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论文和设计-牟守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脱硝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包括氨水气化器、氨水雾化系统和氨水气化系统;氨水雾化系统包括安装于氨水气化器内的喷枪,喷枪进液口与氨水管路连通,喷枪的雾化风进口通过雾化风管路与空压机连通,喷枪的冷却风进口通过冷却风管路与锅炉一次风管路和\/或锅炉二次风管路的预热前管道连通;氨水气化系统包括换热器和风机,换热器安装于锅炉烟道内,换热器的进气口通过进风管路与风机连通,换热器的出气口通过送风管路与氨水气化器的热风进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烟气脱硝工程的初期投资,在满足氨水气化需求的同时,降低了系统故障率及运行成本,能够有效确保脱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节能实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包括氨水气化器,所述氨水气化器的氨气出口通过氨风管路与喷氨格栅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实现氨水雾化的氨水雾化系统和用以实现氨水气化的氨水气化系统;所述氨水雾化系统包括喷枪,所述喷枪安装于所述氨水气化器内,所述喷枪的进液口与氨水管路连通,所述喷枪的雾化风进口通过雾化风管路与空压机连通,所述喷枪的冷却风进口通过冷却风管路与锅炉一次风管路和\/或锅炉二次风管路的预热前管道连通;所述氨水气化系统包括换热器和风机,所述换热器安装于锅炉烟道内,且所述换热器的进气口通过进风管路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气口通过送风管路与所述氨水气化器的热风进口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包括氨水气化器,所述氨水气化器的氨气出口通过氨风管路与喷氨格栅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实现氨水雾化的氨水雾化系统和用以实现氨水气化的氨水气化系统;

所述氨水雾化系统包括喷枪,所述喷枪安装于所述氨水气化器内,所述喷枪的进液口与氨水管路连通,所述喷枪的雾化风进口通过雾化风管路与空压机连通,所述喷枪的冷却风进口通过冷却风管路与锅炉一次风管路和\/或锅炉二次风管路的预热前管道连通;

所述氨水气化系统包括换热器和风机,所述换热器安装于锅炉烟道内,且所述换热器的进气口通过进风管路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气口通过送风管路与所述氨水气化器的热风进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管路上依次设有氨水流量计、第一止回阀、第一球阀和第一电动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风管路上连通有压缩空气储罐,所述压缩空气储罐与所述空压机间的所述雾化风管路上设有第二球阀,所述压缩空气储罐与所述喷枪间的所述雾化风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二止回阀、第三球阀、第三止回阀和第二电动阀;

所述雾化风管路上还设有用以实现雾化风流量检测的雾化风流量计和用以实现雾化风压力检测的第一压力表,所述雾化风流量计、所述第一压力表位于所述第三球阀和所述第三止回阀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管路包括一端与所述喷枪冷却风进口连通的冷却风总管以及与所述冷却风总管另一端连通且并联设置的一次供气管道和二次供气管道,所述一次供气管道与锅炉一次风管路连通,且所述一次供气管道的连通口位于锅炉一次风机和一次风预热器之间,所述一次供气管道上设有第四止回阀和第四球阀,所述二次供气管道与锅炉二次风管路连通,且所述二次供气管道的连通口位于锅炉二次风机和二次风预热器之间,所述二次供气管道上设有第五止回阀和第五球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总管上设有用以实现冷却风流量检测的冷却风流量计和用以实现冷却风压力检测的第二压力表;

所述冷却风总管上还设有第六球阀,所述第六球阀位于所述第二压力表和所述喷枪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具有一向下的倾斜安装角度,且所述倾斜安装角度为4-6°。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安装于锅炉系统的对流过热器与高温省煤器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有两台,所述进风管路并联设置有两条,且两所述风机的进气口均设有第一蝶阀,两所述风机的出气口分别与两所述进风管路连通,两所述进风管路上均设有第六止回阀和第二蝶阀;

所述进风管路上还设有空气流量计,所述空气流量计位于所述第二蝶阀和所述换热器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路上设有电加热器和热风缓冲室,所述电加热器的进气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电加热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热风缓冲室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热风缓冲室的出气口与所述氨水气化器的热风进口连通,且所述热风缓冲室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所述电加热器电连接;

