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强度激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光,高强度,谐波,光束,脉冲,粒子,晶体。
高强度激光论文文献综述
王江山,王叙[1](2018)在《唐娜·斯特里克兰:高强度激光辟蹊径》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奖典礼上,一位女性获奖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为在最近55年中,物理学界一直没有女性科学家获此殊荣。这位"打破诺奖魔咒"的女科学家,就是加拿大光学物理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与科学结缘的童年1959年5月27日,唐娜·斯特里克兰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圭尔夫,这是一个大学城,距离多伦多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她的父亲是电气工程师,母亲是英语老师。当唐娜(本文来源于《知识就是力量》期刊2018年12期)
马金贵,王永志,袁鹏,王静,朱鹤元[2](2013)在《高强度激光脉冲信噪比的单次测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信噪比是高强度激光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反映了激光系统的技术水平。由于高强度激光的重复频率很低甚至单次运行,必须开发实时的单次测量技术。当前,信噪比单次测量技术非常匮乏,技术难度远高于扫描测量方式。本课题组提出了可实现大窗口、高动态范围测量的技术方案,形成了系列创新技术,通过关键技术集成研制了实用化的测量样机。原理性验证实验考核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主要技术性能,已实现动态范围约为109、时间窗口50~100ps和分辨率0.5~1ps的信噪比单次测量,且在时间窗口内无测量引入的假信号。脉冲信噪比单次测量样机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的拍瓦激光装置。(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3年08期)
何应强[3](2010)在《高强度激光拼焊板焊缝特性及回弹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拼焊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破裂、起皱、焊缝移动等冲压成形性能分析上,而对成形基理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在定量分析焊缝及热影响区本构关系模型方面做得不够。同时对拼焊板回弹的研究还比较少,拼焊板母材板厚、材料性能差异以及焊缝特性的存在,使其成形性能及回弹情况与单一钢不同。为研究激光拼焊板焊缝特性,本文对宝钢1.7mm/2.4mm、H340LAD+Z/DP600差厚高强度激光拼焊板进行了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为研究模型参数及工艺参数对S形梁激光拼焊板回弹的影响,本文对参数化设计的S形梁拼焊板模型进行了回弹预测研究。本文基于“混合计算法”和流变应力与显微硬度关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力学模型分析建立了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本构关系。对拼焊板试样进行了显微硬度测试,发现焊缝处的显微硬度远高于母材,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从焊缝往母材呈递减趋势,热影响区宽度较窄,仅0.3mm左右,激光焊接焊缝区宽度1.7mm左右。从拼焊板试样显微组织观察可以看出激光焊接拼焊板焊缝接头成形良好、平滑美观,热影响区较母材晶粒细小,组织细密。焊缝区由于一定量板条马氏体的存在而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与良好的韧性配合。对差厚激光拼焊板及母材进行单向拉伸实验,得到了不同焊缝位置拼焊板和母材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焊接区的塑性变形程度。分析得出拼焊板拉伸变形强度介于较高强度母材与较低强度母材之间,塑性成形性能均低于母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薄弱板,薄弱板所占比例越大,其塑性成形性能越好。单向拉伸变形过程中焊接区变形程度是很微小的,几乎没有参与塑性变形,H340LAD+Z变形程度较DP600大,缩颈断裂均发生在H340LAD+Z一侧,而非热影响区处。本文将拉伸实验得到的母材本构关系引用到有限元模拟分析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参数化设计的S形梁差厚激光拼焊板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决定模型参数的轨迹角θt、拐角半径R g、侧壁坡角θc、凸模圆角半径R p、凹模圆角半径R d以及压边力F工艺参数对S形梁拼焊板成形回弹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因素对拼焊板回弹影响的规律,运用极差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回弹各因素主次顺序,得到了影响拼焊板回弹最小的最优因素水平组合。(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0-05-01)
李百文,郑春阳,宋敏,刘占军[4](2006)在《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受激Raman级联散射、光子凝聚以及大振幅电磁孤立子的产生与加速》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一维相对论电磁粒子模拟程序,详细研究了线性极化强激光入射到无碰撞稀疏密度长等离子体中引起的受激Raman散射、Raman级联散射、级联散射到光子凝聚、以及大振幅电磁孤立子的产生与加速.通过研究发现:在适当的激光振幅和等离子体状态下,强的光子凝聚现象会导致大振幅电磁孤立子的产生,电磁孤立子可以以静止、向后以及向前加速的形式存在;在密度均匀的等离子体中,电磁孤立子的加速不仅依赖于激光振幅而且依赖于等离子体的长度;电磁孤立子的电磁频率大约为未扰动电子等离子体振荡频率的二分之一左右,孤立子内电磁场的电场具有半周期结构,相应电磁场的磁场以及静电场则具有一个完整的周期结构.(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6年10期)
