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新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一、论新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和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崔自勤[1](2021)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考作为联结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改革动向直接牵引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新高考直接催生了新的高中教育目标和学校组织形态,尤以对教学组织的影响为最。为符应新高考的要求,作为高中学校组织的关键构成——教学组织的变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的变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运用文献研究法选择以人为中心、以组织为中心和强调情境互动的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理论,并将之作为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通过比较研究法厘清了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教学组织的结构及特征,为探索我国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提供了域外视野;藉由案例分析法提炼出部分高中学校改革的先行经验,为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和年级组织的变革提供了参考路径;运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明晰了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的现状和问题,为探究高中教学支持组织建设指明了解决思路。围绕新高考改革的目标,本研究从实践、政策和理论层面分析了高中学校组织变革的逻辑起点,以高中学校教学组织的构成要素,如教学管理组织、课程组织、教研组织、班级组织、年级组织和教学支持组织等为变革重点,提出了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的策略和路径。本文认为:其一,教学管理组织变革应从结构扁平化、人员专业化、职责明确化、系统信息化等方面进行有序推进。其二,课程组织变革需要运用职能分类法对机构设置、组织设计和制度建设进行适当调整。其三,教研组织变革应从明晰职能定位、优化组织结构、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等路径进行合理实施。其四,班级组织变革则需要从强化班级育人功能、变革班级组织形式、创新班级组织架构、转换班主任角色定位、凸显班级空间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逐步落实。其五,年级组织变革应充分借鉴我国高中学校年级组织变革的先行经验,从定位明确、权力集中、职能发挥、特色构建、环境创设等角度进行深入探索。其六,教学支持组织变革则需要从基点、方向、出路、保证、趋势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从高中学校对新高考改革需要整体谋划和未来高中学校组织变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两大方面对未来高中学校组织变革进行了展望。

王晓倩[2](2020)在《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廿年研究(1999-2019)》文中认为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是当代中国开展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依托。然从政策文本中看,该次课程评价改革经历了充分的酝酿,这在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已初见端倪。2002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颁布,为我国课程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自此,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评价改革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是确保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制度保障。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历史进行梳理与分析,既能够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研究成果,拓宽相关研究视野,更能够对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做出总结,为深化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实践参考。同时,对于改革现存困境的探讨以及深化策略的提出也有利于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对改革相关史料进行分析,按照各个重大历史节点将改革的发展脉络划分为酝酿期(1999-2002年)、探索期(2003-2013年)、深化期(2014-2019年),并分别从价值取向、评价语言、评价主体、评价方式方面缕析了改革的基本样态,从政策设计、实践基础、关键举措、智力支持方面总结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其次,反思改革现存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角度上审视课程评价改革可以发现,当前课程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发生了脱离;在课程评价改革实践层面上则出现了执行变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评价改革代之以考试改革、改革推进机制呈现“路径依赖”、多元评价主体上行传播回路隔阂、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在管理方面,课程评价主体权责不明、评价活动缺乏系统规划等课程评价管理失序问题制约了改革的适切性;在文化视角里,垂直权利关系衍生的集权文化、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传统成为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最后,针对以上问题,从理论、实践、制度、文化方面提出改革的深化策略,分别是:在理论层面应该丰富相关研究并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为课程评价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应该完善课程评价的整体设计,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设立相对独立的课程评价机构或组织,并且加强培训以提高多元主体的评价能力;在制度方面,通过改革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评价制度、健全课程评价主体权责制度以及构建课程评价监督机制为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在文化方面,通过文化自觉实现课程评价改革的文化转向,继而发挥课程评价文化对于课程评价改革的引领作用,化解课程评价改革危机,引领改革的方向。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3](2020)在《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继进行课程改革,蒙古国课程改革不能孤立于世界课程改革之外。同样,化学课程也必须进行改革。蒙古国2013年的第十五次课程改革针对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本论文共有四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论述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本文第三章主要梳理了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历史上本文研究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研究了从第一次课程改革到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梳理了每一个课程改革的特殊和矛盾为了更好的理解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的课程改革中的一些要求,新思维、意义和价值。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中新思维的意义和价值。第四章蒙古国的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梳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第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存在主要问题,第二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存在主要问题。第三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存在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蒙古国第十四次蒙古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第二,蒙古国中小学采用是俄罗斯中小学教材,课程内容不太合适蒙古国教育及学生发展。