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座子Tn5对葡萄根癌病生防菌MI15的诱变(论文文献综述)
周银迪[1](2021)在《生防菌Ag8对樱桃根癌病的防效及相关基因生物学功能研究》文中提出
李磊[2](2016)在《水生拉恩氏菌HX2的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对其环境适应及促生功能的调控研究》文中认为水生拉恩氏菌HX2菌株(Rahnella aquatilisHX2)是一株对植物具有显着促生效果的根际细菌。前期研究发现HX2菌株能够产生吲哚乙酸(IAA)、吡咯喹啉醌(PQQ)和多种有机酸,促进土壤难溶磷的溶解和植物生长,能够在玉米、葡萄等植物上稳定定殖。LuxS/AI-2群体感应(QS)系统是细菌种内及种间细胞交流的重要机制,在调节细菌生理功能、信号交流及环境适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LuxS/AI-2 QS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致病菌与植物互作机理方面,而在植物促生菌中该系统如何调节自身的生理代谢、适应定殖环境尚未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 HX2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通过不同逆境处理,揭示了 HX2的逆境适应能力,确定了最适内参基因,并分析了不同逆境对HX2中抗逆调控基因转录的影响;对HX2菌株的LuxS/AI-2QS系统关键基因进行了缺失和互补,通过生物学功能并结合转录组分析了该系统对细菌环境适应及促生功能的调控作用。(1)HX2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及与促生和环境适应相关功能基因分析HX2基因组大小为5,656,799 bp,含有一个染色体和两个质粒,共有4942个编码基因。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发现HX2与拉恩氏菌属Y9602菌株和CIP 78.65菌株进化关系最近。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揭示HX2包含245个与复制、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的必需基因,以及参与鞭毛合成和趋化、IAA合成、有机酸合成、磷酸酶和碳-磷裂解酶合成、吡咯喹啉醌(PQQ)合成、固氮相关基因。还包含19套双组份调控系统、LuxS/AI-2QS系统、多种蛋白分泌系统、硒代谢和抗逆相关基因,这些功能基因的存在与HX2促生、防病和环境适应能力密切相关。(2)HX2菌株逆境适应能力及抗逆基因转录分析HX2耐酸极限为pH4.0;耐盐极限为1.5M NaCl;百草枯和草甘膦对HX2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579μM和79 mM。根据不同酸性、盐分和氧化剂处理下,14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转录情况,确定了atpD可以作为最适的内参基因用于后续荧光定量PCR实验分析。通过检测不同实验条件下,LuxS/Al-2 QS系统信号分子合成与转运关键基因luxS、lsrK和iqsA的转录情况,发现酸度、盐度和氧化剂对靶标基因的转录分别产生了显着影响,推测LuxS/AI-2 QS系统在HX2的环境适应方面发挥调控作用。(3)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对HX2环境适应及促生功能的调控作用采用定位突变方法,分别构建了luxS、l.srK和tqsA的ORF框内缺失突变体HX2△luxS、HX2AlsrK、HX2AtqsA,并构建了互补菌 CHX2△luxS、CHX2AlsrK、CHX2△tqsA。通过突变体生物学功能分析,发现LuxS/AI-2QS系统正向调控HX2菌株的生长、AI-2信号合成、生物膜形成、部分重金属的耐受性、纳米硒合成以及植物促生等功能;负向调控HX2菌株的泳动能力、趋化能力、IAA合成能力以及部分重金属的耐受性;对HX2菌株群集能力、溶磷能力、抗生素合成、胞外多糖和脂多糖合成不产生影响。(4)转录组分析luxS基因对HX2菌株环境适应及促生能力的调控作用突变体HX2AluxS与野生菌HX2比较,共有152个转录差异基因,其中99个为显着上调基因,53个为显着下调基因。转录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鞭毛合成、细菌趋化、硒化合物代谢、硫代谢、ABC转运体以及双组份系统通路上。另外,还发现luxS基因对质粒接合转移tra基因簇、渗透压应激反应及逆境响应具有负调控作用,对细菌溶解有机磷、麦芽糖ABC转运系统具有正调控作用。本研究解析了植物促生菌HX2菌株中LuxS/AI-2 QS系统对其环境适应和促进植物生长调控的分子机制,可以为HX2更好地在现代生态农业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张磊[3](2011)在《梨树主要病害的分子检测及其生物化学协同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梨黑斑病、梨轮纹病和梨炭疽病是梨树三大主要病害,主要为害果实,叶片,也能侵染枝条。三种病害在我国普遍发生,均曾经大范围流行,造成重大损失。本文以三种病害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梨轮纹病和炭疽病的分子检测体系;测定了市场上常见化学药剂对三种病害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指数;开展微生物-化学复配药剂田间防治三种病害的试验;荧光定量PCR监测生防菌处理后对梨叶片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以探明生防机理,为三种病害有效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集病样,分离纯化后获得梨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菌株各20株,提取菌株基因组DNA。根据Genebank上炭疽属和轮纹属不同小种的ITS序列差异设计两对引物TJ1/TJ2和]LW1/LW2。由此建立的PCR体系可分别从炭疽菌菌株和轮纹菌菌株中扩增出317bp和325bp的特异性条带,对其他相似或相近的病原真菌则无扩增条带,表明设计的两对引物具有较高的种属专化性。本文还比较了常规PCR和巢式PCR技术的灵敏度。常规PCR技术检测梨轮‘纹病菌基因组DNA的灵敏度为10pg,巢式PCR技术的灵敏度为100ag,巢式PCR技术的灵敏度比常规PCR提高了约105倍。将不同稀释倍数(10个/ml、102个/ml、103个/ml、104·个/ml、105·个/ml)的轮纹病菌孢子悬浮液喷施在梨果上,提取梨果实DNA进行巢式PCR检测,均能成功地检测出病原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巢式PCR技术,可以准确、灵敏地监测梨轮纹病菌在果园的种群消长动态。选取市场常见的20种化学药剂,对黑斑病菌A-1、梨轮纹病菌P-16、炭疽病菌Ⅰ-1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丙环唑乳油能有效抑制梨黑斑病菌、轮纹病菌、炭疽病菌菌丝生长,ECso值分别为0.031μg/ml、0.019μg/ml、0.020μg/ml。此外,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25%咪酰胺乳油、40%氟硅唑乳油,30%己唑醇可湿性粉剂等四种药剂对梨轮纹、黑斑、炭疽病菌均表现出较高毒力,对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对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弱。