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启东肝癌现场防治

21世纪启东肝癌现场防治

一、21世纪启东肝癌现场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国,朱源荣[1](2021)在《党旗引领下的肿瘤防治研究——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研究50年掠影》文中研究指明该文简要介绍中国肿瘤防治高发现场之一的江苏启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医疗队专家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展肝癌防治工作所经历的创业与发展的几个侧面;回忆了部分代表性管理者和专家们对启东肝癌防治事业的贡献,介绍了部分代表性研究工作的成就,并就现场肿瘤防治所获得的启示作了回顾,对于今后的发展提出思考与展望。

孙晓琨[2](2021)在《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近四十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及环境发生了转变,导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发病规律。全面搜集和整理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文献,从高发病种,发病率、高发地区、高危人群着手分析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剖析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消化系统癌症的防治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全面搜集和整理我国近四十年来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和危险因素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建立Excel表格,统计所有文献中出现的消化系统癌症病种,而后依据发病率及发病频次归纳总结出近四十年来的高发病种,对高发病种的高发地区、高发人群、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最终,利用对比分析法总结出近四十年来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和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1.依据相关文献中排在首位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频次可知,头十年食管癌出现12次、胃癌出现16次、肝癌出现26次;中期二十年食管癌出现82次、胃癌出现121次、肝癌出现81次;近十年食管癌出现110次、胃癌出现119次、肝癌出现57次。2.1978年~1988年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开始升高;1988年~2008年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呈现逐步升高的发病状况;2008年~2020年食管癌发病率呈现下降的发病趋势,胃癌和肝癌发病率呈现继续升高的发病趋势。3.近四十年来的三个阶段,食管癌年龄发病特点大致相同。40岁之前发病率较低,45岁之后快速升高,60~80岁达到高峰,之后快速下降。同样,三个阶段的胃癌年龄发病特点也大致相同。40岁之前发病率较低,45~60岁明显增高,65~80岁达发病高峰,85岁之后发病率降低。而肝癌存在不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肝癌年龄发病特点是20~44岁开始上升,集中发病于30岁~60岁,60岁~84岁达发病高峰,85岁之后发病率下降。而第三阶段发病年龄稍有推迟,40岁之后开始上升。4.近四十年来食管癌共有的危险因素是遗传因素;不同的危险因素是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环境污染、职业及经济等因素。胃癌共有的危险因素是饮食结构,遗传因素、环境污染;不同的危险因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生活习惯及经济状况等因素。肝癌共有的危险因素是传染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肝吸虫病)、霉菌污染、环境污染;不同的危险因素是基础性疾病及精神压力因素。结论1.通过对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相关文献研究发现,食管癌、胃癌、肝癌是高发病种,每个病种的各时期发病都各具特点。2.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近四十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发病状况;而胃癌和肝癌的发病率则呈现逐步升高的发病状况。3.对消化系统癌症相关文献研究发现,三个高发病种在各个时期都高发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只有肝癌在早期和中期还高发于青壮年。4.通过深入分析近四十年来消化系统癌症高发病种的危险因素可知,头十年食管癌主要危险因素是饮食因素、营养因素;中期及近期减少了饮食和营养因素,增加了生活习惯、职业、精神压力等因素。头十年胃癌主要危险因素是霉菌污染;中期及近期减少了霉菌污染,增加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生活习惯等因素。头十年肝癌主要危险因素是肝吸虫病;中期及近期减少了肝吸虫病,新增加了精神文化、代谢性疾病等因素。

张晓丹[3](2019)在《早诊早治——防治肝癌的启东实践》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初,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于志坚教授还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医学院毕业生。当他伴随着豪迈的革命歌曲,跨出校门后,就来到了江苏省启东县工作。那时他工作的单位是县革委会卫生组,相当于现在的县卫生局。同时,他也要按照当时的规矩,首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与当地农民和乡村医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在那时,他就发现,这里的肝病患者很多。但那时肝炎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病,他也没有特别重视。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再教育"后,他回到县里上

