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周血单核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淋巴细胞,外周血,泻心汤,溃疡性,伤寒论,病毒。
外周血单核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高珏雅[1](2019)在《半夏泻心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嗜酸性胃肠炎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及嗜酸性粒细胞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患儿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其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 (TLR4)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嗜酸性胃肠炎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按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外周血TLR4、EOS、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免疫球蛋白E (IgE)、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TLR4、EOS、WBC、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CD40、CD4~+、C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嗜酸性胃肠炎患儿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外周血EOS、TLR4水平,调节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24期)
叶翠燕,苏宝凤[2](2019)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诊治的48例IM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间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和观察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10%与<10%患儿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CD_3~+、CD_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_4~+、CD_4~+/CD_8~+比值、CD_(19)~+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D_3~+、CD_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75±11)%比(82±12)%、(25±4)%比(32±13)%],CD_4~+、CD_4~+/CD_8~+比值、CD_(19)~+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36±9)%比(22±4)%、(1. 43±0. 38)比(0. 68±0. 11)、(12. 6±4. 6)%比(7. 3±2. 4)%、(11. 8±3. 9)%比(8. 1±2. 6)%](均P <0. 05)。观察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10%患儿的CD_4~+、CD_4~+/CD_8~+比值均明显低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10%患儿[(21±4)%比(26±6)%、(0. 61±0. 13)比(0. 93±0. 27)],CD_8~+水平明显高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10%患儿[(34±5)%比(28±8)%](均P <0. 05);二者CD_3~+、CD_(19)~+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IM可导致患儿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异常,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通过检测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变化情况可辅助患儿诊断,并为临床采用免疫疗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王宽锋,钟红平,王翠翠,任华,屈晖[3](2019)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变化,分析其对疾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呼吸科治疗的急性呼吸道RSV阳性患儿110例为RSV组,其中轻症组74例,重症组36例,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患儿于入院24 h内,采集鼻咽分泌物,用于RSV抗原检测;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分离血清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制备PBMCS,qRT-PCR检测miR-146a和miR-155 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miR-146a和miR-155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PBMCS中miR-146a与miR-155表达水平对RSV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qRT-PCR检测显示RSV重症组患儿PBMCS中miR-146a、miR-155水平均显着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儿童,轻症组PBMCS miR-146a、miR-155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细胞因子比较显示,重症组血清TNF-α、IL-1β、IL-4、IL-6水平显着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轻症组血清TNF-α、IL-1β、IL-4、IL-6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轻症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相关性比较显示,miR-146a与TNF-α、IL-1β、IL-4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6、0.412、0.359,P<0.05),与IFN-γ呈负相关(r=0.374,P<0.05);miR-155与TNF-α、IL-1β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1、0.512,P<0.05),与IFN-γ呈负相关(r=0.462,P<0.05);ROC分析检测miR-146a、miR-155表达水平对RSV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miR-146a的AUC面积为0.881、敏感度为76.0%、特异度为94.0%、截断值为2.601;miR-155的AUC面积为0.910、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98.0%、截断值为2.048。结论婴幼儿RSV肺炎PBMCS中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水平异常升高,对RSV肺炎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22期)
蓝英,康钰,骆书芬[4](2019)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38、RUNX3表达及与Th1/Th2平衡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38、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表达及Th1/Th2比例,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组60例,缓解组60例,选取本院近期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儿童120例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者血清样本中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2、IL-14、IL-10;利用实时定量PCR(qmiR-506)法检测PBMCs中miR-138及RUNX3 mRNA表达情况;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IgE水平;利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缓解组、急性发作组哮喘患儿FEV_1、RUNX3 mRNA表达水平、Th1细胞亚群比例、Th1/Th2比例、血清IFN-γ、IL-12水平显着降低(P<0.05),血清IgE、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38表达水平、Th2细胞亚群比例、IL-14、IL-10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缓解组比较,急性发作组哮喘组患儿FEV_1、RUNX3 mRNA表达水平、Th1细胞亚群比例、Th1/Th2比例、血清IFN-γ、IL-12水平显着降低(P<0.05),血清IgE、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38表达水平、Th2细胞亚群比例、IL-14、IL-110水平显着升高(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38表达水平与RUNX3 mRNA表达水平、Th1/Th2细胞比例负相关(P均<0.05),RUNX3 mRNA表达水平与Th1/Th2细胞比例正相关(P<0.05)。