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学家说美国经济衰退3月前结束(论文文献综述)
李黎明[1](2021)在《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文中认为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中国实力增长的恐惧叠加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所产生的敌意,演变成为自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对中国最为严厉的遏制与打压。中国若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霸权问题,在理论上应当深入地探讨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霸权兴衰的规律,这样既可以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今日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霸权的实质,也可以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崛起提供经验。所谓霸权兴衰的规律,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霸权的定义、霸权国家的认定及其周期,以及霸权兴衰的动力。迄今为止,学术界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且存在一定的争议。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研究中都强调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获取资金的效率是影响霸权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学术界未能完全解释的问题是,成功兴起的霸权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相对于挑战霸权失败的西班牙、法国,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根源是什么?债务有两个基本维度:利率与期限。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高的具体表现是,可以筹集到低利率、期限长的资金,而西班牙、法国则需在更短的期限内为债务付出更高水平的利率成本。同等金额的利息支出在不同利率和期限条件下对应的债务总额也不同,低利率、长期限相较于高利率、短期限,意味着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国家可以以更小的成本支出在争霸战争中获得更大规模的债务资金支持。深层次而言,影响债务利率与期限的一般因素是债务契约所规定的抵押物与债务人的信用,国家债务的特殊性在于要么债权人难以执行对抵押物的占有权,要么缺少抵押物,决定利率与期限水平的只能是国家作为债务人所表现出的信用。故荷兰、英国、美国相较于西班牙、法国在霸权兴衰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本文将国家信用的主要概念界定为:由国家实力、制度安排以及金融市场三个层面的要素,共同构建了一个为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提供信用担保和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所发行的信用票据,因国家信用担保而受市场信任,并且在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内持续、稳定地发行、流通以及被偿付、贴现。因此,国家信用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受市场信任,进而获得巨大、稳定的信用融资能力。本文主要从国家信用的逻辑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荷兰、英国和美国霸权兴衰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当今美国霸权凭借国家信用,利用美元霸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进行债务融资、向全球分摊其霸权成本的行为实质,解释美国霸权现阶段是否真的衰落以及未来可能衰落的路径。在荷兰霸权兴起的过程中,荷兰、西班牙两国公债融资体制的绩效差异对双方战争、两国资本主义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荷兰的公债体制,可以有效地为争霸战争融资,刺激经济与金融市场发展;西班牙则深陷于公债资金成本高昂—金银资本外漏—公债破产—战争失利的恶性循环。同时,西班牙的经济与金融市场在公债偿还与破产导致的金银资本外漏和税负不断加重的大环境下,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大国。荷西公债绩效差异的根源,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荷兰国家信用的卓越,离不开荷兰的财富、联省自治政体、以间接税为主的财政体系和阿姆斯特丹银行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为荷兰公债的偿还与流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西班牙落后的经济发展、国王专制的政体、低效的税收体系以及被抑制的金融市场则对应着低劣的国家信用,使得其公债发行、偿还与流通格外困难。自17世纪晚期开始,荷兰因军事压力、税收改革受阻以及财政收入增长停滞等问题,导致偿债开支在财政开支中的比重过大,国家信用开始低落。伴随着荷兰公债体制筹集资金的能力下降,荷兰霸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英国霸权崛起的最重要阶段,应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至1763年英国历经七年战争战胜法国这一历史时期。18世纪后半期开启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英国工业实力的快速增长,只是巩固了其已经建立的霸权地位。与其主要竞争对手法国相较,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英法霸权竞争的关键时段,英国实力没有绝对优势。英国之所以能够战胜法国并持续崛起,依靠的是特权垄断公司创造的财富、高效的国家化财政体系、制度化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海洋国家的战略安全性等因素所共同支撑形成的卓越国家信用。它确保英国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持续、稳定地为英国与法国近百年的争霸战争筹集源源不断的资金。同时,国债的大规模顺利发行和高水平的国家信用,还对英国经济与金融体系发挥了重要的正向效应,推动了金融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与英国不同的是,由于法国专制王权势力强大、财政改革迟滞以及中央银行缺位,其国家信用处于较低水平,法国依靠债务融资获取的资金成本过高,进而使得法国无法在长期战争中筹集到足够的所需资金。结果不仅导致争霸战争失败,而且因此出现的短时沉重的偿债负担以及为减债实施的人为通货膨胀性质的公开市场操作,严重滞后了法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至于英国霸权走向衰落的原因,同样可以从国家信用的视角找到根源。一战期间,为作战和支持俄国等盟国,英国积累了大量的外债(主要债权人是美国)和英镑超发贬值,国家信用透支严重,导致英国经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运行开始受到制约。一战后,为勉强维持英国霸权秩序下的重要公共产品——金本位制,英国采取了财政赤字+货币投放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引发大量经常账户赤字+黄金外流。因此,二战前,英国的国家信用在经济衰退与债务膨胀的打击下已经逐渐弱于美国,资本流出严重,并大量转移至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作为一个人为设计出来的国家,国父之一的汉密尔顿很早就认识到国债融资与国家信用对国家兴起的关键性作用。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于大陆会议在独立战争期间为筹集战争经费向国内和荷兰、法国等外国发行的债券。国家信用的初步确立则主要得益于时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对于国债及国家信用作用的认知与重视,他鼓励制造业发展、整理合并国债、设立美国第一银行等创举,初步奠定了美国国家信用的优良传统。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半期,是美国霸权崛起的关键阶段,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金融实力背后,均体现了国债与国家信用的重要提升效应: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为金融体系的形成与扩张奠定基础和提供刺激;为美国参与历次战争筹集军费。在现阶段,通过向世界发行美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融资的美元霸权是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的本质是国家信用的资本化,国家信用是美元霸权有效运转的根本支撑。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本质上是美国的国家信用危机。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及时向世界开放了国债市场,并通过包括提升美元资产价值及其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积累资本项目黑字等加强金融市场优势的举措,有效弥补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常项目赤字、黄金外流对国家信用的削弱,美国的国家信用再度强化。目前相对于其他大国,美国的国家信用依然强大,因而美元霸权与美国霸权难言衰落。但是,美国国内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分裂、政治极化等问题,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后和此次疫情冲击下美联储实施的无底线QE政策,反映以美联储独立性为重要象征的美国国家财政纪律显着弱化,其国家信用衰败的内部隐患正在日益积累。美国的幸运之处在于,外部世界尚未出现一个国家信用强大到可以替代美国国家信用的国家,其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以及灵活性等方面,就是当今世界尚无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可以同美国金融市场比肩,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信用担保与信用流转服务。因此,美国国家信用与霸权的衰落,在替代者缺位的背景下很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历史对比、检验,本文得出了三点主要结论:第一,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以及为其提供担保的国家信用的优劣,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霸权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具体机制是,相较于霸权竞争失败的国家,成功崛起的霸权国家如荷兰、英国、美国由于率先确立了卓越的国家信用,拥有了直接为争霸战争筹集充裕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和间接为经济发展激活金融市场的信用担保能力。相应地,霸权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霸权成本(军事开支或维持霸权体系的公共产品开支)导致霸权国过度的债务膨胀、挤压正常的财政开支空间,造成军事开支下降、经济发展受阻等连锁反应,最终其国家信用逐渐弱于后来崛起国家的国家信用,不再具备源源不断地为霸权成本筹集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的同时,丧失了在国际信用体系中的中心地位。这一过程具体表现为霸权国本来拥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债作为各国债券利率基准以及本币作为国际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等地位和特权的丧失。第二,基于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与霸权兴衰的关系,可以认为出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大历史周期后,相继出现了三个信用—霸权周期:荷兰周期、英国周期与尚未终结的美国周期。霸权国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达到顶峰与衰落,新崛起国家信用周期的强化与上升阶段,对应着传统霸权国家信用周期的衰败阶段,两个国家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发生交替。第三,现阶段世界仍处于美国所主导的信用—霸权周期内,尽管美国霸权出现了诸多衰落的迹象,但是其国家信用尚未出现系统性的衰落;更重要的是,迄今没有出现一个国家具备优于美国的国家信用,可以替代美国在世界经济尤其是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美国仍然可以继续利用美元体系为其霸权成本融资,但是美国金融体系风险的不断累积和全球化共识的破裂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市场对于美元资产(美国对世界的债务)的需求严重下降,成为美国信用周期与霸权体系出现严重危机的发端。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未来发展与国家建设的启示在于:在美国信用—霸权周期不确定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中,中国日益成为美国分散霸权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风险?依据国家信用逻辑下的历史经验,在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经济实力外,从完善与统一国债制度、深化与开放金融市场、维持与强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等方面入手,有意识地强化国家信用,对于中国规避未来美国信用—霸权周期可能出现的更大风险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这将有助于中国的可持续性崛起。
