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论文和设计-周锡仁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属于印刷机技术领域。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包括箱体、第一输送带、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第一电机、第一转印辊、第二电机、第二输送带、第三传动辊、第四传动辊、传动皮带、翻转辊、第二转印辊、烘干框架以及限位框架;传动皮带套设于翻转辊与第二传动辊的一端上;烘干框架的内顶壁固定有第一风机,烘干框架的内壁固定有电热管,限位框架的左侧壁开设有圆弧槽,翻转辊部分位于圆弧槽内;限位框架的右内侧壁固定有第二风机,限位框架的左侧壁水平开设有多个透气通道,透气通道贯穿限位框架的左侧壁;本实用新型具有烘干以及快速冷却功能,加快印刷机干燥、提高工作效率。

设计方案

1.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箱体(1)、第一输送带(2)、第一传动辊(3)、第二传动辊(4)、第一电机(5)、第一转印辊(6)、第二电机(7)、第二输送带(8)、第三传动辊(9)、第四传动辊(10)、传动皮带(11)、翻转辊(12)、第二转印辊(13)、烘干框架(14)以及限位框架(15);

所述第一输送带(2)、所述第一传动辊(3)、所述第二传动辊(4)、所述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转印辊(6)、所述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输送带(8)、所述第三传动辊(9)、所述第四传动辊(10)、所述传动皮带(11)、所述翻转辊(12)、所述第二转印辊(13)、所述烘干框架(14)以及所述限位框架(15)均位于所述箱体(1)内;

所述第一传动辊(3)、所述第四传动辊(10)、所述第一转印辊(6)、所述翻转辊(12)以及所述第二转印辊(13)辊均枢接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

所述第一传动辊(3)、所述第二传动辊(4)、所述第一电机(5)辊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电机(5)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且所述第一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辊(4)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输送带(2)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辊(3)、所述第二传动辊(4)上;

所述第三传动辊(9)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3)的下方,所述第一转印辊(6)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3)的右上方,所述第二转印辊(13)位于所述第四传动辊(10)的右上方;

所述第三传动辊(9)、所述第四传动辊(10)、所述第二电机(7)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电机(7)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且所述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辊(9)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输送带(8)套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辊(9)、所述第四传动辊(10)上;

所述翻转辊(12)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辊(4)的右下方,且所述传动皮带(11)套设于所述翻转辊(12)与所述第二传动辊(4)的一端上;

所述烘干框架(14)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所述烘干框架(14)位于所述第一转印辊(6)的右侧,且所述第一输送带(2)位于烘干框架(14)的下方,所述烘干框架(14)的内顶壁固定有第一风机(16),所述烘干框架(14)的内壁固定有电热管(17),所述电热管(17)位于所述第一风机(16)的下方;

所述限位框架(15)位于所述翻转辊(12)的右侧;

所述限位框架(15)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右内侧壁,所述限位框架(15)的左侧壁开设有圆弧槽(18),所述翻转辊(12)部分位于所述圆弧槽(18)内;

所述限位框架(15)的右内侧壁固定有第二风机(19),所述限位框架(15)的左侧壁水平开设有多个透气通道(20),所述透气通道(20)贯穿所述限位框架(15)的左侧壁;

所述箱体(1)的左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料口(21)、出料口(22),所述进料口(21)位于所述出料口(22)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固定有限位板(23):

所述限位板(23)的底部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

所述限位板(23)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辊(4)与所述限位框架(1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左侧壁嵌有观察窗口(24);

所述观察窗口(24)观察贯穿所述箱体(1)的左侧壁;

所述观察窗口(24)位于所述进料口(21)与所述出料口(22)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有滚轮(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口(21)的左上端、所述出料口(22)的左上端均铰接有盖板(26)。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

背景技术

编织袋印刷机是用来在编织袋上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属于印刷机的一种。用于各种编织袋材料表明的文字和图案的印刷。

现有的编织袋以刷机一般需要只具有单面印刷功能,即使具有双面印刷的功能,也具有许多不足。编织袋在翻转后经常出现掉色等情况,另外在潮湿的天气情况下掉色情况更为严重,需要更多的加工步骤避免掉色情况的同时双面印刷,从而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该双面印刷机具有烘干以及快速冷却功能,加快印刷机干燥、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包括箱体、第一输送带、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第一电机、第一转印辊、第二电机、第二输送带、第三传动辊、第四传动辊、传动皮带、翻转辊、第二转印辊、烘干框架以及限位框架;