所述送风管路上还设有第三电动阀和热风流量计,所述第三电动阀和所述热风流量计位于所述热风缓冲室和所述氨水气化器之间,且所述第三电动阀、所述热风流量计沿热风流向于所述送风管路上依次连通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气化器的热风进口位于其底部设置,所述氨水气化器的氨气出口位于其顶部设置,所述氨水气化器内还设有若干扰流板,所述喷枪位于所述扰流板的上方,且靠近所述氨水气化器的顶部设置;

所述氨风管路上设有氨风流量计,所述氨风流量计位于所述氨水气化器和所述喷氨格栅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脱硝主流工艺有三种,一种是SNCR,即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系统,即炉内喷氨(或尿素),在高温下进行,无需催化剂;另一种为SCR,即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本工艺在高温(300~420℃)下进行,需要安装催化剂,还有一种是SNCR+SCR的联合脱硝工艺,前段为炉内喷氨脱硝,后段为催化剂脱硝;随着环保政策力度的加大,相应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脱硝也要求越来越严格,简单的SNCR已经满足不了相关要求,SCR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对于SCR工艺,主要是将氨气喷入高温烟气中,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混合均匀后,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选择性脱硝,以氨水为还原剂的SCR,需要将氨水通过氨水气化器转变为氨气后与烟气混合,然后进行脱硝。氨水气化器实现脱硝氨气的供应,主要由氨水雾化系统及氨水气化系统两大部分构成,氨水雾化系统将氨水利用喷枪雾化后喷送到氨水气化器内,雾化氨水在氨水气化系统提供的热风作用下气化,生成氨气。

目前,氨水雾化系统中常用的喷枪冷却风主要引自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但由于项目建设初期一般都未预留喷枪冷却风所需裕量,且喷枪冷却风所需的风量较大,因此需要重新采购空压机来满足使用需求,但喷枪冷却对冷却风质量要求较低,室温风即可满足喷枪的冷却风需求,故目前脱硝工程采用空压机实现喷枪的冷却风供应,不但初期成本高,且运行成本也较高;此外,目前脱硝工程中常用的喷枪安装方式为水平安装,喷枪长期在高温且具有较强磨损的环境中运行,在喷枪的喷嘴受到一定损害时,喷出的氨水溶液不能全部进入锅炉烟气中,此时,部分溶液会沿喷枪流到炉壁甚至水冷壁上,长时间的侵蚀会造成炉墙破损或水冷壁爆管等严重后果。氨水气化系统中常用的热风来源为,由风机抽取空气,再经电加热装置加热至氨水气化所需温度,以此来将氨水气化用于脱硝;由于电加热装置的长期不间断使用,大大增加了系统故障率,影响气化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且氨水气化所需的热风温度较高,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系统运行成本高。

因此,开发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以降低烟气脱硝工程的初期投资,在满足氨水气化需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系统故障率及运行成本,有效确保烟气脱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包括氨水气化器,所述氨水气化器的氨气出口通过氨风管路与喷氨格栅连通,还包括用以实现氨水雾化的氨水雾化系统和用以实现氨水气化的氨水气化系统;

所述氨水雾化系统包括喷枪,所述喷枪安装于所述氨水气化器内,所述喷枪的进液口与氨水管路连通,所述喷枪的雾化风进口通过雾化风管路与空压机连通,所述喷枪的冷却风进口通过冷却风管路与锅炉一次风管路和\/或锅炉二次风管路的预热前管道连通;

所述氨水气化系统包括换热器和风机,所述换热器安装于锅炉烟道内,且所述换热器的进气口通过进风管路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气口通过送风管路与所述氨水气化器的热风进口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氨水管路上依次设有氨水流量计、第一止回阀、第一球阀和第一电动阀。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雾化风管路上连通有压缩空气储罐,所述压缩空气储罐与所述空压机间的所述雾化风管路上设有第二球阀,所述压缩空气储罐与所述喷枪间的所述雾化风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二止回阀、第三球阀、第三止回阀和第二电动阀;

