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镇静复苏室的建设与流程浅析

口腔门诊镇静复苏室的建设与流程浅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401147

摘要:口腔门诊镇静复苏室的功能就是严密监控口腔门诊深度镇静/麻醉下治疗患者的生命体征,使其尽快恢复至正常或术前状态。文章试从对复苏室病人的全面准确的评估、镇静/麻醉后复苏室管理工作的特点、常见镇静后并发症的护理、镇静深度监测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整理和分析,以期提出如何安全适当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麻醉苏醒后突发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以及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口腔门诊;镇静复苏室;临床护理

1引言

镇痛与镇静治疗是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消除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焦虑和躁动。镇痛治疗是为减轻或消除机体对痛觉刺激的应激及病理生理损伤所采取的药物治疗措施。镇静治疗则是在祛除疼痛因素的基础之上帮助患者克服焦虑,诱导睡眠和遗忘的进一步治疗。镇痛和镇静治疗的目的和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减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2)帮助和改善患者睡眠,诱导遗忘、减少或消除患者对其在镇静/麻醉后复苏室治疗期间病痛的记忆。(3)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躁动甚至谵妄,防止患者的无意识行为(例如挣扎)干扰治疗,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4)降低患者的代谢速率,减少其氧耗氧需,使得机体组织氧耗的需求变化尽可能适应受到损害的氧输送状态,并减轻各器官的代谢负担。

但是,虽然镇静剂和止痛剂的辅助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危重病人的身体不适和心理/情绪压力,但过度镇静或原发疾病的干扰是一个已知的不良预后风险。因此,镇静/麻醉后复苏室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环境,个别病人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和治疗干预的不可预知和相互作用,对该区域护理团队的能力要求非常高[1]。镇静/麻醉后复苏室护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镇静/麻醉后复苏室镇静以及如何安全适当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麻醉苏醒后突发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以及降低患者死亡率。

2口腔门诊镇静后病人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口腔门诊镇静后病人的并发症有很多,比如会出现术后疼痛、呼吸道事件、循环系统事件、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等等。通常呼吸道事件和循环系统事件是最为常见的两类并发症,体现在呼吸不稳定,氧合/通气不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下面就呼吸道事件、循环系统事件以及术后疼痛做进一步的阐述。

2.1呼吸道事件

呼吸道事件可概括为呼吸抑制和呼吸道梗阻两个方面。呼吸抑制主要表现就是呼吸频率慢、潮气量低。形成呼吸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镇静治疗后的药物还未完全代谢。对于呼吸抑制的主要处理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辅助呼吸机的频率呼吸次数,以及有效提高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范围;对于口腔门诊病人,由于镇静后导致舌和口咽部肌肉放松,会厌关闭,喉痉挛,支气管痉挛,气道容量减少,气道异物、如口内治疗残留物、出血以及受压或分泌物增加,最终可能导致气道梗阻。舌和口咽部由于受颌下肌肉张力维持上呼吸道通畅和间接支持会厌,是两个及容易发生梗阻的地方。肥胖、老龄和既往呼吸睡眠暂停也是气道阻塞的风险因素。对于呼吸道梗阻处理原则是以开放呼吸道为主,在进入或离开复苏室时应检查和排除气道异物情况。另外,临床上大多患者需行气管内插管以及机械通气来维持呼吸道通畅。

2.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通常,轻度镇静对心血管的影响很小,中深度镇静可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抑郁的影响功能。局部麻醉药用血管收缩剂量和操作程序的不当可能会诱发镇静期间心血管系统显著的变化,如高血压、心动过速。

口腔门诊病人镇静过程中的血压升高并不罕见,这主要是由镇静不足,口腔操作刺激、给予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量过大以及病人心理压力和疼痛是直接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镇静病人出现高血压时通常需要应用药物(如尼卡地坪、硝酸甘油或β受体阻断剂)来立即控制降低血压;与高血压类似,心动过速通常也是由镇静程度不足或手术操作不当造成刺激所致。对于这种病理性因素以外的心动过速现象,可以有选择的应用β1受体拮抗剂(如艾司洛尔)来逐渐降低交感神经刺激心脏。

2.3疼痛

术后疼痛是手术后不可避免的伴随症状。它在儿童术后行为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手术当日,与疼痛相关的负面行为表现将影响约50%的手术患儿。疼痛带来的应激反应可导致不良后果,如心动过速、高血压、耗氧量增加、血液高凝状态、免疫抑制、持续的分解代谢、膈肌夹板、无效咳嗽等等。

对于疼痛的处理首先应强调一个“镇痛优先”原则,对于轻度至中度疼痛,建议使用非阿片类药物,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于中度至重度痛疼,建议多模式镇痛治疗方案。包括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三环抗抑郁药等。但对于比较剧烈的疼痛要首先排除原发疾病或手术的原因。另外,对于拔牙或牙龈切开手术造成的伤口疼痛及不适感可预先在术中给予利多卡因或碧兰麻等局麻注射,其止痛效果远比给予口服或静脉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效果好。当然,也应高度重视更合适的镇静药物的广泛普及。

3镇静/麻醉复苏室的镇静管理:

镇静/麻醉后复苏室的镇静管理主要包括5个方面[2]。(1)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如降低疼痛和焦虑);(2)进行辅助通气,提高氧合量和通气量;(3)重视呼吸道护理;(4)防止坠床;(5)辅助给与神经肌肉阻断剂。

4患者镇静深度监测

大多数危重疾病都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因此应该频繁评估患者镇静深度来调节镇静药物的滴度(防止镇静不足或过度镇静)。这样可以减少镇静剂的累积使用量,减少镇静持续时间,并最大限度的减少药物副作用,耐受性和停药反应。患者镇静深度监测概念有很多不同的定义,相对简单的镇静深度监测可定义为通过评估其镇静深度来指导镇静药物滴定速度达到预期目标。近年来,常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theRikerSedation–AgitationScale)表来判断患者镇静程度。

5小结

镇静/麻醉复苏室的设置是满足深度镇静和麻醉后苏醒期严密观察病人的区域。病人在镇静/麻醉复苏室时仍处于高度危险的状态,呼吸道事件、心血管并发症等都会在这期间发生,护理人员如果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和经验就会使患者生命受到威胁。文章从口腔门诊病人的常见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镇静复苏室的镇静管理、患者深度镇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概括和总结。对如何做好口腔门诊复苏室的护理工作,大限度的减少患者麻醉苏醒后突发严重并发症以及降低患者死亡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袁语蔓.麻醉复苏室的作用与临床护理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5,(01):246-248.

[2]郁葱.口腔门诊镇静镇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廖金容,女,本科,护师,护士长,就职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主要从事重症护理工作。

标签:;  ;  ;  

口腔门诊镇静复苏室的建设与流程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