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所述电路板本体上设有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路模块设有相互独立且均与电源模块连接的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晶体振荡器模块、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LC振荡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板本体卡扣安装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的插槽内,且与连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的接口的表笔或测试仪器配合进行电路实验操作;所述电源模块为+12V电源模块和3‑10V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式结构,把常用的振荡器实验集成在了同一个电路板,通过此一个电路板的不同电路实验就可全面熟悉振荡器实验,而且电路集成度高,电路板体积小,连接方便,操作步骤少且简单。
设计方案
1.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本体(1),所述电路板本体(1)上设有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路模块设有相互独立且均与电源模块连接的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晶体振荡器模块、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LC振荡电路模块;
所述电路板本体(1)卡扣安装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的插槽内,且与连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的接口的表笔或测试仪器配合进行电路实验操作;
所述电路板本体(1)对应电源模块的背部设有电源供电触点,所述电源模块为将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接入的220V电源转换为供电路模块使用的+12V或3-10V电源的+12V电源模块和3-10V电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左上端,所述晶体振荡器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右上端,所述LC振荡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左下端,所述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右下端,所述+12V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左上端,所述3-10V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中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的解调信号输入端连接电解电容E33,所述电解电容E33分别连接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
所述电阻R49依次连接电位器W16、电位器W17、电阻R46、电阻R47,再接入地,所述电位器W16的滑动端依次连接电阻R45、整流二极管D18,再接入地,所述电阻R45和整流二极管D18并联有开关S18,所述电阻R47并联有电容C35;
所述电阻R50依次连接电感L09、整流二极管D19、电容C38、电阻R48、三极管Q16的集电极,所述整流二极管D19并联有整流二极管D20,所述电阻R48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W17的输入端;
所述电阻R51分别连接电容C39、电感L08、电容C36、电阻R44、以及接地,所述电容C39的另一端与电感L0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感L08的另一端与电容C3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接入三极管Q16的射极,所述三极管Q16的基极与电阻R4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3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7、电容C41连接,所述电容C3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8的另一端、电容C38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容C41的另一端与电阻R53连接,所述电阻R53分别与电阻R54、电阻R55、三极管Q18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54的输出端依次连接电阻R56、电阻R59、电位器W15、三极管Q19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9的集电极也与电阻R5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56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8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55分别连接电阻R58、电阻R60,所述电阻R58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阻R57、三极管Q18的射极,所述电阻R58并联有电容C43,所述电阻R6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9的射极和电容C45,所述电阻R60接地,所述电容C45分别连接电阻R16和调频信号输出端,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频谱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振荡器模块的三极管Q05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2和电阻R13,所述电阻R12和电阻R13相连接;
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5、电容C17、电阻R17和接地,所述电阻R12并联有电容C15,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05的射极和可调电感LM16,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可调电感LM16的另一端和电容C16,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06的射极和电容C21,所述电容C21连接信号输出端;
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位器W19、电感L05、三极管Q06的集电极,所述电位器W19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有电阻R14、接地的电解电容E02、接地的电容C19,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18和电感L06,所述电感L0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05的集电极和电容C16,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阻R16、电位器W05、三极管Q06的基极,所述电感L0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20、接正12V电源的开关S05、电阻R19,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05和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容C46,所述电容C46分别连接电阻R66、电阻R67和三极管Q21的基极;
