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丽娜:以中致和——老子“守中”思想与孔子“中庸之道”之比较论文

常丽娜:以中致和——老子“守中”思想与孔子“中庸之道”之比较论文

[摘要]中华文化“尚中”思想由来已久,《尚书·大禹谟》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执中”的“十六字心传”。治国立身,只有师法天地,秉持中道,才能“天地位焉,万物生焉”,以中致和,和则生物。“以中致和”的观念深入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集中表现在老子“守中”思想与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上。两者虽有不同内涵,但都将“中”视为至德、至善、至美,中即天道的具体体现,中能生和,从而化育万物。

[关键词]老子“守中”思想;孔子“中庸之道”;以中致和

一、“中”的源起

“中”在甲骨文中本为旗帜之类,唐兰认为“中者,最初为氏族社会中之徽帜”,“盖古者有大事,聚众于广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而趋附,群众来自四方,则见中之中为中央矣”。殷墟卜辞甲片有“王立中”的记录,《尚书》中有“大中之道,立其有中,为行九畴之义”。中即中央,天地之中心。 “中国”一词在古汉语中本指“中原地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华”与“夏”即包含有美丽、优雅的意蕴。因此,“中”相对于四周尚未开化的民族来讲,意味着文明、优雅和美好。中原地区最早进入农耕社会,靠天吃饭,所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天法祖”的观念,敬畏天地,师法天地之道,深入国人思想之中。殷商重鬼神,西周则重天命,这种天命观和天道观影响深远,儒道两家都有不同程度的继承并发展出自己独到的理论体系。《易》经作为儒家所推崇的中华元典,其精神思想不单单影响到儒家,其“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相互对立、互相转化的辩证思维观念也为道家所继承发展。“易”字本义好似在天上的太阳,如同鸟儿一样展翅飞翔于天地之间,太阳每日东升西落,如此永远循环往复,故“易”字有变易、改易、不易的含义。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但是变化变易变更的规律是不变的,这是万物应当遵循的根本规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古以来先民效法天地运行之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待时而动,遵从四时的变化来安排人世的活动,故而“天人合一”的精神也深入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即为天、地、人和万物达到和谐、适中、适度的最圆满的状态。天地本身最大最为本质的一种状态即为“中”的状态,所以,人法天地,自然也将“中”的精神延伸到人世治国方面。在《论语》与《礼记》等记载中,大舜帝是非常善于“执中之道”,能够始终“允执厥中”“执其两端而用中于民”,治国为政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中道即为天下之正道,惠民利物,使得天地万物终至和谐统一的均衡状态。所以,“以中致和”的思想代代相传,并深刻影响到儒道两家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

2) 疲劳性能优越。复合材料补片本身疲劳性能好,疲劳极限较金属材料更高,可以抵抗多种工况的动载荷和交变疲劳载荷;另外修复时没有必要对损伤结构的裂纹设置止裂孔,避免形成新的应力集中,抗疲劳性能较传统方法得到提高,因此具有更长的工作寿命周期和结构可靠性。

“中”的思想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深刻影响到了我们的方方面面,哲学、文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无不渗透着以中为美,以中为贵的思想。如中国皇家建筑紫禁城的设计,居天下之中央,位天下之正位,与天上的紫微星相对应,整个紫禁城建筑沿中轴线对称排列,而居中的只能属于皇帝一个人,以示尊贵。可见,中意味着美好高贵,意味着至德至尊。

“尚中”观念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对“中道”“中和”思想多有继承和论及,然而,“以中致和”的观念最为集中的表现在儒家孔子的“中庸之道”与道家老子提倡的“守中”思想上。

