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润滑设备,具体为一种轴承润滑油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轴承座上设有集油槽和流油孔,集油槽内的润滑油通过流油孔流到右油腔,对轴承另一侧润滑;轴承座设有回油底孔,右油腔内的油会通过回油底孔流回左油腔,形成润滑油的循环;轴承座还设有回油槽,流油孔穿过回油槽,回油槽底部设有回油孔,润滑油通过流油孔、回油槽和回油孔循环,带走轴承热量;轴承座设有透气孔,保证润滑油循环顺畅;轴上连接有甩油盘,甩油盘将左油腔内的润滑油甩到集油槽内;轴承座上设有放油孔和注油孔,放油孔和注油孔外连接有堵头。轴承两侧均能充分润滑,增加轴承使用寿命,润滑油的循环能带走轴承热量,降低轴承温度,增加轴承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轴承润滑油路,包括轴承座(1)、压盖Ⅰ(2)、压盖Ⅱ(3)、轴(4)和轴承(5),轴承(5)连接在轴承座(1)内,轴承座(1)一端连接有压盖Ⅰ(2),轴承座(1)另一端连接有压盖Ⅱ(3);轴(4)连接在轴承(5)内;轴(4)穿过轴承座(1)、压盖Ⅰ(2)和压盖Ⅱ(3);轴承座(1)内腔被轴承(5)分为左油腔(7)和右油腔(8),其特征在于:轴承座(1)上设有集油槽(101)和流油孔(102),集油槽(101)设在轴承座(1)内壁上,集油槽(101)设在左油腔(7)内,集油槽(101)沿轴承座(1)轴向设置;流油孔(102)为轴承座(1)上的通孔,流油孔(102)设在轴承(5)的外侧,流油孔(102)一端设在集油槽(101)内,流油孔(102)另一端设在右油腔(8)内。
设计方案
1.一种轴承润滑油路,包括轴承座(1)、压盖Ⅰ(2)、压盖Ⅱ(3)、轴(4)和轴承(5),轴承(5)连接在轴承座(1)内,轴承座(1)一端连接有压盖Ⅰ(2),轴承座(1)另一端连接有压盖Ⅱ(3);轴(4)连接在轴承(5)内;轴(4)穿过轴承座(1)、压盖Ⅰ(2)和压盖Ⅱ(3);轴承座(1)内腔被轴承(5)分为左油腔(7)和右油腔(8),其特征在于:轴承座(1)上设有集油槽(101)和流油孔(102),集油槽(101)设在轴承座(1)内壁上,集油槽(101)设在左油腔(7)内,集油槽(101)沿轴承座(1)轴向设置;流油孔(102)为轴承座(1)上的通孔,流油孔(102)设在轴承(5)的外侧,流油孔(102)一端设在集油槽(101)内,流油孔(102)另一端设在右油腔(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1)还设有回油底孔(105),回油底孔(105)设在轴承(5)外侧,回油底孔(105)设在轴承座(1)底部,回油底孔(105)沿轴承座(1)轴向设置,回油底孔(105)为轴承座(1)上的通孔,回油底孔(105)一端设在左油腔(7)内,回油底孔(105)另一端设在右油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1)还设有回油槽(103),回油槽(103)为轴承座(1)内壁上的凹槽,回油槽(103)沿轴承座(1)内壁圆周设置,回油槽(103)设在轴承座(1)连接轴承(5)的内壁上,所述的流油孔(102)穿过回油槽(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1)底部还设有回油孔(104),回油孔(104)沿轴承座(1)轴向设置,回油孔(104)设在回油槽(103)底部,回油孔(104)一端设在回油槽(103)内,回油孔(104)另一端设在左油腔(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1)还设有透气孔(106),透气孔(106)设在轴承(5)外侧,透气孔(106)设在轴承座(1)顶部,透气孔(106)沿轴承座(1)轴向设置,透气孔(106)为通孔,透气孔(106)一端设在左油腔(7)内,透气孔(106)另一端设在右油腔(8)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4)上连接有甩油盘(6),甩油盘(6)连接在左油腔(7)内的轴(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1)上还设有放油孔(107)和注油孔(108),放油孔(107)设在轴承座(1)底部,放油孔(107)和注油孔贯穿轴承座(1),放油孔(107)和注油孔设在左油腔(7)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油孔(107)和注油孔内均连接有堵头(9)。