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菌共酵论文_巩晓芳,张宗舟,薛林贵,张红光,李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菌共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糖,虫草,松茸,曲霉,灵芝,活性,菌丝体。

混菌共酵论文文献综述

巩晓芳,张宗舟,薛林贵,张红光,李琳[1](2012)在《航天生抽的特化混菌共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航天诱变筛选获得的高蛋白酶活突变菌株根霉ZG-2和黑曲霉ZM-8及米曲霉混合制曲,采用日光浴保温发酵,生产的航天生抽鲜味突出,特色明显,原料的利用率也有很大提高,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色、香、味、体全方位评价产品的质量,根霉ZG-2 1.0 kg、黑曲霉ZM-8 1.0 kg、米曲霉1.5 kg和生抽大曲2.0 kg添加量生产的产品质量最佳。(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8期)

吴漾,李婷婷,李永乐,姚远超,滕利荣[2](2008)在《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废料培养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玉米浆、豆粕作为药食真菌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的廉价培养基,不仅可以提高废料的利用价值,而且可以降低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获得胞外多聚物的生产成本。以培养基中玉米浆、豆粕浓度作为考察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心组合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的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豆粕对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中胞外多聚物产率的影响非常显着,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浆浓度9.18%,豆粕浓度13.04%,在该最佳培养基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胞外多聚物产率可达30.65 g/L,与模型的预测值30.26 g/L基本一致,表明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中胞外多聚物的产率。(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08年06期)

李婷婷[3](2008)在《松茸—蛹虫草混菌共酵与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茸是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蘑菇之王”的赞誉,其多糖含量为食用蕈菌之首,抗肿瘤作用位居抗癌真菌首位。蛹虫草亦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补品,它与传统冬虫夏草具有十分相似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有效成分蛹虫草多糖的药用价值已得到世界医药界的证实。本论文是在对松茸(T)、蛹虫草(C)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以松茸、蛹虫草作为混菌发酵体系(T-C混菌)与单菌进行比较研究。本实验利用工农业废料玉米浆和豆饼粉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分别确定了松茸、蛹虫草和T-C混菌培养获得胞外多糖产量最高的培养基配方,并对菌丝体胞内多糖的热水浸提工艺进行了优化,分别得到了利于胞外多糖产量的最优发酵条件和利于胞内多糖得率的最优提取条件。比较最优发酵条件下的胞外多糖产率和胞内多糖提取率,混菌均优于单菌。同时对松茸、蛹虫草和T-C混菌胞外、胞内多糖对B16黑色素瘤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混菌胞外多糖在不同作用时间均表现出优于其它5种多糖的显着的抗肿瘤活性,多糖作用时间达到72h时,混菌胞外胞内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均优于单菌。(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5-20)

吴漾,李婷婷,李永乐,姚远超,滕利荣[4](2008)在《松茸、蛹虫草混菌共酵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提取温度和时间、不同水料比对松茸、蛹虫草混菌共酵菌丝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常规水浸提工艺条件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混菌共酵菌丝体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水料比对混菌共酵菌丝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显着,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4℃,提取时间3h,水料比38:1(mL:g)。经验证实验验证,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混菌共酵菌丝体粗多糖的提取率可达18.93%,与理论计算值19.07%基本一致,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松茸、蛹虫草混菌共酵菌丝体多糖的提取率。(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08年05期)

王艳珍[5](2007)在《安络小皮伞、蛹虫草及混菌共酵与多糖生物活性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是在对安络小皮伞(M)、蛹虫草(C)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以安络小皮伞、蛹虫草作为混菌发酵体系(M-C混菌)与单菌进行比较研究。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M-C混菌培养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安络小皮伞、蛹虫草和M-C混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分别得到了最优发酵条件。采用中心组合试验确定了安络小皮伞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蛹虫草、M-C混菌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比较最优条件下的多糖提取率,混菌提取率均高于单菌。同时对单菌、M-C混菌胞内、胞外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C混菌胞内、胞外多糖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均优于单菌,胞内多糖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4-25)

