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摘要:居住区随着人类对住居环境的提高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任何一个居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组团式居住体形式,在这种居住体形式下生存交流也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居住区作为某种物质的表现,是一种可以看到的形式。因为视觉是精神的通道,人们所看到的形式应尽可能地做到视觉美感。所以居住区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但也同时必须使人们感到愉快即环境优美和舒适。为此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功能问题的同时应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
关键词:居住区;城市规划;人文生活;影响
1目前国内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现状及问题
1.1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缺乏经济性
居住区规划设计并不单单包括住宅建筑,现在很多地方所谓的绿色住宅区,往往仅仅考虑到了住宅建筑的设计,在住宅建筑单体设计上强调建造“节能省地型”、“环保舒适型”、“绿色建筑”等,而在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建筑(也称配套公建)上随意性过大,住宅建筑体现了绿色节约的原则,而在一些配套公建中却盲目追求造型的别致,抛开了建筑设计初期的经济性原则。或者有些绿化景观设计前期设计时候注意了节能环保,可是后期实施过程中浪费水源或者耗电的现象严重。当前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中往往只关注房地产开发总造价,没有计算住宅区投入使用以后的运营维修成本,在使用过程中才发现后期的运营维护费用极高。所以在规划设计之初设计人员就要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营造方面,尤其是水景景观方面,解决好经济良好的水源和水动力设施问题。
1.2城市居住区的功能设计不科学
居住区规划包括住宅建筑设计、配套公建设计、道路设计和绿化景观设计,一个良好的居住区不但是一个居住社区、更是集购物、休闲、娱乐和工作为一体的公共社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现今中档以上的居住区除了具有生活功能之外,同时又具有个人发展功能和享受功能。然而现代市场竞争的激烈,专业人员分工的细化,造成很多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点不是主要突出居住建筑的舒适,而是重点策划配套公建设施的规模、环境细部。至于建筑内部的热工性能如何,建造质量及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则往往被忽视。居住区的主要功能不管演变得多么复杂和多样化,生活使用功能都是位于第一位的,其他任何功能都是附属部分。
1.3城市居住区的配套设计不完善
目前,很多居住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调查研究不够细致,高档社区户型虽然越造越大,而小区休闲、健身设施跟不上,而很多小户型,更是打着经济适用的旗号,根本不重视公共设施的配置。甚至还有些小区在设计时虽然考虑公共建筑如小学,而实施时却因为利润驱使将原有的公建变成住宅,造成很多小区品质提升不上去,出现很多实际问题,如“买菜难”、“停车难”等问题。
2居住区模式对城市规划以及人文活动的影响
2.1对以邻里单位为原型居住模式的质疑
现阶段的居住区模式,以及作为其基层的邻里单位模式。从根本上分析,都是基于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其基本构建原则,就是功能至上。以这一理论作为基本的分析依据,可以明确的发现,以邻里为单位的住宅模式过渡重视居住的功能性,将公共交通与居住二者之间相互分离了开来。在这一居住模式之下,空间结构以及空间组织秩序尤其清晰,带有条理性的突出色彩。这一模式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居住环境的塑造,体现居民的社会人文生活。但是,现阶段的从邻里单位模式之上发展而来的居住区,明显屈从与公共交通的切实需要。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在极大程度上限定了周围的居住人口以及空间主体。在这一模式之下,人处于从属地位。简单来说,就是作为居住主体的人,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物质环境,而其主观的认知性以及控制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忽视。
2.2物质环境的完善以及人文环境的削弱
1960年,世界大战之后,新建的城区呈现出了明显的功能分区特点,生活、就业、娱乐、文化等方面的组织结构呈现出了明显的等级化特点。在如此的规划模式之下,人们的人文活动需求难以得到切实的满足。在这一现实基础之下,人们开始对城市空间规划进行重新思考。如此,邻里单位模式,逐渐被社区规划理论所替代。社区的出现,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功能空间混合,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复合型空间的需求,对人的居住主体性进行了强化。
3对居住区建设规划的思考
3.1居住区的规模
在以往的居住区建设之中,其规划面积普遍在15h平方米以上。从人文活动需求方面进行分析,这一面积是过大的。根据行为社会学的原理进行分析,人的邻里认知范围大约在150平方米左右。现阶段,我国的居住区规模明显过大,这直接限制了人们的人文活动发展。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居住区之中的居住人口过多,大量各形各色人群的居住,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社交行为。对此,在居住区的规划过程中,应该适当的控制规划面积,以此增加居民之间的交际行为,有利于实现更好的人文环境建设。
3.2居住区的结构
我国在居住区的结构规划方面更加侧重于各方面功能分区的划分,在布局上条理较为清晰,很难实现互相之间的有机相融。如此,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的多元化居住空间需求。对此,在进行居住区结构规划的过程中,可以使各功能分区之间出现适当的穿插,交相辉映,以此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的住宅文化形态。
3.3对规模的引入
随着我国土地商品化以及土地有偿使用政策的不断完善,土地价值也呈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性。在这一实际情况之下,我国的居住区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规模结构特点。对此,在进行居住区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土地价值,引进多模式的社区体系。如此,能够保证土地价值的最大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建设的实际需求。
结论
随着房地产开发的迅速发展,商业居住项目突飞猛进,住宅市场急剧扩大,开发商和设计师需要新的理念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经过多年的实践磨合,居住区设计融入人性化的设计迫在眉睫,同时,从发达国家成熟的居住区的开发经验来看,增加居住区环境的投入,和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是不相违背的。今天,改善居住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重要课题,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护和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这是广大设计工作者的共同责任,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也是环境设计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向阳.住宅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西建筑,2017(35).
[2]王蕾.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建筑方案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
[3]张晓丽李宏强.探究节能措施在住宅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7(13).
[4]张维华.绿色节能住宅的规划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產,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