郝飞飞[2](2020)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文中认为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媒介,是中央银行为达成货币政策目标而实施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是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关键。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货币政策框架和政策工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再贴现、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信贷控制、窗口指导等常规政策工具无法满足危机应对和经济复苏,流动性支持工具、紧急注资国有化、量化宽松政策、零利率、负利率、前瞻性指引、逆转操作以及货币互换等创新型政策工具层出不穷,在流动性补充、危机应对和经济复苏中发挥了差异化的有效性。据此货币政策工具大致分为常规政策工具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主要包括此前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后者则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工具创新,旨在应对“零利率”约束下限的货币传导问题并推动金融中介的信贷释放。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欧元区都进行了重大的政策创新和工具匹配,流动性支持、零利率、量化宽松及结构性资产购买计划等都是两个货币当局的共同工具选择,在流动性危机应对和最后贷款人功能履行方面,美联储和欧央行都较好地发挥了创新政策工具的作用。但在经济复苏方面,美联储和欧央行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则呈现明显的分化。中国同样实施了重大的货币政策框架改革与创新,正逐步走向一个“多目标、多工具”的政策体系,货币发行从外汇占款主导到便利工具主导,多样化的便利工具在中国货币政策体系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需要重点考察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等环节的政策传导有效性。在以变量工具为代表的新型结构性政策工具有效性的考察中,便利工具的规模和利率在货币市场传导中发挥了差异化的功能。整体而言,便利工具更多是价格型政策工具,这对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导的货币政策体系转向带来实质性的支撑,即便利工具在货币市场的传导,特别是价格传导上基本是有效的,当然不同便利工具的量和价传导效应存在差异化。但是,在信贷市场传导中,在考虑表外信用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后,SHIBOR市场利率变化在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在考虑2016年后的金融监管强化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后,市场利率在信贷市场或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开始有所显现,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表现较为凸显,但房地产投资对市场利率变化、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等都不甚敏感。在便利工具成为货币发行主导力量后,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绩效有所弱化,数量型政策框架向价格型政策框架转型或是一个重大趋势,但是,存在中间目标工具空缺、传导机制不顺畅以及中央银行职能多样化等制约,未来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以及创新型政策工具匹配仍然任重道远。在走向“多目标、多工具”的政策框架过程中,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体系或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可有效缓释多目标工具匹配性和部分工具有效性的矛盾性。
刘任[3](2019)在《美国对巴西政策研究(1946-1964)》文中认为冷战初期,美苏对峙,拉美地区自然也成为美苏双方争夺霸权的重要阵地之一,美国希望加强对拉美地区的重视与并之建立联盟来遏制共产主义思想。而苏联则希望加快在拉美地区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步伐,将其引导至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巴西作为拉丁美洲的第一大国虽然在传统上一直处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内,但在当时殖民主义破产、美苏争霸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荼的世界格局影响下,美巴之间的矛盾不断涌现,为了维系双方的关系,美国不得不开始调整对巴西的政策。全文分为引言、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对本课题的缘起、研究意义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阐述。正文由四章组成,以冷战为切入点系统地叙述和研究了美国自冷战开始以来对巴西的外交政策。第一章主要的内容是: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和巴西的关系相对较为缓和,睦邻友好的两国关系奠定了冷战时期美国对巴西外交政策的整体基调。但从50年代末开始,美国和巴西的联盟一直在新的动荡环境中寻求符合双方的利益交汇点。在美国向巴西开展经济和军事支援的同时,巴西也在不断谋求自身的发展,包括建立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等手段来摆脱美国的影响。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在艾森豪威尔总统第一任期时,随着苏联对拉美地区开始渗透,美国政府重新审视了美巴关系,开始频繁地干涉巴西以及整个拉美地区的政治事务,不惜粗暴干涉拉丁美洲各国内政,以此通过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来稳固其在冷战中的优势地位,同时防止苏联向拉美地区渗透共产主义思想。美国虽然调整了对巴西的外交政策,但美巴两国之间的关系仍然不断恶化,最终美巴联盟也随之瓦解。第三章主要解析了面对不断恶化的美巴关系和全球高涨的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艾森豪威尔在其第二任期中,反思了先前较为强硬的对巴政策,开始以较为缓和的方式来处理美国与拉丁美洲各国之间的关系。而瓦加斯后新政府的上台,这些变化也为美国改善美巴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艾森豪威尔试图通过经济援助改善美巴关系。但巴西国内较为混乱的政治经济局势,使美国的经济援助收效甚微,加之美国政府所拟定的政策,其本质仍旧是维护美国的利益,因此巴西国内的反美主义依旧活跃,美巴之间的外交僵局并未得到太大改善。第四章主要阐述的内容是:肯尼迪时期美国对巴西的外交政策经历了较大波动。在古巴革命的影响下,巴西也掀起了一系列政治风波,采取了较为激进的国内外政策,巴西一度成为亚非拉地区国家中的一员,远离美国。在这种政治环境下,肯尼迪政府把“反对共产主义”的作为政治目标主要的出发点。在古巴导弹危机后,美国更加忌惮巴西成为下一个古巴,因而中情局积极介入巴西军事政变,以防止巴西进一步“赤化”。这一时期美国和巴西的关系极端紧张,互相充满了不信任和猜忌,巴西在“左派”政府的领导下谋求独立外交,但却遭到失败,这一失败预示着美国对巴西的影响将会长期存在。结语部分:冷战格局中,美国出于整体战略布局的考量,试图将巴西作为遏制共产主义的同盟者和原材料供应地。在面对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美国政府多次调整对巴西政策。但在巴西谋求推行独立外交政策时,美国政府表现极为抵制的态度,从而也不难看出美国在与巴西关系的处理中始终以自身利益出发,并希望利用经济援助把巴西拉拢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阵营以此达到控制巴西的目的。本研究力图呈现美国和巴西博弈的过程,在巴西长期追求拉美大国地位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过程中,美国和巴西的关系呈现出动态的博弈状态,甚至在60年初一度达到了紧张的对立状态。本文研究中重点结合冷战初期的国际背景,阐述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对待巴西的外交政策,在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以相关历史时期的解密档案为基础,分析美国对巴西的政策变化和实施过程,注重这一时期美国和巴西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互动,以推进和深化学界对相关研究的认知。
王珏帅[4](2019)在《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诱发的金融风暴、全球经济衰退以及“救市”实践显示:尽管核心发达经济体、小型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都有各不相同的实际经济周期,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与金融表现出被称之为“全球金融周期”的高度相关性。而驱动全球金融周期根源即是流动性外溢(Monetary Spillover)。在过去10年里,由发达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和溢出效应所驱动的全球经济高度相关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那么,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是整体性的,还是局部性的?这些重大问题目前尚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地区的经济形势、政策立场及政治走向高度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流动性外溢风险是中国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亟待解答一个的重大问题。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为题,尝试从宏观经济、产业活动以及金融市场三个方面,就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影响效果,以及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影响的文献资料:而后考察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次金融危机发展历程(互联网泡沫危机、美国次级贷款泡沫危机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危机前后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的历史;接着构建了一个包含美国、欧元区、日本、中国四大经济体的GPM-4模型,分析了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3种流动性管理手段对我国9个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随后利用FAVAR模型,研究了 G7经济体的流动性对我国工业、农业、房地产业、消费品零售业、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六种主要产业活动的溢出影响,以及各行业中流动性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最后,基于由15个主要经济体构成的GVAR模型,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反事实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流动性变化是塑造全球经济金融走向的重要因素。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不仅存在协同性,而且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方向多次转向、手段丰富,且流动性管理规模庞大。第二,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不同类型的流动性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存在差异,其中:货币冲击的瞬时效果最强,信贷条件和基准利率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长期贡献度更大;G3经济体中美国的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欧元区次之,日本的影响最小;流动性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20个季度之后影响基本被完全吸收。第三,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主要产业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短期内以扩张效应为主,但部分行业表现出一定的滞后和反复;瞬时冲击对我国主要产业活动的影响大约在6个月左右达到稳定状态,长期来看流动性冲击对我国各产业活动变量预测方差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不起主导作用;流动性冲击对大类产业部门影响的传导机制总体上遵循从初始生产资料价格和生产活动向最终产品价格和生产活动传递的过程,但对细分产业活动影响的传导机制具有较大差异。第四,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果。不同经济体、不同的流动性管理方式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瞬时冲击和长期贡献有较大差异,其中,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金融波动的贡献度更高,中国长期债券利率对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冲击更敏感。本文的主要边际贡献和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研究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分别从宏观经济、产业活动、金融市场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弥补了现有国内外研究的不足。第二,本文尝试拓展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发的GPM分析框架,构建了中美欧日四大经济体构成的GPM-4模型,并首次将其用于分析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第二,本文基于FAVAR模型探讨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主要产业活动的溢出效应,首次从产业层面研究了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进一步丰富了流动性溢出领域的研究内容。第四,本文对全球15个国家构建了 GVAR模型,系统讨论了美国、欧元区经济体、亚洲经济体、其他经济体的常规与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债、汇三个市场的溢出效应,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样本覆盖等方面完善和补充了现有的文献资料。
