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色谱论文_崔斌,张嵘

导读:本文包含了疏水色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疏水,色谱,蛋白,复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环糊精。

疏水色谱论文文献综述

崔斌,张嵘[1](2019)在《疏水色谱分离在重组人血白蛋白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组人血白蛋白用于高剂量生物制品的生产,给下游分离纯化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疏水色谱分离是利用样品组分分子的疏水基团与介质的疏水集团间的作用力实现分离,在纯化重组人血白蛋白(rHSA)过程中,能够有效去除降解物。优选美国GE公司的Phenyl Sepharose 6FF (HS)疏水作用分离介质对rHSA中间体进行了分离纯化,优化了工艺控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50 mmol/L PB+0.1 mol/L NaCl的缓冲液,控制pH值为6.0,去除降解物效果及蛋白收率均最佳。(本文来源于《煤炭与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韩丽娟[2](2018)在《pH调控的非盐依赖疏水色谱方法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层析分离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层析分离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理论上讲,依据蛋白分子表面电荷、分子大小及亲疏水性的不同,色谱方法的正交组合可以为蛋白质分离提供通用的技术平台。然而近些年来,疏水色谱并没有在蛋白质分离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这主要是由于经典疏水色谱高盐上样、低盐洗脱的模式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疏水色谱的高盐问题,发展了一种pH调控的疏水色谱方法。该方法通过提高配基的疏水性及偶联密度,可实现非盐依赖的蛋白质吸附和洗脱。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H调控的疏水色谱方法:为增加疏水层析介质的吸附选择性,由提高配基的疏水性出发,以1-萘乙酸作为新型疏水配基合成吸附剂,考察了溶液条件和材料性质对溶菌酶吸附的影响,经过密度优化,可实现低盐条件下的pH依赖型吸附,中等密度吸附介质在pH 10条件下对溶菌酶吸附量可达28.5 mg/mL,而p H 5.0条件下吸附量仅为0.8mg/mL;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1-萘乙酸功能化吸附介质对复杂样品中溶菌酶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经pH 5.0的磷酸缓冲液(0.01 mol/L)洗脱,溶菌酶纯度可高达90%以上,回收率可达80%左右。pH调控的疏水色谱方法应用扩展:进一步探究了1-萘乙酸功能化吸附剂吸附抗体时溶液条件和材料性质的影响,同样可实现低盐条件下的p H依赖型吸附,中等密度吸附介质在中性条件下对人抗体的吸附量可达34.3 mg/mL。1-萘乙酸功能化吸附介质对复杂体系中抗体也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p H优化结果显示,牛免疫球蛋白G(bIgG)的最佳上样pH为7.0,洗脱pH为3.5;上样量优化结果显示,bIgG的最佳上样量为胶血比1:1上样;一步纯化后抗体纯度可达90%以上,回收率达70%以上;该吸附介质经酸碱浸泡后仍能保持稳定性;五次使用过后抗体吸附量仍可达30 mg/m L。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1-萘乙酸功能化疏水层析介质的p H调控的疏水色谱模式能够实现蛋清溶菌酶及牛血清抗体的高效分离,为疏水层析配基的设计筛选与疏水色谱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杨桐[3](2018)在《聚丙烯疏水色谱膜的制备及对植物源药物的分离纯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源药物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独特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的有效成分,在抗癌、抗肿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植物源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大多基于大孔树脂、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技术,存在分离压力大、有机溶剂消耗量大、不易放大等一系列问题。疏水相互作用膜色谱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分离技术,其分离过程主要基于吸附-洗脱模式,利用不同极性的药物分子与分离膜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实现分离。克服了传统色谱技术的诸多缺点,在植物源药物纯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聚丙烯无纺布为膜基材,将具有强载药能力的氧化石墨烯偶联至无纺布膜表面,制得聚丙烯疏水色谱膜。以石榴皮多酚作为模型药物,利用氧化石墨烯与不同药物分子间疏水相互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强度的不同,实现对多酚的分离纯化。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对聚丙烯基膜进行马来酸酐紫外光接枝改性、胺基化、偶联氧化石墨烯等步骤,制备聚丙烯疏水色谱膜。利用FT-IR、UV、Raman、SEM等手段对色谱膜进行分析表征,并探究所得色谱膜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得聚丙烯色谱膜中GO接枝率为0.37 wt.%,对模型药物桂皮醛的吸附能力为1.45 mg/g。(2)建立了一种药物相对亲疏水性的估算方法,根据相对疏水性估算膜色谱纯化药物时所对应的淋洗时间,指导淋洗流动相收集时机。基于多种药物的分子结构测算其溶解度参数和相对保留时间(tRR),将二者进行关联,建立数学模型(tRR=-0.032+7.27144e-δt/3 53874,R=0.97)。(3)利用所制备的聚丙烯疏水色谱膜纯化模型药物石榴皮多酚。考察了吸附相pH、温度、进样浓度等因素对聚丙烯疏水色谱膜可逆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组件温度为30℃、吸附相pH为2的HC1溶液适合用于多酚的动态吸附;进样浓度越高,色谱膜对多酚的吸附能力越强。(4)利用HPLC、Folin-Ciocalteu法等测定纯化产物的纯度和回收率。在适宜分离条件下(吸附相和洗脱相分别为pH 2的HCl溶液和0.06MNaOH溶液,膜组件温度为30℃,进样浓度为1.5mg/ml),经过一次纯化,可去除99.5%的多糖、95.3%的蛋白,得到的洗脱组分中多酚纯度可达89.3%,多酚回收率为36.9%。(5)研究膜组件适宜的运行条件。当流速为3 ml/min时,跨膜压降为27 kpa,远低于相同流速下的柱色谱压力值(压力可达22.76 Mpa);利用聚丙烯疏水色谱膜在相同条件下经过9次吸附-淋洗循环,膜对多酚的可逆吸附能力无明显降低,表明该膜具有可重复使用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4)