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转印辊、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三传动辊、所述第四传动辊、所述传动皮带、所述翻转辊、所述第二转印辊、所述烘干框架以及所述限位框架均位于所述箱体内;

所述第一传动辊、所述第四传动辊、所述第一转印辊、所述翻转辊以及所述第二转印辊辊均枢接于所述箱体的内壁;

所述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一电机辊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辊上;

所述第三传动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的下方,所述第一转印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的右上方,所述第二转印辊位于所述第四传动辊的右上方;

所述第三传动辊、所述第四传动辊、所述第二电机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辊、所述第四传动辊上;

所述翻转辊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辊的右下方,且所述传动皮带套设于所述翻转辊与所述第二传动辊的一端上;

所述烘干框架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顶壁,所述烘干框架位于所述第一转印辊的右侧,且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烘干框架的下方,所述烘干框架的内顶壁固定有第一风机,所述烘干框架的内壁固定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下方;

所述限位框架位于所述翻转辊的右侧;

所述限位框架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右内侧壁,所述限位框架的左侧壁开设有圆弧槽,所述翻转辊部分位于所述圆弧槽内;

所述限位框架的右内侧壁固定有第二风机,所述限位框架的左侧壁水平开设有多个透气通道,所述透气通道贯穿所述限位框架的左侧壁;

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内顶壁固定有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

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辊与所述限位框架之间。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嵌有观察窗口;

所述观察窗口观察贯穿所述箱体的左侧壁;

所述观察窗口位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有滚轮。

可选地,所述进料口的左上端、所述出料口的左上端均铰接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电机通过第二传动辊带动第一输送带对编织袋传动,第一转印辊对编织袋正面印刷,正面印刷后可经过第一风机以及电热管进行风热烘干处理,第二传动辊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翻转辊对编织袋翻转后送至第二输送带上,编织袋在翻转辊上的时候经过第二风机通过多个透气通道进行风冷,实现快速冷却后送至第二输送带上第二转印辊进行反面印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热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2、第一输送带;3、第一传动辊;4、第二传动辊;5、第一电机; 6、第一转印辊;61、第三电机;7、第二电机;8、第二输送带;9、第三传动辊;10、第四传动辊;11、传动皮带;12、翻转辊;13、第二转印辊;131、第四电机;14、烘干框架;15、限位框架;16、第一风机;17、电热管;18、圆弧槽;19、第二风机;20、透气通道;21、进料口;22、出料口;23、限位板;24、观察窗口;25、滚轮;2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包括箱体1、第一输送带2、第一传动辊3、第二传动辊4、第一电机5、第一转印辊6、第二电机7、第二输送带8、第三传动辊9、第四传动辊10、传动皮带11、翻转辊12、第二转印辊13、烘干框架14以及限位框架15;第一输送带2、第一传动辊3、第二传动辊4、第一电机5、第一转印辊6、第二电机7、第二输送带8、第三传动辊9、第四传动辊 10、传动皮带11、翻转辊12、第二转印辊13、烘干框架14以及限位框架15均位于箱体1内;第一传动辊3、第四传动辊10、第一转印辊6、翻转辊12以及第二转印辊13辊均枢接于箱体1的内壁;第一传动辊3、第二传动辊4、第一电机5辊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电机5固定于箱体1的内壁,且第一电机5 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辊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输送带2套设于第一传动辊3、第二传动辊4上;第三传动辊9位于第一传动辊3的下方,第一转印辊6 位于第一传动辊3的右上方,第二转印辊13位于第四传动辊10的右上方;第三传动辊9、第四传动辊10、第二电机7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电机7固定于箱体1的内壁,且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三传动辊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输送带8套设于第三传动辊9、第四传动辊10上;翻转辊12位于第二传动辊4的右下方,且传动皮带11套设于翻转辊12与第二传动辊4的一端上;烘干框架14固定于箱体1的内顶壁,烘干框架14位于第一转印辊6的右侧,且第一输送带2位于所述烘干框架14的下方,烘干框架14的内顶壁固定有第一风机16,烘干框架14的内壁固定有电热管17,电热管17位于第一风机16的下方;限位框架15位于翻转辊12的右侧;限位框架15固定于箱体1的右内侧壁,限位框架15的左侧壁开设有圆弧槽18,翻转辊12部分位于圆弧槽18内;限位框架15的右内侧壁固定有第二风机19,限位框架15的左侧壁水平开设有多个透气通道20,透气通道20贯穿限位框架15的左侧壁;箱体1的左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料口21、出料口22,进料口21位于出料口22的上方。

