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功率因数补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功率因数,电网,低压,技术,功率,闭环,谐波。
功率因数补偿论文文献综述
潘莞奴[1](2019)在《风力发电厂并网对功率因数的影响与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们国家清洁能源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发展,电厂并网运行的风电规模逐渐逐步扩大,由于我国风电系统电能的并网运行方式特点,并网运行风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变化也会受到极大的的影响。因此从风电厂的运行特点出发,对于不同并网运行方式,从影响功率因数的因素着手,找到合理的补偿方法,达到补偿目的。(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2期)
舒亮,刘源,崔永昊,吴自然,陈威[2](2019)在《断路器测试中电流和功率因数补偿的组合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断路器数字化测试装置中,整流桥电路会导致输入电流畸变严重,谐波倒流入电网可能引起严重谐波污染。在断路器保护特性测试过程中,对测试电流进行精度和功率因数补偿组合控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AC-DC-AC结构的高精度电流输出方法及其功率因数补偿控制策略,采用双闭环PI控制同时对后级电流输出精度和前级功率因数补偿进行控制,研究了控制参数对功率因数补偿效果的影响。仿真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电流发生装置输出侧电流精度高,控制误差≤1%,可以满足断路器保护特性测试的指标要求;直流侧输入电压稳定,并且可实现良好的功率因数校正和谐波抑制。(本文来源于《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岳海燕,王婷[3](2019)在《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设备耗用无功功率、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以及电网频率出现波动叁个方面入手,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针对无功补偿技术在低压电网中的应用策略提出具体建议。(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9年04期)
唐伟,钟伟[4](2018)在《基于功率因数补偿的智能节电装置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源功率因数补偿的不准确,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因数智能补偿装置,该装置能跟随负载功率因数变化确定不同的电路补偿参数以达到智能补偿节电的目的。装置硬件部分包括交流电压、电流、功率采集单元,单片机控制电路以及阵列式电容开关控制电路。试验表明该系统在不同感性负载情况下都能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7,同时不会出现过补偿现象。(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8年16期)
张延敬,马贵娟[5](2018)在《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功补偿技术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电力设备的能源消耗,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分析设备耗用无功功率、供电电压超出规范这两种情况下低压电网功率因数受到的影响,然后结合当前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现状,就无功补偿技术的配置、应用方法和应用优势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水平。(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8年16期)
罗辉全,马康,蔡方敏,张廷锋[6](2018)在《基于Multisim的自动功率因数补偿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功率因数补偿电路。为了更方便、智能、灵活、安全地对该电路装置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基于Multisim的自动补偿仿真分析方法,通过提取电流与电压信号、处理信号、计算相位差与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功率因数4个阶段在Multisim中实现了该装置并进行了多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检测相角与功率因数的绝对误差在0.005以内,且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较为精确的自动补偿。充分阐明了基于Multisim的自动功率因数补偿仿真分析的优势与积极意义。该仿真模型可辅助自动补偿装置的设计与测试,大大降低设计成本,也为大型电力系统的仿真分析提供了基础模型。(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梁伟平,牛博通[7](2018)在《基于非线性拟合的高压电机功率因数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步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功率因数补偿方法。介绍了电动机补偿的原理和目前常用的补偿容量计算方法,以某电厂型号为YKK710-4的高压一次风机为原型,对其在不同负载率情况下进行了Matlab仿真。对于高压电机在轻载或低负载率时按照额定容量补偿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补偿数据的补偿容量拟合方法:根据Matlab提供的对非线性数据进行拟合的工具箱,对实验的最优数据进行了处理,拟合的补偿容量曲线和负载率曲线的结果误差小于1%;验证了在30%、50%、70%、90%四个工况下补偿容量拟合曲线,和在35%、75%负载率时的拟合曲线。实验得到的补偿结果达到了要求的94%~95%,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在工程实际中对特定电机在不同负载率下给予与比较准确的补偿。(本文来源于《华电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肖明恺[8](2018)在《无功功率补偿与功率因数的有效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科技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社会的发展对电力的依赖性逐渐增强,电力也是生产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在对电力需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电力功率的有效性也提高了要求。发电设备在输出有功功率的同时也在发送无功功率,两种功率同时存在,而无功功率或有功功率的大小与功率因数相关,若功率因数较小,无偿功率就会增大,就会降低电力功率的作用效果,而功率因数较大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有功功率得到良好的应用。因此,对无功功率补偿与功率因数的改善方法进行研究,对于电力能源的高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05期)