王晶玉[5](2019)在《约翰逊政府时期贫困儿童救助研究》文中指出约翰逊政府时期对于贫困儿童的救助政策是约翰逊“伟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经济的繁荣并没有使得贫困现象在美国彻底消失,“另一个美国”中的穷人没有机会分享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贫困问题在六十年代成为国家性问题。在五十年代后期,随着就业问题日趋严重、种族问题激化、家庭模式变动,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让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儿童成为社会发展的牺牲品。与此同时,联邦政府在贫困儿童救助问题上的缺失与不足也充分暴露出来。六十年代伟大社会的构建为贫困儿童的救助提供了机遇与可能,相对缓和的美苏冷战国际局势也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约翰逊总统面对严重的贫困状况宣布“向贫困宣战”,他自身的成长经历、知识文化界的理论影响以及相对充盈的联邦财政,也使其相较于此前的历任总统,更有意识和能力去关注贫困儿童群体。约翰逊政府时期针对贫困儿童普遍面临的教育缺失和营养健康问题,主要从四个大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社会救助,包括教育政策与立法支持、食品券与营养计划、医疗援助和抚养未成年儿童的家庭援助项目。这一时期针对贫困儿童的救助,不仅在于使儿童摆脱物质匮乏,更重要的是实现权利机会的平等,切断贫困的代际遗传。约翰逊政府时期是联邦政府扩大支持行动以改善儿童健康、教育和权利以及改善低收入家庭和儿童贫困状态的分水岭。他采取的诸多措施借鉴继承了自罗斯福以来各届政府的有益经验,完成并扩展了肯尼迪的未完之事,也为此后政府的儿童救助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以历史学的视角对于儿童群体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贫困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把贫困儿童放在二十世纪美国历史上反贫困运动的高潮期进行考察。通过分析六十年代儿童贫困的原因和现状,重点研究约翰逊政府采取的相关救助举措及其产生的影响。从儿童与社会的相互构建中,重新看待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社会”改革与改革下的儿童群体,以期为我国的贫困儿童救助政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孟德峰[6](2019)在《经济周期、行业轮动与A股市场投资策略》文中提出股市中的行业轮动现象很早就引起了学术界和投资界的注意。特别是量化投资兴起后,行业轮动更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直觉上,行业轮动背后的驱动力最大的可能是实体行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而实体行业利润的变化往往与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有关。因此,研究者将宏观的经济周期与股票中的行业轮动现象联系起来,通过辨别各行业股票在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表现,寻找行业轮动现象背后的获利机会。本文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宏观、行业、股市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检验上述直觉结论是否成立,并根据所得到的结论制定可行的投资策略,并进行回测以验证本文结论的正确性。在结构上,本文主要分成三个大部分。第一至第三章构成了第一部分,系统研究了经济周期、实体行业与行业轮动三者的关系。这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领域。第四章构成了第二部分,在整合第一部分重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以动量和反转效应概念为节点,将经济周期与行业指数波动现象连接起来,并据此分析了行业轮动的真实原因。该部分内容通过对宏观经济领域研究结论的梳理,将研究进程过渡到证券市场领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论文的第三部分由第五、六章构成。这部分内容围绕着构建行业轮动投资策略展开,目的在于通过对行业轮动投资策略的设计、执行、评测,探索行业轮动策略获利的可能性及效果。研究经济周期的文献较多,虽角度和方法各异,但在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上,主流学者的观点却比较一致。当前经济周期阶段的主流划分主要有二分法和四分法。相较于四分法,二分法虽然略显粗糙,但扩张(紧缩)与紧缩(扩张)阶段之间的波峰(波谷)的识别方法简单且精度较高。本文首先使用二分法识别经济周期转点(即波峰或波谷),并在此基础上,借鉴美林投资时钟思路,按四分法划分经济周期。美林投资时钟在经济周期划分时,只考虑通胀和产出缺口两个因素,会引起内生性矛盾。为了克服该问题,在考虑通胀和产出缺口基础上,同时考虑二分法的结果和产出缺口符号,并引入宏观经济冲击概念对经济周期四分法的各阶段进行划分。在经济周期划分基础之上,第二章使用一致性指数衡量了GDP与各实体行业以及各实体行业之间的同步性。参与计算的行业总计75个,故共计可以得到C276(28)2850个一致性指数(含GDP)。依据一致性指数显着与否的判断,构建了宏观经济与各行业、各行业间的同步网络。从网络结果中可以看到,在经济系统内,实体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同步关系具有非一致性、极化性和层次性,且不存在与GDP没有间接同步关系的行业,该结果表明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子系统——行业与经济整体之间的联系是必然和多层次的。同样在经济周期划分的基础上,第三章对二级行业的行业因素与行业轮动、经济周期与行业轮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考察了行业总周转率与行业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其次,构建了包含行业总周转率、行业指数、大盘指数、利率四个变量的SVAR模型,以克服大盘趋势、利率对当期行业指数的巨大影响。再次,对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中各行业指数收益率的表现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75个行业中,只有21个行业的行业总周转率与行业指数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只有少数行业周转率对行业指数的短期波动影响较大。依据不同行业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表现,可以将行业分为周期性行业和非周期性行业。作为过渡章节,第四章在梳理前文结果基础上,将研究视角由经济系统转向金融市场领域。当股票市场为弱式有效时,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的历史信息。虽然现有文献在我国股市是否达到弱式有效性莫衷一是,但诸多文献证实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在不断提高。这就解释了为何只有较少行业的行业因素波动短期内对该行业的行业指数造成了较大冲击。这一结果意味着实体行业与经济周期在历史中显示的稳定关系在证券市场被投资者竞争性套利行为消融,若想从行业轮动现象中获利,实体行业的经营状况变化所能提供的信息有限,只能另辟蹊径。通过对A股市场中行业动量现象的分析和前文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行业轮动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经济周期阶段的行业动量或反转效应。因此,抓住行业轮动的获利机会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及时准确的识别投资起始点时刻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二、基于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下的行业动量和反转效应的特征,制定合适的动量投资策略。基于以上思考,第五章对经济周期转点的实时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经济周期转点的实时识别本质上是一种预测行为,故在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法上,与第一章皆有不同。经济总量指标的变化是诸多宏观经济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最终反映。使用单一总量指标进行转点的实时识别显然会由于丢失太多信息而丧失准确性。因此,将经济周期转点的实时识别过程划分为历史数据的转点识别和转点的实时识别两个部分。在历史数据识别部分,与第一章一致,依然使用BB模型对单一经济总量指标进行二分法的转点识别。在实时识别部分,引入其他重要宏观经济变量,使用历史数据的转点识别结果对LVQ算法进行训练,并使用训练后的算法进行实时识别。经过反复测试对比表明,该实时识别方案在识别精度、识别及时性和识别稳健性方面都优于传统识别方法。第六章设计了一个基于前文研究结论的行业轮动投资策略,并进行了回测。该策略基于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结果,依据经济周期各阶段的行业动量和反转效应特征筛选行业和股票构建基础投资组合。考虑投资风险,使用Black-Litterman模型对基础投资组合进行优化。Black-litterman模型中的投资者观点矩阵通过GJR-GARCH-M模型确定。信心向量则依据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中的分类考察指标设定。在回测过程中,严格界定投资时点已知和未知的数据环境。依据每个月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变量,不断更新经济周期转点识别的实时结果。据此测试该经济周期阶段的行业动量和反转效应特征,进而根据此特征调整投资组合的股票,最后依据BL模型确定最后组合权重。测试的结果表明,在大部分月份里该策略收益皆好于当月大盘指数的收益。本文的研究表明,经济周期对股票市场中的行业轮动现象是存在影响的,但影响的主要中间变量并非是行业因素。虽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会引发实体行业的同步或非同步波动,但实体行业的波动对股票市场中行业指数的冲击有限。行业轮动更多的是一种行业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表现。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中的行业指数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行业动量和反转效应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特征变化表现的。本文研究过程中,在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宏观经济与行业之间的领滞关系以及经济周期转点的实时识别等方面做了一些创新性尝试。但受限与对行业轮动现象概念的理解局限,本文未能对该定义做出更为具体和可量化的改进,而只能沿用的传统定义。这使得本文在行业轮动现象、经济周期和实体行业之间关系的研究只能局限对总体数据的观察,而无法深入到具体“某一个”行业轮动现象的微观层面。该问题既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本文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董在东[7](2016)在《次贷危机后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最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是仅次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大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重创影响至今。这一危机不仅带来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转型,也引发了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学界的反思。自危机爆发至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哲学界的各流派纷纷对危机的成因、后果进行探讨研究。本文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构架,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后西方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对危机的深层解读与评析,包括危机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政策的经济伦理取向及其论争,并通过系统回顾经典马克思主义、近代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关于危机伦理观、公平效率伦理观以及资本主义前途命运观等经济伦理观念,对比和评析了危机后西方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关于引发危机的外因——自由放任抑或国家干预、内因——效率优先抑或公平优先的伦理思想,继而揭示出西方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对危机后果——资本主义前途命运的评析与判断。西方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针对危机救市政策、对危机成因的解读以及对危机后果的论争中,其经济伦理思想产生新的发展,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分别在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失灵,两大主流经济学派在其主阵地陷入进退失据的尴尬境地;同时两大学派有部分观点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第二、西方经济学说的新发展由强调市场效率优先转向重视社会分配不平等及机会不均等的经济伦理问题。第三、资本主义体制结构性危机显现,其前途和命运遭到怀疑,但是各派经济学说的经济伦理思想本质仍然以对资本主义的维护和改良为目的。在此次危机中,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以及赤字福利的国家模式均已失灵。诚如斯蒂格利茨所说,“我们已经在另一条路上走得太远,在这条路上,我们构建的社会,物质主义战胜了道德承诺,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取得的快速增长并不是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的”。面对危机后亟待重建的国家经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束手无策,支持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伦理观念受到冲击和质疑。可以说,此次危机既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是一场资本主义经济伦理的危机。在这场危机中产生的新的经济伦理思想和观点既代表了西方经济伦理的最新发展,又为我国社会避免和化解经济危机提供了宝贵的启迪和借鉴。
