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132区块加密调整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航[1](2016)在《利用动态生产数据分析储层井间关联性》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油田在经过长时间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其中部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原井网已经不再适应现有的开发条件,亟需进行井网加密或注采关系调整。而如何判断分析复杂的井间连通性是横亘在井网调整之前的一个重要难题。目前常用的井间连通性识别方法较多基于测井和试井数据或者采用示踪剂技术,存在操作成本高、测试时间较长等诸多问题,导致现场实用性较差,亟需一种快速便捷的井间连通性识别技术。本文在系统性研究了储层井间连通性与油田动态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利用数理统计相关原理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判别油藏储层井间连通性的数学计算模型,在考虑注水见效延迟因素和渗流力学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利用动态生产数据识别储层井间连通性判断模型。根据此模型的数据来源储存形式,利用VBA编写了利用动态生产数据识别储层井间连通性判断计算程序。利用井间相关性模型通过动态生产数据可以方便、快捷的判别储层井间连通性。该方法与传统的储层井间连通性的识别方法相比较,无需试井、测井等额外的测试数据,方便、快捷、简单、高效,可以节约大量的研究费用与时间,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价值。将该方法应用于大庆升平油田现场,预测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本方法的准确性。在利用动态生产数据以大庆升平油田为典型代表,分析了大量实际生产动态资料,利用井间连通性计算程序对升平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井网适应性、合理加密井位部署以及其他措施调整方案实施等四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升平油田进行井间储层非均质性的识别,判断出断层的位置和井间关联程度,并据此划分相似井区,进行合理为为升平油田井网合理加密调整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并依据本文方法取得了下列主要成果:(一)井间非均质识别:识别储层非均质,判断断层位置;划分相似开发工区,进行储层合理分区。(二)识别主渗流方向:计算分析局部地区主渗流方法,确定加密井井位。(三)优势渗流通道识别:识别存在大孔道的注采井,进行调剖堵水等措施调整。
李哲,高凯,李晓锋[2](2016)在《黄陵区块油田开发水平研究及后期开采建议》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黄陵区块地理情况、整个时期注水开发水平的描述,研究了油田的开采现状,并给出了后期的开采建议,为该区块进一步稳产增产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温国伟[3](2016)在《大庆外围油田萨葡油层井网加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大庆外围油田萨葡油层已开发的66个区块,通过调研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根据大庆外围油田萨葡油层的地质条件及已开发概况,分析油田开发动态特征及井网开发技术的适应性。最后应用非达西渗流理论、油藏工程方法、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大庆外围油田萨葡油层特低丰度区块井网加密调整技术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以下成果:1、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参数集进行公共因子提炼,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法对萨葡油层66个已开发区块进行分类,共分为三类:一类区块19个,二类区块19个,三类区块28个。2、通过对各类区块调整方式适应性分析和效果评价表明,一类和二类大部分的适应性较好,井网加密调整可使水驱控制程度平均提高13%,采油速度平均提高0.26%,采收率平均提高5.7%;确定一类区块的13个低含水区别适合加密调整,2个不适应加密调整,二类区块适合井网中心加密方式进行加密。3、通过对加大剩余油潜力、加密界限、井位优选等研究工作,表明萨葡油层有加密潜力的38个区块,具有加密843口井的潜力,在油价65$/b条件下,单井经济极限日产量0.99t,单井经济极限累积产量2010t,加密井布井厚度界限3.3m。本文的研究成果由于针对性、实用性强,对改善外围萨葡油层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将为类似油田的开发设计和开发调整提供有利借鉴。
