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儒家君子人格蕴涵着浓郁的道德精神,是儒家师德的修养目标。从理念层面,它以追求仁道为价值旨归,以合于天命的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从规范层面,它以“有教无类”为基本原则,以“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为具体规范;从实践层面,它以博文约礼为修养路径、躬行身教为修养方式、以忠信为修养内容。深入挖掘儒家君子人格的伦理内涵,对于破解师德建设困局,加强新时代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儒家;君子人格;师德修养
君子人格是儒家提出的人格修养目标,是调节宗法伦理关系、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标准,是修养者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的现实道德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是知识分子追求的道德人格范式,也是儒家关于师德修养的目标。当前教育教学和师德建设中,存在师道缺尊现象,即不少教师缺乏当老师的尊严感和庄重感等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教育伦理关系失衡,根本危害是师风与学风双衰落,师德与学德双缺损,妨碍学生受到应有的教育和实现应有的全面发展”[1]。新时代就是要让师德成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与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师德修养资源,深度挖掘儒家经典文本,还原这些资源的真实历史道德内涵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儒家君子人格的师德修养理念
(一)追求仁道的价值旨归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段文字指出了君子所求之道就是仁道,孝悌乃行仁的根本。“仁”就是真实的情感,其主要内容是爱人,“仁者爱人”。仁爱最初是源于血缘关系的亲亲之爱。相应的,孝悌也就成了仁最根本的道德要求,从孝悌开始加强自身修养,以维持宗法等级秩序。仁不仅是亲亲之爱,还是一种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无私之爱。因为“仁之方”是推己及人的忠恕,所以,希望个体完善就应推及到每个人能实现自身完善,相应地,教育人、帮助人实现自身完善就成了仁的应有之义。
儒家对仁道的追求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直指日用伦常。“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这里的“文”是指“六艺”之文,“学”是狭义之学,专指学文,教育者要告诉教育对象弄清德行与文、艺的本末先后顺序,以先尽职修德为主。“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3]56孔子弟子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这里“未学”的“学”指的也是学文,而能行孝悌忠信之学,则是广义上的学,是一种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是从整体上来讲的学,体现了孔子教育伦理追求的致道之学。正如游氏所言:“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能是四者,则于人伦厚矣。学之为道,何以加此?子夏以文学名,而其言如此,则古人之所谓学者可知矣。”[3]57因为贤贤、事父母、事君、交友等是人伦的主要方面,必须凭借诚来实行,学的目的是达到易色、竭力、致身、有信的境界。可见,子夏强调的学仍然是与人伦之道相适应的务本之学。
君子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成就仁之道为学习目的。“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这里的“道”就是为仁之道,也即师德修养之道。它一方面突出了学对于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君子之学是为求仁道,“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所以,君子所学不仅是实践技艺、典章著作,更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是成仁成德之学。君子求仁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维护现实秩序的需要,如果说自身道德人格的完善是克己,那么追求理想社会秩序则是复礼。
(二)合于天命的性善倾向
儒家基于对人性的认识提出了君子人格的修养目标。与孟子道性善,荀子讲性恶不同,孔子并没有明确讲性恶还是性善,只讲“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但通观《论语》,我们发现,孔子所论之性与天道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其师德观的前提。在《中庸》里,他更是将天道、人性与教育一体化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强调以先天之性的相近作为后天习善的基础,指出了师德修养目标即君子人格实现的可能。“性是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3]200孔子还多次强调人的德性是天赋的:“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孔子的“言必不能违天害己”[3]113说表明了他对天赋之德的自信。“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这里的“文”其实就是道。“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不曰道而曰文,亦谦辞也”[3]125,这里还是讲人具有天赋之德,所以不能违天害己。孔子的师德观正是建立在天命之德和人性相近的基础上的。