所述雾化风管路上还设有用以实现雾化风流量检测的雾化风流量计和用以实现雾化风压力检测的第一压力表,所述雾化风流量计、所述第一压力表位于所述第三球阀和所述第三止回阀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风管路包括一端与所述喷枪冷却风进口连通的冷却风总管以及与所述冷却风总管另一端连通且并联设置的一次供气管道和二次供气管道,所述一次供气管道与锅炉一次风管路连通,且所述一次供气管道的连通口位于锅炉一次风机和一次风预热器之间,所述一次供气管道上设有第四止回阀和第四球阀,所述二次供气管道与锅炉二次风管路连通,且所述二次供气管道的连通口位于锅炉二次风机和二次风预热器之间,所述二次供气管道上设有第五止回阀和第五球阀。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风总管上设有用以实现冷却风流量检测的冷却风流量计和用以实现冷却风压力检测的第二压力表;

所述冷却风总管上还设有第六球阀,所述第六球阀位于所述第二压力表和所述喷枪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枪具有一向下的倾斜安装角度,且所述倾斜安装角度为4-6°。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器安装于锅炉系统的对流过热器与高温省煤器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机设置有两台,所述进风管路并联设置有两条,且两所述风机的进气口均设有第一蝶阀,两所述风机的出气口分别与两所述进风管路连通,两所述进风管路上均设有第六止回阀和第二蝶阀;

所述进风管路上还设有空气流量计,所述空气流量计位于所述第二蝶阀和所述换热器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送风管路上设有电加热器和热风缓冲室,所述电加热器的进气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电加热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热风缓冲室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热风缓冲室的出气口与所述氨水气化器的热风进口连通,且所述热风缓冲室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所述电加热器电连接;

所述送风管路上还设有第三电动阀和热风流量计,所述第三电动阀和所述热风流量计位于所述热风缓冲室和所述氨水气化器之间,且所述第三电动阀、所述热风流量计沿热风流向于所述送风管路上依次连通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氨水气化器的热风进口位于其底部设置,所述氨水气化器的氨气出口位于其顶部设置,所述氨水气化器内还设有若干扰流板,所述喷枪位于所述扰流板的上方,且靠近所述氨水气化器的顶部设置;

所述氨风管路上设有氨风流量计,所述氨风流量计位于所述氨水气化器和所述喷氨格栅之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有的该氨水雾化系统,喷枪雾化氨水溶液所使用的冷却风引自锅炉一次风或二次风入口,相较传统的直接采用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由于采用管路直接引用锅炉一次风或二次风使用,减少了烟气脱硝工程中的空压机安装数量,从而降低了烟气脱硝工程的初期投资及日常的运行成本,能够明显降低氨水气化系统的故障率,减少停机维修次数,确保烟气脱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且喷枪引用的冷却风量与锅炉的一次风或二次风量相差较大,该系统不会影响锅炉的供风使用,而引出的冷却风在压力、风量、质量、温度等方面均能够满足喷枪的使用要求。

该氨气供应系统中,喷枪呈向下倾斜的角度安装,能够有效防止氨水溶液沿喷枪流到氨水气化器内壁上的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了对氨水气化器的损坏,延长了氨水气化器使用寿命,且该喷枪倾斜安装的角度,不会对雾化氨水的气化效率及气化质量造成影响。

设有的该氨水气化系统,风机通过进风管路将一定量空气送入安装于锅炉系统内的换热器,空气在换热器内实现与高温烟气的热交换,并由送风管路将换热后的热风引入氨水气化器内,实现对雾化氨水的气化,在将氨水气化后与之一同由氨风管路输送至喷氨格栅,实现后期的烟气脱硝反应,相较传统的采用电加热的方式,采用热交换方式,利用锅炉烟气自身热量气化氨水,在满足雾化氨水气化需求、实现雾化氨水有效气化的同时,能够明显降低烟气脱硝的系统故障率,减少停机维修次数,保证氨水气化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且大大降低了电能消耗,运行成本较低,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

