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诉讼进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检察环境公益诉讼,中国环境法治,检察监督
诉讼进路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景[1](2019)在《新时期检察环境公益诉讼发展定位及优化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检察机关转隶改革后,环境公益保护的中国检察方案正在逐渐形成。然而,实践中依然存在检察环境公益诉讼定位不够明确,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检察监督范围较窄,维护整体环境公共利益的执法效果不强,参与环境治理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新时期,我国环境法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进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职责日益强化,并逐步形成了综合生态管理理念和模式。检察环境公益诉讼应当契合新时期中国环境法治发展进程,通过检察监督夯实各级政府的环境行政责任,强化对公共环境利益从过程到结果的全方位监督,坚持督促监督与履职协调有机结合。新时期检察环境公益诉讼优化进路包括:明确规范检察环境公益诉讼受理范围,优化环境行政检察监督实现方式,完善检察监督权与行政权的协同互动机制。(本文来源于《政法论丛》期刊2019年06期)
李响[2](2019)在《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诉讼进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文化遗产大国,却称不上文化遗产保护强国,无论在保护范围、保护方式、保护力度上,还是在立法体系、制度设计、思维理念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公众参与"这一国际社会普遍适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迟迟不能落实,使得相关工作不仅无法有效吸纳社会资源的加入,而且也减损了外部监督的力量。随着公益诉讼制度尤其是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逐渐成熟,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有了一条较为可行的进路,但仍有许多立法上的细节问题需要厘清。(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建兵,邱楠,张涛[3](2019)在《检视与进路:离婚诉讼中虚假调解之规制——以检察监督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基础:离婚诉讼中虚假调解之基本概述(一)虚假调解之界定1.虚假调解之基本定义关于虚假调解的基本定义,理论与实务界尚未达成一致,但显然虚假调解理应属于虚假诉讼的子概念。关于虚假诉讼,亦无统一定义,但最高法对其要(本文来源于《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11-07)
莫然,谢嘉欣[4](2019)在《破产语境下民事诉讼的障碍和进路——以80宗“涉破”案件为切入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破产案件逐年高速增长,民事诉讼和破产审判交叉领域的冲突问题不断凸显,"涉破"①民事诉讼审理现状与立法者所设计的理想状态相距甚远,现行的破产法规已经无法实现立法者的初衷。如何化解民事诉讼和破产审判碰撞下的冲突,理顺两者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应对方法,回应诉讼法官、破产法官、管理人、债权人、债务人的司法需要,值得思考。(本文来源于《东南司法评论》期刊2019年00期)
林煜[5](2019)在《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与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社会组织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虽然在法律上确立了社会组织是作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是社会组织的原告资格问题,其次是社会组织无力负担环境公益诉讼的巨额诉讼成本,除此还有与各部门协调等问题。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如构建激励机制、减免诉讼费用等,以促进社会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凌寿强[6](2019)在《职务犯罪监察制度与刑事诉讼程序衔接之法治化审思——以规范法学的分析方法为研究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一项重要的配套机制,职务犯罪监察调查与刑事诉讼的衔接是当下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法法衔接"包含叁方面的内容,即程序、证据与调查措施。程序衔接应以刑事立案制度的构建为重点,并厘清职务犯罪案件审查起诉程序的构造与内容;证据衔接则以明确监察证据之证据资格、划定监察调查之取证规范、定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适用为主要内容;调查措施衔接的关键则在于建构留置与刑事强制措施的转化机制,并对留置措施的适用条件予以明确。(本文来源于《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顾文[7](2019)在《检察虚假诉讼监督的实践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考察发现,近年来虚假诉讼成为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关注的热点问题。民事诉讼中对虚假诉讼行为的规制和虚假诉讼罪的入刑,虽填补了法律的空白,但是对其构成要素的规定却不尽相同,实践中也从单一利用诉讼实现非法目的或权益,演变为与暴力手段相交织的虚假诉讼犯罪。检察机关参与虚假诉讼治理具有自身优势,应当关注其发展趋势、治理脉络、构成要素和主要类型,兼顾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的作用,选择适当的监督方式和监督路径,实现民事诉讼、民事制裁和刑法处罚的有效衔接。(本文来源于《《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8卷 总第8卷)》期刊2019-07-01)
张伟华,裴章艺[8](2019)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困境及解决进路——台湾地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赋予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职权。虽当下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已取得较显着成效,但仍存在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较为原则、内外部机制尚未健全等困境。而台湾地区行政公益诉讼已发展多年,积累较丰富经验。虽在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主体、权能等方面异于大陆,但其较完备的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及实践可资借鉴。故为完善大陆之制度,可依循如下路径:联定配套实施细则、优化诉前程序设置;强化司法责任制、内部协作机制、队伍培养机制;健全"两法衔接"机制、设立环境侵害影响专家评估机制、联合相关单位制定惩戒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检察官》期刊2019年09期)
刘妍[9](2019)在《论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以证人出庭普遍化为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79年到2017年,随着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证人出庭作证需求的肯定,对我国证人证言形式的完善已经逐步呈现出一幅以证人出庭作证普遍化的改革图景。但当下来看,我国现有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还存在着出庭条件限制、证人出庭强制性不足、庭前证言依旧被允许大量进入庭审等问题,且在立法及司法解释中庭前证言和未到庭证人的证言存在并用和混杂的现象。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是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逐步实现证人出庭普遍化,加强证人出庭强制,限制庭前证言进入庭审。(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郭士辉[10](2019)在《小额诉讼程序的运行困局和改革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消费者保护行动持续不断,西方国家新一轮程序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小额诉讼程序。小额诉讼程序推崇的诉讼理念,诸如便捷、高效、以让当事人满意的结果来解决纠纷、不必拘泥于法律的严格适用等,正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我国,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活力的不断增强,法院受案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受案数量的急剧上升,普通诉讼程序在保证程序正义的同时,在快速及时应对数量急速增长的案件的现实面前,逐渐(本文来源于《人民司法》期刊2019年10期)
诉讼进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是文化遗产大国,却称不上文化遗产保护强国,无论在保护范围、保护方式、保护力度上,还是在立法体系、制度设计、思维理念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公众参与"这一国际社会普遍适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迟迟不能落实,使得相关工作不仅无法有效吸纳社会资源的加入,而且也减损了外部监督的力量。随着公益诉讼制度尤其是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逐渐成熟,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有了一条较为可行的进路,但仍有许多立法上的细节问题需要厘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诉讼进路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晓景.新时期检察环境公益诉讼发展定位及优化进路[J].政法论丛.2019
[2].李响.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诉讼进路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
[3].张建兵,邱楠,张涛.检视与进路:离婚诉讼中虚假调解之规制——以检察监督为视角[C].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2019
[4].莫然,谢嘉欣.破产语境下民事诉讼的障碍和进路——以80宗“涉破”案件为切入点[J].东南司法评论.2019
[5].林煜.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与进路[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
[6].凌寿强.职务犯罪监察制度与刑事诉讼程序衔接之法治化审思——以规范法学的分析方法为研究进路[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9
[7].顾文.检察虚假诉讼监督的实践进路[C].《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8卷总第8卷).2019
[8].张伟华,裴章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困境及解决进路——台湾地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借鉴[J].中国检察官.2019
[9].刘妍.论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以证人出庭普遍化为进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10].郭士辉.小额诉讼程序的运行困局和改革进路[J].人民司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