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振动论文_张宏远,袁惠群,孙红运

导读:本文包含了局部振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局部,故障,轴承,格林,综合法,布朗运动,脑卒中。

局部振动论文文献综述

张宏远,袁惠群,孙红运[1](2019)在《叶片平均频率对失谐叶盘振动局部化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求叶片平均频率对失谐叶盘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缩减模型分别对谐调叶盘和失谐叶盘进行振动响应分析,通过振动局部化因子对失谐叶盘振动局部化特性进行评估,获得了不同叶片平均频率和失谐标准差下叶盘系统的振幅和应变能分布,以及失谐叶盘振动局部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失谐标准差的增大,失谐叶盘振动幅值呈减小趋势,同时共振带变宽;在平均频率为1.0044时出现了严重的振动局部化现象,在失谐标准差为5%时,叶盘振动局部化程度较轻。(本文来源于《航空发动机》期刊2019年06期)

马晓飞[2](2019)在《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的碳纳米管振动的理论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碳的动态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研究人员的兴趣所在。最近的研究表明,非本地弹性理论在振动方面对纳米碳管给出了更好的结果。在各种研究中,学者们讨论了碳纳米管的振动非局部弹性理论,非局部系数的标定及其应用非局部弹性理论对碳纳米管振动的影响。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非局部系数、材料系数等多个因素,在各种边界条件下对碳纳米管的振动效果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11期)

刘静,唐昌柯,师志峰,王林峰,徐子旦[3](2019)在《局部剥落故障对滚动轴承接触与振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局部剥落故障对滚子与故障周边区域之间的接触特性以及轴承振动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基于圆柱滚子与轴承滚道局部剥落故障之间接触关系,建立滚子与滚道接触等效有限元模型和考虑故障过渡区的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模型,研究故障宽度对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变形、应力、宽度和刚度以及轴承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局部剥落故障宽度的增大,接触宽度减小,接触应力与接触变形量增大;考虑局部剥落故障过渡区的轴承振动加速度大于不考虑局部剥落故障过渡区的轴承振动加速度。(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王瑞平,陈卓,葛亚博[4](2019)在《局部振动结合悬吊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局部振动疗法(DMS)结合悬吊训练(SET)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CN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SET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腰部相应穴位的DMS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6周后、随访1个月时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地距离(FFD)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和随访1个月后研究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F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10%(27/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7%(1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振动结合悬吊训练能有效持续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症状,其效果优于单纯悬吊训练。(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封常美,魏然,徐菲,张维娜[5](2019)在《重复局部肌肉振动疗法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上肢功能和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重复局部肌肉振动疗法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上肢功能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复局部肌肉振动训练。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手功能和上肢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BI评分、BBS评分、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评分和Fugl-Meyer评测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均显着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手指主动活动范围(active range offinger movement,AROM)、最大屈曲角度和最大伸展角度均显着大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BI评分、BBS评分、STEF评分和FMA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均P <0.05),AROM、最大屈曲角度和最大伸展角度均显着大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重复局部肌肉振动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功能、手功能和上肢功能,值得临床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10期)