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第四方面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没有提展的评价。第二个方面第十四次中小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二是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一是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面,二是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主要研究了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泰勒课程理论。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的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研究:在课程目标上(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结合,在课程实施上适合每一个孩子,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课程的连续性,实践和理论教学结合,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形成,周期评价,详细评价,确保评价结果与奖惩制度相联系。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对蒙古国第十五次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的在化学课程目标上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于实践,在化学课程内容上积极听取学生的教学建议,实现中学化学课本的趣味化全面化,在化学课程实施上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化学课程评价上提升对于化学课程评价的重视程度,严格制定化学课程评价体系制度。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七章。第七章主要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体现的新思维,主要体现为四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新思维—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三是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第二,课程内容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第三,课程实施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二是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三是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四是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第四,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本论文对中学化学课程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进行研讨,以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实情为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对中学化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池梦丹[4](2020)在《TIMSS数学课堂分析工具的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改理念和要求对课堂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而最终,课程方案的落实、素质教育的开展都发生在课堂里,教育质量的点滴提升总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为解释教学提供了机会,课堂教学研究承担了解释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质量提高与教育改革实施的责任,而课堂教学分析工具是其实现方式和途径,因而选择契合本土实践的课堂教学分析工具对解释教学至关重要。鉴于此,本研究借鉴引用TIMSS国际数学课堂分析工具,采用文献研究、访谈和个案研究方法,回答了为什么对TIMSS课堂分析工具进行本土化以及能不能适应本国数学课堂分析、TIMSS课堂分析工具本土化的实施路径、TIMSS—L本土化课堂分析工具的实践效果三个研究问题,探讨了极具现实价值的TIMSS分析工具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如何更好地被应用,实现教学研究工具对中国本土数学课堂的潜在适应。第一,论文从TIMSS工具有价值也有不足、本国课堂教学研究与工具的发展有不足且中国数学课堂有本土特色四方面论述选择TIMSS进行本土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研究以课堂教学分析理论、新课程理念以及TRU数学教学质量评价框架为理论线索进行了TIMSS本土化改进。经个案编码拟合和访谈改进,最后得到TIMSS—L本土化工具。第三,为了检验TIMSS—L本土化工具的实践效果,研究与知名度高、应用广的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进行应用比较,从编码框架、程序及结果呈现三方面论证TIMSS—L本土化工具的实践应用价值。借鉴中变革而来的TIMSS—L本土化工具实现了对课堂的两轮编码分析。其中,第一轮编码将课堂分为15个课堂结构进行编码,在此基础上二轮编码聚焦师生互动形式,按不同主体的言语和非言语4个维度共40个具体行为进行编码。本研究从什么课堂结构与师生互动是重要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对课堂分析工具本土化的讨论。

彭慧林[5](2020)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的实施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水平不断螺旋式前进,世界各国特别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小学教育,“包班制”已成为不少发达国家小学教育班级教学管理的“首选”。我国从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到现在,一直处于“摸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我国的教育理念也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包班制”也逐渐深入基础教育。发达国家实施的“包班制”是建立在小班化、课程综合化、先进的教师和教育理念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教育机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逐渐呈现课程综合化、班级小班化,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学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在教育教学上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我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理念与发达国家实施的“包班制”有不约而同之处,这无疑可以为我国“包班制”的实施与试点提供理论的支撑以及实践参考。本研究以我国新课程改革为视角,通过收集、参考国内外实施“包班制”的素材,以长沙市A小学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全面了解长沙市A小学“包班制”实施的情况。通过对长沙市A小学学生和包班教师的调查与分析,再结合自己在观察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研究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包班制”的研究内容及其观点,以及本论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的特征与原则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主要是考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长沙市A小学包班制的实施概况,从实施包班制的原因和实施的举措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实施的举措是从包班班级的文化建设、包班教师的选拔与培训以及包班课程的具体实施四个方面探讨长沙市A小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包班制”的情况;第四部分,主要是长沙市A小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包班制的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围绕学生和包班教师两大主体进行探究;第五部分,主要是分析长沙市A小学在实施“包班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六部分,主要针对长沙市A小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实施过程中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结语部分,对我国“包班制”实施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峰[6](2020)在《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入教育改革的深化阶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理解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开发创新教学策略来鼓励和支持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同程度如何?