本文评估了常见20种化学药剂对梨三大病害的抗药性风险,为果园的合理施药提供参考依据。目前生产上通常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上述三大病害。这种化学防治果树病害的方法不仅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污染,而且直接增加了有毒化学物质在果品中的残留量,对人类健康带来危害。生物防治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梨果表面化学杀菌剂的残留量、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利用一株对黑斑病、轮纹病和炭疽病均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枯草芽孢杆菌sf-628和25%丙环唑乳油复配(2:1)防治果树病害。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复配剂、化学药剂、sf-628对梨轮纹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6.2%、86.9%、64.9%;对梨炭疽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0.1%、78.8%、63.0%;对黑斑病的平均防治效果为83.1%、85.8%、77.0%。结果表明,复配药剂与常规使用的化学药剂防效大致相同,但是只使用1/3的化学药剂用量,实现生物农药部分替代化学药剂的作用。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喷施生防菌sf-628菌液后对梨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氢酶(CAT)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防菌液处理能诱导梨树产生抗性,提高梨叶片内部PAL和CAT基因表达水平。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喷施生防菌sf-628菌液24h后,CAT和PAL基因表达丰度最高,分别为对照处理的3.5倍和2.4倍,而后它们的表达量逐渐下降。推测可能与生防菌在叶片的定殖情况相关。
王远宏,李金云,张力群,王慧敏[4](2010)在《葡萄根癌病生防菌株E26中可接合转移的遗传因子的检测及功能初步分析》文中认为葡萄土壤杆菌E26是一株效果良好的葡萄根癌病生物防治菌株。本研究结合利用Tn5转座子插入突变与生物化学检测手段对E26菌株中的可接合转移的遗传因子进行了检测和功能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野生菌株E26中携带有能够接合转移到其近缘细菌菌株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NTL4的遗传因子,该遗传因子可能是一个功能未知的质粒,该质粒含有可以分解5-溴-4-氯-3-吲哚-β-半乳糖苷(X-gal)的基因。
李红磊[5](2010)在《玉米青枯病生防菌筛选及其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筛选玉米青枯病的生防菌,研究生防菌的应用技术,并进行生防菌鉴定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从河南省许昌、平顶山、新乡等地采集的146份小麦、油菜等植物样本中共分离出1193株细菌,通过对玉米青枯病病原菌禾谷镰刀菌、禾生腐霉菌和肿囊腐霉菌的平板对峙培养和对玉米青枯病的盆栽防效试验筛选出三株生防细菌G28-6、K3-3和K18-5。三株生防菌在皿内均可以抑制玉米青枯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在盆栽试验中对玉米青枯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同时能够促进玉米种子发芽和根系发育。为了探索生防菌G28-6、K3-3和K18-5的应用技术,本研究进行三株生防菌的处理方法、处理浓度、处理时期、单独处理和混合处理对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三株生防菌G28-6、K3-3和K18-5的浸种时间为8h、处理浓度为108cfu/ml时对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高;灌注处理中灌注处理两次比处理一次效果显着;生防菌的混合处理比单独处理效果好,G28-6和K3-3的混合处理对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显着,其防效达到64.7%。同时,这三株生防菌均在玉米根际土壤和玉米根部具有良好的根际定殖能力,在大田小区试验中,播种30d时在玉米根际土壤和玉米根部的定殖密度均各达到3.0×104 cfu/g soil和9.0×105 cfu/g root以上,播种60d时在玉米根际土壤和玉米根部的定殖密度均各达到2.0×104cfu/g soil和3.5×104cfu/g root以上。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三株生防菌进行了鉴定。结果G28-6为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具有运动性,鉴定G28-6为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antiaca),K3-3为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具有运动性,鉴定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K18-5革兰氏阳性菌,兼性厌氧,具有运动性,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并对三株生防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G28-6的适宜生长时间为20-48h,最适生长温度为28℃,适宜培养液pH为6.5-8; K3-3的适宜生长时间为20-48h,最适生长温度为28℃,适宜培养液pH为6-9 ;K18-5的适宜生长时间为20-60h,最适生长温度为28℃,适宜培养液pH为5-7.5。三株生防菌均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
赵艳景,张鹤龄[6](2009)在《农杆菌素MI15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测定》文中研究表明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MI15菌株,属于生物I型。在平皿培养时,能够产生农杆菌素MI15,能抑制葡萄根癌土壤杆菌的生长。采用透析和DEAE纤维素柱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制备了MI15菌株分泌的农杆菌素MI15。经HPLC分析,此制备物纯度较高,可达到结构分析要求。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显示,该物质在260nm和280nm处均无洗脱峰,故认为该物质不是核酸、蛋白类似物。经红外吸收和元素分析,初步认定它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谱测定结果显示,农杆菌素MI15的分子量为368。
