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环方法论文-蒋统

极限环方法论文-蒋统

导读:本文包含了极限环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型卡车,双前桥,自激摆振,多极限环

极限环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蒋统[1](2017)在《双前桥转向汽车多极限环自激摆振及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前桥转向载货汽车由于制造成本低,操纵简单方便,能够保持重载工况下的转向稳定,而且能减小对路面的损伤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然而在实际使用时,双桥转向重型车辆普遍存在着自激摆振现象,严重时还会发生多极限环自激摆振现象,不仅会加剧轮胎的异常磨损,而且会使驾驶员难以控制重型汽车的行驶方向,极大影响重型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以及行驶安全。国内外学者对双前桥转向重型汽车的研究以转向机构的设计优化和转向特性的分析为主,而对于重型汽车的自激摆振现象,尤其是对多极限环摆振的研究较为少见。为研究双前桥转向重型汽车多极限环摆振现象,本文针对某型8×4重型汽车,采用理论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多极限环摆振特性,且提出了能够抑制多极限环摆振的控制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考虑轮胎的动态侧偏特性、转向系的非线性干摩擦和路面行驶状况的影响,建立车路耦合的九自由度双桥转向系统摆振动力学模型,应用Hopf分岔代数判据判定双桥转向系统自激摆振的存在性,运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双桥转向系统的多极限环响应,并分析路面附着系数对多极限环摆振特性的影响。(2)研究双桥转向系统刚度以及阻尼对多极限环摆振特性的影响,寻找对摆振特性影响较大的刚度以及阻尼参数,并建立能够抑制双桥转向系统多极限环摆振现象的刚度以及阻尼控制模型。(3)在双桥转向系统的基础上,考虑悬架以上结构侧倾和整车侧滑对摆振系统的影响,建立十一自由度整车摆振动力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重型汽车整车摆振系统的多极限环响应;另外,研究上述建立的转向系统刚度以及阻尼控制模型对整车多极限环摆振现象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双前桥重型汽车转向系统以及整车均存在多极限环摆振现象,且摆振特性对道路行驶工况的变化较为敏感;转向系统参数中,后纵拉杆刚度以及转向横拉杆阻尼对多极限环摆振特性有较大地影响,建立的刚度以及阻尼模型能够有效地抑制双桥转向系统以及整车的多极限环摆振现象。(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3-01)

刘艳,白俊强,华俊,刘南[2](2016)在《强迫振动和极限环振动时域响应的高效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一种基于改进Kriging的KSBRF(Kriging-Surrogate-Based Recurrence Framework)降阶模型(ReducedOrder Model,ROM),用于高效地预测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及力矩、极限环振动(Limit Cycle Oscillations,LCO)等。首先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建立非线性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循环预测框架。然后对翼型做沉浮/俯仰组合运动时的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进行辨识。结果表明:在固定来流马赫数情况下,KSBRF预测结果与CFD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阻力系数及俯仰力矩系数等的平均预测误差均在2.0%以内;在变来流马赫数情况下,升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的平均预测误差在2.5%以内,而阻力系数的预测误差则稍大,但也不超过7.0%。通过研究不同m,n取值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得出考虑历史效应有利于提高当前时间步的模型预测精度。除此之外,还对NACA64A010翼型的LCO振动形态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CFD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误差均保证均小于5.17%,节省近叁分之二的计算时长。(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6年13期)

