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半导体协会要求当局开放厂商赴祖国大陆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杨仁飞[1](2021)在《台湾军工产业发展概况及蔡英文当局军工政策调整方向》文中认为军工产业是一个国家或经济体重要而特殊的产业,军工产业发展与防务、安全、军工产业等政策关系密切。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台湾军工产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特别是加快了所谓军工产业"自主化"与"军工联合体"建设,加大美台军工产业链合作步伐,以及以安全为由严控陆资、祖国大陆产品进入台湾军工及其他重要产业链,反映出蔡英文当局对外"倚美谋独""以武拒统"的战略考虑。而不断攀升的军事、安全开支,虽然带来台湾军工产业发展新机遇,
李国正(Kuo-Cheng Lee)[2](2021)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文中指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是中国大陆吸引台湾青年赴陆“创业、就业、实习”以实践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旨趣为探讨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示范点)的政策执行上是否能体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精神,扩大吸引台青西进;促进台青融入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生活;并进一步对台湾青年的政治偏好产生影响。本文实地访查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共20处国台办授牌之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示范点),透过访谈前述青创基地之营运管理团队和进驻基地之台籍青年,分析中国大陆各地方政府政策落实状况,以及分析个别青创基地或不同区域的两岸青创实践工作成果。本文另以电子问卷形式调查于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实习、就业、创业之台籍青年对中国大陆市场环境、社会生活的观感以及其政治态度。研究发现:(1)北京、上海、江苏地区两岸青创基地吸引台湾青年进驻创业、就业、实习的人数极少。多数基地营运出现困境,除零星具持续发展潜力的案例外,前述地区之两岸青创基地已出现退场、低度运作甚至与进驻台青发生纠纷等现象。(2)两岸青创基地政策及惠台措施并非台青西进发展的主要考虑因素,影响台青西进与否的主要因素为中国大陆经济与市场潜力。(3)两岸青创基地对台青的社会融合影响、政治偏好影响尚不显着。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说明本文架构、第二章建立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架构与实践分析指标,据此设定两岸青创基地之理想政策目标,以及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第三章分类评述两岸青创基地的营运现况以及落实政策目标的程度。第四章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两岸青创基地对台湾青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第五章总结两岸青创基地的发展与挑战、两岸青创基地对台湾青年的影响程度,以及政策展望。
黄美露[3](2018)在《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当局于2016年5月20日执政以来提出的面向东盟十国、南亚六国及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计18个国家的旨在使台湾试图摆脱对大陆经济过度依赖的一项对外新政策。蔡英文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的动机主要有三方面:一、阻碍两岸以实现“去中国化”的险恶用心;二、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吸引力;三、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优化对外经济多元性。由此,本文将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南向政策”的四大面向计划即“经贸合作”、“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区域链接”的内容及其实施现状,分析其目前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存在的困境。民进党执政以来一直拒绝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执意推行损害两岸关系的“台独”政策,严重威胁两岸的和平与发展,这也深刻地影响了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关系的开展,对两岸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交流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应对“新南向政策”的负面影响,大陆方面应该采取以下积极措施:第一,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台商投资大陆;第二,推动回归“九二共识”促进两岸正常对话;第三,开展人文交流促进民间互通往来。目前海峡两岸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各方的心,只有努力维护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才能为中国的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王媛媛[4](2018)在《当前两岸经济合作及产业竞合关系探析》文中指出当前两岸经济合作处于一个关键时期,随着祖国大陆经济发展水平日渐提升,产业处于向高端转型发展,两岸产业发展的重点有所重叠,特别是在集成电路领域,祖国大陆大力引导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不断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而集成电路产业是台湾的支柱产业,两岸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日渐凸显。因此,今后两岸应发挥各自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合作水平,最终形成产业融合发展。
