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地区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储层预测研究

开江地区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储层预测研究

论文摘要

开江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部分处于岩溶斜坡带,有利于岩溶储层的发育。而前人对开江地区茅口组的勘探开发工作较少,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根据地震资料及近期在该地区气测显示较好的WT1井及对一些老井的复查,在层位标定和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通过残厚法和印模法恢复该地区的岩溶古地貌,探讨研究区的岩溶古地貌特征,划分古地貌单元;同时利用地质岩性资料、钻井资料和地震响应特征,来识别储层类型,并且分析了研究区茅口组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最后通过提取相干、曲率和振幅等地震属性,结合岩溶古地貌特征,裂缝预测和油气检测等开展储层平面展布预测,确定岩溶储层的有利发育区。取得的成果如下:研究区大部分处于岩溶斜坡部位,可划分为残丘、斜坡、浅洼三种岩溶微古地貌单元,且气测显示较好的井位于岩溶斜坡带残丘-浅洼之间,该区域古水流发育,溶蚀作用强烈,有利于表生岩溶储层发育。开江地区茅口组岩溶储层主要为风化壳型,储集空间类型为裂缝孔洞型,且檀木场地区储层主要分布在茅二段顶部,五百梯西地区储层分布在茅二段中部。研究区茅口组储层发育主要受岩溶古地貌控制,早期构造运动产生的裂缝使得岩溶作用更加强烈,这种岩溶作用是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加里东期形成的深大断裂,使岩浆热液沿深大断裂横向对茅口组储层进行改造,这种热液溶蚀作用成为茅口组储层发育的次控因素。研究区储层Ⅰ类有利区位于岩溶斜坡古水流发育地区,裂缝发育较好,且含油气性较好,Ⅱ类有利区处于热液溶蚀改造的区域,裂缝比较发育,油气较为富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勘探现状
  •     1.2.2 岩溶储层研究现状
  •     1.2.3 古地貌研究现状
  •     1.2.4 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地理概况
  •   2.3 地层序列及岩性
  •   2.4 开江古隆起演化特征
  •     2.4.1 构造期次划分及依据
  •     2.4.2 开江古隆起演化过程及特征
  •     2.4.3 开江古隆起对开江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第三章 层位标定与地震资料解释
  •   3.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3.2 层位标定
  •     3.2.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3.2.2 主要地震层位反射特征
  •   3.3 构造解释
  • 第四章 岩溶古地貌的恢复
  •   4.1 区域茅口组岩溶古地质背景
  •   4.2 区域茅口组岩溶古地貌特征
  •   4.3 开江地区茅口组岩溶古地貌特征
  •     4.3.1 岩溶古地貌的恢复
  •     4.3.2 岩溶古地貌单元划分及特征
  • 第五章 茅口组储层特征及类型
  •   5.1 茅口组储层发育基本特征
  •     5.1.1 茅口组地质特征
  •     5.1.2 茅口组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5.1.3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   5.2 茅口组储层类型的识别
  • 第六章 茅口组储层预测
  •   6.1 茅口组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     6.1.1 构造特征
  •     6.1.2 裂缝发育特征
  •     6.1.3 岩溶古地貌特征
  •     6.1.4 峨眉地裂时期热液改造
  •   6.2 茅口组岩溶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     6.2.1 岩溶有利区(岩溶风化壳)预测
  •     6.2.2 热液改造储层有利区预测
  •     6.2.3 茅口组储层地震预测
  •     6.2.4 缝洞预测
  •     6.2.5 烃类检测
  •     6.2.6 茅口组综合有利区预测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白光辉

    导师: 袁炳强,王鹏

    关键词: 开江地区,茅口组,古地貌恢复,储层预测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分类号: P618.13

    总页数: 76

    文件大小: 25882K

    下载量: 275

    相关论文文献

    • [1].川东W地区茅口组储层地震预测[J]. 四川地质学报 2016(03)
    • [2].贵州兴隆煤矿底板茅口组岩溶水防治及措施[J]. 中州煤炭 2015(08)
    • [3].贵州花秋二矿茅口组岩溶水发育规律及对开采影响分析[J]. 中州煤炭 2015(09)
    • [4].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成岩流体来源及演化过程[J]. 天然气工业 2020(04)
    • [5].川西北地区茅口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6].川北旺苍地区茅口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记录[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7].川西北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层特征研究[J]. 四川地质学报 2019(03)
    • [8].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地质条件[J]. 天然气工业 2018(01)
    • [9].贵州水城二叠系茅口组含锰岩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锰矿成因分析[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04)
    • [10].川西北地区茅口组海槽相地质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03)
    • [11].贵州水银洞金矿茅口组岩溶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西部资源 2018(02)
    • [12].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地貌与缝洞系统发育关系研究[J]. 中国岩溶 2012(02)
    • [13].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天然气成因及气源[J]. 特种油气藏 2019(02)
    • [14].开拓巷道布置在茅口组灰岩中的岩溶水患防治技术[J]. 中国煤炭地质 2013(04)
    • [15].旺隆—太和构造茅口组地震储层预测[J]. 西部探矿工程 2009(04)
    • [16].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巴南地区茅口组储层特征及预测[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03)
    • [17].鄂西渝东区下二叠统茅口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 江汉石油科技 2016(03)
    • [18].峨眉山玄武岩与茅口组灰岩的接触关系:对峨眉山地幔柱动力学模型的指示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3(04)
    • [19].茅口组石灰岩巷道防治水技术[J]. 建井技术 2015(01)
    • [20].川南DTC地区茅口组地球物理特征[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9(03)
    • [21].川东南茅口组缝洞型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05)
    • [22].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沉积特征及模式[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8(04)
    • [23].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岩溶特征:古大陆环境下层控型早成岩期岩溶实例[J]. 古地理学报 2015(04)
    • [24].渝东南地区茅口组气藏大石1HF井酸压工艺技术研究[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0(05)
    • [25].川东地区茅口组岩溶地貌恢复及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19)
    • [26].贵州省织金矿区茅口组石灰岩含水层供水前景[J]. 西部探矿工程 2008(05)
    • [27].岩溶储层地震预测研究[J]. 化工管理 2019(25)
    • [28].川北阆中—南部地区茅口组礁滩相储层预测[J]. 天然气工业 2008(11)
    • [29].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 天然气工业 2019(06)
    • [30].川东南地区茅口组断裂多重分形特征及意义[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标签:;  ;  ;  ;  

    开江地区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储层预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