二、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首先指出中庸是一种至高的德性,“中庸,其为至德矣乎!民鲜久矣!”可见,在孔子心目中,作为至德的中庸很少有人能够做到。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庸呢?《论语》记载,有一次喜欢“方人”的子贡去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此处,孔子通过比较两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地点明中庸的本质就是“过犹不及”,过分与达不到都是一样的结果,性格行为过激与退缩怯懦也是一样的。所以,中庸之道就是要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为人处事的一个度和分寸,执两用中,反对走极端。子思《中庸》可视为对孔子中道思想的进一步详细的阐释。君子日常处世应该戒慎、慎独,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第27章)。何谓中庸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庸即常,中庸通俗地来说,即用中,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中”道,恰到好处。这里不是和稀泥,更不是孔子所反对的老好人、没有是非原则的“乡愿”,而是在坚持原则基础上的分寸感。儒家的中庸思想与禅宗“花未开时月未圆”的禅思参悟的过程美、中和美、朦胧美是相通的,都推崇一种恰到妙处的“中和之美”“中道”之美。

此外,《论语》中可以随处可见孔子及其门人关于“中庸”思想的表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大的道义原则上绝对要守住底线,而小节方面可以有所出入,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而是要把握住仁道的本质原则。孔子最为推崇谦谦君子,那么君子有没有标准呢?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在孔子看来,君子的行为原则也要把握一种分寸和度,那就是“文”与“质”最好的状态是调和折中,均匀和谐的状态,既要有文化礼仪修养,也要保持本色的质朴之美。“文质彬彬”不仅仅是君子的行为要求,甚至也延伸为一种美学范畴,进而影响到文艺创作。对于人来说,礼仪过多则有虚假虚伪之嫌,过于质实又会显得粗野。比如,在小说人物的塑造美学上,也要做到把握一个度和分寸。像《三国演义》在塑造刘备和诸葛亮时,着墨太多,文学修饰成分过多,由于作家“拥刘反曹”的创作倾向,对刘备一方的人物投注太多情感和笔墨,所以鲁迅先生在评价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时,指出“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比如出于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的诸葛丞相的同情,作家俨然把诸葛亮写成了一个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巫师妖道,这与历史上的诸葛亮的形象是有很大差别的,其原因就在于情感成分加上文学虚构大过了历史形象的真实成分。写刘备摔孩子则好似成了“邀买人心”的心机家。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文学虚构成分超过了历史真实的部分,作家在写作到兴奋点时失去了创作上的“中道”。

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论,要求行为上尽量符合中道思想,不要过分,也不要达不到。比如在学与思的问题上,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增长学问和修养的最好办法是学思结合,不能只是执著于一端,要执两用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在思考斟酌的程度上,三表示过头,过多,思虑过多容易导致行为滞后,一个人畏首畏尾,不够果敢坚决,缺乏勇气。所以,孔子提倡再思,就是恰到好处、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不必过虑。

孔子提倡的“中庸”思想最终是要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能够容忍、包容、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接纳不同之处,和谐相处。这其实也是儒家用中思想的最终指归。这与孔子的“仁道”思想并不违背,孔子的仁道思想包括忠和恕,恕道是最基本的要求,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上要尽量理解、包容、体贴他人,容忍他人与自己不同,这也符合君子的人格修养。因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老子所说的抱守中道,与儒家中道思想相同之处就在于,两家都反对走向极端,为人处世要把握好一个度与分寸。与儒家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主动有为不同,道家的“守中”思想则是以静制动,清虚无为,少私寡欲,静待时变。

三、老子提倡的“守中”思想

据太史公司马迁的记载,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儒道两家思想本来源出“周王官之学,老子原为周守藏室史官,道家“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儒家则源出司徒之官,“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就中道观来说,儒道不同之处在于,道家侧重于从天道层面而主张“守中”,从哲学本体论和阴阳相反辩证方面看待宇宙人生,提出虚静无为、知足寡欲、处下不争的思想;儒家则侧重于从人道行“中庸之道”,从立身处世方面来提倡“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刚健有为的精神。两家更多是“以中致和”的趋同互补,其共同之处在于:

