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甲藻论文_郑武

导读:本文包含了赤潮甲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亚历山大,东海,藻类,营养,荧光,标记,铜绿。

赤潮甲藻论文文献综述

郑武[1](2018)在《羟基自由基快速杀灭典型水华蓝藻及赤潮甲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排入湖泊水库和海洋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有害藻华的爆发愈发频繁。有害藻华的频繁爆发,造成水体污染,破坏了淡水和海洋系统正常的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也有潜在的威胁。如何快速、高效、安全地杀灭有害藻华是解决水华和赤潮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基于大气压强电离放电协同气液混溶技术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技术,通过制备高浓度的·OH,并建立·OH杀灭有害藻华的实验系统装置,对典型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赤潮甲藻锥状斯氏藻和东海原甲藻进行杀灭实验。探究了不同TRO浓度的·OH对有害藻华杀灭的影响,进行了·OH杀灭有害藻华的形态学分析,并对比了常规化学药剂的杀灭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以·OH产生设备为核心构建的实验系统装置,以铜绿微囊藻和两种赤潮甲藻为杀灭对象,确定了·OH杀灭藻类的剂量-效应关系、时间-效应关系和CT阈值。结果表明,·OH对藻密度为1.02×106cells/mL的铜绿微囊藻的杀灭阈值、杀灭时间和CT阈值分别为1.37 mg/L、3 s和0.07 mg·min/L;对于藻细胞密度为1.08×104 cells/mL的锥状斯氏藻,·OH的杀灭阈值、杀灭时间和CT阈值分别为0.79 mg/L、6 s 以及 0.08 mg·min/L;对于藻密度为 1.05×104 cells/mL 的东海原甲藻,杀灭阈值、杀灭时间和CT阈值值分别为0.51 mg/L、6 s以及0.05 mg·min/L。在·OH的杀灭阈值处,藻细胞完全失去光合活性,铜绿微囊藻、锥状斯氏藻及东海原甲藻的叶绿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32.4%、68.0%、75.0%。(2)扫描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在·OH完全致死藻的杀灭阈值处,铜绿微囊藻和两种海洋甲藻的藻细胞整体结构保持完整,未见藻细胞明显变形和破裂的现象,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DOC的含量基本未发生变化;而在2倍杀灭阈值下,观察到藻细胞变形严重,部分藻细胞发生破裂,水体中DOC含量增加明显,细胞内容物大量溢出。(3)·OH和常规化学药剂杀灭铜绿微囊藻的对比实验表明,在与·OH杀灭该藻剂量相同的情况下,ClO2的杀灭CT阈值是13.70 mg·min/L,是·OH的196倍;CuSO4 的杀灭 CT 阈值是 1972.8 mg·min/L,是·OH的的28144倍;H2O2的杀灭灭CT值为3945.6 mg·min/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杀灭率是75.8%,不能完全杀灭藻。·OH和常规化学药剂杀灭东海原甲藻的对比实验表明,C1O2的杀灭CT阈值是 7.65 mg·min/L,是·OH 阈值的 153 倍;在 CT 值为 1468.8 mg·min/L 时,CuSO4的杀灭率为81.7%,H202的杀灭率为25.4%,都不能完全杀灭东海原甲藻。(4)在翔安水厂进行饮用水高藻水华·O]H预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TRO浓度为1.03 mg/L,·OH在管路中强氧化杀灭高藻20 s后,活藻密度由1.79×105 cells/mL降至280 cells/mL,满足进厂水要求。相同剂量的NaClO预处理2 h后,活藻密度降为1.46×105 cells/mL,存活的藻类将进入管网,增加了后续工艺处理的难度。·OH预处理水源水后,死亡的聚团铜绿微囊藻细胞保持完整形态,四类微生物指标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其他常规水质参数的值也明显降低,有利于后续工艺的进一步处理。综上,基于大气压下强电离放电生成的·OH,对有害藻华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安全的杀灭,为防控水华和赤潮的爆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4-01)

