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造影论文_王蒲雄志,于嵩,陈巍,戚大川

导读:本文包含了胆管造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胆管,造影,胆道,黄疸,超声,造影术,引流术。

胆管造影论文文献综述

王蒲雄志,于嵩,陈巍,戚大川[1](2019)在《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及其相关技术在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胆管狭窄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多样,良、恶性质的判断一直很困难。自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问世以来,ERCP及其相关技术已从最初用于胰胆管造影发展至如今融影像学、病理学诊断和植入支架引流、射频消融治疗等诊疗技术于一体,成为恶性胆道疾病诊治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概要介绍ERCP及其相关技术在胆道疾病诊治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同时探讨ERCP及其相关技术在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喻乐,徐林,戚忠,王加芳,陈治军[2](2019)在《纳布啡在急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在急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行急诊ERC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S组,60例)和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N组,60例)。PS组患者先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PN组患者先给予纳布啡(0.15 mg/kg),3 min后均再给予丙泊酚(1~2 mg/kg)行麻醉诱导,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ERCP手术操作。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各时间点(T0:麻醉诱导前;T1: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T2:术中;T3:苏醒后)的MAP、HR和SpO_2;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呛咳、体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苏醒时间;记录术后患者和术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T1时间点PS组患者SpO_2低于T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间点PN组患者SpO_2与T0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间点PS组患者SpO_2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S组相比,PN组患者苏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呛咳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较低(均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相比较,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的患者苏醒时间更短,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和术者的麻醉满意度均较高,能够为急诊ERCP术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本文来源于《临床急诊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王征,刘红芬[3](2019)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梗阻合并胆囊炎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后胆囊炎症及胆汁及血液中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的变化。方法选择胆总管结石梗阻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胆总管梗阻未合并急性胆囊炎及胆管扩张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均行ERCP术治疗,监测治疗前后血液及胆汁中IL-6、内毒素水平,观察胆囊炎症的变化并且结合CT评估胆囊大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当天胆汁及血液中IL-6及内毒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组治疗当天胆汁中IL-6及内毒素水平和治疗前血液中IL-6及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 d后均较治疗当天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7 d后均明显低于治疗3 d后(P均<0.05),治疗7 d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胆囊体积及张力均正常,胆囊壁光滑完整,胆汁清亮,呈黄色,CT测量胆囊大小在正常范围,短径/长径比值0.39±0.02。治疗组治疗前胆囊体积增大,张力增高,胆囊壁毛糙,短径/长径比值0.44±0.0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7 d后胆囊缩小,胆囊壁逐渐变光滑,CT测量胆囊缩小,短径/长径比值0.40±0.04,术后7 d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监测IL-6及内毒素的变化及CT监测胆囊大小的变化证实ERCP术能减轻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炎症。(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王小东,王石[4](2019)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引流术用于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与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引流术(PTCD)用于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资料,按术前减黄方案分为ENBD组(57例)和PTCD组(63例),对比两组围术期肝功能指标、术中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引流前,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术前,ENBD组TBil、DBil、ALT、AST均明显高于PT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术后,两组TBil、DBil、ALT、AST、Al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BD组围术期胆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PT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术前行ENBD或PTCD均能够有效减黄,而后者减黄效果更可靠,能够更好地促进肝功能恢复;接受ENBD后胆系感染风险较低。(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11期)

谢明丽[5](2019)在《优质人文关怀护理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胆道取石术中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优质人文关怀护理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取石术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胆道取石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性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健康知识评分、生命体征指标、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收缩压及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0%(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人文关怀护理能促进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减少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2期)

张菊珍[6](2019)在《超声造影鉴别小肝细胞癌和无胆管扩张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小肝细胞肝癌(≤3cm)和无胆管扩张的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病理确诊为小肝细胞癌患者42例和无胆管扩张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31例。经过超声造影检查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对比其检查结果。同时收集两组患者血清学检查指标(AFP与HbsAg),以及术中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肝细胞肝癌组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相比HBsAg阳性检出率(83.3%>9.6%)以及AFP升高患者比例(45.2%>9.7%)相对更高(P<0.05),淋巴结转移发生率(2.3%<22.6%)相对更低(P<0.05)。造影表现:肝细胞癌组动脉相整体高增强32例,周边增强1例,不均质及稍高增强9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动脉相整体高增强6例,周边增强22例,不均质及稍高增强4例。肝细胞肝癌组在动脉期开始消退1例、门静脉期14例、延迟期2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在动脉期开始消退5例、门静脉期23例、延迟期3例。结论:超声造影结合HBsAg、AFP及淋巴结转移对小肝细胞肝癌和无胆管扩张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王晨曦[7](2019)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引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诱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0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治疗性ERCP的2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胰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0岁、胆总管直径≤10mm、多次插管及胰管显影和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10mm(P=0.001,OR=9.275)、多次插管(P=0.026,OR=3.677)、胰管显影(P=0.009,OR=5.912)是诱发ERCP术后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腺炎是ERC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胆总管直径≤10mm、多次插管及胰管显影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蒋玲,敬丹,林航宇,曹欣[8](2019)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相关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相关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时间:2017年3月~2019年2月,研究对象:本院收取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16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并发症护理)各80例,评判标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13.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75%,P<0.05。结论注重并发症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1期)

