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磨损表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磨损,表面,涂层,激光,摩擦,覆层,釉质。
磨损表面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刚,肖海强,孙荣禄,姚波,张倩[1](2019)在《Ti811表面Ni基激光熔覆层显微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在Ti811钛合金表面制备Ni基复合涂层,以改善其摩擦磨损性能。方法采用同轴送粉激光熔覆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Ni45+WC+Y2O3多道搭接激光熔覆层,运用XRD、SEM、EDS分析熔覆层微观组织及相组成,运用Bramfitt二维点阵错配度理论,计算低指数晶面间二维错配度,分析复合相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熔覆层显微硬度值,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基材和熔覆层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白光非接触式轮廓仪测量基材和熔覆层磨损体积,结合磨损表面形貌,分析熔覆层磨损机制。结果熔覆层生成相主要包括Ti2Ni、Ti B2、Ti C、α-Ti以及Ti C依附于Ti B2的复合生长相。复合相中,Ti B2(0001)晶面与Ti C(111)晶面受热膨胀影响的二维点阵错配度δ=0.907%,满足晶格界面共格原则,Ti B2可有效作为Ti C的异质形核基底。熔覆层显微硬度值约为1050~1100HV0.5,摩擦系数约为0.42,磨损体积为4.07×107μm3,磨损率为3.0×10–4mm3/(N·m),磨损机制是以磨粒磨损为主,粘着磨损为辅的混合磨损机制。结论与基材对比,熔覆层显微硬度值提高约2.5倍,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约35%和36%,熔覆层摩擦磨损性能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杨理京,张平祥,王少鹏,李争显,王培[2](2019)在《W1813N无磁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Ni60与WC-12Co/Ni25涂层的组织结构和磨损行为(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W1813N无磁性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高硬度镍基自熔性合金Ni60(60HRC)涂层和低硬度Ni25基WC-12Co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台阶仪,分析激光熔覆制备Ni60涂层和WC-12Co/Ni25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和磨损行为。利用显微硬度、摩擦系数、磨痕轮廓对比2种涂层的耐磨性和磨损机制。结果表明,Ni60涂层显微组织主要为树枝晶和等轴晶,且Cr23C6,Cr2B等强化相弥散分布在γ-Ni和Fe Ni固溶体晶界;而WC-12Co/Ni25复合涂层中WC-12Co颗粒弥散镶嵌于低硬度Ni25基质,复合涂层中WC-12Co颗粒体积分数达到32.5 vol%。复合涂层中最大和最小显微硬度差异达到6480MPa。尽管2种涂层的摩擦系数相近,但复合涂层的磨损体积仅为Ni60涂层的10%,Ni60涂层表面的磨痕特征为犁沟状和塑性粘附,复合涂层磨痕表面为WC碎屑和塑性粘附,因此Ni60涂层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而复合涂层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以上结果表明WC-12Co/Ni25复合涂层具有更好的耐磨性。(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孙海韵,马培勇,夏永昭,邢献军,汪永[3](2019)在《环模材料4Cr13磨料磨损试验及其表面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制磨料磨损试验机对环模材料4Cr13试样进行磨损试验,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了橡胶轮转速、压力以及磨料粒径对4Cr13试样磨损量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采用等离子喷焊技术在4Cr13试样表面喷涂铁基(Fe65)耐磨涂层,并对耐磨涂层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磨损量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压力进一步增加到100 N时,磨损量增速变快;橡胶轮转速对磨损量的影响为先增加后减少,当转速增加到120 r/min时磨损量开始减少;磨料粒径的变大导致了磨损量的增加;3个因素对磨损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压力、磨料粒径、橡胶轮转速;在橡胶轮转速为100 r/min,压力为80 N,粒径为2.5 mm的条件下进行磨损试验,测得喷有耐磨涂层4Cr13试样的磨损量为15.3 mg,4Cr13试样的磨损量为40.8 mg,耐磨涂层体现出良好的耐磨性。(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昊择,孙岳魁[4](2019)在《纳米磨损法和表面轮廓测量法测定早期牙釉质酸蚀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基于纳米压痕仪的磨损法和表面轮廓测量法,对早期牙釉质酸蚀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特性进行体外的定量测定。方法:对精细抛光后并具有相近力学性能的牛牙釉质(样本量为5)依次进行4个时间点的早期酸蚀实验(柠檬酸,p H=3. 8),酸蚀时间分别为15s,30s,60s,180s。