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38高表达,RUNX3 mRNA低表达,Th1/Th2比例显着降低,二者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比例、介导炎症反应,参与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生。(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谭琼,田鹏,尚彪[5](2019)在《维生素D联合西咪替丁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细胞亚群、NK细胞的调节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西咪替丁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维生素D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蛋白表达率、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蛋白表达率均显着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且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蛋白表达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和NK细胞百分率均显着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而CD8+百分率均显着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且观察组患儿CD3+、CD4+和NK细胞百分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均P <0.05),而CD8+百分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皮疹、腹痛和关节痛消失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西咪替丁可提高过敏性紫癜患儿单核细胞TLR2蛋白表达率,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上调NK细胞表达,且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11期)
孙怡宁,冯秀媛,樊萍,潘盈,莫凌菲[6](2019)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表达及其与骨关节损害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表达及其与骨关节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35例初治RA患者纳入观察组,并以1∶1的比例配对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5例健康成人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可溶性FcγRⅡb(sFcγRⅡb)、与IgG结合的可溶性FcγRⅡb(sFcγRⅡb-IgG)和抗FcγRIIb抗体含量,分析其与RA患者改良Sharp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 mRNA表达水平、血清sFcγRⅡb、抗FcγRⅡb抗体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 <0.05),血清sFcγRⅡb-IgG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 mRNA表达水平、血清sFcγRⅡb、抗FcγRⅡb抗体水平与改良Sharp评分均呈显着负相关(均P <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骨关节损害显着相关,或可作为判断RA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11期)
王玲[7](2019)在《通窍涤痰方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外周血单核细胞microRNA-155、microRNA-212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通窍涤痰方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外周血单核细胞microRNA-155、microRNA-21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涤痰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l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外周血单核细胞microRNA-155、microRNA-212表达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lthel指数、一氧化氮(NO)和内皮型NO合成酶(eNO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NIHSS评分、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microRNA-155和microRNA-212表达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althel指数、NO和eN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IL-6、TNF-α、IL-8、microRNA-155和microRNA-212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涤痰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microRNA-155和microRNA-212表达。(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荆晓晴,姚丽,谢妍,王立齐,吴海雪[8](2019)在《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22表达与病毒增殖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微小RNA(microRNA,miR)-12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毒增殖的关系,目前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PBMC中miR-122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病毒增殖的关系。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石嘴山中心医院内科门诊的58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按HBeAg的状态将其分为:HBeAg阳性(+)组31例,HBeAg阴性(-)组27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d-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采用qRT-PCR法检测PBMC中miR-122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PBMC中miR-122水平与血清HBV DNA拷贝数的关系。结果显示,HBeAg(+)组HBV DNA拷贝数显着高于HBeAg(-)组(P<0.05);观察组PBMC中miR-122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HBeAg(+)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22表达水平显着高于HBeAg(-)组(P<0.001);乙肝病毒携带者PBMC中miR-122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r=0.501,P<0.001)。本研究中,与HBeAg(-)乙肝病毒携带者相比,HBeAg(+)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活跃,HBV DNA拷贝数升高,miR-122表达上调,提示乙肝病毒携带者PBMC中miR-122表达异常可能与病毒增殖有关。