“诲人不倦”中的“诲”字,《论语》中出现了5次。其中,有4次讲的都是诲人不倦的优秀道德品质。“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这虽是孔子自谦的话,却表明了这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3]108孔子诲人是出于对人的劝善。在他看来,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仁之成德,虽难其人,然学者苟能实用其力,则亦无不可至之理。”[3]79其实,这些论述讲的都是为仁由己的道理,实现“仁”之德关键是要有学习的志向并努力践行。
二、儒家君子人格的师德修养规范
(一)“有教无类”的基本原则
儒家以博文约礼为君子施教之路径,也是师德修养之路径。孔子的弟子颜渊说:“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即是说,依受教育者已有的水平而循序渐进地进行诱导,既博之以文,又约之以礼就可以养成君子人格。孔子认为,“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3]65,这是说,君子是一种掌握很多知识的完美人格。当时也有人赞孔子博学而惜其无所成名。“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但孔子认为自己是博学的,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这里,孔子强调自己是“未尝妄作,盖亦谦辞,然亦可见其无所不知也”[3]113,并在评价其弟子子贡时说:“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公冶长》)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博学是君子应当具备的品质。孔子所主张的博学,包括一切典章制度和著作义理,具体来讲,包括孔子致力整理修订的“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包括周朝贵族教授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博学就是经典与技艺的结合,孔子尤其重视经典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具体规范
儒家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师德修养的具体规范。孔子认为好学对于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俛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3]111可见,孔子非常看重教育者的好学德性。在诸多弟子中,孔子唯有对颜渊许以好学,连擅长文学的子夏等都不曾获此赞许。在回答鲁哀公和季康子的提问时,孔子均表示在其弟子中只有颜回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在这里,孔子口中的所好之学,是广义之学,并非仅仅是学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这里的“不厌”“不倦”的正是学与教、圣与仁之道,而此道是无止境的,所以要毕生去求取。其中,“知圣与仁其名,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其实。孔子辞其名,居其实,虽属谦辞,亦是教人最真实话。圣人心下所极谦者,同时即是其所最极自负者”[4]195。
1.2.3 磁珠分选 采用MojoSortTM Human CD8 T Cell Isolation Kit(BioLegend公司)分选外周血CD8+T细胞,具体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紫花苜蓿中活性成分的功能及分析测定技术研究进展……………………………………………… 许卫萍,张 莹,张 林(128)
那么,如果承认天命之德就意味着德性是先天的,是否就容易否定后天修习的作用?或者说,生而美质是否还需要学习?对此,孔子做了肯定的回答:“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这里“忠信”就是天命之德,但是他仍然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夫子生知而未尝不好学,故言此以勉人。言美质易得,至道难闻,学之至则可以为圣人,不学则不免为乡人而已”[3]94,说明人尽管具有天赋的德性,或者说本性良善,但这只不过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要想有进一步的成就,达致更高的道德境界,就必须辅之以后天的勤奋学习。
孔子为什么能学而不厌?这要从孔子对知的认识来讲。孔子认为知是君子的三达德之一。从心理的因素来看,如果说仁是情感、勇是意志,知则是君子的理性品质。在孔子那里,知包括知晓人之为人的道理和掌握为人处事的智慧两个层面,前者指的是认识层面,后者指的是实践层面。另外,孔子认为知有不同层次的气质表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生知,学知以至困学,虽其质不同,然及其知之,一也。故君子惟学之为贵。困而不学,然后为下。”[3]197孔子认为自己不是那种不学而知的人,并以此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关于孔子是否是生而知之,后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此语是在阐明一个事实,即“盖生而可知者义理尔,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实也”[3]111。所以,孔子认为要努力学习以“验其实”。“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朱熹注云:“君子所以学者,为能变化气质而已……盖均善而无恶者,性也,人所同也;昏明强弱之禀不齐者,才也,人所异也。诚之者所以反其同而变其异也。”[3]36可见,孔子学而不厌,一方面是出于验证礼乐名物、古今事变,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掌握人之为人的道理和修习为人处事的智慧,是出于对自身道德完善的需要。