那么如何把握做事处世的度与分寸呢?子思《中庸》中提出,要“尽心知性而知天”,而“天命谓性,率性谓道,遵道谓教”。儒家提出的“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境界,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从天性本心之善出发,遵从心性的天然,去为人处事,就能做到与道一体,身心合一,言行合一,从而与天地参,赞育万物,“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最终实现儒家所谓的“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

再次,“守中”思想要求人应该处下不争,甚至利而不争,效仿水德,“上善若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恰恰看到了水的全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故老子主张最高的德性应该是水之德性,利而不争,因为水德接近道之德性。这与儒家孔子所主张的“至德中庸”不谋而合,也恰恰说明了儒道互补,儒道两家在“中道”思想上的殊途同归。老子认为,要效仿水德就要不争处下,他反对“用强”“取强”,甚至发出“强梁者,不得其死”的论断。“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在老子看来,表面的恃力用强,炫耀武力,并非真正的强大,反而是即将走向衰亡的转折点,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合乎道的终究是走向死亡。这对于连年争霸发动兼并战争的春秋时代,对于攘夺占有欲望强烈的诸侯们无异于振聋发聩的警世之言!

道家反对人走极端,主张抱守中道,根本原因在于道家站在事物辩证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道家往往能够看到事物的反面,“反者,道之动”,这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的行为都要依循着这个根本规律而动,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获得幸福,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师法自然”,那么自然之道的第一规律就是它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间万物都包括了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阴阳两个对立面,两个对立面不断向自己的反面转化,所以,“物极必反”。老子在阐述天地万物的生成时,看似有玄虚神秘主义的成分,实则包含了朴素辩证的观点。“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曰大,大曰逝,逝曰反。”道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为天地万物的根源,万物必须依道而动,其表现就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等发展到顶峰时,“物壮则老”“盛极而衰”“乐极生悲”,此时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反”,反是事物的对立面,也是回返、复返之意。“反者,道之动”,这是左右事物发展走向的根本规律,任何万物都不可能超越这个规律。

那么“反”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为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反”即是“复”,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生死荣枯乃生命的根本常律,也是自然的根本法则。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事物的衰亡在道家看来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死亡是复归生命的根本,回到道的原初状态,即“寂兮寥兮”道体生命本初寂静的状态,再开始新的循环。所以,由此看出,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再次生命循环发展的开始。所以,道家主张,面对纷纭变迁的大千万物 ,与其造作妄为,不如抱持清虚,与道同体,表现出“无为”、不忘为的虚静状态。因为“无,名万物之母;有,名万物之始”,事物的发展要不断返归到道的“虚静”“无为”的状态,才是生命的“常”,而“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如此,方可存身保命,才能长久。由此可见,老子所主张的“守中”思想,其哲学基础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观。

“守中”的内涵又包括那些呢?

2.反对过度、过分,反对走极端,反对行为思想的偏激

首先,“守中”要求人要清虚无为,守静复命。不是什么都不作,而是不妄为乱作,而是遵道而行,以“无为”的心态姿态,达到“无所不为”的目的。因为“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天地如同风箱,越多的造作施为,越多的混乱。古汉语中“治”与“乱”互训同义,治即乱,乱即治。所以,人主应该“无为而治”,“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其次,“守中”思想还包含了人应该少私寡欲、守柔处弱、返璞归真的涵义。“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所以,“守中”就要“不盈知足”。因为欲望是祸乱的源头,老子认为天下大乱也正是因为当时的诸侯国君们欲望太多,总是不知足。所以,他谆谆告诫世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是为常足矣。”《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开篇即颇有警世意味地唱道《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这俨然是对王熙凤贾琏贾雨村等世俗之贪欲之人的判词!《老子》第22章早已指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一味地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只会丢了本性,与道体的本原愈行愈远,南辕北辙。王熙凤最后的悲剧命运正是对老子此话的一种形象的文学注解。

