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爱辉区张地营子乡卫生院16435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入住我科接受治疗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2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综合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流行性出血热表现复杂、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尽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epidemichemorrhagicfever.Methods:theobjectofthisstudyisinJune2013toDecember2015occupancyinourdepartmentreceivedthetreatmentof23casesofepidemichemorrhagicfeverpatients,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takeacomprehensivetreatment,aretrospectiveanalysiswasmadetotheclinicaldata.Results:in23cases,16caseswerecured,6casesweremarkedlyeffective,1caseswereeffective,andnodeathcase.Conclusion:itisthekeytoimprovethecurativeeffectofepidemichemorrhagicfeverwithcomplicatedmanifestations,severedisease,highmortality,earlydiagnosisandearlytreatment.
[Keywords]epidemichemorrhagicfever;diagnosis;treatment;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被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它是由汉坦病毒引发的一种流行性疾病[1]。EHF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伤,加之本病毒的多嗜性[2],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主要临床表现有出血、发热、休克和肾功能损害等,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常有并发症及不典型病例出现。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6~65岁,平均45.5岁;病情:轻症11例、中症10例、重症2例、危重症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流行性出血热传染病诊断标准。
1.2临床诊断⑴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发热、畏寒症状,在发病1~2d体温就可能达到39~40℃;⑵表现出腰痛、严重头痛、眼眶痛或腹痛的症状,体温下降后此类症状不会因此而减轻,甚至加重,与其他热性病不同。面部、颈部、上胸部充血潮红,咽部、软腭、双腋下出现细小出血点和(或)球结膜水肿、充血;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嗜睡、谵语等症状;⑷实验室相关检查:血常规血小板数低于正常值,白细胞数升高。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阳性或(和)血尿症状。肝肾功能检查显示可伴异常。行血清样本检查流行性出血热抗体,可见血清抗体滴度升高。B超和胸片检查部分患者显示出现肾脏水肿、脾肿大、肝肿大、腹腔积水和肺部水肿。
1.3治疗方法早期抗病毒、控制感染、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外,采用胸腺素皮下注射提高肌体免疫力,肝脏损害行保肝治疗,针对腹水应用口服或静脉给利尿剂促排尿,20%甘露醇静脉注射脱水,导泻及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低钠低蛋白血症适当补充平衡盐液、人血白蛋白、血浆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血浆外渗。对于休克期患者进行纠酸、扩容抗休克治疗,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对血较低者积极应用白蛋白减轻渗出维持血压。对高血容量综合征患者采用血透,多尿期患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少输液量,使多尿期缩短,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1.4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温、尿量、各项检测指标等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体温、尿量、各项检测指标等有显著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渐渐消失,体温、尿量、各项检测指标等有所改善,但仍然严重。无效:临床症状、体温、尿量等无变化或加重[3]。
2结果
本组23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0例、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5.7%。
3讨论
EHF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在我国大陆地区呈现出为多发的趋势。EHF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以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病毒侵入人体后,约经2周潜伏期。当这种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内脏器官内存活,进行大量繁殖,使内脏器官受损,同时还会破坏毛细血管,促使凝血系统释放大量的炎性趋化因子[4],造成血压下降、休克、无尿等症状,对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特别是肝脏、肾脏等器官损失最严重。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发病原理与病毒直接作用和机体免疫反应参与程度相关[5],其机理为:病毒在人体脏器的血管内皮细胞内繁殖,引起细胞肿胀、变性及坏死,并可使感染后的内皮细胞回缩,细胞间隙形成和通透性增加;破坏毛细血管,激活内(外)源性的凝血系统,引起炎性趋化因子的大量释放,且病毒本身作为启动因子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不仅对肾脏,且对脑及神经系统、肝脏及消化系统等均有明显损伤。而且对任何一种血管丰富的脏器均可有明显损伤,成为“多嗜性”病毒的一个特征。
EHF是一种以肾损害为主伴有多脏器损害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肾缺血学说与免疫损伤机制,但在临床实践中约1/3患者并不出现低血容量或休克,而直接从发热期进入少尿期发生肾功能衰竭,表明免疫致病因素对肾脏损伤在本病肾衰早期发病中的重要性。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弥散作用清除溶质,通过超滤作用排除水分,在急性肾衰合并高血容量导致心衰时,透过超滤快速除去体内水分,效果比内科药物利水,扩血管治疗显著。快速纠正钾、钠等离子紊乱,透析液为碳酸氢盐进入体内改善酸中毒症状,与药物纠正电解质失衡比较,血液透析方法方便有效,透析治疗虽非流行性出血热的特效治疗措施,但能迅速解除肺、脑水肿,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高血钾,减少因血中过多游离肝素、类肝素物质和尿毒症所引起的出血症状,从而降低病死率、缩短恢复期。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考虑接受血透治疗:①少尿或无尿≥2d;②血肌酐≥500μmol/L或1d内上升≥100μmol/L;③血钾≥6.0mmol/L;④高血容量综合征。但在临床具体应用中可不必拘泥于这些生化指标,而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血透治疗。EHF发病多在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及流行季节,或病前2个月内有疫区旅居史,或有与鼠类或其排泄物/分泌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史。大多发生在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患者多因不能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
综上所述,流行性出血热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及就近在有条件的医院治疗是治疗该病的重要原则,并能决定预后。早期确诊患者并给予合理的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和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毛茂松.50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3,12(3):81-82.
[2]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8-92.
[3]董九炎.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0,18(3):123-124.
[4]顾立志.流行性出血热70例临床特点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3):328-329.
[5]ZhangYZ,ZouY,FuZF,etal.Hantavirusinfectionsinhumansandanimals,China[J].EmergInfectDis,2010,16(8):119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