他们的课程实施情况如何?有哪些困惑?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如何通过有效的专业发展项目来提升教师课程的理解力与实践力?这些是本研究的基本问题。论文首先对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师对于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认识现状,收集并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时遇到的困难。调查发现,虽然教育政策的发布可以为课堂教学实践的改进创造条件,但它无法真正影响到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作为课程实施者,教师会将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过往的教学经验继续带入课堂,而这些教学方式并不总是与课程改革的方向一致。接下来论文对4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一项基于半结构化访谈、刺激回忆任务和观察的定性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更充分地观察教师的行为,发现他们个性化的经历,听到他们独特的声音,深入分析这些教师对于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的态度与看法,了解作为课程改革隐性推动力的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素养结构。研究发现,虽然新发布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详细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但尚缺乏对内隐的技能与素养培养方法更精细的设计。如何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课程标准,尤其是对于其中核心素养及学业要求的理解与把握,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着的一大挑战。为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力与实践力,研究者设计并实施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专业发展项目,项目中研究者与课程专家构建了一个分类框架。教师使用分类框架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要求,分析化学试题和课堂教学,明确在设计与实施教学时以及学习评价中应融入其中的核心素养。研究发现,为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只有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方式,才能让他们准确理解课程标准设计者的意图。研究者开发了两个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项目1中教师在理解教育政策与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展单元教学,将自己的经验与知识运用于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并积极尝试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工作。项目2尝试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旨设计化学选修课程,并由课程专家与教师合作设计了具体的课程教学材料。研究发现,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优点之一是能够提升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品质,并促进对于诸如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以及对学习者的要求等问题的讨论。这两个项目将教师置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中心,鼓励教师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教学改革并进行反思。研究发现,在新旧课程标准过渡的时候,教师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而这种学习的深入程度与认同程度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本质和基本教育原理的理解程度。这种适应新变化的学习最好在教师自己的课堂中进行,而不是仅仅在短期的集中培训中依靠听取专家讲座去实现。只有将教师置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中心,鼓励他们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教学改革并反思,才能够帮助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进行决策,教师和学习者才更有可能展开有意义的对话,去讨论哪些因素可以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为什么这些因素能够促进。如果能够通过专业发展活动让教师认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并能够自己分析判断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符合国家课程的设计愿景,那么他们就更愿意去承担改革与创新的风险。因此,倾听教师的声音,给予专业的支持,是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作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在实践中收集的证据也能够帮助课程开发者反思和改善相关的政策与活动,为课程专家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提供资料并给出建议,为我国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

李友莉[7](2020)在《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标准实施研究》文中提出学科课程标准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学科化表述,是国家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专业性。迄今为止,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已经颁布近十年,但如何测量教师多大程度上遵循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本研究在借鉴教学要素论和勒温场动力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的情况,对一线教师落实课程标准的程度、影响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旨在为一线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促进教师的教学活动走向专业化。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根据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选取了兰州市200名小学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教师为主体来揭示其实施课程标准的过程,即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接触—熟悉—认识和理解、接受度、到对课程标准的实践,最后到对课程标准的评价与反思。通过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课程标准熟悉度一般,并非真正理解其内涵;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认同程度较高,但缺乏自主意识;课堂教学方式发生变革,但教学目标悬置和课堂教学评价缺失;教师对课程标准满意度一般且教学反思不深入;教师之间、学校之间课程标准实施程度差异较大。为了探究哪些因素对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产生影响,本文参考已有的理论框架,结合实际情况,从课程标准本身、课程标准的实施主体(教师)和课程标准实施的外部因素三方面重点分析了影响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若干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勒温的立场分析方法:分析支持因素和反对因素的强弱,增强支持因素,疏导或检索反对因素,构建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动力系统,进而强有力地推动教师落实课程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支持教师落实课程标准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教研组发挥的力量、学校领导的管理与支持,阻碍教师落实课程标准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获得关于课程标准的专项培训机会少、评价制度和高利害考试的制约、教师自身能力素质不足、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针对教师实施课程标准存在的问题,疏导或检索反对因素,为促进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一是重视师资培训,拓展各种因地制宜的师资培训方式;二是提升课堂教学评价质量,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三是开发适切的教学资源,倡导基于标准的教学活动;四是提升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探索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五是建立课程标准实施的检测反馈机制,提升教师课程标准意识。