成丽霞[7](2007)在《生防细菌菌株A的分离鉴定及其抗真菌物质理化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从田间玉米病叶片上分离到一株对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命名为菌株A(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982)。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菌株A对致病真菌的拮抗作用,所用的致病真菌皆为农业生产上的病原真菌,包括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ora capsici)、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大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allii)、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实验结果表明,菌株A对上述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菌株A具有广谱抗病原真菌特性。通过菌落和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A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菌株A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30℃振荡培养48 h,用高速离心机12, 000 r/min离心5 min去菌体,上清液加入30 %饱和度的硫酸铵,4℃静置过夜后,12, 000 r/min离心25 min,取上清液,加入硫酸铵使达到60 %饱和度,4℃静置过夜后,12, 000 r/min离心25 min,得到拮抗蛋白粗提物。对拮抗物的性质及拮抗机理研究表明,菌株A产生的拮抗物质能耐高温(100℃,10 min),抑菌活性pH值范围为5.0-9.0,对紫外线、胰蛋白酶部分敏感,对蛋白酶K、氯仿敏感,说明该拮抗蛋白稳定性较好。初步研究显示:该拮抗物质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的抗菌机制主要是使孢子不萌发或萌发异常,菌丝畸形,顶端及中部膨大、扭曲,细胞质分布不均匀。将得到的粗提物用Tris-HCl缓冲液悬浮,用同缓冲液透析脱盐,然后通过DE52离子交换层析、葡聚糖凝胶G-200柱层析进行纯化,旨在得到纯的拮抗蛋白,测其氨基酸序列。由于时间所限,拮抗蛋白的纯化、测序工作尚未完成,在以后的时间里,本实验室还将继续这方面的研究。
杨玲[8](2005)在《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细菌素产生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无致病性的葡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vitis E26菌株是防治葡萄根癌病中很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细菌素的产生是该菌株生防机制中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转座子诱变技术对E26菌株进行诱变,共获得15,000株有mini-Tn5插入的接合子,通过平皿抑菌检测这些接合子对葡萄根癌病致病菌Agrobacterium vitis K308的抑制作用即其细菌素产生情况,共获得31株产素突变株,其中29株产素能力不同程度减弱,分别命名为A1-A29,2株产素能力完全丧失,命名为B1和B2。产素突变株产素能力改变程度的不一致表明了E26菌株细菌素的合成涉及到多个基因。将31个突变株分别与致病菌K308混合接种指示植物向日葵,结果显示,与野生型E26菌株相比,产素能力丧失的2个突变株B1和B2的生防能力都有所下降,29个产素能力减弱的突变株中有13个突变株的生防能力有所下降,E26菌株产素能力的下降与生防能力的下降之间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提取31个突变株的总DNA和质粒DNA,将其质粒与野生型E26菌株的质粒进行比较后,以mini-Tn5片段为探针,进行斑点杂交,结果显示,31个产素突变株的质粒都未发生转移或丢失,2个产素能力丧失的突变株和6个产素能力减弱的突变株其突变基因位于质粒上,另外23个产素能力减弱的突变株其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由此可推导出土壤杆菌E26菌株产素性状与质粒和染色体都相关。本研究还选取了突变株A5、A25和B1进行了转座子侧翼序列的克隆,序列比较表明A5的侧翼序列与Sinorhizobium meliloti 1021中lepA基因的同源性达到86%,B1的侧翼序列与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58中“AGRL2234”基因的同源性达到87%,未找到与A25的侧翼序列明显同源的序列。
李金云[9](2004)在《土壤杆菌E26菌株防治葡萄根癌病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葡萄根癌病是由葡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vitis)引起的一种在生产上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的世界性病害。无致病性的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A.vitis E26)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根癌病生防菌株。本研究系统分析和研究了E26菌株的生防相关性状及其作用机理。 E26菌株的用量及应用时间对其防治作用有明显影响。在温室,以向日葵(Helianihus annus)为指示植物,当E26菌株先于葡萄根癌病菌K308菌株接种,或者,E26菌株的接种数量多于K308菌株时,其防治作用均比E26菌株与K308菌株以相同数量混合同时接种时的防治作用明显。在两个独立进行的田间实验中,当E26菌株与K308菌株以相同数量混合同时接种时,E26菌株均能够显着降低玫瑰香葡萄(Vitis vinifera cv Muscat humburg)的发病率,防治效果在70%以上。应用E26菌株可以有效预防葡萄根癌病的发生。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示踪,检测了E26菌株浸沾硬枝扦插条后在葡萄根部环境的生存动态,分析了E26菌株与病原菌K308在葡萄植株伤口部位的相互作用。E26菌株可以在葡萄根表面和根际土壤中存活定殖,应用5个月后在根表面和根际土壤中均建立数量为103-104cfu/g根(土)的种群。E26与K308分别单独接种时均能以相似水平附着在伤口处;在E26与K308以相同数量混合同时接种时,附着在伤口细胞的K308的数量显着低于K308单独接种时附着在伤口部位的数量。扫描电镜观察证实E26能够和K308一样附着于葡萄根部伤口处。E26与K308能够竞争性地在伤口分泌液中共同生长,二者均可以利用葡萄组织中的主要营养物质。这些结果表明E26菌株是一个有效的伤口定殖菌,有可能在侵染位点与病菌竞争空间和营养而减少病菌的侵染。 从E26菌株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了土壤杆菌素E26,物理和化学性质表明它可能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土壤杆菌素E26对病菌的作用是通过干扰菌体DNA和RNA的合成实现的。比较了Tn5诱导的丧失产生土壤杆菌素能力的E26菌株的突变体ME005和ME084与野生型E26在温室和田间的防病效果。ME005和ME084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是,与野生型E26菌株相比,ME005和ME084的防病效果明显减弱。土壤杆菌素E26的产生是E26菌株生防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但是,不是唯一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E26菌株对葡萄根癌病的生防作用主要是预防作用,其机理复杂,有多种因子包含其中。产生土壤杆菌素、在伤口的定殖能力以及在侵染部位与病菌竞争空间和营养的能力都是E26菌株对葡萄根癌病的生防作用机制。
