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演替论文_赵华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次生演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物群落,植被,群落,土壤,松林,梁山,次生林。

次生演替论文文献综述

赵华晨[1](2019)在《长白山森林次生演替驱动的土壤有机碳氮库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森林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和碳封存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北叁大林区之一,拥有着较为完整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林区最重要的顶级群落。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阔叶红松林逐渐被杨桦次生林取代。次生演替是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库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杨桦幼龄林、杨桦中成林和硬阔叶老龄林为例,通过严格的样地对比途径,系统研究了森林土壤有机碳、氮的数量分布及其协同积累特征,探讨了次生演替导致的温带森林土壤碳库和碳汇效应变化及其碳氮耦合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种林型下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在表层最高,随土层深度而显着递减。除杨桦幼龄林外,其余叁种林型下0~5 cm 土层有机碳含量均值高达100g.kg-1以上,5~10 cm 土层有机碳均值也高达50g·kg-1左右;0~5 cm 土层全氮含量均值达5.4~8.3g·kg-1,5~10 cm 土层全氮均值也高达3.1~5.9g·kg-1左右,表明表层0~10 cm是有机碳和全氮的主要聚集层,碳氮的表聚特征明显。土壤C/N同样在表层最高,随土层深度而显着递减。表明表层土壤有机碳积累速度高于全氮,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2)不同林型间比较,在0~20 cm 土层,有机碳、氮含量为硬阔次生老龄林>杨桦次生中龄林>原始阔叶红松林>杨桦次生幼龄林。20~60 cm 土层,四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差异不显着。在0~5 cm 土层,C/N 比为阔叶红松林>中成林>老龄林>幼龄林,5~10 cm 土层C/N与上部土层趋势基本相同,但幼龄林与老龄林差异不明显。10cm以下土层四种林型差异不明显。这表明,次生演替或林型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C/N的影响仅表现在土壤表层或亚表层,演替过程有利于有机碳氮数量的增长。(3)杨桦中成林和硬阔叶老龄林上部土层有机碳含量对下部土层的影响高于其它两种林型,而这种影响仅表现在土壤表层或亚表层,深层土壤仅表现出一定的相关趋势,但在统计学上未达到显着水平。四种林型的这种差异,可能部分地与土壤动物活动、林木根系分布等因素有关。土壤有机质的混合作用或均腐化作用可能在杨桦中成林和硬阔叶老龄林中更为明显。(4)四种林型不同土层的有机碳和全氮均表现为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土层间比较,0~5cm、5~10cm 土层(尤其前者)中全氮对总有机碳的决定系数明显小于下部的10~20cm、20~40cm 土层,说明相对于上部土层,下部土层有机碳的积累更高程度上依赖于全氮的积累(5)不同林型间比较,除阔叶红松林0~5cm 土层外,其余各土层有机碳氮均表现为显着或者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四种林型下部土层(10~20cm、20~40cm、40~60c m)碳氮关系差异不大,说明林型或次生演替对土壤碳氮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表层。(6)四种森林类型土壤总有机碳与C/N在表层(0~5cm、5~10cm)也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表层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土壤(样地),其有机质的C/N值也会较高(相对贫氮)。对于正常的下部土层(非埋藏),其有机质的C/N值是相对稳定的,样地间有机质的积累差异可能主要由有关成土过程(淋溶淀积作用等)的强度或其它随机因素所决定。(7)相较于有机碳,氮的分布更倾向于重组组分,重组有机碳(有机质)积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含氮有机物积累。林型间轻组有机碳、氮储量并无显着差异。然而,杨桦次生林重组有机碳、氮的含量、储量及分配比例却都显着高于阔叶红松林杨桦次生林轻组、重组组分的C/N值略低于阔叶红松林,其轻组、重组(尤其轻组)组分中氮对有机碳的决定系数也比阔叶红松林高。表明杨桦次生林在相对富氮的重组组分中分配了更高比例的有机碳、氮。(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白丽,范席德,王洁莹,赵发珠,薛科社[2](2018)在《黄土高原草地次生演替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对植物群落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撂荒地(作为对照),自然演替20a、30 a和40a后的草地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黄土高原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与微生物群落特性的动态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草地次生演替过程中,植物覆盖度、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生物量和生物量碳自演替初期至演替40 a分别增加了47.13%、41.20%、13.40%、10.34%、54.55%和11.85%,且均呈显着增加的趋势。随着植物群落的次生演替,细菌多样性整体呈现出显着增加的趋势,细菌相对丰度在1%以上的优势类群是放线菌(Actinobacteria)(34.8%)、变形菌(Proteobacteria)(26.0%)、酸杆菌(Acidobacteria)(15.0%)、绿弯菌(Chloroflexi)(7.5%)、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8.7%)、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e)(1.6%)、拟杆菌(Bacteroidetes)(2.1%)、疣微菌(Verrucomicrobia)(1.1%)和浮霉菌(Planctomycetes)(1.0%);真菌多样性在各演替阶段均呈增长趋势,但不同演替年限间没有表现出显着性差异,真菌相对丰度在1%以上的优势类群是子囊菌(Ascomycota)(67.19%)、担子菌(Basidiomycota)(16.23%)和接合菌(Zygomycota)(10.43%)。