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亚造山带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是大陆动力学和成矿作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文章简要概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亚造山带研究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20世纪50~70年代是中亚造山带研究的奠基时期,各地质研究学派理论相继运用于解释中亚地区的地质演化.改革开放初期,李春昱先生等开创性地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析北疆及兴蒙地区大地构造演化,提出了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中朝-塔里木三大板块俯冲-碰撞的认识,并提出了索伦山至延边缝合线的观点. 20世纪90年代,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前苏联学者提出了多陆块碰撞模型;土耳其学者提出了单一岛弧增生模型,指出中亚造山带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碰撞造山带.中国学者对中国北方地区的蛇绿岩、高压变质岩等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研究,划分了主要缝合带. 1999年,"中亚成矿域"概念被提出,并与环太平洋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并称全球三大成矿域.进入21世纪,鉴于中亚在大陆增生理论和成矿机制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中亚造山带研究成为国际学术前沿.中国在中亚地区布局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催生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包括微陆块属性、蛇绿岩时代和构造背景、岩浆弧性质、增生楔识别和解剖、区域变质-变形作用、俯冲带(超)高压变质作用、洋中脊俯冲、地幔柱与板块相互作用、多岛海构造古地理与复式增生造山时空格架、大陆增生、增生成矿、构造叠加改造等.这些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展望未来,中亚造山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古亚洲洋早期演化历史及起始俯冲机制;(2)古亚洲洋外部造山带(Extroversion)的增生机制;(3)古亚洲洋地幔属性及其时空分布;(4)古亚洲洋与特提斯洋相互作用过程;(5)显生宙大陆增生机制及其全球对比;(6)中亚成矿域增生成矿机制;(7)大陆改造机制.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肖文交,宋东方,Brian F.WINDLEY,李继亮,韩春明,万博,张继恩,敖松坚,张志勇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增生造山过程,成矿作用,研究进展,研究前沿
来源: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Department of Geology,The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0601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88101,41730210,41672219),IGCP662项目资助
分类号: P611;P542.2
页码: 1512-1545
总页数: 34
文件大小: 5109K
下载量: 768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亚造山带南部东准噶尔的侧向增生过程研究取得进展[J]. 干旱区地理 2012(03)
- [2].第一届中俄中亚造山带学术研讨会暨IGCP592工作会在京举行[J]. 地球学报 2015(06)
- [3].中亚造山带东段软流圈分布特征——基于长周期大地电磁探测的结果[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3)
- [4].中亚造山带东部岩浆热液矿床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构造背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2)
- [5].广州地化所中亚造山带微陆块的前寒武纪地质演化过程研究获进展[J]. 黄金科学技术 2017(04)
- [6].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J]. 新疆地质 2008(01)
- [7].中亚造山带东缘迪彦庙俯冲增生杂岩带早二叠世洋内弧岩浆作用及构造背景[J]. 地球科学 2019(10)
- [8].我国在中亚成矿域研究领域获进展[J]. 中亚信息 2010(11)
- [9].地壳生长及深部物质架构研究与问题:以中亚造山带(北疆地区)为例[J]. 地球科学 2020(07)
- [10].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J]. 中国基础科学 2009(03)
- [11].华北克拉通东北边界带深部电性结构特征[J]. 地震地质 2016(01)
- [12].内蒙古迪彦钦阿木地区260Ma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矿物学报 2015(04)
- [13].中亚造山带中新生代壳幔相互作用特征与过程——新疆北部幔源岩浆岩系对比研究[J]. 岩石学报 2010(02)
- [14].中亚造山带东段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来自中蒙边境花岗岩和沉积地层的证据[J]. 中国地质 2020(04)
- [15].内蒙古锡林浩特乌拉苏太大石寨组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16(05)
- [16].狼山发现蛇绿混杂岩——华北克拉通与中亚造山带碰撞边界的关键证据[J]. 地质论评 2018(04)
- [17].碰撞后的地壳尺度伸展记录——中亚造山带南缘-华北克拉通北缘深部电性结构的揭露[J]. 地质科学 2015(02)
- [18].华北克拉通东北边界带岩石圈电性结构及其深部流体分布定量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16(05)
- [19].中亚造山带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J]. 山东煤炭科技 2017(01)
- [20].中亚造山带东段铀、钼矿床分布与中间地块的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06)
- [21].新疆中亚造山带三叠纪矿床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及找矿方向[J]. 矿床地质 2020(02)
- [22].漠河逆冲推覆构造中段地质特征与构造演化[J]. 地质通报 2016(07)
- [23].敦煌三危山地区晚泥盆世斜长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015(07)
- [24].内蒙古西部温都尔庙群的时代及其在中亚造山带中的位置[J]. 地学前缘 2016(06)
- [25].中亚造山带新疆北部Ni-Cu-(PGE)硫化物成矿作用研究进展[J]. 矿物学报 2013(S2)
- [26].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构造背景[J]. 岩石学报 2008(04)
- [27].阿拉善北部亚干地区花岗岩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科学 2020(07)
- [28].蒙古地区壳幔结构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17(01)
- [29].新疆北部大地构造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评述——兼论地质图在区域构造研究中的重要意义[J]. 地质通报 2012(07)
- [30].中亚造山带中段古亚洲洋北向平板俯冲过程:来自埃达克岩的证据[J]. 岩石学报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