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对论夸克模型和N-Δ能量劈裂(论文文献综述)
李琦[1](2021)在《介子质量谱和衰变的夸克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北京谱仪正负电子对撞机,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实验装置最近几年的升级与快速发展为强子谱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对于强子谱学的研究是目前粒子物理研究中的热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介子。本文用非相对论组分夸克模型系统地研究了bc,bb,ss,B,Bs介子谱,为寻找丢失的介子态提供有效的探测衰变道,对于目前有争议的粒子态,我们从介子的角度给出自己的理解。主要理论结果概括如下:一、我们以CMS合作组最新测得的Bc(1S)和Bc(2S)的质量,以及格点QCD所确定的1S的质量劈裂为约束条件,用非相对论组分夸克模型计算了能量在6S范围内的Bc质量谱。此外,利用该模型得到的波函数,我们计算了Bc介子态之间的辐射跃迁。对高于DB阈值的较高质量的Bc态,我们用3P0模型预估了 Okubo-Zweig-Iizuka(OZI)规则允许的两体强哀变。研究表明:(1)对于S-波的态,新观测到的Bc*(2S)的质量有可能通过M1跃迁Bc*(2S)→Bcγ在未来的实验中被观测到。而相对高的激发态Bc(31S0)和Bc(33S1)有很大的可能性在DB*的衰变末态中建立起来。(2)对于P-波的态,Bc(23P0),Bc(2P1),Bc(2P1’)以及所有1P波的态的衰变均以E1跃迁为主,且衰变宽度约为~100 keV,因此,实验可以通过辐射衰变去观察这些态。此外,我们发现Bc(23P2)态比DB阈值高了约~20 MeV,且它是一个宽度约为Γ~1 MeV的窄态,主要衰变道为DB。对于3P-波的态,它们的理论预言质量在(7420,7470)MeV的范围内,宽度约为200 MeV,主要衰变至B*D*的末态中。而Bc(43P0),Bc(4P1),Bc(4P1’)这些4P-波的态可能具有相对较窄的O(100)MeV宽度。这些较高的P-波的态可能首先在它们的主要衰变道中被观测到。(3)1D-波的态以辐射衰变为主。2D-波和3D-波的态的质量分别为~7.34和~7.62 GeV,它们以强衰变为主。我们的结果显示,对DB,DB*,BD*或者B*D*这些主要哀变道的探测有助于在实验中寻找它们。(4)对于1F-波的态,它们的质量约为~7.23 GeV,位于DB和B*D的阈值之间。它们是宽度为几MeV到几十MeV的窄态,主要衰变至DB或B*D的末态中。对这些主要衰变道的探测有助于寻找它们。二、最近受到Belle实验上发现的新共振态Y(10750)的激励,我们分别用线性势和屏蔽势计算了较高的bb介子的质量谱,并进一步通过3P0模型分析了 Y(10750)和T(10860)作为S-D混合态的可能性。我们的结果显示:(1)Y(10750)和T(10860)可以解释为γ(5S)和γ(4D)之间的混合态,混合角大约为θ(?)20°-30°。(2)Y(10750)和T(10860)这两个共振态的主要成分分别是γ(4D)和T(5S)。(3)对于T(11020),若我们将视为纯的γ(6S)态,它的质量和宽度均与实验的测量值符合得很好。三、对于ss介子态,我们首先用非相对论组分夸克模型计算了能量在3D范围以内的ss质量谱。此外,通过势模型获得的波函数,我们采用3P0模型分析了ss介子态的强衰变。基于我们对φ(1020),φ(1680),h1(1415),f2’(1525)以及φ3(1850)这些已经在实验上建立好的态的成功解释,我们进一步将理论结果与观测结果相结合,讨论了来自实验的类奇异夸克偶素态解释为传统的ss介子态的可能性。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在KK和ηη末态中观察到的质量为~1370 MeV和同位旋为0++的共振态(PDG用f0(1370)表示)可能对应于13P0的ss态。(2)PDG上列出的f2(2010)[1]有可能是23P2的ss态的候选者,而由BESⅢ合作组在J/ψ→φηη’的η’φ的质量谱上新观测到的1+-的共振态X(2062)可能是21P1 ss态的候选者。(3)BESⅢ合作组在J/ψ→KsKs衰变过程中观测到的质量为M=(2411 士 17)MeV的0++的态可能是一个新观测到的态,与PDG所列的f0(2330)[1]不是同一个态。f0(2410)更倾向于33P0 ss态。(4)PDG所列出的f2(2150)[1]可以认为是13F2 ss态,而另一个相对较窄的4++的共振态f4(2210)可能是13P4 ss态的候选者,该态是由LASS合作组在K-p→K+K-A反应过程中首次观测到的[2]。(5)BESⅢ合作组在J/ψ→γφφ衰变过程中观察到的新共振态X(2500)[3]可能对应于41S0 ss态。(6)对于目前争议比较大的φ(2170)态,我们仍不能排除其作为φ(3S)或者φ(2D)态的可能性。对K*K*衰变道的精确观测,以及对该共振态的参数和各衰变道之间的相对分支比的精确测量有助于我们去确定该共振态的性质。四、我们对B和Bs介子在第二轨道激发内的态的质量,强衰变和辐射衰变性质进行了综合分析。基于我们对实验上建立较好的低激发态B1(5721),B2*(5747),Bs1(5830)和Bs*2(5840)的成功描述,我们给出了近年来观察到的高质量共振态的夸克模型分类。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BJ(5840)可以解释为通过23S1-13D1混合的低质量混合态B(|SD>L),也可能是2S波的态B(21S0)。(2)BJ(5970)可能是B介子家族中的13D3态。(3)由LHCb合作组在B+K-质量谱中观察到的质量为6064 MeV的窄结构可能主要来自于BsJ(6109)共振态衰变至B*+K-末态,该结构可能是1D波的高质量混合态Bs(1D2’),其量子数为JP=2-。(4)由LHCb观测到的相对较宽的结构BsJ(6114)可以解释为通过23S1-13D1混合的混合态Bs(|SD>H)。大多数丢失的1P-,1D-和2S-波的B,Bs介子态的宽度相对较窄,它们可能通过LHCb的巨大数据样本在它们的主要衰变道中观察到。
杨德琳[2](2021)在《基于整体喷注横动量谱平移的喷注淬火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物理认为,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基本成分是夸克和胶子,但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自由的夸克和胶子,它们被强相互作用束缚在核子内。这就是由量子色动力学(QCD)描述的夸克禁闭现象,同时QCD理论还表明夸克之间通过胶子转移的动量越大,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越小,夸克表现的行为越接近自由粒子的行为,即渐进自由现象。在RHIC和LHC进行的高能重离子对撞实验中,核子中夸克的禁闭被解除,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由于QGP存在时间极短,实验上无法直接探测,因此发展出许多探针来研究QGP的性质。其中喷注淬火效应作为一种硬探针,已经成为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形成和性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喷注淬火效应是指在碰撞初始阶段产生的大横动量部分子(夸克或胶子)穿过QGP介质时,与介质中的部分子发生多重散射诱发胶子韧致辐射而损失能量的现象。由于喷注淬火效应,相比于没有QGP介质形成的核子-核子(p+p)碰撞,核-核(A+A)碰撞中大横动量喷注的产额将会明显压低。本文首先介绍了微扰QCD理论框架下末态单举强子和喷注的散射截面,并回顾了高扭度方法中喷注辐射能量损失的计算。其次通过与实验数据比较得到p+p碰撞中整体喷注横动量谱参数化形式,并通过横动量谱向左平移ΔpT得到喷注淬火后核-核碰撞中整体喷注的横动量谱。ΔpT可以理解为喷注的能量损失,我们假定其与碰撞核子参与数Npart方根呈线性依赖,与喷注横动量pT呈指数依赖。随后和整体喷注RAA的实验数据比较得到了(?)TeV和2.76 TeV Pb+Pb碰撞中以及200 GeV Au+Au碰撞中整体喷注的能量损失ΔpT的参数化形式。最后在5.02 TeV和2.76 TeV Pb+Pb碰撞以及200 GeV Au+Au碰撞中,我们将高扭度方法计算所得喷注辐射能量损失ΔE与基于整体喷注横动量谱平移所得ΔpT进行了比较。我们的研究表明,高扭度方法给出的领头部分子在QGP介质中的平均辐射能量损失<ΔEa>与通过整体喷注平移得到的ΔpT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定义以领头部分子为轴线的有一定锥角大小的整体喷注后,高扭度理论计算所得在大横动量区域喷注的平均辐射能量损失<ΔEjet>与ΔpT的大小接近。在边缘碰撞中,碰撞产生的QGP介质体积越小,喷注从介质中穿出所经历的路径也就越短,喷注的能量损失也就越小。高扭度理论和横动量谱平移两种方法给出的不同锥角大小的整体喷注能量损失的数值计算都表明,喷注锥角越小,喷注能量损失越大,而且喷注向外辐射胶子强度越大,说明辐射出的胶子主要在喷注轴附近。