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润滑设备,具体为一种轴承润滑油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轴承润滑一般采用油润滑或脂润滑。脂润滑一般是在轴承体腔内加入一定量的润滑脂,靠轴承转动把润滑脂带到轴承内圈,以达到润滑效果。油润滑一般是在轴承体腔内加入一定量的润滑油,靠甩油环,甩油盘等把润滑油甩如轴承,以达到润滑效果。
现有技术的脂润滑,由于空间限制,加入的润滑脂较少,润滑不均匀,需要频繁的添加润滑脂,且添加润滑脂操作繁琐,使用不方便。
现有技术的油润滑,润滑油只在轴承的一侧,润滑油不能很好的流道轴承的另一侧,存在润滑不充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润滑油路,使润滑油既能均匀的润滑轴承两侧,又能在轴承体油腔内循环流动,从而使轴承得到充分的润滑,同时还能带走一部分轴承产生的热量,降低轴承温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润滑油路,包括轴承座、压盖Ⅰ、压盖Ⅱ轴和轴承,轴承连接在轴承座内,轴承座一端连接有压盖Ⅰ,轴承座另一端连接有压盖Ⅱ;轴连接在轴承内;轴穿过轴承座、压盖Ⅰ和压盖Ⅱ;轴承座内腔被轴承分为左油腔和右油腔。轴承座上设有集油槽和流油孔,集油槽设在轴承座内壁上,集油槽设在左油腔内,集油槽沿轴承座轴向设置;流油孔为轴承座上的通孔,流油孔设在轴承的外侧,流油孔一端设在集油槽内,流油孔另一端设在右油腔内。润滑油装在左油腔内,在轴运转时,集油槽内汇集润滑油,集油槽内的润滑油通过流油孔流到右油腔,以实现对轴承另一侧的润滑。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座还设有回油底孔,回油底孔设在轴承外侧,回油底孔设在轴承座底部,回油底孔沿轴承座轴向设置,回油底孔为轴承座上的通孔,回油底孔一端设在左油腔内,回油底孔另一端设在右油腔。右油腔内的有会通过回油底孔流回左油腔,形成润滑油的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座还设有回油槽,回油槽为轴承座内壁上的凹槽,回油槽沿轴承座内壁圆周设置,回油槽设在轴承座连接轴承的内壁上。所述的流油孔穿过回油槽。流油孔内的润滑油除了流到右油腔外,还会流到回油槽内,回油槽内的油可对轴承外圈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座底部还设有回油孔,回油孔沿轴承座轴向设置,回油孔设在回油槽底部,回油孔一端设在回油槽内,回油孔另一端设在左油腔内。回油槽内的润滑油通过回油孔流回左油腔,实现回油槽内润滑油的循环,带走轴承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座还设有透气孔,透气孔设在轴承外侧,透气孔设在轴承座顶部,透气孔沿轴承座轴向设置,透气孔为通孔,透气孔一端设在左油腔内,透气孔另一端设在右油腔内。透气孔连通左油腔和右油腔,润滑油在循环时,透气孔起透气作用,保证润滑油循环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上连接有甩油盘,甩油盘连接在左油腔内的轴上。甩油盘将左油腔内的润滑油甩到集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座上还设有放油孔和注油孔,放油孔设在轴承座底部,放油孔和注油孔贯穿轴承座,放油孔和注油孔设在左油腔内。放油孔设在轴承座底部,换油时通过放油孔可将轴承座内所有润滑油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放油孔和注油孔内均连接有堵头。