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务公开是推行党内民主的重要手段,推进高校党务公开对于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建设和谐校园及加强民主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高校在推进党务公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公开形式单一、制度建设不全等诸多问题。本文旨在研究高校党务公开的重要价值,并针对高校党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校;党务公开;路径选择
一、高校党务公开的意义
首先,我国的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国民、高水平人才的前沿阵地,同时兼具有进行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等功能,当前国际形势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新时期,高校的管理制度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而改革更新,坚持信息公开化、管理民主化,保障学校师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推行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号召党员积极参与组织生活,为校园发展建设提供建议;促进高校和谐发展,让全体师生都能重视并参与高校内部各项重大决策,体现校园内的民主集中制,降低侵犯师生权益行为发生的风险。其次,高等院校承担对我国的大学生群体推行政治教育、思想教化的重任,在这样一个培养青年一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象牙塔,党务公开、党内民主则尤为重要。同时在高校内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也是践行十九大报告精神、锻炼高校党组织工作能力、建设校园新风、促成和谐校园的内在需求。最后,高校党组织是学校的建设者和领导者,要保证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和纯洁性,就必须推进高校党务公开,让高校党组织运行在党员和师生的监督之下。高校党务公开是监督并规范高校日常工作、防止高校内部贪污腐败、建设廉洁校园的又一途径。“党务公开为广大师生对学校的党务实行有效监督提供了条件。逐步推进党务公开,使权力的运行由封闭转为公开,由不透明、半透明转为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不断开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
二、高校党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一)高校党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1.学校各级参与度不高
在高校党务公开中,校领导、师生党员和非党员师生是三类参与主体。对于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党务公开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领会到在党中央大力推动高校进行党务公开建设的意义和紧迫性。一些领导认为党务公开并非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对高校发展来说可有可无,从指标上也体现不出校园建设的成果,因此对党务公开不够重视,导致开展高校党务公开工作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自然在效果上大打折扣;从教师与大学生党员层次来讲,他们的主体意识较为薄弱,对自己的党员权利和党员义务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积极参与高校内的党建工作,缺乏参加党务公开工作的积极性。而对于广大的非党员师生来讲,其关注度和参与度则更为薄弱,不能将党务公开与自己的权益联系到一起,更多的是不知道也不在意的心态,自然更不可能参与其中。
2.制度建设不全
学校基层民主决议得不到反馈和重视,导致教师、学生党员的个人民主权利无处实施、无从保障,久而久之广大教师、学生党员参与党内民主活动的积极性被磨灭,对于高校党务公开这样的活动缺乏积极和热情。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内的党组织对党务公开没有制订统一规范的制度,不知道什么内容必须公开、什么内容应该公开、什么内容不能公开,随意性较强,没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方法和程序,严重制约了党务公开的效能。许多高校只规定了党务公开的基本程序,至于细节问题则没有具体规章加以指导,只能取决于个人或个别组织的主观判断,在某些时候甚至出现反复更改规章制度,隐瞒不报党内事务,限制公开范围、内容等违纪现象,而对于这些现象,也没有相应制度进行约束和惩戒,自然令高校党务公开的推进阻力重重。
从公开途径来讲,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数高校内,一般是通过校内会议进行党务公开,但是校内会议受场地、时间、参会人员等因素制约,其普及性上存在欠缺。目前有通过校内网站进行党务公开的趋势,但是网站受师生的关注度不够,一般来说党务公开的内容也不会在校园官网内处于令人瞩目的位置,并且网站所公开发布的党务信息,时效性不强,许多信息在发布伊始就已经过时,党务信息更新不及时,更削弱了其效力。在许多院校,有专门的事务公示牌,但也存在显著问题。一是公示内容的更新问题,其时效性较之校园官网还要更弱,二是设置地点,没有放置于校园内醒目、人流量较大的位置,其作用自然大打折扣。有时虽然对党务进行了公开,但公开程度不高,不能解决师生所需;有时则只对某一热点问题公开党务,不能全面地反映校园党务建设情况。
包括公布制度、考评制度和保障制度。在公布制度上讲求时效性、实用性、真实性和公开性,以成熟的制度对公布内容和时间、形式等明文规范。其次,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力推党员民主评议,对公开内容及其反响持续关注,保证公开内容取得良好效果,高校作为科研教学的场所,还应促进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最后落实监察督办机制,将全体师生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满意程度作为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重要指标,建立保障机制,促进高校党务公开从阶段性向长效性、从只公开结果向过程、结果皆公开转变。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各级党组织的有效监督作用。