该双面印刷机具有烘干以及快速冷却功能,加快印刷机干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进料口21放置编织袋进入箱体1内的第一输送带2上,启动第一电机 5、第一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二传动辊4转动,第一输送带2套设在第二传动辊4与第一传动辊3上,因此第一输送带2水平传送编织袋。第一输送带2 上的编织袋从左至右输送,首先经过设有第三电机61的第一转印辊6进行印刷处理,第三电机61为第一印转辊6提供动力旋转,第三电机61的动力输出端带动一转印辊6对编织袋正面印刷,烘干框架14为底部具有开口的长方体,启动第一风机16产生风,电热管17水平固定于烘干框架14的左右两内侧壁,可设置两电热管17水平平行设置,电热管17之间具有一定空隙。电热管17为是管状电热元件,它是由金属管螺旋状电阻丝及结晶氧化镁粉等组成的,在金属管内均匀地分布高温电阻丝,通电后发热,对第一电机16输出的风进行加热。从而对正面编织袋印刷后加热烘干,第二传动辊4转动的情况下通过传动皮带 11带动翻转辊12,加热烘干后的编织袋沿着翻转辊12顺时针移动,在翻转辊 12右侧方向移动过程中启动第二风机19,第二风机19的输出方向水平向左,通过多个水平透气通道20对在翻转辊12上的编织袋进行风冷风干作用,从而进一步对编织袋干燥处理。第二输送带8的右端贴近圆弧槽18的左下端,从而可承接沿着翻转辊12上的编织袋。启动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三传动辊9转动,从而使得套设于第三传动辊9、第四传动辊10上的第二输送带8运转。编织袋沿着限位框架15左侧壁的圆弧槽18下落至第二输送带8上自右向左移动,第二转印辊4固定有与第一转印辊6上相同的第四电机 131,第四电机131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二转印辊4对编织袋的反面进行印刷处理,最后第二输送带8使得编织袋通过出料口22取出。具体实施所述的第三电机61、第四电机131、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7均可选取异步电机,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简单,制造、使用、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性高,重量轻,成本低的特点。如没具体说明,以上所述固定连接均可选取焊接的连接方式。

可选地,箱体1的内顶壁固定有限位板23:限位板23的底部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限位板23位于第二传动辊4与限位框架15之间。设置限位板23用于对输送的编织袋进行限位,避免在第一输送带2的编织袋无法沿着翻转辊12翻滚。可设置纤维板23的下表面涂有聚四氟乙烯材料,该材料摩擦系数低,减少与部分凸起的编织袋摩擦。

可选地,箱体1的左侧壁嵌有观察窗口24;观察窗口24观察贯穿箱体1的左侧壁;观察窗口24位于进料口21与出料口22之间。设置观察窗口24便于观察箱体1内的工作情况,观察窗口24可设置可拆卸,便于及时清理箱体1内的零件,观察窗口24由玻璃材料制成。

可选地,箱体1的底部固定有滚轮25。设置滚轮25便于移动箱体1。

可选地,进料口21的左上端、出料口22的左上端均铰接有盖板26。设置盖板26用于密封箱体1,避免外界杂物通过进料口21、出料口22进入箱体1 内污染箱体1内的第一转印辊6、第二印转辊13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1286.4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888387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B41F17/00

专利分类号:B41F17/00;B41F19/00;B41F23/04

范畴分类:29B;

申请人: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05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前湖大道999号海域香廷179号一单元302室

发明人:周锡仁

第一发明人:周锡仁

当前权利人: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文宣

代理机构:36129

代理机构编号: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环保编织袋双面印刷机论文和设计-周锡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