郭皓[2](2016)在《我国海域赤潮甲藻孢囊形态与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开展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33个主要海湾或养殖区表层沉积物采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调查资料,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海域主要甲藻孢囊种类和数量的空间分布;对9个代表性海域的甲藻孢囊开展了群落相似性分析;同时,通过对大连长山群岛海域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研究,详细阐述了甲藻孢囊的种类组成、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海流、沉积物等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本研究发现我国近海常见产孢囊的赤潮甲藻40种,包括膝沟藻目4科5属12种、裸甲藻目3科5属7种、多甲藻目3科6属21种。甲藻孢囊包括膝沟藻类孢囊11种、Tuberculodinioid类孢囊1种、裸甲藻类孢囊6种、钙质孢囊3种、翼藻类孢囊3种和原多甲藻类孢囊16种。其中,渤海海域甲藻孢囊种类和丰度均较低;东海海域孢囊种类丰富,但丰度较低;黄海烟台、长山群岛海域孢囊种类和丰度均较高;南海大亚湾、大鹏湾海域孢囊种类和丰度均较高。9个代表性海域甲藻孢囊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或以下,群落组成差异明显,表明各海区甲藻孢囊群落亲缘关系较远。长山群岛海域甲藻孢囊种类丰富,丰度较高,是我国甲藻孢囊分布的一个集中区;因岛屿效应形成的特定沉积环境促使大量孢囊沉积在位于岛影区域的浮筏养殖区和底播养殖区;有毒有害甲藻营养细胞及其孢囊种类和数量可能与当地贝类体内赤潮毒素含量有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6-09-01)

谢丽玲,朱兴彪,郑玉忠,张振霞,李培培[3](2014)在《一株海洋细菌及其次级代谢物对叁种赤潮甲藻抑制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了在中国东海分离筛选出一株特殊功能的盐单胞菌属的细菌halomonas.sp。该细菌的次级代谢物可以对叁种赤潮甲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塔玛亚历山大藻(Alaxandrium tamarense(ATDH 47))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Hansen)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当这些藻与次级代谢物混合后,藻细胞首先停止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会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破裂。细菌代谢物对叁种甲藻的MIC大约在14.0-35.0 u g/mL。且细菌易培养,次级代谢物易获取,无毒性,无需任何处理,直接用于杀藻,而且具有短期抑制藻的效果。当细菌分泌液与对数期的藻细胞以1:10的体积混合(粗体物浓度约0.7mg/mL)后约5min,几乎可以把叁种甲藻全部抑制,使其停止运动,最后逐渐裂解死亡。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很有治理赤潮的潜力。次级代谢物的化学结构也被鉴定分析。(本文来源于《广东省遗传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摘要汇编》期刊2014-12-19)