此外,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特性呈显着正相关,放线菌、变形菌、酸杆菌、芽单胞菌、硝化螺旋菌、浮霉菌和担子菌均与植物群落特性呈显着相关。总之,在草地次生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之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调控着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周正虎[3](2018)在《养分添加和次生演替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微生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分解者,其生存和生长策略、群落结构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以及碳(C)、氮(N)、磷(P)等元素的循环,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传统的植物及群落生态学相比,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因微生物个体微小、数量庞大、群落结构复杂而进展缓慢。为此,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应用宏观生态学理论解释土壤微生物介导的生态学过程。本文采用野外试验、室内培养和整合分析等方法,测定了养分添加和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验证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演替理论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首先通过中国东北温带帽儿山地区两种森林(天然阔叶林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人工林)的养分添加实验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对化学计量不平衡性(即土壤C:N:P和微生物C:N:P之比)的适应机制,探索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在土壤微生物中的应用。之后,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帽儿山地区次生演替(农田—灌草地—森林)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探索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演替理论能否解释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趋势。最后,为了验证帽儿山地区的案例研究结果的普适性,运用整合分析手段分别研究了全球尺度上养分添加和次生演替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氮添加显着改变了温带天然次生林和红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C:N:P化学计量比,即降低了微生物C:N,但增加了微生物N:P,表明土壤微生物并不是保持严格的内稳态,微生物生物量C:N:P化学计量比会随土壤养分条件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可塑性。N添加抑制了与N获取相关的胞外酶活性,却增加了与C或P获取相关的胞外酶活性;P添加抑制了与P获取相关的胞外酶活性,却增加了与C或N获取相关的胞外酶活性;这些结果说明,微生物在受某种元素限制时会增加获取该元素的胞外酶的合成,支持了资源分配理论,N添加抑制了微生物代谢熵(即微生物呼吸与微生物生物量之比),表明N添加增加了微生物对C的利用效率。通过整合分析全球454个氮添加实验发现,N添加降低了微生物生物量C:N和真菌细菌比。进一步的基于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添加主要是通过增加土壤N可利用性(即通过化学计量学途径)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土壤酸化途径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总之,帽儿山地区的养分添加实验和全球整合分析结果均证实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可以通过调整微生物生物量化学计量比、胞外酶化学计量比、群落组成结构、元素利用效率来适应养分添加诱导的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的变化。帽儿山地区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代谢熵随着次生演替进程而逐渐增加。微生物代谢熵随着土壤C:P和N:P的增加而显着增加,但随着微生物生物量C:N和C:P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微生物代谢熵和化学计量不平衡性(即土壤C:N:P和微生物C:N:P之比)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这些结果表明,微生物对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适应机制可以预测该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趋势。为了验证该结果的普适性,整合分析了全球85个演替序列的结果显示,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遵循宏观演替理论,即:随次生演替进程,土壤微生物代谢摘逐渐降低,而土壤微生物熵(即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碳之比)显着增加;作为r-对策者的细菌群落在演替初期占优势,而作为K-对策者的真菌群落在演替后期占主导。同时还发现,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C:N显着增加;土壤C:N的快速增加伴随着微生物代谢熵慢速降低和微生物熵慢速增加,但会导致真菌:细菌的快速增加。这些结果说明,化学计量学理论对演替理论作了补充,解释了全球不同次生演替序列之间微生物生长、代谢和群落组成演替动态的变异性。综上所述,本文基于野外试验、室内培养、整合分析等方法,通过养分添加和次生演替等两个案例,探索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演替理论在土壤微生物中的应用,推进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展示了宏观生态学传统理论在研究土壤微生物介导的生态过程中的应用前景。同时建议,未来研究需重点理解全球变化情景下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化学计量、元素利用效率对土壤生态学过程的影响,深入理解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8-03-01)