程明喜[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刘亮[9](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车琪[10](2017)在《基层教研员教学领导力的发展研究 ——以W市H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研员制度是中国基础教育体系的特色之一,教研员是我国教育系统一个特殊人群,为保障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时代的变革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教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研员的专业发展因此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的教研制度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其功能定位由过去单纯的“专业性”逐步变化为“专业与引领”的双重性。教研员的功能也从过去的“研究、服务、指导”逐步延伸到“管理与领导”领域。因此,21世纪教研员的专业发展问题逐渐凸显,并进入学界关注的视野。当下教育界对教研员的系统研究很少,一是教研员自身的研究视野有限,很难对自身的功能定位作反思性审视;二是理论视野开阔的高校研究者很少去关注教研员这个特殊群体,即便关注,也因为缺乏对中小学学科基础(教研员首先是学科优秀教师)的理解,很难从学科视角给予解读,常常隔靴搔痒。因此教研员研究成为一个边缘地带。另一方面,看似简单的教研员群体到底与一般教师有何不同?其特质何在?仍是一个需要判明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廓清以下四个问题:教研员群体的专业特质是什么?这种专业特质是静态的,还是动态发展的?如果这种专业特质是动态发展的,其发展阶段如何?能否通过一定途径促进教研员的专业成长?研究发现:第一、尽管很多人对教研员的专业性进行了各种说明,但通过教学领导力问卷调查发现,教研员群体的专业特质是其教学领导力,具体表现在:(1)确定和分享学校学科发展目标;(2)引导教育计划和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夯实学科基本素养、提升教学研究能力等;(3)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评价,包括教材拓展和开发、课程执行和创新等;(4)支持教师和其专业发展;(5)营造教学环境与氛围等。第二、教研员教学领导力是不断建构并不断发展的,其发展构成不同阶段。通过对教研员、校长和教师的大量访谈,并借鉴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归纳,教研员的教学领导力发展层次分为三个阶段:新手型、成熟型和专家型,每一阶段的专业关注有很大不同,并呈现螺旋式而非阶梯式上升的过程,但这种有层次的发展与从事教研员工作的相关性不大,而与其对教研工作的理解、探索和努力有关。所谓螺旋式上升,是指后一阶段的表现与前一阶段有部分重叠,不能完全分隔。第三、既然教研员的教学领导力发展是个动态过程并有层次之分,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可用什么方法或途经促进其教学领导力的提升。新手型教研员为了立足和生存,迫切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认同。新手教研员初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所以新手教研员展现领导力的方式就是引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但是新手教研员初次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的交流渠道是听课和评课。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教研员可以充分展现其专业性和影响力。同时,通过听评课,教研员可以发现很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评优课可以帮助教研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个性问题加以梳理、提升、和传播。因此,评优课的实施过程就是教研员引领课堂教学的最佳途径。第四、成熟型教研员关注专业引导的新层次,即“立人”阶段。教研员在成熟阶段展现其教学领导力的方式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含内因和外因。因此,教研员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必定要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同时,营造一个良好的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教师团队有利于教研员进行知识管理,即凝练教师的隐性知识,使得教师的隐性知识外显化,并在团队中分享学习。因此,教研员建设高效团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好途径。教研员建设高效学科团队的策略是给不同教师分层定位以促进其专业发展。所以,成熟型的教研员与新手型教研员的最大区别是由关注课堂教学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由关注个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专业发展转向关注整个学科团队的发展。成熟型的教研员开始有了“立人”的概念,他们意识到发展人即发展教师才是发展学科的关键。但成熟型的教研员在发展人的着重点仍然主要是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第五、教研员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也会产生一种职业瓶颈,就是自满状态。其结果就是对学科的指导力越来越弱。成熟型教研员通过自我反思,突破瓶颈的方法就是关注团队领导者的发展,其方式有三:一是教研员授权给团队领导者来进行微观的学科引领;二是教研员主动腾出时间关注和研究学科最前沿的发展态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三是通过发展团队领导者来提升整个学科团队的工作效能。所以,专家型教研员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科团队,他们通过展现学科团队领导力的方式提升自己,并在提升团队领导力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塑造新的领导,培养出团队中的领导者。

二、论新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和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新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和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新一轮高考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
        三、我国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的重大课题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新高考的研究
        二、关于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及其变革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三、可能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新高考
        二、教学组织
        三、教学组织变革
    第二节 教学组织变革的理论基础
        一、以人为中心的变革理论
        二、以组织为中心的变革理论
        三、强调情境互动的变革理论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的逻辑起点
        一、实践逻辑起点
        二、政策逻辑起点
        三、理论逻辑起点
第二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变革
    第一节 新高考对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组织的新要求
        一、重构教学管理理念
        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三、健全教学管理机制
        四、加强教学秩序管理
        五、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六、注重教学质量管理
    第二节 传统教学处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弊端明显
        二、工作人员理念滞后
        三、工作职责范围窄化
        四、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第三节 新高考下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变革策略
        一、结构扁平化
        二、人员专业化
        三、职责明确化
        四、系统信息化
第三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建设的探索