王伟[5](2006)在《实际高强度激光束的描述和激光加速带电粒子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强激光技术的迅猛发展,研究利用激光的超强电磁场加速带电粒子,并据此发展新一代小型化高能加速器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目前我们正积极推进真空激光加速的实验研究,对此,人们经常提出一些问题。首先,以往的真空激光加速理论是基于基模高斯光束发展起来的,而实际的高强度激光器输出的一般是平顶光束。这样的光束聚焦后,在主焦斑周围存在衍射形成的旁瓣。从实验的角度,人们很关心原有的加速理论在这样的光束中是否依然有效,衍射环会对加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次,以往的研究表明,以小角度(tanθ~0.1)入射到激光焦斑附近的电子才能够被光场俘获和加速,而实验中往往采用短焦距(F#~3)聚焦镜聚焦光束以获得更高的功率密度。为了实现电子的小角度入射,必须在聚焦镜上开一小孔作为电子的通道,或者外加磁场以使电子绕过聚焦镜进入激光焦斑附近,这会影响激光场的分布并增加实验的难度。大角度入射的电子真的不能被俘获加速吗?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本论文给出了几种光束的理论描述,探讨了它们的传播特性,并结合真空激光加速机制研究了电子在相应光场中的动力学特性。论文给出了平顶光束和聚焦平顶光束电磁场的解析表达式。用多阶拉盖尔-高斯(LG)光束加权迭加的方法来描述平顶光束,称其为平顶高斯光束(FGB)。与其它描述方法相比,FGB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解析地给出光束的传输过程。利用Lorentz规范,并令矢势A具有FGB的形式,给出了平顶光束和聚焦平顶光束电磁场的解析表达式。这组表达式可以非常方便地应用于粒子模拟计算。论文研究了聚焦平顶高斯光束的特性,并证实在聚焦平顶高斯光束中,俘获加速机制依然有效。与高斯光束情况类似,聚焦平顶高斯光束中,存在着俘获加速通道(相速度小于真空光速的低相速区和强纵向电场分量的重迭区域),以适当初始动量入射到该通道中的电子,能够被俘获并长时间保持在加速相位,进而获得持续加速。论文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聚焦平顶高斯光束焦斑周围衍射环对电子动力学的影响。根据有质动力势模型,电子的横向初始动量必须大于某一临界值,才能穿过衍射环形成的势垒进入强场区。研究表明,衍射环的存在,使得场中出现了叁类较为典型的加速通道:1.初始横向动量大于临界值的电子,可以穿过衍射环进入强场区并获得很好的加速,这一类电子具有较高的俘获加速份额,且出射能量散度较小;2.初始横向动量较小且入射角度也较小的电子,虽然能够绕过衍射环而进入强场区,但这个过程对光场的初始位相较敏感,加速平台(电子出射能量随光场初始位相的变化)不好;3.初始横向动量较小且入射角度较大的部分电子,有可能在衍射环处被俘获加速,但因为加速场的强度较弱,电子能量增益较小,这并不是理想的加速通道。总之,电子的初始入射条件是决定电子进入哪类加速通道,从而决定加速特性的重要参数。在第一类通道中,因为需要较大的横向动量,以较大角度入射的电子,依然能够被俘获加速。这时电子不会和激光聚焦镜相遇,可以直接入射到焦斑附近,而且,当电子束团和激光相互作用时,第一类通道能够产生准单色的电子束。论文研究了平顶高斯光束的特性和这种光束中的电子动力学特性。因为纵向电场分量的大小正比于横向电场的横向变化率,平项高斯光束横向电场在光束边缘下降的更快,因而具有更强的纵向电场。与高斯光束相比,腰宽相同时平顶高斯光束的衍射角更大。在相同的激光强度下,平顶高斯光束中电子更容易被俘获加速,允许的入射角度更大,出射能量更高。显然,激光强度、脉宽和焦斑大小相同时,平顶光束包含的能量比高斯光束多,所以电子出射能量的些许增加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电子最佳入射角度的增加则对简化实验方案的设计十分有利。依据理论结果和现有实验条件,提出利用激光辐照喷气靶产生相对论电子束,并将其注入到300TW激光焦斑附近,通过测量出射电子的空间分布和能谱,验证CAS机制是否有效。这一方案的一个优点是较易实现注入的电子团与激光脉冲的同步。论文给出了初步的实验安排和诊断方法,并通过模拟计算对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作了简单的讨论。总之,本论文给出了平顶和聚焦平顶光束电磁场的解析表达式,证明在更接近实际光束的聚焦平顶光束中俘获加速依然有效,证实大角度入射的电子在平顶或聚焦平顶光束中依然能够被俘获和加速,给出了一个CAS原理验证性实验的初步方案。本论文所研究的内容不仅是重要的基础研究成果,而且对推动俘获加速机制的实验研究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6-04-12)
[6](2006)在《高强度激光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强度激光治疗(High Intensity Laser Therapy,HILT)是一项在美国注册的专利技术,是长期的科学和临床研究的成果。它全新的创意来源于古老的方法,并实现新的应用。用可控的激光能量,(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期刊2006年01期)
黄中华[7](2005)在《高强度激光宽带叁倍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ICF激光驱动装置的打靶需求,即靶辐照的均匀性为背景,对高强度宽频带叁倍频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对利用宽带激光打靶ICF实验有熏要的参考价值。采用晶体正交级联高效宽带叁倍频转换技术方案,研究了高强度宽带激光谐波转换过程中的物理问题,并对高强度宽带二倍频和宽带叁倍频谐波转换的特性进行了理论模拟分析,得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近场强度分布、倍频效率、带宽的变化等,在计算中考虑了横向的衍射和晶体的吸收等因素,使理论比较完整。对宽带叁倍频“Ⅰ+Ⅱ+Ⅱ”方案在不同输入带宽下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宽带二倍频的实验验证做了分析,验证了宽带二倍频理论。在SILEX-I钛宝石激光装置上,进行了KDP晶体的宽带二倍频实验研究,测量了倍频效率以及入射光、出射光的光谱,结果与理论模拟基本符合。本文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了几种宽带叁倍频技术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了现阶段采用晶体级联方案的原因。 