董江丽,张鹤龄,朱景奇[10](2003)在《转座子Tn5对葡萄根癌病生防菌MI15的诱变》文中研究指明以含自杀性质粒pMO75::Tn5的铜绿假单胞菌PAO1826和含自杀性质粒pSUP2021::Tn5的大肠杆菌S17-1为供体菌,以葡萄根癌病生防菌MI15为受体菌,进行接合杂交.当供体菌和受体菌菌体数量比例为1∶1和1∶5时可以产生转移接合子,而当菌体数量比例为5∶1时不能产生转移接合子.共筛选了117株转移接合子,获得了3株不产细菌素的MI15突变株,用光敏生物素标记的Tn5DNA探针与突变株染色体DNA进行斑点杂交,3株突变株均呈阳性反应,证明Tn5转座子已插入到MI15菌株的染色体上引起插入突变并抑制了细菌素的产生.
二、转座子Tn5对葡萄根癌病生防菌MI15的诱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座子Tn5对葡萄根癌病生防菌MI15的诱变(论文提纲范文)
(2)水生拉恩氏菌HX2的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对其环境适应及促生功能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含义及种类 |
1.1.2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作用机制 |
1.1.3 植物根际促生菌应用时面临的环境问题 |
1.2 细菌群体感应研究进展 |
1.2.1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发现、分类及功能 |
1.2.2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研究进展 |
1.3 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细菌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研究简介 |
1.3.1 第二代测序技术的研究简介 |
1.3.2 细菌基因组学的研究简介 |
1.3.3 细菌转录组学的研究简介 |
1.3.4 植物促生菌基因组和转录组研究进展 |
1.4 水生拉恩氏菌研究进展 |
1.4.1 拉恩氏菌的生物学性状及分类 |
1.4.2 拉恩氏菌对植物促生防病的研究进展 |
1.4.3 HX2菌株的研究进展 |
1.5 本实验的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HX2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及与促生和环境适应相关功能基因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细菌菌株和引物 |
2.1.2 培养基及抗生素 |
2.1.3 酶及试剂盒 |
2.1.4 仪器及设备 |
2.1.5 测序公司及平台 |
2.2 实验方法 |
2.2.1 测序菌株的培养条件 |
2.2.2 细菌全基因组的提取 |
2.2.3 水生拉恩氏菌HX2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
2.2.4 水生拉恩氏菌HX2基因组注释与分析 |
2.2.5 水生拉恩氏菌HX2比较基因组分析 |
2.2.6 水生拉恩氏菌HX2功能基因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水生拉恩氏菌HX2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2.3.2 水生拉恩氏菌HX2基因组COG功能分类 |
2.3.3 水生拉恩氏菌HX2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2.3.4 水生拉恩氏菌HX2与促生和环境适应相关功能基因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HX2菌株逆境适应能力及抗逆基因转录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细菌菌株 |
3.1.2 引物 |
3.1.3 培养基及抗生素 |
3.1.4 药品及缓冲液 |
3.1.5 酶及试剂盒 |
3.1.6 实验耗材及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HX2菌株生长动态测定 |
3.2.2 HX2菌株在不同酸性条件下的耐受范围 |
3.2.3 HX2菌株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耐受范围 |
3.2.4 HX2菌株在不同氧化剂条件下的耐受范围 |
3.2.5 不同实验条件下细菌样品的制备 |
3.2.6 细菌总RNA的提取及cDNA制备 |
3.2.7 细菌候选内参基因的选择及引物设计 |
3.2.8 相对定量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3.2.9 不同逆境对HX2中抗逆调控基因转录的影响 |
3.2.10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HX2菌株生长动态测定 |
3.3.2 HX2菌株在不同酸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
3.3.3 HX2菌株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
3.3.4 HX2菌株在不同氧化剂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
3.3.5 细菌总RNA提取及cDNA制备 |
3.3.6 候选内参基因的选择 |
3.3.7 相对定量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3.3.8 不同实验条件下内参基因的Ct值比较 |
3.3.9 不同实验条件对内参基因转录的影响 |
3.3.10 不同逆境对HX2中抗逆调控基因转录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对HX2环境适应及促生功能的调控作用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细菌菌株、质粒与引物 |
4.1.2 供试植物材料 |
4.1.3 培养基及抗生素 |
4.1.4 酶、缓冲液及试剂盒 |
4.1.5 实验耗材及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4.2.2 细菌质粒的提取 |
4.2.3 质粒的酶切、纯化与连接 |
4.2.4 大肠杆菌DH5α和DH5α (λ-pir)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4.2.5 质粒的热激转化 |
4.2.6 细菌总RNA的提取、cDNA制备及靶标基因转录分析 |
4.2.7 三亲交配 |
