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功能类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功能,群落,动物,环境,因子,土壤,小生境。
功能类群论文文献综述
汪峰,单彪,于涛,王帅帅[1](2019)在《小清河流域春季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济南地区小清河流域内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布特征,于2015年春季(5月)对小清河流域13个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因子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分析流域内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分析底栖动物群结构特征、分布范围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采集到底栖动物23种,密度平均值为1.19×10~3 ind·m~(-2),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1.14,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65。依据食性将底栖动物划分为刮食者、撕食者、收集者、滤食者和捕食者,其中刮食者占绝对优势。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春季影响小清河流域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磷和总氮。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小清河流域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水体呈中度污染。(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9年12期)
徐丹丹,彭敏锐,王江丽,王志坚,张涵雪[2](2019)在《藻渡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摄食类群》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6年8月(丰水期)、11月(平水期)和2017年2月(枯水期)对藻渡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摄食类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34种(属),隶属4门14目27科,扁蜉(Heptagenia sp.)、二尾蜉(siph1onurus sp.)、二翼蜉(Cloeon dipterum)、泉膀胱螺(Physa fontinalis)和狭萝卜螺(Radix lagotis)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不同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丰富度指数和Marglef均匀度差异显着,且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CCA分析显示丰水期水温、透明度和海拔等是影响藻渡河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该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落以捕食者和刮食者为其优势功能类群,其次是撕食者、收集者和滤食者。(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9年04期)
傅蓉蓉[3](2019)在《红螯螯虾不同血细胞类群的分离及功能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壳动物缺乏免疫球蛋白,需要依靠天然免疫抵御病原侵袭。血细胞在甲壳动物的免疫防御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螯虾的血细胞可分为颗粒细胞(granulocytes,GC),半颗粒细胞(semi-granulocytes,SGC)和透明细胞(hyalinocytes,HCs)叁类亚群,GC与SGC是主要的细胞类型。目前,血细胞的各个类群在宿主免疫系统中承担的功能还不甚明确。研究不同类群血细胞功能,首先要对不同细胞类群进行分离纯化。本文建立了利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螯虾血细胞的方法,并对配制分离体系的缓冲液以及分离体系的密度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由20%,65%和100%的Percoll组成的分离体系分离效果最优;经过转速为500×g离心20 min之后,可将螯虾血细胞分为SGC与GC两个细胞层,经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细胞层纯度均在95%以上,死亡细胞比例低于5%,可用于后续的细胞功能分析。目前认为,GC的颗粒中储存了大量proPO,可通过脱颗粒作用释放入血并参与宿主的免疫防御。SGC中也含有胞质颗粒,然而SGC是否存在脱颗粒现象之前并无研究。本文将分离纯化的SGC与GC分别贴壁培养使其脱颗粒,随后收集培养上清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贴壁培养后,GC与SGC均出现了脱颗粒现象,但二者的蛋白释放动力学有所差异。GC与SGC所释放的蛋白种类大致相似;但其中2条蛋白带为GC特有,另2条蛋白带为SGC特有;此外有2条蛋白条带存在含量差异。对这些差异条带的鉴定工作还在进行中。此外,本文利用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叁株毒力差异较大的病毒分离株(高毒株WSSV-CN01,中毒株WSSV-CN02和低毒株WSSV-CN03)对红螯螯虾进行感染实验,通过对比SGC与GC对不同毒力病毒的响应,探究不同血细胞类群在免疫中的功能。结果表明,WSSV在感染后期均诱导了血细胞凋亡,导致循环血细胞数量(Total hemocyte count,THC)急剧下降。进入循环的WSSV主要由SGC吞噬,而本研究发现SGC对WSSV更为敏感,其数量下降速度远高于GC,从而导致螯虾血细胞类群比例发生显着改变。