曲春枫,陈陶阳,王宇婷,姚红玉,陈坤,朱健,陈万青,贺欢[4](2018)在《我国农村地区肝癌一级预防模式的建立》文中认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肝细胞癌(HCC),其病因相对清楚,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高发区HCC的主要病因,其次为黄曲霉毒素暴露。在江苏省启东市开展的肝癌一级预防干预措施中,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对<30岁人群肝癌发病的保护率为84%(95%CI为23%~97%);清洁饮水和降低黄曲霉毒素暴露后,<35岁人群的肝癌发病风险与30年前比较,降低至少4倍。清洁水源、防霉改粮、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农村高发区有效的肝癌一级预防模式。

陈建国,张永辉,朱健,陆建华,王金兵,孙燕,薛学峰,陆玲玲,陈永胜,吴燕,姜小平,丁璐璐,张启南,朱源荣[5](2017)在《启东肝癌的早诊早治及筛查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启东地区的肝癌筛查实践,探讨在肝癌高发区开展高风险人群肝癌筛检的筛查效果。方法根据中国癌症基金会癌症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制订的方案,对启东地区筛查发现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采用甲胎蛋白(AFP)联合超声检测的方法开展每年2次的诊断性筛查,评估筛查效果的指标为任务完成率、肝癌检出率、早诊率和治疗率。对筛查患者开展随访,随访截至2016年3月31日。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并比较反复筛查组和自动就诊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2007年以来,启东地区筛查目标人群38 016人,发现HBsAg阳性者3 703人,阳性率为9.74%。排除初筛时发现的29例肝癌患者,实际随访队列人数为3 674人,共完成诊断性筛查33 199人次,发现肝癌268例,肝癌检出率为1.61%。其中通过反复筛检发现的肝癌186例,检出率为1.12%;早期病例149例,肝癌早诊率为80.11%;186例肝癌患者中,接受治疗167例,治疗率为89.78%。按HBsAg阳性者队列共随访25 452.00人年计,肝癌年均发生率为1 052.96/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发生肝癌187和81例,发生率分别为1 488.45/10万和628.46/10万。队列中所有肝癌患者的1、3、5、8年生存率分别为64.55%、40.50%、32.54%和19.65%。反复筛查组患者的1、3、5、8年生存率分别为77.16%、49.04%、38.53%和24.25%;自动就诊组患者的1、3、5、8年生存率分别为36.25%、21.21%、21.21%和0%,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启东肝癌的筛查实践证实,严格按照专家方案,采用AFP联合超声检测的方法,对肝癌高风险人群开展每年2次的筛查,可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早诊率,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肝癌筛查的效果。

陈建国,陈陶阳,朱源荣,朱健,陆建华,王金兵,孙燕,张永辉,吴燕,陈永胜,陆玲玲[6](2014)在《启东肝癌防控策略的研究及现场干预的效果》文中提出启东肝癌防治现场在实践中确立了肝癌防控策略,并针对主要病因采取了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使肝癌标化发病率下降44.35%,标化死亡率下降44.20%,特别是青年人肝癌发病率(死亡率)的下降,在流行病学、生态学和生物标志物方面均获得了可信的证据。启东肝癌防控的长期实践表明,针对危险因素开展综合防治和干预,完全有可能取得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效果。

