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包括板面,所述板面的中心设置有顶板区,所述板面与顶板区四角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将板面分隔成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的中心均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部且靠近顶板区的一侧均设置有凸板,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远离顶板区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该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天线支架均采用板材或管材进行裁剪、焊接、打孔和打磨而成,生产加工工序较多,相对繁琐,不适合大量生产,同时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因外力产生形变裂痕,增加维修成本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包括板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面(1)的中心设置有顶板区(2),所述板面(1)与顶板区(2)四角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分隔槽(3),所述分隔槽(3)将板面(1)分隔成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所述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的中心均设置有第一通槽(8),所述第一通槽(8)的内部且靠近顶板区(2)的一侧均设置有凸板(9),所述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远离顶板区(2)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0)。
设计方案
1.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包括板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面(1)的中心设置有顶板区(2),所述板面(1)与顶板区(2)四角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分隔槽(3),所述分隔槽(3)将板面(1)分隔成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所述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的中心均设置有第一通槽(8),所述第一通槽(8)的内部且靠近顶板区(2)的一侧均设置有凸板(9),所述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远离顶板区(2)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区(2)的中心设置有第二通槽(11),所述顶板区(2)的表面且位于第二通槽(11)的两侧均等距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板(9)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3),所述固定板(10)的表面均等距设置有第三固定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8)的外侧与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的边缘之间均设置有凹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槽(3)的内部均等距设置有连接板(16),所述分隔槽(3)为U形槽,且开口处直径较大,所述板面(1)采用2mm厚度的钢材裁剪而成,所述分隔槽(3)的内部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翻折边(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区(2)与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均呈45°倾角向内弯折,所述固定板(10)与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均成45°倾角向外弯折。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一般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天线支架作为天线的重要组成,可以有效实现天线的固定安装。但目前使用的天线支架均采用板材或管材进行裁剪、焊接、打孔和打磨而成,生产加工工序较多,相对繁琐,不适合大量生产,同时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因外力产生形变裂痕,增加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天线支架均采用板材或管材进行裁剪、焊接、打孔和打磨而成,生产加工工序较多,相对繁琐,不适合大量生产,同时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因外力产生形变裂痕,增加维修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包括板面,所述板面的中心设置有顶板区,所述板面与顶板区四角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将板面分隔成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的中心均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部且靠近顶板区的一侧均设置有凸板,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远离顶板区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顶板区的中心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顶板区的表面且位于第二通槽的两侧均等距设置有第一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凸板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均等距设置有第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槽的外侧与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的边缘之间均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分隔槽的内部均等距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分隔槽为U形槽,且开口处直径较大,所述板面采用2mm厚度的钢材裁剪而成,所述分隔槽的内部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翻折边。
优选的,所述顶板区与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均呈45°倾角向内弯折,所述固定板与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均成45°倾角向外弯折。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具备了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通过板面与顶板区四角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分隔槽,分隔槽将板面分隔成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达到了利用冲压器械将剪裁好的面板冲压成型,将顶板和四个面板立体弯曲成型,冲压成型设计可以避免焊接,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2)、该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通过顶板区与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均呈45°倾角向内弯折,固定板与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均成45°倾角向外弯折,达到了采用一体式凸状立体设计可以提高装置稳定性,增加底部固定效果,配合凹槽和翻折边减少外力导致支架变形裂痕的产生,提高装置使用寿命,同时面板表面设置了通槽,可以节约原料,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处放大图。
图中:1板面、2顶板区、3分隔槽、4前面板、5后面板、6左面板、7右面板、8第一通槽、9凸板、10固定板、11第二通槽、12第一固定孔、13第二固定孔、14第三固定孔、15凹槽、16连接板、17翻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天线支架,包括板面1,板面1的中心设置有顶板区2,板面1与顶板区2四角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分隔槽3,分隔槽3将板面1分隔成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方便面板冲压成型,实现立体结构,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的中心均设置有第一通槽8,减少主板用料,节约成本,第一通槽8的内部且靠近顶板区2的一侧均设置有凸板9,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远离顶板区2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0,顶板区2的中心设置有第二通槽11,方便布线,顶板区2的表面且位于第二通槽11的两侧均等距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2,方便天线与支架固定,凸板9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3,方便天线和辅助盒的固定,固定板10的表面均等距设置有第三固定孔14,方便支架与地面或墙体固定,第一通槽8的外侧与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的边缘之间均设置有凹槽15,增加结构强度,提高装置稳定性,分隔槽3的内部均等距设置有连接板16,分隔槽3为U形槽,且开口处直径较大,板面1采用2mm厚度的钢材裁剪而成,分隔槽3的内部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翻折边17,增加结构强度,提高装置稳定性,顶板区2与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均呈45°倾角向内弯折,固定板10与前面板4、后面板5、左面板6和右面板7均成45°倾角向外弯折,实现面板冲压立体成型。
使用时,利用螺栓将天线主体与顶板区2上的第一固定孔12固定,然后移动到安装位置,再用固定板10上的第三固定孔14将支架与地面或墙体固定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2538.0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344298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H01Q 1/12
专利分类号:H01Q1/12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东莞市阿特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阿特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松木山村昌禾路18号
发明人:欧阳承群;刘庆松
第一发明人:欧阳承群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阿特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曾婉忆
代理机构:44474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永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