4.2.8 LuxS/AI-2群体感应关键基因DNA序列分析 |
4.2.9 LuxS/AI-2群体感应关键基因框内缺失突变体的构建 |
4.2.10 LuxS/AI-2群体感应关键基因缺失突变体的互补 |
4.2.11 AI-2信号物质检测 |
4.2.12 细菌平板生长性状和培养液生长、pH检测 |
4.2.13 生物膜生成能力检测 |
4.2.14 细菌运动能力检测 |
4.2.15 细菌趋化能力检测 |
4.2.16 透射电镜观察细菌鞭毛生长情况 |
4.2.1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鞭毛合成和趋化基因转录情况 |
4.2.18 细菌产胞外多糖和脂多糖能力检测 |
4.2.19 细菌抗逆能力检测 |
4.2.20 细菌合成纳米硒能力检测 |
4.2.21 植物促生作用检测 |
4.2.22 细菌产IAA能力检测 |
4.2.23 细菌溶磷能力定性及定量测定 |
4.2.24 平板抑菌检测 |
4.2.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LuxS/AI-2群体感应关键基因序列分析 |
4.3.2 LuxS/AI-2群体感应关键基因框内缺失突变体的构建 |
4.3.3 LuxS/AI-2群体感应关键基因框内缺失突变体和互补菌株的构建 |
4.3.4 AI-2信号物质检测 |
4.3.5 细菌生长性状和培养液pH值检测 |
4.3.6 生物膜生成能力检测 |
4.3.7 细菌运动能力检测 |
4.3.8 细菌趋化能力检测 |
4.3.9 透射电镜观察细菌鞭毛生长情况 |
4.3.10 细菌鞭毛合成及趋化基因转录分析 |
4.3.11 细菌产胞外多糖和脂多糖能力检测 |
4.3.12 细菌抗逆能力检测 |
4.3.13 细菌纳米硒的生成能力检测 |
4.3.14 植物促生作用检测 |
4.3.15 细菌产IAA能力检测 |
4.3.16 细菌溶磷能力定性及定量测定 |
4.3.17 平板抑菌检测 |
4.3.18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对HX2环境适应及促生功能的调控作用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转录组分析luxS基因对HX2菌株环境适应及促生能力的调控作用 |
5.1 实验材料 |
5.1.1 供试菌株和引物 |
5.1.2 培养基和抗生素 |
5.1.3 酶及试剂盒 |
5.1.4 实验耗材及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RNA-seq测序细菌菌株的培养 |
5.2.2 细菌总RNA的提取 |
5.2.3 总RNA样品的质量检测 |
5.2.4 RNA-seq测序文库的制备 |
5.2.5 RNA-seq高通量测序 |
5.2.6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控制及定位分析 |
5.2.7 基因转录情况分析 |
5.2.8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数据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细菌总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5.3.2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控制 |
5.3.3 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5.3.4 Reads在参考基因组上的分布 |
5.3.5 基因转录整体质量评估 |
5.3.6 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
5.3.7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转录组结果 |
5.3.8 转录差异基因统计 |
5.3.9 转录差异基因的层次聚类分析 |
5.3.10 转录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5.3.11 转录差异基因参与的代谢途径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梨树主要病害的分子检测及其生物化学协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梨树主要病害研究进展 |
1 梨黑斑病研究现状 |
1.1 病原菌分类 |
1.2 病害症状 |
1.3 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 |
1.4 致病条件研究 |
2 梨轮纹病研究现状 |
2.1 病原菌分类 |
2.2 病害症状 |
2.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2.4 致病条件研究 |
3 梨炭疽病研究现状 |
3.1 病原菌分类 |
3.2 病害症状 |
3.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3.4 致病条件研究 |
4 病害防治 |
5 展望 |
第二章 真菌病害分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 PCR分子诊断方法 |
1.1 植物病害检测中常用PCR分子标记技术 |
1.2 植物病害检测中新兴PCR分子技术的应用 |
2 分子检测方法存在的优缺点 |
2.1 所需模板量 |
2.2 重复性 |
2.3 多态性 |
2.4 可操作性 |
2.5 其它 |
3 应用前景展望 |
第三章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1 生防因子的种类 |
1.1 生防细菌的应用 |
1.2 生防放线菌的应用 |
1.3 生防真菌的应用 |
2 生防菌控病机理 |
2.1 种群竞争 |
2.2 抗菌、溶菌作用 |
2.3 诱导抗性作用 |
2.4 重寄生作用 |
3 生物防治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4 展望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梨轮纹病和炭疽病病菌的PCR检测技术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及梨品种 |
1.2 病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1.3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1.4 常规PCR反应 |
1.5 巢式PCR反应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炭疽病菌孢子液对梨果的致病力 |
2.2 引物LW1/LW2特异性PCR扩增 |
2.3 引物TJ1/TJ2的特异性PCR扩增 |
2.4 巢式PCR和常规PCR扩增梨轮纹病菌菌株基因组DNA灵敏度比较 |
2.5 接种梨病组织的PCR快速检测 |
2.6 喷施轮纹菌孢子液的梨果的检测 |
2.7 喷施炭疽菌孢子液的梨果的检测 |
3 讨论 |
第二章 梨黑斑病菌、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对常见20种化学药剂的抗药性风险评价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常见化学药剂对梨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 |
2.2 常见化学药剂对梨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 |