(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杨新建[9](2019)在《大柴胡汤联合隔姜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大柴胡汤联合隔姜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症状改善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92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每次500 mg,口服,日3次,饭后30 min服用。试验组予以大柴胡汤联合隔姜灸治疗,日1次,治疗10次,中间休息3 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UC患者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及脓血便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及脓血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8.26%,试验组有效率为93.4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7%,复发率为17.39%;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复发率为2.1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C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联合隔姜灸治疗UC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下调TLR-4、NF-κB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9年11期)
王清海,纪建磊,李红,贺平丽,宋丽霞[10](2019)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评估T1期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预后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在评估T1期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NMIBC)患者术后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T1期NMIBC患者215例,收集临床资料,随访并记录患者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情况。作术前LMR与患者预后关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LMR的最佳分界值,将患者分为低LMR组(LMR<3.86,n=77)和高LMR组(LMR≥3.86,n=138);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LMR水平患者的累积DFS率和OS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DFS和OS的因素。结果 215例T1期NMIBC患者随访2~92个月,DFS率为59.07%,OS率为65.12%。Kaplan-Meier曲线示,低LMR组患者累积DFS率(χ~2=4.784,P=0.029)与累积OS率(χ~2=7.146,P=0.008)均明显低于高LMR组。肿瘤大小≥3 cm(HR=1.398,95%CI:1.042~1.875,P=0.025)、病理G3级(HR=1.266,95%CI:1.026~1.563,P=0.028)、LMR≥3.86(HR=2.347,95%CI:1.080~5.101,P=0.031)是影响T1期NMIBC患者DFS的独立因素;肿瘤大小≥3 cm(HR=1.228,95%CI:1.015~1.484,P=0.034)、病理G3级(HR=1.366,95%CI:1.017~1.834,P=0.038)、LMR<3.86(HR=2.008,95%CI:1.052~3.832,P=0.035)是影响T1期NMIBC患者OS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LMR水平是影响T1期NMIB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低水平LMR患者术后的NMIBC进展风险与死亡风险更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外周血单核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诊治的48例IM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间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和观察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10%与<10%患儿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CD_3~+、CD_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_4~+、CD_4~+/CD_8~+比值、CD_(19)~+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D_3~+、CD_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75±11)%比(82±12)%、(25±4)%比(32±13)%],CD_4~+、CD_4~+/CD_8~+比值、CD_(19)~+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36±9)%比(22±4)%、(1. 43±0. 38)比(0. 68±0. 11)、(12. 6±4. 6)%比(7. 3±2. 4)%、(11. 8±3. 9)%比(8. 1±2. 6)%](均P <0. 05)。观察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10%患儿的CD_4~+、CD_4~+/CD_8~+比值均明显低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10%患儿[(21±4)%比(26±6)%、(0. 61±0. 13)比(0. 93±0. 27)],CD_8~+水平明显高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10%患儿[(34±5)%比(28±8)%](均P <0. 05);二者CD_3~+、CD_(19)~+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IM可导致患儿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异常,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通过检测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变化情况可辅助患儿诊断,并为临床采用免疫疗法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周血单核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高珏雅.半夏泻心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嗜酸性胃肠炎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及嗜酸性粒细胞表达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
[2].叶翠燕,苏宝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2019
[3].王宽锋,钟红平,王翠翠,任华,屈晖.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变化[J].河北医药.2019
[4].蓝英,康钰,骆书芬.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38、RUNX3表达及与Th1/Th2平衡的关系[J].临床肺科杂志.2019
[5].谭琼,田鹏,尚彪.维生素D联合西咪替丁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细胞亚群、NK细胞的调节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
[6].孙怡宁,冯秀媛,樊萍,潘盈,莫凌菲.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表达及其与骨关节损害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
[7].王玲.通窍涤痰方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外周血单核细胞microRNA-155、microRNA-212表达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8].荆晓晴,姚丽,谢妍,王立齐,吴海雪.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22表达与病毒增殖的关系研究[J].病毒学报.2019
[9].杨新建.大柴胡汤联合隔姜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9
[10].王清海,纪建磊,李红,贺平丽,宋丽霞.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评估T1期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预后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