何正全[8](2016)在《美元霸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美元对国际货币霸权地位的争夺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美元与英镑为了世界储备货币展开激烈之争。二战结束后,1944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元霸权发挥了积极作用。1971年美国取消了金本位制度,放开了美元发行的限制,美元的唯一支柱就是国家信用,美元霸权的负面效应开始逐渐体现。1973-1982年发达国家经历长达10年的滞涨,而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形势恶化,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失去的10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现行以美元霸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开始酝酿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本文首先界定了美元霸权,并对货币霸权、美元霸权、金融霸权等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形成和运作机制,尤其是美元霸权的实施途径和循环机制;再其次分析并计算了美元霸权的收益,同时分析了美国为取得和维持美元霸权的代价,并以此判断美元霸权地位发生动摇;紧接着重点研究美元霸权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政策建议。在重点研究美元霸权的影响方面。一是研究了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有利的影响是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利的影响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不断发生。二是研究了美元霸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美元霸权导致中国陷入美元陷阱与高储蓄两难问题,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美国量化宽松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关系,构建VAR模型研究美元霸权逼人民币升值后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分析在美元霸权背景下中国很可能陷入“斯蒂格利茨三步骤”。研究表明:美国极力维护美元霸权的地位为美国不断地攫取利益;美元霸权的消极影响在金融危机后表现明显,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利己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元不断发生周期性变化,美元作为世界唯一主导性货币,美元持续贬值或急剧升值对世界各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危害极大;美元霸权的地位在短期内不可能动摇,甚至未来很长时间国际货币体系还是表现为美元霸权特征。基于研究结论所得的重要启示,提出了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政策建议: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协调;提升国际金融话语权。
罗小军[9](2014)在《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文中认为21世纪是中美关系的世纪,把握21世纪的国际秩序,必须首先研究中美关系。洞察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根本在于把握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而从国际政治研究的角度而言,把握中美经济关系的趋势,关键是研究中美经济外交。中美经济外交最核心的线索是崛起的国家与守成国家的互动发展关系。基于垂直分工的经济互补、基于相互依存不对称向对称的发展、崛起国家与守成国家的互动,这三大因素构成了中美经济外交的结构特征和环境。美方在国际分工中总体处于上游、在相互依存中拥有优势,常常是中美经济外交互动中的施动方,中方常常处于应对方,但从体系而言,美方总体处于守成一方,中方处于崛起方,中方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日益具有主动性和话语权。随着相互依存的发展,中美经济外交中结构性因素潜移默化发生变化,但美方仍然居于优势地位,除了贸易领域,投资领域、金融领域的不对称性依然显着,但变化已经开始向投资和金融领域延伸。双边宏观协调已经建立机制化渠道,全球治理也在双边机制范围内率先发酵,并对多边对话发挥着着引领作用。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而言,依据双边经济沟通机制的建设情况和参与体系层面制度的建设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1978-1988),中美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这一基础设施,缔结中美贸易协议,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1989-2000),历经政治动荡,确立PNTR关系,签订入世协议,中美经济外交政治脱敏,启动了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阶段;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2001-2007),2001年中国入世,中美双边有了共同的底层的经济沟通机制,2006年中美设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构成中美经济外交顶层设计,从而中美经济外交形成了多层次立体沟通机制,机制化特征显着;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2008-2012),在金融危机面前,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发动机,休戚相关,参与宏观协调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国于2011年承认了美国领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作用,与美国2006年认为中国已经纳入到体系内发展遥相呼应,一种相互包容的经济外交形成,一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开始。这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新鲜在三处:不同于一战前历史上,崛起国家和守成国家互动的方式,他们最后都走向了战争;不同于一战后美苏的经济竞争和外交,他们最后闹了个你死我活;不同于二战后美国与德国日本的经济外交,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外交是在美国主导的体系内进行。中美经济外交走出了一条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体,从体系外到体系内再共同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建设的的经济外交互动路径,一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形成,这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为全面的新型大国关系铺就了道路。35年的中美经济外交验证了,美国对华保持接触外交和中国对美持续开放这一互动模式的理性。35年来,美国的遏制和制裁都最后损人不利己,35年来中国的开放与进步收获了持续的红利。尽管前路仍有坎坷,但这种理性和战略必须坚持,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姿态。如果没有意外,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守成,是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才占美国经济总量的51%,如果中美保持过去35年的经济增长绩效,中国最快10多年,最慢需要近百年,才能在经济总量上赶上美国。相互依存的对称性发展,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权力转移是渐进的,尽管中国迅速崛起,美国仍然拥有相对优势。美国需要中国分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也愿意分享更多国际话语权。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秩序的建设,需要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如想实现大国梦、强国梦,除了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必须能够给国际社会提供普世价值、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和服务,随着力量的发展,必须更有担当。在一个竞争性的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责任是会趋于对应的。这是崛起的中国必须正面的,理性看待的。从美国角度而言,保持开放和包容,是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能够继续焕发新生命的关键。
谭杨[10](2014)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的阿根廷国家变革(1982-2002) ——从马岛战争到21世纪初经济危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根廷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富裕程度,让很多欧洲国家都瞠目结舌,而之后民众主义的兴起则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经济体制同时兼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特点,政治体制在民选政府和军事专制之间周期性摇摆。对外政策上也总是在亲美和亲苏之间徘徊,经常以一种“南美大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90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则可以被称为拉美国家中最极端的案例。从1982年到2002年间,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剧烈的变革。1976年—1983年阿根廷处于“国家改组进程委员会”(Proceso)统治之下。这届军政府设计了“国家改组计划”,希望对国家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军政府时期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美国政府出于“冷战”的需要,极力阻止共产主义的势力进入拉美地区,所以全力支持“国家改组计划”军政府对左派势力的镇压。军政府任命的经济部长马丁内斯有着深厚的国际背景,与美国金融界和政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军政府的经济理念和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的影响。卡特政府上台后,利用“人权”外交政策对阿根廷军政府进行了打压。后来随着美国方面“沃尔克汇率冲击”的到来,阿根廷陷入了外债危机,经济停滞。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军政府发动马岛战争,导致其自身迅速垮台,国家进入民主化时代。阿方辛领导的激进党从军方手中接受政权以后,民主化开始逐步推进。这个过程是复杂而曲折的,这中间涉及到对军方高层的处理,军人当中仍然有部分人想恢复军事专制体制或者是保持军人对国家的“监护权”。在对外关系方面,阿方辛政府努力修复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交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由于“奥斯特拉尔计划”与“春季计划”两项经济计划先后失败,阿方辛政府被迫提前下台。阿方辛政府执政时期主要的贡献就是巩固了民主化的成果,这主要得益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即政治民主化在拉美已经盛行。当时冷战接近尾声,美国没有再支持拉美国家的军政府的必要了,所以这也使得民主化进行得相对比较顺利。90年代的政治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庇隆党领袖梅内姆上台之后所推行的政策与庇隆主义背道而驰。新政府接受了IMF和美国推销的“华盛顿共识”,实行近乎极端的新自由主义改革,这使得整个阿根廷社会都发生了变化。在对外关系上,梅内姆采取了全追随美国的战略,同时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关系,积极推动南方共同市场的建立。