综上所述,该氨气供应系统,结构简单,能够降低烟气脱硝工程的初期投资,在满足氨水气化需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系统故障率及运行成本,能够有效确保烟气脱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节能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枪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氨水气化器;101-扰流板;2-氨风管路;3-喷氨格栅;4-喷枪;5-氨水管路;6-雾化风管路;7-空压机;8-冷却风管路;9-换热器;10- 风机;11-进风管路;12-送风管路;13-氨水流量计;14-第一止回阀;15-第一球阀;16-第一电动阀;17-压缩空气储罐;18-第二球阀;19-第二止回阀;20- 第三球阀;21-第三止回阀;22-第二电动阀;23-雾化风流量计;24-第一压力表;25-冷却风总管;26-一次供气管道;27-二次供气管道;28-锅炉一次风机; 29-第四止回阀;30-第四球阀;31-锅炉二次风机;32-第五止回阀;33-第五球阀;34-冷却风流量计;35-第二压力表;36-第六球阀;37-第一蝶阀;38-第六止回阀;39-第二蝶阀;40-空气流量计;41-电加热器;42-热风缓冲室;43- 第三电动阀;44-热风流量计;45-氨风流量计;46-锅炉一次风管路;47-锅炉二次风管路;48-锅炉;49-旋风分离器;50-对流过热器;51-高温省煤器;52- 催化剂;53-低温省煤器;54-一次风预热器;55-二次风预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包括氨水气化器1,还包括用以实现氨水雾化的氨水雾化系统和用以实现氨水气化的氨水气化系统。

氨水雾化系统包括喷枪4,喷枪4安装于氨水气化器1内,喷枪4的进液口与氨水管路5连通,喷枪4的雾化风进口通过雾化风管路6与空压机7连通,喷枪4的冷却风进口通过冷却风管路8与锅炉一次风管路46和\/或锅炉二次风管路47的预热前管道连通;输送至喷枪4的氨水溶液,在雾化风及冷却风的作用下,经喷枪4雾化后喷入氨水气化器1内。

氨水气化系统包括换热器9和风机10,换热器9安装于锅炉48烟道内,用以实现空气与烟气的热交换,且换热器9的进气口通过进风管路11与风机10连通,换热器9的出气口通过送风管路12与氨水气化器1的热风进口连通。

氨水雾化系统将氨水利用喷枪4雾化后喷送到氨水气化器1内,雾化氨水在氨水气化系统提供的热风作用下气化,生成氨气,氨气由氨水气化器1的氨气出口排出,氨水气化器1的氨气出口通过氨风管路2与喷氨格栅3连通,实现烟气脱硝的氨气供应,氨风管路2上设有氨风流量计45,氨风流量计45位于氨水气化器1和喷氨格栅3之间,设有的氨风流量计45,用以检测通入到喷氨格栅3的氨气及热风量,从而便于对前面系统的空气及氨水通入量进行合理调控。

喷枪4通过氨水管路5实现与氨水储罐的连通,通过氨水管路5上的氨水溶液输送泵为喷枪4输送氨水溶液,本实施例中,氨水管路5上还依次设有氨水流量计13、第一止回阀14、第一球阀15和第一电动阀16,氨水流量计13 采用转子流量计,设有的氨水流量计13用以检测输送到喷枪4的氨水溶液使用量,依据氨水流量计13的检测数值,通过控制第一电动阀16的开度大小,实现向喷枪4输送氨水溶液量的控制。

雾化风管路6上连通有压缩空气储罐17,压缩空气储罐17与空压机7间的雾化风管路6上设有第二球阀18,压缩空气储罐17与喷枪4间的雾化风管路6上依次设有第二止回阀19、第三球阀20、第三止回阀21和第二电动阀22;设有的压缩空气储罐17能够实现压缩空气的缓冲储存,同时经压缩空气储罐 17后输送至喷枪4的雾化风,能够有效确保雾化风的压力平稳、恒定,为实现喷枪4对氨水溶液的有效雾化提供了保障。