彭荣[4](2016)在《疏水色谱膜分离纯化植物源药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源药物在疾病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来源广泛、副作用小和成本低的优势。目前,植物源药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主要基于柱色谱技术,该技术存在运行压力高、耗时长、分离过程常使用大量有机溶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植物源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膜色谱是一项将膜分离技术和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分离技术,其分离过程主要依赖液相中不同溶质与分离膜之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差异。因膜色谱分离方法具有运行压力低、分离速度快、易规模化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目前膜色谱技术主要应用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DNA和抗体的分离纯化,而在植物源药物成分纯化方面鲜有报道。本研究将膜色谱分离方法应用于植物源药物的分离纯化。与生物大分子不同,植物源药物一般分子量小、分子所带电荷少,与分离膜之间静电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力等都较弱,这些特点使得药物分子不容易被分离膜吸附,难以实现色谱分离过程。因此强化膜对植物源药物提取液中不同成分的相互作用并维持这种相互作用的差异性是膜色谱技术应用于植物源药物分离纯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氧化石墨烯(GO)具有独特的二维平面结构、巨大的表面积、离域大π键结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理想的吸附材料。迄今已有诸多研究报道将功能化GO用作低水溶性癌症治疗药物的载体,为解决此类药物给药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GO负载抗癌药物时,药物分子与GO之间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π-π共扼作用(Hydrophobic interaction and π-π interaction)形成强有力的物理结合,从而实现高载药量和缓释功能。受此启发,本研究将GO偶联到膜基材上作为疏水相互作用位点,强化分离膜对植物源药物提取液中相关成分的吸附性能,为色谱分离创造先决条件。为此,制备了 GO改性的棉纤维(GO-CF),将其制成疏水相互作用分离膜,研究该分离膜的性能并应用于多酚、鞣花酸(EA)和丹参素(DSS)等植物源药物色谱分离纯化,从而为植物源药物的分离纯化建立一种运行压力低、快速,而且不使用有机溶剂、安全环保的疏水相互作用膜色谱(HIMC)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氧化石墨烯改性棉纤维分离膜的制备与表征以棉纤维(CF)为基材,将GO以共价键的方式接枝到棉纤维上,提供强疏水吸附位点,将GO改性棉纤维制成片状分离膜。SEM、Raman、FT-IR和XPS测试表明,GO通过环氧开环反应接枝到CF上。以石榴皮粗提液中多酚的纯化为考察对象,研究了膜的基本性能。所得结果表明,跨膜压降会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但其膜压降(40~160kPa,0.5~5.0ml.·min-1)显着低于经典的商用色谱柱,表明本研究的色谱膜运行过程更节能;经多次吸附-脱附循环,跨膜压降未发生显着变化,说明分离膜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对于石榴皮多酚的纯化,纯水和0.04M NaOH水溶液分别适宜作为吸附阶段和洗脱阶段的流动相。多酚主要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吸附到膜上,增强流动相溶液的碱性,导致多酚分子中的酚羟基解离、水合作用增强,减弱了多酚分子与膜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脱附。基于峰面积比(Elution peak/flow-throughpeak)计算结果,GO改性棉纤维膜对多酚的吸附量约是未改性棉纤维膜的140倍,证实了 GO改性对提升棉纤维基色谱膜性能的显着效果。经过一次吸附-脱附循环,可除去石榴皮提取液中约72.5%的多糖和几乎所有的蛋白,而多酚含量从48.0%提高到约76.1%,多酚回收率达73.0%左右。2.药物在膜色谱中相对保留时间估算方法的建立由于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药物在分子量、分子结构、电荷密度等方面的显着差异,现有描述生物大分子与色谱膜之间疏水相互作用的理论无法有效预测药物分子在疏水色谱膜上的保留行为。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选择亲疏水性有显着差异的一系列药物作为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模式下的相对保留时间(tRR)与模型化合物亲水基团比率(HGR)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经验模型(tRR=1.06-0.52HGR-1.16(HGR)2,R2=0.96,水/乙腈流动相)。并且,考查了洗脱梯度和有机溶剂的种类对tRR的影响。结果表明,tRR与洗脱梯度陡度无关而与流动相有机溶剂的种类有关,极性大的有机溶剂对应更长的相对保留时间。根据目标药物的结构计算其HGR,可判断目标药物的相对亲疏水性,并计算其tRR,据此推断其在HIMC的相对保留时间顺序,从而快速确定收集目标药物成分的适宜时机,并为设计色谱膜分离运行方案提供指导。3.疏水相互作用膜色谱提纯鞣花酸和丹参素为克服目前用于鞣花酸和丹参素分离纯化的柱色谱法所存在的运行压力高、分离速度慢和使用大量有机溶剂的缺点,本研究采用所制备的GO-CF疏水色谱膜对EA粗品和DSS粗品进行纯化,考察了适宜的HIMC运行模式和运行条件。基于对相对保留时间tRR的估算,对于疏水性较强的EA,提出并实施了为吸附-脱附(Binding-elution mode)运行模式,即:杂质透过分离膜,而在洗脱阶段收集目标组分;对于亲水性的DSS,采用直接透过(Flowthrough)运行模式,即在吸附阶段收集目标组分,而杂质在洗脱阶段排出膜组件。系统考察了流动相溶液组成、pH、流速等因素对药物纯化效果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5mMNa2CO3溶液和0.04M~0.06M NaOH溶液分别适宜作为EA粗品分离纯化的吸附相溶液和洗脱相溶液,对于GO接枝量为0.4wt.%的改性棉纤维膜,经一次吸附-脱附循环,EA纯度从7.5%(原始提取液)提高到75.0~80.0%,该分离膜对EA的吸附量达到397.8μg·ml-1(根据膜体积),换算成GO的吸附量为GO吸附了自身质量27.5%的EA,与文献报道的功能化GO作为药物载体时对药物的吸附载药量相近。综合考虑DSS的稳定性和经济性,5mMpH6的磷酸钠缓冲溶液和0.04M NaOH溶液分别适合作为DSS粗品纯化的吸附相溶液和洗脱相溶液。通过一次吸附-脱附循环,DSS的纯度由24.8%(原始提取液)提高到70.0~75.0%,此纯度高于文献报道的吸附树脂柱色谱法(57.3%)和离子交换树脂柱色谱法(71.1%),而且DSS的回收率可达96.0%。对于DSS粗品的纯化是通过分离膜吸附杂质实现目标成分与杂质的分离,该过程的实现使疏水膜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延伸到亲水药物成分的纯化,拓展了 HIMC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11-29)