    第一节 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学校课程的影响
        一、课程结构的调整
        二、课程体系的丰富
        三、课程内容的改进
        四、课程实施的强化
    第二节 我国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组织建设的案例探究
        二、课程组织建设的问题厘清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建设思路
        一、机构设置合理化
        二、组织设计科学化
        三、组织建设制度化
第四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研组织变革
    第一节 新高考对高中学校教研组织的新要求
        一、专业属性的回归
        二、组织凝聚力提升
        三、教研内容的实效
        四、运行机制的创新
    第二节 我国高中学校教研组织运行现状
        一、功能定位不清
        二、部门职责叠加
        三、活动重形轻质
        四、范围涵括不足
        五、管理成效低下
    第三节 新高考下高中学校教研组织变革的路径
        一、明晰职能定位
        二、优化组织结构
        三、创新活动形式
        四、拓展活动内容
第五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班级组织变革
    第一节 我国高中学校班级的属性与组织功能
        一、班级的形成与演变
        二、班级属性的学理探析
        三、班级组织的核心功能
    第二节 班级组织不适应新高考的样态
        一、面对“选课走班”的不适应
        二、班级建设的现实问题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班级组织变革策略
        一、强化班级育人功能
        二、变革班级组织形式
        三、创新班级组织架构
        四、转换班主任角色定位
        五、凸显班级空间服务功能
第六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年级组织变革
    第一节 我国高中学校年级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年级组的发展路径
        二、年级组的功能透视
        三、年级组的问题审视
    第二节 我国高中学校年级组变革典例分析
        一、“年级主任制”的探索
        二、“年级学部制”的尝试
        三、“级部管理制”的建构
        四、“经纬式模式”的摸索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年级组织变革趋势
        一、定位明确
        二、权力集中
        三、职能发挥
        四、特色构建
        五、环境创设
第七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建设
    第一节 新高考下加强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建设的动因
        一、教学模式变革的推动
        二、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
        三、学校管理变化的助推
        四、智能教学场所的兴起
    第二节 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现状与问题
        一、问卷调查
        二、实地考察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改进和完善措施
        一、基点:强化教学功能
        二、方向:激发组织潜力
        三、出路:减少班额人数
        四、保证:加大经费投入
        五、趋势:增建智能场所
结语: 未来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前瞻
    一、高中学校对新高考改革需要整体谋划
    二、未来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廿年研究(199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1.扎实推进课程评价理论建构的时代需要
        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实践诉求
        3.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史研究的内在贫困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相关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概念界定
        1.基础教育
        2.课程评价
        3.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研究重难点
        2.研究创新点
一、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历史进程
    (一)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背景分析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二)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脉络
        1.酝酿期(1999-2002年)
        2.探索期(2003-2013年)
        3.深化期(2014-2019年)
二、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样态
    (一)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价值变迁
        1.从注重工具性价值到强调本体性价值
        2.从“兼顾个体和社会发展”到“以人为本”
        3.从重视甄别、选拔到强调“以评价促发展”
    (二)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语言流变
    (三)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主体重构
    (四)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转变
三、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经验
    (一)加强相关政策设计以引领改革的前进方向
        1.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核心
        2.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二)重视课程实施评价以奠定改革的实践基础
        1.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2.“方案试行,研修结合”
    (三)实行三级课程评价管理以助推改革的深入发展
        1.寻求权力分配的动态平衡
        2.模糊管理主体与对象界限
    (四)形成多元互补工作队伍以提供改革的智力支持
        1.专家引领
        2.多方参与
四、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内在困境
    (一)课程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二)课程评价改革在实践中执行变异
        1.课程评价改革代之以考试改革
        2.改革推进机制呈现“路径依赖”
        3.多元评价主体上行传播回路隔阂
        4.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
    (三)课程评价管理失序制约改革适切性
        1.课程评价主体权责不明
        2.评价活动缺乏系统规划
    (四)文化传统深层阻抗改革进程
        1.垂直权力关系衍生的集权文化
        2.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传统
五、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化策略
    (一)理论革新:为课程评价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1.丰富课程评价理论研究
        2.加强课程评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二)实践突破:走出改革困境必须从实际出发
        1.完善课程评价的整体设计
        2.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
        3.设立相对独立的课程评价机构或组织
        4.加强培训以提高多元主体的评价能力
    (三)制度改造:为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1.改革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评价制度
        2.健全课程评价多元主体权责制度
        3.构建课程评价改革监督保障机制
    (四)文化调适:以课程评价文化引领课程评价改革
        1.实现课程评价改革的文化自觉
        2.重视课程评价文化的引领属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帮助蒙古国中学化学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二)研究者志趣所在
