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重染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消化道,检查法,胃肠,囊胚,准确性,胸膜,价值。
双重染色论文文献综述
李悦,于秀文[1](2019)在《乳腺癌中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判定Ki-67增殖指数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癌中精确计算Ki-67增殖指数的方法。方法应用Ki-67与CK(广)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与免疫组化单染法进行对比。结果乳腺癌细胞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结构清晰,易于观察,与常规免疫组化染色相比,Ki-67比值"1+"增高,"3+"减少,经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对于Ki-67比值的判断优于单染法,为乳腺癌预后评估和指导辅助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09期)
李越,盛雅媛,苏云,季超,李晨阳[2](2019)在《马铃薯与枸杞植物组织石蜡切片双重染色技术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找到番红-固绿染色法对不同植物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效果最好的染液配置方法及处理时间,为后续植物组织细胞学研究提供试验基础。方法主要从染液配置方法和酒精脱色时间两个方面来探索出最适于本试验中植物组织番红-固绿的染色法。结果当脱蜡洗去番红浮色及复水透明时间达到了12 min,且番红为乙醇溶液配制时,植物组织未被染色。当脱蜡洗去番红浮色及复水透明时间为6 min左右且番红为乙醇溶液配制时,植物组织只被染为绿色。当脱蜡为6 min,洗去番红,固绿浮色时间较短,且番红为水溶液配制时,植物组织既有红色又有绿色,即染色正常。结论用蒸馏水配制番红染液,且洗去番红浮色固绿染色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脱色时间过长,才能获得染色良好的植物组织切片。(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敖绩逃,陈虎,黄芳[3](2019)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准确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运用到诊断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接收并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162例,并依据不同诊断方式分成两组,组一81例患者施以常规的胃肠镜检查法,组二81例患者施以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比照两组患者病情诊断的正确率。结果组二患者病情诊断的正确率高于组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对消化道早癌患者辅以诊断后的正确性极大,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与运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敏,平国强,张炜明,宋国新[4](2018)在《弹力纤维及广谱型角蛋白双重染色与单纯弹力纤维染色在肺癌可疑胸膜侵犯病例中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弹力纤维及广谱型角蛋白双重染色与单纯弹力纤维染色评估肺癌胸膜侵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肺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选取HE染色后不能明确是否侵犯胸膜的104例使用弹力纤维及广谱型角蛋白双重染色和单纯弹力纤维染色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104例患者中,使用单纯维多利亚蓝染色分析胸膜侵犯阳性患者46例,而使用双重染色法分析胸膜侵犯阳性患者63例,采用双重染色法评估胸膜侵犯阳性率高于单纯弹力纤维染色(P<0.05)。进一步病理学观察发现,使用双重染色法与单纯弹力纤维染色法分析结果矛盾的患者,大部分为单个或数个广谱角蛋白染色阳性的肿瘤细胞突破胸膜。结论相对于单一方法染色,弹力纤维及广谱型角蛋白双重染色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并可同步显像胸膜及肿瘤细胞,能更好的观察肿瘤细胞与周围胸膜之间的毗邻关系,对于明确病理诊断及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楚登辉[5](2018)在《内镜下美兰-靛胭脂双重染色法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镜下美兰-靛胭脂双重染色法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胃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先在不染色的情况下进行常规活检,然后再在内镜下进行美兰-靛胭脂双重染色,在进行组织活检,对比两种方法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双重染色后活检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73.33%,常规活检的检出率为51.1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进行内镜下双重染色后,29例有明显的染色分界区,14例无明显的染色分界区,有染色分界区患者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89.66%,显着高于无明显染色分界区患者中(50.00%),P<0.05。结论内镜下美兰-靛胭脂双重染色,可有效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44期)
汪望月,叶洁桐,叶国良[6](2018)在《双重染色内镜应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组对比,探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双重染色内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752例,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490例行常规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予以活检,观察组262例行内镜下双重染色检查,对2组患者结直肠黏膜、胃黏膜、食道黏膜病变及早癌检出情况予以对比,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观察组结直肠黏膜病变共检出57例,检出率为80.28%,对照组结直肠黏膜病变共检出37例,检出率为25.5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直肠早癌检出率为5.63%,对照组未检出结直肠早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黏膜病变共检出56例,检出率为64.37%,对照组胃黏膜病变共检出24例,检出率为14.8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早癌检出率为4.60%,对照组未检出胃早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管黏膜病变共检出19例,检出率为18.27%,对照组食管黏膜病变共检出8例,检出率为4.3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管早癌检出率为3.85%,对照组未检出食管早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染色内镜可显着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效指导,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8年05期)