陈建国,朱健,张永辉,陈永胜,丁璐璐[7](2014)在《肝癌流行趋势的改变:基于启东40年癌症登记资料的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启东市19722011年肝癌发病趋势的变化,为肝癌的流行趋势及预防控制的评估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启东市癌症发病登记数据库,计算肝癌粗发病率(CR)、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3564岁截缩率、074岁累积率、累积风险、变化百分比(PC)及年均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结果]19722011年启东肝癌发病28 398例(男性21 404例,女性6 994例),占全部癌症发病的30.61%,位居癌症发病第1位。CR为63.17/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39.32/10万和50.71/10万;3564岁截缩发病率为119.06/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5.28%;肝癌发病的累积风险为5.15%。40年间肝癌发病的CR、中标率、世标率的变化百分比(PC)分别为40.77%、-44.35%与-37.24%,年均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1.44%、-1.14%、-0.83%。各时期肝癌发病率显示4574岁各年龄组发病率趋势稳定,7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而3544及以下各年龄组的发病率均有下降趋势。年龄—出生队列方法分析显示45岁以下各年龄组出生队列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启东40年来肝癌粗发病率(绝对数)虽呈上升趋势,但标化率已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青年人中肝癌发病率的下降尤为显着。

陈建国[8](2012)在《启东肝癌的现场研究:40年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启东肝癌防治现场是在社会各界、国内外同行和当地科研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发展起来的。全文简要回顾启东肝癌防治现场 40 年来在肝癌流行病学、病因、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化学预防及诊疗方面的研究背景和进展。

陈陶阳,朱源荣[9](2012)在《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的建设和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经历40年的努力,通过坚持适合自身发展的举措,逐步打造成一个癌症防治研究的示范基地。继续巩固和发挥现场优势、利用和加强协作优势,是现场防治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朱健,陈建国,张永辉,陆建华,王金兵[10](2011)在《启东肝癌早诊早治示范项目的管理与质量控制》文中研究指明简要回顾了启东肝癌筛查历程、发病及诊治背景情况;介绍了现阶段启东肝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项目执行情况;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及取得的效果作了总结。

二、21世纪启东肝癌现场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启东肝癌现场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党旗引领下的肿瘤防治研究——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研究50年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 一支队伍的形成
    1.1 领导重视,建立领导小组
    1.2 保障供给,支持现场研究
    1.3 白手起家,开展分类研究
    1.4 培养人才,提高业务素质
    1.5 党旗引领,坚持协作研究
2 一批专家的记忆
    2.1 上海市赴启东肿瘤科研医疗队(简称“上海医疗队”)
    2.2 江苏省赴启东科研医疗队(简称“江苏医疗队”)
    2.3 人物素描
        2.3.1“防办主任”
        2.3.2“肿瘤局长”
        2.3.3“厅长”
        2.3.4“院士”
        2.3.5“院长”
        2.3.6“所长”
        2.3.7“一级教授”
        2.3.8“老师”
        2.3.9“汤姆”
3 一串数字的激励
    3.1 103万人的死亡回顾调查
    3.2 200多万人次的AFP检测
    3.3 100对肝癌病例对照研究
    3.4“7703”———一个细胞株的永生
    3.5 16例肝癌———p53热点基因的发现
    3.6 8万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队列
    3.7 从超过99%到不足1%
    3.8 55%以上的肝癌标化死亡率的下降幅度
4 一个时代的启示
    4.1“民兵”与“正规军”
    4.2 理论研究与现场实践
    4.3 主要病因与次要病因
    4.4 综合预防与精准预防
    4.5 独立自主与广泛协作
    4.6 生存模式与发展瓶颈

