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任人唯贤,选贤举能,选人,为政之要,官德,为政者,以德,人才选拔,无德,政治生态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文文献综述
崔庆[1](2020)在《任人唯贤 选贤举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人用人是治国理政的关键所在。中国传统社会在人才的选拔、任用、培养、考核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积累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并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史学史、以史为鉴,系统思考选什么人、怎么选人,如何考察监督,在当下也很(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20-01-06)
李紫嫣[2](2019)在《浅谈汉字背后所隐藏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与中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字形和音义关系可以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习俗,同时,汉字在几千年间的演变规律同样也可以反映出中国社会文化的变化轨迹。因此,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国外的汉语学习者,想要学好汉字,全面了解中华文明,就要在掌握汉字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其背后隐含的古代社会文化。本文从古代农业生产、古代教育、古代生活和古代礼仪四个角度选取了个别例字,简要论述其字形中所体现的古代文化元素,希望引起人们对汉字的兴趣和对汉字文化的重视。(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4期)
常华兵[3](2019)在《资产评估在中国古代社会渊源寻踪》一文中研究指出资产评估虽然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学科,却具有非常悠久和广泛的社会应用基础。在中国古人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资产评估知识或理念的应用随处可见。本文在梳理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资料基础上,从古人生产和生活的内在需要、超越商品交换的应用场景、突破时空物观念限制、引申应用到民众精神与文化层面四个维度对资产评估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化应用做一个大纵深、广视角的历史寻踪,以期对资产评估思想与理论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一个客观的可资借鉴的历史镜像。(本文来源于《中国资产评估》期刊2019年06期)
吕鹏[4](2019)在《牛铃悠悠:中国古代社会的牛》一文中研究指出牛,中国传统六畜之一,“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名言体现了其默默为人类奉献的史实和精神。中国是农业大国和古国,农业文化源远流长,黄牛在旱作、水牛在稻作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突出;中国拥有广阔的草原牧场,游牧文化历史悠久,黄牛和牦牛在牧区及极(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6-14)
张琼[5](2019)在《关于中国道教在日本古代社会的传播及影响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宗教。关于道教是否传入日本这一问题,学术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主要分为否定论和肯定论两派。否定论认为即使有某些道教因素传到日本,但是没有在日本保留下来,因此并没有受到日本人的重视。包含道教思想、道教经典以及宗教仪式等作为宗教组织的道教并没有传到日本。肯定论认为道教的思想很早就传入日本,而且在古代日本曾经存在过以道士、道观、道术和道教仪式为代表的道教组织,并且对古代日本的政治、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论主要以日本古代早期的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为背景,大量阅读研究了相关文献,如:福永光司的《道教和日本文化》、《道教和日本思想》、《道教和古代日本》;重松名久的《古代国家和道教》;以及孙亦平的《道教在日本》;张谷的《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等,支持肯定论的观点。并且以此为基础,认为道教在日本古代时期是最先在上层社会和阶级开始传播的。通过分析卑弥呼的“鬼道”和五斗米道的异同、日本的前方后圆坟与中国天圆地方观念的联系、古坟中的壁画和叁角缘神兽镜中的道教元素、以及日本的天皇制中的政治制度和宫廷礼仪中的道教思想,来讨论道教在古代日本的传播及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5-28)
张可[6](2019)在《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路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对古代社会的客观反映,并反作用于古代社会。因此,做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对维护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路径进行了梳理,其主要包括官方宣传路径和民间宣传路径两大主要途径,其中官方宣传路径具体包括政策法律、学校、科举这叁种主要宣传形式,民间宣传路径又具体包括神话图像、乡俗、家庭这叁种主要宣传形式。(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05期)
刘艳秋[7](2019)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治理:价值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共十八届叁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关乎我国能否实现现代化治理。实现现代化治理必然离不开从已有的治理历史中汲取智慧,因此深入研究学习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治理就显得尤为必要。综观我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朝代,不难发现,秩序价值是他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治理方法的选择上,几乎每个朝代都选择"礼法合治""德主刑辅"。自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型"的政府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也应从传统的"秩序"追求转为对"服务"的追求。在治理方法的选择上,"德治"与"法治"并无主辅之争,而是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10期)
丁红玲,宋谱[8](2019)在《中国古代社会教育探究及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教育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延绵,虽然在内涵、形式、规模、乃至发展水平上都远远不及现代,但其毕竟播撒了社会教育的种子,没有这一种子,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教育的发展、壮大和提升。为了扎实而深入地开展社会教育,我们有必要对古代社会教育进行系统梳理。从六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社会教育进行历史追索和逻辑探究,旨在借鉴历史经验,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中国当代社会教育发展。(本文来源于《高等继续教育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孙思旺[9](2019)在《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初稿》撰作刊行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初稿》久为学界所盛称,然此书刊于何时何地,李氏自叙、弟子追述抑或学者称引及之,颇有参差疏误;其撰作出版背景如何,亦少有专门探讨。今考此书属草之时,李氏正因所谓的"故宫盗宝案"避居上海法租界,其出版时间并非《李宗侗着作集》以及其他撰述所主张的1938年、1939年抑或1940年,而是1941年;印行机构也不是上海开明书店,而是北京来薰阁书店。此书之问世,从蔡元培、李石曾以及北大"法日派"成员那里得到各种形式的支持。特别是李石曾、沈尹默长期掌控的中法教育基金,推动作用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期刊2019年01期)
金野,罗丽[10](2019)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再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是平民社会,社会诸多问题也是平民文化过渡发展的结果,因此,对平民社会进行追究十分必要。从意识形态主要话语权主体的不同来考察,可将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划分为贵族社会、士人社会、平民社会。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贵族社会的体制保障,制礼作乐是其行为规范。秦以后,没落贵族嬗变为"士"。"士"以"道"为标杆,博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社会定位,或充任于各级政府部门,或不仕为"乡绅",国家意志与乡村日常管理由他们实际操作,形成士人社会。宋朝科举制度开启平民进入管理层的通途,士大夫最终演化成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有血缘、门阀的特质,活在当下,务实、注重短期效益的平民意识更具社会合理性和适应性,整个社会呈现平民特征。(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19年01期)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字与中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字形和音义关系可以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习俗,同时,汉字在几千年间的演变规律同样也可以反映出中国社会文化的变化轨迹。因此,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国外的汉语学习者,想要学好汉字,全面了解中华文明,就要在掌握汉字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其背后隐含的古代社会文化。本文从古代农业生产、古代教育、古代生活和古代礼仪四个角度选取了个别例字,简要论述其字形中所体现的古代文化元素,希望引起人们对汉字的兴趣和对汉字文化的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文参考文献
[1].崔庆.任人唯贤选贤举能[N].学习时报.2020
[2].李紫嫣.浅谈汉字背后所隐藏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J].汉字文化.2019
[3].常华兵.资产评估在中国古代社会渊源寻踪[J].中国资产评估.2019
[4].吕鹏.牛铃悠悠:中国古代社会的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5].张琼.关于中国道教在日本古代社会的传播及影响的考察[D].内蒙古大学.2019
[6].张可.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路径研究综述[J].时代报告.2019
[7].刘艳秋.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治理:价值与方法[J].法制博览.2019
[8].丁红玲,宋谱.中国古代社会教育探究及当代启示[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9
[9].孙思旺.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初稿》撰作刊行考略[J].社会科学论坛.2019
[10].金野,罗丽.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再探[J].经济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