所述电阻R6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47、电感L12、接正12V电源的开关S25、电阻R65,所述电阻R65与接地的整流二极管D25连接,所述电感L12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48和变压器T17,所述变压器T17的左绕组依次与电容C49、三极管Q21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电阻R6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9、电阻R71、电阻R72、可调电阻RM10和接地,所述电阻R69并联有电容C51,其另一端依次连接电阻R68、三极管Q21的射基,所述电阻R71并联有电容C52,其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解电容E05和电感L13,所述电感L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0和三极管Q22的基极,所述电阻R70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17的右绕组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17的右绕组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2的射极连接电阻R72的另一端,其集电极连接变压器T18,所述变压器T18的左绕组并联有电容C53,其滑动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55和电感L15,所述变压器T18的右绕组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20、可调电阻RM10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20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容C58和天线,所述电感L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56和变压器T19,所述变压器T19的左绕组的一端接地,其右绕组的一端连接接地的电容C57,右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电解电容E0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C振荡电路模块的三极管Q0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02和电阻R01,所述电阻R02和电阻R01相连接;
所述电阻R0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04、电容C04、电感L02、可调电容CM02和接地,所述电阻R02并联有电容C03,所述电阻R0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04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01的射极,所述电容C04的另一端还连接电容C05,所述电感L0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07和排针K01,所述可调电容CM02的另一端连接排针K01,所述排针K01的另一端连接可调电容CM01;
所述电阻R01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位器W01、电感L、开关S01和正12V电源,所述电位器W01的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有电阻R03、接地的电解电容E01、接地的电容C01,所述电阻R0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01的集电极、电容C05的另一端、电容C07的另一端、可调电容CM01的另一端、电阻R05,所述电阻R05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位器W02、三极管Q01的基极,所述电感L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02、电阻R10和三极管Q0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01和接地,所述三极管Q02的射基分别连接接地的电阻R08、电容C12,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出端和电阻R09,所述电阻R09连接频谱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单元上均设有控制电路电源启停的开关按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底端设有2个拔取孔(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四周设有安装孔(3)和通孔(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
背景技术
电路板可以称为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现有的数字模拟电路实训电路板存在以下缺陷:各种实验实训教学的电路板大多是只具备单一功能的功能电路,对于老师而言,在实训教导同一类功能的电路时,老师往往需要携带多块电路板,不仅不方便携带使用,而且容易造成某块同类功能电路板的遗漏,以及误带;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时需额外辨别记忆哪些电路板是功能相近的同类电路板。远远不能满足实训的需要,而且现有的数字模拟电路实训电路板不能相互组合,每个电路板均需要存储箱,使现有的数字模拟电路实训电路板的使用的成本高,且占用的存放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式结构,各模块间相互独立,通过各元件区不同元件组合,可组成多种测试电路,集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晶体振荡器、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LC振荡电路于一体,把常用的振荡器实验集成在了同一个电路板,通过此一个电路板的不同电路实验就可全面熟悉振荡器实验,而且电路集成度高,电路板体积小,占用的存放空间大,连接方便,操作步骤少且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1),所述电路板本体(1)上设有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路模块设有相互独立且均与电源模块连接的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晶体振荡器模块、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LC振荡电路模块;
所述电路板本体(1)卡扣安装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的插槽内,且与连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的接口的表笔或测试仪器配合进行电路实验操作;
所述电路板本体(1)对应电源模块的背部设有电源供电触点,所述电源模块为将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接入的220V电源转换为供电路模块使用的+12V或3-10V电源的+12V电源模块和3-10V电源模块。
所述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用于变容二极管调频器静态调制特性测量及动态调制特性测量;所述晶体振荡器模块主要用于掌握石英晶体振荡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所述LC振荡电路模块用于实验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所述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用于掌握输入激励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左上端,所述晶体振荡器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右上端,所述LC振荡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左下端,所述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右下端,所述+12V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左上端,所述3-10V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中下端。
优选的,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的解调信号输入端连接电解电容E33,所述电解电容E33分别连接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
所述电阻R49依次连接电位器W16、电位器W17、电阻R46、电阻R47,再接入地,所述电位器W16的滑动端依次连接电阻R45、整流二极管D18,再接入地,所述电阻R45和整流二极管D18并联有开关S18,所述电阻R47并联有电容C35;