慕翠敏[4](2014)在《长牡蛎净化技术及赤潮甲藻对其性成熟和早期发育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又称太平洋牡蛎,为广温广盐性,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现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我国长牡蛎年产量达到近百万吨,不仅满足了国人的需求,而且出口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水产养殖业规模与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同时近海海域环境不断恶化,导致了大量有害物质的滋生;同时排放的N、P等营养物质使得水体富营养化,极大地增加了有害赤潮的爆发。贝类为滤食性生物,且活动性不强,有害物质的滋生与赤潮爆发会使贝类大量富集周围水体中的有害微生物与毒素,这些贝类一旦被人类食用会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同时赤潮的爆发可能会对养殖贝类造成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开展了长牡蛎净化技术及赤潮甲藻对其性成熟和早期发育影响的研究。1.长牡蛎对大肠杆菌的的积累与消除研究分别将长牡蛎置于接种了不同浓度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海水中,研究牡蛎对大肠杆菌的积累与消除情况,同时通过研究积累与消除过程中各组织内大肠杆菌浓度变化,探讨牡蛎对微生物的积累与消除模式。结果显示,牡蛎体内大肠杆菌的浓度积累量约为周围水体的两个对数值左右,而36h后消除效果约为2-3个对数值。牡蛎体内大肠杆菌在最初的1h内迅速积累,之后积累速度渐缓并达到最高值,最高值处于波动状态。而消除模式与积累模式类似,都是在最初快速消除,之后速度显着降低并在24h后处于波动状态。牡蛎感染与净化过程中不同组织的积累与消除模式可能是不同的,肌肉生物富集系数最低但消除后残留百分比是最高的;消化腺、性腺的生物富集系数最高,消除最快且残留百分比最低。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牡蛎消除效果与初始浓度有关,一般牡蛎体内大肠杆菌的浓度在不超过105MPN/mL的情况下,经36h消除后,牡蛎便可达到安全食用标准。通过各组织中微生物含量变化,我们推测牡蛎体内有害微生物的积累与消除可能与其摄食与消化有关。2长牡蛎大肠杆菌的净化技术研究静水中人工污染长牡蛎,使其体内大肠杆菌浓度达到5log MPN/100g,放入紫外线循环系统中对其进行净化,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牡蛎体内大肠杆菌净化的影响。在前6h内大肠杆菌迅速净化,之后速度减慢,到36h时基本能净化2个甚至是3个对数值。而不同环境因子的实验结果则表明:当贝水比为1:6,水交换律为3次/h,温度为15oC或25oC,净化层数为上层时净化效果最佳。3链状亚历山大藻对长牡蛎性成熟及繁殖力的影响本研究模拟产毒藻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赤潮,研究其对长牡蛎性成熟的影响。长牡蛎从2012年4月到6月期间投喂链状亚历山大藻,检测其摄食率、组织学变化、生化成份及后代发育,并将投喂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的牡蛎做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链状亚历山大藻可以作为一种食物来源,但是会抑制长牡蛎对等鞭金藻的滤食。在投喂甲藻组中,长牡蛎闭壳肌、外套膜、卵巢及肠小管等组织出现了显着的病理学变化。链状亚历山大藻的存在会对牡蛎的同化作用、生化成份及后代产出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本研究结果证明该藻会影响牡蛎卵子的质量,并可能会使之后的受精、胚胎发育及幼虫成活率等受到影响。4链状亚历山大藻对长牡蛎早期发育的影响将胚胎及幼虫置于不同浓度的链状亚历山大藻中,研究其对长牡蛎早期发育的影响。链状亚历山大藻在浓度为100cells/mL时便会对牡蛎胚胎及新孵化幼虫的发育产生抑制作用。担轮幼虫发育至D形幼虫时较迟缓,在甲藻浓度超过1000cells/mL时甚至无法发育为D形幼虫。链状亚历山大藻浓度超过300cells/mL时会对可摄食幼虫的发育及幼虫的附着产生不利影响。胚胎及担轮幼虫对该藻较敏感,其成活率在浓度超过300cells/mL时显着降低;D形幼虫的存活率在该藻浓度超过600cells/mL时显着降低;而壳顶期幼虫及眼点幼虫只有在2000cells/mL的高浓度组中,其成活率才受到显着影响。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链状亚历山大藻会严重影响长牡蛎早期阶段的生长发育,但是对不同发育阶段其影响程度不同。5链状亚历山大藻作为饵料对长牡蛎早期发育的影响大多数海洋贝类的幼虫是浮游的,这类幼虫为阶段性浮游生物,以周围水体中的微藻为食。同时这一阶段也是甲藻赤潮的高峰期,因而贝类浮游幼虫极有可能会受到赤潮甲藻的影响。本研究以链状亚历山大藻作为单一饵料或者混合饵料投喂不同阶段的长牡蛎幼虫与稚贝,研究其对长牡蛎幼虫与稚贝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链状亚历山大藻作为单一饵料时对幼虫及稚贝的发育与存活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对D形幼虫的影响尤为显着。链状亚历山大藻作为混合藻,比例超过1/2时,饵料会抑制D形幼虫、壳顶期幼虫的存活率,同时对眼点幼虫的附着产生显着的不利影响。而随着甲藻比例的增高,饵料对贝类早期发育的其它阶段的不利影响也随之增强。本研究显示,贝类幼虫能够滤食链状亚历山大藻并将其作为饵料,但是对其利用率不高,幼虫的营养储备明显受到影响,发育迟缓且个体较小。同时本研究也表明,贝类不同时期受该藻影响程度不同, D形幼虫对该藻的反应最为敏感,此时若甲藻赤潮爆发则极有可能会对其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从而危害整个贝类种群。(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31)

张淑雯,张云,欧林坚,齐雨藻,吕颂辉[5](2012)在《6种赤潮甲藻对荧光标记藻类的吞噬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6种在中国沿海广泛分布的赤潮甲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和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采用经5-(4,6-二氯叁嗪基)氨基荧光素(DTAF)标记灭活的荧光饵料藻进行投喂,观察目标甲藻是否存在吞噬行为,研究光照、营养盐条件对目标甲藻的吞噬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链状亚历山大藻能吞噬旋转海链藻(Thalassiosira curviseriata),东海原甲藻能摄食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但其摄食概率非常低,且不受光照和营养盐条件的影响。实验中,未观测到米氏凯伦藻、海洋原甲藻、微小原甲藻和锥状斯氏藻的吞噬行为。在黑暗中培养48-72h后,目标甲藻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尤其是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虽然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具吞噬行为属于混合营养生物,但光合自养是目标甲藻获取营养、维持生长最主要的方式。(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2年03期)