        (三)希望国外学者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有更多认识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访谈法
        (3)历史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课程
        (二)化学课程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蒙古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自然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二、21世纪以来中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资源改革方面的研究
        (三)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四)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五)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方面的研究
        (六)关于中学化学课程目标改革方面的研究
        (七)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验改革方面的研究
        (八)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施改革方面的研究
        (九)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评价方面的研究
        (十)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趋向改革方面的研究
        (十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师改革方面的研究
第三章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历程
        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1940年)
        第二阶段(从1940年到1957年)
        第三阶段(从1958年到1975年)
        第四阶段(从1975年到1990年)
        第五阶段(从1990年到2003年)
        第六阶段(从2004年到2012年)
        第七阶段(从2013年至今)
第四章 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上的主要问题
        (1)政治与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2)课程目标包括太多能力,大部学生不能达到
        (3)没有将“过程与方法”落到实处
        (二)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上的主要问题
        (1)内容偏“难”,要求偏“高”,学生忽视大量的知识
        (2)关注到了课程结构的形态,具体学科的形式和内容
        (三)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上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2)基于内容的教学方法
        (四)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评价上存在主要问题
        没有进展的评价
    二、化学课程改革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一)化学课程目标上问题
        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化学课程内容上问题
        (1)内容偏 “难” ,要求偏 “高”
        (2)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
        (三)化学课程实施上问题
        (1)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2)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
        (四)化学课程评价上问题
        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三、小结
第五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一)认知领域
        (二)情感领域
        (三)动作技能领域
    二、泰勒的课程理论
        (一)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1)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2)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3)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二)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1)“学习经验”一词的含义
        (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1)“组织”是什么
        (四)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学习模式
        (2)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3)蒙古国基础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侧重
        (二)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第六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一)在课程目标上
        (1)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
        (2)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在课程内容上
        (1)学生学习科学探究
        (2)适合学习者的认知特征
    (三)在课程实施上
        (1)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形式
        (2)学习环境
        (3)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4)运用科学技术
        (5)提高课程的连续性
    (四)在课程评价上
        (1)新核心课程评价的类型和形式
        (2)拥有科学知识和理解
        (3)探索现象的必要性,热情和热情
第七章 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一、化学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一)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
        (三)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
    二、化学课程内容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
    三、化学课程实施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一)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
        (二)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
        (三)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
        (四)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
    四、化学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
        (一)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
    小结
第八章 推进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蒙古国化学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更多文化程度高的人愿意做化学教师
    二、加强蒙古国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蒙古国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增加蒙古国基础教育中学化学实验器材和设施配备,使学生机会动手进行化学实验
    四、老师的专业发展
    五、具备专业的准备和高素质的教师特点
        (一)公平
        (二)准备
        (三)个人接触
        (四)创造力
        (五)宽恕的
        (六)尊重
        (七)归属感
    六、为中学生创造更多到化学工厂进行参加的机会,做相关的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TIMSS数学课堂分析工具的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教育质量提升亟需课堂教学研究
        二、数学课堂变革的理论与实践需要
        三、TIMSS分析工具本土化的现实诉求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基于视频的课堂教学研究
        二、TIMSS课堂视频分析的相关研究