其次,教师应创造契机让家长提建议,并适当采纳。既然班级群是大家的,那么就应该在管理方式和运行过程中有所体现。家长群体蕴涵巨大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发挥家长群体的潜在价值:一是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鼓励家长通过自愿等途径参与到班级群的管理中来;二是积极发动家长给教师和学校提建议,并及时向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反馈。
在孔子那里,诲人不倦不是外在的道德他律,而是出于教师自身情感和认识的道德自律。“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爱而知劳之,则其为爱也深矣。忠而知诲之,则其为忠也大矣。”[3]171孔子认为教师辛勤劳动、自愿付出,是出于爱人,而诲人不倦则是出于忠,是为尽己。诲人不倦究竟是忠还是仁?其实在孔子看来,二者是统一的。作为一种辛勤劳动,诲人不倦既是尽己之忠,也是爱人。这里阐明了孔子诲人不倦的内在心理机制,即“教师要有奉献勤勉的精神、热情耐心的态度、激励欣赏的心态。唯有如此之精神,才能真诚地工作、真诚地奉献”[6]。
三、儒家君子人格的师德修养实践
儒家的君子人格不仅体现为师德修养理念、师德修养规范,更是一种师德修养实践,具体表现为博文约礼与躬行身教。
(一)博文约礼:儒家师德修养路径
儒家以“有教无类”为师德修养原则。所谓“有教无类”,即指无论华夏与四夷,不分贵族与平民,人人都可以受教育。按孔子的说法,只要“自行束脩以上”(《论语·述而》)即可成为他的学生,以致于“孔门富如冉有、子贡,贫如颜渊、原思,孟懿子为鲁之贵族,子路为卞之野人,曾参之鲁,高柴之愚,皆为高第弟子,故东郭惠子有‘夫子之门何其多杂也?’之疑”[4]423。在此之前,“学在官府”,受教育权为贵族所垄断,官学只对贵族子弟开放,教育活动遵循的是“有教有类”的伦理原则,“中原华夏族的统治者把四方蛮夷视为‘其心必异’的‘非我族类’,甚至视同‘豺狼’,岂能以异类豺狼作为教育对象。而在华夏诸族中受奴役的庶人也是被排除在国学大门之外的”[5]。所以,“有教无类”的原则在教育对象的确定上是大胆革新,是对旧制度的突破。孔子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思想,一方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因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论语义疏·卫灵公》)的看法。钱穆对孔子的“有教无类”原则的解读说明了这一点:“人有差别,如贵贱、贫富、智愚、善恶之类。惟就教育言,则当因地因材,掖而进之,感而化之,化而成之,不复有类。”[4]423所以,孔子能够破除“有教有类”的陈规而秉持“有教无类”的师德修养原则,力行“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荀子·法行》),在当时是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的,而在没有贵贱之分但仍有贫富差别的今天,这一原则对教育者的师德修养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道路与桥梁路线设计中,考虑到施工建设的覆盖范围较广,而且地理条件可能十分复杂,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贯彻执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考虑道路桥梁的耐受性和安全性问题。具体来讲,设计人员必须基于基本情况制定了多套方案,通过对比分析以及数据计算选择出最合适的一套方案。
儒家视躬行为君子的优良品质和修养方法,也把它作为师德修养的方式。“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这虽是孔子自谦的话,认为自己象君子一样身体力行还做得不够,但是,他将躬行视作比学文更高的一个层次:“文者,诗书六艺之文,所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盖先教以知之也。知而后能行,知之固将以行之也,故进之于行。”[8]在《论语》中,孔子将言与行相并提论,以示其对君子躬行品质的重视。躬行强调要先行后言、言行一致,反对先言后行或言而不行,即“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认为只有真正做到“言如行”“行如言”,才能体会行比言更重要。古人在这方面体会甚深,深知行难言易,即“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八佾》)。在回答子贡的提问时,孔子明确指出君子不仅要行动重于言语,“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而且要谨言慎行、行动敏捷,即“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否高尚,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听言观行,圣人不待是而后能,亦非缘此而尽疑学者,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3]88“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可见,孔门子弟重行,“前有所闻,未及行,恐复有闻,行之不给”[4]123。由此可见,躬行实际上是一种道德实践,也表明儒家道德教育的实用性、生活化,德性、德行的养成均源于生活实践。
(二)躬行身教:儒家师德修养方式
但是,对于培养君子人格,仅仅依靠多闻多见、广泛学习各种人文知识是不够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君子学欲其博,故于文无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动必以礼。如此,则可以不背于道矣”。就是说,君子不仅要广泛学习各种人文知识,而且还要到实践中去学习,接受实践的检验。“礼之为礼,首先在于它能否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是礼的根本原则;其次才是理顺人与人的关系;再次是使各种祭祀皆得其体;复次是使一切行为适得其宜;最后是使各种枝节问题也能处理得妥当相称。”[7]如果仅仅是学习而不能应用,则所学是无用的。“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正如钱穆所说:“孔门设教,主博学于文,然学贵能用。学于诗,便须得诗之用,此即约之以礼也。若学之不能用,仅求多学,虽多亦仍无用,决非孔门教人博学之意。”[4]332