张清春,于仁成,宋静静,颜天,王云峰[6](2012)在《几株赤潮甲藻的摄食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在营养盐限制条件下,对6株赤潮甲藻对荧光标记的海洋细菌(FLB)、金藻(FLA)和两种粒径分别为0.5μm和2.0μm的荧光微球(FM0.5和FM2.0)4种摄食对象的摄食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了东海原甲藻对4种摄食对象均没有摄食外,其它5株甲藻,微小亚历山大藻、链状亚历山大藻、塔玛亚历山大藻、海洋原甲藻和微小原甲藻均具有摄食能力,但对摄食对象的选择和摄食率有差异,多数摄食率是在4 h达到最大,白天的摄食能力强于夜间。研究说明了在营养盐限制环境中,有些具有兼性营养能力的甲藻对细菌和/或更小浮游植物的摄食能力可能对维持和促进其生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戴芳芳,周成旭,严小军[7](2011)在《pH及光照对两种赤潮甲藻种群生长和胞外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pH和光照强度对两种赤潮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Karlodinium micrum)的种群生长及其胞外碳酸酐酶(C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 7.5、光照强度30μmol/(m2.s)是两种微藻的最适种群生长条件,在种群生长的最适pH和光照强度下,胞外CA活性最大。最适培养条件下,两种甲藻胞外碳酸酐酶活性随着种群生长周期而变化,指数生长期至平台期CA酶活增加,平台期至衰退期CA酶活降低,平台期胞外CA活性最大。(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1年05期)

魏洪祥,赵文,梁玉波[8](2011)在《大窑湾养殖区赤潮甲藻孢囊种类组成及分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2007年对大窑湾养殖区的甲藻孢囊进行了研究,结果检出10种甲藻孢囊,分属于4大类9种甲藻孢囊,其中原多甲藻类孢囊2种,膝沟藻类孢囊5种,钙质类孢囊1种,裸甲藻类孢囊1种,一种艉杆藻(Ensiculifera Balech)和一种易碎藻(Fragilidium mexicanum)是中国沿海新记录的两个种类,此外还有一种无法鉴定到种的一种原多甲藻孢囊。膝沟藻类孢囊的种类数占绝对优势,占50%,其次是原多甲藻类孢囊占30%,钙质类孢囊和裸甲藻类孢囊各占10%。10种孢囊中有3种异养型孢囊和7种自养型孢囊。并发现两种产麻痹性贝毒(PSP)的孢囊—塔玛亚历山大藻/链状亚历山大藻复合体(Alexandrium tamarense/A.catenella)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孢囊密度的季节分布呈现明显的双峰型,在2007年1月份和2007年的8月份出现了两个高峰。2007年的1月份达到了调查全年的孢囊密度最高值,达到了1.09×103 cysts/g湿重,2007年的8月份出现的第二次高峰期孢囊密度达到了0.86×103 cysts/g湿重。孢囊密度最低值出现在2007年的10月,只有280 cysts/g湿重。全年孢囊平均密度为695.5 cysts/g湿重。甲藻孢囊的多样性指数除了2007年的9月和10月以外,相差不大,变化范围为0.17—0.55,全年的平均值为0.46。(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张淑雯,欧林坚,吕颂辉,陈菊芳[9](2011)在《光照及营养盐对3种赤潮甲藻吞噬营养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室内批量培养实验中添加活体藻类及荧光标记藻类(Fluorescent Labled Algae,FLA)的方式,研究不同光照及营养盐条件下3种赤潮甲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及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吞噬营养行为;通过现场船基围隔实验,研究2010年春季,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时其对荧光标记的球等鞭金藻(Fluorescent Labled Isochrysis galbana,FLIg)和骨条藻(Fluorescent Labled Skeletonema sp.,FLS)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米氏凯伦藻、链状亚历山大藻和东海原甲藻均具有吞噬营养行为,属混合营养甲藻。米氏凯伦藻能摄食活体球等鞭金藻;链状亚历山大藻摄食荧光标记的旋转海链藻(Fluorescent Labled Thalassiosira curvis-eriata,FLTc)。在围隔实验前期,东海原甲藻可对FLIg、FLS进行摄食,但该摄食行为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近乎消失。无论是在黑暗或是在营养盐胁迫的条件下,仅发现极个别目标甲藻存在摄食行为,发生摄食的概率极低;在围隔现场,东海原甲藻对FLA的摄食概率仅为0.4%~1.4%,表明吞噬营养并非3种目标甲藻的主要营养方式,它们属于主要依赖光合自养获取营养的种类。(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1年04期)