对酸蚀样品冲洗后,应用纳米磨损法对牙釉质进行力学测试。具体方法是使用直径为500μm的球型蓝宝石压头在垂直载荷为200mN、移动速度为50μm/s的条件下进行40次往复循环。处理后的牙釉质,通过共聚焦光学轮廓仪对其轮廓尺寸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不同酸蚀时间下磨损深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结果表明牙釉质的磨损深度随着酸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说明牙釉质力学性能的下降与酸蚀时间的长短紧密联系。未处理样品与酸蚀时间15s的样品之间在磨损深度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 <0. 05,配对t检验)。另外,牙釉质的表面粗糙度随着酸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结论:本实验证明了通过将纳米磨损法和共聚焦光学轮廓测量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早期牙釉质酸蚀所导致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特征的影响能够进行定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力学性能随着酸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表面粗糙度随着酸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本文来源于《口腔护理用品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钱绍祥[5](2019)在《Q345D钢表面Fe-Cr-Mo激光熔覆层的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345D基体上制备Fe-Cr-Mo涂层,采用XRD、SEM、EDS、显微硬度计等手段进行熔覆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成分分析和显微硬度,探讨了不同负载下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中形成了稳定的碳化物并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并与基体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由于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效应,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992 HV0.2,约为基体硬度的5倍;在F_N=2 N时,摩擦因数最大;随着载荷的增加,涂层的磨痕深度变大;当F_N=1 N时,涂层以磨粒磨损为主,当F_N=2 N时,涂层表面表现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当F_N=3 N时,涂层出现了剥落磨损。(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10期)
庞继伟,高玉飞,李升[6](2019)在《电镀金刚石线锯切割光伏多晶硅的表面特性与锯丝磨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镀金刚石线锯切割的光伏多晶硅切片表面特性,影响其断裂强度和后续的制绒工艺;为探究线锯锯切工艺参数对多晶硅切片表面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电镀金刚石锯丝的磨损机理,开展了光伏多晶硅的电镀金刚石线锯切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锯切的多晶硅表面存在由金刚石磨粒的塑性剪切、微切削去除形成的塑性浅划痕与较深的沟槽,及材料脆性去除留下的表面破碎微凹坑;切片表面材料的塑性去除和脆性去除相对比例随工艺参数组合变化而变化,增大晶片进给速度,降低走丝速度,切片表面粗糙度增大,表面形貌逐渐由塑性沟槽为主转变为以破碎微凹坑为主;使用表面镀镍(金属化)的金刚石颗粒制备的电镀金刚石锯丝的磨损形态在稳定阶段主要是磨粒磨平,使用后期主要是磨粒脱落和镀层磨损。(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周永鑫,王士军,徐汝锋,孙增光,孟令军[7](2019)在《刀具磨损对TB6钛合金车削表面残余应力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残余应力是表面完整性的重要指标,基于此研究刀具磨损对TB6钛合金车削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应用计算机软件建立磨损刀具与TB6钛合金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不同后刀面磨损量的刀具在车削过程中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得到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变化趋势,以及进给方向和切削方向的表面残余应力受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期刊2019年10期)
李聪,陈雪琴,彭道衡,王金凤[8](2019)在《Q235结构钢堆焊熔覆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耐磨性能的改善是表面熔覆层性能的重要研究方向。采用CO_2气体保护药芯焊丝电弧堆焊技术在Q235表面制备了强熔覆层,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基体相、熔覆层和界面区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界面区组织中不仅发现了细小的针状马氏体组织,且晶粒明显细化;基体区、熔覆层和界面区的摩擦系数依次减小,磨损形貌二次电子图显示基体磨损面积较大,塑形变形严重,且局部有"剥离坑"产生,界面区由于发生了强烈的元素扩散和冶金反应,产生大量硬质相,提高了组织耐磨性,使其磨损"犁沟"和塑形变形程度相比熔覆层有较大改善。(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10期)