刘李鹏[5](2014)在《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台海两岸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两岸经济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岸之间的物质流动、信息流动不断加速,双方在地缘优势、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也存在巨大互补性,这促使两岸经济的依存关系不断加强。维持保护好两岸经济系统正常运行,促进其健康发展,将对实现两岸经济发展目标产生很大帮助,这就要求管理者深入了解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规律与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变化对系统进行优化,使之能够自行应对来自内外部的冲击。因此,研究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寻找其显着特征及优化方式,结合实际条件对两岸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在当前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期,具有突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目前关于台海经济系统的文献有很多,主要集中于两岸经济互补性和经济整合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从两岸经济中某一特定方面的变化来分析两岸经济发展机制。总体来看,这些研究都是根据经济数据和经济现状来探察经济系统发展情况,以数据为入手点分析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而本文以探明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各阶段特点为出发点,再通过两岸双方对外贸易数据、产品数量、企业会计指标等实际数据,透视区域经济系统的启动发展全过程,是一种正向的思维分析过程。影响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各个因素环环相扣,台海两岸经济系统的基本环境、有序化程度、协同竞争因素、序参量带领作用及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将对其自身产生深远影响。只有保护好台海两岸经济系统中已有的自组织发展条件并逐步从宏观、产业、微观等层面多角度优化两岸经济系统,才能使之为两岸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运用自组织理论,结合经济系统理论、博弈论对两岸经济系统的启动条件、发展动力、发展趋势进行具体分析,并根据台海两岸经济系统的特点,针对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这为研究双边经贸关系、探索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提供了思路和框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提出了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三种基本表象,建立了系统内部产业协同竞争策略选择博弈模型,指出两岸经贸合作将趋向于协同合作,并进一步提出台海两岸经济系统一体化发展将实现子系统内部的反应循环、子系统间的催化反应循环和大陆与台湾子空间系统之间的超循环。(2)在分析得出台海两岸经济系统具备开启自组织发展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熵流分析的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耗散结构模型,选取了大陆与台湾之间的6个区域流和6个经济势,得出台海两岸经济系统的有序化程度正在不断增加,并将延续这种增长态势的结论。(3)提出序参量因素是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动力的主导因素,分析了台海两岸经济系统中序参量的产生过程,并以两岸LED产业为例,建立了台海两岸产业协同发展模型,并根据伺服原理,采用绝热消去法,确定系统的序参量。(4)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了近十年来两岸经贸协同度提高近一倍的结论,提出促进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孙娟[6](2012)在《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贸易、投资与产业分工》文中提出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在两岸经贸合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三十多年的曲折发展后,面临着国民党重新执政、两岸经济框架协议签署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保障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加强两岸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合作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内贸易及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对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分工合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电子信息产品的显性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具体产业内贸易类型进行测算,发现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的分工合作的关系由互补向互补和竞争转化,分工形式也从最初的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且产业内贸易的形式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通过对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两岸电子信息产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台商对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额以及两岸人均GDP差异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台商对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对两岸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正效应。进一步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台商对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以及两岸人均GDP差异对于两岸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推动作用。