2.3 常见化学药剂对梨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生物化学复配剂对梨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的田间防效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种药剂处理对梨黑斑病的控制效果 |
2.2 三种药剂处理对梨轮纹病的控制效果 |
2.3 三种药剂处理对梨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生防菌sf-628对梨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样品处理 |
1.4 引物设计 |
1.5 梨叶片RNA的提取 |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AL相对表达量分析 |
2.2 CAT相对表达量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本论文创新点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4)葡萄根癌病生防菌株E26中可接合转移的遗传因子的检测及功能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菌菌株及培养条件 |
1.2 E26菌株中能分解X-gal的基因检测 |
1.3 Tn5诱变 |
1.4 筛选带有标记的可转移因子接合子 |
1.5 Tn5突变体M82菌株产生群体感应信号能力的检测 |
1.6 NTL4-p接合子感受群体感应信号能力的检测 |
1.7 细菌素产生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26菌株中存在lacZ-like基因 |
2.2 E26菌株 Tn5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 |
2.3 带有Tn5转座子标记的可转移因子的接合子筛选 |
2.4 M82突变体产生群体感应信号检测 |
2.5 NTL4-p感受quorum-sensing信号能力的检测 |
2.6 M82突变体和NTL4-p接合子产生细菌素检测 |
3 讨论 |
(5)玉米青枯病生防菌筛选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青枯病及其防治 |
1.1.1 玉米青枯病的发生及危害 |
1.1.2 玉米青枯病的主要病原菌 |
1.1.3 玉米青枯病发病规律 |
1.1.4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 |
1.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
1.2.1 生物防治概述 |
1.2.2 生防细菌的研究进展 |
1.2.3 生防细菌的防病机制 |
1.2.3.1 生防细菌与病原菌的竞争作用 |
1.2.3.2 生防细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1.2.3.3 寄生作用 |
1.2.3.4 促生防病作用 |
1.2.3.5 诱导抗性 |
1.3 生物防治在玉米青枯病防治上的应用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病原菌 |
3.1.2 供试玉米品种 |
3.1.3 主要培养基 |
3.2 方法 |
3.2.1 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
3.2.1.1 细菌的分离 |
3.2.1.2 细菌的纯化 |
3.2.2 生防细菌的筛选 |
3.2.2.1 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能力测定 |
3.2.2.2 对玉米种子表面真菌的拮抗能力及对玉米根系促生能力测定 |
3.2.3 玉米青枯病病原菌接种方法的研究 |
3.2.3.1 玉米粒接种源接种法 |
3.2.3.2 菌丝接种法 |
3.2.3.3 游动孢子接种法 |
3.2.3.4 病原菌混合接种试验 |
3.2.4 生防菌的应用技术研究 |
3.2.4.1 生防菌的浸种处理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及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
3.2.4.2 生防菌的灌注处理次数对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
3.2.4.3 生防菌的处理方法对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
3.2.4.4 生防菌的混合处理对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
3.2.5 生防细菌根际定殖能力测定 |
3.2.5.1 室内根际定殖能力测定 |
3.2.5.2 大田根际定殖能力测定 |
3.2.6 生防菌的鉴定 |
3.2.6.1 形态特征的观察 |
3.2.6.2 生理生化特性 |
3.2.6.3 16SrDNA 序列同源性分析 |
3.2.7 生防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测定 |
3.2.7.1 培养基的筛选 |
3.2.7.2 生长曲线测定 |
3.2.7.3 生长温度测定 |
3.2.7.4 生长pH 值测定 |
3.2.7.5 碳源的利用 |
3.2.7.6 氮源的利用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
4.1.1 对玉米青枯病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 |
4.1.2 对玉米种子表面菌的抑制能力及对玉米的促生能力 |
4.2 玉米青枯病病原菌接种方法 |
4.2.1 米粒接种源接种法 |
4.2.2 菌丝接种法 |
4.2.3 游动孢子接种法 |
4.2.4 病原菌混合接种试验结果 |
4.3 生防菌的应用技术研究 |
4.3.1 生防菌的浸种处理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及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
4.3.2 生防菌的灌注处理次数对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
4.3.3 生防菌的处理方法对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
4.3.4 生防菌的混合处理对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
4.4 生防细菌根际定殖能力 |
4.4.1 室内根际定殖 |
4.4.2 大田根际定殖试验结果 |
4.5 生防菌株的鉴定 |
4.5.1 生防菌G28-6 的鉴定 |
4.5.2 生防菌K3-3 的鉴定 |
4.5.3 生防菌K18-5 的鉴定 |
4.6 生防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 |
4.6.1 培养基的筛选 |
4.6.2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4.6.3 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防细菌的生长量 |
4.6.4 生长pH 值测定结果 |
4.6.5 不同碳源对生防菌生长的影响 |
4.6.6 不同氮源对生防菌生长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7)生防细菌菌株A的分离鉴定及其抗真菌物质理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生物防治概述 |