张善良[3](2020)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规范玻色子标记的整体喷注产生》文中研究说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碰撞机(RHIC)和欧洲核子中心更高能量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大量实验结果验证了在高能核-核对心碰撞中产生了高温高密的,近似局部平衡的强相互作用的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初始硬散射过程产生的高能部分子穿过QGP时,会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的部分子发生弹性散射或韧致辐射导致能量损失。这种高能部分子通过强相互作用导致能量损失的过程叫做喷注淬火。喷注淬火是研究QGP性质的一个很好的硬探针。实验学家已经在RHIC和LHC的实验中观察到喷注淬火效应的存在证据,如大横动量强子产额的压低,双喷注和光子标记喷注的大横动量不对称度的偏移,以及整体喷注内部结构的修正。因为规范玻色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其穿过QGP几乎不损失能量,所以规范玻色子的能量近似为其标记的喷注的初始能量。因此规范玻色子标记喷注过程是研究喷注淬火效应的一个黄金渠道。我们采用基于高阶矩阵元组合部分子簇射机制的事件生成器模拟在质子-质子(pp)碰撞中的规范玻色子标记的喷注事件,然后用3+1维流体模型提供QGP的演化信息,最后用线性玻尔兹曼输运模型模拟喷注在介质中的传播以及介质激发。我们利用这一套模型框架,首先通过对规范玻色子与其标记的整体喷注的关联的介质修正来研究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喷注淬火效应以及相关问题;然后我们将团簇强子化机制推广到铅-铅碰撞中,详细的计算了规范玻色子标记的带电强子的介质修正和喷注内部结构的介质影响;另外,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定量的研究了高能核-核碰撞中多喷注事件的整体几何性质-横截面球度(Transverse sphericity)分布,并对其介质修正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我们首先计算了在质子-质子和铅-铅碰撞中的Z0标记整体喷注的方位角关联△ΦZj=|ΦZ-Φjet|,横动量不平衡xZj=pTjet/pTZ分布以及不平衡度的平均值,平均每个Z0玻色子标记的喷注数RZj=NZj/NZ。我们给出了当前国际上对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Z0标记整体喷注过程的四个实验可观测量最好的理论描述。我们发现高阶矩阵元计算和对软共线辐射的重求和计算对Z0玻色子与其标记喷注的方位角关联△ΦZj和横动量不平衡分布xZj都有非常大的贡献。对△ΦZj的结果分析中,我们发现是Z0玻色子标记多重喷注事件产额的减少导致了△ΦZj在铅-铅碰撞中的压低,我们并没有在LHC能量标度下发现明显的喷注横动量展宽效应。喷注绝对能量的减少导致了xZj分布在铅-铅碰撞中有明显的偏移,我们对定量计算发现大横动量规范玻色子标记的喷注会损失更多份额的能量。喷注绝对产额的减少导致了RZj整体被压低,我们定量的分析发现大横动量规范玻色子标记的喷注产额损失的更少。我们发现不同规范玻色子横动量区间内的喷注横动量谱的核修正因子先减小,达到最小值后平滑上升,这与规范玻色子横动量区间内的喷注横动量谱分布密切相关。我们对部分子层次的喷注内部横动量分布计算表明,喷注轴附近的少数高能部分子携带喷注绝大部分横动量,这些高能部分子与介质相互作用辐射的胶子将喷注轴附近的横动量携带到远离喷注轴的位置。我们也计算了γ/W/H玻色子与其标记喷注的关联的介质修正,发现它们与Z0标记喷注有类似的介质修正效应。我们比较Z0玻色子标记喷注与希格斯玻色子标记喷注过程的介质修正,发现胶子喷注在真空和热密介质中都会经历更多的相互作用而损失更多份额的动量。为了进一步研究喷注介质相互作用对带电强子产额和喷注内部结构的影响,我们将团簇强子化机制推广到铅-铅碰撞中,即把末态同一条胶子线上的正反夸克组成色单态的团簇,再由团簇级联衰变到末态强子。在这个模型框架下,我们计算了 Z0玻色子与其标记的带电强子的方位角分布△ΦZh,带电强子的横动量pTch谱,相对于Z0玻色子横动量的劈裂函数以及它们的核修正因子,我们的模型能同时比较好的描述CMS和ATLAS的实验结果。同时我们发现,大横动量带电强子主要集中在Z0玻色子的反方向,其在铅-铅碰撞中的产额减少并且分布更加集中,而小横动量带电强子分布在整个相空间,其在铅-铅碰撞中的产额大量增加并且分布更加分散。除此以外,我们也记录了每次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热密介质中部分子信息,我们将这些部分子定义为负部分子。我们发现负部分子贡献的强子(负强子)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相空间,其对小横动量强子产额贡献尤为重要,但是其产额随着pTch增加而减小。然后,我们详细的计算了光子标记整体喷注的喷注形状、劈裂函数以及单喷注的碎裂函数,我们的数值结果都与已有的实验数据符合的比较好。喷注部分子与热密介质的相互作用会使远离喷注轴的软粒子产额增加,这些软粒子会将喷注轴附近的能量携带到远离喷注轴的位置。我们也发现负部分子对喷注内部结构的贡献比较小。另外,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对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喷注事件的整体几何性质-横截面球度S⊥(transverse sphericity)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我们称S⊥=0的事件为“类笔状”事件,例如共线的双喷注事件,而把S⊥=1的事件称为“类球状”事件,比如完全对称的多喷注事件。我们发现喷注与介质的相互作用会使铅-铅碰撞中的喷注事件变得更加“类笔状”。我们对喷注事件中的喷注数目进行定量的分析发现,铅-铅碰撞中的双喷注事件份额增加,同时也发现双喷注事件在小S⊥区间占主导作用,因此双喷注事件产额的增加使S⊥分布在小S⊥区间增多;而铅-铅碰撞中多喷注事件产额减小,并且多喷注事件在大S⊥区间占主导作用,因此多喷注事件份额减少会导致了核修正因子在大S⊥区间小于1。我们也详细的计算了双喷注事件和多喷注事件中的横截面球度S⊥,发现喷注介质相互作用使双喷注事件变得更加“类球状”,使多喷注事件变得更加“类笔状”。我们进一步计算了双喷注事件中的S⊥对方位角关联△Φ12=|ΦL-ΦSL|和喷注横动量不对称度xj=pTL/pTSL的依赖关系。我们发现S⊥与双喷注的位置空间△Φ12有关,位置空间越不对称,S⊥越大,但是△Φ12在铅-铅中的介质修正并不明显。对动量空间不对称度xj的计算表明,在铅-铅碰撞中的双喷注动量空间变得更加不对称,从而导致双喷注事件变得更加“类球状”。我们对多喷注事件中的方位角关联△Φ12=|ΦL-ΦSL|的计算发现,铅-铅碰撞中的多喷注事件也变得更加不对称,并且背对背喷注份额增多,进而导致多喷注事件变的更加“类笔状”。我们综合分析发现,喷注介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喷注事件产额的变化是导致其横截面球度S⊥介质修正的主要原因。
刘玉鑫[4](2020)在《强相互作用系统的对称性及其破缺》文中认为本文简要介绍对称性及其破缺的概念和基本的数学上所说的幺正对称性等的微观粒子实现,从而为利用抽象的数学描述物理问题奠定基础。本文还简要介绍早期宇宙强相互作用物质演化过程的对称性及其破缺,尤其是可见物质质量的产生(比如DCSB)以及强相互作用等基本相互作用的规范对称性和破缺,为有意向探讨早期宇宙强相互作用物质演化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并打开一扇窗口。同时,还简要讨论原子核的对称性及其破缺,尤其是作为强相互作用多体系统的束缚态研究中的基本理论方法、(多粒子)壳模型及相互作用玻色子近似模型(IBM)、集体运动的描述及集体运动模式演化(形状相变)的研究方法及进展简况,提供一些在基本理论方法与前沿研究课题之间建立桥梁的实例。