另外,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本文对两岸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分工合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台商投资电子信息产业的区位选择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得到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的偏好因素和区域合作特点。我们得出台商更为看重的是市场集聚配套因素,环渤海和西部地区吸引台资的能力增强,其在科研更为看重的情形下,未来吸引台资的区域也将向人才储备量丰富的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倾斜。陆企对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处于起步阶段,且由于种种限制,陆资入台的效果不佳。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分工是以两岸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和贸易为主导的。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分工的形式并随着投资和贸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垂直分工转向水平分工转化。最后,结合现状及发展机遇,对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的分工做了展望,并对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的合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何柳[7](2012)在《中国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探析(1979-2008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三十年来,台湾海峡两岸的经贸发展迅速扩大并日益深化。1992年,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2002年,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2003年起,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自此以后,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在这一过程中,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持续升高,而对美国出口依存度则不断降低。台湾主要对外贸易关系发生了重大转移,改变了过去长期且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局面。本论文针对这一现象,主要从1979至2008年间大陆对台政策、美台贸易的演变、台湾内部环境、国际经济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台湾外贸的主要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论文的主体共有五个部分,包括四个章节和一个结语,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回顾了由50、60年代美国对台经济援助所开启的美台之间紧密的贸易关系,分析了“美援”对于美台经贸关系的深刻影响,以及之后美台之间投资、贸易情况。随后探讨了台湾外贸主要市场转移到大陆之后两岸间贸易与投资的现状。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对台政治、经贸政策对于台湾外贸主要市场转移所产生的影响。首先,回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对台大政方针及台湾当局的因应政策、大陆对台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在此背景下,检视了台湾官方经贸政策的转变和台湾外贸关系的变化。大陆对台大政方针是两岸从隔绝走向互动的主导因素,也是两岸经贸往来发生发展的政治前提;大陆对台经贸政策开启并主导着两岸转口贸易和间接投资的发展,是两岸经贸往来的决定因素。在大陆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从70年代末期开始两岸间的转口贸易开始起步,至80年代后期已经初具规模。从80年代后期开始,大陆给予台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引起了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快速增长,台湾当局又有限地放松了台商赴大陆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台湾企业将其海外生产基地逐渐扩展到中国大陆,由此导致对美直接出口的减少和对大陆出口半成品和机械设备的增加,台湾对大陆出口的扩大则伴随着其对美国出口的下降。所以,在台商投资的带动下,两岸间接贸易规模和数额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以致最终大陆于2002年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第三章主要检视了1979至2008年这30年间,美台贸易关系的演变轨迹。从美国方面的因素探讨了台湾外贸主要市场转移的原因,并得出如下结论:虽然,就整体而言,美台贸易总额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其双边贸易的密切程度和依赖程度却在不断下降,美台贸易在各自贸易格局中的比重呈现出稳步下降的趋势。台湾外贸已经改变了过去片面倚靠美国市场的局面。第四章主要检视了近三十年来台湾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变迁。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探讨台湾内部政治、社会和经济转型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于台湾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大陆的影响。政治转型和社会运动的频仍导致台湾经济发展受非经济因素的干扰日益严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不复存在;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困境;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取代竞争使得台湾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挑战。两岸经贸的迅速发展适时地成为台湾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且对其重要性与日俱增。随着两岸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格局不断扩大和深化,大陆市场最终取代美国市场成为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1979至2008年这三十年之间,台湾主要贸易对象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分析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加强对于未来两岸政治统一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指出台湾的经济前途在大陆。