叁株病毒株引起的红螯螯虾循环血细胞数量与组成的变化趋势类似,高毒株与中毒株引起的红螯螯虾血细胞免疫变化的差异显着高于低毒株。而叁株毒株在红螯螯虾体内拥有相似的增殖动力学曲线,说明上述差异与病毒增殖速度无关。以上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我们认识螯虾不同血细胞类群在免疫系统中承担的功能,并为后续探究螯虾的免疫防御机制及病害防治方法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部第叁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陈兵,孟雪晨,张东,储玲,严云志[4](2019)在《河流鱼类分类群和功能群的纵向梯度格局——以新安江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确定鱼类群落的空间格局是保护和管理河流鱼类多样性的基础。尽管河流鱼类分类群(基于物种组成)的纵向梯度格局已得到大量报道,但其功能群(基于功能特征)的空间格局研究较少。以皖南山区新安江为研究流域,沿其"正源-下游"梯度共设置27个调查样点,分别于2017年5月和10月完成2次调查取样,着重研究了鱼类分类群和功能群结构的纵向梯度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共采集鱼类44种,可分为5个运动功能群和4个营养功能群,构成14个"营养-运动"复合功能群。双因素交互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鱼类分类群和功能群均随河流级别显着变化,但两者均无显着的季节变化;根据相似性百分比分析,由1级至3级河流,数量优势物种和功能群的空间变化主要呈嵌套格局,而由3级至5级河流其变化主要呈周转格局。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局域栖息地、陆地景观和支流空间位置3类解释变量对分类群和功能群空间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33.6%和38.5%,其中,分类群受局域栖息地和支流空间位置变量的显着影响,而功能群受局域栖息地和陆地景观变量的显着影响。研究表明,沿着新安江的"上游-下游"纵向梯度,鱼类分类群和功能群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两者的形成机制不同:分类群的纵向梯度变化受环境过滤和扩散过程的联合影响,而功能群则主要受环境过滤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叶岳,姜玉霞,陈华[5](2019)在《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对小生境环境因子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七星岩景区小生境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对七星岩景区小生境(土面、石槽、石沟)的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七星岩景区小生境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435只,分别隶属于4门8纲15类;植食性、枯食性土壤动物共占总捕获数的79%,是七星岩景区小生境的主要功能类群。石沟大型土壤动物的密度显着高于其他2个小生境(P<0.05),各生境间类群数的差异不显着,而小生境土层对大型土壤动物生物量均有显着影响(P<0.05)。通过对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与9种环境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密度对土壤温度是正向响应,对土壤湿度是负向响应,其类群数和生物量对土壤温度是负向响应,对土壤湿度是正向响应;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与pH值、有机质相关性不显着,除类群数对pH值是负向响应外,其他都是正向响应;密度对铵氮具有显着负向响应(P<0.05),从其密度、类群数和生物量方面来看,前两者对铵氮和速效养分是负向响应,生物量对铵氮和速效养分是正向响应;密度对土壤含水量有极显着正向响应(P<0.01),密度和类群数对土壤含水量是正向响应,对土壤容重是负向响应,而生物量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均是正向响应。RDA(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七星岩大型土壤动物均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每种因子对于每种功能类群均产生不同的效应。(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温旭,马旭洲,范伟,李星星,钟颖良[6](2019)在《不同面积芦苇稻幼蟹塘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不同面积(0%、10%、20%、30%)芦苇稻幼蟹塘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探究合适的幼蟹池塘套种芦苇稻的面积,在2015年7—10月对不同面积芦苇稻幼蟹塘浮游植物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其种类组成、生物密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共采集到的126种浮游植物中,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隶属于8门71属,16个优势种分属于12个功能类群,为R、S1、G、J、B、D、P、L_O、W_O、X2、X1、MP。不同面积芦苇稻幼蟹塘浮游植物平均密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8.135±4.794)×10~7L~(-1)、(1.079±0.454)~(38.162±13.414)mg/L、(1.301±0.072)~(2.387±0.368)、(0.346±0.006)~(0.843±0.125)、(1.038±0.183)~(1.852±0.131)。浮游植物功能类群丰度的主要驱动因子是硝酸态氮、总氮、水温、总磷、叶绿素a。