程剑波[5](2020)在《双粲和隐粲多夸克态的研究》文中提出自夸克模型和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的相继建立,直至标准模型的完善,人们在认识微观粒子的深层结构和性质上已经取得了极大成功。由于QCD理论在低能区域的非微扰性质,至今仍不能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直接研究强子结构和强子谱等相关问题,尤其对于奇特强子而言,非微扰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很多研究中会使用基于QCD精神的有效理论以及相关唯象模型以分析这些问题。近些年来,实验上陆续发现了一系列性质奇特的介子和重子结构,这些奇特态的微观组成很难或不能用通常的夸克模型来理解,比如,LHCb实验组于2015年在J/φp不变质量谱中发现了Pc(4380)+和Pc(4450)+两个五夸克结构的态,之后于2019年在相同的道中发现了Pc(4312)+并且Pc(4450)+分裂成了Pc(4440)+和Pc(4457)+两个态,这样的结构不可能用核子的轨道激发态来解释,必然有五个夸克的成分,实上,隐粲五夸克态在实验发现之前已经由我国学者做了预言并开展了大量理论探讨。从理论上解释这些奇特态的结构和性质并预测新的奇特态,对进一步认清强相互作用本质和规律都有重要科学意义。直到今天,夸克模型中预言的含三个重夸克的重子还没有观测到,含两个重夸克的双粲重子(?)cc++(ccu)直到2017年才被LHCb实验证实,这个态的证实促进了双粲奇特态的研究。本论文结合实验进展,关注前沿,采用色磁相互作用(CMI)模型或单玻色子交换模型,通过发展或提出的研究方案,对隐粲五夸克态uudcc和udscc、四种味道夸克的四夸克态q1q2q3q4双重味四夸克态QQqq、分子结构的双粲五夸克态(ggc)(cq)等开展研究,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在对隐粲五夸克态的研究中,讨论了Pc(4457)+,Pc(4440)+,和Pc(4312)+可能的夸克结构和量子数,并预言了它们的伴随态的性质。在紧致五夸克态的图像下,根据CMI模型和简单重排模型,系统地估算了(uud)8c(cc)8c和(uds)8c(cc)8c结构的五夸克态的质量谱和重排衰变。在假定重排衰变的宽度即为总宽度的前提下,将实验值与算得的质量和宽度比值进行比较,发现可以将Pc(4457)+,Pc(4440)+,和Pc(4312)+分别认为是Jp=3/2-,1/2-,和3/2-的(uud)8c(cc)8c结构的五夸克态。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也可以将它们分别认为是JP=3/2-(1/2-),1/2-(3/2-),和 1/2-的(cnn)1c(cn)1c(n=n,d)结构的S波分子态。两种图像中Pc(4312)+的量子数明显不同,这为实验上区分Pc态的内部结构提供了有用信息。此外,对其它五夸克态质量和宽度的预言,尤其是存在较低质量的稳定或窄宽度(uds)8c(cc)8c的预言,也有助于实验上检验两种图像,进而进一步理解强相互作用规律。·在对四种味道夸克的四夸克态的研究中,采用CMI模型中新的质量估算方式和简单重排模型,系统地研究了 9种四夸克体系F1-9=bcsn,bscn,bncs,bucd,bcud,busd,bsud,cusd,csud.的质量谱和重排衰变。估算隐粲五夸克态质量时以相关的粲介子-粲重子的阈值为输入,但这种方式可能不适用于四夸克态,在假定X(4140)为cscs四夸克态的前提下将其质量作为输入得到的四夸克质量值更为合理。通过对四夸克质量和其衰变的分析,发现:(1)大部分四夸克态都有重排衰变,但量子数为I(JP)=0(0+),0(1+)的最低质量的bsud和csud可能是稳定的;(2)大部分态的宽度在几十MeV的量级(I(JP)=0(0+),0(1+)的bcud-态宽度甚至能到10 MeV以下),但不稳定的busd和cusd态的宽度可到100 MeV左右;(3)紧致四夸克态图像并不能自洽地解释DO实验观测到的X(5568)。·在对双重味四夸克态QQqq的研究中,采用重味双夸克-反夸克对称性(heavy diquark-antiquark symmetry,HDAS),从双重重子QQg的质量确定出最高自旋的QQqq态的质量,再根据CMI模型计算的质量劈裂,系统研究了各种味道组成的体系的质量谱,这是与利用介子-介子阈值估算质量的方法不同的研究思路。研究发现:(1)双粲体系ccqq中不存在稳定的四夸克结构,这个结论和利用D(*)D(*)的阈值估算质量的方法得到的结论不同;(2)双底体系bbud中存在一个质量在10490 MeV左右量子数为I(Jp)=0(1+)的稳定四夸克态,这个质量和利用B(*)B(*)的阈值估算的质量非常接近;(3)底-粲体系bcud的最低质量态的量子数为I(JP)=0(0+),其质量7167 MeV略高于BD的阈值,与以上四种味道夸克的四夸克态的研究所得到的质量7151 MeV接近,这种不同估算方法得到相似的结果,这表明该态很可能就在BD阈值附近。另外,考虑到重夸克间吸引的色-库伦势较强的特点,本文还讨论了尚未观测到的双重和三重强子的质量限制。·在对分子结构的双粲五夸克态的研究中,根据构造的介子交换模型,对分子态图像下的多道耦合系统∧cD-∑cD-∑c*∧cD*c-∑cD*-D*做了细致分析。分子态以交换中长程介子为主的相互作用力形成束缚,在采用的模型中,考虑了长程的单π交换势、中程的单σ交换势、以及短程的重夸克交换势,为考察强子的结构对分子态束缚能的影响,引入了包含截断参量的形状因子和与σ相关的耦合常数。利用高斯展开法,通过求解单道和多道耦合的薛定谔方程,得出了分子态束缚能和大小的信息。研究中对于截断参量,本文讨论了“一般截断”和“标度截断”两种参数化方案;对与σ相关的耦合常数,也讨论了两种方案:GT关系方案和夸克模型方案。结果表明:(1)两种截断参量方案的结果并无明显差别;(2)两种耦合常数方案的结果差别明显,夸克模型方案中的σ势明显更深,且不管是单道还是多道情况,夸克模型方案下只需要更小的截断就能形成束缚态;(3)如果截断值在1 GeV附近是合理的,双粲分子态(qqc)(cq)很可能是束缚的;(4)如氘核中S-D波混合效应对形成束缚态重要一样,这里的耦合道效应对形成分子态也起着重要作用,且耦合道情况下的截断比单道情况下要敏感;(5)在分子态均方根半径大于0.7 fm的条件下,束缚能都在数十MeV附近。随着实验技术的提高,将会有更多奇特强子被观测被证实,人们会对夸克-胶子如何形成强子的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本文的研究以及后续工作的开展有望助力对该问题认识的加深。
郑杜鑫[6](2020)在《色玻璃凝聚有效理论及其在高能散射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高能散射中,保持交换的粒子的四动量平方Q2不变,而能量趋近于无穷,也就是x趋近于0,对应着的是Regge-Gribov极限。实验中,人们发现,胶子数密度随着x的减小急剧增长,此时,对应于随x演化的演化方程中的线性项。但是,由于幺正性等要求,胶子数密度不可能无限以这种速度增长。随着胶子数密度的增大,非线性项的贡献开始变得重要,胶子的增长速度减缓。这就是饱和现象,而描述胶子饱和状态的理论被称为色玻璃凝聚有效理论(Color Glass Condensate effective theory)。色玻璃凝聚态(Color Glass Condensate)描述的是在无穷大坐标系中,Regge-Gribov极限下的饱和胶子的状态。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会产生一个半硬标度(semi-hard scale),这个半硬标度保证了微扰计算的有效性。色玻璃凝聚有效理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对应于胶子数密度极大的饱和状态下的原子核的经典描述,另一部分是描述小x胶子分布的非线性演化方程,它求和了所有重要的量子修正。本论文中,我们对描述小x物理的色玻璃凝聚有效理论的理论框架的改善及其在高能散射唯象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研究,共包含三项具体工作:Balitsky-Kovchegov演化核的Sudakov压低 BK方程是色玻璃凝聚有效理论中非线性演化方程的平均场截断,在研究饱和物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当试图数值求解次领头阶的BK方程的时候,研究者们发现方程的解是不稳定的。