李非,张路阳[8](2012)在《21世纪以来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困境与出路探讨》文中指出近年来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遭遇困境,主要表现在新一代主导产业成长乏力、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下降、代工模式陷入僵局三方面。而这些表象的背后则是当局僵化的高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制度漏洞以及产业本身的结构性问题等内在制约因素。未来台湾高科技产业要想摆脱发展困境,必须调整发展策略与模式。
李非,张路阳[9](2012)在《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新态势与机制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以来,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衍生了合作机制创新的诉求。笔者通过对现今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新态势的观察,对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机制的内容、构成与运行方式进行总结,并提出两岸高科技产业可能达成的合作新机制。
胡勇[10](2011)在《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台商赴大陆投资和两岸贸易而开始的两岸产业合作,在20多年的发展进程之中,不断促进着两岸的经济融合与民间交往的加深。两岸产业合作与互动成为了两岸交流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大陆经济在经历改革开放高速发展之后逐渐步入效益与质量并重的转型阶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传统的引进与利用外资的方式也逐步改变,这一转型必将对两岸产业合作的模式产生新的影响;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之后长期冷淡的两岸政治关系获得改善,海协会和海基会重启会谈,在短期内两岸当局通过“两会”协商取得了多项有关两岸经贸合作协议的共识,两岸产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同时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与竞争的加剧也对两岸产业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本文即是在这些新的发展环境下对两岸产业合作的发展与转型进行的历时性考察与趋势性研究。本文首先对两岸产业合作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并用具体的统计数据对两岸产业合作的领域与区域分布予以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从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两岸贸易与台商直接投资;两岸产业合作的关联度;两岸制度性协商与产业合作的发展关系上分析了两岸产业合作的特点。其次,文章对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的背景、路径和成效进行了分析。在背景方面,本文提出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台资企业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可持续性获利的压力,二是两岸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压力。生存与发展既是压力亦是发展的动力,两岸产业合作也有着有良好的基础与有利的机遇,包括大陆与台湾各具优势的科技与技术基础,市场与销售渠道;大陆对台商一直以来的优惠政策待遇;两岸民间多年交往累积的社会基础等。而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在此背景下两岸相关产业协会与产业界的协商合作为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在两岸产业合作与转型的路径与成效层面,本文根据目前已有的合作成果从四个方面对其予以阐述,即:台企深耕大陆,加速转型;启动“陆资”入台,开启两岸产业双向合作新阶段;两岸相关部门与产业组织互动协商,共同推进产业合作的深化;两岸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把握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这些新形势下两岸产业合作发展的新特点,有利于两岸产业合作的继续深化。再次,以两岸汽车产业合作为案例分析了两岸在汽车工业方面合作所作的探索,进一步说明两岸产业合作的具体过程与发展的前途方向。最后阐述两岸产业合作的政治和经济效应,并以此为结说明两岸产业合作发展转型的意义。
二、台湾半导体协会要求当局开放厂商赴祖国大陆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半导体协会要求当局开放厂商赴祖国大陆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军工产业发展概况及蔡英文当局军工政策调整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军工产业现状 |
(一)军工产业链条 |
(二)近年台湾防务预算及军工企业投入情况 |
1.大幅增加防务预算 |
2.岛内军工企业分享约2000亿元防务产业蛋糕 |
二、蔡英文当局防务及军工产业政策服务“倚武拒统”与“以武谋独”的军事战略 |
(一)“振兴军事产业”列为蔡英文当局“五大创新研发产业”重要一环 |
(二)修订“防务产业发展条例”落实蔡英文“刺猬型”“独立自主”军工产业发展思路 |
(三)严防陆资、祖国大陆产品进入台湾军工产业链 |
1.规定军品研发、产制、维修之关键零组件及原料不得来自祖国大陆 |
2.订立严苛的查核办法 |
3.实施“资安管理法”,关键基础设施完全禁用祖国大陆信息设备、软件、服务 |
4.提高罚则,严厉处罚与祖国大陆有合作的两岸企业 |
三、进一步加大对美军购力度与深化美台军工产业链合作 |
(一)美台军工合作不断升级 |