堵头防止润滑油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轴承座上设有集油槽和流油孔,集油槽内的润滑油通过流油孔流到右油腔,以实现对轴承另一侧的润滑;轴承座还设有回油底孔,右油腔内的有会通过回油底孔流回左油腔,形成润滑油的循环;所述的轴承座还设有回油槽,流油孔穿过回油槽,回油槽底部设有回油孔,润滑油通过流油孔、回油槽和回油孔循环,带走轴承热量;轴承座设有透气孔,保证润滑油循环顺畅;轴上连接有甩油盘,甩油盘将左油腔内的润滑油甩到集油槽内;轴承座上设有放油孔和注油孔,放油孔和注油孔外连接有堵头。轴承两侧均得到充分润滑,增加轴承使用寿命,润滑油的循环还能带走轴承热量,降低轴承温度,增加轴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座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C-C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润滑油流向示意图。
图中:1.轴承座,101.集油槽,102.流油孔,103.回油槽,104.回油孔,105,回油底孔,106.透气孔,107.放油孔,108.注油孔,2.压盖Ⅰ,3.压盖Ⅱ,4.轴,5.轴承,6.甩油盘,7.左油腔,8.右油腔。9.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1内有一圈凸台,凸台用于安装轴承5,凸台两侧为左油腔7和右油腔8。轴承座1内壁上加工有集油槽101,如图4所示,集油槽101在轴承座1内壁上加工有两个。轴承座1上还加工有流油孔102,流油孔102如图4所示,流油孔102为通孔,流油孔102贯穿凸台连通集油槽101和右油腔8,流油孔102设有两个。
如图2,图5所示,轴承座1内凸台内壁上加工有回油槽103,回油槽沿凸台内壁圆周设置,回油槽103不是一圈整圆,在回油槽103的两处尾部加工有回油孔104,回油孔104将回油槽103于左油腔7连通。又如图4所示,流油孔102贯穿回油槽103。
如图2,图3所示,轴承座1内凸台上还加工有回油底孔105和透气孔106,回油底孔105设在凸台底部,透气孔106设在凸台底部,回油底孔105和透气孔106均设有两个,回油底孔105和透气孔106均连通左油腔7和右油腔8。
如图2所示,轴承座1壁上还加工有放油孔107和注油孔108,放油孔107和注油孔108均加工在左油腔7一侧的轴承座1壁上,放油孔107和注油孔108内均加工有内螺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1的凸台内安装有轴承5,轴承5内安装有轴4,轴承座1两端螺栓连接有压盖Ⅰ和压盖Ⅱ,轴承座1与压盖Ⅰ和压盖Ⅱ均设有密封圈形成密封,轴4穿过压盖Ⅰ、压盖Ⅱ和轴承座1,轴4上还安装有甩油盘6,甩油盘6被垫片及螺母固定在轴4上,甩油盘6安装在左油腔7一侧的轴上。放油孔107和注油孔108内螺纹连接有堵头9。
通过注油孔108将润滑油加入左油腔7,轴承运转时,左油腔7内的润滑油对轴承的左侧进行润滑;甩油盘6会讲润滑油甩到集油槽101内,如图6所示,集油槽101内的有会流入流油孔102;流油孔102内的一部分润滑油会通过流油孔102流到右油腔8内,右油腔8内的油对轴承的右侧进行润滑,右油腔8内的润滑油最终通过回油底孔105流回左油腔7;这一路的润滑油在润滑轴承的同时循环时也会轴承进行降温。流油孔102内的另一部分润滑油会流入回油槽103,润滑油流过回油槽103从回油孔104流回左油腔7;这一路的润滑油将轴承的热量带走。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3225.2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324879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F16C 33/66
专利分类号:F16C33/66
范畴分类:27B;
申请人:兰州兰泵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兰州兰泵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市辖区兰州新区清水河街766号
发明人:张涛;吴应德;马柏青;曾耀宗;万美;丁虎
第一发明人:张涛
当前权利人:兰州兰泵有限公司
代理人:郭海
代理机构:62202
代理机构编号:兰州嘉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