雾化风管路6上还设有用以实现雾化风流量检测的雾化风流量计23和用以实现雾化风压力检测的第一压力表24,雾化风流量计23、第一压力表24位于第三球阀20和第三止回阀21之间。设有的雾化风流量计23能够实时检测向喷枪4输送的雾化风流量,依据氨水溶液的输送量及雾化风流量计23的检测数值,通过控制第二电动阀22的开度大小,实现对喷枪4雾化风供应量多少的自动调控,以满足氨水溶液雾化所需雾化风的需求;设有的第一压力表24能够对雾化风管路6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冷却风管路8包括一端与喷枪4冷却风进口连通的冷却风总管25以及与冷却风总管25另一端连通且并联设置的一次供气管道26和二次供气管道27,一次供气管道26与锅炉一次风管路46连通,且一次供气管道26的连通口位于锅炉一次风机28和一次风预热器54之间,一次供气管道26上设有第四止回阀 29和第四球阀30,二次供气管道27与锅炉二次风管路47连通,且二次供气管道27的连通口位于锅炉二次风机31和二次风预热器55之间,二次供气管道 27上设有第五止回阀32和第五球阀33;设有的一次供气管道26和二次供气管道27,一用一备,打开第四球阀30关闭第五球阀33时,采用锅炉48一次风实现喷枪4冷却风的供给,打开第五球阀33关闭第四球阀30时,采用锅炉48 二次风实现喷枪4冷却风的供给,从而确保冷却风供应的稳定运行。

冷却风总管25上设有用以实现冷却风流量检测的冷却风流量计34和用以实现冷却风压力检测的第二压力表35;设有的冷却风流量计34能够实时检测向各喷枪4输送的冷却风量,设有的第二压力表35能够对冷却风供应管路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冷却风总管25上还设有第六球阀36,第六球阀36位于第二压力表35和喷枪4之间,用以控制冷却风的通断控制。

本实施例中,氨风流量计45、雾化风流量计23和冷却风流量计34均采用孔板流量计,由于孔板流量计为现有的市售产品,在此不作赘述。

如图3所示,为能够有效防止氨水溶液沿喷枪4流到炉墙甚至水冷壁上的现象的发生,喷枪4具有一向下的倾斜安装角度,且倾斜安装角度为4-6°,本实施例中,喷枪4的倾斜安装角度为5°,喷枪4的采用的该倾斜安装方式,防止了氨水溶液沿喷枪4流到氨水气化器1内壁上的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了对氨水气化器1的损坏,延长了氨水气化器1使用寿命,且该喷枪4倾斜安装的角度,不会对雾化氨水的气化效率及气化质量造成影响。

上述结构的该氨水雾化系统,喷枪4雾化氨水溶液所使用的冷却风引自锅炉48一次风或二次风入口,相较传统的直接采用空压机7产生的压缩空气,由于采用管路直接引用锅炉48一次风或二次风使用,减少了烟气脱硝工程中的空压机7安装数量,从而降低了烟气脱硝工程的初期投资及日常的运行成本,能够明显降低氨水气化系统的故障率,减少停机维修次数,确保烟气脱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且喷枪4引用的冷却风量与锅炉48的一次风或二次风量相差较大,该系统不会影响锅炉48的供风使用,而引出的冷却风在压力、风量、质量、温度等方面均能够满足喷枪4的使用要求。

为使得热交换的热气温度能够满足氨水气化需求,本实施例中,换热器9 安装于锅炉48系统的对流过热器50与高温省煤器51之间,锅炉48产生的烟气经过旋风分离器49后,依次经过对流过热器50、高温省煤器51、催化剂52 和低温省煤器53向二次风预热器55、一次风预热器54流通,由于高温省煤器 51之前的锅炉48烟气温度较高,从而使得经过换热器9换热后的空气也能够达到较高的温度(温度达到200-300℃),且达到的温度能够有效满足雾化氨水气化的温度需求。本实施例中,换热器9可采用现有的常规气-气换热器9 结构,故在此不作赘述。

风机10设置有两台,进风管路11并联设置有两条,且两台风机10的进气口均设有第一蝶阀37,两台风机10的出气口分别与两进风管路11连通,两进风管路11上均设有第六止回阀38和第二蝶阀39;两台风机10与进风管路11 一备一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风机10依据氨水气化所需的空气量,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由进风管路11送入换热器9。

本实施例中,进风管路11上还设有空气流量计40,空气流量计40位于第二蝶阀39和换热器9之间,设有的空气流量计40,能够检测通入空气量的多少,并通过空气流量计40的检测数值,合理控制风机10的运行功率,确保送入空气量能够有效满足氨水气化需求,为实现对雾化氨水的有效气化,并确保符合脱硝工艺中氨气\/空气混合比例满足烟气高效脱硝的使用需求。