不同面积芦苇稻幼蟹塘水体污染等级为α-中污型,其中20%组池塘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整体上均高于其他3组且相对稳定,丰富度指数在养殖中期高于其他3组,在养殖后期低于0%和10%组,但高于30%组,因此,幼蟹塘以种植20%面积的芦苇稻较为合适。(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雪,张辉,承磊[7](2019)在《获取有机物厌氧降解产甲烷过程中关键功能类群——互营细菌培养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营代谢是微生物之间的重要种间互作关系之一,参与互营代谢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土壤、淡水和海水沉积物、厌氧消化反应器、动物肠道和极端环境中(如地下油藏),在有机物厌氧降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甲烷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互营细菌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传递的分子机制,对认识缺氧环境中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缓解气候变暖提供理论指导。但是,互营细菌生长缓慢、对氧气敏感,其分离培养的难度大。本文主要回顾了互营细菌的分离策略及其生理生化特征,展望了互营细菌分离培养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以高通量筛选与定向分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具有特定生理生态学功能的互营细菌,是互营微生物资源和分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继亮,李锋瑞[8](2018)在《干旱区绿洲扩张方式对土壤生物优势类群及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陆干旱区人口数量急剧增加驱动了绿洲快速扩张,扩张方式主要包括:灌木地、林地和农地扩张,尚缺乏绿洲扩张方式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研究。本文以河西走廊黑河中游张掖绿洲为研究区域,选择绿洲边缘天然草地及其转变的人工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灌木地(无灌溉)、人工杨树(Populusgansuensis)林地(灌溉)、玉米(Zeamays)地(灌溉+施肥)为研究对象,测定了4种生境土壤食物网中9种优势功能类群的密度以及反映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特征的有机碳储量、氮储量、磷储量与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灌木地扩张显着降低了甲螨、植食性昆虫密度,增加了跳虫、捕食性螨密度和真菌的OTUs,对其余类群无显着影响;林地扩张增加了捕食性节肢动物、植食性昆虫、捕食性螨、跳虫、甲螨的密度及细菌和真菌OTUs,对其余类群无显着影响;农地扩张增加了蚓类、捕食性节肢动物、捕食性螨、跳虫、甲螨的密度及细菌和真菌的OTUs,对其余类群无显着影响。(2)林地和灌木地扩张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氮储量,而农地扩张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储量、氮储量和磷储量。(3)3种扩张方式显着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玉米地和杨树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增幅高于灌木地。人工绿洲扩张方式显着和有差异地改变了土壤食物网结构及其生态功能水平,该结果对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控的人工绿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8年10期)
范小晨,代存芳,陆欣鑫,范亚文[9](2018)在《金河湾城市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及驱动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5年春(5月)、夏(8月)、秋(10月)叁季,在金河湾湿地4类水体共设置12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及与水环境变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期间共鉴定浮游植物376个种,隶属于8门10纲19目19科101属。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主要以硅藻门(39.62%)和绿藻门(35.64%)为主,其次裸藻门(10.11%)和蓝藻门(9.84%)的藻类所占比例较高,甲藻门、隐藻门、金藻门和黄藻门所占比例较低。调查期间金河湾湿地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季节间差异显着(P<0.05),整体上呈现夏季>秋季>春季的规律。春、夏、秋叁季共划分20个不同的功能类群,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和单因子交叉相似性检验(One-way ANOSIM)表明:代表性功能类群在季节间演替明显(P<0.05),群落构成差异显着(P<0.01)。SIMPER分析指出,S2/H1/B/D/Lo/X1/MP是引起金河湾湿地各季节之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贡献类群。通过代表性功能类群和10个水环境变量的典范对应分析(CCA)探索环境变量与功能类群演替的关系。经分析,总氮(TN)是驱动金河湾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的主要环境变量,电导率(SpCond)、pH与功能类群演替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6期)
