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疾病关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疾病,补体,基因,性疾病,网膜,阵发性,河西走廊。
疾病关联论文文献综述
李考,宋淑军,朱敏立,王瑞娟,董瑾[1](2019)在《LRP5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并发骨质疏松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379例中国北方汉族慢阻肺急性加重收治的住院患者,分为非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组,提取患者全血样本的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关联性分析。利用UCSC基因组浏览器和Haploview4.2软件确定LRP5基因的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NP)。应用Sequenom Mass ARRAY SNP检测技术对所有患者LRP5基因的tag SNP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不同遗传模式下各tag SNP的比数比(OR)和置信区间(CI),评估LRP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阻肺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结果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行遗传关联研究,LRP5基因中所选的8个tag SNP(rs312016 T/C,rs312017 C/T,rs312018 A/G,rs3736228 C/T,rs901823 T/C,rs589963 G/A,rs638051 A/G,rs671494 C/A)中,rs901823与慢阻肺并发骨质疏松具有显着关联,携带C/C基因型的慢阻肺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较T/T和C/T为高(在隐性遗传模式下,C/C比T/T+C/T,OR=9.42,95%CI=2.01~44.29,P=0.000 431 8)。结论 LRP5基因中rs901823与慢阻肺并发骨质疏松患者存在明确相关性。LRP5基因在慢阻肺并发骨质疏松的易感性及发病机制上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武天琦,耿国强,张相良,朱家明[2](2019)在《基于灰色关联度方法的过敏性疾病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江西省某医院2013-2017年过敏原检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时间,温度,性别,年龄4个影响因素分别构建与过敏性疾病的函数,发现仅温度、年龄、性别与过敏性疾病有显着性关系。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得出仅过敏原组合的不同对过敏强度的影响具有显着性,疾病种类的不同对过敏强度的影响并不显着的结论,同时运用单因素方差法对模型的显着性进行分析,渐进显着性0.016<005,拒绝原假设,所以存在显着性差异,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符文慧,古丽斯亚·海力力,张焕文,罗涛,田恬[3](2019)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35~74岁成年人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疾病史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35~74岁成年人健康生活方式,探讨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疾病史的关联性,为常见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在和田地区墨玉县招募35~74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人口特征、行为方式、既往慢性病史等信息。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当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健康饮食习惯、积极的体力活动、健康体重[18.5 kg/m~2≤体质指数(BMI)<24.0 kg/m~2]和腰围男性<85 cm、女性<80 cm。既往慢性病史根据自我报告的医院诊断信息,分析了调查问卷中的28种慢性疾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有无慢性疾病史者健康生活方式评分的差异。结果 (1)本研究分析研究对象10 516人,以女性、45~64岁人群、小学文化程度、务农工作者为主,有慢性疾病史的占68.46%。(2)健康生活方式评分为(2.79±1.01)分,2~4分的人群占比89.64%,6分者占比仅为0.44%。6种生活方式中,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及腰围超标占总研究对象比例最高,分别为90.00%和81.00%。(3)有无慢性疾病史与健康生活方式评分之间存在关联性。与评分≤1分的人群相比,评分>1分的人群有高血压、胆结石、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梗史的风险较低,慢性肾病及慢性肝炎史与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无关联性。结论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成年人健康生活方式评分较低,健康生活方式评分与慢性疾病史间存在关联,通过积极的体力活动和控制体重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为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猛,韩俭,周伟,刘晔华,张富花[4](2019)在《河西走廊地区幽门螺杆菌iceA、babA2基因分型与疾病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癌高发区河西走廊地区患者幽门螺杆菌(Hp)iceA和babA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消化道疾病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张掖市人民医院、武威市肿瘤医院及金川公司职工医院82例胃镜检查患者的胃黏膜标本、从胃黏膜中分离并培养Hp菌株,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及基因型判定,通过病例资料整理,分析Hp菌株中iceA和babA2基因不同基因型与患者临床病理类型、性别和年龄的关系。结果分离Hp菌株并成功扩增73份目的基因,其中Hp iceA1型和2型的构成比分别为76.71%(56/73)和23.29%(17/73),babA2基因型为38.36%(28/73)。Hp iceA1型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组的患者中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iceA2型(P<0.05),而胃癌组患者Hp iceA1型感染率均明显低于iceA2型(P<0.05);Hp iceA1型在20~<41岁、41~<61岁年龄组的患者中的感染率均显着高于iceA2型(P<0.05),不同性别患者间iceA基因型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中babA2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组(P<0.05);不同年龄及性别患者间babA2基因型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西走廊地区Hp菌株iceA基因均为阳性并且以1型为主,其分布与患者的疾病类型、年龄相关;babA2基因型感染多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有关。(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18期)