陈淑秋[4](2014)在《芳117区块精细地质及加密调整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芳屯油田芳117区块投入开发时采用了“五小配套”的采油注水工艺,与现有工艺不配套,无法测产液剖面及吸水剖面,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注水调整,注水井无法实现分层注水,所以在开发过程中矛盾比较突出。虽然区块水驱控制程度高,但由于储层沉积相及砂体分布和渗透性的差异以及水井注水特点,井区均匀吸水程度低,层间矛盾突出,储层动用程度低;由于物性差及连通差层注入水得不到充分扩散,导致区块波及系数低;阶段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综合含水上升快。开发10年采出程度仅9.56%,采油速度降到0.20%,油田综合含水高达89.7%,39口采油井仅开井5口,注水井全部关井,区块储量动用程度仅34.9%,比相邻井及宋芳屯油田北部其它区块平均储量动用程度76.9%低42个百分点。为提高区块最终采收率,依据油藏地质特征,结合开发效果和经济评价,评价各油藏注水开发适应性,通过开展精细地质研究及剩余油分布研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经济评价技术优选加密调整方案,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应用井网加密及注采系统调整技术,提高采收率,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及效果。
刘策,李源平,肖圣东[5](2011)在《葡萄花油层加密调整技术研究及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分析了大庆油田采油八厂地区已加密区块开发效果,从油藏地质、剩余油、加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加密调整技术研究,评价了加密后开发效果,明确了不同油田加密调整界限的经济界限。
谢炎[6](2010)在《宋芳屯—肇州油田葡萄花油层井网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区块井网对油藏合理开采及区块最终采收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多年来大庆油田总体上基本采用反九点法注水的开发方式,个别油田因开发储层发育状况或裂缝发育等原因,在注水开发方式有所差异,同时,宋芳屯油田随着开发力度的逐年加大,剩余未动用储量逐年变差,导致方案的编制和调整难度加大。针对这一情况,采用新技术克服这一难题。目前,数值模拟的发展趋势是,多学科协作,油藏精细地质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而Petrel地质建模软件与Eclipse数模软件之间存在数据接口,能够实现这一功能。利用PETREL和ECLIPSE软件完成对现有井网的开发指标预测,并利用此软件寻找分析现有井网下的剩余油分布情况以及现有井网是否适合现有的地质情况;利用数字模拟,预测分析典型区块的直井井网的井距及注水方式对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同时分层、分砂体预测相同井距不同注水方式和相同注水方式不同井距对采收率的影响。通过优选宋芳屯油田典型区块和优选宋芳屯油田合理井网部署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采用相控建模技术,提高了历史拟合的精度。2.对芳17区块现井网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合经济评价,认为对角线加密效果好。3.对肇405区块现井网适应性进行了评价,认为现井网适应性较好。4.反九点法与五点法相比,采油井地层压力较低,应适当提高注采比。5.芳17区块合理加密时机为含水率60%左右,给出不同油价下的合理加密界限。6.提出考虑有效驱动系数的采收率与井距关系式,并给出不同油价时的合理井距与极限井距。7.根据数模结果,合理压裂时机为投产两年进行压裂。
杨钊[7](2010)在《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分类方法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庆外围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生产中的许多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概括起来有3个方面:一是已开发油气田含水快速上升,产量递减加快,开发效果变差;二是开发储量品位越来越低,主要集中在特低丰度和特低渗透储层中,注水开发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三是开发潜力和有效措施逐渐减少,成本上升,投入与产出的矛盾日益加大。在这种形势下,原有的评价方法、优选技术,开采方式和方法难以满足低渗透油田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低渗透油藏微观结构特征入手,对低渗透油藏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对策,从而促进外围低渗透低品位油藏的有效动用和商业性开发。为了研究低渗透油层孔隙结构的特征,本文利用恒速压汞实验、金相电镜实验,结合现场的已有实验数据,研究了不同渗透率天然岩心中渗透率、平均孔道半径、平均喉道半径、孔喉比、迂曲度、配位数、形状因子、分形维数等参数的的分布规律,取得以下认识:不同低渗透岩石孔道半径分布规律较为接近,喉道半径分布差异明显,孔道半径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差,喉道半径与渗透率具有明显规律性,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总体上看,低渗透储层的渗透率主要受喉道半径控制;相同渗透率条件下,其喉道分形维数与孔道分形维数无明显大小关系,说明喉道与孔道在复杂程度上差异较小。低渗透储层水驱效果除了受孔隙结构影响外,还与低渗透岩石的渗流规律有关。本文应用核磁共振方法对可动流体饱和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可动流体饱和度与驱油效率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可动流体饱和度比渗透率参数更能反映储层开发潜力;通过启动压力实验分析,渗透率小于1×10-3μm2时,随着渗透率的降低启动压力梯度急剧增加,说明渗透率低于1×10-3μm2时,常规水驱方法已经不适用,需要探索其它驱替方法;对比水驱启动压力梯度与气驱启动压力梯度变化曲线,可知水驱与气驱启动压力梯度变化规律近似,水驱启动压力梯度大于CO2驱启动压力梯度,岩芯渗透率大于0.5×10-3μm2时,气体启动压力梯度数值较小,随渗透率增大启动压力梯度下降趋势变缓;相对渗透率曲线研究表明:低渗透储层的渗透率与采收率有较强的相关性,随着渗透率的降低,驱油效率降低,当渗透率低于10×10-3μm2时,采收率降低幅度增大,最低可降至16.5%,这说明渗透率低于10×10-3μm2时水驱效果较差;孔喉比对残余油饱和度有较大影响,随着孔喉比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增大,两相流跨度变小,水驱采收率降低。