狄晓慧[4](2017)在《黄土高原次生演替过程中植被恢复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生态系统,近二十年利用退耕还林还草来进行生态系统重构,土壤质量有所改善,效果显着。本研究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次生演替过程中植被类型、植被恢复年限、不同根域及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探讨植物和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植被类型、植被恢复年限以及环境因子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6S rRNA基因测序得到的主要细菌门类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占所有细菌门类的50-64%,ITS基因测序得到的主要真菌门类是Ascomycota、Basidiomycota、Zygomycota和Glomeromycota,其中子囊菌门占所有真菌门类的50-80%。基于16S rRNA基因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环境因子的影响力最大,其中有机质、全氮和有效钾对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起到显着作用,其次是不同植被恢复年限;而对于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异,不同植被类型对真菌群落影响最大,其中刺槐和其他植被类型以及14和40年间、14和33年间均有显着性差异,其次是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和环境因子的影响。总之,植被类型、植被恢复年限和环境因子共同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16S rRNA基因所指示的细菌群落结构更多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而真菌群落更多被植被类型所影响。(2)对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不同根域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表明不同根域对真菌群落的影响比较小,alpha多样性指数在根外、根圈、根际均没有明显的变化,对群落变异进行分析表明只有根和其他部位有显着差异。对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不同根域的细菌和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表明木本和草本植物的alpha多样性变化规律一致,在根圈和根外alpha多样性指数最大,根际和根系中逐渐减小;木本植物根外和根圈的群落多样性组成无显着差异,其他根域两两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而草本植物不同根域的细菌和古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两两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木本植物根外-根圈-根际-根系的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呈现递减趋势,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呈现递增趋势,放线菌门在木本植物根外-根圈-根际中逐级递增,在根系中大幅减少,草本植物中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根外和根圈中基本相同,酸杆菌门在根际和根系中相对丰度明显减少,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在根际有所增加,在根系中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很低,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通过共发生网络图分析,木本和草本植物根外-根圈-根际-根系的网络复杂度呈现逐渐递增趋势,而木本植物根外-根圈-根际网络复杂度的递增趋势比草本植物更缓慢。(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耿兆鹏[5](2017)在《阔叶红松林次生演替旱生序列典型群落土壤呼吸及凋落物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始阔叶红松林是中国温带地区典型的地带性群落类型,蒙古栎次生林是其旱生序列次生林类型之一,对于这两种群落类型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特征和凋落物分解的研究有助于准确评价该地区的碳循环特征。本研究主要测定了2015年和2016年2个生长季原始阔叶红松林和蒙古栎次生林土壤呼吸(R_S),并量化了土壤呼吸的各个组分(异养呼吸R_H和自养呼吸R_A),测定了了土壤10cm处温度以及土壤含水率,明确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此外还研究了红松与蒙古栎凋落物的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群落类型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土壤呼吸的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而最小值则出现在5月或10月。其变化主要受土壤温度的影响,土壤呼吸值与土壤温度之间的相关性显着,而与土壤湿度之间的相关性则不显着。土壤10cm处的温度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值48%~79%的变异,表明土壤温度是影响该地区原始阔叶红松林和蒙古栎次生林土壤呼吸的关键性因子。对于温度敏感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Q_(10)值>蒙古栎次生林土壤呼吸Q_(10)值,而在单一群落类型中的比较,R_(A )Q_(10)值>R_S Q_(10)值>R_H Q_(10)值。原始阔叶红松林和蒙古栎次生林R_S年平均速率分别为2.99μmol·m~(-2)·s~(-1)和3.35μmol·m~(-2)·s~(-1),R_H年平均速率分别为2.08μmol·m~(-2)·s~(-1)和2.57μmol·m~(-2)·s~(-1),R_A年平均速率则分别为0.91μmol·m~(-2)·s~(-1)和0.78μmol·m~(-2)·s~(-1)。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总呼吸以及土壤异养呼吸呼吸略低于蒙古栎次生林,而原始阔叶红松林自养呼吸略高于蒙古栎次生林自养呼吸。原始阔叶红松林和蒙古栎次生林R_S年通量分别为670.43 C·m~(-2)·a~(-1)、706.87C·m~(-2)·a~(-1),R_H年通量分别为462.92 C·m~(-2)·a~(-1)、540.42 C·m~(-2)·a~(-1),R_A年通量分别为188.37C·m~(-2)·a~(-1)、157.09 C·m~(-2)·a~(-1)。蒙古栎次生林R_S、R_H年通量略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且差异显着。由此表明,随着旱生演替的正向进行,森林碳通量有减小的趋势。凋落物分解实验表明,红松凋落物的年分解系数、半衰期、周转期分别为0.43、1.62年、12.38年,而蒙古栎次生林的年分解系数、半衰期、周转期分别为0.53、1.29年、9.88年。蒙古栎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快于红松凋落物,加之蒙古栎次生林的凋落物产量大于原始阔叶红松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呼吸值的大小。(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4-01)