唐怀平,杨翊仁[3](2015)在《等效线化方法分析亚音速壁板非线性极限环颤振》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受集中质量与非线性运动约束联合作用下的二维亚音速壁板的极限环颤振问题。采用Galerkin方法将非线性壁板运动方程离散为常微分方程组。分析了集中质量大小及其位置对壁板系统失稳特性的影响;采用等效线化方法研究了系统的分叉特性及极限环颤振稳定性。结果表明:系统会产生颤振失稳,质量块的大小及其位置对颤振临界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系统会经历超临界的Hopf分叉而处于稳定的极限环运动;等效线化方法可在一定范围内较为精确地对极限环稳定性及其幅值进行判定。(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魏静波,刘昆,吴锦杰[4](2013)在《基于倾斜开关曲线的小推力器姿态控制方法分析与准极限环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利用小推力器进行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从理论上推导了在给定姿态控制精度、小推力器参数以及倾斜开关曲线参数的前提下,能够形成理想极限环控制效果的充分必要条件。对相关文献中倾斜开关曲线设计方法不能形成理想极限环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倾斜开关曲线的准极限环控制方法,并推导了其控制精度。研究对于航天器应用小推力器实现高精度姿态控制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陈华雄[5](2012)在《强非线性系统极限环近似的奇异摄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强非线性系统极限环近似的奇异摄动方法及其应用.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对奇异摄动问题、奇异摄动方法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给出本文的研究工作.第二章提出了强非线性平面自治系统极限环近似的二维改进Lindstedt-Poincare法.该法有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步,通过平移、线性坐标变换以及时间尺度变换,将平面自治系统写成标准的形式;第二步,在标准系统中引入适当的参数变换、非线性频率展开以及解的展开.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与高精度性,该法被应用于一类Rosenzweig-MacArthur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模型,获得了该模型(大振幅)极限环及其频率的解析近似表达式.通过与直接数值积分解比较表明:该法适用于一般形式的平面自治系统且具有较高的精度.第叁章基于同伦分析法,结合van der Pol方程极限环近似的一个重要思想,研究强非线性平面自治系统极限环及其频率的近似问题.首先,类似于第二章,通过平移、线性坐标变换以及时间尺度变换,将平面自治系统写成标准的形式;接着,根据标准系统的形式,定义了辅助线性算子,从而获得了初始猜测解以及零阶形变方程;进一步地,通过同伦级数,获得了高阶形变方程.重要的是,在求解高阶形变方程中,本章引入了van der Pol方程极限环近似的一个重要思想:即考虑各阶摄动方程的齐次通解并要求它们具有相同的相位.应用于第二章所研究的Rosenzweig-MacArthur模型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具有很高精确度,即使当控制参数远离Hopf分支值时.第四章利用第叁章的思想,研究一类叁维非线性自治反馈控制系统极限环及其频率的解析近似问题.为定义辅助线性算子而获得初始猜测解,首先将该叁维系统化为由一个二阶非线性方程和一个一阶非线性方程组成的耦合系统;从而,零阶与高阶形变方程均可得;最后,类似于第叁章的摄动过程,获得了上述叁维系统极限环及其频率的解析近似式.与数值积分的结果比较表明:本章的方法适用于叁维情形且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3)

程福,马英庆[6](2007)在《基于极限环导航方法的移动机器人动态避障路径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最小二乘法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极限环导航方法。它可以在诸如机器人足球比赛等高度动态环境中,为自主移动机器人进行很好地实时路径规划。首先运用最小二乘法方法得到赛球运动的直线轨迹模型,参照此模型构建出描述赛球运动趋势的椭圆极限环,然后从机器人位置向椭圆作切线,机器人以椭圆上的切点作为路径跟踪的目标点奔向椭圆;通过改变椭圆极限环的半径获得动态路径规划,最终完成目标拦截行为。这种方法将机器人直接奔向赛球的走行方式,改变为奔向赛球运动区域的走行方式;使得机器人在快速到达目标的同时具有很平滑的避障能力。仿真和试验都表明了这种方法在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07年21期)

胡用生,洪春雷,张济民[7](2007)在《货车转向架蛇行运动极限环的快速求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描述函数和基波快速求解非线性条件下货车转向架的蛇行极限环,可以直接获得稳态下转向架主要部件的振幅、相位与频率等模态特征。通过对导出的非线性方程运用数值迭代方法求解,给出了某货车转向架在不考虑和考虑轮缘接触2种情况下的极限环解。(本文来源于《铁道车辆》期刊2007年02期)

向辉[8](2006)在《车辆转向稳定性的极限环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车辆技术的进步,现代车辆的行驶速度得到了极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车辆的急转或滑移导致驾驶员对车辆失去控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急剧增长。所以车速的提高对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及转向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主要针对高速弯道行驶时车辆转向稳定性控制的新技术—电子稳定程序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技术得到了发展。ESP通过实时调整车辆的运行状态,使车辆按照驾驶员意图行驶,减少在紧急情况下因驾驶员误操作等造成交通事故的几率,从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本文对基于横摆角速度ψ和侧向加速度α_y控制的车辆转向稳定性控制方法和基于β-β相平面方法的车辆转向稳定性控制方法进行了建模分析。同时给出了车辆中性、不足或过度转向状态的判断准则,提出了单轮和双轮制动策略。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β-β极限环方法和基于β-ψ极限环方法的车辆转向稳定性控制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控制算法。 利用课题组内自主开发的车辆运行自组织仿真VOSS平台(Vehicle Ooeration Self-organization Simulation)实现了对人—车—路闭环系统的模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本文开发了人—车—路闭环系统的叁维可视化环境,对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6-05-01)