儒家对躬行之德的重视体现在教育中就是强调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因为,“统治者自己的真实言行是国民道德行为的实际榜样,教师自己的道德品貌对学生有重大影响……要求学生做到的道德规范,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以身垂范,给学生作出榜样”[9]。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按照钱穆的说法,“孔子提醒学者勿尽在言语上求高远,当从行事上求真实。有真实,始有高远。而孔子之身与道合,行与学化。其平日之一举一动,笃实光辉,表里一体,既非言辨思议所能尽,而言辨思议亦无以超其外”[4]186。这精辟揭示了孔子主张在教育中行与学化为一体的思想,“作、止、语、默无非教也”。这虽不能说孔子已自觉到了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精神,但是其努力在教育中让道德走进生活,让本于人心的道德达于人道之中却是不争的事实。
儒家以君子人格为修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师德思想,产生于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现实,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其蕴涵的具有普遍性价值的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为当下道德教育和师德修养所用,有助于我们确立仁爱的教育伦理目标,树立公平的教育伦理原则,明确勤教乐学的教育伦理规范,开展重博学、重身教、重德性的教育伦理实践,为当代师德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文化滋养。
吕剧曾名“化妆扬琴”、“琴戏”等,是山东省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戏,以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唱腔、鲜明的特色而深得广大群众喜爱,流传区域广、影响大。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吕剧更是与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等剧种比肩齐名,被称为全国八大地方剧种之一。
参考文献:
[1]钱广荣.为师当自尊:师德师风建设的立足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83-86.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8-05-03(2).
[3]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4]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钱焕琦,刘云林.中国教育伦理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43.
[6]张勤.美德及美德教育浅谈[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2):28-32.
[7]杨明.个体道德·家庭伦理·社会理想——礼记伦理思想探析[J].道德与文明,2012(5):60-64.
[8]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38.
[9]王正平.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56.
中图分类号:B821;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014(2019)01-0006-05
DOI:10.16514/j.cnki.cn43-1506/c.2019.01.002
收稿日期:2018-11-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社会转型期国民人格塑造研究”(16BZX11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机制研究“(2016SJB710089);盐城师范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会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6YCZDJZ003);盐城师范学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究项目“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农村培育研究”(17YCZX016)。
作者简介:
张晓庆,男,山东费县人,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伦理、生态伦理;
刘楠楠,女,山东周村人,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张群喜)
标签:孔子论文; 论语论文; 儒家论文; 君子论文; 师德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武陵学刊》2019年第1期论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近代社会转型期国民人格塑造研究" (16BZX11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机制研究" (2016SJB710089) 盐城师范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会重点项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6YCZDJZ003) 盐城师范学院"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专题研究项目" 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农村培育研究" (17YCZX016)论文; 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论文; 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