朱飞飞[5](2019)在《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3、C4与白癜风疾病分期的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水平变化与白癜风患者疾病分期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198例白癜风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疾病分期分为进展期者94例与稳定期者104例,并选取8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查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及免疫球蛋白A)及补体C3、C4水平,并分析其与白癜风疾病分期的关联性。结果: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及补体C3、C4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及补体C3、C4水平较稳定期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及补体C3、C4水平与白癜风疾病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及补体C3、C4水平与白癜风疾病分期呈正相关,故检测白癜风体液免疫指标,可为临床判定病情程度、对症治疗和评估预后效果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09期)
邓巧媚,张玥琦,王巍,徐开旭,温超[6](2019)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合并疾病的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发病病因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耳鼻喉头颈外科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的450例BPPV病例的发病情况、明确病因(突聋、头外伤、前庭神经炎、前庭性偏头痛等)及可能的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冠心病等相关疾病),并进行分析统计比较。结果BPPV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52±13.89)岁、男女比例为1:2.21。无合并疾病的患者共有159例,占比35.33%。合并疾病及风险因素的患者共有291例,占比64.67%,其中明确病因包括突聋、头外伤、前庭神经炎、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共有78例(17.33%),具有相关疾病患者共有253例(56.22%),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为最多见的合并疾病,分别占比32.44%和11.56%,但根据二元logistic分析仅有颈椎病与BPPV的发生具有显着的关联性。结论 64.67%的BPPV的患者具有明确病因及风险因素,多数BPPV患者是继发性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部分患者病理损伤仍然存在,因此BPPV综合治疗及预防复发还要关注相关疾病和风险因素的干预。(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丁静华,丁艺新,李瑶璐,曾钰鹏,周泉[7](2019)在《甲状腺疾病与高碘食物摄入水平的关联性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广州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人群的高碘食物摄入情况,分析性别、年龄、家族疾病史等因素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为预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广州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随机抽取体检者共213名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所有被调查的对象均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族疾病史、膳食调查、生活习惯以及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和逻辑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找出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此次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05份,问卷有效率为96.24%(205/213),男女比例为1.0:1.23(92:113),平均年龄为(34.37±10.79)岁。患病人群占25.85%,非患病人群占74.15%。(2)患病人群和非患病人群在性别(P=0.005)、文化程度(P=0.020)、年龄(P=0.005)、家族甲状腺疾病史(P<0.001)的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3)患病人群与非患人群在饮食和生活习惯(抽烟情况、饮酒情况、叁餐规律、心理压力、熬夜情况)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非患病人群中有进食淡菜、海带和紫菜这叁种高碘食物的人数比例(26.3%、57.2%、66.4%)均高于患病人群(11.3%、32.1%、37.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患病人群高碘食物碘摄入量为5.25mg/d(0.00,31.43),非患病人群高碘食物碘摄入量为19.90mg/d(0.00,52.1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是男性的2.437倍(OR=2.437),30-40岁年龄段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是20-30岁年龄段的1.596倍(OR=1.596),有家族甲状腺疾病史的人群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是无家族甲状腺疾病史的人群的3.386倍(OR=3.386)。结论女性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高于男性,年龄、甲状腺疾病家族史也会使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增加。高碘食物的摄入情况是影响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因素,但本研究未能明确甲状腺疾病与高碘食物和每日碘摄入量的具体关系,仍需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明确其具体关系。(本文来源于《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09-20)
