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内间隔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位于第二隔板下方,且第二隔板的上方为储液室,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为燃烧室,第一隔板的下方为集灰室,所述储液室的顶端设置密封储液室的顶板,所述锅炉本体的外壁分布水平的支板,每块支板的顶面均纵向设置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杆顶端均与顶板固接,所述顶板上设置电机座,电机座上设置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顶板、并连接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纵向设置的第一滚动柱、第二滚动柱,且所述第一滚动柱的外壁上分布有沿其长度设置的刮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自动清理水垢,使用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内间隔设置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2)位于第二隔板(3)下方,且第二隔板(3)的上方为储液室,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之间为燃烧室,第一隔板(2)的下方为集灰室;所述储液室的顶端设置密封储液室的顶板(11),所述锅炉本体(1)的外壁分布水平的支板(13),每块支板(13)的顶面均纵向设置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的伸缩杆顶端均与顶板(11)固接;所述顶板(11)上设置电机座(10),电机座(10)上设置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顶板(11)、并连接有横杆(8),横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纵向设置的第一滚动柱(4)、第二滚动柱(6),且所述第一滚动柱(4)的外壁上分布有沿其长度设置的刮刀(41),所述第二滚动柱(6)的外壁设有螺旋刀片。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内间隔设置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2)位于第二隔板(3)下方,且第二隔板(3)的上方为储液室,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之间为燃烧室,第一隔板(2)的下方为集灰室;
所述储液室的顶端设置密封储液室的顶板(11),所述锅炉本体(1)的外壁分布水平的支板(13),每块支板(13)的顶面均纵向设置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的伸缩杆顶端均与顶板(11)固接;
所述顶板(11)上设置电机座(10),电机座(10)上设置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顶板(11)、并连接有横杆(8),横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纵向设置的第一滚动柱(4)、第二滚动柱(6),且所述第一滚动柱(4)的外壁上分布有沿其长度设置的刮刀(41),所述第二滚动柱(6)的外壁设有螺旋刀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8)的末端均纵向设置连杆(5),且连杆(5)的底端水平固接底板(7),第一滚动柱(4)、第二滚动柱(6)的两端分别与底板(7)、横杆(8)旋转连接,且第一滚动柱(4)、第二滚动柱(6)的底端穿过对应底板(7)、并安装有齿轮(14),所述储液室内壁设有环形的齿板(15),齿板(15)与第一滚动柱(4)、第二滚动柱(6)底端的齿轮(14)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动柱(6)上的螺旋刀片末端与储液室内壁留有间隙,且间隙值小于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柱(4)外壁沿长度分布与刮刀(41)对应的插槽,所述刮刀(41)的内端插入对应的插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内固接若干弹簧,且刮刀(41)的内端与每根弹簧的末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3)为中间向上凸起的圆锥板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供暖锅炉包括电供暖锅炉、燃油供暖锅炉和燃气供暖锅炉等,供暖锅炉也称采暖锅炉、取暖锅炉等,指能满足人们冬季取暖要求的一种锅炉品种。供暖锅炉属于民用生活锅炉的范畴。供暖锅炉有多种类型,其分类主要是按照燃料类别来划分的,供暖锅炉按照燃料不同可以分为电供暖锅炉、燃油供暖锅炉、燃气供暖锅炉、燃煤供暖锅炉、生物质供暖锅炉等。其中燃油包括:柴油、煤油、重油等;其中燃气包括:天然气、液化气、城市煤气、沼气等。而使用燃气对供暖锅炉内的水进行加热时,供暖锅炉内侧上常常会产生一层水垢,使得锅炉的传热性变差,以致锅炉效力降低,并且由于传热性变差,使得供暖锅炉过热,在锅炉压力作用下,炉管发生鼓包,甚至爆炸;既增加了燃料的使用量,提高成产,又存在一定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锅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内间隔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位于第二隔板下方,且第二隔板的上方为储液室,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为燃烧室,第一隔板的下方为集灰室。
所述储液室的顶端设置密封储液室的顶板,所述锅炉本体的外壁分布水平的支板,每块支板的顶面均纵向设置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杆顶端均与顶板固接。
