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波导光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波导,光栅,布拉格,阵列,耦合器,光学,激光器。
波导光栅论文文献综述
高旸,廖家莉,徐军,周战荣,沈晓芳[1](2019)在《以波导光栅耦合器为案例的教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栅衍射是大学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光栅波导耦合器是光电类本科生在后续专业课中将要学习的重要光电子器件。本文以波导光栅耦合器为案例,分析了该器件的工作原理与光栅衍射原理的内在联系,讨论了将该案例融入大学物理光栅衍射教学中的思考与方法。通过在光栅衍射教学中引入该案例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提升教学质量,也为与后续专业课在知识点上的对接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69期)
邱橙,陈泳屹,高峰,秦莉,王立军[2](2019)在《一种结合增益耦合分布反馈光栅的多模干涉波导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导体激光器是现代通讯领域的核心器件.研究和开发具有高稳定性、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窄线宽的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是目前半导体激光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在窄脊型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基础上,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在980 nm波段附近的利用有源多模干涉波导结构作为激光器的主要增益区,利用增益耦合式分布反馈光栅对激光器的纵向模式进行调制的新型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结构.通过对比实验可以看出,这种激光器相较于一般的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其具有更高的斜率效率和输出功率;而相较于一般的多模干涉波导激光器,这种激光器具有更高的光束质量和更好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在芯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表面刻蚀形成的高阶分布反馈光栅,这种激光芯片的制造无需二次外延,只需要微米量级精度的i线光刻即可实现,是一种制备工艺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利于商用量产的芯片结构.(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凌九红,吴凡[3](2019)在《阵列波导光栅双线性温度补偿装置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5G前传承载技术要求的阵列波导光栅(AWG)双线性温度补偿装置。补偿装置由多根驱动装置组成,使得AWG芯片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出现不同的相对位移及有效补偿量。采用温度特性实验对全温度范围内中心波长变化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装置可实现-40~85℃全温度范围内波长偏移量<40 pm。另在测量高温高湿可靠性实验前后,器件各通道插入损耗、偏振相关波长及带宽指标可满足工业级环境要求,并取得了产业化成果转换。(本文来源于《光通信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王书新,郎婷婷,宋广益,何建军[4](2019)在《提高损耗均匀性的氮氧化硅阵列波导光栅路由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阵列波导的出口末端加入辅助波导,实现一种输入和输出通道数均为7(7×7),通道间隔为400GHz的氮氧化硅阵列波导光栅路由器(AWGR),以提高损耗均匀性。利用引入的辅助波导调节在输出自由传输区的像平面处的场分布,通过优化其结构参数在像平面获得了平顶形状的场分布。与传统的AWGR相比,当光从中心输入通道输入时,带有辅助波导的AWGR所测得的输出损耗不均匀性从2.09dB减少为0.76dB;而当光从边缘输入通道输入时,输出通道输出的损耗不均匀性从1.99dB降低为0.88dB,可满足实际光通信、光互连等系统的需求。由于辅助波导的引入,中心通道的最小插入损耗从2.99dB增加为3.82dB,边缘通道的最小插入损耗从4.83dB增加为5.46dB。所有通道的串扰约为18dB。(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高旸,廖家莉,周战荣,徐军,沈晓芳[5](2019)在《以波导光栅耦合器为案例的教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栅衍射是大学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光栅波导耦合器是光电类本科生在后续专业课中将要学习的重要光电子器件。本文以波导光栅耦合器为案例,分析了该器件的工作原理与光栅衍射原理的内在联系,讨论了将该案例融入大学物理光栅衍射教学中的思考与方法。在光栅衍射教学中引入该案例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提升教学质量,也为与后续专业课在知识点上的对接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物理与工程》期刊2019年S1期)