3.公布途径单一,公开内容缺失
(二)高校党务公开的路径选择
高校不同于一般的基层党组织,党员师生在高校内除了党员身份,也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时都是学校各类事务的主体参与者与服务对象。要坚持将党务公开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贴近学校工作的实际需求,增强党员师生积极参与党务、校务公开的热情。高校党务公开要服务于学校发展建设,保障高校师生的切身利益,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应着眼于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学风建设等方面,牢记高校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的初心,确保师生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党务公开带动校务公开,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
2.将党务公开与校务公开结合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针对百米林带植物群落季相变化单调,植物景观缺乏特色等问题,建议在进行群落结构优化时增加色叶树种的应用,尽量做到四季至少三季有景可观,营造春花、夏荫、秋叶、冬枝的优美植物景观。同时根据各个区划特有的自然禀赋和人文特色,总体把控,分区指导,打造区域特色性。选择部分现状条件较好的标段进行重点优化改造,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植物景观单元,提升上海环城绿带整体景观形象。
1.完善党务公开制度
二是确立学生学习的目标。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大学生们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在大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微小的进步就很难察觉,这是难以激励他们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让学生们了解到目前所学的知识及未来要达到的目标。在每一堂课中,如果都能帮助学生达到一定的目标,就会带给学生一定的成功感,从而激发起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创新参与方式
首先在传统的党务公开方式上更新改良,如党内会议可以实行党务重要会议旁听制度,让师生党员更广泛的享有参与权,鼓励其积极在会议中献言献策,尊重师生党员的意见、建议。此外,创新渠道,丰富公开手段。当今时代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党务公开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具有的时效性优势进行传播扩散。除校内各级党组织在校园官网内以专栏形式公开党务外,还可在微信公众号、校园贴吧、官方微博等符合青年大学生社交习惯的各种“接地气”平台,及时公布、更新各类党务信息,扩大高校党务公开的受众面与激发全体师生参与热情。同时校方在这类平台中还应及时回复应师生的各类诉求,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高校党务公开工作日益完善。
1047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and cardioembolism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comparative study
三、结论
党务公开是推行党内民主的重要手段,推进我校党务公开对于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建设和谐校园及加强民主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在高校在推进党务公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公开形式单一、制度建设不全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要不断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将党务公开与校务公开结合,不断创新参与方式,不断完善我校的党务公开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晓歌,张虹.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举措——关于党务公开问题的若干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6).
[2]高静.党务公开初探[J].攀登,2005(5).
[3]王贵秀.党务公开势在必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
[4]邓周平.论党务公开的组织维度和社会维度[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5]郭群英.党务公开与反腐倡廉建设[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6]于业成.实施“四三二”工作法,推进高校党务公开[J].基层党建,2017(7).
[7]张岚.推进高校党务公开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
[8]陈自录,李峰梅.略论新形势下高校党务公开及其运行机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1).
[9]李莹,韩晓冬.高校党务公开的认识与探索[J].党建研究,2015(12).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32-0047-02
作者简介:汪云凤(1994-),硕士研究生,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
* 项目名称: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党务公开工作研究(项目编号:dj2018y010)。
标签:党务论文; 高校论文; 师生论文; 党员论文; 校内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的建设论文; 党的基层工作论文; 《法制博览》2019年第32期论文;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党务公开工作研究(项目编号:dj2018y010)论文;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