黄红英,阮锦祥,钟文聪,李栋,蔡暖华[6](2017)在《重金属污染弃耕农田次生演替植物群落组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铜(Cu)镉(Cd)混合污染弃耕农田演替修复能力,同时为筛选耐酸耐Cu、Cd污染的耐受性及富集性强的植物提供依据.2014年冬季至2015年夏季对韶关市曲江区沙溪镇的坝心村和大东村断水弃耕前的农田、藕田、池塘和水渠进行了弃耕演替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分别对共抽取5 000样方样地达到面积5 ha,共鉴定16科38种植物.弃耕后因水源及人为干扰因素导致弃耕田往沼泽湿地与旱地2个方向演替,撂荒隔断水源的水田变为旱地,弃耕后靠近水源的水田演替成沼泽湿地,湿地植物群落以芦苇、芦竹挺水多年生植物为主,构成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演替阶段;旱地植物群落组成与弃耕年限相关,弃耕时间短(5年内)的植物群落以一年生植物为丰富,垂直分布不明显;弃耕时间长(10年内)的以多年生草本为优势,垂直分布呈现多年生丛生草本植物为顶层,底层为苔藓植物和一年生阴生植物.飞蓬、胜红蓟、牛筋草、铺地黍、野葛藤、斑茅及苎麻成为旱地演替的优势植物.(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童丽丽,许晓岗[7](2016)在《废弃采石矿区次生植被演替动态变化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我国亚热带地区废弃矿区的植被自然恢复演替序列,采用了"空间与时间相对等"的方法,选取了9个长江沿岸不同时期的废弃采石矿区的崖壁的植被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植被的恢复情况均与采石场废弃的时间呈显着相关性。在植被的早期恢复阶段,前3个优势科有菊科、蝶形花科、蔷薇科。大部分植物的定居与采石矿场在开采的过程中形成崖壁上的空洞与裂纹有关。大多数乔木可以直接到达并定居在崖壁上一些不规则的、微凹或微地形处,因此那里的植被能够演替到乔木阶段。(本文来源于《金陵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柴永福[8](2016)在《黄土高原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群落构建过程对于解释物种共存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大量研究已经基于生态位理论(niche theory)和中性理论(neutral Theory)研究了不同生态系统群落的构建机制,但是直到现在对群落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理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演替是动态中的群落构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来研究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在群落物种组成过程中的作用。探索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构建机制及其变化,分析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构建的影响,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针对黄土高原森林区从一年生草本群落到顶极群落6个演替阶段的完整演替系列群落,基于多个维度的功能性状,结合群落属性、物种多样性、谱系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环境因子的变异格局,通过构建零模型、群落性状梯度分析等方法,检验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以及环境过滤和相似性限制在各个演替阶段群落构建中的相对贡献,探讨在群落水平上功能性状对环境的响应,阐明环境因子对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构建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物种水平上扩散限制和其他随机过程在群落构建中占主要优势,而确定性过程(包括非生物环境过滤,竞争相互作用)决定了哪些属性、谱系组合出现在样地中。