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梅山东省无棣县第三实验学校251900
摘要本文阐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活动空间、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供学生表现空间、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今,我国正努力向纵深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创新能力已成为新世纪人才素质要求的核心之一。创新是信息教育发展的源动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长期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开发学生活动空间
充分拓展学生学习活动空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对全体学生而言: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空间。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讲究师道尊严,认为老师是绝对的权威。严重禁锢学生的活动空间,学生带着非常紧张的情绪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以朋友的身份以情施教,寓教于乐,在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要尽可能保证每个学生的活动空间不被他人侵占。
在教学中,老师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让少数学生侵占多数学生的活动空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允许有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传统的教学,总是用一把尺子去量度不同品质的学生,课堂上用一个进度施教,一个难易程度知识传授,结果"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消。其实质就是限制了一部分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对学生学习热情也造成了伤害。比如在进行文字处理(使用Word应用软件)一章中的输入文章教学中,我将学生要输入的内容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小散文,一种是唐诗。小散文让原本就会输字的学生完成,唐诗让才开始接触汉字输入的学生,这样,输字速度快的学生,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他们的任务是不成问题的。而唐诗的输入字数比较少,就不会让输字速度慢的学生失去信心。这样就可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了思维积极性就能更好的挖掘出学生个体的创新潜能。
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室有限空间的约束,培养其创新能力。1、留给学生独立的思维空间。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教师要鼓励学生顺着自已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千万不要去左右学生的思维,防止为了保证学生少走弯路而急不可奈地去指导学生。只有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展现出来,教师才能对其种种思维方法的合理性做出正确的评价,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注意扩展思维的广度。教学中,教师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摆脱原有定势思维的束缚,不断扩展思维的广度。通过发散思维的培养达到扩展思维广度的目的。例如在进行Word应用软件中的编辑文本之命令“查找与替换”,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先选择“编辑/查找……”命令,然后再选择“编辑/替换……”命令,自己进行对比分析学习正确的操作。3、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思维的深刻性是思维品质的基础。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当思维遇到障碍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迅速转向,执果索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提供学生表现空间
我们要在教学中提供学生表现的空间,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得不到表现、认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创新意识就得不到强化,创新的动机也会慢慢消失。因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展现创新的才能,体现创新的乐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在着重讲明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及提示有关材料基础上,把熟练掌握操作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体验智力劳动甘苦的空间,从而激发其探索精神,使其创新思想得到培养。创新素质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培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而且培养成效有时也不一定能在试卷中看到,要想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通过培养做出惊天动地的创造发明,也是不现实的。但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素质的培养效果必定见之于学生未来的创造性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必定见之于中华民族未来的强盛发达,科技经济的飞跃发展之中。
四、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能推动人们去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挥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有能够引起追求,追求又能把“在每个年轻的心灵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引爆,从而形成巨大的求知力量。
在学习高级语言BASIC编程时,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很难让学生对其感兴趣,入不了门,老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觉得“有趣”、从而“想学”、到最后“要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要学生编写程序之前,我自己先编几个趣味性程序让学生观摩。如由多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一个有趣的动物,让计算机边画边发出该动物的叫声,看起来似乎很复杂,再引导他们看老师编写的源程序――短短的几行,这时我会问他们:“看到这寥寥的几行语句能完成这些功能,你们说BASIC语言难不难学?”肯定会有许多学生感到太简单了,就这样一下子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时,让学生自由讨论:在你们眼里BASIC语言能做些什么工作?有的说可以画画,有的说可以做游戏,有的说可以让计算机唱歌,有的说可以做统计,有的说可以做计算等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是根据书上写的,或是老师讲的,来知道BASIC语言能做,该做什么,而是在某种引导或启发下自己去想象、去发现、甚至去发明它的功能,他们的知识创新能力在经意中就得到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实践性、直观性、新颖性、创造性等鲜明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了信息化教学环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当前大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就是要树立现代信息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以情景体验为核心,创新教学手段,学生通过不同领域的学习,学会思维,才能够充分认识到各个领域存在何种知识,它们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如何展示的,价值何在,以及各门学科之间彼此相通的思考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展示才能个性的多元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成为基础厚实、个性鲜明、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