在系统研究低渗透岩石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了渗透率、孔喉比、喉道半径和启动压力梯度4个参数,利用聚类分析法把大庆外围储层分为4类;分析统计了大庆外围区块的特征,结果如下:外围区块总体上埋藏深度较浅,1500m以下的区块有52个,地质储量占65%;外围油田有49个区块发育潜裂缝、微裂缝和显裂缝,地质储量占78.3%,26个区块裂缝不发育,朝阳沟、榆树林、头台油田的裂缝以东西向为主,其它方向发育裂缝较少;外围已开发区块储量丰度21×1004t/km2~92×104t/km2,其中储量丰度小于50×104t/km2的低丰度区块有25个,地质储量占44.8%,,丰度大于50×104t/km2的特低丰度区块有54个,地质储量占扶杨油层总量的87.7%,平均储量丰度为58.9×104t/km2,总体上属于较低丰度。针对以开发区块选含水率、注采比、水驱控制程度和采油速度对开发水平分级,为开发对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根据大庆外围油田已开发区块的生产数据,研究了加密调整措施的作用,分析了大庆外围不同渗透率油田加密调整效果,确定不同类型油藏的加密调整方法;开展了低渗透储层的压敏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无裂缝存在时,随着喉道半径减小,压敏效应变的显着,喉道半径是影响压敏效应的关键因素,渗透率相同时,裂缝对压敏现象影响较小;重点对超前注水、二氧化碳驱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不同渗透率储层的超前注水和二氧化碳驱油效果;针对空气驱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当渗透率大于0.2×10-3μm2时,能够形成稳定的燃烧前缘,随渗透率降低,燃烧前缘的推进速度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不同孔喉比,在相同的轴向比例位置上,温度的上升速度不同,当孔喉比较小的时候,温度上升的速度快,说明孔喉比对燃烧效率有一定影响。分析了径向水平钻孔技术的应用效果,该技术具有可定向和可定深的特性,可以对受效差的井进行改造,缩短注采排距,完善注采关系,能够调整层间或平面矛盾。在低渗透油藏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文中给出的开发水平分级情况,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提出了开发对策,为大庆外围区块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崔萍[8](2010)在《低渗透油田井网加密后开发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油田开发规划,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以及井网加密调整等决策问题都是以油田开发指标变化特征作为重要依据的。通常油藏或者区块在开采一段时间之后,都要根据开采状况以及剩余油的分布情况,进行井网加密调整和注采系统的调整工作,这些因素导致油田开发指标的变化情况较为复杂。井网加密调整后,油田的开发规律、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以及如何评价其开发效果,就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井网加密后开发指标的筛选,提出了评价标准,确定了各指标的评价权重。针对低渗透油田井网加密前后的开发规律,把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理论分析方法相结合,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的指标,并给出了各个指标的估算方法;依据油藏工程理论和方法,参考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提出了低渗透油田井网加密后的评价标准;通过对多指标综合评价主观赋值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低渗透油田井网加密调整后开发效果评价体系。将建立的低渗透油田井网加密后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筛选与评价体系以及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应用于卫星油田一区的卫21加密试验区,对该试验区井网加密调整后的开发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建立试验区地质模型,开展加密井网调整前后的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分析井网调整前后含水率、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随着开发时间变化数值表。结合经济评价,给出试验区加密调整效果的综合评价。