沈春蕾[6](2019)在《“中国芯”有望领跑5G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快速反应、可靠保证的光网络,将对信息化应用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向数字化、向智能化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安俊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已进入5G规模商用的重要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6-27)
田亮[7](2019)在《硅基聚合物/二氧化硅混合集成波导布拉格光栅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5G通信、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光网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提高集成度、增大带宽、降低延时、减小功耗等,小体积、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光子集成芯片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硅基光子集成技术和InP基光子集成技术优势明显,都取得了广泛的实际应用和巨大的商业价值。近年来,硅基混合光子集成技术发展迅速,通过多种材料体系的混合集成,可以使芯片汇集不同材料体系的优势,从而提高芯片整体性能,成为了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波导布拉格光栅(Waveguide Bragg Grating,WBG)是集成光路中一种重要的光无源器件,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滤波器、传感器、激光器、波分复用器、模分复用器、偏振分束器等。因而,研究硅基混合集成WBG对于光子集成技术的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以有机聚合物和硅基二氧化硅材料为基础,探索了叁种新型硅基聚合物/二氧化硅混合集成WBG的结构设计、制作工艺和功能特性。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首先阐述了WBG的耦合模理论,之后推导出了一般形式的耦合模方程,然后利用推导出的耦合模方程分析了波纹型均匀WBG中的模式反向耦合问题,并通过求解耦合模方程对光栅的透射率、反射率及功率守恒问题进行了讨论,接着理论分析了WBG作为反射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最后通过引入传输矩阵法得到了非均匀WBG的求解方法。2.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光漂白技术的简单且低成本的WBG温度传感器。首先基于SU-8 2005薄膜的紫外光漂白效应,设计了一种单模波导结构并分析了该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基于这种单模波导利用Rsoft软件对所设计的器件结构进行了性能仿真,得到了器件的透射光谱、反射光谱以及相关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仿真了温度变化对器件光谱特性的影响,并且分析了温度变化对中心波长、3-dB带宽和反射率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了该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接下来对所设计的器件进行了工艺制作,首先将布拉格光栅制作在硅基二氧化硅下包层上,然后将SU-8 2005旋涂在该布拉格光栅上,通过简单的紫外光漂白法在SU-8 2005薄膜中形成条形波导结构,之后再旋涂一层SU-8 2005作为上包层。巧妙地利用了SU-8 2005薄膜在不同加热温度和紫外曝光剂量下对应的折射率的不同,实现了一种由单一聚合物材料构成的单模波导结构。由于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热光系数,因而相比于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且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的优势。最后,搭建了芯片测试系统,测试了器件的输出光谱和温度传感特性,验证了这种温度传感器的功能性和可行性。测得在25℃温度下,器件的中心波长约为1573.4 nm,透射峰的消光比约为7.3 dB,反射峰的1-dB带宽约为0.1 nm,传感器的灵敏度约为-0.15 nm/℃,其有望成为新一代低成本、集成化的温度传感器。3.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程表面等离子体(Long-Range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LRSPP)的聚合物/二氧化硅混合集成WBG可调谐滤波器。首先阐述了表面等离子体理论,然后详细描述了器件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软件模拟、工艺制作和性能测试。利用COMSOL软件模拟了LRSPP波导的光场和热场分布,通过与采用传统加热电极的器件结构进行对比,证明了采用本论文所提出的器件结构具有较高的热调谐效率。器件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首先将布拉格光栅制作在硅基二氧化硅衬底上,然后在其上制作了以聚合物SU-8 2005为上下包层、以条形金膜为波导芯层的LRSPP波导。由于金膜也可以传导电流,所以本论文直接利用条形金膜作为加热电极以调谐器件中心波长。由于SU-8 2005本身也是一种紫外负性光刻胶,所以本论文在制作LRSPP波导上包层时,通过对准套刻以及湿法腐蚀工艺打开了两个窗口以将两个电极引脚裸露出来与加热探针直接接触,这种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只需要采用传统的接触式光刻和湿法腐蚀工艺。由于条形金膜兼作了光波导芯层和加热电极,因此不仅简化了工艺步骤,而且使得波导中热场分布与光场分布的重迭积分因子较高,所以这种可调谐光滤波器的热调谐效率较高。