        三、初中数学课堂的特征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设计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性
        二、有利于丰富教育教学理论
第二章 TIMSS分析工具本土化的必要性
    第一节 TIMSS课堂分析工具的价值
        一、TIMSS分析工具的目标探析
        二、TIMSS分析工具的开发程序
        三、TIMSS分析工具的框架结构与发展
    第二节 TIMSS课堂分析工具的不足
        一、数据分析单元问题
        二、数据分析议题偏好问题
        三、专业操作门槛高
    第三节 我国课堂分析工具发展的思考
        一、中外课堂分析工具发展的现实差距
        二、发展差距的现实反思
    第四节 中国数学课堂教学特点
        一、从传统课堂到新课程课堂
        二、具有学科特性的数学课堂
第三章 TIMSS课堂分析工具本土化的研制
    第一节 理论线索:课堂研究的理论借鉴
        一、课堂教学分析理论
        二、新课程理论
        三、TRU理念框架
    第二节 实践视角:TIMSS—L本土化工具试建
        一、一轮编码:课堂结构分类
        二、二轮编码:课堂互动分类
    第三节 工具的信效度
        一、信度检验——试编码
        二、效度检验——专家访谈
    第四节 TIMSS—L本土化工具修订与完善
        一、TIMSS—L本土化工具的改进
        二、TIMSS—L本土化工具的完善
第四章 TIMSS—L本土化工具的实践效果
    第一节 TIMSS—L的分析应用
        一、一轮编码:课堂结构分析
        二、二轮编码:课堂互动形式分析
    第二节 iFIAS的分析应用
        一、iFIAS的应用步骤
        二、编码统计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实践效果比较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的实施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的特征与原则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的特征
        一、班级规模以小班制为主
        二、课程设置以主题课程为主
        三、教学形式强调多样化
        四、学生评价注重多元化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实施的原则
        一、负担合理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
        三、自主性原则
第三章 长沙市A小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包班制的原因及措施
    第一节 实施包班制的原因
        一、社会与家庭的需求
        二、公立学校的局限性
    第二节 实施包班制的措施
        一、注重包班班级的文化建设
        二、重视包班教师的选拔与培养
        三、强调包班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四章 长沙市A小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包班制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包班教师访谈及结果分析
        一、对“包班制”的态度比较赞同
        二、对“包班制”的课程设置表示认同
    第二节 学生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对“包班制”的态度较为积极
        二、对“包班制”的课程设置表示喜爱
第五章 长沙市A小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包班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包班教师一岗多职,分工不明确
    第二节 包班教师办公室设置欠佳,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三节 课程整合力度不够,门类多且负担重
    第四节 包班教师全程陪伴,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能力下降
第六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包班制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明确包班教师的职责
    第二节 改善包班教师办公条件
    第三节 注重综合课程的开设
    第四节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一、研究缘起
        (一)素养发展呼吁新的目标定位
        (二)教育愿景寻求新的实践支撑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四)关于分类框架的构建与使用
        (五)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六)文献述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学业要求
        (三)课程理解
        (四)课程实践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
        (一)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现状透视
        (二)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定性研究法
        (三)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六、参与研究的教师
    七、研究的路径与过程
        (一)现状与需求的调查
        (二)定性研究
        (三)基于分类框架的专业发展活动
        (四)基于设计研究的专业发展活动
    八、论文整体框架
    九、研究创新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结果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
        (二)教师对核心素养重要性的认同度
        (三)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与期望
        (四)教师在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的实践情况
    二、结果分析
        (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程度不高
        (二)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存在偏差
        (三)教师将素养融入教学的实践能力不足
    三、讨论
        (一)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认同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二)教师如何进行课程理解?
        (三)如何改善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行为的深层透视
    一、研究设计
        (一)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
        (二)参与研究教师的背景
        (三)研究者的立场
        (四)研究的主要过程及措施
    二、研究发现
        (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度受教育管理者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让教师尝试重新审视教学并做出改变
        (三)教师对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缺乏自信
        (四)小结
    三、讨论
        (一)不同情境下教师对课程改革有矛盾的观点
        (二)身份角色的冲突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
        (三)解决教师身份角色冲突的方法与途径
第五章 教师课程理解力的增强路径研究:分类框架的构建与运用
    一、“学业要求”分类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一)分类框架的各维度
        (二)分类框架运用示例
        (三)从课程标准中随机选出的学业要求
        (三)教师与专家的分类结果比较
        (四)发现与启示
    二、“试题”评价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一)评价框架的构建
        (二)评价框架使用示例
        (三)评价框架的运用
        (四)发现与启示
    三、“课堂教学”分析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一)分析框架的运用设计
        (二)学习目标分析
        (三)学习活动分析
        (四)发现与启示
    四、结论
第六章 教师课程实践力的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
    一、单元设计研究:“化学反应原理”项目
        (一)学习活动的开发
        (二)项目教学材料的设计
        (三)教学材料的开发要素分析
        (四)发现与启示
    二、课程设计研究:“可持续发展”选修课程项目
        (一)课程的选择与规划
        (二)课程主题的特征
        (三)主题1:传统塑料与生物塑料,孰优孰劣?
        (四)主题2:生物乙醇作为替代燃料?