邓光,耿亚洪,胡鸿钧,齐雨藻,吕颂辉[10](2009)在《几种环境因子对高生物量赤潮甲藻——东海原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pH值和光照强度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光合作用的影响。东海原甲藻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30℃,最适温度22~28℃,低于9℃和高于33℃,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适宜的盐度范围为22~35,最适盐度28~30;适宜的pH范围较小,为6.0~9.0,最适pH值范围7.5~8.5,与所生活的海洋环境一致,pH高于9.5,不能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pH10.0可致死全部细胞;光饱和点在600μmol/(m2.s)附近,在更高光强下没有发生光抑制。测定的对光合作用适宜的条件和最适条件与他人培养试验结果一致,与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现场的生态调查结果吻合。表明通过测定光合作用速率对主要生态因子变化的响应,可以掌握藻类生长繁殖对主要生态因子的要求以及对这些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了解赤潮藻的生理生态特性是认识赤潮发生机理的基础,本研究结果为认识赤潮发生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09年12期)

赤潮甲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开展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33个主要海湾或养殖区表层沉积物采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调查资料,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海域主要甲藻孢囊种类和数量的空间分布;对9个代表性海域的甲藻孢囊开展了群落相似性分析;同时,通过对大连长山群岛海域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研究,详细阐述了甲藻孢囊的种类组成、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海流、沉积物等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本研究发现我国近海常见产孢囊的赤潮甲藻40种,包括膝沟藻目4科5属12种、裸甲藻目3科5属7种、多甲藻目3科6属21种。甲藻孢囊包括膝沟藻类孢囊11种、Tuberculodinioid类孢囊1种、裸甲藻类孢囊6种、钙质孢囊3种、翼藻类孢囊3种和原多甲藻类孢囊16种。其中,渤海海域甲藻孢囊种类和丰度均较低;东海海域孢囊种类丰富,但丰度较低;黄海烟台、长山群岛海域孢囊种类和丰度均较高;南海大亚湾、大鹏湾海域孢囊种类和丰度均较高。9个代表性海域甲藻孢囊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或以下,群落组成差异明显,表明各海区甲藻孢囊群落亲缘关系较远。长山群岛海域甲藻孢囊种类丰富,丰度较高,是我国甲藻孢囊分布的一个集中区;因岛屿效应形成的特定沉积环境促使大量孢囊沉积在位于岛影区域的浮筏养殖区和底播养殖区;有毒有害甲藻营养细胞及其孢囊种类和数量可能与当地贝类体内赤潮毒素含量有相关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赤潮甲藻论文参考文献

[1].郑武.羟基自由基快速杀灭典型水华蓝藻及赤潮甲藻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

[2].郭皓.我国海域赤潮甲藻孢囊形态与分布特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

[3].谢丽玲,朱兴彪,郑玉忠,张振霞,李培培.一株海洋细菌及其次级代谢物对叁种赤潮甲藻抑制作用的研究[C].广东省遗传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摘要汇编.2014

[4].慕翠敏.长牡蛎净化技术及赤潮甲藻对其性成熟和早期发育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5].张淑雯,张云,欧林坚,齐雨藻,吕颂辉.6种赤潮甲藻对荧光标记藻类的吞噬行为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2

[6].张清春,于仁成,宋静静,颜天,王云峰.几株赤潮甲藻的摄食能力[J].生态学报.2012

[7].戴芳芳,周成旭,严小军.pH及光照对两种赤潮甲藻种群生长和胞外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11

[8].魏洪祥,赵文,梁玉波.大窑湾养殖区赤潮甲藻孢囊种类组成及分布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1

[9].张淑雯,欧林坚,吕颂辉,陈菊芳.光照及营养盐对3种赤潮甲藻吞噬营养行为的影响[J].海洋科学.2011

[10].邓光,耿亚洪,胡鸿钧,齐雨藻,吕颂辉.几种环境因子对高生物量赤潮甲藻——东海原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J].海洋科学.2009

论文知识图

巧二角褐指藻最大生长率改变对浮游生物...裸甲藻(椭球形)测试结果系统氮!磷营养盐总量变化趋势(左)与...年春季(3.29~5.27)东海赤年、2011年春季处于健康状态潮高...光照适宜度随水深的变化曲线(引自孙...

标签:;  ;  ;  ;  ;  ;  ;  

赤潮甲藻论文_郑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