(二)悄然松绑武器出口 |
(2)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回顾 |
1.2.1 两岸关系研究的路径:以经促统 |
1.2.2 对台工作的政策受众与场域:台青与两岸青创基地 |
1.2.3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经济治略与社会融合理论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设计 |
1.4.1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章节安排 |
1.4.5 研究流程 |
第二章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政策目标与理论建构 |
2.1 分享经济机遇 |
2.1.1 以经促统 |
2.1.2 对台工作配合发展中国大陆经济 |
2.2 深化经济社会融合与促进政治认同 |
2.2.1 化敌为友与社会整合 |
2.2.2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观与实践 |
2.2.3 从融合到认同 |
2.2.4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理论架构与两岸青创基地三阶段政策目标 |
2.3 两岸青创基地政策执行与政策影响评估指标建构 |
2.3.1 两岸青创基地分类 |
2.3.2 政策执行力1:营运理念 |
2.3.3 政策执行力2:台湾青年进驻状况 |
2.3.4 台青意向先期调查结果 |
2.3.5 台青问卷调查指标 |
2.3.6 “分享机遇”评估指标:台青发展状况 |
2.3.7 “社会融合”评估指标 |
2.3.8 “政治偏好转变”评估指标 |
第三章 两岸青创基地运作现况 |
3.1 两岸青创基地分布 |
3.2 台青进驻状况 |
3.3 两岸青创基地类型与发展现况 |
3.3.1 天使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2 企业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3 园区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4 空间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5 实验型两岸青创基地 |
3.4 小结:两岸青创基地的营运挑战与转型 |
3.4.1 分享机遇效果衰退:两岸青创基地招募台青成果进入高原期 |
3.4.2 营运模式具经济吸引、社会融合发展潜力案例 |
3.4.3 其他两岸青创基地的转型 |
3.4.4 青创基地营运困难,但26条对台措施政策补助门坎过高 |
第四章 两岸青创基地的融合发展作用:台青意向调查 |
4.1 受访者基本数据 |
4.1.1 两岸青创基地是否真的接触到台湾青年世代? |
4.2 两岸青创基地对台青融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影响 |
4.2.1 台青赴陆发展理由 |
4.2.2 发展阶段 |
4.2.3 创业挑战 |
4.2.4 是否准备撤离大陆市场? |
4.3 两岸青创基地与台青对中国大陆社会的态度 |
4.3.1 归属认知 |
4.3.2 他我之隔 |
4.3.3 对31 条与26 条对台措施的观感 |
4.3.4 最不适应中国大陆的主要因素 |
4.4 两岸青创基地与台青的政治态度 |
4.4.1 统独观点 |
4.4.2 国族认同 |
4.4.3 投票行为与政党偏好 |
4.4.4 厘清影响台青政治态度的主要因素 |
4.5 小结 |
4.5.1 两岸青创基地接触到更多长期在陆的“资深台青” |
4.5.2 市场前景是台青赴陆发展的主要考虑 |
4.5.3 创业台青发展阶段与主要挑战 |
4.5.4 两岸青创基地吸纳人文、艺术设计领域的基层就业台青 |
4.5.5 台青发展挑战与回流与否与中国大陆景气较为相关 |
4.5.6 两岸青创基地不是影响台青政治态度的主要因素 |
第五章 结论:两岸青创基地对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理论化与实践的启示 |
5.1 经济劝诱 |
5.2 社会融合 |
5.3 政治偏好转化 |
5.4 后新冠肺炎时期台青的迁徙与两岸青创基地政策的可持续性 |
5.4.1 大陆仍具吸引力,但吸引、融合台青相关政策配套需更细致 |
5.4.2 强化“青创基地经理人”、“台湾媒介团体”的角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清单汇总表 |
附录2:两岸青创基地经营团队问卷 |
附录3:两岸青创基地台湾青年问卷 |
致谢 |
(3)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分析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主要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2.1 重要概念的解析 |
2.1.1 “南向政策”及其由来 |
2.1.2 “新南向政策”及其由来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地缘政治学理论 |
2.2.2 博弈论 |
2.2.3 SWOT战略分析 |
2.3 蔡英文当局实施“新南向政策”的原因 |
2.3.1 阻碍两岸以实现“去中国化”的险恶用心 |
2.3.2 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吸引力 |
2.3.3 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优化对外经济多元性 |
第3章 “新南向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现状 |
3.1 “新南向政策”的经贸合作 |
3.1.1 经贸合作内容 |
3.1.2 实施现状 |
3.2 “新南向政策”的人才交流 |
3.2.1 人才交流内容 |
3.2.2 实施现状 |
3.3 “新南向政策”的资源共享 |
3.3.1 资源共享内容 |
3.3.2 实施现状 |
3.4 “新南向政策”的区域链结 |
3.4.1 区域链结内容 |
3.4.2 实施现状 |
第4章 “新南向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困境分析 |
4.1 “新南向政策”的可操作性分析 |
4.1.1 政策实施更为聚焦 |
4.1.2 运作趋于成熟稳定 |
4.1.3 计划效果反馈积极 |
4.1.4 对象国投资渐长 |
4.2 “新南向政策”面临的困境分析 |
4.2.1 “新南向政策”面临对象国的投资环境风险 |
4.2.2 “新南向政策”面临台湾岛内各界的质疑 |
4.2.3 “新南向政策”面临周边地缘政治环境的挑战 |
第5章 “新南向政策”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及大陆的应对措施 |
5.1 “新南向政策”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
5.1.1 经济影响 |
5.1.2 政治影响 |
5.1.3 社会文化交流影响 |
5.2 大陆应对“新南向政策”的措施 |
5.2.1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台商投资大陆 |