所述顶板上设置电机座,电机座上设置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顶板、并连接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纵向设置的第一滚动柱、第二滚动柱,且所述第一滚动柱的外壁上分布有沿其长度设置的刮刀,所述第二滚动柱的外壁设有螺旋刀片。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末端均纵向设置连杆,且连杆的底端水平固接底板,第一滚动柱、第二滚动柱的两端分别与底板、横杆旋转连接,且第一滚动柱、第二滚动柱的底端穿过对应底板、并安装有齿轮,所述储液室内壁设有环形的齿板,齿板与第一滚动柱、第二滚动柱底端的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述第二滚动柱上的螺旋刀片末端与储液室内壁留有间隙,且间隙值小于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动柱外壁沿长度分布与刮刀对应的插槽,所述刮刀的内端插入对应的插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内固接若干弹簧,且刮刀的内端与每根弹簧的末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板为中间向上凸起的圆锥板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锅炉本体的储液室内顶部设置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向下连接纵向设置的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的外壁分别设有刮刀和螺旋刀片,电机驱动横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上的刮刀和螺旋刀片对储存室内壁上的水垢进行刮除。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在随着横杆转动的同时,自身也在齿板的驱动下,发生自转,使得清除效果更好,其在转动过程中与储液室内壁接触时,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图。
图中:锅炉本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一滚动柱4、刮刀41、连杆5、第二滚动柱6、底板7、横杆8、电机9、电机座10、顶板11、电动伸缩杆12、支板13、齿轮14、齿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2,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所述锅炉本体1内间隔设置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2位于第二隔板3下方,且第二隔板3的上方为储液室,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之间为燃烧室,第一隔板2的下方为集灰室。
所述储液室的顶端设置密封储液室的顶板11,所述锅炉本体1的外壁分布水平的支板13,每块支板13的顶面均纵向设置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的伸缩杆顶端均与顶板11固接。
所述顶板11上设置电机座10,电机座10上设置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顶板11、并连接有横杆8,横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纵向设置的第一滚动柱4、第二滚动柱6,且所述第一滚动柱4的外壁上分布有沿其长度设置的刮刀41,所述第二滚动柱6的外壁设有螺旋刀片。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8的末端均纵向设置连杆5,且连杆5的底端水平固接底板7,第一滚动柱4、第二滚动柱6的两端分别与底板7、横杆8旋转连接,且第一滚动柱4、第二滚动柱6的底端穿过对应底板7、并安装有齿轮14,所述储液室内壁设有环形的齿板15,齿板15与第一滚动柱4、第二滚动柱6底端的齿轮14啮合。
进一步的,述第二滚动柱6上的螺旋刀片末端与储液室内壁留有间隙,且间隙值小于3mm;防止损坏锅炉本体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动柱4外壁沿长度分布与刮刀41对应的插槽,所述刮刀41的内端插入对应的插槽内;便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内固接若干弹簧,且刮刀41的内端与每根弹簧的末端连接;避免刮刀41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板3为中间向上凸起的圆锥板状;加热更加均匀,提高加热效率。
正常通电工作,电机转动,由于横杆的两端分别向下连接纵向设置的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的外壁分别设有刮刀和螺旋刀片,电机驱动横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上的刮刀和螺旋刀片对储存室内壁上的水垢进行刮除,且在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随着横杆转动的同时,自身也在齿板的驱动下,发生自转,使得清除效果更好,其在转动过程中与储液室内壁接触时,不易损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5728.9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371527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F24H 9/00
专利分类号:F24H9/00;B08B9/087
范畴分类:35B;
申请人:赵云
第一申请人:赵云
申请人地址: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唐车小区
发明人:赵云
第一发明人:赵云
当前权利人:赵云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