所述电阻R50依次连接电感L09、整流二极管D19、电容C38、电阻R48、三极管Q16的集电极,所述整流二极管D19并联有整流二极管D20,所述电阻R48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W17的输入端;
所述电阻R51分别连接电容C39、电感L08、电容C36、电阻R44、以及接地,所述电容C39的另一端与电感L0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感L08的另一端与电容C3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接入三极管Q16的射极,所述三极管Q16的基极与电阻R4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3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7、电容C41连接,所述电容C3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8的另一端、电容C38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容C41的另一端与电阻R53连接,所述电阻R53分别与电阻R54、电阻R55、三极管Q18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54的输出端依次连接电阻R56、电阻R59、电位器W15、三极管Q19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9的集电极也与电阻R5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56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8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55分别连接电阻R58、电阻R60,所述电阻R58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阻R57、三极管Q18的射极,所述电阻R58并联有电容C43,所述电阻R6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9的射极和电容C45,所述电阻R60接地,所述电容C45分别连接电阻R16和调频信号输出端,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频谱仪。
优选的,所述晶体振荡器模块的三极管Q05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2和电阻R13,所述电阻R12和电阻R13相连接;
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5、电容C17、电阻R17和接地,所述电阻R12并联有电容C15,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05的射极和可调电感LM16,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可调电感LM16的另一端和电容C16,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06的射极和电容C21,所述电容C21连接信号输出端;
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位器W19、电感L05、三极管Q06的集电极,所述电位器W19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有电阻R14、接地的电解电容E02、接地的电容C19,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18和电感L06,所述电感L0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05的集电极和电容C16,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阻R16、电位器W05、三极管Q06的基极,所述电感L0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20、接正12V电源的开关S05、电阻R19,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05和接地。
优选的,所述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容C46,所述电容C46分别连接电阻R66、电阻R67和三极管Q21的基极;
所述电阻R6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47、电感L12、接正12V电源的开关S25、电阻R65,所述电阻R65与接地的整流二极管D25连接,所述电感L12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48和变压器T17,所述变压器T17的左绕组依次与电容C49、三极管Q21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电阻R6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9、电阻R71、电阻R72、可调电阻RM10和接地,所述电阻R69并联有电容C51,其另一端依次连接电阻R68、三极管Q21的射基,所述电阻R71并联有电容C52,其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解电容E05和电感L13,所述电感L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0和三极管Q22的基极,所述电阻R70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17的右绕组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17的右绕组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2的射极连接电阻R72的另一端,其集电极连接变压器T18,所述变压器T18的左绕组并联有电容C53,其滑动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55和电感L15,所述变压器T18的右绕组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20、可调电阻RM10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20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容C58和天线,所述电感L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56和变压器T19,所述变压器T19的左绕组的一端接地,其右绕组的一端连接接地的电容C57,右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电解电容E06。
优选的,所述LC振荡电路模块的三极管Q0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02和电阻R01,所述电阻R02和电阻R01相连接;
所述电阻R0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04、电容C04、电感L02、可调电容CM02和接地,所述电阻R02并联有电容C03,所述电阻R0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04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01的射极,所述电容C04的另一端还连接电容C05,所述电感L0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07和排针K01,所述可调电容CM02的另一端连接排针K01,所述排针K01的另一端连接可调电容CM01;
所述电阻R01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位器W01、电感L、开关S01和正12V电源,所述电位器W01的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有电阻R03、接地的电解电容E01、接地的电容C01,所述电阻R0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01的集电极、电容C05的另一端、电容C07的另一端、可调电容CM01的另一端、电阻R05,所述电阻R05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位器W02、三极管Q01的基极,所述电感L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02、电阻R10和三极管Q0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01和接地,所述三极管Q02的射基分别连接接地的电阻R08、电容C12,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出端和电阻R09,所述电阻R09连接频谱仪。