        (五)主题3: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六)发现与启示
    三、结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教师对改革和素养持较为谨慎的投入态度
        (二)教师需要分析工具帮助理解和解读课程标准
        (三)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包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四)课程改革需课程专家与教师深度合作而推动
    二、研究建议
        (一)建立话语空间:倾听教师声音
        (二)形式即意义:给予专业的支持
    三、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与专业发展认识的调查问卷
    附录2 :半结构化访谈的问题设计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标准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诉求
        2.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促进教师教学活动走向专业化
        3.教师实施课程标准过程中面临现实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课程标准
    (二)课程标准实施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课程标准功能与作用的研究
    (二)关于课程标准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1.课程标准与教科书关系研究
        2.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研究
        1.有关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检测点研究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相关研究
        3.课程标准实施影响因素的研究
        4.小结
    (四)已有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四、理论基础
    (一)教学要素论
    (二)勒温场动力论
        1.心理场
        2.动力论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访谈法
        3.观察法
六、小学数学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现状
    (一)小学数学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总体概况
        1.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分析
        2.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同程度分析
        3.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分析
        4.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评价与反思
    (二)小学数学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差异性分析
        1.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差异性总体分析
        2.不同教学水平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案例分析
        3.学校促进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案例分析
    (三)小学数学教师实施课程标准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分析
        1.理解、认同与评价反思对实践的影响
        2.各维度对小学数学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总体的影响
七、课程标准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基于课程标准本身的分析
        1.需要
        2.明确性
        3.复杂性
        4.实用性
    (二)基于课程标准实施主体的分析
        1.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态度
        2.教师关于课程标准的知识素养
        3.教师关于课程标准实施的方法与能力
    (三)基于课程标准实施的外部条件的分析
        1.教师发展与资源支持
        2.学校组织机构与教师文化
        3.评价与高风险的考试
        4.地方行政部门的支持
    (四)促进教师实施课程标准动力系统构建和机制分析
        1.促进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动力系统建构
        2.促进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动力形成机制
八、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教师对课程标准熟悉度一般但并非真正理解其内涵
        2.教师普遍认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但缺乏自主意识
        3.课堂教学方式发生变革但教学目标悬置和课堂教学评价缺失
        4.教师对课程标准满意度一般且教学反思不深入
        5.教师之间、学校之间课程标准实施程度差异较大
    (二)实施建议
        1.重视师资职前、职后培训,拓展各种因地制宜的师资培训方式
        2.提升课堂教学评价质量,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
        3.开发适切的教学资源,倡导基于标准的教学活动
        4.提升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探索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5.建立课程标准实施的检测反馈机制,提升教师课程标准意识
九、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层教研员教学领导力的发展研究 ——以W市H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问题和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章节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教研员的角色认知
        一、教研员的概念及发展
        二、教研员的角色与职能
        三、教研员的工作内容
    第二节 教研员的专业要求
        一、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现状
        二、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原因
        三、教研员专业发展策略
    第三节 教学领导力
        一、“教学领导力”的概念及发展
        二、“教学领导力”模型
第三章 教研员的教学领导力分析
    第一节 教研员的群体特质分析
        一、理论依据
        二、研究背景
        三、问卷内容
        四、问卷数据及分析
        五、结论和困惑
    第二节 教研员的发展阶段分析
        一、教研员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二、研究验证
    第三节 教研员的层次发展分析
        一、领导力的五个层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问题
        四、资料收集
        五、访谈内容和结论
    小结
第四章 引领课堂教学:新手教研员
    第一节 新手教研员为何要引领课堂教学
        一、获得专业认同
        二、履行工作职责
        三、解决现实问题
    第二节 引领课堂教学的内涵和方法
        一、引领课堂教学的内涵
        二、引领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听评课
    第三节 教研员引领课堂教学的最佳途径—评优课
        一、评优课的目的
        二、评优课的操作原则和流程
    小结
第五章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成熟教研员
    第一节 教研员为何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一、领导力提升的必然结果
        二、教研员的实然状态
        三、教研员的应然需求
    第二节 教研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一、引领教师做好专业发展规划
        二、引领教师设计专业发展框架
        三、引领教师确定专业发展内容
        四、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规划
    第三节 教研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
        一、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二、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小结
第六章 引领团队领导者:专家教研员
    第一节 团队领导者的涵义
        一、分布式领导理论
        二、学科团队内的三类领导
    第二节 教研员引领团队领导者的意义
        一、突破教研员发展瓶颈
        二、提升教研员的领导力层次
    第三节 教研员引领团队领导者的策略
        一、研究基础
        二、引领团队领导者的基本观点
        三、提升团队领导者的成熟度
        四、发展团队核心领导者——教研组长
    第四节 构建促进团队领导者发展的文化
        一、教研员营造团队领导文化
        二、教研员确立学科发展目标
        三、教研员管理学科文化策略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一、结论
    二、研究价值
    三、创新点
    四、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一) 英文资料
    (二) 中文资料
附录
    附录一 艾拉的“学校管理者教学领导力行为量表”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四、论新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和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研究[D]. 崔自勤.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廿年研究(1999-2019)[D]. 王晓倩. 河南大学, 2020(08)
  • [3]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D].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TIMSS数学课堂分析工具的本土化研究[D]. 池梦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班制的实施个案研究[D]. 彭慧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D]. 王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标准实施研究[D]. 李友莉.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10]基层教研员教学领导力的发展研究 ——以W市H区为例[D]. 车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新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