测得在不加热条件下,器件的中心波长约为1575.2 nm,透射峰的消光比约为17.1 dB,反射峰的3-dB带宽约为0.9 nm,中心波长的热调谐效率约为-0.48 nm/mW,其有望成为新一代低成本、宽调谐范围的可调谐光滤波器。4.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栅辅助反向耦合器的聚合物/二氧化硅混合集成光分插复用器(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OADM)。详细阐述了器件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性能仿真、工艺制作和性能测试,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利用FDTD Solutions软件模拟了光栅辅助反向耦合器的输出光谱。器件的制作工艺简单,首先在硅基二氧化硅包层上制作光分插复用器的凹槽图形,然后在其上旋涂聚合物SU-8 2002波导芯层,之后利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工艺去除倒脊形波导的平板层,从而聚合物芯层完全被嵌入在二氧化硅包层中。由于聚合物材料的热光系数和线热膨胀系数大小在同一数量级且数学符号相反,而OADM的中心波长温度依赖性取决于其等效相对热光系数和等效线热膨胀系数之和,因此基于全聚合物材料体系制作的OADM的温度依赖性较低;由于二氧化硅的线热膨胀系数比聚合物的小两个数量级,其热光系数比聚合物的小一个数量级,因此基于全二氧化硅材料体系制作的OADM的温度依赖性也较低;由于本论文提出的器件的等效线热膨胀系数近似等于硅衬底的线热膨胀系数,而且硅的线热膨胀系数比聚合物的热光系数小两个数量级,因此其中心波长温度依赖性主要取决于聚合物的热光系数,而聚合物材料通常具有较大的热光系数。因此,本论文提出的硅基聚合物/二氧化硅混合集成方案相比基于全聚合物和基于全二氧化硅材料体系制作的OADM具有较高的中心波长温度依赖性。本论文通过将聚合物/二氧化硅混合集成的优势与简单且低成本的接触式光刻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器件的制作成本和工艺复杂度,而且还可以获得较高的中心波长温度依赖性。测得在25℃温度下,器件的中心波长约为1509.4 nm,直通端口输出光谱的谐振峰消光比约为13.2 dB,下路端口输出光谱的谐振峰3-dB带宽约为0.5 nm,中心波长的温度依赖性约为-0.16 nm/℃,其有望用于新一代低成本、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系统。(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袁瑾[8](2019)在《叁角脉冲光子发生器和太赫兹波导光栅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低频频段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带宽的需求。用电磁波传输信息,频率越高则可用带宽就会越大,因此人们开始对高频频段进行探索。微波光子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将微波学和光子学融合在一起,目前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显着的进展,主要包括微波/毫米波信号的光子学生成方法、传输方式、控制和处理,及光载无线(ROF)系统。由于引入了光子学,克服了传统微波技术中“电子瓶颈”问题,在高速无线通信网接入、雷达及卫星通信等民用和军用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随着人们对频谱资源的进一步探索,目前微波光子学的研究范围正朝着太赫兹(THz)领域拓展,因此有必要对应用在THz波段的波导和相关THz器件进行研究。本文结合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就微波光子发生器和THz波导光栅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的理论分析、仿真及实验研究,所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设计并研究了两种利用连续射频(RF)调制结合光学色散效应实现的周期性叁角脉冲信号光子发生器。两种方案利用了光学色散效应所致的功率衰落效应,实现信号光强度表达式和叁角形傅立叶级数展开式的拟合,从而生成了重复频率四倍于RF调制频率的叁角形光脉冲串。区别在于其中一个方案利用了四倍射频调制,获得了四倍频叁角光脉冲信号,但需要较高的调制深度(m=4.438)。另一方案利用了两个级联的马赫增德尔调制器(MZM),降低了实现四倍频叁角脉冲信号所需的调制深度(1≤m1≤3,m2=0.606)。由于方案所生成信号重复频率四倍于RF驱动频率,可生成具有高重复率的光脉冲串,扩大了叁角形脉冲光子发生器的适用范围。2、将光学非线性效应应用到微波信号的光学生成中,提出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四波混频(FWM)效应的光学叁角脉冲发生结构。该结构首先利用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DP-MZM)进行小信号调制,生成的两个频率分量作为SOA中FWM效应的两个泵浦光,经过FWM效应后,产生两个新的携带了相同数据信息的频率分量。恢复载波信号后,利用滤波器滤掉不需要的频率分量。通过控制DP-MZM的调制深度m=1.2和SOA的偏置电流G=0.145A,可实现二倍频的叁角形光脉冲信号。3、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时域脉冲迭加的光学叁角形脉冲发生器的结构。本方案的基本原理在于连续波(CW)经过DP-MZM调制后,获得脉冲信号,通过改变RF驱动信号的电压可以改变脉冲的形状或功率比。当DP-MZM上下两臂输出端的两个类矩形脉冲包络存在π/2的相位差时,两信号迭加可产生叁角脉冲信号。与以前的方案不同,该方案可以独立调节信号包络的强度分布和时间延迟取代频谱整形,由于没有使用色散元件和滤波器,使得方案具有很好的调谐性。此外,由于方案只利用了一个DP-MZM和可调时延线(TDL),易于集成化。