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命题意向谓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命题,谓词,意向,语言学,意见,语句,组合。
命题意向谓词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儒[1](2010)在《知晓命题意向谓词与说话人的存在方式——语言哲学系列探索(12)》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哲学是通过语言分析和解释来揭示人及人的世界的科学。从宏观讲,它有两项任务:一是对语言本身的研究,这项任务与语言学的任务同一;二是在第一项任务的基础上揭示人及人的世界。本文以知晓命题意向谓词знать(know)及其所栖息的语句为分析和解释的对象,旨在:第一,从含знать语句的一般特点(事实性预设和特殊系词)、含знать的语句的交际结构的变异两个维度出发,在语句层级上探讨知晓命题意向谓词的特点及其在语言本体中的运作机制;第二,在此基础上,揭示相应语言现象显现的人(说话人)及其世界的本真状态,从而为搭建语言学与语言哲学之间的桥梁作一些尝试性工作;第叁,昭示人们:语言不仅仅是任何意义上的工具,还是一个特殊在者/是者。(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0年06期)
李洪儒[2](2007)在《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客体命题的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意见命题意向谓词(предикатыпропозициональнойустановкимнения)与知晓(знание)、信念(вера)一样,是基本认知命题意向谓词中的一种。众所周知,命题意向又称命题态度,最先由英国学者罗素提出(李洪儒,2001:31—38)。可是,英美分析性语言哲学和受其影响的语言学领域的学者却不太关注这一范(本文来源于《首都外语论坛》期刊2007年00期)
李洪儒[3](2007)在《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命题的搭配——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六》一文中研究指出命题意向谓词与命题搭配是语言学研究语言本身和语言哲学分析语言的共同课题之一。命题意向是人的基本意识活动之一,属于人的意识世界。命题则是人的知识型态之一,与人的生活世界对应。两者之间的组合,实际上既是人批判、阐释前人遗产——知识的主要途径,又是认知生活世界的方式。以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为例,将命题所对应的世界区分为客观世界、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是对20世纪以来国外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研究表明,命题意向与命题之间的组合就是人(命题意向主体)在理解、诠释自身;每一个人都站在世界之中,用时代和世界赋予他的全部知识与对时代和世界的全部理解来解释自己。人在世界之中,同时又通过世界来理解其自身。(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07年04期)
李洪儒[4](2006)在《知晓命题意向谓词》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来讲,既可以作及物动词使用,要求直接补语,又可以行使知晓命题意向谓词的功能,支配从属命题。作为知晓命题意向谓词,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同时吸引着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两个学科的学者的眼球。本文只研究后一种情况。具体讲,从含语句的一般特点(事实性预设和特殊系词)、含的语句的交际结构的变异两个维度出发,在语句层级上探讨知晓命题意向谓词的特点及其在语言本体中的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揭示相应语言现象之外人的世界的本真状态,从而为搭建语言学与语言哲学之间的桥梁作一些尝试性工作。(本文来源于《俄罗斯文化评论》期刊2006年00期)
李洪儒[5](2006)在《意见命题意向谓词语句的一般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知晓、信念对立,与后两种谓词一起构成认知命题意向谓词系统。它是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共同研究对象,但是两个学科的研究目的却各不相同。正是这种不同造成它们之间的森严壁垒。本文以有意见命题意向谓词的语句的一般特点为对象,力图昭示整合语言哲学与语言学的可能性,为相应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本文来源于《中国俄语教学》期刊2006年04期)
李洪儒[6](2006)在《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客体命题的类型——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五》一文中研究指出命题意向或命题态度由伯特兰·罗素提出,却为包括他在内的分析性语言哲学和西方语言学领域的学者所忽略。他们将自己的关注焦点集中在语句中与外在世界对应的命题、概念上。其实,语句中更为重要的是与命题对立的命题意向。它是语句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语句中人的思想状态及其对世界指向的集中承载者。通过命题意向,可以将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有机整合起来。文章以意见命题意向为对象,在较为丰富的语料基础上分析相应命题意向谓词及其所支配命题的特点和使用规则,对意见命题意向谓词及其从属命题实施分类,进而为解决语言学与语言哲学两张皮问题作些尝试性工作。研究表明,命题意向和命题都是人的意识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意识世界的确立是语言本体论得以成立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06年05期)
李红儒[7](2003)在《感知命题意向谓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 ,命题意向谓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 ,对感知命题意向谓词的研究却显得不足。本文从俄语感知动词видеть ,слышать本身的语义特点、它们支配的对象和由как ,что引出的从句叁个方面揭示感知动词的本质。经过分析 ,得出结论 :感知动词是一种混合型动词 ;只有当它们用作认知意义、支配命题时 ,才能行使感知命题意向谓词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03年02期)
命题意向谓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引言意见命题意向谓词(предикатыпропозициональнойустановкимнения)与知晓(знание)、信念(вера)一样,是基本认知命题意向谓词中的一种。众所周知,命题意向又称命题态度,最先由英国学者罗素提出(李洪儒,2001:31—38)。可是,英美分析性语言哲学和受其影响的语言学领域的学者却不太关注这一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命题意向谓词论文参考文献
[1].李洪儒.知晓命题意向谓词与说话人的存在方式——语言哲学系列探索(12)[J].外国语文.2010
[2].李洪儒.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客体命题的类型[J].首都外语论坛.2007
[3].李洪儒.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命题的搭配——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六[J].外语学刊.2007
[4].李洪儒.知晓命题意向谓词[J].俄罗斯文化评论.2006
[5].李洪儒.意见命题意向谓词语句的一般特点[J].中国俄语教学.2006
[6].李洪儒.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客体命题的类型——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五[J].外语学刊.2006
[7].李红儒.感知命题意向谓词[J].外语学刊.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