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微环境响应性高分子材料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细菌感染微环境响应性高分子材料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论文摘要

自从1928年青霉素被发现以来,抗生素的使用极大降低了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拯救了数千万的生命。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滥用,抗生素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此外,传统给药模式下的抗生素疗法存在多种问题:抗生素给药后被快速代谢从体内排出,只有少部分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生物利用率低,使得临床中往往需要大剂量给药、长周期治疗,这导致显著毒副作用;抗生素对生物膜内细菌治疗效果差,难以在胞内富集,且难以杀伤胞内存活细菌,导致慢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针对传统抗生素给药模式存在的问题,利用纳米技术递送抗生素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纳米颗粒可以改善难溶药物的溶解性,改善抗生素的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克服组织和细胞屏障。随着纳米药物输送体系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利用细菌感染后微环境中致病因子(如磷酸酶、磷脂酶、蛋白酶、毒素等)致病因子表达显著增高、pH值下降呈微酸性、局部温度上升等,设计刺激响应性高分子纳米材料,用于抗生素的递送。该策略使药物选择性在细菌感染部位释放,显著改善药物生物利用率,提高药物对生物膜相关感染、胞内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然而,纳米颗粒递送抗生素对耐药细菌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针对抗生素的耐药问题,抗菌肽及其类似物由于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及低致耐药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这类抗菌剂具有强细胞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研究者利用上述细菌感染微环境,设计对酸性环境或细菌酶响应的抗菌高分子材料,使其在正常组织中呈现低细胞毒性,而在细菌感染环境下被活化或者暴露出抗菌肽,从而高效杀伤耐药细菌。本文介绍了传统抗生素疗法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近10年来感染微环境响应性高分子纳米颗粒作为抗生素递送载体、感染微环境响应性的抗菌高分子的设计及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展望感染微环境响应性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传统细菌感染的抗生素疗法存在的问题
  •   1.1 抗生素生物利用率低且存在毒副作用
  •   1.2 对生物膜内细菌杀伤效果差
  •   1.3 对细胞内感染治疗效果差
  •   1.4 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 2 感染微环境响应性高分子作为纳米颗粒输送抗生素
  •   2.1 p H响应
  •   2.2 酶响应
  • 3 抗菌高分子材料
  •   3.1 抗菌肽和抗菌肽类似物
  •   3.2 感染微环境响应性抗菌高分子用于耐药菌的选择性杀伤
  • 4 结语与展望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迎军,黄雪连,陈军建,梁阳彬,熊梦华

    关键词: 细菌感染,微环境,响应性,纳米颗粒,抗菌高分子,耐药菌,抗生素

    来源: 材料导报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有机化工,生物医学工程

    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广州国际校区,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体组织功能重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用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3070,U180125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2018A030313110),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4020060),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分类号: R318.08;TQ317

    页码: 5-15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8399K

    下载量: 805

    相关论文文献

    • [1].细菌感染时唾液酸、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07)
    • [2].血清降钙素原对手足口病患儿伴细菌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05)
    • [3].重症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应用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08)
    • [4].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检测在肺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02)
    • [5].降钙素原对儿童局部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J].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4(03)
    • [6].唾液检测能知道机体是否健康[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01)
    • [7].运动降低细菌感染风险[J]. 晚晴 2017(07)
    • [8].丹麦 运动降低细菌感染风险[J].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2017(03)
    • [9].看一眼就会得红眼病吗[J]. 幸福家庭 2017(06)
    • [10].细菌感染会导致流产吗[J]. 家庭医药 2010(07)
    • [11].美罗培南临床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的效果观察[J]. 北方药学 2019(12)
    • [12].美罗培南对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临床研究 2020(06)
    • [13].炎症诊断试验在儿童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24)
    • [14].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及局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作用[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6(01)
    • [15].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重症细菌感染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23)
    • [16].重症细菌感染患者应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诊疗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05)
    • [17].3项指标检测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16)
    • [18].美平治疗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45例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32)
    • [19].美罗培南临床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58)
    • [20].2项联合检测在重症细菌感染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24)
    • [21].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与喂养困难之间的关系[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02)
    • [22].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02)
    • [23].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儿童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3(02)
    • [24].美平治疗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 2009(04)
    • [25].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非细菌感染诱发因素的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12)
    • [26].发热小婴儿病因分析及炎性标志物联合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12)
    • [27].分析呼吸内科患者院内细菌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6)
    • [28].中药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06)
    • [29].美罗培南临床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01)
    • [30].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 河北医学 2015(09)

    标签:;  ;  ;  ;  ;  ;  ;  

    细菌感染微环境响应性高分子材料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