傅镜竹,吴红梅,张卿,刘莉,孟革[8](2019)在《成年女性体质指数、腰围与良性乳腺疾病的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BMI和腰围对绝经前、后女性良性乳腺疾病(BBD)的影响,为绝经前、后女性BBD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天津人群慢性低度炎症与健康促进队列(TCLSIHealth)"的基线数据。纳入了2014-2016年间至少接受一次包括乳腺B超检查在内的常规健康查体的女性人群。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517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于连续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对于定性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将BBD的患病率作为因变量,WC和BMI的不同分组作为自变量,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了在3个模型中WC、BMI和BBD的关系。结果在总人群中,BBD的患病率为21.3%;绝经前患病率为24.0%,绝经后患病率为18.3%。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调整了混杂因素后,总体WC五分位BBD的比值比(95%CI)为1.00,0.89 (0.72, 1.10),0.86 (0.68, 1.08),0.66 (0.51, 0.85),0.58 (0.42, 0.79)(P<0.001),在第四、第五分位显示有统计学关联。在绝经前,WC五分位的BBD的比值比(95%CI)分别为1.00,0.90 (0.68, 1.19),0.76 (0.56, 1.03),0.69 (0.50, 0.96),0.63(0.42, 0.92)(P=0.01),在腰围的第四、第五分位显示有统计学关联。绝经后,WC五分位的BBD的比值比(95%CI)分别为1.00,1.07 (0.79, 1.45),0.63 (0.43, 0.92),1.00(0.70, 1.43),0.78 (0.49, 1.22)(趋势性P=0.23),仅在第叁分位观察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前人群腰围与良性乳腺疾病之间呈现负向关联。BMI与良性乳腺疾病在总体人群以及根据绝经状态分层中均未观察到统计学关联。(本文来源于《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09-20)
王茂林,沈曦,罗子豪,梁惠菁,蒋丰岭[9](2019)在《过敏性疾病、肠道短链脂肪酸及肠道双歧杆菌关联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比较过敏性疾病患儿与健康婴儿生命早期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差异、肠道短链脂肪酸与双歧杆菌的关联性差异,探讨婴儿肠道短链脂肪酸、肠道双歧杆菌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婴儿第15天,1、6、12月共4次粪便样品,其中10例在1岁以前患过过敏性疾病的婴儿组成过敏组,10例健康婴儿组成健康组,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婴儿粪便中7种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己酸)、双歧杆菌属及8种人体常见双歧杆菌菌种的含量,并对两者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两组婴儿在15天-6月期间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同,健康组丙酸、丁酸、戊酸含量均随时间呈稳定增长趋势,而过敏组波动变化较大;两组的乙酸含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相似,但健康组乙酸水平一直较过敏组高;第15天时,健康组丙酸、己酸的含量明显高于过敏组(P<0.05)。在健康组与过敏组婴儿粪便中,各肠道双歧杆菌与短链脂肪酸的相关性表现不同。婴儿型双歧杆菌和短链脂肪酸的相关性与过敏性疾病存在一定的规律,而偏成人型双歧杆菌和短链脂肪酸的相关性与过敏性疾病未发现较明确的规律。健康组B.bifidum在第12月时与乙酸呈正相关(P<0.05),而过敏组未发现此相关;健康组B.bifidum在第6月、第12月时均与丁酸呈正相关(P<0.05),而过敏组未发现此相关;健康组B.breve在第15天时与丁酸呈负相关(P<0.05),而过敏组未发现此相关;健康组B.infantis在第1月时与丁酸呈正相关,而过敏组呈负相关。结论生命早期肠道短链脂肪酸在健康婴儿与过敏性疾病患儿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可能与肠道双歧杆菌的构成不同密切相关。生命早期婴儿肠道短链脂肪酸可能是影响过敏性疾病的途径之一,而婴儿型双歧杆菌可能是影响短链脂肪酸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09-20)
史欢欢,李斌,陈霞,赵宁,牛晓晨[10](2019)在《网膜素在神经关联疾病中的生物标记物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网膜素(omentin)是一种新型的脂肪因子,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研究发现,网膜素在脑梗死、成神经细胞瘤、多发性硬化等神经关联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良好相关性。因此,网膜素或可成为神经关联疾病的生物标记物,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指标。(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疾病关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取江西省某医院2013-2017年过敏原检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时间,温度,性别,年龄4个影响因素分别构建与过敏性疾病的函数,发现仅温度、年龄、性别与过敏性疾病有显着性关系。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得出仅过敏原组合的不同对过敏强度的影响具有显着性,疾病种类的不同对过敏强度的影响并不显着的结论,同时运用单因素方差法对模型的显着性进行分析,渐进显着性0.016<005,拒绝原假设,所以存在显着性差异,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疾病关联论文参考文献
[1].李考,宋淑军,朱敏立,王瑞娟,董瑾.LRP5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9
[2].武天琦,耿国强,张相良,朱家明.基于灰色关联度方法的过敏性疾病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符文慧,古丽斯亚·海力力,张焕文,罗涛,田恬.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35~74岁成年人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疾病史的关联[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4].王猛,韩俭,周伟,刘晔华,张富花.河西走廊地区幽门螺杆菌iceA、babA2基因分型与疾病关联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9
[5].朱飞飞.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3、C4与白癜风疾病分期的关联性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6].邓巧媚,张玥琦,王巍,徐开旭,温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合并疾病的关联性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9
[7].丁静华,丁艺新,李瑶璐,曾钰鹏,周泉.甲状腺疾病与高碘食物摄入水平的关联性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C].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8].傅镜竹,吴红梅,张卿,刘莉,孟革.成年女性体质指数、腰围与良性乳腺疾病的关联性分析[C].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9].王茂林,沈曦,罗子豪,梁惠菁,蒋丰岭.过敏性疾病、肠道短链脂肪酸及肠道双歧杆菌关联性初探[C].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10].史欢欢,李斌,陈霞,赵宁,牛晓晨.网膜素在神经关联疾病中的生物标记物作用[J].生命科学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