新政府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交流,举行了很多次谈判,并得到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获得了很多笔贷款,这对稳定阿根廷的经济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IMF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依赖,也降低了阿根廷经济改革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与国际金融机构不断地签署新贷款协议,债务不停地增长,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的信心,这也成为以后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90年代后期,庇隆党走向分裂,党内的政治斗争日趋激烈。这导致庇隆党力量的分散,激进党则与其他党派结成同盟,一举赢得了选举。德拉鲁阿仍然坚持维护货币局制度,坚持按照IMF的新自由主义的路线施政。IMF对阿根廷在执行削减财政赤字、紧缩开支、降低债务方面的表现非常不满意,决定不再向其提供支持。IMF的决定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信心,外资大规模撤走,本国资本也大量外逃,经济危机爆发了。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德拉鲁阿被迫下台,正义党的杜阿尔德成为总统,他果断地废除了货币局制度并抛弃了新自由主义经济路线。杜阿尔德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并没有挽救国家,并且其国家管制型的经济政策还受到IMF的严厉批评。基什内尔接任总统以后,否定了新自由主义的部分经济理念,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了对资本市场的监管,通过财政扩张和公共工程项目来刺激经济的复苏。在对外政治政策采取“离美”的策略,与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加强与本地区的合作;在对外经济政策上,采取“离IMF”的策略,不再听从其经济政策建议和贷款援助。这一切努力,都降低了外部因素对阿根廷内部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自此以后,在没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在1982-2002期间,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环境、外部因素的变化直接诱发了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最后的经济大危机,也与这种过度接受外来影响有关。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受外部因素影响,政治民主化并没有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反而出现了一种政治民主化与经济自由化的不兼容的状况。在这20年中,国际关系、外部因素对阿根廷国内的政治经济体系变动的影响不容忽视。像阿根廷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外部因素对国内的影响,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经济学家说美国经济衰退3月前结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学家说美国经济衰退3月前结束(论文提纲范文)
(1)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经典霸权理论回顾 |
1.2.2 债务与国家兴衰的关系 |
1.2.3 信用理论的演化发展 |
1.2.4 民族国家与财政国家的概念构建 |
1.2.5 文献述评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理论基础及历史背景 |
2.1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 |
2.1.1 国家信用的传统定义及其局限 |
2.1.2 国家信用系统的三角结构:实力、制度以及金融市场 |
2.1.3 优良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霸权兴起的促进作用 |
2.2 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下的信用内涵 |
2.2.1 西方经济学的信用内涵 |
2.2.2 马克思对信用的界定及其形式的划分 |
2.2.3 社会学的信用内涵 |
2.3 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诞生 |
2.3.1 欧洲近代国家公共财政的矛盾与惯性 |
2.3.2 国家举债推动下的欧洲金融市场发展 |
2.3.3 财政与债务问题牵引下的国家转型 |
第3章 荷兰公债成败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
3.1 荷兰霸权兴衰的轨迹、理论以及公债信用的意义 |
3.1.1 荷兰霸权兴衰的历史轨迹 |
3.1.2 荷兰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
3.1.3 国家信用担保的公债体制对荷兰霸权兴衰的意义 |
3.2 荷西争霸期间两国公债体制的绩效比较及其影响 |
3.2.1 荷西公债体制的绩效差异:利率、期限以及额度 |
3.2.2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争霸战争结果的影响机制 |
3.2.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本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 |
3.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的根源: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 |
3.3.1 荷兰优良国家信用的来源:财富、自治政体、税收改革、公债市场化与稳定的金融市场 |
3.3.2 西班牙国家信用低劣的根源:经济落后、王室专权、税制混乱 |
3.3.3 荷兰霸权衰落的公债及国家信用逻辑:军事压力与财政改革迟缓 |
第4章 英国国债、金融革命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
4.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理论与国债信用的意义 |
4.1.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逻辑 |
4.1.2 英国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
4.1.3 以国债及国家信用视角研究英国霸权兴衰的意义 |
4.2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及其绩效差异对两国霸权竞争的影响 |
4.2.1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起源与差异 |
4.2.2 英法百年争霸战争过程中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绩效差异 |
4.2.3 英法国家债务的市场化操作对金融市场乃至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
4.3 英法国家信用优劣差异的根源 |
4.3.1 英国卓越国家信用的来源:特权垄断公司、国家安全、财政集中度、国债市场制度化与独立中央银行的监督 |
4.3.2 法国国家信用不良的根源:财政改革受限、中央银行缺位及王权绝对专制 |
4.3.3 英国国家信用先于且导致霸权衰落的逻辑:经济衰退、一战、金本位制与资本流出 |
第5章 美国国债、国家信用的起源和完善及其对霸权崛起的影响 |
5.1 美国霸权的快速崛起、国债的起源与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 |
5.1.1 美国霸权崛起的历程 |
5.1.2 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贷款处票据与外债 |
5.1.3 美国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汉密尔顿的国债信用思想 |
5.2 美国国家信用初步完善所依托的六大支柱 |
5.2.1 实力因素:制造业驱动经济增长 |
5.2.2 制度因素:集中度更高的联邦制、以间接税为主的联邦税收体系 |
5.2.3 金融市场因素:统一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货币体系 |
5.3 美国霸权崛起期国债与国家信用对实力的提升效应 |
5.3.1 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 |
5.3.2 为华尔街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
5.3.3 为美国参与的重大战争筹集军费 |
第6章 透视美国霸权现状及其未来的国家信用逻辑 |
6.1 美元危机的本质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
6.1.1 关于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讨论 |
6.1.2 美国货币权力的演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
6.1.3 美元危机出现与美元霸权确立的国家信用逻辑 |
6.2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隐患以及替代者缺失 |
6.2.1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与优势 |
6.2.2 美国国家信用衰落的内部隐患:国债主动违约风险、无底线量化宽松、财政纪律松弛 |
6.2.3 欧元作为美元潜在替代者的国家信用缺陷 |
6.3 美日英德法的国家信用测度 |
6.3.1 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 |
6.3.2 熵值法赋权 |
6.3.3 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1500 年以来的信用—霸权周期演进 |
7.1.1 荷兰的信用—霸权周期 |
7.1.2 英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
7.1.3 美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
7.2 美国信用—霸权周期的未来 |
7.2.1 美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风险累积 |
7.2.2 全球化的分裂 |
7.3 疫情后的中国选择 |
7.3.1 中国的国债市场化道路、差距与对策 |
7.3.2 央行独立性与财政纪律 |
7.3.3 金融市场深化与开放 |
7.3.4 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夯实国家信用之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论文框架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货币政策框架与政策工具:基于文献的梳理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相关理论 |
一、货币政策框架及其内涵 |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间目标的关联 |
四、政策规则与操作框架匹配 |
五、货币政策框架及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货币理论(MMT)及其工具体系 |
一、MMT内涵及发展 |
二、MMT的政策框架及运行机制 |
三、MMT及其工具的局限性 |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文献综述 |
一、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
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第三章 货币政策工具:类别、功能与局限 |
第一节 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功能与局限 |
一、存款准备金 |
二、再贴现工具 |
三、公开市场业务 |
第二节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与局限性 |
一、非常规货币政策概述 |
二、量化宽松 |
三、前瞻性指引 |
四、负利率 |
五、扭曲操作 |
六、货币互换 |
第三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一、内涵与运作机制 |
二、主要特点和不足 |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关系 |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
一、货币政策工具创设与有效性提升 |
二、多样化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及有效性的提升 |
三、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的再认识 |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多元化货币政策工具应用 |
第一节 危机爆发与常规政策应对 |
一、次贷问题演变为次贷危机 |
二、危机早期的常规货币工具运用 |
第二节 系统性危机与流动性支持工具创新 |
一、次贷危机升级为系统性危机 |
二、流动性支持工具的创新与运用 |
三、小结:流动性创新工具的有效性 |
第三节 危机应对、国有化与量化宽松 |
一、系统重要性机构救助:担保、注资与国有化 |
二、量化宽松政策:流动性提供与资产负债表修复 |
三、小结:量化宽松和扭转操作的有效性 |
第四节 新型政策工具有效性与货币政策正常化 |
一、非常规工具取得较大成功 |
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 |
第五节 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重启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与多元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欧元区的分析 |
第一节 欧央行传统政策框架 |
一、欧元区传统货币政策框架 |
二、物价稳定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 |
第二节 系统性危机下的货币工具应用 |
一、系统性危机下的经济表现 |
二、危机下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三、金融危机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
第三节 主权债务危机与货币政策应对 |