2.详细分析了晶体级联方案中宽带二倍频和叁倍频的物理问题,并对频率耦合的物理过程做了分析,建立了长脉冲情况下的宽带二倍频和叁倍频转换物理模型。 3.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了输入带宽为0.5nm、1nm和2nm时的晶体参数,根据二倍频转换中的光谱变化,提出了一种频谱优化方案。 4.研究了空间位相调制基频光对倍频的光束质量的影响,得出了宽带叁倍频效率与调制深度的变化关系。 5.完成了宽带啁啾脉冲激光二倍频特性的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 本文对用于ICF激光宽带打靶过程中的宽带二倍频和叁倍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模型,为ICF激光宽带打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5-04-20)
李邵辉,王成,郑莉,倪国权,李儒新[8](2004)在《超短高强度激光脉冲与低温氢团簇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超短高强度激光脉冲与氢团簇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氢团簇由低温冷却下的高压氢气经锥形超声喷嘴向真空喷射产生;激光脉冲的中心波长790nm,脉冲宽度60 fs,聚焦后的激光功率密度为~1016W/cm2。实验测量了氢气喷流对飞秒强激光脉冲的吸收,结果显示,在室温时,氢气分子喷流对激光能量的吸收效率较低,只有在低温下氢团簇形成后,气体喷流才对激光能量有很强的吸收。利用时间飞行谱,我们测量了飞秒强激光照射下,氢团簇爆炸后质子的飞行时间谱和能谱分布,计算了质子平均能量和最大能量随气体背压的变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2004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二)》期刊2004-11-01)
赵华君,冯国英,朱启华,张清泉,陈建国[9](2004)在《离散效应对高强度激光叁次谐波转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分步傅里叶变换和四阶龙格库塔法(R K),对高强度激光以Ⅰ/Ⅱ类角度失谐方式,在KDP晶体中的谐波转换进行了研究,详细讨论了离散效应对叁次谐波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离散效应不但降低了叁次谐波转换效率,而且使谐波光束质量显着降低;初始入射基频光束腰半径较小时,离散效应是二次谐波转换和叁次谐波转换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失谐角对叁次谐波转换的影响较小;随着束腰半径的增加,离散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小,失谐角对叁次谐波转换的影响逐渐增加。(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4年10期)
翟辉,姜任秋,孙宝芝,李彦军[10](2004)在《高强度激光加热薄层物料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一侧表面存在对流换热的薄层物料受高强度脉冲激光加热的双曲型热传导问题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数值求解。考虑激光的容积吸收,将高强度脉冲激光处理为沿光程指数衰减的内热源。本文对考虑容积吸收及对流换热的影响后双曲型热传导方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高强度激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脉冲信噪比是高强度激光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反映了激光系统的技术水平。由于高强度激光的重复频率很低甚至单次运行,必须开发实时的单次测量技术。当前,信噪比单次测量技术非常匮乏,技术难度远高于扫描测量方式。本课题组提出了可实现大窗口、高动态范围测量的技术方案,形成了系列创新技术,通过关键技术集成研制了实用化的测量样机。原理性验证实验考核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主要技术性能,已实现动态范围约为109、时间窗口50~100ps和分辨率0.5~1ps的信噪比单次测量,且在时间窗口内无测量引入的假信号。脉冲信噪比单次测量样机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的拍瓦激光装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强度激光论文参考文献
[1].王江山,王叙.唐娜·斯特里克兰:高强度激光辟蹊径[J].知识就是力量.2018
[2].马金贵,王永志,袁鹏,王静,朱鹤元.高强度激光脉冲信噪比的单次测量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
[3].何应强.高强度激光拼焊板焊缝特性及回弹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0
[4].李百文,郑春阳,宋敏,刘占军.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受激Raman级联散射、光子凝聚以及大振幅电磁孤立子的产生与加速[J].物理学报.2006
[5].王伟.实际高强度激光束的描述和激光加速带电粒子特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
[6]..高强度激光治疗[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6
[7].黄中华.高强度激光宽带叁倍频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
[8].李邵辉,王成,郑莉,倪国权,李儒新.超短高强度激光脉冲与低温氢团簇相互作用的研究[C].2004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二).2004
[9].赵华君,冯国英,朱启华,张清泉,陈建国.离散效应对高强度激光叁次谐波转换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
[10].翟辉,姜任秋,孙宝芝,李彦军.高强度激光加热薄层物料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