这根本上是因为次领头阶修正中的双对数项在母偶极子远小于子偶极子的时候会变得非常大。为了自洽的在高能反应中对领头阶对数求和,人们需要同时对入射粒子的快度及靶核的快度同时施加强排序(strong ordering)的要求,这会导致运动学改善了的BK方程。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发现,在t道计算中,高阶量子修正在这个强排序运动学区间外也有很重要贡献。由于实图和虚图修正的不完全抵消,在次领头阶会出现大的双对数项贡献。基于这样的观察,我们进一步探讨发现这些大的双对数项是Sudakov类型的,因此可以把这些大的双对数项求和到自然指数上。最终,我们就得到了 Sudakov因子压低的BK方程,这对于改善BK方程的数值解的稳定性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x区域的极化依赖现象研究 近些年来,小x区域极化相关的唯象学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因为这对研究核子与原子核的胶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在色玻璃凝聚态有效理论的框架下计算了海夸克的Sivers分布函数。我们发现,在稀释极限下(dilute limit),共线twist-3方法(collinear twist-3)和色玻璃凝聚态有效理论方法在领头对数近似下的结果是一致的。我们进一步得到,在小x区域显粲夸克产生的半单举深度非弹性散射中的单横向自旋不对称(transverse single spin asymmetry)的计算中,横动量依赖因子化方法和色玻璃凝聚态有效理论方法在二者共同适用的运动学区域里给出的结果是一致的。最后,我们给出了相关的数值计算。CGC有效理论在强场QED中的应用 色玻璃凝聚有效理论探讨的是强胶子场中的量子色动力学,同样,强电场中的量子电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也一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意义。从Bethe和Maximon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初的工作开始,在强库仑场中研究量子电动力学过程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这个课题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RHIC)开始运行后又重新受到了重离子对撞物理的研究者们的关注。为了计算出超边缘重离子碰撞(Ultra-Peripheral heavy ion Collisions(UPC))的纯电磁轻子对产生过程的所有阶的Zα修正(其中Z是核子的电荷数),研究者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在这个工作中,我们采用色玻璃凝聚有效理论中的计算技巧,研究了规范链对偶极子类型的横动量依赖的光子分布函数的贡献,也就是文献中通常说的库仑修正。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在电子离子对撞机及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上寻找电子-核子碰撞的BH(Bethe-Heitler)过程中的库仑修正的迹象。
刘名声[7](2020)在《全重四夸克态和三同味重子的谱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非相对论的组分夸克模型,我们研究了基态全重味四夸克态和壳层数N≤2的ΩQQQ(Q=s,c,b)重子态的质量谱。同时利用夸克势模型得到的质量和波函数,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壳层数N ≤ 2的ΩQQQ(Q=s,c,b)重子态的衰变性质。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一、通过研究全重味四夸克态我们发现:(1)所有的全重味四夸克系统cccc、bbbb、bbcc/ccbb、bccc/ccbc、bcbb/bbbc、和 bcbc 的基态质量全部高 于其所对应的两个介子的阈值,因此很容易通过夸克重组而衰变到两个介子。这就意味着不存在紧致稳定的全重味四夸克态。(2)线性禁闭势为全重味四夸克系统的基态质量提供了很大的正能量,在计算质量谱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禁闭势的贡献。二、通过研究Ω重子谱我们发现:(1)Ω(2012)共振态可以被解释为自旋-宇称为JP=3/2-的1P波的态Ω(12P3/2-),其质量与衰变特征得到合理的理论解释。我们也预测Ω(2012)共振态有可能在辐射衰变道Ω(1672)γ上被发现。对于另外一个第一轨道激发态Ω(12P1/2-),其也具有比较窄的宽度,大约12 MeV。随着将来实验数据的增多,我们预测Ω(12P1/2-)态可以在ΞK0和Ξ0K-不变质量谱,能量1.95 GeV附近被清晰地重建出来。(2)粒子物理手册中的Ω(2250)共振态是Ω(14D5/2+)态很好的候选者,其质量与强衰变特征都能在夸克模型框架内得到合理的理论解释。需要指出的是Ω(14D5/2+)和Ω(12D3/2+)的质量比较接近。但是Ω(12D3/2+)这个态的宽度比较窄,只有几个MeV,且主要衰变道ΞK和Ξ(1530)K的分支宽度比与Ω(14D5/2-)相应的分支宽度比差别很大,因此实验上通过测量ΞK和Ξ(1530)K这两个道的分支比,可以有效地区分Ω(14D5/2+)和Ω(12D3/2+)这两个态。同时我们还发现Ω(12D3/2+)这个态可以通过辐射衰变道Ω(2012)γ重建出来。(3)对于其它的1D波的态,我们发现Ω(14D7/2+)和Ω(14D1/2+)这两个态的主要衰变道都是ΞK,其宽度大约都是40 MeV,这两个态可以在ΞK不变质量谱,能量分别在2.3 GeV和2.1 GeV能量附近重建出来。Ω(12D5/2+)这个态的主要衰变道是Ξ(1530)K,其总衰变宽度比较窄约为19 MeV。因此Ω(12D5/2+)可以在Ξ(1530)K的不变质量谱,能量2.3 GeV附近去寻找。Ω(14D3/2+)态的宽度约为30 MeV,且主要衰变到ΞK和Ξ(1530)K。因此对于实验上寻找尚未发现的ΩΩ(14D3/2+)态,在ΞK和Ξ(1530)K这两个不变质量谱,能量2.2 GeV进行观测将具有重要意义。(4)对于2S波的两个态Ω2(22S1/2+)和Ω(24S3/2+),这两个态的宽度都很窄,只有几MeV。这两个态的质量劈裂大约有70 MeV。Ω(22S1/2+)和Ω(24S3/2+)态可以在Ξ(1530)K不变质量谱,能量2.2 GeV附近去观测。同时Ω(22S1/2+)态还可以通过末态Ω(2012)γ重建出来。三、通过研究Ωccc和Ωbbb重子谱我们发现:(1)Ωccc和Ωbbb的基态质量分别为4828 MeV和14432 MeV。对于激发态,我们预测Ωccc的1P波、1D波、2S波的质量范围分别为 5.14-5.16 GeV、5.35-5.43 GeV、5.28-5.38 GeV;Ωbbb的1P波、1D 波、2S 波的质量范围分别为 14.77-14.78 GeV、14.97-15.02 GeV、14.85-14.96 GeV。(2)对于Ωccc重子,1P→1S的辐射跃迁率比较大,其辐射分支宽度可达几KeV;同时以E1跃迁为主的过程12D3/2+→12P1/2+,3/2+、12D5/2+→12P3/2+、22S1/2+→12P1/2+,3/2+辐射分支宽度也比较大,其辐射分支宽度可达数十KeV。而对于Ωbbb重子,其辐射衰变分支宽度要比对应的Ωccc重子的情况小一到两个数量级。