(2)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重点
    四、数据来源及文献利用说明
    五、研究方法
    六、概念界定
    七、消化系统癌症发展分期说明
第一章 头十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概述
    第一节 发病率及频次分析
        一、发病率分析
        二、频次分析
    第二节 高发病种高发地区分析
        一、高发病种地域分析
        二、高发病种城乡差异分析
    第三节 高发人群分析
        一、年龄分析
        二、性别分析
    第四节 高发病种危险因素分析
        一、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二、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三、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二章 中期二十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概述
    第一节 发病率及频次分析
        一、发病率分析
        二、频次分析
    第二节 高发病种高发地区分析
        一、高发病种地域分析
        二、高发病种城乡差异分析
    第三节 高发人群分析
        一、年龄分析
        二、性别分析
    第四节 高发病种危险因素分析
        一、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二、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三、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三章 近十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概述
    第一节 发病率及频次分析
        一、发病率分析
        二、频次分析
    第二节 高发病种高发地区分析
        一、高发病种地域分析
        二、高发病种城乡差异分析
    第三节 高发人群分析
        一、年龄分析
        二、性别分析
    第四节 高发病种危险因素分析
        一、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二、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三、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四章 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发病状况分析
    第一节 食管癌发病状况分析
        一、发病率、频次分析
        二、地域分析
        三、人群分析
    第二节 胃癌发病状况分析
        一、发病率、频次分析
        二、地域分析
        三、人群分析
    第三节 肝癌发病状况分析
        一、发病率、频次分析
        二、地域分析
        三、人群分析
    第四节 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发病状况总结
        一、消化系统癌症高发病种
        二、消化系统高发癌症的高发地区
        三、消化系统高发癌症的高危人群
第五章 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危险因素分析
    第一节 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二节 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三节 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四节 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危险因素总结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启东肝癌防控策略的研究及现场干预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探索病因并确立肝癌的防控策略
    1.1 探查并明确主要病因
    1.2确立肝癌防控策略
    1.3开展早诊早治研究
2 针对主要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2.1防霉去毒——化学预防
    2.2 防治乙型肝炎——免疫预防
    2.3 控制水污染——改良饮水
    2.4 早诊早治——二级预防
3“两率”下降与长期效果的评价
    3.1 肝癌标化发病 (死亡) 率的下降
    3.2 青年人肝癌发病 (死亡) 率的下降
    3.3 致肝癌危险因素变化的证据
        3.3.1 生态学变化的证据
        3.3.2 人群免疫预防的证据
        3.3.3 生物标志物变化的证据
4 现场成果特色与创新之处
    4.1 恰当的预防措施
    4.2 有效的防控效果
        4.2.1 黄曲霉毒素摄入的控制
        4.2.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控制
        4.2.3 肝癌发病 (死亡) 人数的下降
    4.3循证的研究结论

(7)肝癌流行趋势的改变:基于启东40年癌症登记资料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人口资料来源及年龄组人口数推算
    1.3 分类与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质量指标
    2.2 肝癌发病率
    2.3 发病年龄的变化
    2.4 肝癌发病率变化趋势
    2.5 时期发病率
    2.6 出生队列发病率
3 讨论

(8)启东肝癌的现场研究:40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与防治机构建立
    1.1 死因回顾———“投石问路”全民发动
    1.2 专家培训———“建立队伍”全县覆盖
    1.3 普查先行———“综合调查”全面开展
    1.4 设立机构———“会战肝癌”全面合作
2 流行病学研究
    2.1 启东肝癌发病趋势监测
        2.1.1 肝癌在全部癌症中所占的比例
        2.1.2 肝癌粗发病率
        2.1.3 肝癌标化发病率 (ASR)
    2.2 南通地区癌症死亡情况
    2.3 动物肝癌的研究
3 病因及一级预防研究
    3.1 肝炎病毒及乙肝免疫预防
        3.1.1 病毒病因
        3.1.2 肝炎防治
    3.2 黄曲霉毒素B1动物诱癌实验及病因的确定
        3.2.1 动物诱癌实验
        3.2.2 生物标志物证据
        3.2.3 人群暴露证据及预防
    3.3 家族聚集性及遗传因素的研究
        3.3.1 家族聚集性
        3.3.2 遗传度、分离比与双生子研究
        3.3.3 易感基因研究
    3.4 饮水病因的提出及其防治措施
        3.4.1 饮水污染与启东肝癌的关系
        3.4.2 水中污染物研究
        3.4.3 改良饮水
4 化学预防研究
    4.1 口服吡噻硫酮 (oltipraz)
    4.2 口服叶绿酸 (chlorophyllin)
    4.3 饮用西兰花苗茶 (broccoli sprout tea)
5 肝癌诊疗及二级预防研究
    5.1 普查普治
    5.2 高危人群的筛查
    5.3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
6 相关实验研究
    6.1 QGY-7703细胞株的建立
    6.2 单克隆抗体研究
    6.3 p53研究
    6.4 HBx基因突变研究
    6.5 建立生物标本库
7 结语