主要结论如下:(1)在黄土高原植被演替的过程中植物的进化历史已经在群落构建过程中植入了长期的进化印记。演替后期的群落更加谱系汇聚,群落间谱系周转较低;演替早期的群落谱系周转高,谱系发散。灌木阶段是谱系发散到汇聚的过渡阶段。从灌木到顶极群落的演替过程中,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表现出了不同的构建过程;木本植物的谱系结构总体表现为谱系汇聚,而草本植物表现出了发散或者随机。(2)黄土高原植被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属性之间同样存在资源投资上的权衡关系。演替早期的群落拥有快速获取和利用资源的功能属性,处在经济型谱的“快速投资-收益”端;随着演替的进行,后期群落的木本植物和常绿植物增加,植物把更多的资源投资在营养的储存和结构防御上,减少了对呼吸作用等功能的资源投入,多数物种处在经济型谱的“缓慢投资-收益”端,使得整个群落表现出了资源保存型策略。这体现了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根据其功能需求在群落内物种功能性状之间进行的资源权衡配置。这些结果也为未来从叶片经济型谱上升到植株、群落水平经济型谱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基于15种不同的功能属性,黄土高原植物整体能构成一个连续的植株经济型谱。这个经济型谱主要由各器官相关的结构和化学属性共同确定,能有规律地反映植物资源权衡策略从缓慢投资收益型到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转变的连续变化。而且,随着演替的进行,植物对最优属性组合的选择不同,器官在资源权衡上的不同,导致了不同演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植株经济谱。(4)叶属性和其他属性间的依赖性在群落内和群落间表现出了不同的模式。总体来讲,群落间的依赖性要强于在群落内的依赖性。因此,在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确实存在非中性的、与资源和环境相关的生态学过程(生物过滤、生境过滤),这些过程影响着物种器官间和器官内的功能权衡,从而影响群落的属性结构。(5)在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过程中,系统发育只控制了属性的α部分(群落内的变异),并不能控制属性的β部分(群落间的变异),说明系统发育对群落内物种属性的组成有明显的影响,而对群落间物种的周转影响不明显。属性生态位宽度无谱系信号的结果也表明,系统发育并不能控制物种属性在黄土高原的分布宽度。(6)在黄土高原森林的次生演替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不同的属性表现出的构建模式不同。对于化学计量学属性(根、茎、叶的碳、氮、磷含量),沿着演替梯度会从演替早期群落属性的发散转变为后期属性的汇聚。说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环境过滤对这些属性的过滤作用增强。随着演替年龄的增加,群落种子的属性和植株高度都表现出属性的发散,表明了竞争排斥(相似性限制)作用的增加。冗余分析的结果也显示,高的pH和硝态氮含量促进了早期群落化学计量学含量的发散;而高的氨氮含量促进了后期群落比叶面积、种子重量的发散。总之,在黄土高原森林的次生演替过程中,物种水平上扩散限制和其他随机过程在群落构建中占主要优势,而确定性过程(包括非生物环境过滤,竞争相互作用)决定了哪些属性、谱系组合出现在群落中。本研究有望提供暖温带森林演替过程中群落构建机制变化的新证据,对丰富群落构建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可为该区植被的恢复重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06-30)