杨荣瑶[8](2020)在《深束缚费米系统与同位素纳米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人们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饱和密度及以下的核物质状态方程得到了较好的限制。但是,不管是重离子碰撞实验,还是天体观测数据,都还不能对高密的状态方程给出有足够精度的限制。重离子碰撞给出的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在高密时仍然有50%的相对不确定度,而对称能在高密时的不确定度更大。为了更好约束核状态方程,本文立足于核结构性质研究,以深束缚K核为切入点,细致地研究了K核的奇异性以及这些性质与状态方程之间的关联。由于K-介子与核子的相互作用是强吸引的,K-介子有可能与原子核形成费米尺度的深束缚系统,即K核。K核的典型特征是核心密度很高,可达两倍饱和密度以上。这一特性为利用K核限制高密状态方程提供了一个前提。研究发现,K核的奇异性,除了核心密度高之外,其表面也可能形成弥散的晕现象,这是由于K核势场形状的变化导致外层能级向费米面移动的结果。另外,由于K核有特殊的势场分布,其能级结构也不同于普通核,会出现不同的幻数结构、能级反转现象和赝自旋对称性破缺的情况。随后,本文研究了K核中晕现象、能级反转与状态方程之间的关联。发现K核的晕现象会随着高密状态方程变硬或者不可压缩系数变小而越发显着。而K核中能级反转的现象可以作为状态方程硬度和不可压缩系数组合的一个指示标志。在状态方程硬度和不可压缩系数构成的平面上有一条临界曲线,使得K核的能级反转刚好能发生,曲线的两边对应的分别是发生和不发生能级反转的状态方程。这些基于K核结构信息的结果为限制核物质状态方程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思路。本文一方面致力于极端(高密)条件下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寻求在新条件下对基础的应用拓展研究。论文研究了相关核性质在凝聚态尺度中展现的效应。具体而言,论文对水分子的转动模式在同位素分离中的应用做了初步探究,这是一种用分子尺度(纳米量级)的共振效应分离原子核尺度(费米量级)的同位素的新方式。通过分子动力学的计算发现,太赫兹电场对水的加热有明显的吸收峰,对应的是水分子转动模式的激发。这种共振模式的频率与转动惯量相关。水分子和重水分子的质量差异虽然较小,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会在转动惯量中得以放大,对应的重水转动模式的频率要比水低一些。这一性质在研究太赫兹电场加热水和重水的混合液中得以证实,结果表明重水的吸收峰会向低频区域移动。这种共振频率的差别,可以用来分离水和重水,从而达到分离出氘同位素的目的。通过研究太赫兹电场对二维表面上水和重水蒸发的效应,发现水和重水确实能得到较好的分离。转动模式的不同成为了同位素分离的另一种选择。重水比水更难共振蒸发的特性,表明重水作为核工程中裂变反应的慢化剂和冷却剂,在辐射防护中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刘鹤[9](2019)在《基于NJL模型的夸克同位旋矢量相互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是描述夸克胶子之间强相互作用的基本规范场理论。格点QCD计算表明在高温和零重子数密度的条件下强子到夸克的相变是连续相变。对于有限重子数密度情况,虽然格点QCD计算会遇到费米符号问题,但是基于一些有效理论模型的研究,例如NJL模型(Nambu-Jona-Lasinio model)和其拓展模型,其结果表明强子-夸克相变过程中在净重子数密度比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一级相变。研究QCD物质的相结构和寻找QCD一级相变和连续相变在相边界处的过渡点(临界点)是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的基本目标之一。位于美国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在过去几年的运行中通过能量扫描(Beam-Energy Scan,BES)来寻找相变临界点信号,也揭示了许多在高温高密的情况下的夸克物质强相互作用的特征。此外,在自然环境中致密星体的观测和其结构的研究为我们探索高重子数密度和低温条件下的夸克物质相互作用提供了另一种有效途径。在重离子碰撞的高能物理实验中,会产生夸克物质或者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其中夸克物质的u、d夸克及其反粒子的数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实验中形成的夸克物质具有同位旋不对称性。在致密星体方面,星体内部的u、d夸克的同位旋不对称度(isospin asymmetry)可能会更大。因此,探索夸克物质的同位旋相关的性质对我们理解强子夸克物质相变的同位旋依赖性、RHIC高能物理实验中部分子动力学的同位旋效应、以及致密星体的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NJL模型通过夸克物质相图及对称能、同位旋效应对重子和电荷涨落的影响、致密星体中夸克物质相互作用以及π介子椭圆流劈裂等方面对夸克物质的同位旋矢量的相互作用展开研究。在夸克物质相图方面,根据NJL的手征对称性破缺性质,以夸克凝聚(quark condensates)作为序参量,在化学势和温度的二维平面内得到了QCD手征相变的相图。根据相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高温高化学势区域夸克物质以自由形式存在,随着温度和化学势的降低,由于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形成夸克凝聚,发生手征相变。在高温和低化学势的区域夸克到强子会发生连续相变,而在低温和高化学势的区域则会出现一级相变,同时我们也得到一级相变和连续相变的临界点(μ=354MeV,T=45MeV)。引入同位旋矢量相互作用后,QCD相图中u、d夸克的手征相变的一级相变的相边界和相变临界点可能会发生分离。除了手征对称性以外,量子色动力学有两个重要特性:一个是渐近自由,另一个就是色禁闭。当强相互作用的动量标度增大时,强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αs)会趋于零,在这一过程中会发生强子物质到夸克物质的解禁闭相变。因此,我们引入Polyakov圈(Polyakov-loop)势能来扩展NJL模型,也就是pNJL模型(Polyakov-loop extended Nambu-Jona-Lasinio model),以Polyakov圈作为序参量描述了夸克物质禁闭和解禁的这一相变过程。由pNJL模型得到相图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手征相变临界点的温度较NJL模型有很大的提升,其临界点的温度达到T=97MeV;其二,禁闭和解禁的相变不受同位旋效应的影响。重离子碰撞实验上,通过化学冻出线附近守恒量子数(重子数和电荷数)的高阶涨落,寻找QCD临界点的信号。为此,我们通过pNJL模型的磁化率计算,包括三阶(skewness)和四阶(kurtosis)磁化率,分析了临界点附近守恒量子数的高阶涨落。其结果表明在同位旋效应作用下,重子数和电荷数的磁化率的峰值向低温或者低能区附近移动,而电荷数的磁化率随着温度变化可能会出现多个极值点。最近,STAR合作组通过能量扫描(BES)的实验来寻找QCD临界点信号的同时,也观测到许多有趣的实验结果,比如,质子和反质子、K+和K-、以及π+和π-等正反粒子的椭圆流(elliptic flow,v2)劈裂。其中,质子和反质子以及K+和K-的椭圆流劈裂可以通过其不同的强子及部分子的矢量平均场势能进行有效地解释。而我们通过拓展的多相输运模型(an extended multiphase transport model,AMPT model),在有限重子数密度或夸克化学势下,引入部分子的同位旋依赖的平均场势,可以有效地解释π介子椭圆流劈裂的实验结果。在丰中子或者丰d夸克的物质中,由于同位旋矢量的相互作用,d(ˉu)会受到排斥势的作用,而u(ˉd)则会受到吸引势的作用。通过夸克合并(quark coalesence)形成的π介子,就会使得π-椭圆流的增加和π+椭圆流的减小,从而可以有效地解释π介子椭圆流劈裂的实验结果。最后,对于致密星体的研究,我们利用NJL模型讨论了矢量相互作用和同位旋矢量相互作用对奇异夸克星中夸克物质的状态方程的影响。我们发现夸克物质的状态方程敏感于矢量的相互作用,矢量相互作用会使得冷密夸克物质的物态方程变更硬,而同位旋矢量相互作用也会使夸克物质的状态方程轻微变硬,其中矢量-同位旋矢量相互作用的效应主要在高密度区域,而标量-同位旋矢量相互作用的效应在低密度区域(小于2倍饱和密度)。此外我们也可以知道,更硬的状态方程对应于一个更大质量的星体,该星体的潮汐形变系数也会更大。根据天体和引力波(GW170817)事件观测得到的星体半径和潮汐形变的约束,并且在综合考虑矢量、同位旋矢量相互作用的贡献之后,我们给出了能描述两倍太阳质量奇异夸克星的各个相互作用参数取值空间。