王飞[9](2010)在《大庆外围东部葡萄花油层井网加密调整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已开发主体区块进入中高含水期,历经多年水驱开发调整之后,砂体水淹严重,而砂体边部、地层条件相对较差区域注采难度大、注水压力高、动用程度相对较差;受油田砂体规模小,分布零散影响,现井网适应性差,单向连通比例较高,常规注水调整改善油田开发效果难度大。本课题通过剩余油描述技术、开发指标预测技术和方法,对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已加密区块的砂体变化特征、剩余油类型及水淹特点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砂体变化原因。研究总结了不同加密方式下各个区块含水变化规律以及加密前后各区块含水变化规律,并通过水驱规律曲线对不同加密方式下各区块采收率进行预测。建立了井网加密后产量递减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升132区块井网加密前后产量递减变化规律。通过以上研究,总结近年来井网加密调整效果,分析研究井网加密后减缓产量递减的有效措施和调整方法,确定合理的井网加密调整原则,并对各区块下一步实施井网加密调整措施的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本课题研究,为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的加密调整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及技术指导,这对进一步改善葡萄花油层开发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冯树义[10](2010)在《榆树林低渗透油田非达西渗流井网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由于低渗透油田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注水方式、注采井距不仅影响水驱控制程度,而且影响有效驱动系数,当注采井距超过一定值时,驱动压力梯度小于启动压力梯度,这部分油层的原油将不能够有效动用。目前,人们对低渗透油田有效驱动系数与井网、井距关系之间只是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缺乏定量研究,本文采用低渗透油层非达西渗流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注采井网、启动压力梯度与有效驱动系数、水驱采收率的关系,结合经济评价,进行井网优化。本文以大庆外围榆树林低渗透油田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基础地质研究,分析储层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评价储层敏感性,确定常规水驱油效率,研究发现扶杨油层主要渗流通道的有效半径为0.25~0.65μm,扶杨油层渗滤性能、储集能力较差,排驱压力较高,储层开采难度大。根据室内实验结果,岩心驱油效率较低,一般在16.48%~38.70%之间,平均为32.80%。通过室内实验,开展了低渗透岩心非达西渗流特征研究,测定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关系,当渗透率小于3×10-3μm2时,随着渗透率的降低,启动压力梯度急剧增大。在分析低渗透岩心非达西渗流力学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低渗透油层非达西渗流三维、三相数学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差分求解,分别考虑油井定压或定产,水井定压或定注入量条件,编写数值模拟软件,应用低渗透油层非达西渗流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启动压力梯度、井距、注水方式对开发效果、有效驱动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300m井距下,随着渗透率从1×10-3μm2增大到12×10-3μm2,启动压力梯度由0.4481MPa/m降低到0.0377MPa/m,波及系数从0.00%增大到76.53%,水驱采收率从0.00%增大到24.29%。渗透率为5×10-3μm2的油层,井距从350m缩小为150m,波及系数从33.60%增大到62.80%,水驱采收率从11.10%增大到21.95%;不同注水方式对开发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油藏工程方法,考虑低渗透油田井网部署对水驱控制程度、有效驱动系数的影响,建立低渗透油田水驱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式,定量研究不同原油价格下最优的井网密度和井距,为井网优化调整提供技术指标;最后,以榆树林油田东16区块为例,开展井网优化数值模拟研究,在充分分析现井网开发条件下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井网优化技术界限,设计了4套加密调整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优选,对优选的方案进行了现场应用,收到了良好的开发效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对低渗透油田井网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升132区块加密调整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升132区块加密调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动态生产数据分析储层井间关联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井间连通性研究状况分析 |
1.2.2 井间连通性识别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关键技术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利用动态数据识别储层井间连通性的计算方法 |
2.1 动态数据判断油藏井间联通性原理 |
2.2 评价模型建立思路分析 |