唐蒲华,梁亮,庞佑霞,朱宗铭,唐勇[9](2019)在《一种模拟舰船表面破坏的冲蚀、空蚀和腐蚀交互磨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装备表面材料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冲蚀、空蚀和腐蚀及其交互作用,而量化其表面磨损程度对海洋装备材料和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冲蚀、空蚀和腐蚀交互磨损试验台是研究海洋装备表面材料破坏的有效工具。通过流场数值对比分析,在研究冲蚀和空蚀交互作用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冲蚀、空蚀和电化学腐蚀交互磨损综合试验台,完成了人造海水中,不同材料的舰船工作表面受到高速流体冲击产生的冲蚀、空蚀和电化学腐蚀交互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金属材料冲蚀、空蚀和电化学腐蚀交互作用的失重量大于冲蚀、空蚀和自然腐蚀交互作用的失重量,高强度塑性金属材料的腐蚀磨损较为严重,其叁者交互作用的磨损程度大于低强度塑性金属材料。(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华李成,王玮园,黄海波,沈明学[10](2019)在《牙齿表面微观磨损形貌的数值化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牙齿表面磨损一般通过显微镜进行形貌图像表征分析,而数值化分析牙齿表面磨损形貌的工作相对较少.本研究中通过白光共聚焦显微镜,Solarmap Universal软件和Tooth-Frax软件对牙齿咬合前后表面磨损形貌进行数值化分析,建立磨损前后表面尺度敏感曲线.结果显示:牙齿表面磨损形貌可以通过轮廓分形分析法建立相应的表面尺度敏感曲线,形成表面磨损尺度敏感数字信号.本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寻求通过表面磨损数值化分析为研发牙齿磨损动态监测设备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磨损表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W1813N无磁性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高硬度镍基自熔性合金Ni60(60HRC)涂层和低硬度Ni25基WC-12Co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台阶仪,分析激光熔覆制备Ni60涂层和WC-12Co/Ni25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和磨损行为。利用显微硬度、摩擦系数、磨痕轮廓对比2种涂层的耐磨性和磨损机制。结果表明,Ni60涂层显微组织主要为树枝晶和等轴晶,且Cr23C6,Cr2B等强化相弥散分布在γ-Ni和Fe Ni固溶体晶界;而WC-12Co/Ni25复合涂层中WC-12Co颗粒弥散镶嵌于低硬度Ni25基质,复合涂层中WC-12Co颗粒体积分数达到32.5 vol%。复合涂层中最大和最小显微硬度差异达到6480MPa。尽管2种涂层的摩擦系数相近,但复合涂层的磨损体积仅为Ni60涂层的10%,Ni60涂层表面的磨痕特征为犁沟状和塑性粘附,复合涂层磨痕表面为WC碎屑和塑性粘附,因此Ni60涂层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而复合涂层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以上结果表明WC-12Co/Ni25复合涂层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磨损表面论文参考文献
[1].张天刚,肖海强,孙荣禄,姚波,张倩.Ti811表面Ni基激光熔覆层显微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J].表面技术.2019
[2].杨理京,张平祥,王少鹏,李争显,王培.W1813N无磁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Ni60与WC-12Co/Ni25涂层的组织结构和磨损行为(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3].孙海韵,马培勇,夏永昭,邢献军,汪永.环模材料4Cr13磨料磨损试验及其表面强化[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
[4].李昊择,孙岳魁.纳米磨损法和表面轮廓测量法测定早期牙釉质酸蚀的研究[J].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19
[5].钱绍祥.Q345D钢表面Fe-Cr-Mo激光熔覆层的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J].金属热处理.2019
[6].庞继伟,高玉飞,李升.电镀金刚石线锯切割光伏多晶硅的表面特性与锯丝磨损分析[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9
[7].周永鑫,王士军,徐汝锋,孙增光,孟令军.刀具磨损对TB6钛合金车削表面残余应力影响的研究[J].机械制造.2019
[8].李聪,陈雪琴,彭道衡,王金凤.Q235结构钢堆焊熔覆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J].材料保护.2019
[9].唐蒲华,梁亮,庞佑霞,朱宗铭,唐勇.一种模拟舰船表面破坏的冲蚀、空蚀和腐蚀交互磨损试验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9
[10].华李成,王玮园,黄海波,沈明学.牙齿表面微观磨损形貌的数值化分析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