5.2.2 推动回归“九二共识”实现两岸正常对话 |
5.2.3 开展人文交流促进民间互通往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当前两岸经济合作及产业竞合关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6-2017年两岸经济合作情况回顾 |
二、两岸产业竞合问题的由来及背景 |
三、当前两岸产业竞合关系分析———以IC产业为例 |
(一) 两岸IC产业发展历程及合作回顾 |
1. 台湾IC产业发展历程 |
2. 大陆IC产业发展及两岸IC产业合作历程 |
(二) 当前两岸IC产业总体实力对比 |
(三) 基于“钻石体系”理论的两岸IC产业竞争力比较 |
1. 生产要素条件。 |
2. 企业和产业链条件。 |
3. 市场需求、政府和机遇条件。 |
四、推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
1.实现两岸产业融合发展需打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阻碍, 破除两岸经济合作的各种政策阻碍, 推动两岸企业相互合作。 |
2.实现两岸产业融合发展需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 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 力求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利益共享。 |
3.实现两岸产业融合发展需紧紧抓住全球产业发展新态势和大陆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共同提升中华民族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
4.要实现两岸产业融合发展需继续打造良好有序的营商环境, 鼓励台商在大陆持续经营和扩大投资。 |
(5)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自组织动力学方法 |
1.4.2 博弈论 |
1.4.3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自组织相关理论 |
2.1.1 自组织的概念 |
2.1.2 耗散结构理论 |
2.1.3 协同学理论 |
2.1.4 超循环模式 |
2.2 经济系统相关理论 |
2.2.1 经济系统的概念及主要构成 |
2.2.2 经济系统的基本特点 |
2.3 博弈论 |
2.3.1 博弈论的概念 |
2.3.2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
2.3.3 纳什均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分析 |
3.1 台海两岸经贸合作发展历程 |
3.1.1 起步阶段(1979 年-1986 年) |
3.1.2 加速阶段(1987 年-1991 年) |
3.1.3 调整阶段(1992 年-2002 年) |
3.1.4 成熟阶段(2002 年至今) |
3.2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现状分析 |
3.2.1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的内部现状 |
3.2.2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外部现状 |
3.3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重要性 |
3.3.1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
3.3.2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理论意义 |
3.3.3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现实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表征分析 |
4.1 协同竞争关系逐步清晰 |
4.1.1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协同竞争机制的产生机理 |
4.1.2 基于协同竞争机制的两岸产业发展策略趋向 |
4.2 涨落现象广泛出现 |
4.2.1 经济系统状态变化的发生机理 |
4.2.2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中的涨落现象的由来 |
4.3 经济一体化趋势开始显现 |
4.3.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 |
4.3.2 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的一般理论探讨 |
4.3.3 台海两岸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条件分析 |
5.1 启动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 |
5.1.1 开放性特征 |
5.1.2 远离平衡态特征 |
5.1.3 非线性相干机制特征 |
5.2 维持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有序性条件 |
5.2.1 区域经济系统的熵 |
5.2.2 区域经济系统的熵流测算 |
5.3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有序性条件分析 |
5.3.1 熵流分析指标体系 |
5.3.2 基于熵流分析的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耗散结构模型 |
5.3.3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负熵产生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的动力分析 |
6.1 自组织系统的序参量 |
6.2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演化过程的序参量分析 |
6.2.1 经济系统序参量的产生 |
6.2.2 主导产业与主导企业的序参量特性 |
6.2.3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的序参量 |
6.3 台海两岸 LED 产业的现状分析 |
6.3.1 台海两岸 LED 产业的重要地位 |
6.3.2 台海两岸 LED 产业的辐射效应分析 |
6.4 台海两岸 LED 产业的序参量分析 |
6.4.1 基于系统竞争机制的台海两岸 LED 产业序参量模型 |
6.4.2 台海两岸 LED 产业中主导企业的确定与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台海两岸经济系统的协同测度与发展建议 |
7.1 近十年台海两岸经贸协同度指数 |
7.1.1 模糊层次分析法 |
7.1.2 近十年台海两岸经贸协同度指数 |
7.2 促进台海两岸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1 逐步优化经贸政策,消除两岸贸易障碍 |
7.2.2 建设统一运作机制,增进双方务实合作 |