李雪洮[9](2016)在《石羊河下游退耕地植物群落次生演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时空替代法,以石羊河下游不同退耕年限的退耕地中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物群落的相关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石羊河下游不同年限退耕地植物群落中共出现13个科、31个属、37种植物。其中,菊科(6属7种)、蒺藜科(5属7种)、禾本科(5属5种)及藜科(4属6种)植物的物种数最多,共占总属、种的64.51%和67.57%。植物群落中草本层的优势种为滨藜、画眉草、碱蓬、骆驼蓬、五星蒿,灌木层的优势种为白刺、红砂、红柳、黑果枸杞、线叶柳。(2)在退耕1~50年间,石羊河下游退耕地内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大,退耕地内的植物群落大概经历了滨藜—骆驼蒿—芦苇—碱蓬+骆驼蒿—黑果枸杞—白刺—盐爪爪的演替过程;在演替中,植物群落内的主要物种是由藜科的杂草滨藜开始的,之后依次演替为1年生草本群落、多年生草本群落和多年生草本与木本群落,在退耕50年以后,演替成为灌木群落。随退耕年限的增加,群落中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和Alatalo指数总体上均呈波动式减小的趋势(3)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的变化有差异性且变化趋势相似,呈波动式变化;速效P、速效K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没有明显的差异,呈缓慢增长状态。且在演替期间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养分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Margalef指数与有机质呈极显着相关,与速效K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全N呈显着相关,与速效P间显着性不明显;Shannon指数与有机质呈显着相关,与全N、速效P、速效K之间显着性不明显;Simpson指数与各指数间均显着性不明显;Pielou指数与全N呈显着负相关,Alatalo指数与全N呈显着相关,与有机质、速效P、速效K之间显着性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杨婷[10](2016)在《岩溶区森林群落次生演替序列的碳储量与格局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同时也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在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区域森林往往是由不同林龄或演替阶段的林分斑块组成的,不同演替序列对森林碳动态具有显着的影响,森林植被群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植被群落的演替对碳吸收和转化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本研究选取中梁山这一典型的岩溶石漠化植被恢复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遥感过程耦合模型GLOPEM-CEVSA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针对不同土地覆盖类型调整模型的初始值,择优方案输入参数;综合考虑土壤温湿度效应以及土壤化学组成,优化研究区的Q10取值;以遥感过程耦合模型模拟为手段,估算斑块尺度下森林植被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以及异养呼吸,探寻中梁山退耕还林森林恢复工程对碳增汇的生态价值,以期评估各植被群落类型的碳储量变化和时空变异规律,为岩溶石漠化地区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考虑中梁山土壤有机物数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将Q10值进行参数本地化。结果显示:1996年、2001年、2007年和2013年的Q10均值分别为2.106、2.210、2.123、2.112。草地的Q10值最大,标准差相对最小;森林植被标准差相对较低,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较高;农田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最小,标准差相对最高;灌丛的Q10值和标准差均处于森林植被和农田之间。2)中梁山岩溶地区1996年8月-2013年8月陆地生态系统NPP最高值出现在1996年的8月,森林群落次生林NPP总量平均值达到了501.223×107 gC?month-1,常绿针叶林的占地面积比例最大,其NPP总量达到了201.625×107 gC·month-1。各类植被中NPP均值大小关系是:阔叶林(73.160gC/m2·month-1)>常绿针叶林(64.011 gC/m2·month-1)>灌丛(49.770 gC/m2·month-1)>草地(31.280gC/m2·month-1)>农田(28.430 gC/m2·month-1)>建设用地(18.069gC/m2·month-1)>水域(13.265 gC/m2·month-1)。3)总体来看,中梁山岩溶区的森林群落次生林系统多年NEP均值为正值,表现为大气CO2碳汇,对减缓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源效应起到了明显的正面作用。中梁山森林群落NEP负值区主要分布在中轴山地区域,散片分布于山地西翼上,NEP正值区主要分布于中梁山两翼上,特别是中梁山东翼。从陆地生态系统中各植被类型单位面积NEP平均值来看,其大小关系为: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丛>农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4)研究区2013年的异养呼吸在0.599~2.353 gC/m2?day-1之间浮动,平均值为0.602 gC/m2?day-1,2007年异养呼吸的波动范围为0.595~2.35 gC/m2?day-1,平均值为0.597gC/m2?day-1,2001年异养呼吸的波动范围0.586~2.288 gC/m2?day-1,平均值为0.588 gC/m2?day-1,1996年的异养呼吸在0.605~2.373 gC/m2?day-1之间变动,平均值为0.607 gC/m2?day-1,土壤异养呼吸随年份的变化趋势比较稳定,日总量相差不明显,土壤异养呼吸量与温度呈显着正相关,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异养呼吸速率。5)中梁山岩溶次生林区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包括草本群落(Y1)、常绿灌丛群落(Y2)、亚热带竹林群落(Y3)、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Y4)、马尾松杉木常绿针叶林群落(Y5)、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Y6)。森林群落次生自然恢复演替序列NPP值大小关系是:Y1<Y2<Y6<Y5<Y4,NEP值表现为Y1<Y6<Y2<Y5<Y4,随着自然恢复演替阶段的推进,NEP值总体上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梁山土壤异养呼吸的波动范围在1.137~1.498 gC/m2?d-1之间,柏木常绿针叶林群落(Y6)的土壤异养呼吸速率最高,而亚热带竹林群落(Y3)的土壤异养呼吸速率最低。竹林作为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在森林恢复和增强碳汇能力的角度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02)