一、希腊引爆主权债务危机 |
二、欧债危机、利率目标与结构性货币工具运用 |
三、债务危机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
第四节 通货紧缩与多元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一、负利率政策 |
二、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 |
三、资产购买计划 |
四、欧元区前瞻性指引 |
五、通货紧缩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
六、不确定的未来与量化宽松政策的重启 |
第六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货币市场传导及实体经济传导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一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分析 |
一、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 |
二、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政策意图 |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验证的两个环节 |
第二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实证设计 |
一、研究设计 |
二、数据描述 |
三、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SHIBOR的影响 |
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影响 |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四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初步探索 |
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体经济传导中的理论设计 |
二、市场利率、融资溢价与政策传导:违背理论 |
三、分阶段后的传导机制:结果改善 |
四、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考察:特殊的变化 |
第五节 简单结论 |
第七章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提升:从数量型到价格型的转型 |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的基本历程 |
一、国家银行到中央银行的过渡阶段 |
二、中央银行制度建设阶段 |
三、中央银行制度调整完善期 |
第二节 以货币供应量为核心中间目标的政策有效性评价 |
一、信贷调控、广义货币与经济增长 |
二、广义货币与物价稳定 |
三、汇率改革、外汇占款与货币供应 |
第三节 以基准利率为核心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升的难题 |
一、职能定位:价格型政策难以全面替代数量型政策 |
二、中间目标:价格型核心工具的空缺 |
三、传导机制的考察:缺乏基础利率 |
四、职能权衡: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 |
第四节 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完善多目标与多工具政策体系 |
一、构建多目标与多工具政策体系 |
二、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
三、重点推进数量型框架向价格型框架转型 |
四、着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美国对巴西政策研究(1946-196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巴西的政策的缘起 |
第一节 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局势与“第四点计划”的展开 |
一、二战结束与美国“身份”的改变 |
二、冷战开始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变化 |
三、“第四点计划”的开展对于拉美国家的影响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巴西政策的最初构想 |
一、二战胜利后美巴关系出现的微妙变化 |
二、拉美国家对马歇尔计划的强烈反应及美国对此的态度 |
三、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建立及美国政府的反应 |
四、二战结束后美国和巴西出现的分歧 |
第三节 杜鲁门政府对巴西政策的确定与实施 |
一、美国与巴西:难以达成的同盟关系 |
二、巴西军事学院的建立 |
三、美巴“阿宾克联合行动”的开展与成果 |
第四节 美国对巴西政策的重新制定与瓦加斯的再度执政 |
一、巴西民族主义的崛起与瓦加斯执政方针的巨大改变 |
二、美国主导下的美巴军事合作协议的签订 |
三、美巴共同经济发展委员会的建立与实际意义 |
小结 |
第二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第一任期对巴西的政策 |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对拉美国家政策的调整 |
一、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西政策的再思考 |
二、NSC144 系列文件出台的背景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拉美的政治意图 |
三、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及其对美国巴西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拉美政策的出台和影响 |
一、NSC5432系列文件与美国对巴西政策的再调整 |
二、“冷战泛美主义”与美国对拉美国家的外交构想 |
三、美国政府对巴西的新经济政策的反应及影响 |
第三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西政策的实施 |
一、美巴经济矛盾的扩大与1954年里约热内卢经济会议 |
二、美国在拉美推行单边主义政策与瓦加斯政府的逆反行动 |
三、美巴“特殊友谊”的逐渐瓦解与瓦加斯被迫自杀 |
小结 |
第三章 艾森豪威尔第二任期美国对巴西的政策 |
第一节 国际局势变化与美国对拉美国家政策的转变 |
一、50年代中后期的国际环境与美巴双方的利益需求 |
二、美苏在拉美地区的博弈 |
三、美国“睦邻政策”与“新睦邻政策”的再思考 |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出台的对巴政策 |
一、“艾森豪威尔主义”对“后瓦加斯时代”巴西政府的影响 |
二、美国政府对库比契克政府新经济外交政策的再思考 |
三、“泛美国家行动”政策下的美巴关系 |
第三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巴西政策的实施 |
一、1958年尼克松的南美四国访问 |
二、NSC5902 系列文件与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拉美国家政策的新基调 |
三、美洲发展银行(IADB)的建立与巴西政府的态度 |
小结 |
第四章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巴西的政策 |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对拉美国家政策的变化 |
一、肯尼迪政府对巴西政策的再考量 |
二、夸德罗斯政府的上台与巴西新外交政策的实施 |
三、肯尼迪政府与“争取进步联盟”的建立 |
第二节 肯尼迪政府对巴西政策的调整与出台 |
一、巴西执行独立外交政策前出现的严重经济和社会危机 |
二、巴西新政府和“争取进步联盟”的冲突 |
三、美国对巴西新外交政策的反应与夸德罗斯政府的最终下台 |
第三节 肯尼迪政府对巴西主要政策的实施 |
一、防止“共产主义渗透”:肯尼迪政府的经济援助政策 |
二、肯尼迪政府对巴西极端经济政策的反应和态度 |
三、巴西和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纷争与暂时和解 |
第四节 危机爆发:美国和1964年巴西军事政变 |
一、1964年巴西军事政变爆发的经济根源 |
二、肯尼迪政府与“山姆兄弟行动”计划的出台 |
三、美国政府和中情局积极参与1964年巴西政变 |
四、美国对巴西的重新布局与巴西军政府的“新外交举措” |
小结 |
结语 |
一、冷战初期美国与巴西的关系:分歧和博弈 |
二、巴西:一个令美国难以割舍的“南美重量级”伙伴 |
三、新时期美国与巴西的“合作与博弈”激烈的矛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
1.1.2 选题的理论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结构安排与论文框架图 |
1.3.1 结构安排 |
1.3.2 论文框架图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回顾与评价 |
2.1 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研究 |
2.1.1 流动性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的早期研究 |
2.1.2 常规货币政策国际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
2.1.3 量化宽松政策国际流动性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
2.2 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2.2.1 流动性管理的宏观溢出效应 |
2.2.2 流动性管理的产业溢出效应 |
2.2.3 流动性管理的金融溢出效应 |
2.3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 |
2.4 小结与评述 |
3 三次金融危机与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的历史考察 |
3.1 互联网泡沫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1.1 互联网泡沫膨胀与破裂 |
3.1.2 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流动性状况 |
3.1.3 互联网泡沫危机中的流动性管理 |
3.2 美国次贷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2.1 美国次贷危机与大衰退 |
3.2.2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流动性状况 |
3.2.3 美国次贷危机与“大衰退”中的流动性管理 |
3.3 欧洲债务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3.1 欧洲债务危机的形成与蔓延 |
3.3.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流动性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 |
4.1 GPM分析框架概述、特征与发展现状 |
4.1.1 GPM分析框架概述与全球化应用 |
4.1.2 GPM分析框架的特征与优势 |
4.2 GPM-4模型设置 |
4.2.1 稳态水平的随机过程的设定 |
4.2.2 G3经济体的行为方程设定 |
4.2.3 中国经济行为方程的设定 |
4.3 GPM-4模型的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4.3.1 参数估计方法的选择 |
4.3.2 样本与数据 |
4.3.3 参数校准与先验分布设定 |
4.3.4 贝叶斯估计结果 |
4.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模拟 |
4.4.1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及中国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界定 |
4.4.2 数值模拟分析 |
4.4.3 方差分解分析 |
4.4.4 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产业活动的溢出效应 |
5.1 模型概述与样本选择 |
5.1.1 FAVAR模型概述 |
5.1.2 FAVAR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5.1.3 样本选择 |
5.2 指标选取与因子处理 |
5.2.1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指标 |
5.2.2 工业活动指标 |
5.2.3 农业活动指标 |
5.2.4 房地产业活动指标 |
5.2.5 消费品零售业活动指标 |
5.2.6 对外贸易活动指标 |
5.2.7 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指标 |
5.3 实证检验 |
5.3.1 单位根检验与滞后阶数选择 |
5.3.2 脉冲响应分析 |
5.3.3 方差分解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传导机制的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 |
6.1 GVAR模型概述 |
6.1.1 GVAR模型简介与发展 |
6.1.2 GVAR模型基准框架 |
6.1.3 GVAR模型估计与求解方法 |
6.2 主要经济体GVAR模型构建、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6.2.1 主要经济体GVAR模型的构建 |
6.2.2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6.3 基于G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6.3.1 GVAR模型相关检验 |
6.3.2 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
6.3.3 广义方差分解分析 |
6.3.4 基于GVAR模型的反事实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约翰逊政府时期贫困儿童救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约翰逊政府之前美国政府对贫困儿童救助的介入 |
第一节 罗斯福至肯尼迪政府时期的贫困儿童救助 |
第二节 罗斯福至肯尼迪政府时期贫困儿童救助的特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约翰逊政府时期儿童贫困问题的凸显 |
第一节 儿童贫困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
第二节 六十年代儿童贫困的原因分析 |
一、战后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 |