汪雪玉,乔江涛,刘印康,张红城,董捷[5](2017)在《利用不同疏水色谱柱分离蜂王浆主蛋白1》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疏水色谱柱对蜂王浆主蛋白1(major royal jelly protein 1,MRJP 1)的分离效果,并筛选出适合分离MRJP 1寡聚体和单体的色谱柱。方法:首先分别采用12种疏水色谱柱对蜂王浆蛋白粗提液进行分离,然后使用非变性电泳验证所分离MRJP 1组分的寡聚体和单体形式。结果:Hitrap Butyl HP疏水色谱柱可以将所有的MRJP 1从蜂王浆蛋白粗提液中分离出来,并得到分别以MRJP 1寡聚体和MRJP 1单体为主的2个组分。结论:利用疏水色谱柱可以有效地分离MRJP 1。(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任军,姚鹏,贾凌云[6](2016)在《基于超分子置换洗脱模式的非盐依赖疏水色谱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色谱分离是生物大分子纯化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如何提高现有色谱技术的处理能力,改善蛋白质产品的分离效率是目前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常规疏水色谱受限于高盐依赖型吸附模式,导致分离能力和经济性偏低,不利于规模化使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分子置换洗脱模式的非盐依赖疏水色谱方法。该技术利用高密度疏水介质实现低盐浓度下蛋白质分子的有效吸附,借助环糊精等超分子主体与疏水配基的包合作用置换洗脱疏水结合蛋白,从而能够保证整个色谱过程在生理溶液条件下进行。该技术己先后在苯基疏水介质和混合模式层析的应用中取得突破,低浓度的β-环糊精(15mM)便可对结合于高密度苯基疏水介质上的抗体分子进行有效洗脱,蛋白回收率超过80%,为疏水色谱在生物分离中的高效应用提供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叁分会:复杂样品分离分析》期刊2016-07-01)