优选的,所述电路模块单元上均设有控制电路电源启停的开关按钮,当需要某电路模块单元实验时,打开该电路模块单元的开关按钮供电,实验结束关闭该电路模块单元的开关按钮,安全便捷。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底端设有2个拔取孔(2),方便电路板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中的安装取出。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四周设有安装孔(3)和通孔(4),所述通孔(4)配合卡扣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中凸起的母排座。
优选的,所述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晶体振荡器模块、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和LC振荡电路模块在电工原理、电路分析等课程的实训实验教学中主要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如下:
所述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实验内容包括用示波器观察调频器输出波形,考察各种因素对于调频器输出波形的影响;变容二极管调频器静态调制特性测量;变容二极管调频器动态调制特性测量。以达到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掌握用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实现FM的方法;理解静态调制特性、动态调制特性概念和测试方法的实验目的。
所述晶体振荡器电路的实验内容包括用万用表进行静态工作点测量;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输出波形,测量振荡电压峰-峰值Vp-p,并以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观察并测量静态工作点、负载电阻等因素对晶体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以实现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掌握石英晶体振荡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熟悉静态工作点、负载电阻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感受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的特点,了解晶体振荡器工作频率微调的方法的实验目的。
所述LC振荡电路的实验内容包括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输出波形,测量振荡器电压峰—峰值VP-P,并测量振荡频率;测量振荡器的幅频特性;测量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的影响。以实现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熟悉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熟悉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的实验目的所述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及调幅电路的实验内容包括观察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状态的现象,并分析其特点;测试丙类功放的调谐特性;测试负载变化时三种状态(欠压、临界、过压)的余弦电流波形;观察激励电压、集电极电压变化时余弦电流脉冲的变化过程;观察功放基极调幅波形。以实现通过实验,加深对丙类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掌握输入激励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调幅的工作原理的实验目的。
所述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实验内容包括模拟相乘调幅器的输入失调电压调节;用示波器观察正常调幅波(AM)波形,并测量其调幅系数;用示波器观察平衡调幅波(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波形DSB)波形;用示波器观察调制信号为方波、三角波的调幅波。实现通过实验了解振幅调制的工作原理;掌握用MC1496来实现AM和DSB的方法,并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载波之间的关系;掌握用示波器测量调幅系数的方法的实验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集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晶体振荡器、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LC振荡电路于一体,把常用的振荡器实验集成在了同一个电路板,通过此一个电路板的不同电路实验就可全面熟悉振荡器实验;
(2)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用于变容二极管调频器静态调制特性测量及动态调制特性测量;晶体振荡器模块主要用于掌握石英晶体振荡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LC振荡电路模块用于实验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用于掌握输入激励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频电路放大器实验组合电路板,采用模块式结构,各模块间相互独立,通过各元件区不同元件组合,可组成多种测试电路,电路集成度高,电路板体积小,占用的存放空间大,分别储存和携带;
(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频电路放大器实验组合电路板,电路板本体对应电源模块的背部设有电源供电触点,是传输底座电压信号的接头,触点链接紧密,固定操作简便可靠;
(5)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频电路放大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效果显著;
(6)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频电路放大器实验组合电路板,电源供电部分采用分开供电,每个电路都有独立供电电源开关,独立供电,且电源可调,保证了实验的安全性;
(7)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频电路放大器实验组合电路板,拔取孔的设计,使得电路板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中能方便安装和取出,实用性强;
(8)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频电路放大器实验组合电路板,成本低,寿命长,连接方便,操作步骤少且简单,对于初次使用的人员,技术要求较低,适用于进行各种电路的实验研究,可满足电工原理、电路分析等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适合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晶体振荡器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LC振荡电路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频电路振荡器实验组合电路板,其结构详见附图1所示:包括电路板本体1,所述电路板本体1上设有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路模块设有相互独立且均与电源模块连接的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晶体振荡器模块、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LC振荡电路模块;
所述电路板本体1卡扣安装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的插槽内,且与连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的接口的表笔或测试仪器配合进行电路实验操作;