杨家锋[6](2003)在《灵芝-松茸混菌共酵多糖积累与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多糖及其复合物分子的生物活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灵芝多糖与松茸多糖是灵芝和松茸中最有效的成分之一。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灵芝的活性多糖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促进体内核酸与蛋白质的代谢、抗氧自由基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抗放射与促进骨髓造血机能、消炎活性、降血糖作用。松茸具有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等功效。松茸还具有治疗糖尿病、抗癌等特殊作用。以人工栽培,采用子实体加工而成为食品或药物,服用这些产品虽有显着疗效,然而仍有许多不利因素。如:生产周期长,生产受季节,天气影响,需占用大量土地和人力,低产量,高成本等不利因素。研究药(食)真菌的液态深层发酵已成为发展趋势,发酵工艺日趋成熟,许多菌种已产业化。然而,目前对混菌发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料生产和SCP上,对含功能活性成分的菌种的混菌共酵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以诱变优选的灵芝和松茸菌种为材料进行单、混菌的发酵特性、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抗肿瘤活性功能等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对灵芝、松茸及其混菌在摇床和10L发酵罐的发酵特性及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灵芝摇床培养第5天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及总多糖得率分别为11.21g/L、0.89g/L、1.17g/L、2.06g/L。松茸到培养的第3天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及总多糖得率分别为10.4g/L、0.15g/L、0.442g/L、0.592g/L。混菌在摇床培养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及总多糖的产量分别达到:11.43g/L 、0.751g/L、1.09g/L、1.841g/L的培养时间需要4天。灵芝、松茸及混菌在10L发酵罐生长良好,收获时间都为4天,灵芝的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及总多糖的产量分别达到10.11g/L 、0.88g/L 、1.048g/L、 1.928g/L;松茸的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及总多糖的产量分别达到11.51g/L、 0.26g/L、0.437g/L、0.697g/L;混菌的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及总多糖的产量分别达到10.65g/L 、0.858g/L、0.909g/L、1.767g/L。通过正交实验,由极差R可以看出:影响混菌菌丝体和胞外多糖得率的决定因素是温度和PH值,装量和转速影响较小。对菌丝体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温度>PH>装量>转速;而对胞外多糖产率影响因素依次是:温度>PH> 转速>装量。得出混菌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8oC,PH为:5,装量80ml/250ml,转速为130r/min。对灵芝、松茸及混菌胞内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影响最为显着,其次是样水比和提取时间。叁种多糖提取条件较为一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95 oC、样水比1:20、提取时间2h。 灵芝、松茸及混菌胞内多糖的得率分别为10.37%、3.80%、8.54%。经单因素实验表明沉淀多糖用的乙醇浓度以75-80%为佳,提取次数以两次较为理想。采用Savage法、DEAE 32离子交换层析法及Sephadex G-75凝胶过滤法提纯灵芝、松茸及L-S混菌多糖。纯化的多糖经凝胶柱层析、紫外光谱、茚叁酮染色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验其纯度。对纯化的灵芝、松茸以及其混菌多糖用气相色谱鉴定其单糖组分。通过用灵芝、松茸、L-S混菌、L+S混合多糖的高、中、低剂量对昆明小鼠进行抗肿瘤(Heps)比较实验表明:灵芝多糖在450mg/kg.d剂量时抑瘤率达到85.6%;松茸多糖在150mg/kg.d的剂量时抑瘤率达88.1%;L-S混菌多糖的抑瘤<WP=4>效果在各组中最好,剂量在300mg/kg.d时抑瘤率达到89.2%;L+S混合多糖的抑瘤作用不如各单菌多糖,其抑瘤率在剂量为150mg/kg.d时只有77%。(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白晨,王淑珍[7](2001)在《灵芝——松茸混菌共酵对胞外活性多糖积累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液体摇瓶正交试验研究了灵芝———松茸混菌共酵对胞外活性多糖积累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优选出最佳培养基配方、接种量、共酵温度、pH、通气量、共酵时间等参数,为研制功能饮料中以胞外活性多糖积累为目的物的工业化生产最佳共酵工艺条件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1年09期)

混菌共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玉米浆、豆粕作为药食真菌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的廉价培养基,不仅可以提高废料的利用价值,而且可以降低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获得胞外多聚物的生产成本。以培养基中玉米浆、豆粕浓度作为考察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心组合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的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豆粕对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中胞外多聚物产率的影响非常显着,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浆浓度9.18%,豆粕浓度13.04%,在该最佳培养基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胞外多聚物产率可达30.65 g/L,与模型的预测值30.26 g/L基本一致,表明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中胞外多聚物的产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菌共酵论文参考文献

[1].巩晓芳,张宗舟,薛林贵,张红光,李琳.航天生抽的特化混菌共酵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

[2].吴漾,李婷婷,李永乐,姚远超,滕利荣.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废料培养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

[3].李婷婷.松茸—蛹虫草混菌共酵与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

[4].吴漾,李婷婷,李永乐,姚远超,滕利荣.松茸、蛹虫草混菌共酵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

[5].王艳珍.安络小皮伞、蛹虫草及混菌共酵与多糖生物活性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

[6].杨家锋.灵芝-松茸混菌共酵多糖积累与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

[7].白晨,王淑珍.灵芝——松茸混菌共酵对胞外活性多糖积累的影响因素研究[J].食品科学.2001

论文知识图

各组高剂量多糖抑瘤率比较各组低剂量多糖抑瘤率比较豆粕浓度对混菌胞外多瓢物产率的影响Y=f(X1,X3)的响应面及等高线图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水料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标签:;  ;  ;  ;  ;  ;  ;  

混菌共酵论文_巩晓芳,张宗舟,薛林贵,张红光,李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