2.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 实际应用因素分析 |
2.5 利用VBA编写计算程序 |
第三章 模型应用区域-升平油田基本概况 |
3.1 升平油田地质概况 |
3.2 储层非均质性 |
3.3 升平油田开发概况 |
第四章 井间连通性识别模型在升平油田加密调整的应用 |
4.1 利用储层分均质划分评价区块 |
4.1.1 区域分区的意义 |
4.1.2 利用井间连通性进行区域分区 |
4.1.3 区域分区结果 |
4.1.4 区域分区应用 |
4.2 利用井间连通性判断加密井位 |
4.2.1 利用动态生产资料识别主渗流方向 |
4.2.2 加密井位确定思路 |
4.2.3 加密措施结果 |
4.3 利用井间连通性模型判断优势渗流通道 |
第五章 井间连通性识别模型应用结果 |
5.1 井网调整方案部署 |
5.1.1 井网加密措施 |
5.1.2 井网注采调整措施 |
5.2 具体实施方法 |
5.3 措施效果预测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黄陵区块油田开发水平研究及后期开采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黄陵区块地质概况 |
2注水开发效果 |
4结论与建议 |
(3)大庆外围油田萨葡油层井网加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诸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区块分类评价方法研究 |
2.1 灰色聚类及判别分析区块分类方法 |
2.1.1 主成分分析 |
2.1.2 聚类分析 |
2.1.3 已开发区块分类结果 |
2.2 已开发各类区块开发效果评价 |
2.2.1 Ⅰ类区块评价 |
2.2.2 Ⅱ类区块评价 |
2.2.3 Ⅲ类区块评价 |
2.3 注水开发存在主要问题 |
2.3.1 注水开发存在的普遍问题 |
2.3.2 各类区块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三章 区块井网加密调整适应性及效果分析 |
3.1 萨葡油层井网加密概况 |
3.2 井网加密方式适应性评价 |
3.2.1 井网加密方式适应性评价方法 |
3.2.2 井网加密方式适应性评价结果 |
3.3 井网加密效果评价 |
3.3.1 井网加密调整作用 |
3.3.2 井网加密调整效果评价方法 |
3.3.3 加密调整区块效果综合评价 |
3.3.4 各类区块井网加密效果评价 |
第四章 区块井网加密调整设计研究 |
4.1 井网加密调整设计方法 |
4.1.1 剩余油分布研究 |
4.1.2 井网加密界限研究 |
4.1.3 加密方式优选 |
4.1.4 开发井位部署 |
4.2 井网加密调整设计 |
4.2.1 经济极限井网密度 |
4.2.2 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和累积产油界限 |
4.2.3 加密井有效厚度界限 |
4.2.4 加密调整潜力落实方法 |
4.2.5 加密调整潜力 |
第五章 区块井网加密调整对策与部署 |
5.1 各类区块调整措施筛选 |
5.1.1 各类区块调整措施筛选方法 |
5.1.2 各类区块调整措施筛选结果 |
5.2 各类区块调整对策 |
5.2.1 各类区块调整原则与目标 |
5.2.2 各类区块调整对策 |
5.2.3 各类区块调整部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A.1 外围萨葡油层各类区块加密调整潜力表 |
附图B.2 肇州油田芳483区块加密调整布井结果图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芳117区块精细地质及加密调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加密调整区概况 |
1.1 自然地理状况 |
1.2 地质概况 |
1.3 开发简况 |
1.4 生产情况 |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
2.1 构造断裂特征 |
2.1.1 构造、断裂格局及特征 |
2.1.2 调整区块精细构造、断裂特征 |
2.2 储层分布规模及特征 |
2.2.1 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2.2.2 储层沉积特征与微相划分 |
2.2.3 相带垂向演变序列及主力层评价 |
2.2.4 储层非均质性 |
2.2.5 微相精细描述 |
2.3 储层岩性及物性特征 |
2.3.1 岩性特征 |
2.3.2 孔隙组合及结构特征 |
2.3.3 有效厚度连续系数 |
2.4 流体性质 |
2.4.1 原油性质 |
2.4.2 油层压力和温度 |
第三章 加密调整区开发效果评价 |
3.1 注水利用率评价 |
3.1.1 含水上升特点 |
3.1.2 超平衡注水,累计耗水比较低,存水率高 |
3.1.3 注水开发水驱特征 |
3.2 动用状况评价 |
3.2.1 水驱控制程度高,储量动用程度低 |
3.2.2 体积波及系数低 |
3.2.3 现井网各油层动用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加密调整的物质基础 |
3.3 已加密区块加密效果分析 |
3.3.1 宋芳屯试验区 |
3.3.2 宋芳屯油田北部加密区 |
3.4 加密调整区开发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
3.4.1 芳 117 区块开发特点 |
3.4.2 现井网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特征 |
4.1 油藏数值模拟 |
4.1.1 地质模型建立 |
4.1.2 数值模型参数选取 |
4.1.3 数值模型评价 |
4.2 剩余油分布特征 |
4.2.1 芳 117 区块剩余油可采储量 |
4.2.2 剩余油类型 |
4.2.3 剩余油分布规律 |
4.2.4 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 |
第五章 加密调整潜力分析 |
5.1 加密调整对象的确定 |
5.2 加密调整界限 |
5.2.1 加密井单井日产油量下限和单井可采储量下限 |