张春健[10](2019)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集体运动及关联与涨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对论重离子碰撞是探索极端条件下强作用物质性质的有效手段。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对撞接近光速的两束核子产生高温高密物质,模拟宇宙大爆炸早期夸克胶子等离子的形成。为了研究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人们发展了许多唯象模型,用于描述不同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系统和能量下的非平衡多体动力学过程。集体流、关联和涨落效应敏感于重离子碰撞早期和系统的演化特性,可以提供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相关信息。本博士论文从唯象模型和实验数据分析两方面出发,研究了各向异性流、HBT关联和中心度涨落效应。关于各向异性流的研究,我们主要从各向异性流标度率、小系统中多粒子方位角关联的非流效应和STAR实验不同对撞系统的各向异性流涨落效应出发。我们利用AMPT模型、爆炸波模型和组合模型深入研究了各向异性流标度关系。研究发现,末态强子满足修正的夸克标度关系来自于强子相相互作用或流体动力学冻出机制而非夸克组合模型。另外,各向异性流标度率敏感于部分子相互作用。在实际的实验分析中,各向异性流信号的提取显着受到非流效应的影响。我们通过子事件累积量方法计算多粒子关联,可以有效地压低非流效应的贡献。通过无集体流的简单模型PYTHIA8和HIJING,我们应用标准累积量和子事件累积量计算得到小系统质子-质子和质子-铅对撞的三粒子方位角关联,并与ATLAS实验结果比较。并预测了三粒子关联反对称累积量ac2,3|5{3}的非流效应,对未来实验的测量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各向异性流是逐事件涨落的,我们分析了STAR实验不同对撞系统金-金和铀-铀的数据,研究各向异性流涨落效应。实验发现,不同的几何初态涨落导致了金-金和铀-铀在极端中心对撞区域v2{4}的符号差异。各向异性流比率v2{4}/v2{2}和v2{6}/v2{4}显着的横向动量依赖性表明各向异性流涨落可能来自初态动量关联或末态相互作用的影响。多粒子关联归一化累积量的计算表明各向异性流的涨落为非高斯涨落。HBT关联可以有效提取相对论重离子碰撞早期源的尺寸和演化信息。RHIC-BES和FAIR-CBM能量稍低,强子化和强子相作用更重要,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深入理解强子演化和强子平均场势,对研究RHIC-BES能量下的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动力学和提取相关QCD相图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AMPT模型研究强子相平均场效应对HBT关联的影响。π介子的关联研究表明与介质状态方程相关联的平均场能够影响整个系统的演化过程,并影响冻出阶段发射源的尺寸和粒子的发射时间。另外,质子、K介子和反质子的关联函数对提取丰重子核物质的平均场信息和理解重子-反重子的湮灭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源的数目和分布沿着赝快度方向在其横向平面上有涨落效应。研究不同赝快度区间的关联和涨落对理解强耦合非微扰区间的QCD部分子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中心度涨落可能会影响所有具有中心度依赖的物理量的涨落。我们基于Glauber模型和负二项式分布研究中心度涨落机制。研究发现,中心度涨落来源于多重数拖尾效应和中心度退关联效应。中心度涨落的系统依赖性研究表明,对撞系统越小,前后向参与核子分布不对称性越高,中心度涨落越明显。此研究对理解粒子的产生机制、源的本质和涨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未来定量分析中心度涨落的实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二、相对论夸克模型和N-Δ能量劈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对论夸克模型和N-Δ能量劈裂(论文提纲范文)
(1)介子质量谱和衰变的夸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重味介子谱 |
1.1.1 b(?)介子 |
1.1.2 c(?)介子 |
1.1.3 B_c介子谱 |
1.2 重轻介子谱 |
1.2.1 D介子与D_s介子谱 |
1.2.2 B介子与B_s介子谱 |
1.3 轻味介子谱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2.1 质量谱 |
2.1.1 非相对论组分夸克模型 |
2.1.2 求解质量薛定谔方程 |
2.2 强衰变 |
2.2.1 ~3P_0模型 |
2.2.2 手征夸克模型 |
2.3 辐射衰变 |
第三章 重味介子谱的研究 |
3.1 B_c介子谱的研究 |
3.1.1 研究现状 |
3.1.2 参数的选取 |
3.1.3 分析与讨论 |
3.1.4 小结 |
3.2 底夸克偶素谱的研究 |
3.2.1 研究现状 |
3.2.2 参数的选取 |
3.2.3 分析与讨论 |
3.2.4 小结 |
第四章 奇异夸克偶素谱的研究 |
4.1 研究现状 |
4.2 参数的选取 |
4.3 分析与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B和B_s介子谱的研究 |
5.1 研究现状 |
5.2 参数的选取 |
5.3 分析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基于整体喷注横动量谱平移的喷注淬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量子色动力学简介 |
1.2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 |
1.3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产生的信号 |
2. 高能核-核碰撞中强子谱的产生 |
2.1 pQCD理论 |
2.2 基于pQCD理论的部分子-部分子微分散射截面 |
2.3 核子-核子碰撞中强子的微分散射截面 |
2.4 核-核碰撞中强子的微分散射截面 |
2.4.1 核厚度函数 |
2.4.2 核遮蔽效应 |
2.5 核修正因子RAA |
3. 高扭度理论的整体喷注能量损失 |
3.1 喷注在介质中的辐射能量损失 |
3.2 2+1D粘滞流体力学模型 |
3.3 核-核碰撞中整体喷注的压低 |
4. 横动量谱的平移给出的整体喷注能量损失 |
4.1 核-核碰撞中整体喷注横动量谱的平移 |
4.2 整体喷注能量损失的Δp_T提取 |
4.3 高扭度能量损失ΔE与横动量谱平移的能量损失Δp_T的比较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规范玻色子标记的整体喷注产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简介 |
1.2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QGP的形成与演化 |
1.3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QGP的信号探针 |
1.4 本文提纲 |
第二章 质子-质子碰撞中规范玻色子标记的喷注产生 |
2.1 微扰QCD理论 |
2.2 规范玻色子标记的喷注的产生机制 |
2.3 NLO+PS组合机制 |
2.4 整体喷注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核碰撞中的整体喷注产生 |
3.1 喷注淬火效应 |
3.2 喷注淬火的理论研究 |
3.3 Glauber模型 |
3.4 热密介质的流体力学演化 |
3.5 线性玻尔兹曼输运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离子碰撞中规范玻色子标记的整体喷注淬火效应研究 |
4.1 Z~0玻色子标记的整体喷注产生 |
4.2 孤立光子标记的整体喷注 |
4.3 W玻色子标记的整体喷注 |
4.4 希格斯H玻色子标记整体喷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规范玻色子标记的带电强子以及整体喷注子结构的研究 |
5.1 基于团簇强子化机制的强子化模型 |
5.2 规范玻色子标记的强子关联 |
5.3 规范玻色子标记的喷注的精细结构 |
5.4 整体喷注的精细结构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喷注事件的整体几何性质的研究 |
6.1 喷注事件的横截面球度的定义 |