7.2.3 加深两岸技术合作,促进双方优势互补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贸易、投资与产业分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问题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本文相关的理论探讨与文献回顾 |
2.1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内涵 |
2.2 本文相关的理论基础 |
2.3 本文相关的文献回顾 |
第三章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障碍与机遇 |
3.1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 |
3.2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分工合作的障碍 |
3.3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分工合作的机遇 |
第四章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贸易分工合作分析 |
4.1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贸易发展状况 |
4.2 两岸电子信息产品贸易分工与竞争力分析 |
4.3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五章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分工合作分析 |
5.1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发展概况 |
5.2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布局 |
5.3 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六章 贸易和投资主导下的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分工 |
6.1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分工的演变 |
6.2 未来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分工与展望 |
6.3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
全文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全文结论 |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附表 |
附表 1 第四章第三节实证分析原始数据 |
附表 2 第五章第三节因子分析原始数据 1 |
附表 3 第五章第三节因子分析原始数据 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7)中国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探析(1979-200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星移斗转: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向祖国大陆 |
第一节 跨洋经济“蜜月”:台湾对美国市场的严重依赖 |
一、 美国对台经济援助 |
二、 美国——台湾最重要的市场 |
第二节 两岸经贸“蜜月”:台湾融入祖国大陆市场 |
一、 台湾对大陆的投资 |
二、 大陆——台湾最重要的市场 |
小结 |
第二章 祖国大陆的对台方针和政策的作用 |
第一节 大陆对台大政方针及台湾当局的因应政策 |
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提出和升华(1979-1986 年) |
二、 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1987-1994 年) |
三、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分裂”、反“台独”(1995-1999 年) |
四、 新形势下的对台政策“新思维”(2000-2008 年) |
第二节 大陆对台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
一、 优先发展对台贸易的政策(1979-1985 年) |
二、 台商投资优惠政策的制定(1986-2000 年) |
三、 构建政党交流平台,开启互利双赢(2001-2008 年) |
第三节 大陆对台政策对于台湾主要外贸市场转移所产生的影响 |
一、 台湾官方经贸政策的转变 |
二、 台湾与大陆经贸关系的变化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与台湾贸易关系的不断衰退 |
第一节 逆势上扬的美台贸易(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至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
一、 前所未有的贸易繁荣 |
二、 贸易失衡问题的凸显 |
三、 美台双边贸易谈判 |
四、 美台贸易失衡的原因及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 |
第二节 激烈的美台贸易摩擦(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至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
一、 平稳增长的美台贸易 |
二、 美台贸易冲突的激化 |
三、 美台双边贸易谈判 |
第三节 新形势下的美台贸易(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 21 世纪初期) |
一、 美台贸易的波动起伏 |
二、 美台自由贸易协定 |
小结 |
第四章 台湾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战后至 80 年代中期之前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
第二节 台湾内部环境的巨大变化 |
一、 政治、社会的变革 |
二、 经济发展的困境 |
第三节 台湾外部环境的变化 |
第四节 内外环境的变迁对于台湾外贸主要市场转移所产生的影响 |
小结 |
综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21世纪以来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困境与出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近年来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困境 |
(一)新一代高科技主导产业成长不力 |
(二)主要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下降 |
(三)高科技厂商代工模式陷入僵局 |