4、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光偏振复用和偏振控制的叁角形光脉冲串生成结构。该方案利用了正交偏振态光互不相干的原理,通过光交织器(OI)将四倍射频调制后光谱的两个内侧光边带与外侧光边带相分离,利用偏振合束器(PBC)将两个正交偏振态光耦合后,通过相位调制器(PM)在两个偏振态间引入90°的相位差。随后利用线性起偏器(LP)将混合偏振态信号变为单偏振态信号。方案给出了 LP偏振角度和调制深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通过改变偏振角度补偿调制深度的方法,实现调制深度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可调(2.5≤m≤4.438)。5、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亚波长波导的THz偏振不敏感光栅滤波器。选取轴对称圆形亚波长聚合物作为波导材料(文中选取Zeonex),并通过设计周期性的几何结构,实现一种THz均匀光栅。由于聚合物波导的尺寸是亚波长的,所以太赫兹辐射主要集中在波导表面传输。传输方向具有周期性的几何结构可以实现对THz波的衍射,从而在THz频谱上实现一个传输率很低的阻带窗口。当引入一个π相移点后,可以实现THz相移光栅,作为THz窄带通滤波器可应用于分辨率为2GHz和灵敏度为0.14THz/RIU的折射率传感中。6、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亚波长波导的THz保偏光栅滤波器。选取矩形亚波长聚合物作为光栅的波导材料,由于亚波长波导横截面的几何各向异性(矩形)使得波导中存在两个具有正交偏振态的基模,这有助于THz波的偏振保持传输。因此,可以通过沿THz波的传播方向周期性地改变波导尺寸来设计基于亚波长波导的THz光栅。该光栅滤波器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实现两个偏振态的滤波特性。本文所设计的基于亚波长波导的THz光栅鲜有报道,对目前THz器件的研究提供了补充。(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1)
朱杏子[9](2019)在《集成阵列波导光栅的仿真及其芯片版图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网络对带宽和容量需求的迅速增加,波分复用技术应运而生。而基于相控的阵列波导光栅器件是实现波分复用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阵列波导光栅器件结构复杂,目前市场上的光学版图设计软件在绘制阵列波导光栅版图方面的能力较弱。针对该问题,本论文对阵列波导光栅器件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在自主开发的光学版图软件中添加了曲线库和阵列波导光栅库,以实现按输入参数自动绘制相应阵列波导光栅版图的功能。本文首先根据阵列波导光栅的结构、光栅方程和性能指标,运用基尔霍夫衍射理论对中心波长为1552.524nm、通道波长间隔为1.6nm的1×8路阵列波导光栅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其插入损耗在-0.432~-1.811dB之间,通道间串扰小于-40dB。然后,针对当前市场上版图软件曲线的绘制精度和截断误差等达不到光学器件要求的问题,在自主开发的光学版图软件中建立了根据版图刻制的机器进行分割,误差可达纳米级,符合光学器件要求的曲线库。最后,在实现曲线库的基础上,根据阵列波导光栅结构和仿真结果提供的数据参考,在自主开发的版图软件中建立了阵列波导光栅库。用户使用时只需输入调用阵列波导光栅库的命令和输入参数,即可在版图软件中得到相应的阵列波导光栅版图,并可根据实际需求保存为.scr、.cmd、GDSII格式的文件。此外,本文实现的阵列波导光栅在输入/输出平板波导的两侧加入了锯齿波导的结构,以减少光束在平板波导中传输的噪声干扰。本文实现的绘制阵列波导光栅版图的方法与传统的绘制阵列波导光栅的版图方案相比,误差更小,精度更高。版图绘制过程也更加便捷与高效。(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5-25)
刘胜平[10](2019)在《双波导布拉格光栅的设计、制作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波导布拉格光栅是集成光子学器件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具有设计灵活、结构紧凑、功能多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光调制器、色散补偿器、耦合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等光器件。为了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这些光栅一般都具有纳米尺度的相移、切趾或啁啾等。然而使用电子束刻蚀(Electron-beamlithography,EBL)制作这些具有特殊结构的光栅存在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所以如何提高波导布拉格光栅的制作精度和降低制作成本,对于实现波导布拉格光栅的商业化非常重要。另外,自从Reid等人在1990年提出并将莫尔光栅(moire grating,MG)应用到D型光纤以来,由于其同时具有π相移和余弦切趾的特性,已经在光纤光栅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迄今为止,MG只是被制作在光纤和光致热敏折射率玻璃等光敏性材料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双重曝光制作的均匀光栅的周期差大约只有0.1 nm,并且这种制作方法与传统的CMOS(Complementary Mental-Oxide Semiconductor)工艺不兼容。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波导MG结构,它是由位于波导两侧的周期具有微小差异的双波导布拉格光栅构成。这种双波导布拉格光栅结构可以在光子集成器件中实现MG效应。