6.2 质子-质子碰撞中的横截面球度 |
6.3 铅-铅碰撞中的横截面球度的介质修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A 附录: 基本强子分类以及其简单属性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已完成工作情况 |
致谢 |
(5)双粲和隐粲多夸克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隐粲五夸克态和四种味道的四夸克态 |
2.1 基本方法 |
2.1.1 Godfrey-Isgur(GI)模型 |
2.1.2 色磁相互作用(CMI)模型 |
2.1.3 多夸克态的等效相互作用 |
2.1.4 重排衰变 |
2.2 同位旋破缺下的P_c五夸克态系统 |
2.2.1 五夸克态基矢和CMI矩阵 |
2.2.2 uudc(?)和udsc(?)的质量谱和K_(ij)值 |
2.2.3 uudc(?)和udsc(?)的重排衰变 |
2.2.4 结果分析 |
2.3 不同味道的四夸克态系统 |
2.3.1 q_1q_2(?)_3(?)_4系统的CMI矩阵 |
2.3.2 各种q_1q_2(?)_3(?)_4系统的数值结果 |
2.3.3 讨论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重味四夸克态 |
3.1 基本方法 |
3.1.1 重味双夸克-反夸克对称性(HDAS) |
3.2 双重味四夸克态的质量谱 |
3.2.1 基本参数 |
3.2.2 cc(?)系统的质量谱 |
3.2.3 cc(?)和cc(?)系统的质量谱 |
3.2.4 bb(?)'和bc(?)'系统的质量谱 |
3.3 双重味强子的质量上限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子态图像下的双粲五夸克态 |
4.1 拉氏量和势能形式 |
4.1.1 拉氏量 |
4.1.2 单π交换势(OPEP)和单σ交换势(OSEP) |
4.1.3 重夸克交换势 |
4.2 I(J~P)=1/2(1/2~-)下的OPEP模型 |
4.3 OPEP+OSEP+QCM(PSCP)模型—Goldberger-Treiman(GT)关系下的g_σ |
4.3.1 一般截断 |
4.3.2 标度截断 |
4.4 OPEP+OSEP+QCM(PSCP)模型—夸克模型下的g_σ |
4.4.1 一般截断 |
4.4.2 标度截断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附录A 双粲(cnn)-(c(?))分子态下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情况表 |
(6)色玻璃凝聚有效理论及其在高能散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核子结构与部分子模型 |
1.2 部分子分布函数的场论定义 |
1.3 因子化及横动量依赖的部分子分布函数 |
1.4 从DGLAP到BFKL |
1.5 本文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二章 色玻璃凝聚有效理论 |
2.1 饱和标度与小x物理 |
2.2 MV模型 |
2.3 胶子分布函数 |
2.4 色玻璃凝聚有效理论中的量子演化 |
第三章 BK演化核的Sudakov压低 |
3.1 领头阶BK演化核的推导 |
3.2 非定域的BK方程和运动学约束 |
3.3 实图和虚图的完全与不完全抵消 |
3.4 多重软胶子辐射 |
第四章 小x区域的极化现象研究 |
4.1 Odderon简介 |
4.2 色玻璃凝聚态有效理论中海夸克Sivers分布函数的计算 |
4.3 海夸克Sivers函数的数值计算 |
4.4 SIDIS中显粲夸克产生过程的单自旋不对称 |
第五章 CGC有效理论在强场QED中的应用 |
5.1 强电场中的光子TMD |
5.2 CGC理论中的光子TMD |
5.3 可观测量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全重四夸克态和三同味重子的谱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非相对论组分夸克模型中强子的质量与衰变 |
2.1 质量谱 |
2.1.1 哈密顿量 |
2.1.2 求解质量薛定谔方程 |
2.1.3 矩阵元的求解 |
2.2 强衰变 |
2.3 辐射衰变 |
第三章 全重四夸克态 |
3.1 全重四夸克态分类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cccc |
3.2.2 bbbb |
3.2.3 bbcc |
3.2.4 bccc和bcbb |
3.2.5 bcbc |
3.3 小结 |
第四章 Ω重子谱的研究 |
4.1 Ω重子的夸克模型分类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P波 |
4.2.2 1D波 |
4.2.3 2S波 |
4.3 小结 |
第五章 Ω_(ccc)和Ω_(bbb)重子谱的研究 |
5.1 理论框架与结果 |
5.2 分析 |
5.2.1 基态 |
5.2.2 1P波 |
5.2.3 1D波 |
5.2.4 2S波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一 四夸克态波函数与矩阵元 |
A.1 自旋空间 |
A.2 颜色空间 |
A.3 坐标空间 |
附录二 Ω重子相互作用矩阵元 |
B.1 颜色空间 |
B.2 坐标-自旋空间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8)深束缚费米系统与同位素纳米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物质状态方程的不确定性 |
1.1.1 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和对称能 |
1.1.2 对称核物质的不可压缩系数 |
1.2 KN相互作用与K核 |
1.2.1 KN相互作用的性质 |
1.2.2 K核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情况 |
1.3 同位素分离与水的太赫兹激发 |
1.4 本文的动机和主要内容 |
1.4.1 动机和创新点 |
1.4.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相对论平均场下的公式体系 |
2.1 相对论平均场简介 |
2.2 相对论平均场下的核物质状态方程 |
2.2.1 核物质的状态方程 |
2.2.2 非对称核物质的对称能 |
2.3 相对论平均场对有限核的描述 |
2.3.1 普通有限核的描述 |
2.3.2 K核的描述 |
2.3.3 相关讨论 |
第三章 深束缚K核与核物质状态方程 |
3.1 深束缚K核的奇异性质 |
3.1.1 K核的密度分布特性 |
3.1.2 K核的能级分布特性 |
3.2 K核的奇异性质与核物质状态方程的关系 |
3.2.1 K核的中子晕与核物质状态方程的关系 |
3.2.2 K核中能级反转现象与核物质状态方程的关系 |
3.2.3 K核中子皮与核物质对称能的关系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氢同位素的分离与水的集体模式 |
4.1 分子动力学方法以及氢同位素分离简介 |
4.1.1 分子动力学方法简介 |
4.1.2 氢同位素分离 |
4.2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2.1 太赫兹电场对体态水的加热效应 |
4.2.2 太赫兹电场对表面水的蒸发效应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K核中K~- 介子本征方程的求解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NJL模型的夸克同位旋矢量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标准模型和量子色动力学 |
1.1.1 标准模型 |
1.1.2 量子色动力学 |
1.1.3 QCD相图 |
1.2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 |
1.2.1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概述 |
1.2.2 束流能量扫描项目 |
1.2.3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高阶涨落 |