王蕊[7](2015)在《疏水色谱膜对混合蛋白的分离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膜色谱兼具传统柱色谱的高选择性,以及膜分离技术高效率、低压降、易放大实施的优越性,相比于柱色谱更适合用于大规模蛋白分离纯化。疏水作用膜色谱利用不同蛋白分子疏水性的差异导致与分离膜的作用力不同达到分离纯化目的,分离条件温和,有利于保持蛋白的活性。本研究以纸纤维为基材,通过接枝改性获得纸基疏水色谱分离膜,并考察所得分离膜对混合蛋白的分离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紫外光引发,将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及NIPAM与丙烯酸丁酯(BA)共聚物大分子单体(P(NIPAM-BA),平均分子量5276Da, BA含量为5.96%)接枝至滤纸上,得到平均接枝率为4.5%、6.7%、12.2%的纸基温敏色谱膜。通过红外光谱测试,证明滤纸上成功接枝了温敏支化聚合物。2)考察了温敏膜色谱纯化脂肪酶粗酶的适宜条件。选用接枝率12%左右的温敏膜,在流动相无盐条件下考察色谱膜的分离性能。膜组件于30℃逐渐升温至40℃并维持加热10min后往流动相注入脂肪酶粗酶溶液进行高温吸附,于4℃进行低温淋洗脱附,收集淋洗流出蛋白溶液。SDS-PAGE测试结果表明,经温敏膜色谱的纯化,脂肪酶粗酶中的杂蛋白全部在吸附阶段得以分离,脱附淋洗液中含有高纯度日标蛋白,纯化效果良好;橄榄油乳化液水解滴定法测定表明,经温敏色谱膜纯化后的脂肪酶酶的比活提高了10.9倍。3)采用丝光处理、环氧开环聚合方法制备的聚氧化苯乙烯接枝改性木质纤维制备了纸基疏水色谱膜(PSO-g-PF膜),考察了该疏水色谱膜的性能。光学显微镜及SEM对其形态图像观测表明,PSO-g-PF膜的微观形貌与商品化滤纸及未改性纸浆纤维网类似,具备纸纤维膜所特有的孔形态结构和高通透性。膜组件分离实验结果显示,在流动相为1.4M硫酸铵盐溶液时,PSO-g-PF膜对BSA的吸附量达3.7mg·g-1,为未接枝改性的纸浆纤维膜的1.8倍,表明PSO-g-PF膜适合用作疏水色谱蛋白分离膜,而且重复使用次数可达3-4次。4)研究了PSO-g-PF疏水色谱膜对混合蛋白的分离性能。对于BSA/溶菌酶混合蛋白,吸附阶段流动相为0.9M硫酸铵盐溶液时,可将二者成功拆分;分离黑曲霉脂肪酶/溶菌酶混合蛋白时,吸附阶段流动相为1.0M硫酸铵盐溶液时,可将二者成功拆分;分离黑曲霉脂肪酶/BSA混合蛋白时,吸附阶段流动相为0.7M硫酸铵盐溶液时,可从混合蛋白中去除黑曲霉脂肪酶,得到纯BSA;纯化脂肪酶粗酶时,吸附阶段流动相为1.1M硫酸铵盐溶液时,能去除杂蛋白,得到高纯度的脂肪酶,其比活提高了12.1倍。(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5-05-27)

王芳焕,龚波林[8](2010)在《疏水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疏水作用色谱(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C)是利用蛋白质与固定相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力进行分离的一种模式,主要分离对象是蛋白质,由于使用不同种类盐的水溶液作流动相,操作条件温和,因而能很好地保持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特别适合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在生物工程产品分离中显示出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6-01)