送风管路12上设有电加热器41和热风缓冲室42,电加热器41的进气口与换热器9的出气口连通,电加热器41的出气口与热风缓冲室42的进气口连通,热风缓冲室42的出气口与氨水气化器1的热风进口连通,且热风缓冲室 4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电加热器41电连接,控制器可选用现有的单片机芯片;设有的热风缓冲室42能够起到热风缓冲作用,使得通入到氨水气化器1内的热风气压恒定,对氨水的气化效果很好,设有的电加热器41,能够起到对热风的温度补偿作用,热风缓冲室42内的温度传感器会实现对热风温度的实时检测,当热风缓冲室42内的热风温度达不到氨水气化所需求的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加热器41工作,实现热风的补偿加热,以确保氨水气化所需热风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恒定范围值内,为实现对氨水的高效气化提供了可靠保障,且由于设有的该电加热器41仅作为热风温度补偿使用,其实际工作时间较短,且为间断性工作使用,故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耗费的电能也较少。

本实施例中,电加热器41选用市售常规技术产品,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41工作的反馈控制系统,为现有技术中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共识的,故在此也不作赘述。

送风管路12上还设有第三电动阀43和热风流量计44,第三电动阀43和热风流量计44位于热风缓冲室42和氨水气化器1之间,且第三电动阀43、热风流量计44沿热风流向于送风管路12上依次连通设置,即第三电动阀43位于热风流量计44与热风缓冲室42之间;设有的热风流量计44,能够检测通入到氨水气化器1内的热风量,依据氨水气化所需热风量及热风流量计44检测的热风供给量,通过控制第三电动阀43的开度大小,实现热风量的自动调控,确保通入到氨水气化器1内的热风量满足氨水气化需求,实现对氨水的有效气化,并确保符合脱硝工艺中氨气\/空气混合比例满足烟气高效脱硝的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空气流量计40和热风流量计44同样采用孔板流量计。

氨水气化器1的热风进口位于其底部设置,氨水气化器1的氨气出口位于其顶部设置,氨水气化器1内还设有若干扰流板101,喷枪4位于扰流板101 的上方,且靠近氨水气化器1的顶部设置;雾化氨水自喷枪4喷入氨水气化器 1内,热风自氨水气化器1底部热风进口通入,经过扰流板101后与雾化氨水混合接触,在高温热风的作用下,实现雾化氨水的气化,将氨水气化后,热风与氨气一同经氨水气化器1顶部的氨气出口进入氨风管路2,而设有的扰流板101,能够使得氨水蒸发的氨气与热风更加充分的混合,使得氨气与热风混合更加均匀,为后续的烟气脱硝反应提供了有效保障。

上述结构的该氨水气化系统,风机10通过进风管路11将一定量空气送入安装于锅炉48系统内的换热器9,空气在换热器9内实现与高温烟气的热交换,并由送风管路12将换热后的热风引入氨水气化器1内,实现对雾化氨水的气化,在将氨水气化后与之一同由氨风管路2输送至喷氨格栅3,实现后期的烟气脱硝反应,相较传统的采用电加热的方式,采用热交换方式,利用锅炉48烟气自身热量气化氨水,在满足雾化氨水气化需求、实现雾化氨水有效气化的同时,能够明显降低烟气脱硝的系统故障率,减少停机维修次数,保证氨水气化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且大大降低了电能消耗,运行成本较低,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此外,由于热交换及热风供应过程中,基本无额外的热量损失,且因氨水气化所需的热风量与锅炉48烟气量相差较大,该系统不会影响锅炉48正常换热。

基于上述结构的该氨气供应系统,结构简单,能够降低烟气脱硝工程的初期投资,在满足氨水气化需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系统故障率及运行成本,能够有效确保烟气脱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节能实用。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0179.2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451639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B01D 53/79

专利分类号:B01D53/79;B01D53/78;B01D53/56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山东科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科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胜利西街1629号1号楼

发明人:牟守文;徐士杰;王义远;李顺旗;赵国亮

第一发明人:牟守文

当前权利人:山东科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筠

代理机构:37105

代理机构编号: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  ;  

一种烟气脱硝用氨气供应系统论文和设计-牟守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