所述电路板本体1对应电源模块的背部设有电源供电触点,所述电源模块为将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接入的220V电源转换为供电路模块使用的+12V或3-10V电源的+12V电源模块和3-10V电源模块。
所述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用于变容二极管调频器静态调制特性测量及动态调制特性测量;所述晶体振荡器模块主要用于掌握石英晶体振荡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所述LC振荡电路模块用于实验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所述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用于掌握输入激励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左上端,所述晶体振荡器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右上端,所述LC振荡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左下端,所述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右下端,所述+12V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左上端,所述3-10V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中下端。
进一步的,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的电路图见附图2所示:解调信号输入端连接电解电容E33,所述电解电容E33分别连接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
所述电阻R49依次连接电位器W16、电位器W17、电阻R46、电阻R47,再接入地,所述电位器W16的滑动端依次连接电阻R45、整流二极管D18,再接入地,所述电阻R45和整流二极管D18并联有开关S18,所述电阻R47并联有电容C35;
所述电阻R50依次连接电感L09、整流二极管D19、电容C38、电阻R48、三极管Q16的集电极,所述整流二极管D19并联有整流二极管D20,所述电阻R48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W17的输入端;
所述电阻R51分别连接电容C39、电感L08、电容C36、电阻R44、以及接地,所述电容C39的另一端与电感L0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感L08的另一端与电容C3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接入三极管Q16的射极,所述三极管Q16的基极与电阻R4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3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7、电容C41连接,所述电容C3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8的另一端、电容C38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容C41的另一端与电阻R53连接,所述电阻R53分别与电阻R54、电阻R55、三极管Q18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54的输出端依次连接电阻R56、电阻R59、电位器W15、三极管Q19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9的集电极也与电阻R5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56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8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55分别连接电阻R58、电阻R60,所述电阻R58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阻R57、三极管Q18的射极,所述电阻R58并联有电容C43,所述电阻R6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9的射极和电容C45,所述电阻R60接地,所述电容C45分别连接电阻R16和调频信号输出端,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频谱仪。
进一步的,所述晶体振荡器模块的电路图见附图3所示:三极管Q05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2和电阻R13,所述电阻R12和电阻R13相连接;
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5、电容C17、电阻R17和接地,所述电阻R12并联有电容C15,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05的射极和可调电感LM16,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可调电感LM16的另一端和电容C16,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06的射极和电容C21,所述电容C21连接信号输出端;
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位器W19、电感L05、三极管Q06的集电极,所述电位器W19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有电阻R14、接地的电解电容E02、接地的电容C19,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18和电感L06,所述电感L0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05的集电极和电容C16,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阻R16、电位器W05、三极管Q06的基极,所述电感L0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20、接正12V电源的开关S05、电阻R19,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05和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的电路图见附图4所示:输入端连接电容C46,所述电容C46分别连接电阻R66、电阻R67和三极管Q21的基极;
所述电阻R6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47、电感L12、接正12V电源的开关S25、电阻R65,所述电阻R65与接地的整流二极管D25连接,所述电感L12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48和变压器T17,所述变压器T17的左绕组依次与电容C49、三极管Q21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电阻R6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9、电阻R71、电阻R72、可调电阻RM10和接地,所述电阻R69并联有电容C51,其另一端依次连接电阻R68、三极管Q21的射基,所述电阻R71并联有电容C52,其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解电容E05和电感L13,所述电感L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0和三极管Q22的基极,所述电阻R70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17的右绕组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17的右绕组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2的射极连接电阻R72的另一端,其集电极连接变压器T18,所述变压器T18的左绕组并联有电容C53,其滑动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55和电感L15,所述变压器T18的右绕组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20、可调电阻RM10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20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容C58和天线,所述电感L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56和变压器T19,所述变压器T19的左绕组的一端接地,其右绕组的一端连接接地的电容C57,右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电解电容E06。