5.2.2 可加密经济极限井网密度 |
5.2.3 加密井可调厚度下限 |
第六章 加密调整方案部署 |
6.1 加密调整原则 |
6.2 加密方案设计及优选 |
6.2.1 方案设计 |
6.2.2 加密方式优选 |
6.3 加密井位确定 |
第七章 井网加密调整效果预测 |
7.1 加密井初期产量及含水预测 |
7.2 加密调整可采储量增加情况预测 |
7.3 加密区初期产能预测 |
7.3.1 加密井 |
7.3.2 老油井 |
7.4 加密调整开发指标预测 |
7.4.1 递减率预测 |
7.4.2 加密调整开发指标预测 |
7.5 加密区注水量及注水压力界限 |
7.6 加密调整经济效益评价 |
7.6.1 投资概算 |
7.6.2 经济效益评价结果 |
7.6.3 敏感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葡萄花油层加密调整技术研究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是断层附近灵活加密, 有利于挖掘断层附近剩余油。 |
二是中心井网加密相对稳定, 有利于 |
三是注采井间加密油井出现高含水, 效果差。 |
四是加密后油层动用状况得到改善, 但各层差异仍然存在。 |
六是加密整体经济效益好, 但个别区块加密效果不理想。 |
(6)宋芳屯—肇州油田葡萄花油层井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井网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芳17、肇405区块地质建模 |
2.1 PETREL软件建模技术 |
2.2 相控储层建模方法 |
2.3 芳17、肇450区块地质模型 |
第3章 芳17、肇405区块历史拟合 |
3.1 地质模型的粗化 |
3.2 ECL1PSE数模软件与PETREL软件接口技术 |
3.3 历史拟合 |
3.3.1 压力拟合 |
3.3.2 含水率拟合 |
3.4 历史拟合结果 |
3.4.1 地质储量拟合结果 |
3.4.2 压力拟合结果 |
3.4.3 含水率拟合结果 |
3.4.4 采出程度拟合结果 |
3.5 相控地质建模的优点 |
第4章 已开发区块现井网适应性研究 |
4.1 现井网开发指标预测 |
4.1.1 芳17区块现井网开发指标预测 |
4.1.2 肇405区块现井网开发指标预测 |
4.2 现井网剩余油情况分析 |
4.2.1 芳17区块目前剩余油分布情况分析 |
4.2.2 肇405区块目前剩余油分布情况分析 |
4.3 现井网适应性评价 |
4.3.1 芳17区块井网适应性评价 |
4.3.2 肇405区块情况分析 |
第5章 已开发区块井网调整优化研究 |
5.1 直井井网调整优化研究 |
5.1.1 合理加密方式 |
5.1.2 合理加密时机 |
5.1.3 井网加密调整对开发指标的影响 |
5.1.4 加密技术界限 |
5.1.5 合理注采比 |
5.2 直井与水平井联合井网的调整 |
5.2.1 现井网加密调整 |
5.2.2 合理压裂时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分类方法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孔隙结构研究方法 |
1.3 低渗透储层的孔渗特征 |
1.4 低渗透油藏分类方法研究现状 |
1.5 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研究现状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庆外围油田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2.1 孔隙结构描述参数 |
2.2 恒速压汞方法 |
2.2.1 恒速压汞原理 |
2.2.2 孔隙结构特征 |
2.3 岩心解剖分析法 |
2.3.1 配位数分布规律 |
2.3.2 迂曲度分布规律 |
2.3.3 形状因子分布规律 |
2.3.4 分形维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庆外围油田渗流特征 |
3.1 可动流体饱和度 |
3.1.1 核磁共振测试原理 |
3.1.2 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布规律 |
3.2 启动压力 |
3.2.1 低渗透储层非线性渗流规律 |
3.2.2 水驱启动压力梯度 |
3.2.3 气驱启动压力梯度 |
3.3 相对渗透率曲线 |
3.3.1 渗透率对相渗曲线的影响 |
3.3.2 孔喉大小对相渗曲线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庆外围油田分类方法研究 |
4.1 聚类方法及原理 |
4.1.1 数据变换方法 |
4.1.2 相似距离 |
4.2 聚类分析步骤 |
4.2.1 分类参数选择 |
4.2.2 数据变换处理 |
4.2.3 计算聚类统计量 |
4.2.4 聚类分析结果 |
4.3 外围油田分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渗透油田开采方法研究 |
5.1 井网加密调整方法 |
5.1.1 加密作用 |
5.1.2 加密调整方式 |
5.1.3 不同渗透率油藏加密效果分析 |
5.2 非常规开采方法 |
5.2.1 超前注水 |
5.2.2 二氧化碳驱 |
5.2.3 注空气采油方法 |
5.2.4 径向钻孔技术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庆外围油田开发对策 |
6.1 地质特征分析 |
6.2 开发状况分析 |
6.3 不同区块开发对策研究 |
6.3.1 Ⅰ类区块开发对策 |
6.3.2 Ⅱ类区块开发对策 |
6.3.3 Ⅲ类区块开发对策 |
6.3.4 Ⅳ类区块开发对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获奖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低渗透油田井网加密后开发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加密井效果与井网密度研究现状 |