谭欣欣[9](2005)在《平面向量场极限环分支的方法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力系统的分支理论是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主要研究依赖于参数的向量场的全局轨线拓扑结构随参数变化的规律。就平面向量场的分支理论而言,对于极限环分支的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D. Hilbert在1900年展望20世纪数学的未来时,提出的着名的“23个数学问题”的第16个问题,就是寻求平面向量场极限环个数的最小上界,以及这些极限环可能出现的相对位置。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问题的研究已与分支理论相结合。 有许多数学家致力于研究Hilbert第16问题或1977年由V. I. Arnold提出的它的弱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即使对于二次Hamilton扰动系统仍没解决。弱化的Hilbert第16问题,就是确定Abel积分的零点个数。它将平面Hamilton向量场在多项式扰动下分支出的极限环个数的最小上界归结于相应的Abel积分A(h)在其紧分支△中孤立零点的个数(计重数)的最小上界。但因为人们对高次方程求解的困难,因此,对Abel积分零点个数的求解举步维艰,所以对弱Hilbert第16问题的研究仍然是当今的热门课题之一。 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 1.利用Picard—Fuchs方程、椭圆积分的性质以及常微分方程解析理论,证明了对一类具有双中心的叁次Hamilton可积系统,在一般叁次多项式扰动下,其Abel积分零点个数的上确界为3,即在每个中心型奇点外围能而且只能扰动出3个极限环。而文献[66]得到的结果是其上界为4,因此本文改进了已有的结论。 2.提出了求解Abel积分零点个数的代数方法。与已有的研究方法不同,我们从Abel积分生成元和其各阶微分所组成的行列式的定号性来判别Abel积分零点的个数,因此可借助于符号运算系统计算,从而将极限环分支的研究从定性化转向定量化。并用此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且结合数值计算验证,证明了一类以非轴对称、非退化叁次曲线为Hamilton函数的Hamilton二次系统,经二次多项式微扰最多能分支出两个极限环,而且能分支出两个极限环。而且这两个极限环还具有位置上的任意性。 3.研究了二次非Hamilton可积系统的极限环分支。首先在Jiang Yu and ChengzhiLi(2002)的工作基础上,研究了直线a/c=3/2上,当b>2时一种Q_3~R类可积非Hamilton系统的环性;然后采用将Abel积分进行幂级数展开的方法,解决了一类双曲线边界二次系统单中心环域的Poincare'分支问题,这种方法更适用于高次多项式系统;最后讨论平面向量场极限环分支的方法及应用研究了具有双曲线与赤道弧为边界的双中心周期环域二次系统的Poincare‘分支,给出了此系统出现极限环的(0,3)分布或出现一个叁重极限环的具体的构造方法。 4.利用平面向量场极限环分支的Hopf分支理论,研究了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灯’一,S’的sIRs传染病传播的动力学模型。首次给出了当模型中指数为p全2,q之1的一般整数时,系统的平衡点的精确表达式,并给出了Hopf分支的数值计算及模拟结果。 本文给出的这种简化平衡点坐标表达式的方法适用于一般情形,从而使奇点焦点量的计算简洁和可行。为进行系统的H叩f分支的研究以及定性分析创造了条件。 其次,建立了带有潜伏期及终身免疫的SARS传染病SE工R动力学模型及参数辨识系统。论证了该类控制模型的主要数学性质以及系统的流不变性和弱不变性。根据官方网站公布的疫情数据辨识了SE工R模型中的参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模型、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关键词:平面向量场;极限环分支;弱Hi!bert第16问题;Poi ncar‘分支;Abel积分; pi“ad一Fuchs方程;Hopf分支;传染病模型(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5-04-01)

郭春石,段学新[10](2004)在《生化系统的极限环的数值计算研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研究生化系统的极限环的性质的一种科学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3期)

极限环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一种基于改进Kriging的KSBRF(Kriging-Surrogate-Based Recurrence Framework)降阶模型(ReducedOrder Model,ROM),用于高效地预测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及力矩、极限环振动(Limit Cycle Oscillations,LCO)等。首先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建立非线性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循环预测框架。然后对翼型做沉浮/俯仰组合运动时的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进行辨识。结果表明:在固定来流马赫数情况下,KSBRF预测结果与CFD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阻力系数及俯仰力矩系数等的平均预测误差均在2.0%以内;在变来流马赫数情况下,升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的平均预测误差在2.5%以内,而阻力系数的预测误差则稍大,但也不超过7.0%。通过研究不同m,n取值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得出考虑历史效应有利于提高当前时间步的模型预测精度。除此之外,还对NACA64A010翼型的LCO振动形态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CFD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误差均保证均小于5.17%,节省近叁分之二的计算时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限环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蒋统.双前桥转向汽车多极限环自激摆振及控制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2].刘艳,白俊强,华俊,刘南.强迫振动和极限环振动时域响应的高效预测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6

[3].唐怀平,杨翊仁.等效线化方法分析亚音速壁板非线性极限环颤振[J].振动工程学报.2015

[4].魏静波,刘昆,吴锦杰.基于倾斜开关曲线的小推力器姿态控制方法分析与准极限环控制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3

[5].陈华雄.强非线性系统极限环近似的奇异摄动方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2

[6].程福,马英庆.基于极限环导航方法的移动机器人动态避障路径规划[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

[7].胡用生,洪春雷,张济民.货车转向架蛇行运动极限环的快速求解方法[J].铁道车辆.2007

[8].向辉.车辆转向稳定性的极限环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

[9].谭欣欣.平面向量场极限环分支的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

[10].郭春石,段学新.生化系统的极限环的数值计算研究方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标签:;  ;  ;  ;  

极限环方法论文-蒋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