赵英凯,潘宏刚,陈尚年,张新虹,李思萱[6](2019)在《汽轮机失谐叶盘局部化振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汽轮机叶盘系统由于失谐将产生局部化振动问题,搭建了失谐叶盘系统,对不同工况失谐叶盘系统进行固有频率和振型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失谐量增加,叶盘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失谐量越大,频率下降越明显;在节线数时,出现一边的振动失谐变化最明显,振动区域发生改变;在节线数时,在轮盘上的节经线变化明显,发生一定弯曲。因此,在制造汽轮机的叶轮时,应避免应力集中导致叶轮裂纹及损坏,保持轮盘平衡孔数为奇数。(本文来源于《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陈晓娟,王孟,王璋奇,田瑞,薛博[7](2019)在《大跨越导线在局部激励下微风振动的格林函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架空线路的微风振动是引起导线疲劳断股、断线的直接原因。随着线路跨距的增大,架空导线呈现出长柔性、小阻尼的结构特点,其微风振动也出现了许多刚性结构中未曾出现的新现象,如锁定区的多模态竞争、涡致波响应以及流体激励力的叁维特性等,然而大跨越导线微风振动的本质机理尚不明确。为掌握大跨越架空导线的微风振动机理,建立了在局部横向简谐激励下无限长有阻尼张紧弦强迫振动的线性模型,推导了模型稳态响应的显式格林函数解,得到大跨越导线系统的简化解,讨论了阻尼比和频率比对导线系统响应的影响规律,并依据大跨越导线微风振动参数特性绘制了模型响应的时空演化特性图。研究表明,大跨越导线系统模型在局部横向简谐激励下的响应表现为向激励两端传播的空间衰减的简谐行波,行波特性与激励参数k和系统阻尼比ξ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匡能晖[8](2019)在《关于次双分数布朗运动的振动局部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设S~(H_i,K_i)={S_t~(H_i,K_i),t≥0},i=1,2是两个独立的一维次双分数布朗运动,带有指标H_i∈(0,1),K_i∈(0,1].我们考虑其振动局部时,即l_T=∫_0~Tδ(S_t~(H_1,K_1)-S_t~(H_2,K_2))dt,0<T<∞,其中δ表示Dirac delta函数.我们证明l_T是L~2存在的,而且如果min{H_1K_1,H_2K_2}<1/3,则在Meyer-Watanabe意义下它是光滑的.(本文来源于《数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席建明,门薇,刘承梅,李青敏[9](2019)在《局部肌肉振动疗法对偏瘫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训练前给予局部肌肉振动治疗对偏瘫患者的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康复组(对照组,n=25)和振动结合常规康复组(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每周5次,每次30min,共4周。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前给予局部肌肉振动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定(TUGT)和最大步行速度(MWS)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步行及平衡能力的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间BBS、TUGT及MWS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后,2组BBS、MW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TUGT评分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BBS、MWS评分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TUGT评分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1)。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局部肌肉振动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偏瘫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其效果显着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9年08期)

刘静,徐子旦,唐昌柯,王林峰[10](2019)在《轴承-轴承座系统振动特征与局部故障尺寸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轴承-轴承座系统振动特征与局部故障尺寸的关联关系是轴承内部故障精确定量诊断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尺寸局部故障诱发的轴承-轴承座系统振动特征的问题,采用显示动力学有限元算法,综合考虑其各部件的弹性变形、重力和轴承元件之间的接触与摩擦的影响,建立含局部故障的轴承-轴承座系统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尺寸局部故障诱发的轴承-轴承座系统的振动特征。分析局部故障尺寸变化对其振动特征的影响规律,揭示局部故障尺寸与轴承-轴承座系统振动特征之间关联关系,为获取其准确的振动特征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也为轴承-轴承座系统内部轴承早期局部故障的准确定量诊断提供了有效参考。(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9年04期)

局部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了解碳的动态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研究人员的兴趣所在。最近的研究表明,非本地弹性理论在振动方面对纳米碳管给出了更好的结果。在各种研究中,学者们讨论了碳纳米管的振动非局部弹性理论,非局部系数的标定及其应用非局部弹性理论对碳纳米管振动的影响。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非局部系数、材料系数等多个因素,在各种边界条件下对碳纳米管的振动效果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局部振动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宏远,袁惠群,孙红运.叶片平均频率对失谐叶盘振动局部化影响分析[J].航空发动机.2019

[2].马晓飞.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的碳纳米管振动的理论研究现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3].刘静,唐昌柯,师志峰,王林峰,徐子旦.局部剥落故障对滚动轴承接触与振动特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王瑞平,陈卓,葛亚博.局部振动结合悬吊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

[5].封常美,魏然,徐菲,张维娜.重复局部肌肉振动疗法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上肢功能和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

[6].赵英凯,潘宏刚,陈尚年,张新虹,李思萱.汽轮机失谐叶盘局部化振动试验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陈晓娟,王孟,王璋奇,田瑞,薛博.大跨越导线在局部激励下微风振动的格林函数解[J].振动工程学报.2019

[8].匡能晖.关于次双分数布朗运动的振动局部时(英文)[J].数学进展.2019

[9].席建明,门薇,刘承梅,李青敏.局部肌肉振动疗法对偏瘫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J].中国康复.2019

[10].刘静,徐子旦,唐昌柯,王林峰.轴承-轴承座系统振动特征与局部故障尺寸的关联[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9

论文知识图

型桩腿平台1阶模态型桩腿平台2阶模态Fig.2.25Firstor...正常齿轮振动加速度信号正常齿轮振动加速度信号的局部能量谱油膜涡动状态下转子径向位移振动信号油膜振荡状态下转子径向位移振动信号

标签:;  ;  ;  ;  ;  ;  ;  

局部振动论文_张宏远,袁惠群,孙红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