1.2.2 开发指标预测研究方面 |
1.2.3 在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研究方面 |
1.3 研究内容 |
1.4 试验区概况 |
1.4.1 实验区地质概况 |
1.4.2 试验区开发概况 |
第二章 低渗透油田井网加密调整后开发指标评价方法研究 |
2.1 评价的总体原则 |
2.1.1 一般工作程序 |
2.1.2 确定评价的目标和范围 |
2.1.3 确定评价指标和标准 |
2.1.4 确定评价标准的原则 |
2.1.5 确定指标权重与满足程度评价标准 |
2.2 评价的总体思路 |
2.3 评价的基本原则 |
2.3.1 确定影响评价内容的单因素项的原则 |
2.3.2 各单因素的计算方法确定的原则 |
2.3.3 各单因素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 |
2.3.4 各单因素权重系数确定原则 |
2.4 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 |
2.4.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 |
2.4.2 评价矩阵和权重集的确定 |
2.4.3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
2.5 模糊综合评价法适应性分析 |
2.5.1 影响模糊综合评价法可靠性的因素分析 |
2.5.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健壮性分析 |
2.6 试验区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三章 低渗透油田井网加密调整后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分析 |
3.1 开发评价指标筛选 |
3.1.1 开发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
3.1.2 开发技术指标 |
3.1.3 筛选方法 |
3.1.4 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确定 |
3.2 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估算方法与评价标准 |
3.2.1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
3.2.2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
3.2.3 可采储量 |
3.2.4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
3.2.5 含水率 |
3.2.6 含水上升率 |
3.2.7 存水率 |
3.2.8 能量利用和保持程度 |
3.2.9 产量递减率 |
3.3 试验区进网调整后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结果 |
第四章 试验区井网加密调整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
4.1 试验区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4.1.1 地质模型建立 |
4.1.2 数值模拟研究 |
4.2 试验区开发指标预测 |
4.3 试验区经济效益评价 |
4.3.1 经济评价基本参数 |
4.3.2 经济评价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大庆外围东部葡萄花油层井网加密调整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砂体特征及水淹特征分析 |
1.1 砂体特征分析 |
1.1.1 加密后砂体变化特征及砂体预测符合率 |
1.1.2 加密后砂体特征再认识 |
1.2 油层水淹特点及剩余油分布 |
1.2.1 水淹层的评价方法 |
1.2.2 水淹特征分析 |
1.2.3 剩余油分布特征 |
第二章 调整方案实施后油田动态特征 |
2.1 水驱状况分析 |
2.1.1 含水上升的特点 |
2.1.2 注水开发水驱特征 |
2.2 产量递减规律 |
2.2.1 产量递减及稳产情况 |
2.2.2 井网加密后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3 井网加密后产量递减类型分析 |
2.2.4 井网加密后年产油量递减率分析 |
2.2.5 升132 区块加密前后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2.2.6 递减率预测 |
2.2.7 产量预测 |
第三章 加密调整效果总体评价 |
3.1 增加井网控制储量和水驱控制储量 |
3.2 增加有效驱动储量 |
3.3 增加可采储量,提高采收率 |
3.4 提高了采油速度 |
3.5 降低注水压力和启动压力,提高水驱效果 |
第四章 其它措施调整效果及加密潜力分析 |
4.1 加密后减缓产量递减的有效措施及调整方法 |
4.1.1 减缓产量递减的主要措施 |
4.1.2 各措施对减缓产量递减的贡献程度分析 |
4.2 研究总结井网加密调整原则和潜力 |
4.2.1 井网加密调整原则 |
4.2.2 井网加密调整潜力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榆树林低渗透油田非达西渗流井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1.问题的提出 |
2.低渗透油田井网优化研究现状综述 |
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一章 榆树林油田储层物性评价 |
1.1 地层简况 |
1.2 构造特征 |
1.3 岩性特征 |
1.4 物性特征 |
1.5 孔隙结构特征 |
1.5.1 岩石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 |
1.5.2 孔隙和喉道分布特征 |
1.6 储层表面物理性质特征和水驱油效率 |