二、种族歧视下的机会不平等 |
三、社会变迁下的家庭结构变化 |
第三章 约翰逊政府对于贫困儿童的救助 |
第一节 救助措施出台的促进因素 |
一、财政盈余使政府具备了解决贫困儿童问题的经济能力 |
二、知识精英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促使政府出台解决措施 |
三、约翰逊的苦难经历助推了贫困儿童救助措施的出台 |
第二节 针对贫困儿童的救助举措 |
一、教育政策与立法支持 |
二、食品券与营养计划 |
三、医疗援助 |
四、抚养未成年儿童的家庭援助项目 |
第四章 约翰逊政府贫困儿童救助政策的效果评析 |
第一节 取得的成效 |
一、降低了儿童贫困率 |
二、促进了儿童的机会平等 |
三、建立了针对父母工作的激励机制 |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 |
一、政府的低效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 |
二、贫困儿童救助政策可持续性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经济周期、行业轮动与A股市场投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与中国经济周期划分 |
第一节 经济周期 |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理论发展 |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划分和识别 |
第二节 美林投资时钟模型 |
一、美林投资时钟模型 |
二、美林投资时钟模型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同比数据时滞问题一个简短讨论 |
一、同比指标时滞现象的数理分析 |
二、同比指标时滞现象的数据分析 |
第四节 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
一、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思路 |
二、中国经济周期划分的数据准备 |
三、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经济周期与行业波动 |
第一节 产业及产业波动概述 |
一、产业的概念及其划分 |
二、行业波动 |
三、行业波动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经济周期对行业波动影响的机理分析 |
一、需求变化 |
二、货币环境 |
三、产业政策环境 |
四、市场结构 |
第三节 经济周期与行业波动的同步性研究 |
一、经济周期同步性概念及研究意义 |
二、同步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行业选择和数据设置 |
四、中国经济周期与行业波动同步性测定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周期中的行业轮动 |
第一节 行业轮动现象 |
一、行业轮动现象的定义 |
二、行业轮动现象的研究综述 |
三、行业轮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行业轮动现象观察与描述 |
一、行业轮动观察数据说明 |
二、行业轮动现象观察思路 |
三、曲线相似度的衡量 |
四、曲线相似度对行业轮动现象的观测 |
五、计算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行业因素与行业轮动 |
一、行业因素对行业轮动影响的检验方法 |
二、模型设计 |
三、行业因素对行业轮动影响SVAR模型分析过程 |
四、行业因素对行业轮动的影响 |
第四节 经济周期中的行业轮动 |
一、分析方法 |
二、数据说明 |
三、结果分析 |
四、依据经济周期内的行业收益率表现的行业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有效性与行业轮动 |
第一节 经济周期对行业指数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业轮动现象的套利机会分析 |
一、市场有效性 |
二、市场有效性与行业轮动 |
三、股票的内在价值与价值投资者 |
四、行业轮动的套利机会分析 |
第三节 再论行业轮动的原因 |
一、实体层面的行业波动不是A股市场上行业轮动现象的主要原因 |
二、实体经济中行业之间的领滞关系并不是股市中行业轮动的主要原因 |
三、A股市场中的行业轮动现象最大原因是理性投资者与非理性投资者博弈的结果 |
第四节 我国A股市场行业动量的证实 |
一、动量效应与行业动量效应 |
二、行业动量存在性的证实方案 |
三、行业动量存在性的证实结果 |
四、经济周期中的动量和反转效应 |
第五节 关于构建行业轮动投资策略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经济周期转点的实时识别 |
第一节 二分法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的定义 |
第二节 二分法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的总体思路 |
第三节 转点识别与LVQ |
一、转点识别与自动数据分类 |
二、学习向量量化算法 |
第四节 二分法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的实现 |
一、使用BB算法对经济总量指标进行经济周期的转点识别 |
二、LVQ算法的基础设定 |
第五节 参于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的数据说明 |
一、样本选择与指标选取 |
二、数据处理 |
三、季节调整 |
四、计算环比数据 |
五、滞后期的确定 |
六、BB模型识别结果与LVQ实时识别的数据衔接 |
第六节 中国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结果 |
一、BB算法的识别结果 |
二、LVQ识别结果 |
三、LVQ实时识别结果的稳健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Black-Litterman的行业轮动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投资策略与投资组合 |
一、投资策略 |
二、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 |
三、CAPM与套利定价理论 |
四、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存在的问题 |
五、Black-Litterman资产配置模型 |
第二节 A股市场经济周期行业轮动策略的设计及实践 |
一、策略设计思路 |
二、经济周期四分法转点的实时识别 |
二、行业动量特征的实时探索 |
三、选股 |
四、Black-Litterman投资组合的构建 |
五、样本设定 |
六、BL模型解算 |
七、业绩评价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启示与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月度数据季节调整的详细说明 |
一、环比价格指数的补充 |
二、CPI指数的季节性调整 |
三、结论 |
附录A 参考文献: |
附录B:各章节补充图表 |
第二章 补充图表 |
第三章 补充图表 |
附录C 各章节R语言源程序 |
第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与中国经济周期划分R语言源程序 |
第二章 经济周期与行业波动R语言源程序 |
第三章 经济周期中的行业轮动R语言源程序 |
第四章 市场有效性与行业轮动R语言源程序 |
第五章 我国经济周期转点的实时识别R语言源程序 |
致谢 |
(7)次贷危机后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最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理由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理由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的研究 |
二、关于次贷危机后经济伦理思想的最新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目标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中发达国家的救市政策 |
第一节 次贷危机概述 |
一、次贷危机的起源及影响 |
二、美国政府的干预措施及救助计划 |
第二节 欧债危机概述 |
一、欧债危机的起源及影响 |
二、欧元区国家的干预措施及救助计划 |
三、英国与德国的政策调整 |
第三节 小结与评述 |
第三章 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第一节 美国短期应对手段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一、美国救助华尔街计划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二、美国救助汽车行业计划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三、美国“财政悬崖”及债务上限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第二节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一、量化宽松政策的由来和发展 |
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第三节 美国长期应对手段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一、美国救市长期应对手段的主要内容 |
二、美国金融机构救助和监管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三、美国长期财政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第四节 小结与评述 |
第四章 欧盟各国应对危机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第一节 欧盟各国救市措施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一、欧盟各国短期提高流动性措施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二、欧盟各国中期加强财政整顿措施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三、欧盟各国长期结构调整及欧元货币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第二节 欧盟国家和社团应对救助危机政策的分歧 |
一、德国对于救助危机国的态度 |
二、英国对于救助危机国的态度 |
三、欧洲社团主义的态度 |
第三节 小结与评述 |
第五章 关于危机外因——自由放任还是政府干预的伦理论争 |
第一节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伦理观 |
第二节 西方经济思想中的危机伦理观 |
一、近代西方经济思想中的危机伦理观 |
二、凯恩斯主义的危机伦理观 |
三、新自由主义的危机伦理观 |
第三节 次贷危机后关于自由放任还是政府干预的伦理论争 |
一、凯恩斯主义自由放任导致危机的观点 |
二、新自由主义政府干预导致危机的观点 |
三、其他学派的观点 |
第四节 小结与评述 |
第六章 关于危机内因——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的伦理论争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公平效率伦理观 |
第二节 西方经济思想中的公平效率伦理观 |
一、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 |
二、功利主义的观点 |
三、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 |
四、新自由主义的观点 |
第三节 次贷危机后关于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的伦理论争 |
一、凯恩斯主义公平优先的观点 |
二、新自由主义效率优先的观点 |
三、其他学派的观点 |
第四节 小结与评述 |
第七章 关于危机后果——资本主义的前途的伦理论争 |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前途命运观 |
第二节 西方经济思想关于资本主义的前途命运观 |
一、近代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 |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 |
第三节 次贷危机后关于资本主义前途和命运的伦理论争 |
一、资本主义前途黯淡派的观点 |
二、资本主义前途改良派的观点 |
三、资本主义前途乐观派的观点 |
第四节 小结与评价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危机后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新发展 |
一、危机应对政策中的经济伦理思想新发展 |
二、危机成因认识中的经济伦理思想新发展 |
三、危机后果研判中的经济伦理思想新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经济伦理思想新发展的评析 |
一、西方经济伦理思想新发展的特征与积极性 |
二、西方经济伦理思想新发展的趋势与局限性 |
第三节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一、关于应对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
二、关于危机后社会经济伦理思想调适的启示 |
三、关于新常态下的财富伦理观变革的思考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美元霸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回顾 |
(一) 国内文献回顾 |
(二) 国外文献回顾 |
(三) 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一) 论文的结构 |
(二) 主要内容 |
五、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可能创新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货币霸权及其衡量体系 |
一、霸权及货币霸权 |
二、货币霸权的属性 |
三、货币霸权的产生原因 |
四、货币霸权的衡量体系 |
第二节 金融霸权、货币霸权和美元霸权 |
一、金融霸权 |
二、货币霸权 |
三、美元霸权 |
第三节 相关的主要理论 |
一、霸权稳定论 |
二、特里芬两难 |
三、国际货币竞争理论 |
第二章 美元霸权的形成和运作机制 |
第一节 美元霸权的形成 |
一、美元霸权形成的过程 |
二、美元霸权形成的原因 |
三、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
第二节 美元霸权的实施途径 |
一、美元发行 |
二、美国操纵汇率 |
三、行使国际金融话语权 |
四、军事打击 |
第三节 美元循环模式 |