刘建波,古元梓,王欢,张尼,白泉[9](2009)在《用疏水色谱法复性并同时纯化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复性并同时纯化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方法。方法:研究rhGM-CSF在疏水色谱(HIC)上的复性和纯化机理,并对固定相和流动相进行选择和优化,包括固定相配基、流动相中盐的种类、流动相pH值、流动相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比例,以及流动相中尿素的浓度。结果:优化后的固定相为PEG600,流动相中的盐为(NH4)2SO4,流动相pH值为7.0,流动相中添加2.0mol/L尿素、1.8mmol/L GSH和0.3mmol/L GSSG。在优化条件下,HIC可使rhGM-CSF在分离纯化的同时得到复性,比活达1.58×107U/mg,纯度为95.7%,质量回收率为56.8%。结论:建立的疏水色谱复性和纯化工艺可简化操作步骤,缩短生产周期。(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09年04期)

孙明珠,薛锋[10](2008)在《高效疏水色谱法对蛋白质复性和纯化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合评述了疏水相互作用色谱法的理论及其在在蛋白质分离纯化和复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学术研究)》期刊2008年18期)

疏水色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层析分离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层析分离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理论上讲,依据蛋白分子表面电荷、分子大小及亲疏水性的不同,色谱方法的正交组合可以为蛋白质分离提供通用的技术平台。然而近些年来,疏水色谱并没有在蛋白质分离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这主要是由于经典疏水色谱高盐上样、低盐洗脱的模式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疏水色谱的高盐问题,发展了一种pH调控的疏水色谱方法。该方法通过提高配基的疏水性及偶联密度,可实现非盐依赖的蛋白质吸附和洗脱。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H调控的疏水色谱方法:为增加疏水层析介质的吸附选择性,由提高配基的疏水性出发,以1-萘乙酸作为新型疏水配基合成吸附剂,考察了溶液条件和材料性质对溶菌酶吸附的影响,经过密度优化,可实现低盐条件下的pH依赖型吸附,中等密度吸附介质在pH 10条件下对溶菌酶吸附量可达28.5 mg/mL,而p H 5.0条件下吸附量仅为0.8mg/mL;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1-萘乙酸功能化吸附介质对复杂样品中溶菌酶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经pH 5.0的磷酸缓冲液(0.01 mol/L)洗脱,溶菌酶纯度可高达90%以上,回收率可达80%左右。pH调控的疏水色谱方法应用扩展:进一步探究了1-萘乙酸功能化吸附剂吸附抗体时溶液条件和材料性质的影响,同样可实现低盐条件下的p H依赖型吸附,中等密度吸附介质在中性条件下对人抗体的吸附量可达34.3 mg/mL。1-萘乙酸功能化吸附介质对复杂体系中抗体也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p H优化结果显示,牛免疫球蛋白G(bIgG)的最佳上样pH为7.0,洗脱pH为3.5;上样量优化结果显示,bIgG的最佳上样量为胶血比1:1上样;一步纯化后抗体纯度可达90%以上,回收率达70%以上;该吸附介质经酸碱浸泡后仍能保持稳定性;五次使用过后抗体吸附量仍可达30 mg/m L。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1-萘乙酸功能化疏水层析介质的p H调控的疏水色谱模式能够实现蛋清溶菌酶及牛血清抗体的高效分离,为疏水层析配基的设计筛选与疏水色谱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疏水色谱论文参考文献

[1].崔斌,张嵘.疏水色谱分离在重组人血白蛋白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9

[2].韩丽娟.pH调控的非盐依赖疏水色谱方法建立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8

[3].杨桐.聚丙烯疏水色谱膜的制备及对植物源药物的分离纯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4].彭荣.疏水色谱膜分离纯化植物源药物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5].汪雪玉,乔江涛,刘印康,张红城,董捷.利用不同疏水色谱柱分离蜂王浆主蛋白1[J].食品科学.2017

[6].任军,姚鹏,贾凌云.基于超分子置换洗脱模式的非盐依赖疏水色谱方法[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叁分会:复杂样品分离分析.2016

[7].王蕊.疏水色谱膜对混合蛋白的分离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

[8].王芳焕,龚波林.疏水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C].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论文集.2010

[9].刘建波,古元梓,王欢,张尼,白泉.用疏水色谱法复性并同时纯化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J].生物技术通讯.2009

[10].孙明珠,薛锋.高效疏水色谱法对蛋白质复性和纯化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论文知识图

疏水色谱饼分离不同上样量血清...

标签:;  ;  ;  ;  ;  ;  ;  

疏水色谱论文_崔斌,张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