王科佳[7](2018)在《双重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重要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双重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300例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治疗的消化道早癌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实验组(双重染色内镜)和对照组(常规内镜)。结果在结直肠黏膜病变检出率,结直肠早癌检出率,胃黏膜病变检出率,胃早癌检出率,食管黏膜病变检出率,食管早癌检出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消化道早癌的患者的诊断过程中使用双重染色内镜检测,可以有效检测出结直肠早癌,胃早癌,食管早癌等,提高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8年02期)
刘海军,黄承俊[8](2018)在《牛体外受精囊胚双重染色方法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快速、可靠的评估牛囊胚质量的双重染色方法,对目前已建立的4种双重染色方案进行了改进。结果显示:改进的方案一、方案叁及方案四都能达到牛囊胚双重染色的效果;改进的方案叁、方案四囊胚细胞总数与Hoechst33342染色结果无差异(84.33个±9.98个VS 83.63个±9.74个,P>0.05;93.00个±10.50个VS 83.63个±9.74个,P>0.05),而且囊胚内细胞团(ICM)数与囊胚细胞总数的比值分别为0.338 2与0.335 6,均接近标准值0.33;改进的方案四染色最为稳定,效果较好,整个染色时间由原来的12 h(过夜)降到不到3 min,极大地提高了染色效率,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洁、有效的牛囊胚质量鉴别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覃冬林,陈丽芬,黄理[9](2017)在《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准确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接受诊断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6)和比较组(n=76)。使用常规胃肠镜检查法对比较组患者进行检查,使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检查,然后对这两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并将其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检查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与比较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 :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准确性较高。(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7年21期)
黄荣祥,余岚岚,朱晨雁,何文波,马亮[10](2017)在《Feulgen-EA双重染色固定液应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Feulgen-EA染色再固定环节进行应用评价。方法运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对经过冰醋酸(乙酸)、AF、改良AF、Clarke、Bohm-Sprenger 5种固定液再固定后的细胞切片进行扫描,比较细胞核积分光密度(IOD)、变异系数(CV)、Area的差异,获得适合核DNA再固定的固定液,同时探讨温度对固定的影响,通过EA对细胞浆染色,比较胞浆着色效果。结果 DNA再固定宜选用AF或Bohm-Sprenger固定液反应30 min,当温度过低时,影响DNA的固定,相应地延长固定时间,EA对胞浆染色效果良好。结论 AF、Bohm-Sprenger固定液能满足Feulgen-EA双重染色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期刊2017年08期)
双重染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找到番红-固绿染色法对不同植物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效果最好的染液配置方法及处理时间,为后续植物组织细胞学研究提供试验基础。方法主要从染液配置方法和酒精脱色时间两个方面来探索出最适于本试验中植物组织番红-固绿的染色法。结果当脱蜡洗去番红浮色及复水透明时间达到了12 min,且番红为乙醇溶液配制时,植物组织未被染色。当脱蜡洗去番红浮色及复水透明时间为6 min左右且番红为乙醇溶液配制时,植物组织只被染为绿色。当脱蜡为6 min,洗去番红,固绿浮色时间较短,且番红为水溶液配制时,植物组织既有红色又有绿色,即染色正常。结论用蒸馏水配制番红染液,且洗去番红浮色固绿染色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脱色时间过长,才能获得染色良好的植物组织切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重染色论文参考文献
[1].李悦,于秀文.乳腺癌中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判定Ki-67增殖指数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2].李越,盛雅媛,苏云,季超,李晨阳.马铃薯与枸杞植物组织石蜡切片双重染色技术的改进[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敖绩逃,陈虎,黄芳.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准确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9
[4].王敏,平国强,张炜明,宋国新.弹力纤维及广谱型角蛋白双重染色与单纯弹力纤维染色在肺癌可疑胸膜侵犯病例中的比较[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8
[5].楚登辉.内镜下美兰-靛胭脂双重染色法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6].汪望月,叶洁桐,叶国良.双重染色内镜应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8
[7].王科佳.双重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重要价值[J].心理月刊.2018
[8].刘海军,黄承俊.牛体外受精囊胚双重染色方法的优化[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8
[9].覃冬林,陈丽芬,黄理.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准确性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
[10].黄荣祥,余岚岚,朱晨雁,何文波,马亮.Feulgen-EA双重染色固定液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