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设计双波导布拉格光栅结构来实现特定的光学性能。其中一部分工作是研究纳米压印和传统微米级光刻相结合来制作等效π相移(Equivalent π phase shift,π-EPS)光栅的工艺流程,并且通过将由交错的π-EPS光栅组成的双波导布拉格光栅制作在波导的两个侧壁,得到了具有交错光栅(Anti-symmetric sampled Bragg grating,ASBG)的四通道窄带滤波器阵列,实验证明了ASBG可以在保持+1级谐振峰不变的同时抑制0级谐振峰;另一部分工作是提出了由双波导布拉格光栅构成的波导MG和取样MG(Sampled MG,SMG)结构,并且将SMG结构应用于单模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制作,有效提高了激光器的单模成品率和饱和功率。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首次提出了将纳米压印和传统微米级光刻相结合来实现π-EPS光栅的制作方法,降低了制作成本,并实验制作得到了波导表面光栅。另外,将由交错的π-EPS光栅组成的双波导布拉格光栅制作在单模波导的两个侧壁形成ASBG结构,实验验证了含π-EPS的ASBG可以在保持取样的+1级子光栅的透射峰不变的同时抑制取样的0级子光栅的反射,并且得到了间隔为6.184 nm的四通道窄带滤波器阵列。通过改变ASBG结构中的取样光栅的周期可以实现不同的+1级透射峰,所以这种ASBG结构可以用于制作DFB半导体激光器阵列、传感器阵列和电光调制器阵列等。2、首次提出了通过在集成光子器件的波导两侧制作周期具有微小差异的双波导布拉格光栅实现MG效应。计算得到了波导MG的等效折射率调制与传统的莫尔光纤光栅结构相同,是一种具有缓变包络的快变结构。论文详细讨论了如何通过改变MG中双波导布拉格光栅的周期、初相位差或长度来改变π相移和余弦切趾特性。为了降低制造难度,首次提出了利用取样的方式来等效实现MG,即,取样莫尔光栅(sampled moire grating,SMG)。最后仿真说明了波导MG结构应用于DFB激光器时可以有效抑制空间烧孔效应(Spatial hole burning,SHB),提高出光功率。3、实验制作得到了 SMG结构的单模大功率DFB半导体激光器。与均匀取样光栅的激光器相比,单模成品率和饱和功率都得到了提高。激光器的长度和脊波导宽度分别是1.0 mm和2.0μm。当激光器的工作温度是25℃时,阈值电流和斜效率分别是30.0 mA和0.36 mW/mA。注入电流是800.0 mA时,可以实现最大183.0 mW的出光功率。并且通过改变SMG中双波导取样光栅的周期制作得到了四通道的激光器阵列。SMG结构的单模大功率DFB半导体激光器及其阵列制作成本低,对于大规模光子集成及其商业化非常有益。(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4)
波导光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半导体激光器是现代通讯领域的核心器件.研究和开发具有高稳定性、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窄线宽的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是目前半导体激光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在窄脊型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基础上,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在980 nm波段附近的利用有源多模干涉波导结构作为激光器的主要增益区,利用增益耦合式分布反馈光栅对激光器的纵向模式进行调制的新型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结构.通过对比实验可以看出,这种激光器相较于一般的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其具有更高的斜率效率和输出功率;而相较于一般的多模干涉波导激光器,这种激光器具有更高的光束质量和更好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在芯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表面刻蚀形成的高阶分布反馈光栅,这种激光芯片的制造无需二次外延,只需要微米量级精度的i线光刻即可实现,是一种制备工艺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利于商用量产的芯片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波导光栅论文参考文献
[1].高旸,廖家莉,徐军,周战荣,沈晓芳.以波导光栅耦合器为案例的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
[2].邱橙,陈泳屹,高峰,秦莉,王立军.一种结合增益耦合分布反馈光栅的多模干涉波导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制[J].物理学报.2019
[3].凌九红,吴凡.阵列波导光栅双线性温度补偿装置的实现[J].光通信研究.2019
[4].王书新,郎婷婷,宋广益,何建军.提高损耗均匀性的氮氧化硅阵列波导光栅路由器[J].光学学报.2019
[5].高旸,廖家莉,周战荣,徐军,沈晓芳.以波导光栅耦合器为案例的教学探讨[J].物理与工程.2019
[6].沈春蕾.“中国芯”有望领跑5G时代[N].中国科学报.2019
[7].田亮.硅基聚合物/二氧化硅混合集成波导布拉格光栅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8].袁瑾.叁角脉冲光子发生器和太赫兹波导光栅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9].朱杏子.集成阵列波导光栅的仿真及其芯片版图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10].刘胜平.双波导布拉格光栅的设计、制作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