1.2.4 正反粒子椭圆流劈裂 |
1.2.5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各向异性流 |
1.3 夸克物质和夸克物质理论模型 |
1.3.1 夸克物质 |
1.3.2 NJL模型 |
1.3.3 pNJL模型 |
1.3.4 戴逊-薛温格方程 |
1.3.5 基于夸克介子模型的泛函重整化群的研究 |
1.4 致密星体和引力波探测 |
1.4.1 致密星体的结构和性质 |
1.4.2 引力波探测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夸克物质相图及对称能的研究 |
2.1 理论模型和公式推导 |
2.1.1 拓展的NJL模型 |
2.1.2 拓展的pNJL模型 |
2.2 QCD相图的同位旋依赖性 |
2.2.1 同位旋化学势和同位旋不对称度 |
2.2.2 NJL模型的QCD相图 |
2.2.3 pNJL模型的QCD相图 |
2.3 夸克物质对称能 |
2.3.1 夸克物质对称能的定义 |
2.3.2 夸克物质对称能的计算和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同位旋效应对净重子数和净电荷数涨落的影响 |
3.1 高阶涨落和磁化率 |
3.1.1 高阶矩和累积量 |
3.1.2 偏度和峰度 |
3.1.3 高阶涨落 |
3.1.4 磁化率 |
3.2 同位旋效应对净重子数和净电荷数涨落的影响 |
3.2.1 pNJL模型的磁化率 |
3.2.2 重子数和电荷数涨落的同位旋效应 |
3.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π介子椭圆流劈裂 |
4.1 理论和模拟方法 |
4.1.1 椭圆流形成机制 |
4.1.2 拓展的多相输运模型 |
4.1.3 部分子相的平均场势 |
4.2 输运模拟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致密星体中夸克物质的同位旋效应 |
5.1 理论方法 |
5.1.1 奇异夸克星的状态方程和平衡条件 |
5.1.2 奇异夸克星的质量、半径和潮汐极化率 |
5.2 计算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A NJL模型的部分计算和推导公式 |
A.1 平均场近似 |
A.2 NJL模型的热力学势 |
A.3 混合星的同位旋度和同位旋化学势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附录 B 发表论文和学术报告清单 |
B.1 主要论文清单 |
B.2 学术报告清单 |
B.3 其他合作文章 |
致谢 |
(10)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集体运动及关联与涨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概述 |
1.1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
1.1.1 标准模型 |
1.1.2 量子色动力学 |
1.1.3 QCD相变 |
1.2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描述 |
1.2.1 时空演化 |
1.2.2 碰撞几何和中心度 |
1.2.3 动力学描述 |
1.3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唯象模型 |
1.3.1 多相输运模型 |
1.3.2 HIJING模型 |
1.3.3 PYTHIA模型 |
1.3.4 Glauber模型 |
1.3.5 爆炸波模型 |
1.3.6 组合模型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装置 |
2.1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 |
2.2 STAR探测器 |
2.2.1 时间投影室 |
2.2.2 飞行时间计数器 |
2.2.3 事件平面探测器 |
2.3 STAR探测器的升级计划 |
2.3.1 BES-II能量扫描计划 |
2.3.2 前向探测器升级计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各向异性流 |
3.1 各向异性流简介 |
3.2 反应平面与参与平面 |
3.3 各向异性流计算方法 |
3.3.1 事件平面法 |
3.3.2 标准累积量计算 |
3.4 各向异性流标度关系 |
3.4.1 各向异性流标度关系简介 |
3.4.2 基于组合模型研究各向异性流标度 |
3.4.3 基于AMPT模型分析各向异性流标度 |
3.4.4 爆炸波模型计算各向异性流标度 |
3.4.5 结论总结 |
3.5 多粒子方位角关联 |
3.5.1 三粒子反对称累积量 |
3.5.2 小系统中的三粒子方位角关联 |
3.5.3 结论总结 |
3.6 各向异性流涨落 |
3.6.1 各向异性流涨落简介 |
3.6.2 径迹效率修正 |
3.6.3 实验数据分析 |
3.6.4 结论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Hanbury-Brown-Twiss关联 |
4.1 HBT关联简介 |
4.1.1 Lednicky-Lyuboshitz分析模型 |
4.1.2 Correlation After Burner模型 |
4.2 AMPT-ART的修正和强子相平均场势 |
4.3 π介子的动量关联 |
4.4 质子、K介子和反质子的动量关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心度涨落 |
5.1 中心度涨落简介 |
5.2 独立源模型和累积量 |
5.3 中心度涨落与多重数拖尾效应 |
5.4 中心度涨落与中心度退关联效应 |
5.5 中心度涨落的系统依赖性 |
5.6 中心度涨落的实验数据分析展望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A 组合模型推导强子各向异性流 |
A.1 介子的各向异性流 |
A.2 重子的各向异性流 |
附录B 多粒子关联的累积量计算 |
B.1 Q-累积量计算 |
B.1.1 标准Q-累积量计算 |
B.1.2 子事件Q-累积量计算 |
B.1.3 归一化累积量nc_n{2k} |
B.2 多粒子关联与各向异性流v_n{2k} |
B.3 对称累积量sc_(n,m){4}和nsc_(n,m){4} |
B.3.1 标准对称累积量 |
B.3.2 三子事件对称累积量 |
B.4 非对称累积量ac_(n,n+m){3}和nac_(n,n+m){3} |
B.4.1 标准非对称累积量 |
B.4.2 三子事件非对称累积量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学术报告清单 |
致谢 |
四、相对论夸克模型和N-Δ能量劈裂(论文参考文献)
- [1]介子质量谱和衰变的夸克模型研究[D]. 李琦.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整体喷注横动量谱平移的喷注淬火研究[D]. 杨德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规范玻色子标记的整体喷注产生[D]. 张善良.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强相互作用系统的对称性及其破缺[J]. 刘玉鑫.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20(03)
- [5]双粲和隐粲多夸克态的研究[D]. 程剑波. 山东大学, 2020(01)
- [6]色玻璃凝聚有效理论及其在高能散射中的应用[D]. 郑杜鑫. 山东大学, 2020(10)
- [7]全重四夸克态和三同味重子的谱学研究[D]. 刘名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深束缚费米系统与同位素纳米水的研究[D]. 杨荣瑶. 东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NJL模型的夸克同位旋矢量相互作用研究[D]. 刘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9(01)
- [10]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集体运动及关联与涨落的研究[D]. 张春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