聂叁安,王祎,雷秀美,赵丽霞,林瑞余[10](2018)在《黄泥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组成对施肥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黄泥田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特性,深入认识真菌对不同施肥的响应机理,可以为合理施肥和保证农田土壤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设置不施肥(CK)、单施无机肥(NPK)、无机肥配施农家肥(NPKM)、无机肥加秸秆还田(NPKS)4个处理,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FUNGuild对不同施肥处理下黄泥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门水平上看,土壤真菌群落主要由子囊菌、担子菌和接合菌构成,且以子囊菌为主(47%~74%).NPKM和NPKS处理中子囊菌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9%和47%,显着低于CK(71%)和NPK(74%)处理,从目水平上看,减少的主要为肉座菌、格孢腔菌和散囊菌.NPKM和NPKS处理担子菌相对丰度分别为18%和28%,高于CK(14%)和NPK(10%)处理,从目水平上看,增加的主要为银耳菌、糙孢伏革菌和伞菌.与CK相比,单施无机肥降低了担子菌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接合菌门的丰度,从目水平看,以内囊霉菌和粪蛙霉菌为主.NPK处理真菌α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NPKM和NPKS处理的丰富度指数(Chao1和ACE)高于CK和NPK处理.不同处理之间真菌的营养类型以腐生营养型为主(48%~57%),NPKM和NPKS处理的共生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为17%,显着高于CK和NPK处理,增加的以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为主.NPK处理动物病原菌含量(10%)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盐度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组成的主要因子,其次为有机质和总氮.长期单施无机肥降低真菌种群多样性,增加致病菌含量,不利于土壤健康,而有机无机肥配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真菌种群丰富度指数和共生真菌比例,有利于保持黄泥田稻田土壤健康的生态环境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功能类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于2016年8月(丰水期)、11月(平水期)和2017年2月(枯水期)对藻渡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摄食类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34种(属),隶属4门14目27科,扁蜉(Heptagenia sp.)、二尾蜉(siph1onurus sp.)、二翼蜉(Cloeon dipterum)、泉膀胱螺(Physa fontinalis)和狭萝卜螺(Radix lagotis)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不同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丰富度指数和Marglef均匀度差异显着,且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CCA分析显示丰水期水温、透明度和海拔等是影响藻渡河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该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落以捕食者和刮食者为其优势功能类群,其次是撕食者、收集者和滤食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能类群论文参考文献
[1].汪峰,单彪,于涛,王帅帅.小清河流域春季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J].河北渔业.2019
[2].徐丹丹,彭敏锐,王江丽,王志坚,张涵雪.藻渡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摄食类群[J].淡水渔业.2019
[3].傅蓉蓉.红螯螯虾不同血细胞类群的分离及功能差异研究[D].自然资源部第叁海洋研究所.2019
[4].陈兵,孟雪晨,张东,储玲,严云志.河流鱼类分类群和功能群的纵向梯度格局——以新安江流域为例[J].生态学报.2019
[5].叶岳,姜玉霞,陈华.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对小生境环境因子的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9
[6].温旭,马旭洲,范伟,李星星,钟颖良.不同面积芦苇稻幼蟹塘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结构特征[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
[7].张雪,张辉,承磊.获取有机物厌氧降解产甲烷过程中关键功能类群——互营细菌培养物[J].微生物学报.2019
[8].刘继亮,李锋瑞.干旱区绿洲扩张方式对土壤生物优势类群及功能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18
[9].范小晨,代存芳,陆欣鑫,范亚文.金河湾城市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及驱动因子[J].生态学报.2018
[10].聂叁安,王祎,雷秀美,赵丽霞,林瑞余.黄泥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组成对施肥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