李炜宇,赵蕾[9](2019)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性梗阻性黄疸为胆管因肝癌、胰腺癌、胆管癌等肿瘤压迫导致的胆道梗阻,患者胆汁正常排泄受到影响,将导致胆汁淤积严重损害其肝脏功能~([1])。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引发凝血功能障碍,肝、肾衰竭等严重疾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临床常应用的术式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本研究主要探究以上2项术式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间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06例纳入本项研究其中包括53例ERCP术治疗(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孟庆丽,郑志明,曹蕾[10](2019)在《超声造影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进行ICC诊断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造影检查及增强CT检查。观察ICC病灶在超声造影的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表现等回声时间、表现低回声时间以及在超声造影中的增强方式,观察超声造影和CT造影对ICC诊断的准确率。观察患者ICC病灶超声造影和增强CT不同时相的表现。结果:超声造影ICC病灶开始增强时间为(14.52±3.77)s,达峰时间为(22.36±5.01)s,表现等回声时间为(30.28±8.03)s,表现低回声时间为(44.14±15.79)s。ICC超声图像可出现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肿块后方回声出现衰减、肿块内可见条索状高回声光带,肝门或胰腺周围淋巴结肿大等特点。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动脉期均表现为高增强,在门脉期超声造影以低增强为主,增强CT以高增强为主,在延迟期超声造影均表现为低增强,而增强CT仍然是以高增强为主,无等增强表现。对154例ICC的超声造影检查127例正确,准确率为82.47%,增强CT110例准确,准确率为71.43%。超声造影对ICC诊断准确率高于增强CT,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增强时间、增强方式以及声像图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胆管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在急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行急诊ERC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S组,60例)和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N组,60例)。PS组患者先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PN组患者先给予纳布啡(0.15 mg/kg),3 min后均再给予丙泊酚(1~2 mg/kg)行麻醉诱导,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ERCP手术操作。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各时间点(T0:麻醉诱导前;T1: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T2:术中;T3:苏醒后)的MAP、HR和SpO_2;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呛咳、体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苏醒时间;记录术后患者和术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T1时间点PS组患者SpO_2低于T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间点PN组患者SpO_2与T0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间点PS组患者SpO_2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S组相比,PN组患者苏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呛咳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较低(均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相比较,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的患者苏醒时间更短,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和术者的麻醉满意度均较高,能够为急诊ERCP术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胆管造影论文参考文献

[1].王蒲雄志,于嵩,陈巍,戚大川.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及其相关技术在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上海医药.2019

[2].喻乐,徐林,戚忠,王加芳,陈治军.纳布啡在急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9

[3].王征,刘红芬.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梗阻合并胆囊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4].王小东,王石.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引流术用于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的疗效对比[J].肝脏.2019

[5].谢明丽.优质人文关怀护理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胆道取石术中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19

[6].张菊珍.超声造影鉴别小肝细胞癌和无胆管扩张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7].王晨曦.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引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研究.2019

[8].蒋玲,敬丹,林航宇,曹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相关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探索[J].心理月刊.2019

[9].李炜宇,赵蕾.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对比[J].实用医技杂志.2019

[10].孟庆丽,郑志明,曹蕾.超声造影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术后3个月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经胆囊#~15 T MAgNETOM E55ENZA系统。左:5PA...小结石-图12.23 MIP图像漏诊的小结石。图A...病例2患者术后的胆管造影图像重复胆囊-图12.11 双腔胆囊伴胆石症。图A:...

标签:;  ;  ;  ;  ;  ;  ;  

胆管造影论文_王蒲雄志,于嵩,陈巍,戚大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