活动背景简介 |
3.8.2 案例体育赛事活动的各层次反馈 |
3.8.3 案例体育赛事活动小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7)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基础 |
六、研究设计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与问题诊断 |
第一节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发展的现实考察 |
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 |
二、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诊断 |
一、专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 |
二、专业发展培训内容不恰当 |
三、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 |
四、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 |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式的选择 |
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选择 |
三、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的需求 |
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技能的需求 |
第二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的构建依据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三、布鲁克菲尔德成人学习理论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分析结构的三维度模型 |
一、社会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工作场所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
一、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的编制与修订 |
二、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三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第一节 教师发展阶段论的梳理 |
一、职业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
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 |
一、新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
二、熟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
三、专家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
第三节 阶段论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 |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 |
二、不同阶段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构成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 |
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 |
二、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框架 |
三、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 |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维度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 |
一、使命担当的思想素质 |
二、阳光体健的身心素质 |
三、促进健康的知识结构 |
四、实践创新的教学能力 |
第五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路径 |
一、问题驱动的战略路径 |
二、目标驱动的战略路径 |
三、责任驱动的战略路径 |
四、创新驱动的战略路径 |
五、资源驱动的战略路径 |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共同体的开发与优化 |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路径 |
二、高校体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路径 |
第六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思路 |
一、扩宽渠道,扩大支持广度 |
二、激发活力,增强支持强度 |
三、持续支持,净化支持纯度 |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原则 |
一、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 |
二、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 |
三、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 |
四、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 |
第七章 理想的高校体育教师个案分析 |
第一节 马约翰先生的实践智慧 |
一、用专业热情引导学生热爱运动 |
二、用运动精神引导学生以道驭术 |
三、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
四、立足本土融汇中西鼓励科学锻炼 |
第二节 优秀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品质 |
一、由内而外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
二、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
三、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 |
四、严于律己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 |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的未来 |
一、紧跟时代共同构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 |
二、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8)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9)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社会力量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1.1.2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贯彻执行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载体 |
1.1.3 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能带动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
1.1.4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发展具有独特优势 |
1.2 选题意义 |
1.2.1 激发高校体育活力 |
1.2.2 推进高校体育发展 |
1.2.3 推动高校文化建设 |
1.2.4 为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提供模式参考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研究现状 |
1.3.1.1 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的和功能的研究 |
1.3.1.2 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的研究 |
1.3.1.3 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社会化发展的研究 |
1.3.2 国外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综述总结 |
1.4 相关概念的解释 |
1.4.1 高校体育俱乐部 |
1.4.2 社会力量 |
1.4.3 路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2.1 问卷的设计 |
2.2.2.2 问卷的效度及检验 |
2.2.2.3 问卷的信度检验 |
2.2.2.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2.3 实地考察法 |
2.2.4 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开展及管理情况分析 |
3.1.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模式分析 |
3.1.2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情况分析 |
3.1.3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的内容情况分析 |
3.1.4 温州高校各体育俱乐部的会员数量和结构情况分析 |
3.1.4.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会员数量情况分析 |
3.1.4.2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会员结构情况分析 |
3.1.5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情况分析 |
3.1.5.1 温州各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主管部门情况 |
3.1.5.2 温州各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方式分析 |
3.1.5.3 温州高校对申请成立新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办法 |
3.2 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扩充高校体育俱乐部项目和师资的路径分析 |
3.2.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项目开展现状分析 |
3.2.1.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项目的数量分析 |
3.2.1.2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的项目特点分析 |
3.2.2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学生选项的动机分析 |
3.2.3 加强高校体育俱乐部引进来,带动项目发展的路径分析 |
3.2.3.1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带动新兴项目在校内生根落地 |
3.2.3.2 以亚运会为契机,积极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3.2.4 通过引入社会师资,达到“以人带项”效果的路径分析 |
3.2.4.1 加强与社会体育协会的联动,引进项目教练或团队 |
3.3.4.2 充分利用当地社体中心资源,申请调派社会体育指导员 |
3.3 加强高校体育俱乐部走出去,扩大活动场地范围的路径分析 |
3.3.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的场地现状分析 |
3.3.2 加强高校间体育俱乐部的联系,促进校际体育资源共享 |
3.3.3 充分利用校外公共体育场地资源,积极拓展商业性体育场所 |
3.4 通过引入社会力量解决高校体育俱乐部器材问题的路径分析 |
3.4.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器材现状分析 |
3.4.2 以引进校外体育公司在校内经营的方式,摆脱俱乐部器材不足的困境 |
3.4.3 积极引入互联网体育产品,丰富体育器材的配给途径 |
3.5 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拓宽高校体育俱乐部经费来源的路径分析 |
3.5.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经费情况分析 |
3.5.1.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活动经费来源分析 |
3.5.1.2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所收会费的情况分析 |
3.5.1.3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会员对收费的态度情况分析 |
3.5.2 以体育俱乐部的有偿社会服务实现俱乐部创收 |
3.5.3 改善俱乐部会员结构,以吸纳社会会员的形式增加俱乐部收入 |
3.5.4 建立校友基金会,为俱乐部提供持续稳定的经费来源 |
3.5.5 充分开发和经营体育无形资产,拓展俱乐部资金来源渠道 |
3.5.5.1 充分利用市场,以冠名俱乐部的方式吸引赞助 |
3.5.5.2 注重开展俱乐部竞赛活动,充分开发可吸引赞助的资源 |
3.5.5.3 以联盟化的方式开发高校间的竞赛表演市场,增加俱乐部经费收入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7 致谢 |
8 本人硕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对1996-2016年体育课程期刊文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 |
2.1.2 体育课程 |
2.2 体育课程研究综述 |
2.2.1 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
2.2.3 关于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
2.2.4 关于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2.2.5 关于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 |
2.2.6 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 |
2.2.7 关于体育课程管理的研究 |
2.2.8 关于知识图谱软件在体育研究应用中的研究 |
3.研究对象、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共现分析法 |
3.2.3 可视化分析法 |
3.2.4 内容分析法 |
3.2.5 访谈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分析 |
4.2 体育课程研究关键词特征分析 |
4.2.1 体育课程研究关键词特征描述 |
4.2.2 体育课程研究的内容分析 |
4.3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机构特征分析 |
4.3.1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机构特征描述 |
4.3.2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机构特征分析 |
4.4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特征描述与分析 |
4.4.1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特征描述 |
4.4.2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特征分析 |
4.5 对体育课程期刊论文研究的思考 |
4.5.1 体育课程研究呈现的总体特征 |
4.5.2 影响体育课程研究的外部动力 |
4.5.3 对体育课程研究的反思 |
4.5.4 体育课程研究的趋势 |
5.结论与研究不足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对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D]. 葛忠鹏.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媒体在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中运用现状调查研究[D]. 龙子祥. 河南大学, 2020(06)
- [4]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D]. 董文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大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范广宁.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高校体育社团与社会体育社团融合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D]. 赵玉全.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7]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D]. 郭家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8]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的路径研究[D]. 董佳杰. 温州大学, 2019(01)
- [10]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对1996-2016年体育课程期刊文献的研究[D]. 常泽军.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