三、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困境原因分析 |
(一)当局僵化的高科技产业政策 |
(二)知识产权制度漏洞下产业的加速膨胀与衰退 |
(三)高科技产业本身的结构性问题 |
1.高科技企业偏重产业中游的制造与代工 |
2.高科技产业缺乏产业链的纵深发展 |
四、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出路探讨 |
(一)合理规划高科技产业发展方向 |
(二)加快调整高科技企业对外投资政策 |
(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
(四)推动代工模式转型,构建台湾自有品牌 |
(五)着力高科技产业链的协作与整合 |
(9)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新态势与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当前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新态势 |
(一) 高科技产业成为台商赴大陆投资的重点 |
(二) 高科技产品成为两岸贸易的主导 |
(三) 两岸高科技产业投资与贸易逐步迈向正常化 |
(四) 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问题 |
1.两岸高科技产业投资与贸易不对等、不平衡 |
2.缺乏全面正常的合作机制 |
三、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机制评析 |
四、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机制的创新 |
(一) 建立完善的两岸高科技产业协商机制 |
(二) 推动两岸资源要素流动机制正常化 |
(三) 建立两岸高科技产业利益协调机制 |
(四) 建立两岸高科技产业投资与贸易的争端解决机制 |
(10)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模式的探讨 |
二、两岸产业合作的具体领域分析 |
三、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经济效应研究 |
四、两岸产业合作的发展转型研究 |
第三节 两岸产业合作的理论分析 |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二、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本文框架 |
第二章 两岸产业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发展演进 |
一、初始起步的垂直分工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
二、发展迅速的产业内水平分工阶段(20世纪90年代) |
三、功能性分工为主要特征的混合型分工阶段(2002年至今) |
第二节 两岸产业合作的具体领域与区域布局 |
一、两岸产业合作的具体领域 |
二、两岸产业合作的区域分布 |
第三节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特点 |
一、两岸产业合作是国际产业转移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结果 |
二、两岸贸易与台商直接投资决定两岸产业合作形态的演进 |
三、两岸产业合作的关联度由低到高 |
四、新形势下两岸产业合作走向制度性协商之路 |
第三章 两岸产业合作的发展与转型 |
第一节 两岸产业合作概况 |
第二节 两岸产业合作转型的压力 |
一、台商可持续获利的压力 |
二、两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要求 |
第三节 两岸产业合作转型的基础与机遇 |
一、两岸产业合作转型的基础 |
二、两岸产业合作的历史机遇 |
第四节 两岸产业合作转型的路径与成效 |
一、台企深耕大陆,加速转型 |
二、启动"陆资"入台,开启两岸产业双向合作新阶段 |
三、两岸相关部门与产业组织互动协商,共同推进产业合作的深化 |
四、两岸新兴产业合作,把握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
第四章 两岸产业合作的新方向—以两岸汽车产业合作为例 |
第一节 两岸车辆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大陆汽车产业发展 |
二、台湾汽车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两岸汽车产业合作发展的新方向 |
一、两岸汽车产业合作概况 |
二、两岸汽车产业合作发展新的趋势 |
第五章 两岸产业合作的经济与政治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两岸产业合作的经济效应 |
一、两岸产业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增长 |
二、两岸产业合作促进两岸经济相互依赖 |
第二节 两岸产业合作与政治的互动效应 |
一、两岸产业合作推动两岸政治对话 |
二、两岸产业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岸政治互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台湾半导体协会要求当局开放厂商赴祖国大陆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军工产业发展概况及蔡英文当局军工政策调整方向[J]. 杨仁飞. 统一论坛, 2021(03)
- [2]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D]. 李国正(Kuo-Cheng Lee). 北京大学, 2021(09)
- [3]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研究[D]. 黄美露. 湖南大学, 2018(02)
- [4]当前两岸经济合作及产业竞合关系探析[J]. 王媛媛. 亚太经济, 2018(02)
- [5]台海两岸经济系统自组织发展研究[D]. 刘李鹏. 北京工业大学, 2014(12)
- [6]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贸易、投资与产业分工[D]. 孙娟. 重庆工商大学, 2012(01)
- [7]中国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探析(1979-2008年)[D]. 何柳. 武汉大学, 2012(10)
- [8]21世纪以来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困境与出路探讨[J]. 李非,张路阳. 台湾研究集刊, 2012(02)
- [9]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新态势与机制创新研究[J]. 李非,张路阳. 亚太经济, 2012(01)
- [10]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研究[D]. 胡勇. 南京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