周钊正,王春芳,赵永强[9](2017)在《3.5kW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补偿网络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避免变频空调对电网造成谐波污染,空调电源必须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本文基于3.5kW空调,采用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补偿网络,并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及参数设计。变换器选取UCC28180作为控制芯片,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模式,根据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及所选控制芯片的特性建立了不同环路的传递函数,用Mathcad作出相应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通过分析环路特性曲线的稳定性指标,设计了补偿网络的电路参数,保证了系统的高稳定性及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最后根据计算所得的参数制作了一台额定功率为3.5kW的样机,在不同负载情况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控制电路简单可靠、系统稳定性较好,补偿网络设计方法合理,可以作为功率等级为3.5kW及以下电气设备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17年04期)
张程杰[10](2017)在《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配网功率因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用电总量持续增长,低压配电网系统也越来越发达,但低压配电网具有承载负载种类多、数量大、且线路短、分支比较多的特点,这造成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往往比较低,给低压配网的供电和用电带来很多的问题,造成很多的不必要的电力消耗。本文中探讨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希望对推广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7年22期)
功率因数补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断路器数字化测试装置中,整流桥电路会导致输入电流畸变严重,谐波倒流入电网可能引起严重谐波污染。在断路器保护特性测试过程中,对测试电流进行精度和功率因数补偿组合控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AC-DC-AC结构的高精度电流输出方法及其功率因数补偿控制策略,采用双闭环PI控制同时对后级电流输出精度和前级功率因数补偿进行控制,研究了控制参数对功率因数补偿效果的影响。仿真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电流发生装置输出侧电流精度高,控制误差≤1%,可以满足断路器保护特性测试的指标要求;直流侧输入电压稳定,并且可实现良好的功率因数校正和谐波抑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率因数补偿论文参考文献
[1].潘莞奴.风力发电厂并网对功率因数的影响与补偿[J].科技视界.2019
[2].舒亮,刘源,崔永昊,吴自然,陈威.断路器测试中电流和功率因数补偿的组合控制策略研究[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9
[3].岳海燕,王婷.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J].电子制作.2019
[4].唐伟,钟伟.基于功率因数补偿的智能节电装置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试.2018
[5].张延敬,马贵娟.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J].电子制作.2018
[6].罗辉全,马康,蔡方敏,张廷锋.基于Multisim的自动功率因数补偿仿真分析[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8
[7].梁伟平,牛博通.基于非线性拟合的高压电机功率因数补偿[J].华电技术.2018
[8].肖明恺.无功功率补偿与功率因数的有效改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9].周钊正,王春芳,赵永强.3.5kW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补偿网络的设计[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7
[10].张程杰.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配网功率因数的影响[J].电子制作.2017
论文知识图
![中频DVR结构图](/uploads/article/2020/01/05/40750cb6ce5f499bd0368563.jpg)
![闭环功率因数补偿控制结构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DQCZ2009110070003&suffix=.jpg)
![功率因数补偿到0.93的波形Fig...](/uploads/article/2020/01/05/5f09fef0d8dcb0d47b956227.jpg)
![最大补偿容量与原功率因数关系(高压侧...](/uploads/article/2020/01/05/a325de2ead7c3bddf9a4036c.jpg)
![功率因数补偿阈值](/uploads/article/2020/01/05/e59e904ece6e87e8be02f521.jpg)
![功率因数补偿向量图](/uploads/article/2020/01/05/f247649670ef4656451129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