(9)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的建设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立网络和制度, 坚持适合自身发展的举措
2 以早诊早治为突破口, 发展专业队伍及基地
3 以病因和预防研究为重点, 扩大科研协作
4 以提高单位自身竞争力为基础, 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5 小结与展望

(10)启东肝癌早诊早治示范项目的管理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癌诊治背景
    1.1 启东肝癌筛查历程
    1.2 启东肝癌发病情况
    1.3 启东肝癌诊治情况
2 肝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项目执行情况
    2.1 示范基地申请及挂牌
    2.2 领导组织落实情况
    2.3 承担单位组织措施
    2.4 早诊早治项目人员培训
    2.5 目标人群的选择、筛查流程及方法
        目标人群:
        筛查流程:
        筛查方法:
    2.6 经费落实情况
3 肝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
    3.1 管理
        3.1.1 政府重视是基础
        3.1.2 技术培训是前提
        3.1.3 宣传发动是关键
        3.1.4 长效机制是保障
    3.2 质量控制
        3.2.1 流行病学部分
        (1) 建立人群筛查对象基础信息数据库。
        (2) 完成基线调查。
        (3) 加强数据库管理。
        (4) 专题数据档案的保存及统计上报。
        3.2.2 现场采血部分
        (1) 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2) 采血应遵循自愿的原则。
        (3) 受检对象由专业医务人员静脉采血。
        3.2.3 实验检测部分
        3.2.4 影像学检查部分
        3.2.5 肝癌治疗规范部分
4 肝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项目的效果
    4.1 筛查实施结果
    4.2 肝癌早诊及落实治疗情况
    4.3 证明了选择对象的正确性
    4.4 证明了筛查技术的可行性
    4.5 提高了普查组的综合素质
    4.6 证明了项目筛查可持续发展的成效性
5 结语

四、21世纪启东肝癌现场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党旗引领下的肿瘤防治研究——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研究50年掠影[J]. 陈建国,朱源荣. 中国肿瘤, 2021(08)
  • [2]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D]. 孙晓琨.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3]早诊早治——防治肝癌的启东实践[J]. 张晓丹. 抗癌之窗, 2019(05)
  • [4]我国农村地区肝癌一级预防模式的建立[J]. 曲春枫,陈陶阳,王宇婷,姚红玉,陈坤,朱健,陈万青,贺欢. 中华肿瘤杂志, 2018(07)
  • [5]启东肝癌的早诊早治及筛查效果评价[J]. 陈建国,张永辉,朱健,陆建华,王金兵,孙燕,薛学峰,陆玲玲,陈永胜,吴燕,姜小平,丁璐璐,张启南,朱源荣. 中华肿瘤杂志, 2017(12)
  • [6]启东肝癌防控策略的研究及现场干预的效果[J]. 陈建国,陈陶阳,朱源荣,朱健,陆建华,王金兵,孙燕,张永辉,吴燕,陈永胜,陆玲玲. 肿瘤, 2014(11)
  • [7]肝癌流行趋势的改变:基于启东40年癌症登记资料的分析[J]. 陈建国,朱健,张永辉,陈永胜,丁璐璐. 中国肿瘤, 2014(08)
  • [8]启东肝癌的现场研究:40年回顾[J]. 陈建国. 中国肿瘤, 2012(10)
  • [9]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的建设和发展[J]. 陈陶阳,朱源荣. 中国肿瘤, 2012(10)
  • [10]启东肝癌早诊早治示范项目的管理与质量控制[J]. 朱健,陈建国,张永辉,陆建华,王金兵. 中国肿瘤, 2011(05)

标签:;  ;  ;  ;  

21世纪启东肝癌现场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