1.6.1 储层表面润湿性 |
1.6.2 水驱油效率研究 |
1.7 储层敏感性分析 |
1.7.1 流速敏感性评价 |
1.7.2 水敏性评价 |
1.7.3 盐敏性评价 |
1.7.4 酸敏性评价 |
1.7.5 碱敏性评价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榆树林油田储层非达西渗流特征研究 |
2.1 储层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
2.2 核磁共振确定可动油饱和度研究 |
2.2.1 实验原理简介 |
2.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 非达西渗流实验 |
2.3.1 低渗透油层非达西渗流特征 |
2.3.2 低渗透油层非达西渗流力学机理分析 |
2.4 低渗透岩心水驱油实验研究 |
2.4.1 低渗透岩心水驱油实验结果 |
2.4.2 渗流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榆树林低渗透油田非达西渗流数值模拟 |
3.1 数学模型 |
3.1.1 基本方程 |
3.1.2 基本关系 |
3.2 模型数值解 |
3.3 边界条件和井处理 |
3.3.1 第一类边界条件 |
3.3.2 流动类型边界条件 |
3.3.3 井处理 |
3.4 程序设计 |
3.5 启动压力梯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3.6 不同井距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3.7 注水方式对开发效果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榆树林油田井网优化技术经济界限研究 |
4.1 加密后水驱控制程度的计算 |
4.1.1 连通砂体占水驱储量百分数与井距的关系 |
4.1.2 水驱控制程度与井距的关系 |
4.2 有效驱动系数与井距的关系 |
4.3 水驱采收率与井距的关系 |
4.4 合理井距的确定 |
4.4.1 实际成本合理井距的确定 |
4.4.2 规划成本合理井距的确定 |
4.4.3 招标成本合理井距的确定 |
4.5 加密厚度下限的确定 |
4.5.1 实际成本加密厚度下限确定 |
4.5.2 规划成本加密厚度下限确定 |
4.5.3 招标成本加密厚度下限确定 |
4.6 单井日产油经济极限的确定 |
4.6.1 单井初期平均日产油量极限 |
4.6.2 不考虑折旧情况下单井平均日产油经济极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榆树林油田井网优化调整方案设计 |
5.1 东16 井区概况 |
5.1.1 东16 井区的构造特征 |
5.1.2 沉积微相的划分 |
5.1.3 储层砂体发育特征 |
5.1.4 油藏特征 |
5.1.5 流体性质 |
5.1.6 开发简况 |
5.2 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试验区地质模型的建立 |
5.3.1 试验区网格划分 |
5.3.2 模拟层的划分 |
5.3.3 基本地层参数的给定 |
5.3.4 相对渗透率曲线选取 |
5.4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5.4.1 地质储量拟合 |
5.4.2 水驱阶段采出程度拟合 |
5.4.3 累积产油量、日产油量拟合结果 |
5.4.4 含水率拟合结果 |
5.5 剩余油分布 |
5.5.1 纵向剩余油分布状况 |
5.5.2 平面剩余油分布状况 |
5.5.3 剩余油成因类型 |
5.6 加密调整方案设计及优选 |
5.6.1 东160 断块加密调整方案设计及优选 |
5.6.2 升371 断块加密调整方案设计及优选 |
5.7 方案实施效果 |
5.7.1 东160 断块加密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
5.7.2 升371 断块加密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
5.7.3 开发指标预测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获奖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升132区块加密调整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动态生产数据分析储层井间关联性[D]. 张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2]黄陵区块油田开发水平研究及后期开采建议[J]. 李哲,高凯,李晓锋. 化工设计通讯, 2016(03)
- [3]大庆外围油田萨葡油层井网加密技术研究[D]. 温国伟.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4]芳117区块精细地质及加密调整技术研究[D]. 陈淑秋.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
- [5]葡萄花油层加密调整技术研究及效果评价[J]. 刘策,李源平,肖圣东. 科技资讯, 2011(26)
- [6]宋芳屯—肇州油田葡萄花油层井网优化研究[D]. 谢炎. 西南石油大学, 2010(02)
- [7]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分类方法及开发对策研究[D]. 杨钊.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1)
- [8]低渗透油田井网加密后开发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D]. 崔萍. 大庆石油学院, 2010(06)
- [9]大庆外围东部葡萄花油层井网加密调整效果评价[D]. 王飞. 大庆石油学院, 2010(06)
- [10]榆树林低渗透油田非达西渗流井网优化研究[D]. 冯树义. 大庆石油学院,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