进一步的,所述LC振荡电路模块的电路图见附图5所示:三极管Q0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02和电阻R01,所述电阻R02和电阻R01相连接;
所述电阻R0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04、电容C04、电感L02、可调电容CM02和接地,所述电阻R02并联有电容C03,所述电阻R0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04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01的射极,所述电容C04的另一端还连接电容C05,所述电感L0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07和排针K01,所述可调电容CM02的另一端连接排针K01,所述排针K01的另一端连接可调电容CM01;
所述电阻R01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位器W01、电感L、开关S01和正12V电源,所述电位器W01的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有电阻R03、接地的电解电容E01、接地的电容C01,所述电阻R0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01的集电极、电容C05的另一端、电容C07的另一端、可调电容CM01的另一端、电阻R05,所述电阻R05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位器W02、三极管Q01的基极,所述电感L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接地的电容C02、电阻R10和三极管Q0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01和接地,所述三极管Q02的射基分别连接接地的电阻R08、电容C12,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出端和电阻R09,所述电阻R09连接频谱仪。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模块单元上均设有控制电路电源启停的开关按钮,当需要某电路模块单元实验时,打开该电路模块单元的开关按钮供电,实验结束关闭该电路模块单元的开关按钮,安全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底端设有2个拔取孔2,方便电路板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中的安装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四周设有安装孔3和通孔4,所述通孔4配合卡扣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中凸起的母排座。
进一步的,所述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模块、晶体振荡器模块、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基极和集电极调幅电路模块和LC振荡电路模块在电工原理、电路分析等课程的实训实验教学中主要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如下:
所述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实验内容包括用示波器观察调频器输出波形,考察各种因素对于调频器输出波形的影响;变容二极管调频器静态调制特性测量;变容二极管调频器动态调制特性测量。以达到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掌握用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实现FM的方法;理解静态调制特性、动态调制特性概念和测试方法的实验目的。
所述晶体振荡器电路的实验内容包括用万用表进行静态工作点测量;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输出波形,测量振荡电压峰-峰值Vp-p,并以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观察并测量静态工作点、负载电阻等因素对晶体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以实现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掌握石英晶体振荡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熟悉静态工作点、负载电阻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感受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的特点,了解晶体振荡器工作频率微调的方法的实验目的。
所述LC振荡电路的实验内容包括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输出波形,测量振荡器电压峰—峰值VP-P,并测量振荡频率;测量振荡器的幅频特性;测量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的影响。以实现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熟悉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熟悉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的实验目的所述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及调幅电路的实验内容包括观察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状态的现象,并分析其特点;测试丙类功放的调谐特性;测试负载变化时三种状态(欠压、临界、过压)的余弦电流波形;观察激励电压、集电极电压变化时余弦电流脉冲的变化过程;观察功放基极调幅波形。以实现通过实验,加深对丙类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掌握输入激励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调幅的工作原理的实验目的。
所述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实验内容包括模拟相乘调幅器的输入失调电压调节;用示波器观察正常调幅波(AM)波形,并测量其调幅系数;用示波器观察平衡调幅波(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波形DSB)波形;用示波器观察调制信号为方波、三角波的调幅波。实现通过实验了解振幅调制的工作原理;掌握用MC1496来实现AM和DSB的方法,并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载波之间的关系;掌握用示波器测量调幅系数的方法的实验目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3768.X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895628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G09B23/18
专利分类号:G09B23/18;H05K1/18
范畴分类:15E;
申请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上海澄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申请人地址: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山路143号
发明人:刘少楠;胡宗敏;李梅梅
第一发明人:刘少楠
当前权利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上海澄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振荡器论文; 电源模块论文; 集电极论文; 高频电路论文;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论文; 三极管开关电路论文; 接地系统论文; 接地保护论文; 接地模块论文; 接地变压器论文; 电容电阻论文; 变容二极管论文; 电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