1. 生物防治的概念 |
2. 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
二、生防细菌的种类 |
1. 芽孢杆菌 |
2. 假单胞杆菌 |
3. 农杆菌 |
4. 其它拮抗细菌 |
三、生防细菌产生的拮抗物质的种类 |
1. 抗生素 |
2. 细菌素类物质 |
3. 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 |
4. 其它抗菌蛋白 |
四、生防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机制 |
1. 抗生作用 |
2. 竞争作用 |
3. 诱导植物的系统抗性 |
五、生防细菌作为生防手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 生防细菌的研究现状 |
2. 生防细菌用于生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六、本研究的必要性 |
前言 |
第一章 菌株A 的分离与鉴定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1. 拮抗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2. 菌株A 拮抗谱的测定 |
3. 菌株A 的鉴定 |
3.1 拮抗细菌A 的菌落形态特征观察 |
3.2 革兰氏染色 |
3.3 生理生化测试 |
3.4 16S rRNA 基因鉴定 |
三、结果与分析 |
1. 拮抗细菌的分离 |
2. 菌株A 的拮抗谱 |
3. 菌株A 的鉴定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章 菌株A 拮抗物的提取及理化性质、拮抗机理初步研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1. 提取拮抗蛋白硫酸铵饱和度的确定 |
2. 拮抗蛋白提取物稳定性试验 |
3. 拮抗物质的抗菌机制 |
三、实验结果 |
1. 提取拮抗蛋白硫酸铵饱和度的确立 |
2. 菌株A 拮抗蛋白提取物的稳定性 |
3. 拮抗物质的作用机制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章 菌株A 拮抗物的纯化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1.D E-52 纤维素柱层析 |
2 葡聚糖凝胶层析 |
3 SDS-PAGE |
三、实验结果 |
1.D E-52 纤维素柱层析结果 |
2 葡聚糖凝胶层析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研究的课题 |
致谢 |
(8)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细菌素产生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葡萄根癌病及其防治 |
1.1.1 葡萄根癌病的经济重要性 |
1.1.2 致病机制 |
1.1.3 防治方法 |
1.2 根癌病生防菌株的作用机制 |
1.2.1 细菌素的产生 |
1.2.2 位点竞争 |
1.2.3 营养竞争 |
1.2.4 诱导植物产生抗性 |
1.3 细菌素合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1 细菌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特点 |
1.3.2 细菌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策略 |
1.3.3 K84产素相关基因的研究 |
1.4 研究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产素突变株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细菌菌株 |
2.1.2 培养基及抗生素 |
2.1.3 主要仪器 |
2.1.4 转座子mini-Tn5诱变野生型E26菌株 |
2.1.5 平板抑菌筛选突变株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转座子mini-Tn5诱变野生型E26菌株 |
2.2.2 平板抑菌筛选突变株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突变株生防能力的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细菌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植物材料 |
3.1.4 主要仪器 |
3.1.5 突变株生防能力的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产素相关基因与质粒和染色体关系的明确 |
4.1 材料及方法 |
4.1.1 细菌菌株 |
4.1.2 探针来源 |
4.1.3 化学试剂及试剂盒 |
4.1.4 主要仪器 |
4.1.5 有关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
4.1.6 E26及其突变株质粒 DNA的提取 |
4.1.7 E26及其突变株总DNA的提取 |
4.1.8 DNA浓度与纯度的测定 |
4.1.9 探针片段的制备及标记 |
4.1.10 DIG标记效率的检测 |
4.1.11 斑点杂交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E26及其突变株总DNA和质粒 DNA的提取 |
4.2.2 探针的制备及 DIG标记效率的检测 |
4.2.3 斑点杂交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突变株转座子侧翼序列的克隆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细菌菌株 |
5.1.2 培养基 |
5.1.3 化学试剂及试剂盒 |
5.1.4 主要仪器 |
5.1.5 突变株 DNA及质粒载体 pBluescriptⅡ的酶切 |
5.1.6 突变株 DNA及质粒载体 pBluescriptⅡ的体外连接 |
5.1.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热激转化 |
5.1.8 序列测定 |
5.1.9 序列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突变株 DNA及质粒载体 pBluescriptⅡ的酶切 |
5.2.2 连接产物的转化 |
5.2.3 突变株转座子侧翼片段的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9)土壤杆菌E26菌株防治葡萄根癌病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杆菌与植物根癌病 |
1.1.1 土壤杆菌简介 |
1.1.2 植物根癌病及其防治 |
1.1.3 植物根癌病生防菌K84 |
1.2 葡萄根癌病研究现状 |
1.2.1 分布与危害 |
1.2.2 病原菌A.vitis的遗传多样性 |
1.2.3 致病机制 |
1.2.4 决定A.vitis寄主专化性的遗传因子 |
1.2.5 病害防治研究 |
1.3 植物病害生防微生物的作用机制 |
1.3.1 生防微生物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1.3.2 生防微生物与病原菌的竞争作用 |