次生演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撂荒地(作为对照),自然演替20a、30 a和40a后的草地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黄土高原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与微生物群落特性的动态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草地次生演替过程中,植物覆盖度、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生物量和生物量碳自演替初期至演替40 a分别增加了47.13%、41.20%、13.40%、10.34%、54.55%和11.85%,且均呈显着增加的趋势。随着植物群落的次生演替,细菌多样性整体呈现出显着增加的趋势,细菌相对丰度在1%以上的优势类群是放线菌(Actinobacteria)(34.8%)、变形菌(Proteobacteria)(26.0%)、酸杆菌(Acidobacteria)(15.0%)、绿弯菌(Chloroflexi)(7.5%)、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8.7%)、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e)(1.6%)、拟杆菌(Bacteroidetes)(2.1%)、疣微菌(Verrucomicrobia)(1.1%)和浮霉菌(Planctomycetes)(1.0%);真菌多样性在各演替阶段均呈增长趋势,但不同演替年限间没有表现出显着性差异,真菌相对丰度在1%以上的优势类群是子囊菌(Ascomycota)(67.19%)、担子菌(Basidiomycota)(16.23%)和接合菌(Zygomycota)(10.43%)。此外,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特性呈显着正相关,放线菌、变形菌、酸杆菌、芽单胞菌、硝化螺旋菌、浮霉菌和担子菌均与植物群落特性呈显着相关。总之,在草地次生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之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调控着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次生演替论文参考文献

[1].赵华晨.长白山森林次生演替驱动的土壤有机碳氮库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2].白丽,范席德,王洁莹,赵发珠,薛科社.黄土高原草地次生演替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对植物群落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18

[3].周正虎.养分添加和次生演替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8

[4].狄晓慧.黄土高原次生演替过程中植被恢复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5].耿兆鹏.阔叶红松林次生演替旱生序列典型群落土壤呼吸及凋落物分解[D].东北林业大学.2017

[6].黄红英,阮锦祥,钟文聪,李栋,蔡暖华.重金属污染弃耕农田次生演替植物群落组成特征[J].韶关学院学报.2017

[7].童丽丽,许晓岗.废弃采石矿区次生植被演替动态变化研究(英文)[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6

[8].柴永福.黄土高原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构建[D].西北大学.2016

[9].李雪洮.石羊河下游退耕地植物群落次生演替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

[10].杨婷.岩溶区森林群落次生演替序列的碳储量与格局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苏北山丘区的森林植被次生演替...苏北低山丘陵区的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物种数的季节变化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森林植被次生演替凌源山区次生演替流程2007-03-...具茨山植被次生演替进程模拟

标签:;  ;  ;  ;  ;  ;  ;  

次生演替论文_赵华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