一、美元--国债循环 |
二、美元--全球资源循环 |
三、美元--非美货币循环 |
第三章 美元霸权的收益与代价 |
第一节 美元霸权的收益 |
一、狭义铸币税 |
二、广义铸币税 |
三、利用国际收支的结构性失衡获取利差 |
四、利用美元和美元资产贬值减轻外债 |
五、其他收益 |
第二节 美元霸权的代价 |
一、美元取得霸权地位的代价 |
二、维持美元霸权地位的代价 |
三、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应承担的责任 |
第三节 美元霸权地位的动摇 |
一、美国经济衰退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影响 |
二、欧元对美元霸权的现实挑战 |
三、人民币对美元霸权的潜在挑战 |
第四章 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影响 |
第一节 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影响 |
一、美元霸权与全球经济失衡 |
二、美元霸权与全球金融危机 |
第二节 美元霸权对发达国家影响 |
一、美元霸权对发达国家的有利影响 |
二、美元霸权对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 |
第三节 美元霸权对发展中国家影响 |
一、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 |
二、物价不稳及资产价格大幅波动 |
三、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
第五章 美元霸权对中国经济影响 |
第一节 美元陷阱与中国高储蓄两难 |
一、美元陷阱 |
二、中国高储蓄两难问题 |
三、中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和效率损失 |
第二节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中国通货膨胀 |
一、金融危机以来我国CPI走势 |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霸权特征 |
三、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中国通货膨胀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美元霸权与人民币升值 |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走势 |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影响 |
三、人民币升值与资产价格 |
第四节 美元霸权与中国金融开放 |
一、金融开放步骤 |
二、中国金融市场开放 |
三、中国资本项目开放 |
第五节 美元霸权与“斯蒂格利茨三步骤” |
一、利用市场化在中国进行投机 |
二、制造中国的通货膨胀 |
三、低价收购中国的核心资产 |
第六章 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策略 |
第一节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
一、大量进口以减少贸易顺差 |
二、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
三、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
第二节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
一、尽量使用人民币进行定价 |
二、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 |
三、加强人民币国际储备功能 |
第三节 优化国际储备结构 |
一、大力增加欧元的储备 |
二、积极增加黄金的储备 |
三、择机进行战略资源的储备 |
第四节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协调 |
一、建立或加入区域金融机构 |
二、加强人民币货币互换 |
三、开展人民币直接交易 |
第五节 提升国际金融话语权 |
一、增加在IMF和世界银行中的话语权 |
二、参与黄金和大宗商品定价 |
三、积极展开金融外交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提出问题 |
一、经济外交角度研究中美关系的理论重要性 |
二、经济外交角度研究中美关系的历史重要性 |
三、中美经济外交研究的稀缺性 |
四、崛起国家与守成国家经济外交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经济外交 |
二、美国经济外交 |
三、中国经济外交 |
四、中美经济外交文献 |
五、小结 |
第三节 方法与结构 |
一、方法与逻辑 |
二、篇章与结构 |
第四节 观点、创新与不足 |
一、观点 |
二、创新 |
三、不足 |
注释 |
第二章 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1978-1988)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1978-1988)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1978-1988)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1978-1988) |
一、影响中美经济外交互动的因素 |
二、中美经济外交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1978-1988) |
一、中美经济外交比较分析(1978-1988) |
二、中美经济外交评估(1978-1988) |
三、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 |
注释 |
第三章 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1989-2000)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1989-2000)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1989-2000) |
一、1989政治风波 |
二、最惠国待遇到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
三、中美在贸易领域的互动 |
四、中美在投资领域的互动 |
五、中美在金融领域的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1989-2000) |
一、比较分析 |
二、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 |
注释 |
第四章 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2001-2007)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2001-2007)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2001-2007) |
一、中美关系再定位 |
二、中美在贸易领域互动 |
三、中美在投资领域互动 |
四、中美在金融领域互动 |
五、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2001-2007) |
一、理念与目标评估 |
二、策略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 |
注释 |
第五章 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2008-2012)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1012)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2008-2012)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2008-2012) |
一、经济外交舞台 |
二、宏观经济协调 |
三、全球经济治理 |
四、中美在贸易领域的互动 |
五、中美在投资领域的互动 |
六、中美在金融领域的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2008-2012) |
一、比较分析中美经济外交理念与目标 |
二、中美经济外交策略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的全球化因素 |
四、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 |
注释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权力转移与中美经济外交 |
一、经济发展与权力转移的历史与趋势 |
二、经济外交的宏观涵义 |
第二节 变化中的相互依存与中美经济外交 |
一、中美贸易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二、中美投资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三、中美金融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四、中美货币不对称性依存与经济外交 |
五、不对称性依存与中美经济外交 |
第三节 融入与纳入和中美经济外交相容 |
一、融入与纳入:中美经济外交理念 |
二、一致与冲突:中美经济外交目标 |
三、制裁与奖励:中美经济外交策略 |
四、接触与开放:中美双边互动模式 |
第四节 制度化渠道与中美经济外交着轨 |
第五节 包容性经济外交与新型大国关系起点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外部因素影响下的阿根廷国家变革(1982-2002) ——从马岛战争到21世纪初经济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岛战争前的阿根廷制度变迁与外部影响 |
第一节 历史溯源:外部因素与阿根廷的制度变迁 |
(一) 民众主义政治体系的历史影响 |
(二) 美国对阿根廷民众主义政权的打压 |
(三) 美国的影响与军方的“反民众主义”活动 |
(四) 民众主义的回归与再次崩溃 |
第二节 美国的政策对军事威权体制的影响 |
(一) 美国冷战政策与军人集团的政治理念 |
(二) 卡特政府“人权外交”对阿根廷的影响 |
第三节 国际因素在军政府经济改革中的作用 |
(一) 西方自由经济理念对马丁内斯的影响 |
(二) 美国对阿根廷经济改革的支持 |
(三) 国际金融界对阿根廷经济改革的影响 |
(四) 马丁内斯经济改革的实施与效果 |
第四节 马岛战争爆发与军事体制的崩溃 |
(一) 军政府内部斗争与经济政策失控 |
(二) 马岛战争的失败与制度的崩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冷战末期国际环境下的阿根廷变革 |
第一节 美国政策、地区形势与阿根廷的民主化 |
(一) 美国里根政府“民主工程”对阿根廷的影响 |
(二) 民主化进程中的政治博弈 |
(三) 国际关系与阿根廷民主制度的巩固 |
第二节 外债问题与IMF对阿根廷的影响 |
(一) 国际经济冲击与外债问题 |
(二) 外债危机对阿根廷经济的影响 |
(三) IMF与阿方辛政府的债务谈判 |
第三节 阿方辛时代制度危机的产生 |
(一) “奥斯特拉尔计划”的实施与结果 |
(二) “春季计划”的失败 |
(三) 美国“贝克计划”与阿方辛政府的下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90年代国家变革中的外部因素影响 |
第一节 90年代国际环境与阿根廷的政治变革 |
(一) 国际民主化浪潮与庇隆党的转型 |
(二) 国际民主化浪潮与中央地方权力结构变化 |
(三) 新自由主义输入与阿根廷的“改革悖论” |
(四) 亲美战略与阿根廷变革的外部环境 |
第二节 IMF对阿根廷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 |
(一) 外债问题与“可兑换计划” |
(二) IMF引导下的劳工政策改革 |
(三) IMF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
(四) IMF对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
第三节 外部因素与变革中的社会:以私有化为案例 |
(一) “华盛顿共识”与私有化政策的实施 |
(二) 外国投资者与国企私有化 |
(三) 公共服务事业“外资化”对社会的影响 |
(四) 外国投资与私有化进程中的腐败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外开放战略与21世纪初经济危机 |
第一节 开放环境下阿根廷经济体制危机的形成 |
(一) 开放程度与阿根廷的经济发展 |
(二) 开放环境下国际经济危机对阿根廷的冲击 |
(三) 对外开放的资本市场与财政体制的危机 |
(四) 对外贸易开放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
第二节 地区战略关系与阿根廷经济的变化 |
(一) 南方共同市场与地区战略格局 |
(二) 阿根廷与巴西的经济博弈 |
(三) 地区一体化与经济危机的形成 |
(四) 危机爆发前后地区关系的变化 |
第三节 危机时代:政治经济的重新定位 |
(一) 德拉鲁阿的上台及政策实施 |
(二) MF对阿政策与经济危机的爆发 |
(三) 杜阿尔德的危机管理 |
(四) 基什内尔的“新政” |
(五) 政治体系和对外战略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四、经济学家说美国经济衰退3月前结束(论文参考文献)
- [1]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D]. 李黎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2]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D]. 郝飞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美国对巴西政策研究(1946-1964)[D]. 刘任.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D]. 王珏帅.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5]约翰逊政府时期贫困儿童救助研究[D]. 王晶玉.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6]经济周期、行业轮动与A股市场投资策略[D]. 孟德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次贷危机后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最新发展研究[D]. 董在东. 武汉大学, 2016(01)
- [8]美元霸权问题研究[D]. 何正全. 南京大学, 2016(06)
- [9]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D]. 罗小军. 复旦大学, 2014(03)
- [10]外部因素影响下的阿根廷国家变革(1982-2002) ——从马岛战争到21世纪初经济危机[D]. 谭杨. 南开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