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拓扑发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拓扑,发现,社区,网络,结构,节点,霍尔。
拓扑发现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雷鸣[1](2019)在《园区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园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实现科学高效的网络管理,切实满足现阶段网络用户的上网需求。本文以拓扑发现算法作为研究核心,从多个层面出发,系统化探讨园区网络场景下,拓扑发现算法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以期逐步为后续相关网络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方向性引导。(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周林鹏,何锡点[2](2019)在《基于多源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实验发现,传统拓扑发现算法中存在节点冗余发现、链路关系不全、网关和交换机管理IP无法区分等问题。本文基于SNMP、OSPF、LLDP和ICMP等协议,融合多源数据分析,提出一种拓扑发现改进算法。通过搭建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实现,发现新算法较传统算法而言,拓扑发现更全面、更准确,能够为全网拓扑发现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耿岚岚,孙延涛,戴松[3](2019)在《一种面向软件定义移动自组网的拓扑发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自组网在传统的分布式组网方式下难以满足复杂的业务需求对网络QoS及安全性的高要求,基于SDN的移动自组网架构(SD-MANET)的提出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在SD-MANET中,拓扑发现是控制器进行流量调度与安全性控制的前提。本文提出一种面向SD-MANET的拓扑发现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利用连通支配集算法生成骨干网络,由骨干节点将局部拓扑信息通过上行通路上报给SDN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收集到的邻接信息计算出全网拓扑。本文方法通过限制向控制器上报局部拓扑信息的节点数量来降低拓扑信息收集过程中产生的额外开销。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生成并维护网络拓扑,且具有较小的控制开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19年09期)
封云飞,陈红梅[4](2019)在《基于拓扑结构的密度峰值重迭社区发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网络科学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复杂网络的研究是推动现代网络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社区是研究复杂网络的重要结构。已有的社区发现方法大多是高度复杂的,这不利于有效挖掘复杂网络。为了研究更高效的社区发现算法,文中将近年来被提出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应用于社区发现中,对密度峰值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社区发现算法。将密度峰值算法应用于社区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复杂网络数据结构具有特殊性,其数据大多以拓扑图或邻接矩阵的形式存储,因此将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应用到社区发现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地计算网络中各节点间的距离、节点局部密度和选择中心节点。针对该问题,文中通过网络拓扑图中各节点及其邻居节点的度来计算每一个节点的局部密度,通过节点间的相似度来度量节点间的距离,并对距离进行离散化处理,以便选取社区中心节点;定义了核心跳变值来更精确地选取社区中心,防止大社区吞并小社区;基于LFR人工网络和真实网络数据集,将所提算法与已有算法进行比较,并采用扩展的模块度、调整兰德系数以及归一化互信息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真实网络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具有不错的效果,且在一些真实场景中具有明显优势;在人工网络中,所提算法同样具有优势,同时其相比其他算法更加稳定。(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邓晓懿,杨阳,金淳[5](2019)在《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重要节点发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传统重要节点发现方法可分为局部发现和全局发现两类算法,全局发现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特征向量中心性算法(Eigenvector Centrality, EC),EC算法将所有节点归为一个社区并利用邻居节点重要性反馈计算节点的影响力大小,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识别精度。但是,EC算法忽略了网络的拓扑结构,未考虑到真实网络中节点所在社区的结构特征。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可达中心性算法(Accessibility Centrality, AC),首先利用邻接矩阵作为反馈路径,在反馈过程中计算不同路径下的节点整体影响力。同时,利用影响力传递过程中的噪音干扰特性,修正每一路径长度下节点整体影响力大小,最后利用修正结果得到AC值。为评估AC算法,本文利用两种传染病模型模拟节点影响力在四组真实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并引入其他四种算法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AC算法可以更准确、有效地识别出有具有影响力的重要节点。(本文来源于《运筹与管理》期刊2019年07期)
物理系[6](2019)在《清华物理系研究团队发现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何珂、薛其坤等人的实验研究团队和徐勇、段文晖等人的理论研究团队合作,首次发现了一种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2Te4,为提升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温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并为多种新奇拓扑量子物态和效应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台。此项研(本文来源于《新清华》期刊2019-06-28)
高宇,陶宏才[7](2019)在《基于Kubernetes的微服务业务拓扑发现及业务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Kubernetes在各个云服务平台的广泛使用,在云上获取业务逻辑流向和可视化业务关系,对云上业务进行评估,有利于业务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以Weave Scope conntrack方式获取业务拓扑的基础上,使用TCP流量抓包方式获取业务拓扑,弥补了conntrack未记录某些转发信息的情形。将权重计算方法应用到Kubernetes中的微服务业务,结合业务中的资源并利用业务的繁忙度来评估业务。使用变权法对熵权法得到的常权重进行修正,以使业务繁忙度的计算更加准确。(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蒋晴[8](2019)在《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互联网拓扑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互联网的产生开始,互联网拓扑发现就一直是网络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准确的获取互联网拓扑是许多网络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网络管理者更好地维护和优化互联网架构。