1.3.3 生防微生物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E26菌株在葡萄根际的定殖研究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细菌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植物材料 |
2.1.4 E26菌株的GFP标记 |
2.1.5 标记菌株gfp的稳定性检测 |
2.1.6 标记菌株与野生型E26的生长情况比较 |
2.1.7 标记菌株与野生型E26对病菌的抑制能力比较 |
2.1.8 E26菌株在葡萄根际的定殖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E26菌株的GFP标记 |
2.2.2 标记菌株gfp的稳定性 |
2.2.3 标记菌株与野生型E26的生长比较 |
2.2.4 标记菌株与野生型E26菌株对病菌的抑制能力比较 |
2.2.5 E26菌株在葡萄根表和根际土壤的生存动态 |
2.2.6 E26菌株在葡萄体内的分布与运转 |
2.3 讨论 |
第三章 E26菌株和根癌病菌在葡萄伤口部位的相互作用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细菌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植物材料 |
3.1.4 E26菌株的接种量对其防治作用的影响 |
3.1.5 E26菌株的接种时间对其防治作用的影响 |
3.1.6 E26菌株与K308菌株在葡萄伤口细胞的附着比较 |
3.1.7 E26菌株与K308菌株在葡萄伤口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
3.1.8 E26菌株与K308菌株在葡萄伤口分泌液中的生长动态 |
3.1.9 E26菌株与K308菌株利用葡萄组织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比较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E26菌株的接种量对其防治作用的影响 |
3.2.2 E26菌株的接种时间对其防治作用的影响 |
3.2.3 E26菌株与K308菌株在葡萄伤口细胞的附着 |
3.2.4 E26菌株与K308菌株在葡萄伤口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
3.2.5 E26菌株与K308菌株在葡萄伤口分泌液中的生存动态 |
3.2.6 E26菌株与K308菌株利用葡萄组织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比较 |
3.3 讨论 |
第四章 土壤杆菌素E26的纯化及性质分析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细菌菌株 |
4.1.2 培养基 |
4.1.3 细菌的培养及发酵 |
4.1.4 土壤杆菌素E26的提取和纯化 |
4.1.5 薄层层析分析 |
4.1.6 HPLC分析 |
4.1.7 生物活性的测定 |
4.1.8 土壤杆菌素E26的性质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杆菌素E26的提取和纯化 |
4.2.2 土壤杆菌素E26的薄层层析 |
4.2.3 HPLC分析 |
4.2.4 土壤杆菌素E26的稳定性 |
4.2.5 土壤杆菌素E26的紫外吸收光谱(UV) |
4.2.6 土壤杆菌素E26的官能团显色反应 |
4.3 讨论 |
第五章 土壤杆菌素E26的抑菌机理及在葡萄根癌病生防中的作用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细菌菌株 |
5.1.2 培养基 |
5.1.3 植物材料 |
5.1.4 土壤杆菌素E26对根癌菌的作用机理 |
5.1.5 E26及其产素突变体的生长情况比较 |
5.1.6 E26及其产素突变体的的温室防效检测 |
5.1.7 E26及其产素突变体的的田间防效检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壤杆菌素E26的抑菌谱及最小抑菌浓度(MIC) |
5.2.2 土壤杆菌素E26对K308菌体形态的影响 |
5.2.3 土壤杆菌素E26对K308菌体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
5.2.4 土壤杆菌素E26对菌体核酸与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
5.2.5 E26及其产素突变株的生长情况比较 |
5.2.6 E26及其产素突变株在温室的防效 |
5.2.7 E26及其产素突变体在田间对葡萄根癌病的防治效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转座子Tn5对葡萄根癌病生防菌MI15的诱变(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方法 |
1.3.1 筛选利福平抗性 (Rifr) 卡那霉素敏感 (Kans) 的MI15菌株 |
1.3.2 筛选利福平敏感 (Rifs) 的供体菌株 |
1.3.3 Tn5转座子诱变 |
1.3.4 筛选不产细菌素的MI15突变菌株 |
1.3.5 DNA-DNA分子杂交鉴定插入突变株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筛选Rifr Kans的MI15产细菌素菌株和Kanr Rifs的供体菌株 |
2.2 Tn5转座子诱变及细菌素插入突变株的筛选 |
2.3 插入突变株DNA与Tn5DNA杂交 |
3 结论与讨论 |
四、转座子Tn5对葡萄根癌病生防菌MI15的诱变(论文参考文献)
- [1]生防菌Ag8对樱桃根癌病的防效及相关基因生物学功能研究[D]. 周银迪. 天津农学院, 2021
- [2]水生拉恩氏菌HX2的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对其环境适应及促生功能的调控研究[D]. 李磊.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4)
- [3]梨树主要病害的分子检测及其生物化学协同控制研究[D]. 张磊.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4)
- [4]葡萄根癌病生防菌株E26中可接合转移的遗传因子的检测及功能初步分析[J]. 王远宏,李金云,张力群,王慧敏. 植物保护, 2010(03)
- [5]玉米青枯病生防菌筛选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 李红磊.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7)
- [6]农杆菌素MI15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测定[J]. 赵艳景,张鹤龄. 湖北农业科学, 2009(10)
- [7]生防细菌菌株A的分离鉴定及其抗真菌物质理化性质研究[D]. 成丽霞. 河北师范大学, 2007(07)
- [8]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细菌素产生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D]. 杨玲.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9]土壤杆菌E26菌株防治葡萄根癌病的机理研究[D]. 李金云.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10]转座子Tn5对葡萄根癌病生防菌MI15的诱变[J]. 董江丽,张鹤龄,朱景奇.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