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封建大一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封建,专制主义,时期,秦汉,董仲舒,制度,王权。
封建大一统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胡沈明,张凡[1](2019)在《封建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信息传播机制——以汉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封建社会历经2000多年,其间虽有分裂,但是统一时间远大于分裂时间,其原因值得深思。以汉朝为例,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认为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古代,畅通的传播体制是保证封建王朝维持统一的基础。信息传播体制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象征性符号的塑造、统一的思想理论体系、自上而下贯通的沟通渠道、举孝廉、派刺史、设驿站、收集民谣等信息传播方式。(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08期)
[2](2015)在《土司遗址 大一统封建帝国地方自治制度的见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司制度是在庞大、统一的东方封建帝国(中华帝国)发展史上,中央政权针对相对偏远闭塞或交通不便地区和当地固有族群或部落所实行的一种特殊行政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以特定环境中当地族群或部落的存在,长期聚居、家族统领的历史和传统,对国家统一和权威的认同等为基础。中央政府认可传统家族首领司掌本部落或族群、以及传统区域范围事务、保持内部习俗制度、对外代表本部落或族群的权利,并允许家族首领世袭。这种地方和族群首领,被称为"土司"。中央政府册封土(本文来源于《文明》期刊2015年Z1期)
马卫东[3](2013)在《大一统源于西周封建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公羊传》的大一统理论是对西周、春秋以来大一统思想的理论总结,其基本内涵是"重一统",具体内容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周代的大一统思想,是西周封建和分封制度的产物,它源于西周分封诸侯的历史实际及西周封建所造成的叁大认同观念: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华夷之辨的民族认同、尊尚礼乐的文化认同。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思想观念由西周封建所开创,是西周王朝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之一。(本文来源于《文史哲》期刊2013年04期)
汪瀛[4](2008)在《单元2 从封建大一统到分裂割据——秦、汉、叁国、两晋、南北朝》一文中研究指出考点解读关于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因《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制约,"两汉的统治""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叁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一直没有列入《考试大纲》。(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08年26期)
肖应召[5](2007)在《从陈胜称王与以扶苏、项燕相倡率的关系看秦汉之际封建与大一统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秦汉之际,战国时期诸侯旧地的复国运动与力图重建大一统的两种势力的角逐备受历代学者关注,其中关于陈胜称王与建立张楚的探讨更是聚讼纷纭。但是,大家的关注点都不约而同地集中于张楚与陈胜间的关系上,似乎忽视了陈、吴用来倡率天下的第一号人物—一扶苏,本文拟从陈胜称王与以扶苏、项燕相倡率的关系的视角来重新考察秦汉之际的封建与大一统两种势力的较量。(本文来源于《秦文化论丛》期刊2007年00期)
陈启云[6](2007)在《封建与大一统之间:关于中国传统政体的理论和史实》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唐一千多年间,广泛存在的地方力量是约制大一统政体的有效机括;而由这机括发展出的士族实体,更是约束独裁专制君主的有效力量。一直到宋代,中国传统的农村地方力量、士族大姓的实体势力和传统儒学的影响,都发生了全面性解体的变化;其对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制衡作用,因此不振,才演变出明代的君主专制独裁政治;这是蒙古铁骑能首次征服中国全部大陆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蒙元的统治又是明代专制政治的根源,这些都构成了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困境。这是讨论中国传统(包括政体)和现代化问题时不可忽视的。(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07年03期)
陈启云[7](2007)在《封建与大一统之间:关于中国传统政体的理论和史实》一文中研究指出冯天瑜认为,将周秦之际至清中叶的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称之“封建社会”,曾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结论,并长期得以沿用;然而,认真研读马、恩论着,尤其是马克思晚年的民族学笔记,便会发现,这种看法其实是一种误解。将秦汉至明清称“封建社会”的泛化封建观,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封建社会原论相悖的。陈启云认为,传统中国究竟是属于“封建型”抑或是“大一统”、“专制”、“独裁”型,如果从“范畴理论”而言,这两者是绝不相容的;但从“历史事实”而言,这两者却常常是并存的——有时是先后轮转(如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多数情况下是同时并存(如西周、战国、秦汉、隋唐、辽金元)。张国刚认为,我们在看到历史的差异性和各自特色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同一性,所以,关于历史阶段划分,既可以用唯物史观的标准,把中国的中世纪叫做封建社会;也可以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用上古、中古、近代来划分;还可以用时序如史前、族邦、皇权、共和等概念来划分历史阶段,使国内外学者能够在学术上做到沟通和理解。许苏民认为,冯天瑜提出的关于自秦迄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宗法地主专制社会”或“地主社会”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与经济之统一的标准,自秦迄清中国社会性质实际上是皇权官僚专制社会。(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07年02期)
戈万章[8](2003)在《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国古代史》教学辅导②——走进封建大一统,感受秦汉大发展——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辅导之二:秦汉》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包括秦、西汉、新朝和东汉四个统一王朝,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奠基时期。1.从政治上看。(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创建和巩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期刊2003年07期)
韩素彦,陈伟国[9](2002)在《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提示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 ;秦是短暂而又建功立业较多的朝代 ;两汉形成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汉武帝的大一统 )。该时期的历史 ,高考考查较为频繁 ,尤其是 2 0 0 2年文科综合卷和广东、河南历史卷皆在此处出(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02年10期)
[10](2002)在《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结构条件经济持续发展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加强长期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东方任何一国(本文来源于《历史学习》期刊2002年Z1期)
封建大一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司制度是在庞大、统一的东方封建帝国(中华帝国)发展史上,中央政权针对相对偏远闭塞或交通不便地区和当地固有族群或部落所实行的一种特殊行政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以特定环境中当地族群或部落的存在,长期聚居、家族统领的历史和传统,对国家统一和权威的认同等为基础。中央政府认可传统家族首领司掌本部落或族群、以及传统区域范围事务、保持内部习俗制度、对外代表本部落或族群的权利,并允许家族首领世袭。这种地方和族群首领,被称为"土司"。中央政府册封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封建大一统论文参考文献
[1].胡沈明,张凡.封建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信息传播机制——以汉朝为例[J].西部学刊.2019
[2]..土司遗址大一统封建帝国地方自治制度的见证[J].文明.2015
[3].马卫东.大一统源于西周封建说[J].文史哲.2013
[4].汪瀛.单元2从封建大一统到分裂割据——秦、汉、叁国、两晋、南北朝[J].试题与研究.2008
[5].肖应召.从陈胜称王与以扶苏、项燕相倡率的关系看秦汉之际封建与大一统之争[J].秦文化论丛.2007
[6].陈启云.封建与大一统之间:关于中国传统政体的理论和史实[J].社会科学战线.2007
[7].陈启云.封建与大一统之间:关于中国传统政体的理论和史实[J].学术月刊.2007
[8].戈万章.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国古代史》教学辅导②——走进封建大一统,感受秦汉大发展——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辅导之二:秦汉[J].中学历史教学.2003
[9].韩素彦,陈伟国.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
[10]..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J].历史学习.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