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是我们按照先进职教观念提出的一个教学改革新概念。[1]本文立足于职业院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结合《室内效果图设计表现》课程对其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新的课程教学设计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突出能力目标,以实际岗位中的项目及具体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对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进行精心设计,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原则融合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职业院校教学特点,符合国家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老子“守中”,坚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如“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知雄守雌”、刚柔、强弱、有无、不足与有余等相反相成,老子强调矛盾双方的对立转化,并要求人们能够经常看到事物的反面,“反者,道之动”。孔子的辩证观虽不那么明确,然而阴阳对立、矛盾、相互包含并相互转化的传统思维观念也渗透于《论语》之中,孔子讲“五美四恶”、学思结合、“扣其两端而竭焉”等,也展现出了辩证思维的光彩。

四、儒道两家在中道观念上的异同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与孔子开创的儒家,两家思想并不对立,而是互相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核心思想,并深刻影响国人的行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审美思维方式。儒家提倡为人处世要恪守“中庸之道”,以中庸之道来指导人生。道家老子则倡导“尚中”的中道思想,《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阴阳辩证的基本哲学观念

文献[15]提出了换向流反应器一维数学模型的一种理论解析方法与2种不同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将这3种不同求解方法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认为解析法在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更容易,更具有优势。

(4)两序槽间接头施工。双轮铣槽机施工的防渗墙槽段间接头一般采用切削法进行槽段连接连接。施工过程中,通过切削掉部分Ⅰ序槽墙体与Ⅱ序槽结合处的混凝土,使Ⅰ序槽墙体露出粗糙的新鲜混凝土面,混凝土浇筑前用钢丝刷将接头处泥皮刷洗干净。其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正读着《昆虫记》,几个孩子凑到我身旁,竟你一言我一语地自发讨论了起来。那一刻,久不得法的我猛然间意识到,生硬地要求孩子独自去读一本书只是我们成人的一厢情愿,孩子们的阅读离不开有效的指导、实时的监督,甚至志趣相投的同伴。看来,让阅读真正住进孩子的心房,不能强迫,只能顺势而导。于是我开始了这样的实践:

简而言之,所谓“守中”即是要求人与道同体,仔细体会道体的虚无虚静。

儒家提倡“过犹不及”,道家则提出“物极必反”“物壮则老”,都反对走向极端,而应持守中道。老子主张知足寡欲,不盈,“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反对用强,反对恃强用刚,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认为,天道平衡、和谐,“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这是一种“中”的恰到好处的状态。

3.“时中”、权变的思想,两家都主张把握时机,待时而动,而非妄动乱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时运环境通权达变

联合体的本质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社会化服务各个环节不同主体之间的融合,农村产业融合是农村一、二、三产业或第一产业内部子产业之间的融合,二者以“融合”为核心,相似度较高。联合体及其融合机制可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政策选择。

老子认为圣人要效法水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孔子则主张“学而时习之”,甚至据时藏用,“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可以说,孔老都十分懂得运用“天时”而达人事社会之功。

4.“以中致和”的最终目的

“中”是手段、方式,“和”是最终目的。中和之道本为天地自然本有本然之道,人道法天道,就应该遵循中道。老子提倡“守中”,孔子主张持守“中庸”,都是方法论意义上的论述,其最终目的是指导现实人生社会,希望社会和人能够达到一种“和谐”“和而不同”“阴阳充气以为和”的均衡调和的适允状态,如此,方能利生万物。

首先,梳理改善前流程图,确定改善重点。明确卒中患者入院便应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然后根据吞咽障碍情况,在防止肺部感染的同时,加强患者营养。

[参考文献]

[1]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收稿日期]2018-11-13

[作者简介]常丽娜(1982-),女,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0-2323(2019)01-0003-04

[责任编辑:曾宏]

标签:;  ;  ;  ;  ;  ;  ;  ;  ;  ;  ;  

常丽娜:以中致和——老子“守中”思想与孔子“中庸之道”之比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