现在,通过互联网拓扑测量以及公开数据库查询,研究者们可以获取到了大量各种类型的拓扑信息。但是由于互联网拓扑复杂的结构和庞大的规模,以及缺少拓扑发现的专用协议或工具,当前所获取到的每一类拓扑信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和失真。而现有拓扑发现方法又大多只使用一类拓扑信息来恢复互联网拓扑,从而使得所恢复出的互联网拓扑在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都还有待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出使用多源信息融合的方式来进行互联网拓扑发现。在充分解析现有互联网拓扑信息的基础上,从不同的拓扑发现问题本身出发,将多类拓扑信息融合使用来获取更加完整和准确的互联网拓扑。本文选择在AS级和PoP级的拓扑发现问题中进行初步尝试,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出基于两类信息融合的IP-to-AS映射表修正方法。不同于仅依靠一类数据来修正IP-to-AS映射表的现有方法,该方法融合使用别名解析数据和Traceroute-BGP路径对这两类数据,从中取出四种信息来识别每个路由器的所属AS,以此来修正初始的IP-to-AS映射表。经过实验验证,与现有方法相比,基于两类信息融合的方法能够取得更高的正确率,并且在面对输入数据量减少和输入数据的错误率增加时,都表现的更为稳定。同时本文对算法步骤进行了细微调整,确保了该方法的可收敛性。(2)出基于链路聚类的PoP级拓扑地图识别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PoP内部路由器连接紧密及地理位置相近两个特征,并借鉴连边检测算法的思路,首先计算路由器级链路对的相似度,然后对路由器级链路进行层次聚类以获得链路的集群,再通过一些启发式算法将其转换为路由器的集群(即PoP),最后根据PoP中路由器的地理位置确定PoP的地理位置,以此绘制PoP级拓扑地图。本文使用该方法绘制AS174的全球PoP级拓扑地图,获得了比现有方法更高的覆盖率,并且在误差范围为100km时定位准确度达到76.1%。此外本文还通过仿真实验评估了不充分的探测和错误的地理位置信息对PoP级拓扑地图识别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5-27)
王田[9](2019)在《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移动代理的拓扑发现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二十一世纪改变世界进程的十大新兴技术之首,具有高效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及时准确地把握网络的动态拓扑变化信息以及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是有效管理网络的核心方法。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如何提升的问题,本文开展了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和基于移动代理的拓扑发现设计的研究,主要包括了以下工作:首先,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些基础知识及网络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对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架构和有关技术进行了概括。最后对移动代理技术的概念及应用背景做了简要介绍,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随后,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众多,能量有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可用的软件定义无线传感网络架构。首先对软件定义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融合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且介绍了架构中各个模块的功能特点。随后基于已搭建好的硬件平台设计仿真实验对协议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得到了不错的实验结果。最后,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通信过程中由于资源的限制,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的传输有可能引发冲突、拥塞或者干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下基于移动代理的拓扑发现技术。在保证控制节点和普通节点通信质量的条件下,综合考虑了网络中由于节点移动导致的节点邻居集变化和各邻居节点剩余能量这两个因素,设计了部署成本最小化的移动代理迁移路线。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缩短网络拓扑收敛时间,降低网络能耗以及平衡网络能量分布。(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0)
何婧,王志晓,候梦男,芮晓彬,高菊远[10](2019)在《基于拓扑势的增量式动态社区发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动态社区发现效率,提高动态社区划分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拓扑势的增量式动态社区发现方法。增量式方法以前一个时间片网络的社区划分结果为基础,动态调整网络变化部分的社区归属,其余部分的社区结构仍保持不变。传统增量式方法只考虑增量节点,实际上,增量节点的邻居节点也会受到影响而出现社区归属的变化。该方法考虑增量节点,依据拓扑势场理论,进一步计算增量节点影响范围内的邻居节点,重新判定这些节点的社区归属。在真实和人工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扩大了传统增量更新的范围,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社区划分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9年01期)
拓扑发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实验发现,传统拓扑发现算法中存在节点冗余发现、链路关系不全、网关和交换机管理IP无法区分等问题。本文基于SNMP、OSPF、LLDP和ICMP等协议,融合多源数据分析,提出一种拓扑发现改进算法。通过搭建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实现,发现新算法较传统算法而言,拓扑发现更全面、更准确,能够为全网拓扑发现提供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拓扑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1].雷鸣.园区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探讨[J].通讯世界.2019
[2].周林鹏,何锡点.基于多源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
[3].耿岚岚,孙延涛,戴松.一种面向软件定义移动自组网的拓扑发现方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9
[4].封云飞,陈红梅.基于拓扑结构的密度峰值重迭社区发现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9
[5].邓晓懿,杨阳,金淳.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重要节点发现算法[J].运筹与管理.2019
[6].物理系.清华物理系研究团队发现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N].新清华.2019
[7].高宇,陶宏才.基于Kubernetes的微服务业务拓扑发现及业务评价[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
[8].蒋晴.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互联网拓扑发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9
[9].王田.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移动代理的拓扑发现设计与仿真[D].北京邮电大学.2019
[10].何婧,王志晓,候梦男,芮晓彬,高菊远.基于拓扑势的增量式动态社区发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